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832|回复: 1

悲愴的民族 - 匈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匈奴民族是一個悲劇性的民族,本身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形成於西元前十世紀前後,消亡於西元五世紀左右,總共一千五百年的歷史。我翻閱了很多書籍。不想得到的結果是匈奴本身就是炎黃血脈的一支,瞭解越多,越為這個民族所深深吸引,索性提筆寫個關於匈奴的簡史. [此帖為轉帖] 

匈奴民族的形成



  遠古時期,黃河流域有兩個最大的部族,一支為黃河下游的九黎民族,以牛為圖騰,首領就是大名鼎鼎的蚩尤;另外一支則是黃河中游的一個部族,當時叫做諸夏部,以龍為圖騰,首領是炎帝。
中國古代神話中說,神農帝就是炎帝,也就是該部族的領袖。
不過還有一說,是赤帝(此赤帝並非祝融)為炎帝,同神農並非一人,由於年代太過久遠,這個已經無從考稽了。
那時黃帝所在的部落不過是諸夏部的一支小族而已,因為居住在最北,環境極為惡劣,人丁稀少,可以說根本上不了臺面。
後來黃帝成了族長,鼓勵全族習武,民風彪悍,在諸夏一部中愈發強大起來。
最終黃帝不再服從炎帝旗號,其部族在他的率領下,擊敗了炎帝,成為了諸夏部新的領袖。神話傳說中的祝融、共工大戰,就是從此演化出來的。其實中間戰爭估計進行了不知多少代,但由於當時並無歷史記載,後代先人便統一歸在了軒轅黃帝的頭上。

  黃帝成為諸夏的首領後,在部族內部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內部的聯合和整頓,擴大部族首領的權力,安定農業生產,擴張軍備,使諸夏部族得到了很大發展,形成了今天所謂的“華夏”先民。並且在當時出現了紡織、詩歌、音樂、酒……一類的最初的奢華的東西。
‘華夏’二字,其中華,是華美、華麗的意思,夏,是廣大的意思。“華夏”可以理解為穿著華麗衣服,住在廣闊大地上的人。

  諸夏部落得以發展後,黃帝不再安於黃河北部,開始南侵九黎部。當時九黎雖然不如諸夏發達,但他們已經有了金屬武器。
中國古代神話中多次提及說,蚩尤有八十一個銅頭鐵臂的兄弟,其實這裏的銅頭鐵臂就是說那時的九黎部已經掌握了金屬裝備。
九黎部在連續擊退九次黃帝的入侵後,黃帝吸取經驗,總結出了最早的用兵法則,最後終於擊敗了九黎,殺死蚩尤,迫使黎人南遷。
後人說中國最早的兵法書籍《皇帝陰符經》,就是黃帝所著,不過這只是後人借其名而已。但據歷史中的零星記載,估計當時的黃帝確實寫下了一套兵法書籍,不過應該沒有流傳下來。

  黃帝的部落此時得到的更廣闊的空間,周圍也再沒有別的民族的威脅了,便對周圍被擊散的民族採取了寬鬆的政策,不壓迫、不奴役,而且將當時小的部族都分封了國主。
當時炎帝、九黎等被擊敗的部族除了大部分被黃帝一支所融合外,剩下的部分和一些小的落後部落被分為了蠻、夷、狄、戎四部。



  蠻,是黎人南遷的一部,是後來楚人和今天苗人的先族。中國神話中說黎人被擊敗後居住在地下,終日不見陽光,其實真正的黎人都遷到了南方的廣密的森林中而已;夷,是黎人留守故鄉的一部,就是後來的殷商。
當時諸夏、九黎兩部族相互交替,統治黃河流域,夏、商、周的替換就是明顯的代表;狄,一部可能是韃靼人的祖先,也有一部分白人,可能是突厥人的祖先。當時有名的中山國,就是這個部族的一支,中山國人據歷史記載,就是亞洲的白色人種,擅長釀酒;戎,可能是一支閃米特人或者閃米特與土著黃人的混血後代,也有可能是與突厥先祖同源的一支白人或混血部族。其時還有古蜀國、昆侖民族等一些隻存在於遠古歷史記載的民族。其中昆侖族應該是亞洲黑色人種。

  到了周朝時,大部分狄戎部游離與中原之外,不斷侵淩,後期漸漸形成匈奴這個民族。

  匈奴初期

  在匈奴的初期不得不提的一個單於就是冒頓,可以說如果沒有冒頓,匈奴可能在西元前二百年前後就已經被滅族了。
匈奴的首領叫做單於,就相當於國王的意思,手下的部落有左、右二賢王。
單於在匈奴話中的意思就是廣大之貌的意思,漢書中說“單於姓攣鞮氏,其國稱之曰‘嶿黎孤塗單於’。
而匈奴謂天為‘嶿黎’,謂子為‘孤塗’,單於者,廣大之貌也。
言其象天,故曰嶿黎孤塗單於”,說白了,單於就是天子的意思,同中原皇帝的稱謂一樣。

  在當時,匈奴居住在黃河西北的苦寒之地,南有燕、趙雄兵,東有強大的月氏、烏丸國,西北則是荒無人煙的西伯裏亞平原。
當時雖然戰國七雄中的燕、趙、秦都不如匈奴強大,不過由於匈奴(戎)當時聯合諸侯斬殺了西周最後一個君主幽王,所以同中原各國關係極為緊張,戰國七雄中的北方諸國全部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匈奴,這樣匈奴相比之下就弱了許多。
而月氏則一直比匈奴強大的多,當時各國都流行弱國以王子為人質,質於強國首都,稱為質子,而冒頓也是其中之一。



  冒頓的老爸叫做頭曼,是當時匈奴的首領,不過此人極為粗曠,任意行事、喜新厭舊、寵愛後妻。
後來頭曼的後妻閼氏生了個小兒子,頭曼便想立幼子為下任單於,設法殺害長子冒頓。
他派冒頓到月氏王國(甘肅張掖)當質子,隨後立刻派兵疾襲月氏,想借月氏之刀殺了冒頓,卻根本沒考慮到此舉為匈奴民族帶來的災禍。

  冒頓極為有膽識,搶了月氏的戰馬,孤身一人逃回了匈奴,頭曼沒有口實殺掉冒頓,也就作罷,並且陪了大量的財物給月氏才平息了戰爭。
不過這樣一來匈奴民眾的生活更加艱苦了,很多人都對頭曼這個首領不滿,而冒頓更是深深恨上了自己的父親。

  後來冒頓發明了一種響箭,後人稱之為鳴鎬,並且對自己的下屬頒下軍令說自己用鳴鎬射那裏,底下的將官就必須射那裏,違令者斬。開始手下將官同他一起狩獵,冒頓用鳴鎬射向獵物,有手下沒射,冒頓就把他們全殺了。後來冒頓又射向自己的愛馬,又有手下不敢射,於是又被殺了。
到了最後冒頓竟然用鳴鎬射向自己的妻子,手下更不敢射了,又被冒頓給殺了。
這次手下沒一個敢不射的了,冒頓又去射父王頭曼的坐騎,手下全部回應,把頭曼的坐騎射成了馬蜂窩。
於是冒頓相信手下沒有問題了,在一次同頭曼遊獵的時候,用鳴鎬射向了頭曼,可想而知,頭曼當下就被他的手下亂箭射死。
可能古來成大事者都夠狠心吧,冒頓拿箭去射自己的妻子、父親,也算是絕情絕義了。



  匈奴的民俗是父親的妻子(除了自己的母親外)在他死後,由兒子繼承,於是‘闕氏’就成了冒頓的妻子。‘閼氏’當時是漠北有名的美女,其時東胡也就是烏丸比匈奴要強大,國君聽說冒頓殺父新立其位,就派使者來索要美女‘閼氏’。冒頓問手下:“閼氏這麼美麗,能送給東胡麼?”手下都說:“閼氏是您的妻子,東胡實在無禮,不能給,我們去打他們吧!
”冒頓說:“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焉能傷了兩國的和氣,送他好了!
”於是就把美女‘閼氏’送給了東胡。後來東胡的國王又聽說匈奴有匹千裡馬,又派使者來索要,冒頓的手下都說不能給,可冒頓依然送給了東胡。這時東胡頗為輕視匈奴,而冒頓就借著這個喘息之機休養生息、厲兵秣馬,把匈奴發展起來了。
感覺在中國的歷史上,這種事情非常之多,例如漢朝就是用女人的身體換取了多次的和平。就連最強大的唐朝,也‘和藩’了不知多少次。



  又過了幾年,此時匈奴已經強大起來,冒頓也根基立穩了。
此時在匈奴和東胡的交界處有一處土地叫做甌脫,非常荒蕪,沒人居住。
東胡又派來使者,說這塊地方你們也乾脆送我們好了。冒頓的手下也都說:“甌脫無人居住,荒涼無比,乾脆送東胡好了。
”冒頓當時大怒,把手下說可以送的人都殺了,然後說道:“地者,國之根本也,豈能與人?!”
接著帥軍攻打東胡。此時匈奴已經非常強大,而東胡卻沒有把匈奴放在眼裏,犯了輕敵的毛病,於是烏丸就這麼被滅族了。
後來的鮮卑族據說是當時烏丸遺留下來的一支。

   可以說冒頓不是個好兒子、好丈夫,但冒頓算是個好國王了,忍辱負重多年,就是為了匈奴的強大。
在秦國滅六國時,頭曼趁亂攻擊中原,佔據了陝西河套一帶。
後來秦朝建立時,始皇帝派大將軍蒙恬率軍大敗匈奴,使得匈奴國力大衰。頭曼之所以那麼容易的被兒子所殺,也是因為這次戰爭失敗,國內的眾多勢力都對其頗為不滿造成的。

  冒頓成了單於後,沒有像父親那樣同中國開戰,而是先統一了漠北,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個民族統一了蒙古草原。
在冒頓統一草原後,匈奴已經非常強大了,此時楚、漢之爭也已經結束。
但那時漢朝羸弱,不得不數次派公主和親,可以說那時的漢朝同南宋有一比了。
漢文帝死時,據說都是死不瞑目的,始終不忘匈奴帶給自己國家的壓迫。
一向文弱的文帝,給自己的陵墓起名叫‘霸陵’,就是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強大起來。最終他的孫子武帝沒有辜負爺爺的期待,派衛青、霍去病數次北擊匈奴,一直追殺到了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德爾山),並在瀚海(今貝加爾湖)刻石記功。
在那時出了三句流傳千古的名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匈奴不滅、何以為家’、‘馬革裹屍’,至今想來猶熱血沸騰啊。

  匈奴的融合

  西漢武帝時匈奴在西亞一帶已經走向衰敗了,到了後來匈奴分成了兩支,一支與當時的漢朝繼續爭鬥,一支以呼韓邪單於為首依附於當時的漢朝,並為其漸漸同化。
當時最有名的歷史事件就是‘昭君出塞’,西漢末年元帝時,這是最轟動的一件大事了。
漢元帝甚至為紀念這次和親,改元為"竟寧",意為和平安寧。而呼韓邪單於也把昭君封為甯胡閼氏,以示友好。
這裏要解釋下‘閼氏’這個名詞,漢書中說北方民族用山上野花染成緋黃,然後用英鮮者作鞭肢。匈奴的皇後作‘閼支’,是說其可愛如鞕肢也。

  昭君出塞對匈奴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將漢人的文化帶入了匈奴,並漸漸的將呼韓邪部的匈奴人同漢人同化。
不過昭君的生活也是比較不幸的,嫁了呼韓邪兩年,這個年老的單於就死了,而後從匈奴風俗,又嫁給了他的兒子雕陶莫皋。
昭君嫁到匈奴後,漢匈整整和睦相處了六十年。

 匈奴的西遷與戰爭



  OK,剛剛講了那麼多匈奴的大家幾乎都知道的歷史,下面說說匈奴在漢朝後的為大家所不熟悉的歷史,以及匈奴的特色戰爭吧。在文獻記載上,北亞草原民族對西方的軍事入侵有過四次。
第一次就是匈奴人的西遷;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別標誌著匈牙利和保加利亞歷史的濫觴;第四次則是蒙古人的遠征。
至今為止大多數歐洲人和亞洲人都認為蒙古遠征是對歐洲影響最大的一次亞洲民族的入侵,其實在下覺得不然,如果要說影響,恐怕真正最大的就是匈奴人的西遷了。
不錯,蒙古人在歐洲刮起的‘黃色颶風’至盡其威猶在,成吉思汗也絕不是‘只識彎弓射大雕’的鹵莽之輩,其吸收了漢人的先進軍事工具和作戰計畫,策劃了一場又一場的長途遠征,其後勤保障、戰爭方式又豈是草莽匹夫所能做出的?但如果講到遠征歐洲的亞洲民族,還是匈奴人最為悲壯了。

  歐洲人都說匈奴的入侵將歐洲帶入了黑暗時代,其實不然,可以說匈奴的入侵大大推動了歐洲歷史進程的發展。
在當時歐洲最凶蠻的民族日爾曼人,根本無法適應匈奴鐵騎的作戰方式,號稱‘強悍’的叢林民族,被匈奴打的落花流水,不得不從森林逃到了城市。
而後匈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歐巴羅,摧拉枯朽般的結束了歐洲在羅馬人的統治時代,使的歐洲正式象多元化封建時代過渡和發展。當時的歐洲國家劃分格局,甚至延續到了今天也沒有什麼改變。

  西遷歐洲匈奴人的故事是極富戲劇性的,這個民族在生命最輝煌的時刻結束了自己,留下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傳說。
在西方人的辭彙裏,匈奴人是極端兇惡的人的代名詞。在二戰時,希特勒的德國兵被稱為匈奴人。
據《世界史》記載,匈奴最後一個單於阿提拉被稱為‘上帝之鞭’,其戎馬一生,只打過一次敗仗(征伐高盧之戰),但他一點也不氣餒,隨後就把義大利的阿奎利亞給攻了下來。
到今天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很多人還都以阿提拉作為自己的名字,在歐洲人的觀念裏,將自己的孩子以偉人命名,將會得到賜福。阿提拉憑其武力震撼了整個歐洲,把他的名字刻進了西歐人的靈魂中,同亞歷山大、愷撒這些人的名字平起平坐。

  漢朝時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小部分的南匈奴人依附了漢朝,也就是上面說的呼韓邪部,而北匈奴則在此時開始西遷。
匈奴的西遷斷斷續續的一直延續了整整三百年,在這三百年中,其對中原華夏亦影響不小,到至五胡十六國結束,匈奴在亞洲的歷史也就基本結束了。
此時亦開始了匈奴民族如史詩班的大西征。
  北匈奴西遷途中經過了康居、大宛、鄯善等等西域諸國,這些國家沒有一個能逃過匈奴的征服和奴役,後來在匈奴繼續西遷之時,這些國家給予了匈奴以沉重的打擊。
匈奴在裡海一帶停留了大約兩百年後,繼續西遷,他們當時把老弱留在了裡海附近的草原。
史學家們說日爾曼是個野蠻的民族,歐洲人都稱日爾曼為蠻子,可這次日爾曼人遇到了比他們還要野蠻N倍的一個民族——匈奴。

  在當時日爾曼民族之間長期爆發戰爭,他們騎著矮小的戰馬,於叢林中不斷的爭鬥,以至於當時的日爾曼人是全民皆兵。
由於其強大的軍事力量,統治歐洲的羅馬帝國也只能放任這麼一群衣獸皮、食獸肉、住草棚、無文字、無禮儀、不洗澡、滿身惡臭的野蠻人在自己地盤邊上生存。
可西元三百七十五年前後,匈奴人來了,匈奴人在其老王巴蘭姆巴爾的率領下,發動了第一次同東哥特人的戰爭。
以往戰無不勝的東歌特人第一次遇到這麼打仗的,那種高頭大馬在當時是沒人見過的。
匈奴人就象颶風一樣橫掃了東歌特民族,當時的東歌特王看著這些無法戰勝的敵人,引咎自殺了。
這些日爾曼蠻子被匈奴人連根拔起,驚恐萬狀的逃出了森林,一直跑到了多瑙河沿岸。
隨後的西歌特人、法蘭克人、薩克森人、勃艮第人……,沒一個能逃過匈奴的鐵蹄,匈奴的進攻把整個日爾曼部族給驅趕起來了。

  可以說當時在東亞戰敗被迫西遷的匈奴民族的戰鬥力,超過了當時日爾曼人和羅馬人的總和。
在西方世界中,最早的關於匈奴人的文字記載出於羅馬帝國後期的歷史學家馬西裏那斯(Marcellinus,330-390年)的文章中。
在他的筆下曾對匈奴的戰爭方式有過極生動的描述。
匈奴人作戰時總要發出混亂的震天呐喊。他們有時會排成規則的縱列,而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作戰是毫無規矩的。
匈奴人的作戰機動性異乎尋常,他們會時而忽然間四散開來,時而極其迅速地集中到一起,形成一個鬆散的陣列。
他們會在原野上風馳電掣般地狂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過敵人的營壘,使敵人在尚未明白之際就遭到了襲擊。
匈奴人優良的騎射技能使得他們能夠遠距離作戰。近距搏鬥時,他們根本不顧及自身的安全,而當敵人企圖躲他們的利劍時,他們就扔出一張網把敵人套住,使其動彈不得。

  另外匈奴人還首創了‘生化武器’,恩!沒錯,‘生化武器’!據歷史記載,說當時匈奴把有了疫病的馬匹投放到敵方城下,或者趕到敵方的牧場中,使瘟疫散開。當匈奴戰敗時,留下的牲口中也故意會混入一些得了病的。
據說霍去病遠征匈奴,當時所帶的士兵全部沒有糧草,是打到那裏吃到那裏,就是吃的匈奴人的牲畜。
現在的歷史學家都認為霍去病之所以那麼早死,可能就是因為飲食上,吃了匈奴人留下的‘病’畜。喔!閒話不說了,再回到匈奴人的西征。

  西遷的匈奴人在西元三百七十四年擊滅位於頓河以東的阿蘭國後,便開始扮演著推動歐洲民族大遷徙的主要角色,同時也揭開了入侵歐洲的序幕。匈奴人不僅壓迫著哥特人避入羅馬帝國,甚至兵臨羅馬城下。
此時,匈奴人不僅越過了多瑙河和萊茵河勢力直達西歐,還在五世紀時在多瑙河畔建立了匈奴帝國——‘阿提拉王國’,王國的建立正是標誌著匈奴歷史在西歐的璀璨開始。
西元四百三十三年,阿提拉與他的兄弟布來達一同從他們的叔父羅阿斯手中繼承了帝國的王位。
四百三十六年,三十歲的阿提拉謀殺了他的兄弟,獨自君臨帝國。與他的前輩們相比,阿提拉更具雄心,更富於侵略性。
在歷史上,阿提拉是一個極為突出的角色。

  當時的‘阿提拉王國’是歐洲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帝國了,而羅馬帝國已經在皇帝狄奧多西死時,分成了東、西羅馬帝國。
此時的東羅馬帝國向匈奴每年都要交大量的供賦,但阿提拉並不滿足,在西元四百四十七年他發動了對巴爾幹的一次大規模的入侵。
他們長趨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東羅馬狄奧多修斯二世皇帝乞降。
在戰爭後匈奴帝國的勢力達到鼎盛,其疆域大致東起裡海,西至波羅的海和萊因河。
東西羅馬均被迫向其納貢,以求免遭蹂躪。

  最有趣的是阿提拉同西羅馬帝國的戰爭,當時西羅馬帝國皇帝的妹妹霍諾莉婭同她的侍衛私通,結果被逮到了。當然侍衛被處死,而公主則被監禁起來,那時公主已經有了身孕。霍諾莉婭不知道怎麼就冒出了一個念頭,拖人捎了個戒指和一封信給了阿提拉,說‘你要能把我救了,我就嫁給你’。羅馬帝國的皇帝知道這個消息後嚇壞了,派人買通了阿提拉身邊的侍衛想要刺殺他。
可阿提拉比他狡詐,老早就發現了刺客,並且給羅馬帝國的皇帝寫了封信,大概意思是說‘你是貴族,我也是貴族,不過現在的你已經不配了,而我用自己的鮮血和功績捍衛了自己榮譽。讓我們分個高下吧!’

  羅馬帝國的皇帝哪裡敢打啊,不得以再次屈辱地向匈奴人交納大量的黃金。
可阿提拉並不滿意,寫信要求羅馬帝國割讓包括高盧在內的一半土地給匈奴,作為他的嫁妝。
當他越過萊茵河時,宣稱這不過是以武力來尋求應得的權力。
他要履行婚約,迎娶霍諾莉婭。 在西元四百五十一年戰爭終於爆發了,阿提拉至少率領著五十萬人一路挺進,掃清了萊茵河流域,直接殺到了中心都市高盧。
兇猛的匈奴人嚴重威脅到了歐洲各族的安危,這使得日爾曼人、羅馬人聯合起來組成了大軍抵抗阿提拉的進攻。連法蘭克的國王也被說服,加入了聯軍的行列。
在當時羅馬最著名的將軍阿埃丘斯的率領下,聯軍終於抵擋住了阿提拉的進攻。



  不過阿提拉並沒就此倒下,反而在後面的兩年中連續攻下了沙隆和北義大利。
本來阿提拉還應有更大的作為,可是這個時候,這位老兄卻樂極生悲,一命嗚呼了。
阿提拉的死給各位好色+好酒的朋友們敲了記警鐘,當時阿提拉娶了個漂亮的日爾曼少女。
結果當天晚上,喝的醉醺醺的阿提拉竟然被自己湧出的鼻血給嗆死了。日爾曼小姑娘被嚇的在一角瑟瑟發抖,偉大的匈奴王卻激動過分,就此升天。
在這裏山水奉勸大家一句,以後見到美女,一定不要過分激動啊。



  接著由於阿提拉並沒有立下遺囑,導致自己的幾個兒子因為權利糾紛,大打出手。
西元四百五十四年,東哥特人和其他日爾曼部落起兵造反,阿提拉的兒子們無法對付這種局面,帝國迅速的瓦解了。
自此匈奴的歷史正式畫上了一個句號,不過據說現今的匈牙利人是匈奴的後裔,西元七世紀時,羅馬帝國的皇帝還曾招募過匈奴士兵,但這些都還沒有個定論。而原來依附與漢朝的南匈奴部族也漸漸消失殆盡,據說建立大夏國的赫連勃勃,父親姓劉,其子孫也姓劉,只有赫連勃勃自號"赫連"。
現在陝北姓劉的很多,或許是匈奴的後裔(這裏所說的‘劉’姓,是說當時匈奴人有名無姓,而依附漢朝的匈奴人,便以皇帝的‘劉’作為了姓氏)。
不過這也是無從考稽的,匈奴這個民族就此難覓蹤跡……




周朝

自西周起,戎族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戰國時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驅逐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等縣。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
戰國末期趙將李牧曾大敗匈奴。





秦朝

前3世紀匈奴統治結構分為中央王庭、東部的左賢王、和西部的右賢王,控制著從裡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中亞北部、中國東北等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蒙恬北擊匈奴,收河套,「卻匈奴七百余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





西漢

真正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鬥是在漢朝。漢初次年,劉邦親率大軍征討失敗後開始與匈奴和親。
到漢武帝時,漢朝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派衛青佔領河套地區,派霍去病奪取富庶的河西走廊,前119年衛、霍分東西兩路進攻漠北。
漢朝在東部聯合烏桓,西部以和親、通商的方式聯合西域諸國,壓縮匈奴的空間。





東漢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於之孫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
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
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並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
漢朝之後,南匈奴南下漢化,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帶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
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劉淵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佔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自稱漢王,滅西晉。史稱前趙或漢趙。





匈奴的一支地位低下的族群稱為羯人。漢趙的大將羯人石勒自立,建立趙國,史稱石趙或後趙。後被氐人苻氏前秦所滅。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稱為匈奴別部盧水胡,在現甘肅地區建立北涼。後沮渠蒙遜殺段業,自立為北涼主。後被鮮卑人拓跋氏北魏所滅。





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劉勃勃被鮮卑拓跋氏擊敗後投奔羌人的後秦。後自認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連,在河套地區創立夏國,史稱胡夏。後被北魏所滅。夏國的國都統萬城是作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東亞留下的唯一的遺跡。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進入朝鮮半島。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後被漢族外戚楊堅所篡。

楊堅創立隋朝,統一中原。





在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之後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從中國歷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華夏族為主體的漢族。





匈奴後裔漢化後,所改漢姓有劉、賀、叢、呼延、萬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陝西、山西和山東等地。





匈奴語

《後漢書》中有一首《匈奴歌》,不少學者用蒙古語、突厥語、葉尼塞語言等進行過分析和解讀,都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

除此之外,匈奴的人名、部落名、地名和稱號都可以用來研究匈奴語。

關於匈奴語的來源,由於資料闕如,很難得到肯定的結論,有些認為匈奴人講蒙古語,而其他則認為他們的語言屬於葉尼塞語系。





北匈奴西遷之後是否成了入侵歐洲的匈人尚無定論。肯定這一想法的人認為,北匈奴遠走歐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爾加河地區(今天的俄羅斯韃靼自治共和國),一部分在下多瑙河(今天的保加利亞),一部分在中多瑙河(今天的匈牙利)。中亞匈奴,一部分與圖蘭低地民族融合(中亞兩河地區),一部分在阿富汗山區,一部分在印度旁遮普邦。


版圖的擴大影響到阿蘭人的滅亡、日耳曼民族的征服與崛起、對拜占庭和色雷斯各省的進攻、導致西羅馬帝國毀滅、






阿提拉的統治時期,盛極時的匈奴帝國版圖到了盛極的地步: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這廣大區域的一帶附屬國,都有自己的國王和部落酋長,平日向阿提拉稱臣納貢,戰時出兵參戰。


有人認為今天的匈牙利人就是匈奴的後裔,這個問題現在仍是個疑問



   
我們也要感謝一些古代人。因為,要是沒有他們的記載!
我們或許都不知道一些民族發展如何?!或者是如何發展?!甚至是他的起源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28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够全面,蛮夷之帮也出了不少人才啊!
至于出谁了现在想不起来了想到时在补充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5-1-8 18: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