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449|回复: 0

躺着读武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作 者: kinnatt

古龙以前曾经苦恼。读武侠小说的女孩儿不是很多,难免影响武侠小说作者的“泡钮”前景。递张名片过去,说:“我是写武侠的某某。”女孩儿摇头说:“没听说过你!”

仿佛一桶好凉好凉的冷水从头顶浇落。于是古龙在《天涯明月刀》裡发誓要“求新求变求突破”。

大概想把武侠小说引入模糊境界。

我一向认为,金、古以后的武侠小说没必要浪费我的时间去“光顾”了。尤其温瑞安直接把武侠小说引入武打故事的滥觞,更是疏远了女读者。

此后,武侠小说渐渐的淡了“侠骨柔情”,大有干脆沦为“武打书”的趋势。不仅女人讨厌看,连很多男人也不爱看了。于是“思金”、“怀古”便成为武侠小说中可望不可追的一种奢想。

虽然我喜欢温瑞安的《刀巴记》,也不讨厌《四大名捕》、《神州奇侠》系列,但温瑞安在我看来已经是个比较纯粹的武夫。

温瑞安在后来的写作中大玩花裡胡哨的文字排列游戏,乍看之下觉得“新奇”,却掩不住骨子裡的苍白和实际上的惨淡经营。

“创新”的想法虽无可厚非,但“创新”不能只流于形式上的大玩花样。

从掏钱买书回家的读者的角度,就通俗小说而言,我觉得内容好不好看、耐不耐读是首要的。写小说须得先讲好一个故事。所使用的何种技巧应该围绕著怎样说好一个故事。作者不论怎样变招或者创新,总也要玩得实在些。舍本逐末,只会变成“四不象”。想要顾客掏钱买你的帐就难了!

武侠小说源于传统的民间说话(话本),一直以来和白话小说中的经典名著一起,走的是通俗路数。即便是此类通俗小说中成为“经典”了的,首先也离不开提供一个脍炙人口的好故事。

从前读古龙的小说,很怀念他笔下的形形色色的打动我的故事。

例如《萧十一郎》男主人公和孕妇的那段很无奈的爱情就令我久久的惆怅。假如你是那个女人,你会怎麽办?

杜琪峰导演的《无味神探》也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情形。

不论是故事裡的女主人公还是阅读故事的女性,在这种情形之下,相信都是一样的“柔肠百转”。

一些女人喜欢“柔肠百转”的感味,喜见欲言又止的情境。这不亚于男性读者或观众对那种“荡气回肠”情境的钟爱。

近年也还有不少人在写武侠小说,也还有人看。

我去年在一篇小文章裡写道:这大概是一种“传统情结”,它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最底层,就像欧洲人永远怀念的“骑士”和与之相适应的游侠文学,就像美国人心目中不死的“牛仔”及其相映成辉的西部电影,抑或日本人耿耿于怀的“忍者”及其武士文化,虽然各走各道,都是将各自的乡愁和梦想以八仙过海的方式带进新的一千年。

千古文人侠客梦。

武侠小说更多地代表著一种源自我们传统的情怀。与现实相比,它更多的是浪漫主义。

说起来我读的第一本武侠小说竟然是梁羽生写的《萍踪侠影录》,记住了张丹枫、云蕾这对痴男怨女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在此之前,我先已看过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云海玉弓缘》,记住了孟神通那对可以把人打成一块冰的掌力。那时香港“左翼电影公司”比如凤凰、长城、银都机构也拍武侠片,时为七、八十年代之交。印象中拍梁羽生的有几部,而且还允许在当时的华南等内地城市放映。当时的台湾影坛也兴古装武侠片,大都是古龙式的戏。

那时也还看了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开始看不下去,感到裡边的悲欢离合故事作者“人为设障”的痕迹太明显,情节也很牵强,便知道这位作者已然“技止于此”,便不再理睬他。但当时他也算香港“左翼”报纸一编辑,大概出于此层渊源,“左翼”那些电影公司也还在拍他写的小说。金庸得算“叛徒”,他曾在“左翼”那裡当电影编导,后来开溜了,至少是“左翼”眼裡的逃兵。后来他办《明报》也不大帮“左翼”的腔。所以不拍他。

其实我看得最早的带有“侠”色彩的小说得算《水浒》、《三侠五义》等旧书。也还喜欢《说唐》、《说岳》之类的评书或民间故事整理成的小说。处于我所生活的童年环境,连环画和香港自己生产的长篇武侠卡通漫画看得最多。当然日本的大堆漫画也有所侵袭。

十岁刚过,发现了杂志上有金庸小说的连载段落,题为《大漠英雄传》,写“江南七怪”和丘处机在焦木和尚庙裡打架,弄得两败俱伤的那一段。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射雕英雄传》,因为台湾的蒋经国政府当时不淮金庸这部小说用“射雕”的名,所以换了书名才得以出版,到了台湾以外的地方,一度也有《大漠英雄传》这个版本流传,我所见到的便属于此种带有一点“文字狱”色彩的版本。

过后不久我便在报纸上读到一篇名字不详的武侠断章,写萧秋水到金顶去见李沉舟。很喜欢那种对白和场面气氛,甚至都背诵下来。后来过了好多年才得知此是温瑞安的《神州奇侠》,但完整地看完全书,给我的感觉反而不如某些片断来得精彩,以后又读了温瑞安的一些小说,感觉他在长篇故事上的整体结构处理是有问题的。

初读温瑞安的同期,也即八十年代,最早也是在报纸的连载上见识了金庸的小说,当时也是没留意题目,只得到一大段没头没尾的故事,写的是一个叫做令狐冲的男人在思过崖上整天想他师妹,并且失恋,还同一个名叫田伯光的“酷哥”打打谈谈。当时真是太令我惊讶了,于是开始留意金庸。

一年后,得到两套寄来的金庸小说,《天龙八部》是一本一本的寄到手裡,每本间隔的时间简直令人等得难以忍受。但《书剑恩仇录》却是完整的寄来了,不那麽喜欢。

此后一路长大,一路读遍了金庸、琼瑶、温瑞安、古龙包括古龙徒儿丁情代写的各派流行小说,甚至来回反刍。也偶尔读读周慧敏的公公倪匡写的“奇幻”故事,觉得他短篇好过长篇。

那时内地适值热门引进查爷的武侠,但渐渐的潮流有点儿变了。九四年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大搞温瑞安的作品引进,裡边几个专编温瑞安的编辑特看好此君,还开始听见其他一些出小说类书的人表示:“香港的武侠不行,连金庸的也没什麽,不如台湾的!”

从那以后倒真的就“百家争鸣,众口难调”起来了。

仅我自己而言,觉得所谓“新派武侠小说”那堆作者裡边,金庸、古龙、温瑞安这三位的小说应是代表了这一代武侠小说写作的完整水平了。温瑞安以下就不属于这个档次的武侠小说了。因而我对五九年以后武侠小说的“拜读”就告一段落,基本上不再浪费时间在别人身上,甚至也包括温瑞安后期连他自己都说写得勉强的一些东西。

“新派”既已翻得八九不离十,转头再看“旧派”。还珠楼主那几大本《蜀山剑侠》摆上来,我总共只看了两页就看不下去了。小时候读宫白羽的印象还行,但老派终究已经是老派,除了一部《太极杨舍命偷拳》以外,很难留下更多印象。

于是瞧瞧老外的“武侠”,主要是欧洲的旧小说,从法兰西的“三剑客”翻起,到了西班牙的《堂吉诃德》打住。《堂吉诃德》这部欧洲人的“反武侠”之作以及后来美国的嘲弄历史的畅销小说《阿甘正传》,因其颇具嘲弄传统的“反潮流”意味,我觉得倒也有点儿像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片,不单是搞搞笑那麽简单。

雅得太高深的小说裡头,令我惊恐的居然是拉丁美洲那一部得诺贝尔奖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百年孤独》,于是喜欢。又有钱钟书的俏皮《围城》、沉从文让古龙看了还要看的《边城》、《湘西》系列,又有古龙拿来改写成武侠小说《流星蝴蝶剑》的那本美国电影小说《教父》,也都留在我这一生的生命裡。

不妨拿多点儿时间出来读读武侠小说以外的东西。武侠到了这种“夕阳年代”,不吸收点儿别的养分肯定不成了。不单要更多地吸收其他门道的元素,也还得不断的尝试揉入自己笔下,看最终能试验出什麽新成果。变化不应只是在形式上进行。

每个人看小说或是做小说都会有他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口胃不同,眼光不同,理解不同,风格也不同,也不必要求谁都一样。有人喜欢吃粤菜,有人则爱川菜,这是很自然的。成熟和心态健康的人们不会因为自己喜食粤菜而贬低其他菜系。比如,网上贴的东西琳琅满目,就像“自助餐”,各人拣自己看得上眼的尝一下,喜欢就接著尝,不喜欢大可不用理睬。人们各取所需,各投所好,也都属常情。

现下的选择已然多样化。

在这个“后武侠时代”,许多作者,包括黄易、刘定坚等人在内,大家都在摸索。而且同样面临著人们的选择已然多样化的挑战。

没有什麽是绝对的。

此文既是“躺著读武侠”,自然该专说读武侠小说的感觉。

网络上的大多数所谓“原创”的武侠故事,虽然有人说可看可不看。但对于那些写得认真、言之有物的作品,不论作者是不是“名家”,也还值得光顾。就我的阅读心理而言,比较能吸引我拜读的武侠小说一般有这样几类:反正都是一些新人新作,创作伊始写得像哪个“名家”的风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好看。读小说嘛,好不好看是最重要的。你要舍本逐末玩花样,不好好讲故事,对不起,读者未必有时间陪你耍花枪。

所以首先得有好故事“套”住人,留住人。

其次是“情感”因素。避而不言“情”,只顾著舞刀弄剑的故事,会把读者赶跑的。所谓“情”,当然不仅指男女爱情。无情无义的武侠小说,不会有生命力。
再次是作者的因素。如果一位作者本身的学养、素质、言行落了下乘,也会相应影响到其作品在读者眼裡的印象。为人和为文都需要有个成熟的过程,这作为一种起码的追求,不应该被忽视。

这年头人们更多的学会了评论。批评的武器也已日益滥觞。

争论并非没有必要,但我更喜欢那些埋头写故事去娱乐人的作者。

当我自己也写些东西的时候,有时也会引来正反两面的物议。大多数时候我都不会自己蹦出来“答辩”或“拜谢”。之所以一概敬谢不敏,其实是没有这个时间。通常我决定投入全力做一件事,在这件事没完成的时候,就连生活也都是行尸走肉一般,一切都索然无味,眼中只有这件没办完的事儿。
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这样“痴”的。但我就这样,而且一贯如此。

所以,在舞文弄墨的江湖上,即使有人从暗处朝我不友善地扔砖头、扮鬼脸,我若是真能亲眼看到,或许会觉得好笑。不过,往往是我的妹妹在帮我察看网上的阅读记录、打理往来书信,顺便替我收集一些可以安在小说角色裡的“网名”,因为替笔下的那麽多配角或过场角色起个好点儿的名字还真不容易。

其实看别人写的东西和自己写东东的时候,我很快乐。

痴只因为这份快乐。

其实我总觉得一直以来自己写的东西并“不咋地”,自己喜欢,有人喜欢就足够了。

怀著一份平平常常的“窃喜”活著,不也很好吗?

不是非要“雄霸天下”你才满意吧?

当然啦,我不会说出自己欣赏网上哪些人写的武侠故事,这是一个……
秘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12-22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