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289|回复: 7

三国人物第N篇:阿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9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俗话说,扶不起来的阿斗,比喻一个人没出息,难成事。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阿斗到底是怎么回事。阿斗,大名刘禅,刘备的儿子。乃父英雄一世,被时人目为枭雄,从一个卖席子草鞋的小贩,奋斗成为大汉皇帝,厕身西南立国一隅虽说这国是小了点儿,也成三国鼎立之势之一足,叱咤风云风光了一阵子。相比之下阿斗呢,阿斗倒也不是无名之辈,一句“乐不思蜀”使他以昏庸帝王的形象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父子二人相比,一个英雄盖世,一个糟糕透顶。人们形容一个人窝囊,常说“扶不起来的阿斗”,阿斗的脸上,总有一道小丑的油彩无法抹去,这已成过去的定论。
  其实,对阿斗的这种评价很不公平,不客观,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为什么?
蜀国后来被魏国所灭,刘禅当然不得脱干系。做为一国之主,纵不能一统天下,也不能兵临城下之时,俯首投降啊。按一般做法要壮烈殉国,才说得过去,尤其他是英雄刘备的儿子。臣要有臣的气节,君要有君的尊严嘛。可是魏吴的末帝也没殉国呀,曹奂低声下气甘做傀儡皇帝听命于司马氏可最后还是被取代,虚封陈留王;孙皓在亡国时也没拼老命,老老实实归顺晋国,授予归命侯的爵位。三人一样的结局,可为什么没人说扶不起来的曹奂,或扶不起来的孙皓呢?独阿斗被大加挞伐,实在不公平。不仅三国时代如此,其他时代的开国之君英雄子孙昏庸的比比皆是,可谁也没受到阿斗受的这种待遇。其实,父辈英雄,后辈子孙狗雄的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为封建社会政治领域普遍现象。很简单的道理,开国之君都是经过斗争实践产生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社会各阶层有密切的联系,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过人的聪明才智,锻炼出一颗精明可怕的头脑,一双明察秋毫的政治眼光,一套非常高明处理人际关系的手腕,纳贤锄恶,治国平天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社会实践使他们成为社会的精英;而他们的后代子孙,自幼生于深宫,不食人间烟火,不知宫廷外面的人民饥苦,不知争权夺利的危险,不知如何对付权奸的阴险,耳不聪,眼不明,头脑不清醒,他们是瞎子聋子弱智,要想让他达到他祖先父辈的水平不是妄想吗?根本是不切实际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对刘禅要求那么苛刻呢?
  阿斗治蜀四十一年,政局长期稳定,当然人们会说,这是因为有诸葛亮的辅佐,但孔明只辅政十二年即去世,阿斗自己掌权三十年,这三十年里蜀国是平稳的,所用之人均属称职,所执行的政策也符合蜀国的实际,要真是个扶不起来的,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吗?同期的魏吴两国也有贤明的大臣辅佐呀!可其国之君,不是被废就是被杀,魏国虽最早立国,可也是最早丧权辱国的,几任魏帝之窝囊,令人不忍卒读,阿斗与之相比,怎能说是扶不起来呢?蜀国的各种矛盾也很多,比如君弱臣强(孔明树大根深而刘禅年幼即位),历来这种情况都是各朝代君臣矛盾的焦点,不是君借助于他人锄掉权臣,就是发生政变改朝换代;再比如大臣之间的争名夺利,皇帝一般会站在弱者一边,以抑制强者的势力,而和强者对立又蕴涵着极大的危险。这两种情况,阿斗都一齐碰到了。刘备托孤时,刘禅十六七岁,而诸葛亮则政治经验政治力量如日中天。刘备深感不安,他采取了明智的办法,把话说开了,以退为进。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聪明人的办法,丑话说在前面。敌对势力也看出来问题所在,也评论孔明的势力很大。《魏略》载魏明帝的露布(布告)说:“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刘升之(刘禅又一个名字)兄弟守空城而已。”从政治经验到力量对比阿斗都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但阿斗处理得很好,信任诸葛亮,放手让他去做,很有乃父忍屈求伸信如神的精明,人们常说刘备的忍耐功夫,大加赞颂,而阿斗的这点却没人注意,岂非咄咄怪事。《魏略》记载,阿斗对诸葛亮说“政由葛氏,祭由寡人”,政治军事大事他让孔明做主而他只管祭祀这样的仪式方面的活动,放手由孔明去做,而不是像有的皇帝小肚鸡肠本身没实力还不服气非要硬锄掉眼中钉不可,不管成与败,结果都是一样的:败了身首异处,成了很可能自坏长城。比如春秋战国时的燕惠王,刚即位就动手要除去大将乐毅,乐毅逃往赵国。结果乐毅打下的齐国七十余城,全部丢掉,燕国当初的强大也随之消失。
  阿斗能审时度势正确地处理好复杂的矛盾,阿斗识人也很有眼光,这是头脑清醒君主必备的特点;二呢,识大体,知道自己还不成熟,还需要精明强干的大臣辅佐,不要逞能使气以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那时阿斗才十七岁。为了平衡政治力量对比,刘备临终不仅托孤于诸葛亮,还予重任于另一个人,“尚书令李严为副”。在中国历史上,魏晋时期的尚书令也是丞相,说明刘备对李严相当重视。后来刘备又“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样两个相当权力的大臣,在政治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矛盾,而且从历史到现在,凡为平衡政治势力由最高权威人为设置的制衡力量,在最高权威去世后,制衡与被制衡的暂时平衡关系就被破坏了,新的制衡与反制衡的斗争就又开始了,总要分出个胜负,达到新的平衡,古今中外盖莫能外。孔明与李严也展开了斗争,最后,诸葛亮战胜李严,“乃废平为民”,在这过程中,阿斗是站在孔明这一边,不动声色地解决了内乱。这时他已经二十七岁。这也是他高明的地方,虽然李严相对弱一些,按一般情况皇帝总是支持弱的以抑制大权在握的大臣,但是阿斗没这么做,与其不能比诸葛亮之强大,还不如全力以赴支持他,再说益州的地方势力,如有一个代表,其危险就更大,诸葛亮也是外来的政治势力。
  从二十九岁起,诸葛亮去世,阿斗亲政,到五十二岁,阿斗管理国家是稳定的,所用的掌权大臣全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没有一个谋逆,欺君罔上,作威作福的。蒋琬,费祎,姜维先后执政,这期间出现的乱子,阿斗处理的干净利落,没有后遗症。魏延与杨仪争权不和,这件事是阿斗独自掌权面临的严重的考验,诸葛亮刚死,大军都在前线,两人大战,不论胜负都是蜀国的损失。魏延被杀,杨仪被阿斗“废徙汉嘉郡”,以“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使孔明去世后的局势很快稳定下来。他处理此事很果断,以杨仪的性格难以再用,他没有迁就因其带兵回都,全军而还之功而不忍处置,在杨口出狂言后,先免其职再关押在狱,充分显示出阿斗的敢作敢为的性格。
  曹魏政权发生大变化时,夏侯霸为躲司马氏的迫害,逃到蜀国,其父夏侯渊是在汉中战役中死于刘备军队之手级别最高的曹魏将军。本来夏侯霸一直要为其父报仇的,多年带兵战斗在汉中与凉州地区。没想到这时他反倒要栖身于仇家,政治的变幻莫测,真比小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还来得快。阿斗热烈欢迎他的到来,对于尴尬的仇恨问题,他说得也很得体,“卿父自遇害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说明夏侯渊死于战争,而非私人仇杀。阿斗执政以来,没什么大的过错,不象曹睿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不顾人民死活,也不象孙皓滥杀无辜,残暴无仁,他是守业的君主,而非创业的明君。后来听信黄皓,留下了恶名,此后六年蜀亡。其实,以蜀国的弱小,军队实力在夷陵之战后大大削弱,这种现状是难以战胜强大的魏,也无法打败吴。用不用黄皓都改变不了这种趋势。黄皓的为害,不是决定性的,蜀的亡国是早晚的事,那是因蜀的实力在三国中最弱,早在关羽失荆州,刘备败于夷陵之时,就已确定了蜀国必亡的结局,这是不争的事实。只要手里有权的人尤其是皇帝总希望身边有个惟命是从的手下,用有才干的人能人去处理国家大事,也要用小人办不能张扬的个人私事。这是所有当皇帝的通病,比如乾隆之用和珅。
  邓艾出奇兵偷渡阴平兵临城下,阿斗用光祿大夫谯周出的主意,投降魏军,这是一种耻辱,怎能说降就降?从另一角度看,避免人民作无谓的牺牲,还有其仁爱的一面,多少还说得过去。我们常强调宁为玉碎不愿瓦全,要全城人民为一姓一家去拼命,这是一种封建社会的愚忠,是不顾百姓死活的残忍,不能给以肯定。王隐《蜀记》认为此乃以“全国为上之策”,阿斗不失为“通明智达”的王者。阿斗是不是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打算,我们不能妄加揣测,可他保护自己的意识还是有的。
  在洛阳司马昭问阿斗“颇思蜀否?”于是阿斗在回答问话时,说出了永留骂名的“乐不思蜀”,此事在《后主传》上没有记载,这话出于《汉晋春秋》。明代于慎行认为“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阿斗说乐不思蜀被人笑骂,如说“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就能放他归蜀吗?“有思蜀之心,昭所不欲闻也。曰:「此间甚乐」,则昭见庸劣,坦然不复疑矣。而(卻)正乃以思归教之,是婴儿之见也。”真是锐利之眼光。按一般思路看,司马昭问“颇思蜀否”是以回答是与否来决定阿斗归蜀和留洛阳。而阿斗竟然回答不思蜀,这不是傻帽儿了吗?要不就是朽木不可雕,不可救药。其实,按一般思路考虑问题是不实际的,司马昭的真实意图决不会在阿斗回答“思蜀”后就放他回家,而是探测其心,看其是否作复辟之想。
  历来亡国之君都是当权者的一块儿心病,因为亡国之君可以成为一面旗帜比较快地聚集一种势力,进行复辟活动,这不是假设,就在西晋八王之乱时,匈奴族人刘渊乘乱扯起“汉”的旗帜尊阿斗为孝怀皇帝,造晋朝的反,最后也确实是由他高举着阿斗的大旗推翻了晋朝,从阿斗下台到打着他的旗帜推翻晋朝只过了53年,能说司马昭问话是随意的吗?南北朝时期,五代时期,唐宋时期,亡国之君往往被杀掉,比如南唐后主到东京之后,宋太宗派徐铉(后主的大臣)去见他,复命时太宗问后主说了什么?徐不敢隐瞒:他说了悔不该杀潘祐,李平。太宗听后立刻恶向胆边生,叫人送去牵机药毒死了李昱,死状极惨。虽然后主绝对没有复辟的可能了,但统治者的防范之心严刻到了极点也使人感到发指。试想,刘禅如回答颇思蜀,焉知不被严厉处置。故于慎行说:“左右虽笑其失,不知禅之不死者以是也。禅之有计与否不可知,然其赖以自免,则过(卻)正远矣。”以此来看,刘禅不仅不笨鸟,甚至可说有点装傻充楞的狡诈而且自然不留痕迹。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是失败者,这点自保的小伎俩不值得多废口舌,不说也罢。
  再看看人们对刘禅的评价。《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作为君主,阿斗“可次齐桓,…齐桓得管仲而霸,…(阿斗)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把刘禅比之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这是不是太高了?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这样评价阿斗“今年始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刘备也听到了这个评价“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蜀书•先主传》。诸葛亮非面谀逢迎之臣,刘备也不是喜听奉承美言的主儿,如此说来阿斗的能耐总该有点影儿吧。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9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总要从两个方面的

有人认为已死殉国是英雄

有人就可以理解为委曲求全是睿智

没法统一也不需要统一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9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 就是这样``` 难说清楚`` 乐不思蜀 可以说是笨 但也可以是 保护自己的一种种办法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斗可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在ZGL不在的时候能镇住蜀国没有叛乱等等,都能说明问题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不同

但我想也不至于现在描写的那么不堪

龙生龙,凤生凤,,,总不会太差的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10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新的文章,新的观点,值得大家去深思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10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13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他不爱国是装出来的,让敌人找不到杀他的理由!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6-9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