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2267|回复: 10

新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9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


○过秦上(事势)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
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
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
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
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
离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於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
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后、乐毅之
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
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於是从教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馀力而
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疆
国请伏,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
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
君,俯首系项,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
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於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
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
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馀威振於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
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
俯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干为旗,天
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於齐、
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不銛於钩戟长铩也;谪
戍之众非亢於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
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
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矣。然后
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
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下(事势)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养。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若是,何也?曰:近古而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於天下,是
以诸侯力正,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
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
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
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危者贵
顺权,以此言之,取与攻守不同术也。秦虽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
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
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
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
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
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
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
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
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
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
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
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僇相望
於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於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
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於大泽而天
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
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
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於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修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
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
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於鸿门,曾无藩篱之难。
於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於
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於此矣。
子婴立,而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
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
至於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昔日同心
并力攻秦矣,然困於险阻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
离小邑,伐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畾土}毋战,闭关据阨,荷戟而守之。诸
侯起於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实
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承解诛罢以令国君,不
患不得意於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求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
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宜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
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
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
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臣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
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
其弱也,五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
而无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馀载不绝;秦本
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
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应时,故旷日长久而
社稷安矣。
○宗首(事势)
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向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
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此,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然而天下少安者,何也?大国之王幼在怀衽,汉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
后,诸侯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所置傅归休而不肯住,汉所置相称病而赐
罢,彼自丞尉以上遍置其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耶!此时而乃欲为治安,
虽尧舜不能。臣故曰:时且过矣,上弗蚤图,疑且岁闻所不欲焉。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弗肯早为,已
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且谓天何?权不甚奇而数制人,岂
可得也!夫以天子之位,用天下之力,乘今之时,因天子助,尚惮以危为安,以
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匡天下乎?至此则陛下误甚矣。时且
失矣,心窃踊⻊翟,离今春难为。天倾,时倾,足力倾,能孰视而弗肯理以倾时
之失,岂不靡哉!可以良天下而称,特以为此籍也。窃为陛下痛之,甚在上幸少
留计焉。
○数宁(事势)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惜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大息者六。若其它倍理
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独曰“未安”;或者曰
“天下已治矣”,臣独曰“未治”。恐逆意触死罪,虽然,诚不安,诚不治,故
不敢顾身,敢不昧死以闻。夫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无知,因谀者耳,皆非事
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
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夫本末舛逆,首尾横决,国制抢攘,非有纪也,胡
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以数日之间令臣得熟数之於前,因陈治安之策,陛下试择
焉何甚伤哉!
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也?臣闻之:自禹已下五百岁而汤起,自汤已下
五百馀年而武王起。故圣王之起,大以五百为纪。自武王已下过五百岁矣,圣王
不起,何怪矣。及秦始皇帝,似是而卒非也,终於无状。及今天下集於陛下,臣
观宽大知通,窃曰:足以操乱业,握危势。若今之贤也。明通以足,天纪又当,
天宜请陛下为之矣。然又未也者,又将谁须也?使为治,劳知虑,苦身体,乏驰
骋钟鼓之乐,勿为可也。乐与今同耳,因加以常安,四望无患。因诸侯附亲轨道,
致忠而信上耳。因上不疑,其臣无族罪,兵革不动,民长保首领耳。因德穷至远,
近者匈奴,远者四荒,苟人迹之所能及,皆乡风慕义,乐为臣子耳。因天下富足,
资财有馀,人及十年之食耳。因民素朴顺而乐从令耳。因官事甚约,狱讼盗贼可
令鲜有耳。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晏子曰:
“唯以政顺乎神,为可以益寿。”发子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
涂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谷食之法,固百以是,则至尊之寿轻百年耳。古
者五帝皆逾百岁,以此言信之。因王为明帝,股肱则为明臣,名誉之美垂无穷耳;
礼:祖有功,宗有德。始取天下为功,始治天下为德。因顾成之庙为天下太宗,
承太祖与天下,与汉长亡极耳。因卑不疑尊,践不逾贵,尊卑贵贱,明若白黑,
则天下之众不疑眩耳;因经纪本於天地,政法倚於四时,后世无变故,无易常,
袭迹而长久耳。臣窃以为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
也;以宰天下,以治群生,神民咸亿,社稷久飨,至仁也;立经陈纪,轻重周得,
后可以为万世法程,后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至明也。寿并五帝,
泽施至远,於陛下何损哉!以陛下之明通,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治非
有难也。陛下何不一为之,及其具可素陈於前,愿幸无忽。
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案之当时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独太息悲愤,
非时敢忽也。虽使禹舜生而为陛下,无以易此?为之有数,必万全无伤,臣敢以
寸断。陛下幸试召大臣有职者使计之,有能以为不便天子、不利天下者,臣请死。
○藩伤(事势)
夫树国必审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凶饥数动,彼必将有怪者
生焉。祸之所杂,岂可预知!故甚非所以安主上,非所以活大臣者也,甚非所以
全爱子者也。
既已令之为藩臣矣,为人臣下矣,而厚其力,重其权,使有骄心而难服从也,
何异於善砥镆铘而予射子?自祸必矣。爱之固故使饱粱肉之味,玩金石之声;臣
民之众,土地之博,足以奉养宿卫其身。然而权力不足以徼幸,势不足以行逆,
故无骄心,无邪行。奉法畏令,听从必顺,长生安乐,而无上下相疑之祸。活大
臣,全爱子,孰精於此!
且藩国与制,力非独少也。制令:其有子,以国其子;未有子者,建分以须
之,子生而立。其身以子,夫将何失?於实无丧,而葆国无患,子孙世世与汉相
须,长沙可以久矣。所谓生死而肉白骨,何以厚此?
○藩强(事势)
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王信倚胡,则又反;
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强,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
则又反;卢绾国北最弱,则最后反。长沙乃才二万五千户耳,力不足以行逆,则
少功而最完,势疏而最忠。全骨肉时长沙无故者,非独性异人也,其形势然矣。
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韩信、黥布、鼓越
之伦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然则天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皆忠附,则莫若
令如长沙;欲勿令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绛、灌;欲天下之治安,天子之无
忧,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若与臣下相残,
与骨肉相饮茹,天下虽危无伤也,则莫如循今之故而勿燮。
以前观之,其国最大者反最先□□□□□□
○大都(事势)
昔楚灵王问范无宇曰:“我欲大城陈、蔡、叶与不羹,赋车各千乘焉,亦足
以当晋矣,又加之以楚,诸侯其来朝乎?”范无宇曰:“不可。臣闻大都疑国,
大臣疑主,乱之媒也。都疑则交争,臣疑则并令,祸之深者也。今大城陈、蔡、
叶与不羹,或不充,不足以威晋;若充之以资财,实之以重禄之臣,是轻本而重
末也。臣闻‘尾大不掉,末大必折’,此岂不施威诸侯之心哉?然终为楚国大患
者,必此四城也。”灵王弗听,果城孙、蔡、叶与不羹,实之以兵车,充之以大
臣。是岁也,诸侯果朝。居数年,陈、蔡、叶与不羹或奉公子弃疾内作难,楚国
云乱,王遂死於乾溪于守亥之井。为计若此,岂不痛也哉!悲夫!本细末大,驰
必至心。时乎!时乎!可痛惜者此也。
天下之势方病大尰: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臣闻‘尾大不掉,
未大必折’,恶病也。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固无聊也。失今弗治,必为
锢疾,后虽有扁鹊,弗能为已。悲夫!枝拱苟大,弛必至心,此所以窃为陛下患
也。病非徒尰也,又苦⻊殳盭。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
惠王之子,亲兄之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亲者或无分地以安天下,疏者
或专大权以偪天子。臣故曰“非徒病尰也,又苦⻊殳盭”也。可痛者,此病是也。
○等齐(事势)
诸侯王所在之宫卫,织履蹲夷,以皇帝所在宫法论之;郎中、谒者受谒取告,
以官皇帝之法予之;事诸侯王或不廉洁平端,以事皇帝之法罪之。曰:一用汉法,
事诸侯王乃事皇帝也。谁是则诸侯之王乃将至尊也。然则,天子之与诸侯王,宜
撰然齐等若是乎?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
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
则臣已同矣。人主登臣而尊,今臣既同,则法恶得不齐?天子卫御,号为大仆,
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御既已
齐,则车饰恶得不齐?天子亲,号云太后;诸侯亲,号云太后。天子妃号曰后,
诸侯妃号曰后,然则诸侯何损而天子何加焉?妻既已同,则夫何以异?天子宫门
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诸侯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殿门俱为殿门,阑入
之罪亦俱弃市。宫墙门卫同名,其严一等,罪已钧矣。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
是也;诸侯之言曰令,令仪之言是也。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称陛下。天
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称舆,乘舆等也。衣被次齐贡死经纬也,苟工巧而志欲之,
唯冒上轶主次也。然则所谓主者安居?臣者安在?
人之情不异,面目状貌同类,贵贱之别,非人天根著於形容也。所持以别贵
贱、明尊卑者,等级、势力、衣服、号令也。乱且不息滑漫无纪;天性则同,人
事无别。然则所谓臣臣主主者非有相临之具、尊卑之经也,持面形而异之耳。近
习乎形貌,然后能识,则疏远无所放,众庶无以期,则下恶能不疑其上?君臣同
伦,异等同服,则上恶能不眩其下?孔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
其民,则民德一。”《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裳,”“行归於周,万民之
望。”孔子曰:“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类而志也,则君不疑於其臣,而臣不
惑於其君。”而此之不行,沐渎无界,可谓长大息者此也。
○服疑(事势)
衣服疑者,是谓争先;厚泽疑者,是谓争赏;权力疑者,是谓争强;等级无
限,是谓争尊。彼人者,近则冀幸,疑则比争。是以等级分明,则下不得疑;权
力绝尤,则臣无冀志。故天子之於其下也,加五等已往,则以为臣例;臣之於下
也,加五等已往,则以为仆。仆则亦臣礼也,然称仆不敢称臣者,尊天子,避嫌
疑也。
制服之道,取至适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进之帝。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
贵贱。是以高下异则名号异,则权力异,则事势异,则旗章异,则符瑞异,则礼
宠异,则秩禄异,则冠履异,则衣带异,则环佩异,则车马异,则妻妾异,则泽
厚异,则宫室异,则床席异,则器皿异,则食饮异,则祭祀异,则死丧异。故高
则此品周高,下则此品周下。加人者品此临之,埤人者品此承之。迁则品此者进,
绌则品此者损。贵周丰,贱周谦;贵践有级,服位有等。等级既设,各处其检,
人循其度。擅退则让,上僣则诛。建法以习之,设官以牧之。是以天下见其服而
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使人定其心,各著其目。
故众多而天下不眩,传远而天下识祗。卑尊已著,上下已分,则人伦法矣。
於是主之与臣,若日之与星以。臣不几可以疑主,贱不几可以冒贵。下不凌等则
上位尊,臣不逾级则主位安。谨守伦纪,则乱无由生。
○益壤(事势)
陛下即不为千载之治安,如今之势,岂过一传哉?诸侯犹且人恣而不制也,
至其相与,特以纵横之约相亲耳。汉法令不可得行矣,犹且槁立而服强也。今淮
阳之比大诸侯,仅过黑子之比於面耳,岂足以为楚御哉?而陛下所恃以为藩捍者,
以代淮阳耳。代北边与强匈奴为邻,仅自见矣。唯皇太子之所恃者,亦以之二国
耳。今淮阳之所有,适足以饵大国耳。方今制在陛下,制国命子,适足以饵大国,
岂可谓工哉?
人主之行异布衣。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托於乡党邑里。人主者,
天下安、社稷固不耳。故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
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
蝟毛而起。高皇帝以为不可,剽去不义诸侯,空其国。择良日,立诸子洛阳上
东门之外,诸子毕王,而天下乃安。故大人者,不怵小廉,不牵小行,故立大便
以成大功。
今淮南地远者或数千里,越诸侯而县属於汉,其苦之甚矣,其欲有卒也类良
有,所至逋走而归诸侯,殆不少矣。此终非可久以为奉地也。陛下岂如蚤便其势,
且令他人守郡,岂如令子?臣之愚计,愿陛下举淮南之地以益淮阳,梁即有后,
割淮阳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即无后患。代可徙而都睢阳,梁起新郑以北,
著之河,淮阳包陈以南,捷之江,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今所恃
者,代、淮阳二国耳,皇太子亦恃之。如臣计,梁足以捍齐、赵,淮阳足以禁吴、
楚,则陛下高枕而卧,终无山东之忧矣。臣窃以为此二世之利也。若使淮南久县
属汉,特以恣奸人耳,惟陛下幸少留意,省臣昧死以闻。
臣谊窃昧死,原得伏前陈施,下臣谊所以为治安,陛下幸以少须臾之间听,
以验之於事,未有妨损也。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为人臣得毕尽其
愚忠,惟陛下财幸。

[发帖际遇]: gn0811挺身而出,阻止萧峰打“段正淳”,阻止成功,但因自己负伤而开销医药费,花去银两3.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二


○权重
诸侯势足以专制,力足以行逆,虽令冠处女,勿谓无敢;势不足以专制,力
不足以行逆,虽生夏育,有仇雠之怨,犹之无伤也。然天下当今恬然者,遇诸侯
之俱少也。后不至数岁,诸侯皆冠,陛下且见之矣。岂不苦哉!力当能为而不为,
畜乱宿祸,高拱而不忧,其纷也宜也,甚可谓不知且不仁。
夫秦自逆日夜深惟,苦心竭力,危在存亡,以除六国之忧。今陛下力制天下,
颐指而如意,而故称六国之祸,难以言知矣。苟身常无患,但为祸未在所制也。
乱媒日长,孰视而不定,万年之后,传之老母弱子,使曹、勃不宁制,可谓仁乎!
○五美(事势)
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诸侯之君敢自杀不敢反,志
知必菹醢耳。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天下无可以徼幸之权,无起祸
召乱之业,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割地定制,齐为若干国,赵、楚为若干国,制既各有理矣。於是齐悼惠王之
子孙王之,分地尽而止,赵幽王、楚元王之子孙,亦各以次受其祖之分地,燕、
吴、淮南佗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
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於彼也,所以数偿之。
故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
经制一定,宗室子孙虑不王。制定之后,下无倍背之心,上无诛代之志,上
下欢亲,诸侯顺附,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
地制一定,则帝道还明,而臣心还正;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
几之谋不生,栈奇、启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上使然也,故天下咸
知陛下之义。
地制一定,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社稷长安,
宗庙久尊,传之后世,不知其所穷。故当时大治,后世诵圣。
一动而五美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制不定
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涿
鹿之野,血流漂杵。夫地制不得,自黄帝而以困。
以高皇帝之明圣威武也,既抚天下,即天子之位,而大臣为逆者,乃几十发。
以帝之势,身劳於兵间,纷然几无下者数矣。淮阴侯、韩王信、陈豨、彭越、黥
布及卢绾皆功臣也,所尝爱信也,所爱化而为雠,所信反而为寇,可不怪也?地
理蚤定,岂有此变!
陛下即位以来,济北一反,淮南为逆,今吴有见告,皆其薄者也。莫大诸侯
澹然而未有故者,天下非有固定之术也,特赖其尚幼,伦猥之数也。且异姓负强
而动者,汉已幸而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处,骨肉相动,又既
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长此安穷!明帝尚不能以安,后
世奈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所剥割,皆象理也。然至髋
髀之所,非斤则斧矣。仁义恩厚者,此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此人主之斤斧
也。势已定,权已足矣,乃以仁义恩厚因而泽之,故德布而天下有慕志。今诸侯
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制,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刃不折则缺耳。胡不用之淮
南、济北?势不可也。
○审微(事势)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
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而令於大乱,是故子民者谨焉。
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逐奸,
势有召祸。老聃曰:“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管仲曰:“备患於未形。”
上也。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智禁於微,次也。
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
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昔者,卫侯朝於周,周行人问其名,曰:“卫侯辟强。”周行人还之,曰:
“启强、辟强,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卫侯更其名曰“<火为>”,然后受之。
故善守上下之陛者,虽空名弗使逾焉。
古者周礼:天子葬用隧,诸侯县下。周襄王出逃伯斗,晋文公率师诛贼,定
周国之乱,复襄王之位。於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请即死得以隧下。
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
以地为少,馀请益之。”文公乃退。
礼:天子之乐宫县,诸侯之乐轩县,大夫直县,士有琴瑟。叔孙于奚者,卫
之大夫也;曲县者,卫君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齐人攻卫,叔孙于奚
率师逆之,大败齐师。卫於是赏以温叔孙于奚辞温,而请曲县、繁缨以朝,卫君
许之。孔子闻之,曰:“惜乎!不如多与之邑。夫乐者,所以载国;国者,所以
载君。彼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亡而君从之。惜乎!
不如多与之邑。”
宓子治亶父。於是齐人攻鲁,道亶父。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
寇,民人出自艾傅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三请,宓子弗听。俄而,麦
毕还乎齐寇。季孙闻之,怒,使人让宓子曰:“岂不可哀哉!民乎,寒耕熟耘,
曾弗得食也。弗知犹可,闻或以告,而夫子弗听。”宓子蹴然曰::“今年无麦,
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获,是乐有寇也。且一岁之麦,於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
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入,吾岂忍见
宓子哉!”
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
○阶级(事势)
人主之尊,辟无异堂。阶陛九级者,堂高大几六尺矣。若堂无陛级者,堂高
治不过尺矣。天子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此其辟也。故陛五级上,廉远地
则高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故古者圣王
制为列等,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
施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鄙谚曰:“欲投鼠而忌其器。”此善喻也。鼠近於器,尚惮而弗投,恐伤器
也,况乎贵大臣之近於主上乎!廉耻礼节,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是以
系、缚、榜、笞、髡、刖、黥、劓之罪,不及士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礼,
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刍者有罪,见君之几杖则起,遭君之乘舆则下,入正门则
趋;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不加其身,尊君之势也。此则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
也,所以体貌群臣而厉其节也。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也。
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今与众庶、徒隶同黥、劓、髡、刖、笞、傌、弃
市之法,然则堂下不亡陛乎?被戮辱者不太迫乎?廉耻不行也,大臣无乃握重权,
大官而有徒隶无耻之心乎?夫望夷之事,二世见当以重法者,投鼠而不忌器之习
也。
臣闻之曰:“履虽鲜弗以加枕,冠虽弊弗以苴履。”夫尝以在贵宠之位,天
子改容而尝体貌之矣,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过,令废之可也,退之可
也,赐之死可也;若夫束缚之,系绁之,输之司空,编之徒官,司寇、牢正、徒
长、小吏骂詈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之见也。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事,一
旦吾亦乃可以加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夫天子之所尝宠,众
庶之所尝宠,死而死尔,贱人安宜得此而顿辱之哉!
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伐中行,灭之。豫让移事智伯。及赵灭智伯,豫让衅
面变容,吸炭变声,必报襄子。五起而弗中,襄子一夕而五易卧。人问豫让,让
曰:“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智伯国士遇我,故为之国士用。”故此一
豫让也,反君事雠,行若狗彘,已而折节致忠,行出乎烈士,人主使然也。故人
主遇其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如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顽顿无耻,
奊苟无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则苟若而可,见利则逝,见便则夺。主上
有败,则困而推之矣;主上有患,则吾苟免而已,立而观之耳;有便吾身者,则
欺卖而利之耳。人主将何便於此?群下至众而主至少也,所托财器职业者率於群
下也。但无耻,但苟安,则主罢病。
故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君子,所以厉宠臣之节也。古者大臣有坐不廉
而废者,不谓曰不廉,曰“簠簋不饰”;坐秽污姑妇姊姨母,男女无别者,不谓
污秽,曰“帷簿不修”;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故贵
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至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故其在大谴大诃域
者,闻谴诃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清室而请其罪尔,上弗使执缚系引而行也。
其中罪者,闻命而自驰,上不使人颈盭而加也。其有大罪者,闻令则北面再拜,
跪而自裁,上不使人捽抑而刑也,曰:“子大夫自有过耳,吾遇子有礼矣。”遇
之有礼,故群臣自喜;厉以廉耻,故人务节行。上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君臣
不以节行而报其上者,即非人类也。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尔忘身,国丑忘家,公丑忘私,利不苟就,
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主上之化也。故父兄之臣,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
稷;辅翼之臣,诚死君上;守卫捍敌之臣,诚死城郭封境。故曰“圣人有金城”
者,比物比志也。彼且为我死,故吾得与之俱生;彼且为我亡,故吾德与之俱存;
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皆安。顾行而忘利,守节而服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
可以托五尺之孤。此厉廉耻、行礼义之所致也,主上何丧焉?此之不为,而顾彼
之行,故曰可为长大息者也。

[发帖际遇]: gn0811参与红花会陈家洛的计划:叛变勾结清廷,得到赏赐银两10.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三


○俗激(事势)
大臣之俗,特以牍书不报,小期会不答耳,以为大故,以为大故不可矣。天
下之大指,举之而激。俗流失,世坏败矣,因恬弗不知怪,大故也。加刀笔之吏,
务在筐箱,而不知大体,陛下又弗自忧,故如哉!
夫邪俗日长,民相然席於无廉丑,行义非循也。岂且为人子背其父,为人臣
因忠於主哉?岂为人弟欺其兄,为人下因信其上哉?陛下虽有权柄事业,将何寄
之?管子曰:“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丑。”“四维不张,国乃
灭亡。”云使管子愚无识人也则可,使管子而少知治体,则是岂不可为寒心?今
世以侈靡相竞,而上无制度,弃礼义、损廉丑,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逐
利乎不耳,虑念非顾行也。今其甚者,刭父矣,贼大母矣,踝妪矣,刺兄矣。盗
者虑探柱下之金,掇寝户之帘,搴两庙之器,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矫伪
者出十几拾万石粟,赋六百馀万钱,乘传而行郡诸侯,此靡无行义之尤至者已。
其馀猖蹶而趋之者,乃豕羊驱而往。是类管子谓“四维不张”者也与!窃为陛下
惜之。
以臣之意吏,虑不动於耳目,以为是特适然耳。夫移风易俗,使天下移心而
向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陛下又不自忧,窃为陛下惜之。夫立君臣,等上下,
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设也。夫人之所设,弗为特此植则僵,不循
则坏。秦灭四维不张,故君臣乖而相攘,上下乱僣而无差,父子六亲殃僇而失其
宜,奸人并起,万民离畔,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今而四维犹未备也,故奸人冀
幸,而众下疑惑矣!岂如今定经制,今主主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
奸人无所冀幸,群众信上而不疑惑哉!此业一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若
夫经制不定,是犹渡江河无维楫,中流而遇风波也,船必覆败矣。悲夫!备不豫
具之也,可不察乎?
○时变(事势)
秦国失理,天下大败。众揜寡,知欺愚,勇劫惧,壮凌衰;攻击奋者为贤,
贵人善突盗者为折,诸侯设诌而相饬,设诈而相绍者为知。天下乱至矣!是以大
贤起之,威振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
今者何如,进取之时去矣,并兼之势过矣。胡以孝弟循顺为?善书而为吏耳。
胡以行义节为?家富而出官耳。骄耻偏而为祭尊,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虽狗彘
也,苟家富财足,隐机盱视而为天子耳。唯告罪昆弟,欺突伯父,逆於父母乎,
然钱财多也,衣服修也,我何妨为世之基公。唯爱季母,妻公之接女乎,车马严
也,走犬良也。矫诬而家美,盗贼而财多,何伤?欲交,吾择贵宠者而交之;欲
势,择吏权者而使之。取妇嫁子,非有权势,吾不与婚姻;非有贵戚,不与兄弟;
非富大家,不与出人。因何也?今俗侈靡以出伦踰等相骄,以富过其事相竞。
今世贵空爵而贱良,俗靡而尊奸;富民不为奸而贫为里侮也,廉吏释官而归为邑
笑;居官敢行奸而富为贤吏,家处者犯法为利为材士。故兄劝其弟,父劝其子,
则俗之邪至於此矣!
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并心於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秦人有子,家富
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假父耰鉏杖篲,耳虑有德色矣;母取瓢碗箕帚,
虑立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踞;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睨。其慈子嗜利而轻简
父母也,虑非有伦理也,其不同禽兽仅焉耳。然犹并心而赴时者,曰功成而败义
耳。蹶六国,兼天下,求得矣,然不知反廉耻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
进取之业,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不知守成之数、得失之亡术也,悲夫!
○瑰玮(事势)
天下有瑰政於此:予民而民愈贫,衣民而民愈寒,使民乐而民愈苦,使民知
而民愈不知避县网,甚可瑰也!今有玮术於此:夺民而民益富也,不衣民而民益
暖,苦民而民益乐,使民愚而民愈不罗县网。陛下无意少听其数乎?
夫雕文刻镂周用之物繁多,纤微苦窳之器日变而起,民弃完坚而务雕镂纤巧
以相竞高。作之宜一日,今十日不轻能成。用一岁,今半岁而弊。作之费日挟功,
用之易弊,不耕而多食农人之食,是天下之所以困贫而不足也。故以末予民,民
大贫;以本予民,民大富。
黼黻文绣纂组害女工。且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方且万里不轻能具天下
之力,势安得不寒?世之俗侈相耀,人慕其所不如,悚迫於俗,愿其所未至,以
相竞高,而上非有制度也。今虽刑馀鬻妾下贱,衣服得过诸侯,拟天子,是使天
下公得冒主而夫人务侈也。冒主务侈,则天下寒而衣服不足矣。故以文绣衣民而
民愈寒;以褫民,民必暖而有馀布帛之饶矣。
夫奇巧末技、商贩游食之民,形佚乐而心县愆,志苟得而行淫侈,则用不足
而蓄积少矣。即遇凶旱,必先困穷迫身,则苦饥甚焉。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於
本,则天下各食於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民安性劝业而无县愆之心,
无苟得之志,行恭俭蓄积而人乐其所矣。故曰“苦民而民益乐”也。
世淫侈矣,饰知巧以相诈利者为知士,敢犯法禁、昧大奸者为识理,故邪人
务而日形,奸诈繁而不可止,罪人积下众多而无时已。君臣相冒,上下无辨,此
生於无制度也。今去淫侈之俗,行节俭之术,使车舆有度,衣服器械各有制数。
制数已定,故君臣绝尤,而上下分明矣。擅遏则让,上僣者诛,故淫侈不得生,
知巧诈谋无为起,奸邪盗贼自为止,则民离罪远矣。知巧诈谋不起,所谓“愚”。
故曰“使民愚而民愈不罗县网”。
此四者,使君臣相冒,上下无别,天下困贫,奸诈盗贼并起,罪人蓄箦无已
者也,故不可不急速救也。
○孽产子(事势)
民卖产子,得为之绣衣、编丝履、偏诸缘,入之闲中,是古者天子后之服也,
后之所以庙而不以燕也,而众庶得以衣孽妾。白縠之表,薄纨之里,緁以偏诸,
美者黼绣,是古者天子之服也,今贵富人大贾者丧资,若兄弟召客者得以被墙。
古者以天下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贵富人大贾屋壁得为帝服,贾妇优倡下贱同产
子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且主帝之身自衣皂绨,而靡贾侈贵,
墙得被绣,帝以衣其贱,后以缘其领,孽妾以缘其履:此臣之所谓踳也。
且试观事理,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也,欲天下之无寒,胡可得也?一人
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之无饥,胡可得也?饥寒切於民之肌肤,欲其无为
奸邪盗贼,不可得也。国已素屈矣,奸邪盗贼特须时尔,岁适不为,如云而起耳。
若夫不为见室满胡可胜抚也?夫錞此而有安上者,殆未有也。
今也平居,则无茈施,不敬而素宽,有故必困。然而献计者类曰“无动为大”
耳。夫“无动”而可以振天下之败者,何等也?曰:为大夫治,可也;若为大乱,
岂若其小?悲夫!俗至不敬也,至无等也,至冒其上也,进计者,犹曰“无为”,
可为长大息者此也。
○铜布
铜布於下,为天下灾,何以言之?铜布於下,则民铸钱者,大抵必杂以铅铁
焉,黥罪日繁,此一祸也。铜布於下,伪钱无止,钱用不信,民愈相疑,此二祸
也。铜布於下,采铜者弃其田畴,家铸者损其农事,谷不为则邻於饥,此三祸也。
故不禁铸钱,则钱常乱,黥罪日积,是陷阱也。且农事不为,有疑为灾,故民铸
钱不可不禁。上禁铸钱,必以死罪。铸钱者禁,则钱必还重;钱重则盗铸钱者起,
则死罪又复积矣,铜使之然也。故铜布於下,其祸博矣。
今博祸可除,七福可致。何谓七福?上收铜勿令布下,则民不铸钱,黥罪不
积,一。铜不布下,则伪钱不繁,民不相疑,二。铜不布下,不得采铜,不得铸
钱,则民反耕田矣,三。铜不布下,毕归於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
敛之,钱重则以术散之,则钱必治矣,四。挟铜之积,以铸兵器,以假贵臣,小
大多少,各有制度,以别贵贱,以差上下,则等级明矣,五。挟铜之积,以临万
货,以调盈虚,以收畸羡,则官必富,而末民困矣,六。挟铜之积,制吾弃财,
以与匈奴逐争其民,则敌必怀矣。此谓之“七福”。
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今顾退七福而行博祸,可为长太
息者,此其一也。
○壹通
所谓建武关、函谷、临晋关者,大抵为备山东诸侯也。天下之制在陛下,今
大诸侯多其力,因建关而备之,若秦时之备六国也。岂若定地势使无可备之患,
因行兼爱无私之道,罢关一通,示天下无以区区独有关中者。所为禁游宦诸侯及
无得出马关者,岂不曰“诸侯得众则权益重,其国众车骑则力益多”?故明为之
法,无资诸侯。於臣之计,疏山东,孽诸侯,不令似一家者,其精於此矣。岂若
一定地制,令诸侯之民,人骑二马,不足以为患,益以万夫不足以为害。今不定
大理,数起禁,不服人心,害兼覆之义,不便。
天子都长安,而以淮南东南边为奉地,弥道数千,不轻输致。郡或乃越诸侯
而有免侯之地,於远方调均发征,又且必同。大国包小国为境,小国阔大国而为
都,小大驳跞,远近无衰。天子诸侯封畔之无经也,至无状也。以藩国资强敌,
以列侯饵篡夫,至不得也。陛下奈何久不正此?
○属远(事势)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其远者不出五百里而至;公侯
地百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远者不出五十里而至。输将者不苦其繇,繇使
者不伤其费。故远方人安其居,士民皆有欢乐其上,此天下之所以长久也。
及秦而不然。秦不能分尺寸之地,欲尽自有之耳。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
贱耳,十钱之费弗,轻能致也。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故陈胜一动
而天下不振。
今汉越两诸侯之中分,而乃以庐江之为奉地,虽秦之远边过此不远矣。令此
不输将不奉主,非奉地义也,尚安用此而久县其心哉!若令此如奉地之义,是复
秦之迹也,窃以为不便。夫淮南窳民贫乡也,繇使长安者,自悉以补,行中道而
衣,行胜已嬴弊矣,强提荷弊衣而生。虑非假贷,自诣非有以所闻也。履蹻不
数易,不足以至,钱用之费称此,苦甚。窃以所闻县令丞相归休者,虑非甚强也,
不见得从者。夫行数千里,绝诸侯之地而县属汉,其势终不可久。汉往者家号泣
而送之;其来繇使者,家号泣而遣之,俱不相欲也。其苦属汉而欲王,类至甚也。
逋遁而归诸侯者,类不少矣。陛下不如蚤定,毋以资奸人。
○亲疏危乱(事势)
陛下有所不为矣,臣将不敢不毕陈事制。假设令天下如曩也,淮阴侯尚王楚,
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
令六七诸公皆无恙,案其国而居,当是时,陛下即天子之位,试能自安乎哉?臣
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肩而起,非有侧室之势以豫席
之也。诸公率幸者乃得为中涓,其次仅得为舍人。高皇帝南面称帝,诸公皆为臣,
材之不逮至远也。高皇帝五年即天子之位,割膏腴之地以王有功之臣,多者百馀
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几危天下者五六。
陛下之与诸公也,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亲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
岁为安,陛下独安能以是自安也。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齐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
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王淮南,六七贵人皆无恙,各
案其国而居,当是时,陛下即天子之位,能为治乎?臣又窃知陛下之不能也。诸
侯王虽名为人臣,实皆布衣昆弟之心,虑无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
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非立,汉令非行也。虽离道如淮南王者,令之安肯听?
召之焉可致?幸而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环视而起,天下安可得制也?
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於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诸侯?
此所谓亲也者,故疏必危,亲必乱。陛下之因今以为治安,奈何知其必且危乱也,
然且吟<齿休>而坚控守之,为何如制以纟靡相县。臣能令知乱如今利百金□□□
□□□
○忧民(事势)
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馀一年之食,九年而馀三年之食,三十岁而民有十年
之蓄。故禹水九年,汤旱七年,甚也野无青草,而民无饥色,道无乞人。岁复之
后,犹禁陈耕。古之为天下,诚有具也。王者之法: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
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国也。
今汉兴三十年矣,百天下愈屈,食至寡也。陛下不省耶?未获年,富人不贷,
贫民且饥;天时不收,请卖爵鬻子,既或闻耳。曩顷不雨,令人寒心。一雨尔,
虑若更生。天下无蓄若此,甚极也。其在王法谓之何?必须困至乃虑,穷至乃图,
不亦晚乎!窃伏念之,愈使人悲。
然则所谓国无人者,何谓也?有天下而欲其安者,岂不在於陛下者哉?上弗
自忧,将以谁偷?五岁小康,十岁一凶,三十岁而一大康,盖曰大数也。自人人
相食,至於今若干年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天下何以相救?卒然边境有
数十万众聚,天下将何以馈之矣?兵旱相乘,民填沟壑,剽盗攻击者兴继而起,
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且用事之人未必此省,为人上弗自
省忧,魄然事困,乃惊而督下曰:“此天也,可奈何?”事既无如,忧之何及?
方今始秋,时可善为,陛下少闲,可使臣谊从丞相、御史计之。臣义诏所自用秩
二千石上虽幸使义计勿厚疏殆无伤也有时矣。
○解县(事势)
天下之势方倒县,窃愿陛下省之也。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
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夷徵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
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县之势也。天下倒县,莫之能解,犹为国
有人乎?非特倒县而已也,又虑躄,且病痱。夫躄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今西
为上流,东为下流,故陇西为上,东海为下,则北境一倒也,西郡、北郡,虽有
长爵不轻得复,五尺以上不轻得息,苦甚矣。中地左戍,延行数千里,粮食馈
饟难也。斥候者望烽燧而不敢卧,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而匈奴欺侮侵掠未知
息时。於焉信威广德难。臣故曰“一方病矣。”医能治之,而上弗肯使也。天下
倒县甚苦矣,窃为陛下惜之。
进谏者类以为是困不可解也,无具甚矣。陛下肯幸听臣之计,请陛下举中国
之祸而从之匈奴,中国乘其威而富强,匈奴伏其辜而残亡,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
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杀之乎,生之乎,次也。陛下威惮大
信,德义广远,据天下而必固,称高号诚所诚宜,俯视中国,仰望四夷,莫不如
志矣。然后退斋三日,以报高庙,令天下无愚智男女,皆曰:“皇帝果大圣也。”
胡忍以陛下之明,承天下之资,而久为戎人欺傲若此,可谓国无人矣。
○威不信(事势)
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
德厚焉,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今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
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边长不宁,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
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於凶奴,窃为陛下不足,且事
势有甚逆者焉。其义尤要。
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
夷徵令,是主上之操也;天了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
植之势也。天下之势倒植矣,莫之能理,犹为国有人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
舟车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扪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四


○匈奴(事势)
窃料匈奴控弦大率六万骑,五口而出介卒一人,五六三十,此即户口三十万
耳,未及汉千石大县也。而敢岁言侵盗,屡欲亢礼,妨害帝义,甚非道也。陛下
何不使能者一试理此,将为陛下以耀蝉之术振之。为此立一官,置一吏,以主匈
奴。诚能此者,虽以千石居之可也。陛下肯听其事,计设令中国日治,匈奴日危。
大国大富,匈奴适亡。吒犬马行,理势然也。将必以匈奴之众,为汉臣民,制之
令千家而为一国,列处之塞外,自陇西延至辽东,各有分地以卫边,使备月氏、
灌窳之变,皆属之置郡。然后罢戎休边,民天下之兵。帝之威德,内行外信,四
荒悦服,则愚臣之志快矣。不然,帝威不遂,心与嘿嘿。窃闻匈奴当今遂羸,此
其示武昧利之时也,而建隆义渠、东胡诸国,又颇来降。以臣之愚,匈奴且动,
疑将一材而出奇,厚贽以责汉,不大兴不已。旁午走急数十万之众,积於北方,
天下安得食而馈之?临事而重困,则难为工矣,陛下何不蚤图?
建图者曰:“匈奴不敬,辞言不顺,负其众庶,时为寇盗,挠边境,扰中国,
数行不义,为我狡猾,为此奈何?”对曰:“臣闻伯国战智,王者战义,帝者战
德。故汤祝网而汉阴降,舜舞干羽而三苗服。今汉帝中国也,宜以厚德怀服四夷,
举明义博示远方,则舟车之所至,人迹之所及,莫不为畜,又且孰敢忄分然不承
帝意?
臣为陛下建三表,设五饵,以此与单于争其民,则下匈奴犹振槁也。夫无道
之人,何宜敢捍此其久?陛下肯幸用臣之计,臣且以事势谕天子之信,使匈奴大
众之信陛下也。为通言耳,必行而弗易,梦中许人,觉且不背其信;陛下已诺,
若日出之灼灼。故闻君一言,虽有微远,其志不疑;仇雠之人,其心不殆。若此
则信谕矣,所图莫不行矣,一表。臣又且以事势谕陛下之爱,令匈奴之自视也,
苟胡面而戎状者,其自以为见爱於天子也,犹若子之遌慈母也。若此则爱谕
矣,一表。臣又且谕陛下之好,令胡人之自视也,苟其技之所长与其所工,一可
当天子之意。若此则好谕矣,一表。爱人之状,好人之技,仁道也;信为大操,
帝义也。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将至。此谓“三表”。
凡赏於国,此不可以均。赏均则国窾,而赏薄不足以动人。故善赏者,踔之,
驳轹之,从而时厚之。令视之足见也,诵之足语也,乃可倾一国之心。陛下幸听
臣之计,则国有馀财。匈奴之来者,家长已上固必衣绣,家少者必衣文锦,将为
银车五乘,大雕画之,驾四马,载绿盖,从数骑,御骖乘,且虽单于之出入也,
不轻都此矣。令匈奴降者,时时得此而赐之耳。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希心而相
告,人人冀幸,以为吾至亦可以得此,将以坏其目,一饵。匈奴之使至者,若大
人降者也,大众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赐食焉。饭物故四五盛,美胾<月煮>炙,
肉具醯醢,方数尺於前,令一人坐此,胡人欲观者,固百数在旁。得赐者之喜也,
且笑且饭,味皆所嗜而所未尝得也。令来者时时得此而飨之耳。一国闻之者、见
之者,垂涎而相告,人悇憛其所自,以吾至亦将得此,将以坏其口,一饵。
降者之杰也,若使者至也,上必使人有所召客焉。令得召其知识,胡人之欲观者
勿禁。令妇人傅白墨黑,绣衣而侍其堂者二三十人,或薄或揜,为其胡戏以相
饭。上使乐府幸假之倡乐,吹箫鼓鞀,倒挈面者更进,舞者、蹈者时作,少闲
击鼓,舞其偶人。莫时乃为戎乐,携手胥强上客之后,妇人先后扶侍之者固十馀
人,令使降者时或得此而乐之耳。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希盱相告,人人忣々
唯恐其后来至也,将以此坏其耳,一饵。凡降者,陛下之所召幸,若所以约致也。
陛下必有时所富,必令此有高堂邃宇,善厨处,大囷京,厩有编马,库有阵车,
奴婢、诸婴儿、畜生具。令此时大具召胡客,飨胡使,上幸令官助之具,假之乐。
令此其居处乐虞、囷京之畜,皆过其故王,虑出其单于或,时时赐此而为家耳。
匈奴一国倾心而冀,人人忣々惟恐其后来至也,将以此坏其腹,一饵。於来降
者,上必时时而有所召幸,拊循而后得入官。夫胡大人难亲也,若上於胡婴儿召
贵人子好可爱者,上必召幸大数十人,为此绣衣好阏,且出则从,居则更侍。上
即飨胡人也,大觳抵也,客胡使也,力士武士固近侍旁,胡婴儿得近侍侧,故贵
人更进得佐酒前,上乃幸自御此薄,使付酒钱,时人偶之。为间则出绣衣,具带
服宾馀,时以赐之。上即幸拊胡婴儿,捣遒之,戏弄之,乃授炙幸自啖之,出好
衣,闲且自为赣之。上起,胡婴儿或前或后,胡贵人既得奉酒,出则服衣佩绶,
贵人而立於前,令数人得此而居耳。一国闻者、见者,希盱而欲,人人忣々惟
恐其后来至也。将以此坏其心,一饵。故牵其耳、牵其目、牵其口、牵其腹,四
者已牵,又引其心,安得不来?下胡抑抎也。此谓五饵。
若夫大变之应,大约以权决塞,因宜而行,不可豫形。尊翁主,重相室,多
其长吏,众门大夫皆谋士也,必足之财。且用吾人,且用其尊,观其限,窥其谋,
中外符节适绚拘也。夫或人且安得久悍若此!故三表已谕,五饵既明,则匈奴之
中乖而相疑矣,使单于寝不聊寐,饭失其口,挥剑挟弓而蹲穹卢之隅,左视右视,
以为尽仇也。彼其群臣,虽欲毋走,若虎在后;众欲无来,恐或轩之,此谓势然。
其贵人之见单于,犹迕虎狼也;其南面而归汉也,犹弱子之慕慈母也。其众人之
见将吏,犹噩迕仇雠也;南乡而欲走汉,犹水流下也。将使单于无臣之使,无民
之守,夫恶得不系颈稽颡,请归陛下之义哉!此谓战德。彼匈奴见略,且引而远
去。连此有数。
夫关市者,固匈奴所犯滑而深求也,愿上遣使厚与之和,以不得已许之大市。
使者反,因於要险之所,多为凿开,众而延之,关吏卒使足以自守。大每一关,
屠沽者、卖饭食者,羹臛膹炙者,每物各一二百人,则胡人著於长城下矣。
是王将强北之,必攻其王矣。以匈奴之饥,饭羹啗膹炙,喗滪多饮酒,此则
亡竭可立待也。赐大而愈饥,财尽而愈困,汉者所希心而慕也。匈奴贵人,以其
千人至者,显其二三;以其万人至者,显其十馀人。夫显荣者,招民之机也,故
远期五岁,近期三年之内,匈奴亡矣。此谓德胜。
或曰:“建三表,明五饵,盛资翁主,禽敌国而后止,费至多也,恶得财用
而足之?”对曰:“请无敢费御府铢金尺帛,然而臣有馀资。”问曰:“何以?”
对曰:“国有二族,方乱天下,甚於匈奴之为边患也。使上下踳逆,天下窾贫,
盗贼、罪人蓄积无已,此二族为祟也。上去二族,弗使乱国,天下治富矣。臣赐
二族,使祟匈奴,过足言者。”
或曰:“天子不怵,人民悹之。”曰:“苟或非天子民,尚岂天子也?
《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天子也。苟
舟车之所至,人迹之所及,虽蛮貊戎狄,孰非天子之作哉?而慉渠颇率天子之
民,以不听天子,则慉渠大罪也。今天子自为怀其民,天子之理也,岂有怵人
之民哉?”
○势卑(事势)
匈奴侵甚、侮甚,遇天子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无已也。以汉而岁致金絮
缯彩,是入贡职於蛮夷也,顾为戎人诸侯也。势既卑辱,而祸且不息,长此何穷!
陛下胡忍以帝皇之号持居此宾?
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千石大县,以天下之大,而困於一县之正,甚窃为
执事羞之。陛下有意,胡不使臣一试理此?夫胡人於古小诸侯之所铚权而服也,
奚宜敢悍若此?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因幸行臣之计,半岁之内,休屠饭
失其口矣;少假之间,休屠系颈以草,膝行顿颡,请归陛下之义。唯上财幸。而
后复罢履属国之官,臣赐归伏田卢,不复污末廷,则忠臣之志快矣。今不獦猛
敌而且獦田彘,不搏反寇而搏蓄菟,所獦得毋小,所搏得毋不急乎?繁细是
虞,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
○淮难(事势)
窃恐陛下接王淮南子,曾不与如臣者孰计之也。淮南王来入赴。□□□□□
□千乘之启陛下为顿颡谢罪皇太后之前,淮南王曾不谯让,敷留之罪无加身者。
舍人横制等室之门,陛下追而赦之,吏曾不捕。王人於天子国横行不辜而无谴,
乃赐美人多载黄金而归。侯邑之在其国者,毕徙之他所。陛下於淮南王不可谓薄
矣。然而淮南王,天子之法咫蹂促而弗用也,皇帝之令咫批倾而不行,天下孰不
知?天子选功臣有识者,以为之相吏,王堇不踏蹴而逐耳,无不称病而走者,天
下孰弗知?日接持怨言以诽谤陛下之为,皇太后之馈赐逆抑而不受,天子使者奉
诏而弗得见,僵卧以发诏书,天下孰不知?聚罪人奇狡少年,通栈奇之徒,启章
之等而谋为东帝,天下孰弗知?淮南王罪已明,陛下赦其死罪,解之严道以为之
神,其人自病死,陛下何负?天下大指孰能以王之死为不当?陛下无负也!
如是,咫淮南王罪人之身也,淮南子,罪人之子也。奉尊罪人之子,适足以
负谤於天下耳,无解细於前事。且人不以肉为心则已,若以肉为心,人之心可知
也。今淮南子少壮,闻父辱状,是立咫焉泣洽衿,卧咫泣交项。肠至腰肘如缪维
耳,岂能须臾忘哉!是而不如是,非人也。陛下制天下之命,而淮南王至如此极,
其子舍陛下而更安所归其怨尔?特曰势未便,事未发,舍乱而不敢言。若诚其心,
岂能忘陛下哉?白公胜所为父报仇者,报大父与诸伯父、叔父也。令尹子西、司
马子綦皆亲群父也,无不尽伤。昔者白公之为乱也,非欲取国代王也,为发愤快
志尔,故欲皆首以冲仇人之匈,固为要俱靡而已耳,固非冀生也。
今淮南土虽小,黥布用之耳,汉存特幸耳。夫擅仇人,足以危汉之资,於策
安便?虽割而为四,四子一心未异也。豫让为智伯报赵襄子,五起而不取者,无
他,资力少也。子胥之报楚也,有吴之众也;白公成乱也,有白公之众也。阖闾
富,故能使专诸刺吴王僚;燕太子丹富,故能使荆轲杀秦王政。今陛下将尊不亿
之人,予之众,积之财,此非有白公、子胥之报於广都之中者,即疑有专诸、荆
轲起两柱之间,其策安便哉!此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愿陛下留意计之。
○无蓄(事势)
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汤有十年之积,故胜七岁之旱。夫蓄积者,
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馀,何向而不济?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怀柔附远,何招而不至?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民非
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人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
妇不织,或为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节,则物力必屈。古之为天下者至悉也,
故其蓄积足恃。今背本而以末,食者甚众,是天下大残。从生之害者甚盛,是天
下之大贼也。汰流、淫佚、侈磨之俗日以长,是天下之大祟也。残贼公行,莫之
或止;大命贬败,莫之振救。何计者也,事情安所取?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众,
天下之势,何以不危?汉之为汉,几四十岁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也。故失时
不雨,民且狼顾矣;岁恶不入,请卖爵鬻子,既或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若此
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荒,天下之矣常也,禹汤被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何以
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何以馈之矣?兵旱相乘,天下大屈,勇
力者聚徒而横击,罢夫羸老易子孙而齩其骨。故法未必通也,远方之疑者并
举而争起矣,为人上者乃试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以为此
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王制曰:“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蓄,
国非其国也。”其王制若此之迫也,陛下奈何不使吏计所以为此?可以流涕者又
是也。
○铸钱(事势)
迺者窃闻吏复铸钱者,民人抵罪,多者一县百数,少者十数。家属、知识及
吏之所疑,击囚、榜笞及夯走者,类甚不少。仆未之得验,然其刑必然。抵过罪
者,固乃始耳。此无息时,事甚不少,於上大不便,原陛下幸勿勿!
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钱,敢杂以铜铅铁为它巧者,其罪黥。然铸钱之情,非
淆铅铁及以杂铜也,不可得赢;而淆之甚微,又易为,无异盬羹之易,而其利甚
厚,张法虽公铸铜锡,而铸者情必奸伪也。名曰顾租公铸,法也,而实皆黥罪也。
有法若此,上将何赖焉?
夫事有召祸而法有起奸,今令细民操造币之势,各隐呆其家而公铸作,因欲
禁其大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为民设阱,孰积於是?上早图之,民势
且尽矣!曩禁铸钱,死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虽少异乎,未甚也。民方
陷溺,上且弗救乎?
且世民用钱,县异而郡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轻小异行,或用重钱,
平称不受。法钱不立,吏急而一之乎,则吏烦苛而民弗任,且力不能而势不可施;
纵而弗苛乎,则郡县将使天下操权族,异而市肆不同,小大异用,钱文大乱。夫
苟非其术,则何向而可哉?
夫农事不为而采铜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炉炭,奸钱日繁,正钱日亡,善人
怵而为奸邪,愿民陷而之刑僇,黥罪繁积,吏民且日斗矣,将甚不祥,奈何而忽?
国知患此,吏议必曰“禁之”。禁之不得其术,其伤必大,何以圉之?令禁铸钱,
钱必还重,四钱之粟,必还二钱耳;重则盗铸钱如云而起,则弃市之罪又不足以
禁矣。奸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五


○傅职(连语)
或称《春秋》,而为之耸善而仰恶,以革劝其心。教之《礼》,使知上下之
则宜。或称《诗》,而为之广道显德,以驯明其志。教之《乐》,以疏其秽,而
填其浮气。教之语,使明於上世而知先王之务明德於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
者,而戒惧焉。教之任术,使能纪万官之职任,而知治化之仪。教之训典,使知
族类疏戚,而隐比训焉。此所谓学太子以圣人之德者也。
或明惠施以道之忠,明长复以道之信,明度量以道之义,明等级以道之礼,
明恭俭以道之孝,明敬戒以道之事,明慈爱以道之仁,明亻闲雅以道之文,明除
害以道之武,明精直以道之伐,明正德以道之赏,明斋肃以道之敬,此所谓教太
子也。
左右前后,莫非贤人以辅相之,搃威仪以先后之,摄体貌以左右之,制义
行以宣翼之,章恭敬以监行之,勤劳以劝之,孝顺以内之,敦笃以固之,忠信以
发之,德言以扬之。此所谓顺者也。此傅人之道也,非贤者不能行。
天子不谕於先圣人之德,不知君国畜民之道,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理,
不博古人之典传,不亻闲於威仪之数,《诗》、《书》、《礼》、《乐》无经,
天子学业之不法:凡此其属,太师之任也。古者齐太公职之。
天子不恩於亲戚,不惠於庶民,无礼於大臣,不忠於刑狱,无经於百官,不
哀於丧,不敬於祭,不直於戎事,不信於诸侯,不诚於赏罚,不厚於德,不强於
行,赐予侈於左右近臣,吝授於疏远卑贱,不能惩忿忘欲,大行、大礼、大义、
大道,不从太师之教:凡此其属,太傅之任也。古者鲁周公职之。
天子处位不端,受业不敬,教诲讽诵《诗》、《书》、《礼》、《乐》之不
经、不法、不古,言语不序,音声不中律,将学趋让,进退即席不以礼,登降揖
让无容,视瞻、俯仰、周旋无节,咳唾数顾,趋行不得,色不比顺,隐琴肆瑟:
凡此其属,太保之任也。古者燕召公职之。
天子燕业反其学,左右之习诡其师;答远方诸侯、遇贵大人,不知大雅之辞;
答左右近臣,不知已诺之适;亻闲问小诵之不博不习:凡此其属,少师之任也。
古者史佚职之。
天子居处,出入不以礼,衣服冠带不以制,御器在侧不以度,杂彩从美不以
彰德,忿怒说喜不以义,赋与噍让不以节,小行、小礼、小义、小道,不从少师
之教:凡此其属,少傅之任也。
天子居处燕私,安而易,乐而湛,夜漏屏人而数,饮酒而醉,食肉而饱,饱
而强食,饥而馁,暑而暍,寒而懦,寝而莫宥,坐而莫侍,行而莫先莫后;帝自
为开户,自取玩好,自执器皿,亟顾还面,而器御之不举不臧,折毁丧伤:凡此
其属,少保之任也。
干戚戈羽之舞,管籥琴瑟之会,号呼歌谣声音不中律,燕乐《雅》《讼》逆
乐序:凡此其属,诏工之任也。
不知日月之不时节,不知先王之讳与国之大忌,不知风雨雷电之眚:凡此其
属,太史之任也。
○保傅(连语)
殷为天子三十馀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馀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
亡。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之君有道而长也,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
古之王者,太子初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斋肃端冕,见之南郊,见於
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而教固以行矣。昔者周成
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
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三公之职也。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
少傅、少师,是与太子燕者也。故咳<口是>,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
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於是皆选天下之端士、教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
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初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於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先受
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
如自然。”是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
及太子少长,知好色,则入於学。学者,所学之官也。《学礼》曰:“帝入
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而恩相及。;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
差而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贤智在位而功不遗矣。帝入北学,上
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逾矣。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於太傅,太
傅罚其不则而匡其不及,则德智长而理道得矣。此五学者既成於上则百姓黎民化
辑於下矣。”学成治就,是殷、周所以长有道也。
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司直之史,有彻膳之宰。太子有过,
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书过则死。过书而宰收其膳,宰之义,不得收膳即死。
於是有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
士傅民语。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是殷、周之所以长
有道也。
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幕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学,坐国老,
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荠》,趋中《肆夏》,所以
明有度也;其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其死,闻其声不尝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
恩,且明有仁也。食以礼,收以乐。失度,则史书之,工诵之,三公进而读之,
宰夫减其膳,是天子不得为非也。
《明堂之位》曰:“笃仁而好学,多闻而道顺。天子疑则问,应而不穷者谓
之道。道者,道天子以道者也,常立於前,是周公也。诚立而敦断,辅善而相义
者谓之辅。辅者,辅天子之意者也,常立於左,是太公也。洁廉而切直,匡过而
谏邪者谓之拂。拂者,拂天子之过者也,常立於右,是召公也。博闻强记,捷给
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於后,是史佚也。”故成王中
立听朝,则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殷、周之所以长久者,其辅翼
灭子有此具也。
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
罚也。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今日即位,
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胡
亥之性恶哉?其所以集道之者非理故也。
鄙谚曰:“不习为吏,而视已事。”又曰:“前车覆而后车戒。”夫殷、周
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而不能从,是不法圣智也。秦之亟绝者,其轨
迹可见也,然而不避,是后车又覆也。夫存亡之反,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天
下之命,县於太子;太子之善,在於蚤谕教与选左右。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
成也;夫开於道术,知义理之指,则教之功也。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矣。
夫胡越之人,生而同声,嗜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也,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行有
虽死而不相为者,则教习然也。臣故曰:“选左右、蚤谕教最急。”夫教得而左
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此时务也。
○连语(连语)
纣,天子之后也,有天下而宜然。苟背道弃义,释敬慎而行骄肆,则天下之
人,其离之若崩,其背之也不约而若期。夫为人主者,诚奈何而不慎哉?纣将与
武王战,纣陈其卒,左臆右臆,鼓之不进,皆还其刃,顾以乡纣也。纣走还於寝
庙之上,身斗而死,左右弗肯助也。纣之官卫舆纣之躯,弃之玉门之外。民观之
者皆进蹴之,蹈其腹,蹶其肾,践其肺,履其肝。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民之
观者搴帷而入,提石之者犹未肯止。可悲也!夫执为民主,直与民为仇,殃忿若
此!夫民尚践盘其躯,而况有其民政教乎!羞甚!臣窃闻之曰:“善不可谓小而
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夫牛之为胎也,细若鼷鼠。纣损天下,自象箸始。
故小恶大恶一类也,过败虽小,皆纣之罪也。周谚曰:“前车覆而后车戒。”今
前车已覆矣,而后车不知戒,不可不察也。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
朱叟,以布衣而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之曰:“梁有疑狱,吏半
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虽寡人亦疑焉,为吾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人也,
不知当狱。然臣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也,
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皆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
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王曰:“善。”
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予,梁国说。以臣谊窃观之,墙薄咫亟坏,缯薄咫亟裂,
器薄咫亟毁,酒薄咫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
教者,臣窃以为厚之而可耳。
抑臣又窃闻之曰:有上主者,有中主者,有下主者。上主者,可引而上,不
可引而下;下主者,可以引而下,不可引而上;中主者,可引而上,可引而下。
故上主者,尧、舜是也。夏禹、契、后稷与之为善则行,鲧、驩兜欲引而为恶则
诛。故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恶。下主者,桀、纣是也,虽侈、恶来进与为恶则
行,比干、龙逢欲引而为善则诛。故可与为恶,而不可与为善。所谓中主者,齐
桓公是也。得管仲、隰朋则九合诸侯,任竖貂、易牙则饿死胡宫,虫流而不得葬。
故材性乃上主也,贤人必合,而不肖人必离,国家必治,无可忧者也。若材性下
主也,邪人必合,贤正必远,坐而须亡耳,又不可胜忧矣。故其可忧者,唯中主
尔,又似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缁则黑,得善佐则存,无善佐则亡,此其不可
不忧者耳。《诗》云:“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趋之。”此
言左右日以善趋也,故臣窃以为练左右急也。
○辅佐(连语)
大相上承大义而启治道,总百官之要,以调天下之宜;正身行,广教化,修
礼乐,以美风俗;兼领而和一之,以合治安。故天下失宜,国家不治,则大相之
任也。上执政职。
大拂秉义立诚,以翼上志;直议正辞,以持上行;批天下之患,匡诸侯之过。
令或郁而不通,臣或盭而不义,大拂之任也。中执政职。
大辅闻善则以献,知善则以献,明号令,正法则,颁度量,论贤良,次官职,
以时巡循,使百吏敬率其业。故经义不衷,贤不肖失序,大辅之任也。下执事职。
道行典知变化,以为规是非,明利害,掌仆及舆马之度,羽旄旌旗之制,步
骤徐疾之节,春夏秋冬马之伦色;居车之容,登降之礼,见规宜论,见过则之间。
故职不率义,则道行之任也。
调讯典博闻,以掌驷乘,领时从,比贤能,天子出则为车右,坐立则为位,
承圣帝之德,畜民之道,礼义之正,应事之理,则职以箴;刑狱之衷,赏罚之诚,
已诺之信,百官之经,丧祭之共,戎事之诫,身行之强,则职以谂;遇大臣之敬,
遇小臣之惠,坐立之端,言默之序,音声之适,揖让之容,俯仰之节,立事之色,
则职以证;出入不从礼,衣服不从制,御器不以度,迎送非其章,忿说忘其义,
取予失其节,安易而乐湛,则职以谏。故善不彻,过不闻,侍从不谏,则调讯之
任也。
典方典容仪,以掌诸侯、远方之君,譔之班爵、列位、轨伍之约,朝觐、
宗遇、会同、享聘、贡职之数;辨其民人之众寡,政之治乱。率德道顺、僻淫犯
禁之差第;天子巡狩,则先循於其方。故或有功德而弗举,或有淫僻犯禁而不知,
典方之任也。
奉常典天,以掌宗庙社稷之祀,天神地祗人鬼,凡山川四望国之诸祭,吉凶
妖祥占相之事;序礼乐丧纪,国之礼仪,毕居其宜,以识宗室;观民风俗,审诗
商,修宪命,禁邪言,息淫声;於四时之交,有事於南郊,以报祈天明。故历天
事不得,事鬼神不序,经礼仪人伦不正,奉常之任也。
祧师典春,以掌国之众庶、四民之序,以礼义伦理教训人民。方春三月,缓
施生遂,动作百物,是时有事於皇考祖考□□□□□□。
○问孝
原阙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六


○礼
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太子嗜鲍鱼,而太公弗与,太公曰:“礼,鲍
鱼不登於俎,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寻常之室无奥剽之位,则父子不别;
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下踳
逆,父子悖乱,而况其大者乎?故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
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主主臣臣,礼之正也;威
德在君,礼之分也;尊卑、大小、强弱有位,礼之数也。礼:天子爱天下,诸侯
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故礼者,所以守尊
卑之经、强弱之称者也。礼:天子适诸侯之宫,诸侯不敢自阼阶。阼附者,主之
阶也。天子适诸侯,诸侯不敢有宫,不敢为主人礼也。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
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至也。君惠则不厉,臣忠则不贰,父慈则教,
子孝则协,兄爱则友,弟敬则顺,夫和则义,妻柔则正,姑慈则从,妇听则婉,
礼之质也。
礼者,臣下所以承其上也。故《诗》云:“一发五豝,吁嗟乎虞。”驺者,
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兽者也。天子佐舆十乘,以明贵也。二牲而食,以优
饱也。虞人翼五豝以待一发,所以复中也。人臣於是所尊敬,不敢以节待,敬之
至也。甚尊其主,敬慎其所掌职,而志厚尽矣。作此诗者,以其事深见良臣顺上
之志也。良臣顺上之志者,可谓义矣。故其叹之也长,曰“吁嗟乎”。虽古之善
为人臣者,亦若此而已。
礼者,所以节义而没不遝。故飨饮之礼,先爵於卑贱而后贵者始羞,淆膳下
浃而乐人始奏。觞不下遍,君不尝羞;淆不下浃,上不举乐。故礼者,所以恤下
也。由余曰:“干肉不腐,则左右亲;苞苴时有,筐篚时至,则群臣附;官无蔚
藏,腌陈时发,则载其上”《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
以为好也。”上少投之,则下以躯偿矣;弗敢谓报,原长以为好。古之蓄其下者,
其施报如此。
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蓄,国非其国也。
民三年耕,必馀一年之食;九年而馀三年之食;三十岁相通,而有十年之积。虽
有凶旱水溢,民无饥馑。然后天子备味而食,日举以乐。诸侯食珍不失,钟鼓之
县可使乐也。乐也者,上下同之。故礼,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
不裘;报囚之日,人主不举乐。岁凶谷不登,台扉不涂,榭彻干侯,马不食谷,
驰道不除,食减膳,飨祭有阙。故礼者,自行之义,养民之道也。受计之礼,主
所亲拜者二:闻生民之数则拜之,闻登谷则拜之。《诗》曰:“君子乐胥,受天
之祜。”胥者,相也。祜,大福也。夫忧民之忧者,民必忧其忧;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与士民若此者,受天之福矣。
礼,圣王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尝其肉,隐弗忍也。故
远庖厨,仁之至也。不合围,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泽。豺不祭兽,不田猎;獭
不祭鱼,不设网罟;鹰隼不鸷,眭而不逮,不出植罗;草木不零落,斧斤不入山
林;昆虫不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刳胎,不殀夭,鱼肉不入庙门,鸟
兽不成毫毛不登庖厨。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蕃多。汤曰:“昔蛛蝥作罟,
不高顺、不用命者,宁丁我网。”其惮害物也如是。《诗》曰:“王在灵囿,麀
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皜々。王在灵沼,於仞鱼跃。”言德至也。圣主所在,
鱼鳖禽兽犹得其所,况於人民乎!
故仁人行其礼,则天下安而万理得矣。逮至德渥泽洽,调和大畅,则天清澈,
地富煴,物时熟,民心不挟诈贼,气脉淳化。攫齧捕拏之兽鲜,毒蠚猛虭之虫
密,毒山不蕃,草木少薄矣,铄乎大仁之化也。
○容经(连语)
志有四兴:朝迁之志,渊然清以严;祭祀之志,谕然思以和;军旅之志,怫
然愠然精以厉;丧纪之志,漻然氵愁然忧以湫。四志形中,四色发外。维如□□
□□□□。志色之经。
容有四起:朝廷之容,师师然翼翼然整以敬;祭礼之容,遂遂然粥粥然敬以
婉;军旅之容,湢然肃然固以猛;丧纪之容,怮然慑然若不还。(容经)
视有四则:朝廷之视,端氵不平衡;祭祀之视,视如有将;军旅之视,固植
虎张;丧纪之视,下氵不垂纲。(视经)
言有四术:言敬以和,朝廷之言也;文言有序,祭祀之言也;屏气折声,军
旅之言也;言若不足,丧纪之言也。(言经)
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
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立容)
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
俯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坐容)
行以微磬之容,臂不摇掉,肩不上下,身似不则,从然而任。(行容)
趋以微磬之容,飘然翼然,肩状若氵不,足如射箭。(趋容)
旋以微磬之容,其始动也,穆如惊倏;其固复也,旄如濯丝。(跘旋之容)
跪以微磬之容,揄右而下,进左而起,手有抑扬,各尊其纪。(跪容)
拜以磬折之容,吉事上左,凶事上右,随前以举,项衡以下,宁速无迟,背
项之状如屋之氐。(拜容)
拜而未起。(伏容)
坐乘以经坐之容,手抚式,视五旅,欲无顾,顾不过毂。小礼动,中礼式,
大礼下。(坐车之容)
立乘以经立之容,右持绥而左臂诎,存剑之纬,欲顾,顾不过毂。小礼据,
中礼式,大礼下。(立车之容)
礼,介者不拜,兵车不式,不顾不言。反抑式以应武容也。(兵车之容)
若夫立而跂,坐而蹁,怠懈,志骄傲,视数顾,容色不比,动静不以度,
妄咳唾,疾言嗟,气不顺,皆禁也。
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发就大学,蹍大节焉,
业大道焉。是以邪放非辟,无因入之焉。谚曰:“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
十倍,邪辟无由来。”古之人其谨於所近乎?《诗》曰:“芃芃棫朴,薪之
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趋之。”此言左右日以善趋也。
古者圣王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上
有双珩,下有双璜,冲牙蠙珠以纳其间,琚瑀以杂之。行以《采荠》,趋以《肆
夏》,步中规,折中矩。登车则马行而鸾鸣,鸾鸣而和应,声曰和,和则敬。故
《诗》曰:“和鸾噰々,万福攸同。”言动以纪度,则万福之所聚也。故曰:
明君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貌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
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承其上,以接其等,以临其下,以畜其
民。故为之上者敬而信之,等者亲而重之,下者畏而爱之,民者肃而乐之。是以
上下和协而土民顺一。故能宗揖其国以藩卫天子,而行义足法。夫有威而可畏谓
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文。富不可为量,多不可为数。故《诗》曰:“威仪棣棣,
不可选也。”棣棣,富也。不可选,众也。言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
大小品事之各有容志也。
子赣由其家来,谒於孔子。孔子正颜,举杖磬折而立,曰:“子之大亲毋乃
不宁乎?”放杖而立,曰:“子之兄弟亦得无恙乎?”曳杖倍下而行,曰:“妻
子家中得毋病乎?”故身之倨佝,手之高下,颜色声气,各有宜称,所以明尊卑,
别疏戚也。
子路见孔子之背,磬折举褎,曰:“唯由也见。”孔子闻之,曰:“由也,
何以遗亡也?”故过犹不及,有馀犹不足也。
语曰:“沉乎明王,执中履衡。”言秉中适而据乎宜,故威胜德则淳,德胜
威则施。威之与德,文若缪纆,且畏且怀,君道正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龙也者,人主之辟也。亢龙往而不返,故《易》曰“有悔”。悔者,凶也。
潜龙入而不能出,故曰:“勿用”。勿用者,不可也。龙之神也,其惟兹龙乎?
能与细细,能与巨巨,能与高高,能与下下。吾故曰:龙变无常,能幽能章。故
圣人者,在小不宝,在大不宨;狎而不能作,习而不能顺;姚不惽,卒不
妄;饶裕不赢,迫不自丧;明是审非,察中居宜。此之谓有威仪。
古之为路舆也,盖圆以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宿,轸方以象地,三十辐以象
月。故仰则观天文,俯则察地理,前视则睹鸾和之声,侧视则听四时之运。此舆
教之道也。
人主太浅则知闇,太博则业厌,二者异失同败,其伤必至。故师傅之道,既
美其施,又慎其齐。适疾徐,任多少,造而勿趣,稍而勿苦,省其所省,而堪其
所堪。故力不劳而身大盛,此圣人之化也。
○春秋(连语)
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入问,曰:“王安
得此疾?”王曰:“我食寒菹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乎,是法废而威不立也,
谴而行其诛,则疱宰、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弗忍也。故吾恐蛭之见也,遂吞
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臣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王有仁德,天
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昔也,惠王之后而蛭出,故其久病心腹之积皆愈。故
天之视听,不可谓不察。
卫懿公喜鹤,鹤有饰以文绣者,赋敛繁多而不顾其民,贵优而轻大臣。群臣,
或谏,则面叱之。及翟伐卫,寇挟城堞矣,卫君垂泪而拜其臣民曰:“寇迫矣,
士民其勉之!”士民曰:“君亦使君之贵优,将君之爱鹤,以为君战矣。我侪,
弃人也,安能守战?”乃溃门而出走。翟寇遂入,卫君奔死,遂丧其国。故贤主
者,不以草木禽兽妨害人民,进忠正而远邪伪,故民顺附而臣下为用。今释人民
而爱鸟兽,远忠道而贵优笑,反甚矣。人主之为人主也,举错而不偾者,杖贤也。
今倍其所主而弃其所杖,其偾仆也,不亦宜乎?语曰:“祸出者祸反,恶人者人
亦恶之。”管子曰:“不行其野,不违其马。”此违其马者也。
邹穆公有令,食凫雁者必以秕,毋敢以粟。於是仓毋秕而求易於民,二石粟
而一石秕。吏以请曰:“以秕食雁,为无费也。今求秕於民,二石粟而易一石秕,
以秕食雁,则费甚矣。请以粟食之。”公曰:“去!非而所知也。夫百姓煦牛而
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粟米,人之上食也,奈何其以
养鸟也?且汝知小计而不知大会。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与?夫君者,
民之父母也,取仓之粟,移之与民,此非吾粟乎?鸟苟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而
已。粟之在仓与其在民,於吾何择?”邹民闻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
楚王欲淫邹君,乃遗之技乐美女四人。穆公朝观,而夕毕以妻死事之孤,故
妇人年弗称者弗蓄,节於身而弗众也。王舆不衣皮帛,御马不食禾菽,无淫僻之
事,无骄燕之行,食不众味,衣不杂采,自刻以广民,亲贤以定国,亲民如子。
邹国之治,路不拾遗,臣下顺从,若手之投心。是故以邹子之细,鲁、卫不敢经,
齐、楚不能胁。邹穆公死,邹之百姓若失慈父,行哭三月。四境之邻于邹者,士
民乡方而道哭,抱手而忧行。酤家不雠其酒,屠者罢列而归,傲童不讴歌,舂筑
者不相杵,妇女抉珠<王真>,丈夫释玦靬,琴瑟无音,期年而后始复。故爱出者
爱反,福往者福来。《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其此之谓乎!故曰:
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诸侯有道,守在四邻。
宋康王时,有爵生鹯於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大,必伯於天下。”
康王大喜。於是灭滕,伐诸侯,取淮之城,乃愈自信,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
伐社稷而焚之,曰威服天地鬼神;骂国老之谏者为无头之棺,以视有勇;剖伛者
之背,斫朝涉之胫,国人大骇。齐王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王乃逃於郳侯之
馆,遂得而死。故见祥而为不可,祥反为祸。
晋文公出畋,前驱还白:“前有大蛇,高若堤,横道而处。”文公曰:“还
车而归。”其御曰:“臣闻:‘祥则迎之,见娇则凌之。’今前有妖,请以从吾
者攻之。”文公曰:“不可。吾闻之曰:天子梦恶则修道,诸侯梦恶则修政,大
夫梦恶则修官,庶人梦恶则修身。若是,则祸不至。今我有失行,而天招以夭我,
我若攻之,是逆天命也。”乃归,斋宿而请於庙曰:“孤实不佞,不能尊道,吾
罪一;执政不贤,左右不良,吾罪二;饬政不谨,民人不信,吾罪三;本务不修,
以咎百姓,吾罪四;斋肃不庄,粢盛不洁,吾罪五。请兴贤遂能而章德行善,以
道百姓,毋复前过。”乃退而修政。居三月,而梦天诛大蛇,曰:“尔何敢当明
君之路!”文公觉,使人视之,蛇已鱼烂矣。文公大说,信其道而行之不解,遂
至於伯。故曰:见妖而迎以德,妖反为福也。
楚怀王心矜好高人,无道而欲有伯王之号,铸金以象诸侯人君,令大国之王
编而先马,梁王御,宋王骖乘,周、召、毕、陈、滕、薛、卫、中山之君,皆象
使随而趋。诸侯闻之,以为不宜,故兴师而伐之。楚王见士民为用之不劝也,乃
徵役万人,且掘国人之墓。国人闻之振动,昼旅而夜乱。齐人袭之,楚师乃溃。
怀王逃适秦,克尹杀之西河,为天下笑。此好矜不让之罪也,不亦羞乎?
齐桓公之始伯也,翟人伐燕,桓公为燕北伐翟,乃至於孤竹,反,而使燕君
复召公之职。桓公归,燕君送桓公入齐地百六十六里。桓公问於管仲曰:“礼,
诸侯相送,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则燕君畏而
失礼也,寡人恐后世之以寡人能存燕而朝之也!”乃下车而令燕君还车,乃剖燕
君所至而与之,遂沟以为境而后去。诸侯闻桓公之义,口不言而心皆服矣。故九
合诸侯,莫不乐听;扶兴天子,莫不劝从。诚退让人,人孰弗戴也?
二世胡亥之为公子,昆弟数人,诏置酒飨群臣,召诸子赐食先罢。胡亥下陛,
视群臣陈履状善者,因行践败而去。诸侯闻之,莫不大息。及二世即位,皆知天
下之弃之也。
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
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
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
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谕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

[发帖际遇]: gn0811完成赞美飞天神龙洪安通巨侠的对联一副,得到赏赐银两19。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七


○先醒(连语)
怀王问於贾君曰:“人之谓知道者先生,何也?”
贾君对曰:“此博号也,大者在人主,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之士。乃
其正名,非为先生也,为先醒也。彼世主不学道理,则嘿然惽於得失,不知治
乱存亡之所由,忳々然犹醉也。而贤主者学问不倦,好道不厌,惠然独先乃学
道理矣。故未治也知所以治,未乱也知所以乱,未安也知所以安,未危也知所以
危。故昭然先寤乎所以存亡矣。故曰‘先醒’,辟犹俱醉而独先发也。故世主有
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自静三年,以讲得失。乃退辟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而后在
高位,内领国政,辟草而施教,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当是时
也,周室坏微,天子失制矣,宋、郑无道,欺昧诸侯。庄王围宋伐郑,郑伯肉袒
牵羊,奉簪而献国。庄王曰:‘古之伐者,乱则整之,服则舍之,非利之也。’
遂弗受。乃与晋人战於两棠,大克晋人,会诸侯於汉阳,申天子之辟禁,而诸侯
说服。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
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吾闻之
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
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恐亡无日也。吾闻之,世不绝
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庄王战服大国,义从诸
侯,戚然忧恐,圣智在身而自错不肖,思得贤佐,日中忘饭,可谓明君矣。此之
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者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於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而立,侍
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外内
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於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馂,昼
学道而夕讲之。二年,美闻於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谥为昭公。既
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政治踳乱,国人不服。晋师伐
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於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其御乃进清酒。曰:
‘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梁糗。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
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
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
言,臣愿谏,恐先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为间,君
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
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
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式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
行而於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
食。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故先醒者,当时而伯;后醒者,三年而复;不醒者,枕土而死,为虎狼食。
呜呼!戒之哉!”
○耳痺(连语)
窃闻之曰:目见正而口言枉则害,阳言吉错之民而凶则败,倍道则死,障光
则晦,无神而逆人则天必败其事。
故昔者,楚平王有臣曰伍子胥,王杀其父而无罪,奔走而之吴,曰:“父死
而不死,则非父之子也;死而非补,则过计也;与吾死而不一明,不若举天地以
成名。”於是纡身而否,乃适阖闾,治味以求亲。阖闾甚而安之,说其谋,果其
举,反其德,用而任吴国之政也。民保命而不失,岁时熟而不凶,五官公而不私,
上下调而无尤,天下服而无御,四境静而无虞。然后,忿心发怒,出凶言,阴必
死。提邦以伐楚,五战而五胜,伏尸数十万。城郢之门,执高库之兵,伤五藏之
实,毁十龙之钟,挞平王之墓。昭王失国而奔,妻生虏而入吴。故楚平王怀阴贼,
杀无罪,殃既至乎此矣。
子胥发郁冒忿,辅阖闾而行大虐。还十五年,阖闾没而夫差点即位,乃与越
人战江上,栖之会稽。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饮腑水,易子而食。於是,履甓戴
璧,号唫告毋罪,呼皇天,使大夫种行成於吴王。吴王将许,子胥曰:“不可!
越国之俗,勤劳而不愠,好乱而无礼,谿徼而轻绝,好诅而倍盟。放此类者,鸟
兽之侪徒,狐狸之丑类也,生之为患,杀之无咎,请无与成。”大夫种拊心嗥啼,
沫泣而言信,割白马而为牲,指九天而为证,请妇人为妾,丈夫为臣,百世名宝
因间官为积,孤身为关内诸侯,世为忠臣。吴王不忍,缩师与成,还,谋而伐齐。
子胥进争不听,忠言不用。越既得成,称善累德,以求民心。於是,上帝降祸,
绝吴命乎直江。君臣乖而不调,置社稷而分裂,容台振而掩败,犬群嗥而入渊,
彘衔菹而适奥,燕雀剖而虺蛇生,食菹而蛭口,浴清水而遇虿。伍子胥见
事之不可为也,何笼而自投水,目抉而珥东门,身鸱夷而浮江。怀贼行逆,深报
而殃不辜,祸至乎身矣!越於是果逆谋负约,袭邦剉夫差,兼吴而拊。事济功成,
范蠡负石而蹈五湖,大夫种{折系}领谢室,渠如处车裂回泉。自此之后,句践不
乐,忧悲荐至,内崩而死。
故天之诛伐,不可为广虚幽间,攸远无人;虽重袭石中而居,其必知之乎!
若诛伐顺理而当辜,杀三军而无咎;诛杀不当辜,杀一匹夫,其罪闻皇天。故曰:
天之处高,其听卑,其牧芒,其视察。故凡自行,不可不谨慎也。
○谕诚(连语)
汤见设网者四面张,祝曰:“自天下者,自地出者,自四方至者,皆罗我网。”
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能如此?”令去三面,舍一面,而教之祝曰:
“蛛蝥作网,今之人修绪。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请受
其犯命者。”士民闻之,曰:“汤之德及于禽兽矣,而况我乎!”於是,下亲其
上。
楚昭王当房而立,愀然有寒色,曰:“寡人朝饥馑时,酒二<酉旦>,重裘而
立,犹忄朁然有寒气,将奈我元元之百姓何?”是日也,出府之裘以衣寒者,出
仓之粟以赈饥者。居二年,阖闾袭郢,昭王奔隋。诸当房之赐者,请还,致死於
寇。阖闾一夕而十徙卧,不能赖楚,曳师而去。昭王乃复,当房之德也。
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
屦。及至於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
一踦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
文王昼卧,梦人登城而呼己曰:“我东北陬之枯骨也,速以王礼葬我。”文
王曰:“诺!”觉,召吏视之,信有焉。文王曰:“速以人君礼葬之。”吏曰:
“此无主矣,请以五大夫。”文王曰:“吾梦中己许之矣,奈何其倍之也!”士
民闻之,曰:“我君不以梦之故而倍枯骨,况於生人乎?”於是,下信其上。
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灭中行氏,豫让徙事智伯。及赵襄子破智伯,豫让剂
面而变容,吞炭而为哑,乞其妻所而妻弗识。乃伏刺襄子,五起而弗中。襄子患
之,食不甘味,一夕而五易卧,见不全身。人谓豫让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
雠,何无可耻之甚也?今必碎身靡躯以为智伯,何其与前异也?”豫让曰:“我
事中行之君,与帷而衣之,与关而枕之。夫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及智伯分
吾以服衣,馅吾以鼎实,举袂而为礼。是以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故曰: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非冗言也,故在主而已。
○退让(连语)
梁大夫宋就者,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
梁之边亭劬力而数灌,其瓜美;楚窳而希灌,其瓜恶。楚令固以梁瓜之美,怒其
亭瓜之恶也。楚亭恶梁瓜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
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曰:“恶!是何言也!
是讲怨分祸之道也。恶!何称之甚也!若我教子,必诲莫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
灌其瓜,令勿知也。”於是,梁亭乃每夜往,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
此已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也。楚令闻之大悦,具以闻。楚
王闻之,恕然丑以志自惽也。告吏曰:“微搔瓜,得无他罪乎?”说梁之阴让
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於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驩由宋
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乎?
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飨客於章华之台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
楚王曰:“翟国亦有此台乎?”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
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絫,茆茨弗翦,采椽弗刮。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
苦,居之者大佚。翟国恶见此台也!”楚王愧。
○君道(连语)
纣作梏数千,睨诸侯之不谄己者,杖而梏之。文王桎梏於羑里,七年而后得
免。及武王克殷,既定,令殷之民投撤桎梏而流之於河。民输梏者以手撤之,弗
敢坠也;跪之入水,弗敢投也。曰:“昔者,文王鬻常拥此。”故爱思文王,犹
敬其梏,况於其法教乎!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言辅翼贤正,则身必已安也。又曰:
“弗识弗知,顺帝之则。”言士民说其德义,则效而象之也。文王志之所在,意
之所欲,百姓不爱其死,不惮其劳,从之如集。《诗》曰:“经始灵台”,“庶
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文王有志为台,令近规之,民闻之
者,裹粮而至,问业而作之,日日以众。故弗趋而疾,弗期而成。命其台曰“灵
台”,命其囿曰“灵囿”,谓其沼曰“灵沼”,爱敬之至也。《诗》曰:“王在
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皜々。王在灵沼,于仞鱼跃。”文王之泽,
下被禽兽,洽於鱼鳖,咸若攸乐,而况士民乎!
《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言圣王之德也。《易》曰:“鸣鹤在
阴,其子和之。”言士民之报也。《书》曰:“大道亶亶,其去身不远,人皆有
之,舜独以之。”夫射而不中者,不求之鹄,而反修之於己。君国子民者,反求
之己,而君道备矣。

[发帖际遇]: gn0811勾结杨康抢夺武穆遗书,行动成功,得到银两22.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八


○官人(连语)
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师,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
厮役。
知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问焉则应,求焉则得;入人之家足以重人之
家,入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者,谓之师。知足以为礲砺,行足以为辅助,仁足
以访议;明於进贤,敢於退不肖;内相匡正,外相扬美者,谓之友。知足以谋国
事,行足以为民率,仁足以合上下之欢;国有法则退而守之,君有难则进而死之;
职之所守,君不得以阿私托者,大臣也。修身正行不怍于乡曲,道语谈说不怍于
朝廷;智能不困於事业,服一介之使,能合两君之欢;执戟居前,能举君之失过,
不难以死持之者,左右也。不贪於财,不淫於色;事君不敢有二心,居君旁不敢
洩君之谋;君有失过,虽不能正谏以其死持之,憔悴有忧色,不劝听从者,侍
御也。柔色伛偻,唯谀之行,唯言之听,以睚眦之间事君者,厮役也。
故与师为国者帝,与友为国者王,与大臣为国者伯,与左右为国者强,与侍
御为国者若存若亡,与厮役为国者亡可立待也。
取师之礼,黜位而朝之。取友之礼,以身先焉。取大臣之礼,皮币先焉。取
左右之礼,使使者先焉。取侍御之礼,以令至焉。取厮役之礼,以令召矣。
师至,则清朝而侍,小事不进。友至,则清殿而侍,声乐技艺之人不并见。
大臣奏事,则俳优侏儒逃隐,声乐技艺之人不并奏。左右在侧,声乐不见。侍御
者在侧,子女不杂处。
故君乐雅乐,则友、大臣可以侍;君乐燕乐,则左右、侍御者可以侍;君开
北房,从薰服之乐,则厮役从。清晨听治,罢朝而论议,从容泽燕。夕时开北房,
从薰服之乐。是以听治、论议、从容泽燕,矜庄皆殊序,然后而帝王之业可得而
行也。
○劝学(连语)
谓门人学者:舜何人也?我何人也?夫启耳目,载心意,从立移徙,与我同
性。而舜独有贤圣之名,明君子之实;而我曾无邻里之闻、宽狥之智者。独何
与?然则舜黾勉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
夫以西施之美而蒙不洁,则过之者莫不睨而掩鼻。尝试傅白黛黑,榆铗陂,
杂芷若,虻虱视,益口笑,佳能佻志,从容为说焉。则虽王公大人,孰能无悇
憛养心而巅一视之?今以二三子材,而蒙愚惑之智,予恐过之有掩鼻之容也。
昔者南荣跦丑圣道之忘乎己,故步涉山川,坌冒楚棘,弥道千馀,百舍重
茧,而不敢久息。既遇老聃,噩若慈父,雁行避景,夔立蛇进,而后敢问。见教
一高言,若饥十日而得大牢焉。是达若天地,行生后世。
今夫子之达佚乎老聃,而诸子之材避荣跦,而无千里之远、重茧之患。亲
与巨贤连席而坐,对膝相视,从容谈语,无问不应,是夫降大命以达吾德也。吾
闻之曰:时难得而易失也。学者勉之乎!天禄不重。
○道术(连语)
曰:“数闻道之名矣,而未知其实也,请问道者何谓也?”
对曰:“道者,所道接物也,其本者谓之虚,其末者谓之术。虚者,言其精
微也,平素而无设诸也;术也者,所从制物也,动静之数也。凡此皆道也。”
曰:“请问虚之接物何如?”
对曰:“镜义而居,无执不臧,美恶毕至,各得其当;衡虚无私,平静而处,
轻重毕悬,各得其所。明主者,南面而正,清虚而静,令名自命,令物自定,如
鉴之应,如衡之称。有衅和之,有端随之,物鞠其极,而以当施之。此虚之接物
也。”
曰:“请问术之接物何如?”
对曰:“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
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故其士民莫弗敬也;人主有信而境内贞矣,
故其士民莫弗信也;人主公而境内服矣,故其士民莫弗戴也;人主法而境内轨矣,
故其士民莫弗辅也。举贤则民化善,使能则官职治;英俊在位则主尊,羽翼胜任
则民显;操德而固则威立,教顺而必则令行;周听则不蔽,稽验则不惶;明好恶
则民心化,密事端则人主神。术者,接物之队。凡权重者心谨於事,令行者必谨
於言,则过败鲜矣。此术之接物之道也。其为原无屈,其应变无极,故圣人尊之。
夫道之详,不可胜述也。”
曰:“请问品善之体何如?”
对曰:“亲爱利子谓之慈,反慈为嚚;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爱利出
中谓之忠,反忠为倍;心省恤人谓之惠,反惠为困;兄敬爱弟谓之友,反友为
;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敖;接遇慎容谓之恭,反恭为媟;接遇肃正谓
之敬,反敬为嫚;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期果言当谓之信,反信为慢;衷
理不辟谓之端,反端为趽;据当不倾谓之平,反平为险;行善决菀谓之清,反
清为<鱼攵>;辞利刻谦谓之廉,反廉为贪;兼覆无私谓之公,反公为私;方直不曲
谓之正,反正为邪;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以己量人谓之恕,反恕为荒;
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厚志隐行谓之洁,反洁为汰;施行得理谓之德,反
德为怨;放理洁静谓之行,反行为污;功遂自却谓之退,反退为戟;厚人自薄谓
之让,反让为冒;心兼爱人谓之仁,反仁为戾;行充其宜谓之义,反义为懵;刃刂
柔得道谓之和,反和为乖;合得密周谓之调,反调为盭;优贤不逮谓之宽,反宽
为阨;包众容易谓之裕,反裕为褊;欣忄熏可安谓之煴,反煴为鸷;安柔不苛
谓之良,反良为齧;缘法循理谓之轨,反轨为易;袭当缘道谓之道,反道为辟;
广较自敛谓之俭,反俭为侈;费弗过适谓之节,反节为靡;田幼银勉善谓之慎,
反慎为怠;忠恶勿道谓之戒,反戒为傲;深知祸福谓之知,反知为愚;亟见窕察
谓之慧,反慧为童;动有文体谓之礼,反礼为滥;容服有义谓之仪,反仪为诡;
行归而过谓之顺,反顺为逆;动静摄次谓之比,反比为错;容志审道谓之亻闲,
反亻闲为野;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为陋。论物明辩谓之辩,反辩为讷;纤微皆
审谓之察,反察为旄;言动可畏谓之威,反威为圂;临制不犯谓之严,反严为
<车辰>;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伏义诚必谓之节,反节为罢;持节不恐谓之
勇,反勇为怯;信理遂惔谓之敢,反敢为揜;志操精果谓之诚,反诚为殆;
克行遂节谓之必,反必为怚。凡此品也,善之体也,所为道也。”
故守道者谓之士,乐道者谓之君子;知道者谓之明,行道者谓之贤,且明且
贤,此谓圣人。
○六术(连语)
德有六理。何谓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六理无
不生也,已生而六理存乎所生之内。是以阴阳、天地、人尽以六理为内度,内度
成业,故谓之六法。六法藏内,变流而外遂,外遂六术,故谓之六行。是以阴阳
各有六月之节,而天地有六合之事,人有仁、义、礼、智、信之行,行和则乐兴,
乐兴则六,此之谓六行。阴阳、天地之动也,不失六律,故能合六法;人谨修六
行,则亦可以合六法矣。
然而,人虽有六行,微细难识,唯先王能审之,凡人弗能自至。是故必待先
王之教,乃知所从事。是以先王为天下设教,因人所有,以之为训;道人之情,
以之为真。是故内法六法,外体六行,以兴《诗》、《书》、《易》、《春秋》、
《礼》、《乐》六者之术以为大义,谓之六艺。令人缘之以自修,修成则得六行
矣。六行不正,反合六法。艺之所以六者,法六法而体六行故也,故曰六则备矣。
六者非独为六艺本也,他事亦皆以六为度。声音之道以六为首,以阴阳之节
为度。是故一岁十二月,分而为阴阳,阴阳各六月。是以声音之器十二钟,钟当
一月,其六钟阴声,六钟阳声,声之术,律是而出,故谓之六律。六律和五声之
调,以发阴阳、天地、人之清声,而内合中、六法之道。是故五声宫、商、角、
徵、羽,唱和相应而调和,调和而成理谓之音。声五也,必六而备,故曰声与音
六。夫律之者,象测之也,所测者六,故曰六律。
人之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兄;昆
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
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从曾祖而昆弟,故为从曾祖昆弟;从曾祖昆弟
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於六,此之谓六亲。亲之始於一人,世世别离,分为六
亲。亲戚非六,则失本末之度,是故六为制而止矣。六亲有次,不可相逾,相逾
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何为三庙?上室为昭,
中室为穆,下室为孙嗣令子。各以其次,上下更居;三庙以别,亲疏有制。丧服
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故复有粗衰、齐衰、大红、细红、緦麻,备
六,各服其所当服。夫服则有殊,此先王之所以禁乱也。
数度之道,以六为法。数加於少而度出於居,数度之始,始於微细。有形之
物,莫细於毫。是故立一毫以为度始,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十厘为分,十分为
寸,十寸为尺,备於六,故先王以为天下事用也。
事之以六为法者,不可胜数也。此所言六,以效事之尺,尽以六为度者谓六
理,可谓阴阳之六节,可谓天地之法,可谓人之六行。
○道德说(连语)
德有六理。何谓六理?曰: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诸
生者,皆生於德之所生;而能象人德者,独玉也。象德体六理,尽见於玉也,各
有状,是故以玉效德之六理。泽者,鉴也,谓之道;腒如窃膏谓之德;湛而润、
厚而胶谓之性;康若泺流谓之神;光辉谓之明;礐乎坚哉谓之命。此之谓六
理。鉴生空窍,而通之以道。德生理,通之以六德之华离状。六德者,德之有六
理。理,离状也。性生气而通以晓,神生变而通之以化,明生识而通之以知,命
生形而通之以定。
德有六美。何谓六美?有道、有仁、有义、有忠、有信、有密,此六者德之
美也。道者,德之本也;仁者,德之出也;义者,德之理也;忠者,德之厚也;
信者,德之固也;密者,德之高也。
六理、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固为所生者法也。故曰:
道此之谓道,德此之谓德,行此之谓行。所谓行此者,德也。是故著此竹帛请之
《书》。《书》者,此之著者也;《诗》者,此之志者也;《易》者,此之占者
也;《春秋》者,此之纪者也;《礼》者,此之体者也;《乐》者,此之乐者也。
祭祀鬼神,为此福者也;博学辩议,为此辞者也。
道者无形,平和而神。道有载物者,毕以顺理适行,故物有清而泽。泽者,
鉴也。鉴以道之神。模贯物形,道达空窍,奉一出入为先,故谓之鉴。鉴者,所
以能也。见者,目也。道德施物,精微而为目。是故物之始形也,分先而为目,
目成也形乃从。是以人及有因之在气,莫精於目。目清而润泽若濡,无毳秽杂焉,
故能见也。由此观之,目足以明道德之润泽矣,故曰“泽者,鉴也”,“生空窍,
通之以道”。
德者,离无而之有。故润则腒然浊而始形矣,故六理发焉。六理所以为变
而生也,所生有理。然则物得润以生,故谓润德。德者变及物理之所出也。夫变
者,道之颂也。道冰而为德,神载於德。德者,道之泽也。道虽神,必载於德,
而颂乃有所因,以发动变化而为变。变及诸生之理,皆道之化也,各有条理以载
於德。德受道之化,而发之各不同状。德润,故曰“如膏,谓之德”,“德生理,
通之以六德之毕离状”。
性者,道德造物。物有形,而道德之神专而为一气,明其润益厚矣。浊而胶
相连,在物之中,为物莫生,气皆集焉,故谓之性。性,神气之所会也。性立,
则神气晓晓然发而通行於外矣,与外物之感相应,故曰“润厚而胶谓之性”,
“性生气,通之以晓。”
神者,道、德、神、气发於性也,康若泺流不可物效也。变化无所不为,物
理及诸变之起,皆神之所化也,故曰“康若泺流谓之神”,“神生变,通之以化”。
明者,神气在内则无光而为知,明则有辉於外矣。外内通一,则为得失,事
理是非,皆职於知,故曰“光辉谓之明”,“明生识,通之以知”。
命者,物皆得道德之施以生,则泽、润、性、气、神、明,及形体之位分、
数度,各有极量指奏矣。此皆所受其道德,非以嗜欲取舍然也。其受此具也,
礐然有定矣,不可得辞也,故曰命。命者,不得毋生,生则有形,形而道、
德、性、神、明因载於物形,故曰“礐坚谓之命”,“命生形,通之以定”。
物所道始谓之道,所得以生谓之德。德之有也,以道为本,故曰“道者,德
之本也”。德生物又养物,则物安利矣。安利物者,仁行也。仁行出於德,故曰
“仁者,德之出也”。德生理,理立则有宜,适之谓义。义者,理也,故曰“义
者,德之理也”。德生物,又养长之而弗离也,得以安利。德之遇物也忠厚,故
曰“忠者,德之厚也”。德之忠厚也,信固而不易,此德之常也。故曰“信者,
德之固也”。德生於道而有理,守理则合於道,与道理密而弗离也,故能畜物养
物。物莫不仰恃德,此德之高,故曰“密者,德之高也”。道而勿失,则有道矣;
得而守之,则有德矣;行有无休,则行成矣。故曰“道此之谓道,德此之谓德,
行此之谓行”。诸此言者,尽德变;变也者,理也。
《书》者,著德之理於竹帛而陈之令人观焉,以著所从事,故曰“《书》者,
此之著者也”。《诗》者,志德之理而明其指,令人缘之以自成也,故曰“《诗》
者,此之志者也”。《易》者,察人之循德之理与弗循而占其吉凶,故曰“《易》
者,此之占者也”。《春秋》者,守往事之合德之理与不合而纪其成败,以为来
事师法,故曰“《春秋》者,此之纪者也”。《礼》者,体德理而为之节文,成
人事,故曰“《礼》者,此之体者也”。《乐》者,《书》、《诗》、《易》春
秋》、《礼》五者之道备,则合於德矣。合则欢然大乐矣,故曰“《乐》者,此
之乐者也”。人能修德之理,则安利之谓福。莫不慕福,弗能必得,而人心以为
鬼神以与於利害。是故具犠牲、俎豆、粢盛,斋戒而祭鬼神,欲以佐成福,故曰
“祭祀鬼神,为此福者也。”德之理尽施於人,其在人也,内而难见。是以先王
举德之颂而为辞语,以明其理;陈之天下,令人观焉;垂之后世,辩议以审察之,
以转相告。是故弟子随师而问,受传学以达其知,而明其辞以立诚,故曰“博学
辩议,为此辞职者也”。
德毕施物,物虽有之,微细难识。夫玉者,真德象也。六理在玉,明而易见
也。是以举玉以谕,物之所受於德者,与玉一体也。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九


○大政上
闻之於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
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闻之於政也,民无
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
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闻之於政也,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
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不能。此
之谓民无不为功也。闻之於政也,民无不为力也。故国以为力,君以为力,吏以
为力。故夫战之胜也,民欲胜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存也。
故率民而守,而民不欲存,则莫能以存矣;故率民而攻,民不欲得,则莫能以得
矣;故率民而战,民不欲胜,则莫能以胜矣。故其民之为其上也,接敌而喜,进
而不可止,敌人必骇,战由此胜也。夫民之於其上也,接而惧,必走去,战由此
败也。故夫灾与福也,非粹在天也,又在士民也。呜呼!戒之戒之!夫士民之志,
不可不要也。呜呼!戒之戒之!
行之善也,粹以为福己矣;行之恶也,粹以为灾己矣。故受天之福者,天不
攻焉;被天之灾,则亦毋怨天矣,行自为取之也。知善而弗行,谓之不明;知恶
而弗改,必受天殃。天有常福,必与有德;天有常灾,必与夺民时。故夫民者,
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於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
民必胜之。知善而弗行谓之狂,知恶而不改谓之惑。故夫狂与惑者,圣王之戒也,
而君子之愧也。呜呼!戒之戒之!岂其以狂与惑者自为分?明君而君子乎,闻善
而行之如争,闻恶而改之如雠,然后祸灾可离,然后保福也。戒之戒之!
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不辜也,宁失於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
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则此毋有无罪而见诛,毋有有功而无赏者矣。戒之哉!
戒之哉!诛赏之慎焉,故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是以一罪疑
则弗遂诛也,故不肖得改也;故一功疑则必弗倍也,故愚民可劝也。是以上有仁
誉而下有治名。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戒之哉!戒之哉!慎其下,
故诛而不忌,赏而不曲,不反民之罪而重之,不灭民之功而弃之。故上为非,则
谏而止之,以道纪之;下为非,则矜而恕之,道而赦之,柔而假之。故虽有不肖
民,化而则之。故虽昔者之帝王,其所贵其臣者,如此而已矣。
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於上,闻善则献之於上,知善则献之上。夫民者,唯
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故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故君以知贤为明,吏以爱民为忠。故臣忠则君明,此之谓圣王。故官有假而德无
假,位有卑而义无卑。故位下而义高者,虽卑,贵也;位高而义下者,虽贵,必
穷。呜呼!戒之哉!戒之哉!行道不能,穷困及之。
夫一出而不可反者,言也;一见而不可得掩者,行也。故夫言与行者,知愚
之表也,贤不肖之别也。是以智者慎言慎行,以为身福;愚者易言易行,以为身
灾。故君子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呜呼!戒之哉!戒
之哉!行之者在身,命之者在人,此福灾之本也。道者,福之本;祥者,福之荣
也。无道者必失福之本,不祥者必失福之乐。故行而不缘道者,其言必不顾义矣。
故纣自谓天也,桀自谓天子也,已灭之后,民以相骂也。以此观之,则位不足以
为尊,而号不足以为荣矣。故君子之贵也,士民贵之,故谓之贵也;故君子富也,
士民乐之,故谓之富也。故君子之贵也,与民以福,故士民贵之;故君子之富也,
与民以财,故士民乐之。故君子富贵也,至於子孙而衰,则士民皆曰:“何君子
之道衰之数也?”不肖暴者,祸及其身,则士民皆曰:“何天诛之迟也?”
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凡居於上位者,简士苦民者,是谓愚;敬士
爱民者,是谓智。夫愚智者,士民命之也。故夫民者,大族也,民不可不畏也。
故夫民者,多力而不可适也。呜呼!戒之哉!戒之哉!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
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吏之
罪也;吏之不善也,君之过也。呜呼!戒之!戒之!故夫士民者,率之以道,然
后士民道也;率之以义,然后士民义也;率之以忠,然后士民忠也;率之以信,
然后士民信也。故为人君者,其出令也,其如声;士民学之,其如响;曲折而从
君,其如景矣。呜呼!戒之哉!戒之哉!君乡善於此,则佚佚然协,民皆乡善於
彼矣,犹景之象形也;君为恶於此,则啍々然协,民皆为恶於彼矣,犹响之应
声也。故是以圣王而君子乎,执事而临民者,日戒慎一日,则士民亦日戒慎一日
矣,以道先民也。
道者,圣王之行也;文者,圣王之辞也;恭敬者,圣王之容也;忠信者,圣
王之教也。圣人也者,贤智之师也;仁义者,明君之性也。故尧、舜、禹、汤之
治天下也,所谓明君也,士民乐之,皆即位百年然后崩,士民犹以为大数也。桀、
纣所谓暴乱之君也,士民苦之,皆即位数十年而灭,士民犹以为大久也。故夫诸
侯者,士民皆爱之,则国必兴矣;士民皆苦之,则国必亡矣。故夫士民者,国家
之所树而诸侯之本也,不可轻也。呜呼!轻本不祥,实为身殃。戒之哉!戒之哉!
○大政下
易使喜、难使怒者,宜为君。识人之功而忘人之罪者,宜为贵。故曰:刑罚
不可以慈民,简泄不可以得士。故欲以刑罚慈民,辟其犹以鞭狎狗也,虽久弗亲
矣;故欲以简泄得士,辟其犹以弧怵鸟也,虽久弗得矣。故夫士者,弗敬则弗至;
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故欲求士必至、民必附,惟恭与敬、忠与信,古今毋易
矣。渚泽有枯水,而国无枯士矣。故有不能求士之君,而无不可得之士;故有不
能治民之吏,而无不可治之民。故君明而吏贤矣,吏贤而民治矣。故见其民而知
其吏,见其吏而知其君矣。故君功见於选吏,吏功见於治民,故观之其上者犹其
下,而上睹矣,此道之谓也。故治国家者,行道之谓,国家必宁;信道而以伪,
国家必空。故政不可不慎也,而吏不可不选也,而道不可离也。呜呼!戒之哉!
离道而灾至矣。
无世而无圣,或不得知也;无国而无士,或弗能得也。故世未尝无圣也,而
圣不得圣王则弗起也;国未尝无士也,不得君子则弗助也。上圣明,则士暗饰矣。
故圣王在上位,则士百里而有一人,则犹无有也。故王者衰,则士没矣。故暴乱
位上,则千里而有一人,则犹比肩也。故国者有不幸而无明君;君明也,则国无
不幸而无贤士矣。故自古而至於今,泽有无水,国无无士。故士易得而难求也,
易致而难留也。故求士而不以道,周遍境内不能得一人焉。故求士而以道,则国
中多有之。此之谓士易得而难求也。故待士而以敬,则士必居矣;待士而不以道,
则士必去矣。此之谓士易致而难留也。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故因是国也而为安,因是民也而为
治。故汤以桀之乱民为治,武王以纣之北卒为强。故民之治乱在於吏,国之安危
在於政。故是以明君之於政也慎之,於吏也选之,然后国兴也。故君能为善,则
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
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是故
君明而吏贤,吏贤而民治矣。故苟上好之,其下必化之,此道之谓也。
夫民之为言也,螟也;萌之为言也,盲也。故惟上之所扶而以之,民无不化
也。故曰:民、萌。民、萌哉,直言其意而为之名也。夫民者,贤、不肖之材也,
贤、不肖皆具焉。故贤人得焉,不肖者伏焉,技能输焉,忠信饬焉。故民者,积
愚也。故夫民者虽愚也,明上选吏焉,必使民与焉。故士民誉之,则明上察之,
见归而举之;故士民苦之,则明上察之,见非而去之。故王者取吏不妄,必使民
唱,然后和之。故夫民者,吏之程也,察吏於民,然后随之。夫民至卑也,使之
取吏焉,必取其爱焉。故十人爱之有归,则十人之吏也;百人爱之有归,则百人
之吏也;千人爱之有归,则千人之吏也;万人爱之有归,则万人之吏也。故万人
之吏,选卿相焉。
夫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
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故国丰且富,
然后君乐也。忠,臣之功也;臣之忠者,君之明也。臣忠君明,此之谓政之纲也。
故国也者,行政之纲,然后国臧也。故君之信在於所信,所信不信,虽欲论信也,
终身不信矣。故所信不可不慎也。事君之道,不过於事父,故不肖者之事父也,
不可以事君;事长之道,不过於事兄,故不肖者之事兄也,不可以事长;使下之
道,不过於使弟,故不肖者之使弟也,不可以使下;交接之道,不过於为身,故
不肖者之为身也,不可以接友;慈民之道,不过於爱其子,故不肖者之爱其子,
不可以慈民;居官之道,不过於居家,故不肖者之於家也,不可以居官。夫道者,
行之於父,则行之於君矣;行之於兄,则行之於长矣;行之於弟,则行之於下矣;
行之於身,则行之於友矣;行之於子,则行之於民矣;行之於家,则行之於官矣。
故士则未仕而能以试矣。圣王选举也,以为表也。问之,然后知其言;谋焉,然
后知其极;任之以事,然后知其信。故古圣王、君子不素距人,以此为明察也。
国之治政,在诸侯、大夫、士,察之理,在其与徒。君必择其臣,而臣必择
其所与。故察明者贤乎人之辞,不出於室,而无不见也;察明者乘人,不出其官,
而无所不入也。故王者居於中国,不出其国,而明於天下之政。何也?则贤人之
辞也。不离其位,而境内亲之者,谓之人为之行之也。故爱人之道,言之者谓之
其府;故爱人之道,行之者谓之其礼。故忠诸侯者,无以易敬士也;忠君子者,
无以易爱民也。诸侯不得士,则不能兴矣;故君子不得民,则不能称矣。故士能
言道而弗能行者,谓之器;能行道而弗能言者,谓之用;能言而能行之者,谓之
实。故君子讯其器,任其用,乘其实,而治安兴矣。呜呼!人耳人耳!
诸侯即位享国,社稷血食,而政有命,国无君也;官有政长而民有所属,而
政有命,国无吏也;官驾百乘而食食千人,政有命,国无人也。何也?君之为言
也,道也。故君也者,道之所出也。贤人不举而不肖人不去,此君无道也,故政
谓此国无君也。吏之为言,理也。故吏也者,理之所出也。上为非而不敢谏,下
为善而不知劝,此吏无理也,故政谓此国无吏也。官驾百乘而食食千人,近侧者
不足以问谏,而由朝假不足以考度,故政谓此国无人也。呜呼!悲哉!君者,群
也。无人谁据?无据必蹶,政谓此国素亡也。
○修正语上
黄帝曰:“道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故服人而不为仇,分人
而不譐者,其惟道矣。故播之於天下而不忘者,其惟道矣。是以道高比於天,
道明比於日,道安比於山。故言之者见谓智,学之者见谓贤,守之者见谓信,乐
之者见谓仁,行之者见谓圣人。故惟道不可窃也,不可以为虚也。故黄帝职道义,
经天地,纪人伦,序万物,以信与仁为天下先。然后,济东海,入江内,取绿图,
西济积石,涉流沙,登於昆仑。於是,还居中国,以平天下天下太平,唯躬道而
已。
帝颛顼曰:“至道不可过也,至义不可易也。”是故以后者复迹也。故上缘
黄帝之道而行之,学黄帝之道而赏之,弗加弗损,天下亦平也。
颛顼曰:“功莫美於去恶而为善,罪莫大於去善而为恶。故非吾善善而已矣,
善缘善也;非恶恶而已也,恶缘恶也。吾日慎一日,其此已也。”
帝喾曰:“缘道者之辞而与道已,缘巧者之事而学为巧已,行仁者之操而与
为仁已。”故节仁之器以修其财,而身专其美矣。故上缘黄帝之道而明之,学帝
颛顼之道而行之,而天下亦平矣。
帝喾曰:“德莫高於博爱人,而政莫高於博利人。故政莫大於信,治莫大於
仁。吾慎此而矣。”
帝尧曰:“吾存心於先古,加志於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
故一民或饥,曰此我饥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此我陷之
也。”仁行而义立,德博而化富,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行,是
故德音远也。是故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
王母,训及大夏、渠叟,北中幽都,及狗国与人身,而鸟面及焦侥,好贤而隐不
还,强於行而菑於志,率以仁而恕,至此而已矣。
帝舜曰:“吾尽吾敬以事吾上,故见谓忠焉;吾尽吾敬以接吾敌,故见谓信
焉;吾尽吾敬以使吾下,故见谓仁焉。是以见爱亲於天下之人,而归乐於天下之
民,而见贵信於天下之君。故吾取之以敬也,吾得之以敬也。”故欲明道而谕教,
唯以敬者为忠必服之。
大禹之治天下也,诸侯万人而禹一皆知其国,其士万人而禹一皆知其体。故
大禹岂能一见而知之也?岂能一闻而识之也?诸侯朝会而禹亲报之,故是以禹一
皆知其国也;其士月朝而禹亲见之,故是以禹一皆知其体也。然且大禹其犹大恐,
诸侯会,则问於诸侯曰:“诸侯以寡人为骄乎?”朔日,士朝,则问於士曰:
“诸侯大夫以寡人为汰乎?其闻寡人之汰耶,而不以语寡人者,此教寡人残道也,
灭天下之教也。故寡人之所怨於人者,莫大於此也。”
大禹曰:“民无食也,则我弗能使也;功成而不利於民,我弗能劝也。”故
鬟河而导之九牧,凿江而导之九路,澄五湖而定东海,民劳矣而弗苦者,功成而
利於民也。禹尝昼不暇食,夜不暇寝矣。方是时也,忧务故也。故禹与士民同务,
故不自言其信,而信谕矣。故治天下,以信为之也。
汤曰:“学圣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夫人舍学圣王
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
以大知。”是故明君而君子,贵尚学道而贱下独思也。故诸君得贤而举之,得贤
而与之,譬其若登山乎;得不肖而举之,得不肖而与之,譬其若下渊乎。故登山
而望,其何不临而何不见?陵迟而入渊,其孰不陷溺?是以明君慎其举,而君子
慎其与。然后,福可必归,灾可必去也。
汤曰:“药食尝於卑,然后至於贵;药言献於贵,然后闻於卑。”故药食尝
於卑然后至於贵,教也;药言献於贵然后闻於卑,道也。故使人味食然后食者,
其得味也多;若使人味言然后闻者,其得言也少。故以是明上之於言也,必自也
听之,必自也择之,必自也聚之,必自也藏之,必自也行之。故道以数取之为明,
以数行之为章,以数施之万姓为臧。是故求道者不以目而以心,取道者不以手而
以耳,致道者以言,入道者以忠,积道者以信,树道者以人。故人主有欲治安之
心而无治安之政者,虽欲治安显荣也,弗得矣。故治安不可以虚成也,显荣不可
以虚得也。故明君敬士、察吏、爱民以参其极,非此者,则四美不附矣。
○修政语下
周文王问於粥子曰:“闻问君子将入其职,则其於民也何如?”粥子对曰:
“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君王。政曰:君子将入其职,则其於民也,旭旭然
如日之始出也。”周文王曰:“受命矣。”曰:“君子既入其职,则其於民也何
若?”对曰:“君子既入其职,则其於民也,暯々然如日之正中。”周文王曰:
“受命矣。”曰:“君子既去其职,则其於民也何若?”对曰:“君子既去其职,
则其於民也,暗暗然如日之已入也。故君子将入而旭旭者,义先闻也;既入而
暯々者,民保其福也;既去而暗暗者,民失其教也。”周文王曰:“受命矣。”
周武王问於粥子曰:“寡人愿守而必存,攻而必得,战而必胜,则吾为此奈
何?”粥子曰:“唯。疑。攻守而战乎同器,而和与严其备也。故曰:和可以守
而严可以守,而严不若和之固也。和可以攻而严可以攻,而严不若和之得也;和
可以战而严可以战,而严不若和之胜也。则唯由和而可也。故诸侯发政施令,政
平於人者,谓之文政矣;诸侯接士而使吏,礼恭於人者,谓之文礼矣;诸侯听狱
断刑,仁於治,陈於行。其由此守而不存、攻而不得、战而不胜者,自古而至於
今,自天地之辟也,未之尝闻也。今也,君王欲守而必存,攻而必得,战而必胜,
则唯由此也为可也。”周武王曰:“受命矣。”
周武王问於王子旦曰:“敢问治有必成而战有必胜乎?攻有必得而守有必存
乎?”王子旦对曰:“有。政曰:诸侯政平於内而威於外矣,君子行修於身而信
於舆人矣。治民民治而荣於名矣。故诸侯凡有治心者,必修之以道而与之以敬,
然后能以成也;凡有战心者,必修之以政而兴之以义,然后能以胜也;凡有攻心
者,必结之以约而谕之以信,然后能以得也;凡有守心者,必固之以和而谕之以
爱,然后能有存也。”周武王曰:“受命矣。”师尚父曰:“吾闻之於政也,曰:
天下圹々,一人有之;万民藂丛,一人理之。故天下者,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
之有也。故夫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纪之,唯有道者使之,唯有道者
宜处而久之。故夫天下者,难得而易失也,难常而易忘也。故守天下者,非以道
则弗得而长也。故夫道者,万世之宝也。”周武王曰:“受命矣。”
周成王年六岁,即位享国,亲以其身见於粥子之家而问焉,曰:“昔者先王
与帝修道而道修,寡人之望也,亦愿以教,敢问兴国之道奈何?”粥子对曰:
“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君王。政曰:兴国之道,君思善则行之,君闻善则
行之,君知善则行之。位敬而常之,行信而长之,则兴国之道也。”周成王曰:
“受命矣。”
周成王曰“敢问於道之要奈何?”粥子对曰:“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
君王。政曰:为人下者敬而肃,为人上者恭而仁,为人君者敬士爱民,以终其身。
此道之要也。”周成王曰:“受命矣。”
周成王曰:“敢问治国之道若何?”粥子曰:“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
君王。政曰:治国之道,上忠於主,而中敬其士,而下爱其民。故上忠其主者,
非以道义则无以入忠也;而中敬其士,不以礼节无以谕敬也;下爱其民,非以忠
信则无以谕爱也。故忠信行於民,而礼节谕於士,道义入於上,则治国之道也。
虽治天下者,由此而已。”周成王曰:“受命矣。”
周成王曰:“寡人闻之,有上人者,有下人者,有贤人者,有不肖人者,有
智人者,有愚人者。敢问上下之人,何以为异?”粥子对曰:“唯。疑。请以上
世之政诏於君王。政曰:凡人者,若贱若贵,若幼若老,闻道志而藏之,知道善
而行之,上人矣;闻道而弗取藏也,知道而弗取行也,则谓之下人也。故夫行者
善则谓之贤人矣,行者恶则谓之不肖矣。故失言者善则谓之智矣,言者不善则谓
之愚矣。故智、愚之人有其辞矣,贤、不肖之人别其行矣,上下之人等其志矣。”
周成王曰:“受命矣。”
周成王曰:“寡人闻之: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寿云。若夫富则可为也,若
夫寿则不在天乎?”粥子曰:“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君王。政曰:圣王在
上位,则天下不死军兵之事。故诸侯不私相攻,而民不私相斗阋,不私相杀也,
故圣王在上位,则民免於一死而得一生矣。圣王在上,则君积於道,而吏积於德,
而民积於用力。故妇人为其所衣,丈夫为其所食,则民无冻馁矣。故圣王在上,
则民免於二死而得二生矣。圣王在上,则君积於仁,而吏积於爱,而民积於顺,
则刑罚废矣,而民无夭遏之诛。故圣王在上,则民免於三死而得三生矣。圣王在
上,则使民有时,而用之有节,则民无厉疾。故圣王在上,则民免於四死而得四
生矣。故圣王在上,则使盈境内兴贤良,以禁邪恶。故贤人必用而不肖人不作,
则已得其命矣。故夫富且寿者,圣王之功也。”周成王曰:受命矣。”

[发帖际遇]: gn0811偷拍五岳并派大会内幕,登上铁血晚报头条,刷新当晚销量,得到银两30。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十


○礼容语上
(原阙)

○礼容语下(杂事)
鲁叔孙昭子聘於宋,宋元公与之燕,饮酒,乐。昭子右坐,歌终而语,因相
泣也。乐祁曰:“过哉!君。非哀所也。”已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
死乎?吾闻之,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已失,何以能
久?且吾闻之,主民者不可以媮,媮必死。今君与叔孙其语皆媮,死日不
远矣。”居六月,宋元公薨。间一月,叔孙婼卒。
晋叔向聘於周,发币大夫及单靖公。靖公享之俭而敬,宾礼赠贿同,是礼而
从,享燕无私,送不过郊,语说《昊天有成命》。
既而叔向告人曰:“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周有单子以为臣,周其复兴
乎?昔史佚有言,曰:‘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资。’今单子
皆有焉。夫宫室不崇,器无虫镂,俭也;身恭除洁,外内肃给,敬也;燕好享赐,
虽欢不逾等,让也;宾之礼事,称上而差,资也。若是而加之以无私,重之以不
侈,能辟怨矣。居俭动敬,德让事资,而能辟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夫
《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
夙夜基命宥谧。’谧者,宁也,亿也;命者,制令也;基者,经也,势也;夙,
早也;康,安也;后,王也;二后,文王、武王。成王者,武王之子,文王之孙
也。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面治未成。及成王承嗣,仁以临民,故称
‘昊天’焉。不敢怠安,蚤兴夜寐,以继文王之业。布文陈纪,经制度,设犠牲,
使四海之内懿然葆德,各遵基道,故曰‘有成’。承顺武王之功,奉扬文王之德,
九州之民、四荒之国,歌谣文武之烈,累九译而请朝,致贡职以供祀,故曰‘二
后受之’。方是时也,天地调和,神民顺亿,鬼不厉祟,民不谤怨,故曰‘宥谧’。
成王质仁圣哲,能明其先,能承其亲,不敢惰懈,以安天下,以敬民人。今单子
美说其志也,以佐王室,吾故曰‘周其复兴乎’。”故周平王既崩以后,周室稍
稍衰弱不坠,当单子之佐政也,天子加尊,周室加兴。
晋之三卿,郄锜、郄犨、郄至,从晋厉公会晋诸侯於加陵,周单襄公在会。
晋厉公视远步高。郄锜见单子,其语犯;郄犨见,其语讦;郄至见,其语伐;齐
国佐见,其语尽。
单襄公告鲁成公曰:“晋将有乱,其君与三郄其当之乎?”鲁侯曰:“寡人
固晋而强其君,今君曰‘将有乱’,敢问天道乎?意人故也?”
对曰:“吾非诸史也,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而听三郄之语矣,殆必有
祸矣。君子目以正体,足以从之,是以观容而知其心。今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
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体目不相从,何以能久?夫合诸侯,国之大事
也,於是观存亡之徵焉。故国将有福,其君步言视听,必皆得适顺善,则可以知
德矣。视远曰绝其义,足高曰弃其德,言爽曰反其信,听淫曰离其名。夫目以处
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矣,故不可不慎也。偏亡者有咎,既亡则
国从之。今晋侯无一可焉,吾是以云。夫郄氏,晋之宠人也。是族在晋有三卿五
大夫,贵矣,亦可以戒惧矣。今郄伯之语犯,郄叔讦,郄季伐;犯则凌人,讦则
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齐国武子亦将有祸。
齐,乱国也。立於淫乱之朝,而好尽言以暴人过,怨之本也。惟善人能受尽言,
今齐既乱,其能善乎?”
居二年,晋杀三卿。明年,厉公弑於东门。是岁也,齐人果杀国武子。
《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毋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
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於光明。佛时仔肩,视我
显德行。”故弗顺弗敬,天下不定,忘敬而怠,人必乘之。呜呼!戒之哉!
○胎教(杂事)
《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
《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易》之《乾》、《坤》,
皆慎始敬云尔。
素成,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子孙慈孝,不
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
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故“素成”,胎教
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七月而就蒌室,太师持铜
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太卜持蓍龟而御堂下,诸官皆以其职御於门内。
比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抚乐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
太宰荷斗而不敢煎调,而曰不敢以侍王太子。太子生而立,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
太宰曰滋味上某,太卜曰命云某。
然后,为王太子悬弧之礼义。东方之弧以梧,梧者,东方之草,春木也;其
牲以鸡,鸡者,东方之牲也。南方之弧以柳,柳者,南方之草,夏木也;其牲以
狗,狗者,南方之牲也。中央之弧以桑,桑者,中央之木也;其牲以牛,牛者,
中央之牲也。西方之弧以棘,棘者,西方之草也,秋木也;其牲以羊,羊者,西
方之牲也。北方之弧以枣,枣者,北方之草,冬木也;其牲以彘,彘者,北方之
牲也。五弧五分矢,东方射东方,南方射南方,中央射中央,西方射西方,北方
射北方,皆三射。其四弧具,其馀各二分矢,悬诸国四通门之左;中央之弧亦具,
馀二分矢,悬诸社稷门之左。
然后,卜王太子名,上毋取於天,下毋取於土,毋取於名山通谷,毋悖於乡
俗。是故君子名难知而易讳也,此所以养隐之道也。
正之礼者,王太子无羞臣,领臣之子也,故谓领臣之子也。身朝王者,妻朝
后,之子朝王太子,是谓臣之子也。此正礼胎教也。周妃后妊成王於身,立而不
跛,坐而不讠差,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成王生,仁者养之,孝者
襁之,四贤傍之。成王有知,而选太公为师,周公为傅,前有与计而后有与虑也。
是以封於泰山,而禅梁父,朝诸侯,一天下。由此观之,主左右不可不练也。
昔禹以夏王,而桀以夏亡;汤以殷王,而纣以殷亡;阖闾以吴战胜无敌,而
夫差以之见禽於越;文公以晋伯,而厉公以见杀於匠丽之宫;威王以齐强於天下,
而简公以杀於檀台;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於望夷之宫。其所以君王同
而功迹不等者,所在异也。
故成王处襁褓之中朝诸侯,周公用事也。武灵王五十而弑於沙丘,任李兑也。
齐桓公得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为义主;失管仲,任竖刁,而身死不葬,
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具施焉者,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无忌而削地复,赵任
蔺相如而秦兵不敢出,安陵任周瞻而国独立,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复,齐有陈单
而襄王得其国。由此观之,无贤佐俊士,能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之有也。
是以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者;得民心而民往之,得贤者而贤
者归之。
文王请除炮烙之刑而殷民徙,汤去张网者之三面而二垂至,越王不颓旧冢而
吴人服,以其所为顺於人也。故同声则处异而相应,意和则未见而相亲,贤者立
於本朝,而天下之士相率而趋之。何以知其然也?管仲者,桓公之雠也。鲍叔以
为贤於己而进之桓公,七十言说乃听,遂使桓公除仇雠之心,而委之国政焉。桓
公垂拱无事而朝诸侯,鲍叔之力也。管仲之所以走桓公而无自危之心者,同声於
鲍叔也。
卫灵公时,蘧伯玉贤而不用,弥子瑕不肖而任事。史鱿患之,数言蘧伯玉贤,
而不听。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於北堂。吾生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
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死而置尸於北堂,於我足矣。”
灵公往吊,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灵公戚然易容而寤,曰:“吾失矣!”立召
蘧伯玉而进之,召弥子瑕而退之,徙丧於堂,成礼而后去。卫国以治,史鱿之力
也。夫生进贤而退不肖,死且未止,又以尸谏,可谓忠不衰矣。
纣杀王子比干,而箕子被发而佯狂;陈灵公杀泄冶,而邓元去陈以族徙。自
是之后,殷并於周,陈亡於楚,以其杀比干与泄冶,而失箕子与邓元也。燕昭王
得郭隗,而邹衍、乐毅自齐、魏至,於是举兵而攻齐,栖闵王於莒。燕度地计众,
不与齐均也。然而,所以能信意至於此者,由得士故也。故无常安之国,无宜治
之民;得贤者显昌,失贤者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未知恶古之所以危亡,不务袭迹於其所以
安存,则未有异於却走而求及前人也。太公知之,故国微子后,而封比干之墓。
夫圣人之於圣者之死,尚如此其厚也,况当世存者乎?其弗失可知矣。
○立后义(杂事)
古之圣帝将立世子,则帝自朝服升自阼阶上,西乡於妃。妃抱世子自房出,
东乡。太史奉书西上堂,当两阶之间,北面立,曰世子名曰某者参。帝执礼称辞,
命世子曰度大祖、大宗与社稷於子者参。其命也,妃曰不敢者再;於三命,曰谨
受命。拜而退。太史以告太祝,太祝以告太祖、太宗与社稷。太史出,以告太宰,
太宰以告州伯,州伯命藏之州府。凡诸贵已下至於百姓男女,无敢与世子同名者。
以此防民,百姓犹有争为君者。
夫势明则民定而出於一道,故人皆争为宰相而不奸为世子,非宰相尊而世子
卑也,不可以智求,不可以力争也。今以为知子莫如父,故疾死置后者,恣父之
所以。比使亲戚不相亲,兄弟不相爱,乱天下之纪,使天下之俗失所尊敬而不让,
其道莫经於此。疾死致后复以嫡长子,如此则亲戚相爱也,兄弟不争,此天下之
至义也。民之不争,亦惟学王宫国君室也。
殷汤放桀,武王弑纣,此天下之所同闻也。为人臣而放其君,为人下而弑其
上,天下之至逆也;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也。故声名
称於天下而传於后世,隐其恶而扬其德美,立其功烈而传之於久远,故天下皆称
圣帝至治。其道之下,当天下之散乱,以强凌弱,众暴寡,智治愚,士卒罢弊,
死於甲兵,老弱骚动,不得治产业,以天下之无天子也。
高皇帝起於布衣而兼有天下,臣万方诸侯,为天下辟,兴利除害,寝天下之
兵,天下之至德也。而天下莫能明高皇帝之德美,定功烈而施之於后世也。故天
下犹行弊世德与时其功烈风俗也。夫帝王者,莫不相时而立仪,度务而制事,以
驯其时也。欲变古易常者,不死必亡。此圣人之所制也。恶民更之,故拘为书,
使结之也,所以闻於后世也。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11-23 17: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