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2050|回复: 8

吴蔼仪论金庸小说中的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1、血淋淋的三角恋爱
  周芷若与赵敏二次争夺张无忌,是金庸小说之中最血淋淋的三角恋爱。作为争

  夺对象的张无忌完全被动,周、赵二次采取主动,饶是一个「秀似芝兰」,一个

  「灿若玫瑰」,两个都是智谋与刀剑并用,赵敏要毁周芷若的容,周芷若要取赵敏的命。这两个女子的爱之中,都有很重成分的占有欲;两女都觉得得到张无忌比性命、荣誉、家庭、民族更为重要,究竟这样强烈的爱情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周芷若与张无忌而言,他们第一次相识是在童年,周芷若见无忌痛苦危殆而心生怜悯,好意喂他吃饭;张无忌在难中得到呵护,是以永远感激这位温柔的小姑娘。 是几时这个同情与感激的开系转变为男女之间的爱情?对周芷若而言,转折点

  显然是在她奉灭绝师太之前,一剑刺伤张无忌之後。周芷若个性温柔细心而内向,

  极为敏感,因此也很容易受外界的意见影响。她与张无忌重逢,他因心怀感激而对她好,她自然也是对他友善,但丁敏君及灭绝师太一个恶意影射无忌跟她有暖昧开系、一个迫她杀人明志,却是令周芷若对无忌开始产主特殊感觉的重要因素。她刺了他这一剑之後,自然再也不能忘记他了。

  我想周芷若对张无忌不是没有自作多情的成分的。她可能以为无忌对她的好意是爱意,甘心让她刺伤,更是对她有情——换句话说,她在声声否认丁敏君的影射之时,其实暗中相信丁敏君所说是真的。连师父也是这样说了,她更加相信,她愿意相信。她自知生得美丽,那么无忌对她倾心又有甚么出奇呢?她之所以特别惊惶,不过是因为特别惊喜。 以为无忌爱上她,是周芷若爱上张无忌的最主要因素。这亦是人之常情:一个卓尔不凡的男子在许多人之中独钟情於自己,教人如何不动心呢?可惜,周芷若想错了,张无忌对她的善意,不过是敬重和感激。

  周芷若是个很重视「公众形象」的人,无论是师门的形象或自己温文秀雅的形象。因此,她断不会公开追求张无忌,只能盼望张无忌采取主动,传统的淑女,都是这个样子。

  她料不到的是,两件大事粉碎了她的希望,一是灭绝师太要她立下毒誓永不爱上张无忌,二是赵敏的突然杀出。这两件事的发生,使周芷若陷入一个两难:保持形象,眼白白让张无忌被赵敏抢走;或是不顾一切,不惜任何手段使张无忌与自己结婚。我曾经在《金庸小说的女子》中说过周芷若的从正变邪浑不可解,但现在可能有另一个看法:就是一个人的真正个性,在紧要开头才会暴露出来。周芷若在两难之间的抉择,暴露了她个性潜伏的另一面,也决定了她今後所走的路。

  《倚天屠龙记》最大的漏洞是周芷若在荒岛上下毒、伤殷离、放逐赵敏这段情节,因为谢逊实在没有保持缄默的理由;这点很多人都谈过了。但我想指出的是,周芷若做这件事的动机,绝不是为了履行对灭绝师大的誓言,而是简简单单地为了使张无忌憎恨赵敏而移情於她。对师父起的誓言,不过是为她提供了一个运用好谋的藉口。无忌娶不娶她,实在与光大峨嵋毫无开系。

  张无忌是个最易信人的人,恨赵敏、感激周芷若爱他、白咎有负她的爱,再加上对她的娇弱可怜动心,他就以为与她相爱,答应订下婚姻之约了。

  本来世上婚姻,多有弄假成真而促成、将错就错而就此一生。若不是赵敏突闯喜堂、架走新郎,谁能说张无忌与周芷若不会同偕到老所以,日後周芷若苦练九阴真经、少林寺外一番恶斗、光大峨嵋、甚至杀谢逊灭口也是幌子,是次要,主要目的是杀情敌,是雪弃婚之耻。周芷若是最典型的翻爱成仇,可叹的是,她到最後仍是痴心爱著张无忌,而最初爱上这个人,不过是误以为这个人对她痴心爱慕。

  2、友情与爱情

  男子真是一些奇怪的动物,对他们来说,友情反而会妨碍爱情,男女之间的友

  谊,在金庸小说不易找到例子,但是在特殊情形之下,令狐冲与任盈盈倒有一点像友情的东西,就是基於隔廉看不见盈盈的样子,令狐冲误会她是一位年老德高的老婆婆,故而向她倾吐心事,得到她的了解同情和支持。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令狐冲感到这「婆婆」的关心,立刻对她有了信任和依凭的感觉,把心底最苦涩、最恐惧忧虑的事也跟她毫不保留地细说,包括对岳灵珊的相思。而盈盈细心倾听,为他分析、释疑,对他好言劝喻,又抚琴安慰,使他暂时忘忧,这一切跟最好的朋友的所为毫无分别。

  但令狐冲对盈盈有了这一番感情,反而难以爱上她,他自觉与她有一层说不出的隔膜。当然,真正的原因可能与友情无关,而是他心中所爱的一直只有岳灵珊,他敬重盈盈,感激她为自己舍身,但盈盈从来没有像岳灵珊那样,使他魂牵梦萦。

  严格来说,任盈盈与令狐冲之间不能说是有过真正的友谊,因为任盈盈一开始,至少从令狐冲诉说他对师妹的苦恋开始,便对他「好生敬重」。任盈盈是个有胸襟气度的女子,他爱令狐冲而欣赏他对爱情的执著忠贞,因此对他爱逾自己性命的岳灵珊,她也全力保护照顾周全。对朋友的忠诚爱护,莫过於爱护照顾他亲爱的人,任盈盈对令狐冲的爱情里,其实有很多友情的成分。

  现代人都知道爱情与友情不能并全,甚么男子视你如心腹,倾诉他对另一个女子的痴恋,你就别盼望这位男子会跟你发展成爱人了。男子爱的是一类女子,视为倾诉对象的又是另一类女子。女子则不同,我怀疑些微的爱情,对某些女子来说,几乎是任何男女之间比较深入的友情的基础。女子缺乏自信,这一点点若有若无的爱情给她自信,使她感到这个男子对她怀著好意,她就能够无限度的给他友情的支持。不过,这就不是金庸小说的情了。

  3、爱的牺牲

  「问世问,情为何物」,金庸的定义似乎是:爱是一种令人愿意为所爱的人牺

  牲的感情。《神雕侠侣》的爱有很大的牺牲成分,杨过只有一个,爱上他的少女却有四个之多,又哪得不能牺牲?不过各人牺牲的情况不同罢了。

  一块锦帕,道尽了爱就是牺牲的意义。先是李莫愁赠帕给心目中的情郎陆展元,月白丝帕绣著红花绿叶,以示双双互相偎倚。陆展元另娶他人,恐李莫愁来寻仇,临终时把锦帕交给兄弟陆立鼎,但危急之际,陆立鼎却宁可把锦帕给襟兄所托的遗孤程英,而不交给女儿陆无双,这是「义」的牺牲。

  武三娘旁观看清,把帕撕做两半,两个小女孩各得一半。若干年後,两半锦帕又重新拼在一起。这次是出於爱的牺牲。程英和陆无双同时爱上了杨过,三个人面临李莫愁来犯,看来不能悻免。程英便背著陆无双私白把自己的半块锦帕交给杨过,她宁可自己要命在李莫愁手中,也希望李莫愁看在锦帕分上放过杨过,要是陆无双也以同样方法脱身,她想他两人便能结合,她爱杨过,也爱陆无双,她为杨过牺牲自己,也为陆无双牺牲自己。岂料,陆无双也是完全一般心意,也背著程英偷偷把自己的半块帕交给杨过。於是,这因义而分的两半锦帕,又因爱而复合了:但在两女而言,牺牲的效果只是令她们感到有人值得自己深爱的幸福,两女谁牺牲了,生还的一个也不会得到与杨过终身厮守,因为他本来就心有所属。而两半锦帕加在一起,结果也没能令李莫愁对杨过大发慈悲,反而刺激她杀意更盛,当年定情之物,今日陡然重现眼前,自己得不到的爱,与这三个人之间的爱,都在这两边锦帕上表露无遗,怎教她不酸上心头、恨上心头,狂呼:「往事已矣!夫复何言?」两边再撕作四块,尘拂卷处,马上动手杀人。

  李莫愁从来没有为甚么人牺牲,就算陆展元,她也没有想过为他牺牲甚么,所以,同一定义,她根本不配爱人。两女忘我的爱,偏藉著这不懂得爱的人的所谓「定情之物」表露出来,也可算是个奇特的巧合了。

  4、奇缘

  个性不同的人物,自然有不同的恋情。金庸在《天龙八部》为乔峰、殷誉和虚

  竹三个结义兄弟安排的恋情,十分配合他们的个性:乔峰与阿朱是近乎手足挚友的患难之交,殷誉对王语嫣是唯美的崇拜,而虚竹与银川公主则是百分之百的意外奇缘。这三种恋情,因为配合人物个性,所以显得十分自然,要是对调成乔峰与银川公主之类,那就不但格格不入,甚至可能不能入信於读者。

  虚竹的「奇缘」可信,其实因为他整个人就是一连串的奇遇,虚竹的故事,根本应称为「虚竹传奇」。他甚么都是意外得来,不是他要求、追求或者争取得来的。每次都是他坚拒不来,被人强迫接受,而他的坚拒绝非出於虚伪客套,而且因为这些别人眼中的大大好处,他都视为大坏处、大祸患。既然奇遇已发生了这么多次,那么再发生一次,也就不足为奇了。虚竹与银川公主的「梦郎」、「梦姑」奇缘,可以说是十分古典,也可以说是大胆创新。毫不相识的一男一次,因一夕或数夕欢偷而深深恋上,以致生死不渝,中国古代传奇故事里多得很。但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性」、「爱」不可混为一谈,婚姻又是另一回事,连爱情也未必是婚姻的基础,更何况性?提出性的满足已足够构成爱情及美满婚姻,是相当「前卫」的看法。

  想起来大家真是忽略了银川公主这个人物,其实她才是位极勇敢的前卫女性。虚竹与「梦姑」相遇,双方都是完全被动,都是童姥做的好事,她非要这小和尚破戒不可,既然身在皇宫,便顺手把公主抱来了事。但是银川公主事後要搜寻这位「梦郎」,却是多么艰巨的事,成功希望是多么渺茫。然而,她不顾一切的做了,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性满足,莫说《牡丹亭》的杜丽娘做不到,就是现代妇解运动的支持者,也未必人人敢这样做。结果,她成功了,她在茫茫人海中寻到了他,他们在黑暗中初遇,又在黑暗里重逢,他们的确有缘。金庸的爱情故事,没有比这更浪漫的了:虚竹虽然不通世务,但也不是个完全不会为自己打算的人。他跟段誉对酌大谈对心上人的倾慕,也懂得把与「梦姑」的冰窖奇缘隐去不提,以免殷誉大怒;最後,发现银川公主就是「梦姑」,他顶多向殷誉道歉,无论如何不会考虑放弃自己的美满姻缘。这当然无可厚非,若不是这样做,反而是大违常理、莫名其妙。

  但是殷誉就是个大违常理、莫名其妙的痴子,也只有这样的痴子,才可以有这样纯洁而毫无私心的爱。那不是说他爱慕王语嫣,只是「柏拉图式」的恋爱、完全是精神恋爱而不带一丝肉欲成分,也不是说他完全没有希望得到她,其实刚相反,他时刻都为得不到她而自怨自艾,一时肌肤相接,他又马上想入非非。但是,他特别的地方是,他怎样渴望得到她,也不许自己有半点亵渍的念头或存心占有之想,这些意念一起,他便马上自括嘴巴、自我斥责等等,忙个不了,及时把这些正不过的「歹念」驱逐出去:世上没有人比段誉爱得更有原则的了,他说,若真心爱一个人,务必使她欢喜,而得到她欢喜,就是最大的报酬。这些话会说的人很多,只有段誉能真正付诸实行,又真正觉得欢喜。为了令王语嫣放心慕容复不会撇下她去娶西夏公主,他竟欣然答应自己去抢了这个驸马来做。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殷誉真的是好仁如好色,甚至好仁甚於好色。他眼见乌老大要杀害七八岁女童摸样的童姥,而慕容复又拒加制止,他激於义愤而出手,叫道:「王姑娘,你就算骂我,我也是要去救她的了……」对殷誉来说,世上有甚么事比逆王语嫣之意更为难?王语嫣正好与殷誉是一双;她爱表哥的痴心和毫不加以掩饰的模样,就如殷誉爱她一样。她终於对慕容复死心而接受殷誉的爱,态度亦丝毫不改:一般的坦白得不像寻常女子,一般的毫无保留、十分坚决。她对表哥是自小的英雄崇拜,对殷誉是从感激生情,她对慕容复的感情,与殷誉对她的感情相似,而她对殷誉之情,却比殷誉对她的情接近常情得多了。

  5、爱人之死

  亲爱的人死去,是人生之中最难忍受的痛苦,这种痛苦,往往是难以用笔墨所

  形容,小时看《射鸥英雄传》,看到黄药师听闻爱女死讯那一段,十分感动。他伤心到了极处,「胸中一阵冰冷,一阵沸热,就如当日爱妻逝世时一般」。他突然仰天狂笑,渐渐笑声变成了哭声,放声大哭一阵之後,举起玉箫擎打船舷,哀歌唱道:「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裁?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好而达灾。感前哀之未喹,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玉箫拍的一声折断,他头也不回而去。

  那时感动,其一是为了父亲对女儿的感情,竟像对至交好友那样,尽情流露;

  其二是为所歌的诗辞感动,虽然对意思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後来人生经历多了,

  重看的时候,就多了一份保留,因为我已知道,最深刻的哀伤,往往不是可以这么流畅地表达出来的。此时,反而觉得黄蓉哀悼郭靖来得亲切。她没有放声大哭,没有寻死觅活,她倦极昏倒,醒来第一个就想到郭靖已经死去,心中剧痛;她不能寻死,她要照顾洪七公,但是忙了一顿,一静下来,忽然又想到郭靖已死,食不下咽。洪七公说话间险些说到郭靖,硬生生改口,她当然意会,假装没听到,但眼泪就簌簌而下了。一个亲爱的人死了,我们不是每天甚么都不做去哀悼他,日常生活要继续下去,工作要继续下去,只是正在做甚么的时候,忽然想到,那人已不在了,永远不会再见了,心头就如刀割一般剧痛,感到生命完全没有意义。

  岳灵珊握著令狐冲的手,终於闭上双目,呼吸停止,「令狐冲心中一沉,似乎整个世界忽然间都死了」。他抱著她的尸首,不停反覆安慰,但急痛攻心,终於昏晕过去。

  面对死亡,尤其是所爱的人之死,我们是那么无助,眼泪只是一种表达无助的方式,我们只是感到「世界忽然间都死了」;以美丽的诗词描画心中的悲痛,已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蛛儿骤闻无忌死讯,即时反应是「仰天跌倒,竟尔昏了过去」——都是受了突然而来的震惊。醒来之後,她继续追问,知道确实无误,反应是「长叹一声,颓然坐下」——都是从震惊变为接受现实、变为绝望。接著,她「怔怔下泪,突然间伏在沙中,放声大哭」一一都是从绝望到哀伤、悲愤,因为所爱的人已经无法再见,自己的一生已变得毫无意义。

  蛛儿在荒岛上初见谢逊,不忍隐瞒,向他透露了无忌的死讯。谢逊「仰天长啸,两颊旁泪珠滚滚而下」,这是哀伤之极的即时反应。陈家洛乍听到香香公主死了,「眼前一黑,俯伏摔了下去」,但他即时强忍,装作若无其事,勉强继续与无尘道人比剑,斗毕才「忽然一张口,喷出两口鲜血」。究竟他是个既年少好强而又感情脆弱的人,若不是好强,就不会拚命强忍;若不是多情,就不会为爱人之死而伤恸得吐血。

  金庸小说之中,最赚人热泪的场面是阿朱之死。箫峰抱著她的遗体,根本无法接受她已经永远不会再活过来的事实。他抱著阿朱四野狂奔乱走;他不知多少次以真气输入她身体内,盼望奇迹再度出现,让阿朱活过来;他抱著她返回小镜湖,「呆呆的坐在堂前,从早晨坐到午问,从午间又坐到了傍晚……雨过天青,淡淡斜阳,照在他和阿朱身上。」终於,他没法不放下阿朱的遗体,把她安葬:「他抱起阿朱的尸身,走到士坑旁将她放了下去,两只大手抓起泥士,慢慢撒在她身上,但在她脸上却始终不撒泥士。他双眼一瞬不瞬的瞧著阿朱,只要几把泥士一撒下去,那便是从此不能再见到她了。……」「萧峰跪在坑边,良久良久,仍是不肯将泥上撒到阿朱脸上。突然之间,他站起身来,一声长啸,再也不看阿朱,双手齐推,将坑旁的泥士都堆在她身上脸上……」乔峰与阿朱的故事令人久久难忘,十之八九是在阿朱之死的感人。乔峰的痴情,使他不只是个英雄好汉,而且还是个有血有肉的真人!

  6、自疚之情

  金庸的读者那么崇拜乔峰,但他们都怪他一件事,就是他对坏女孩阿紫的迁

  就。读者恼恨阿紫,不明白乔峰为甚么对她那么好,更不忿她每每把阿朱的名字挂在口边,好像故意对乔峰进行感情的勒索。难道只为阿朱临死的几句话,委托他照顾阿紫,乔峰就应照做吗?其实,这不是一个「应」与「不应」的问题,而是他愿意那样做,因为自疚是最难受的感情,任何补偿、任何可以弥补过错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解脱,他越感到罪孽深重、越是后悔难过,就越愿意作出补偿。要求他付出越大,对他来说,也就是越大的抚慰。

  乔峰对阿紫最好的时候,是她身受重伤,几乎死去的时候,她为了要乔峰永远伴在她身边,因此以毒针暗袭他,但反为乔峰在自救之下,一掌击至重伤。对乔峰来说,这简直像是历史重演,一掌打死了阿朱,现在又一掌打死她的妹子!但是阿紫居然没有死,他忧心如焚要挽回自己掌底之下的巨祸,这次居然成功了,就如阿朱的死可以挽回那样,他终于有赎罪的机会。

  对一个活人的爱,可能随日子而转变,但阿朱在她在乔峰心目中最重要的时刻死去,她最好的一面永远留在他心中,他对她的爱永不会变。因为他负了她,因为内疚和后悔,阿朱的遗言,对他是最崇高的命令。他不但以阿紫本身爱她,更以对阿朱的爱去爱她,又怎能不百般迁就、事事宽恕她呢?从某个角度看,是阿紫把阿朱留住,因为阿紫是阿朱交给乔峰的遗命。就算阿紫不故意提醒,只要她在旁边,乔峰都会想起阿朱的。

  如果不看乔峰与阿紫的例,撇开对阿紫的厌恶,改看张三丰与张无忌,大家可能更易明白这种因为爱另一个人而产生的怜爱之情。张三丰对无忌的爱,不但是因为他爱无忌本身,还因为他的亡父张翠山之故,在无忌的身上有两重的爱,而爱之中又有无限怜惜,那就是无忌令张三丰想起张翠山,而一想起张翠山之死,张三丰的心中又充满伤感和自责自疚之情。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蔼仪论金庸小说中的情  一夜夫妻百夜恩

  1、一夜夫妻百夜恩
  人与人之间的开系,真的不是单凭道理说得通的,像「一夜夫妻百夜恩,百夜夫妻海样深」就是。在金庸中篇《连城诀》

  里,这种恩情有分外悲剧的发展。

  故事里的夫妻是乡下姑娘戚芳与城里财主少爷万圭结成的一对。万圭见戚芳美貌而起意,其实是以极不光明的手法使她下嫁的。简单地说,他设下圈套陷害本来与戚芳相恋的狄云,使他以调戏万老爷妾侍桃红的罪名含冤下狱,另一面却假装好人,替戚芳尽力营救狄云。

  戚芳被骗而下嫁万圭,她只以为狄云负她而万圭是真心照顾,她对万圭有好感不足为奇,但後来发现了真相,她的反应是怎样的呢?论理,她应该愤怒,憎恨万圭拆散了她与狄云,憎恨他欺骗自己、害自己深爱的师兄受尽折磨,但是,戚芳没有憎恨万圭,她虽然伤心恼怒,但「看到他(万圭〕憔悴而清秀的脸庞,几年的恩爱又使她心肠软了」。她就想到,万圭这样做怎样不对,始终是为了爱她,为此,她便心甘情愿地原谅他。

  狄云妒恨戚芳对万圭恩爱,戚芳不该明知他是坏人还要维护他,戚芳一早不该为万圭所动而移情别恋,但嫁给万圭之後她一直思念狄云,甚至把女儿唤做「空心菜」——她当年叫狄云的昵称,难道又很应该?照她当时所知,狄云是背她私下去调戏别的女子,她不也是同样原谅他?她天天晚上视祷他平安,祈求上天赐他姻缘早就,她对狄云也是有恩义在的。

  只因女子都很容易感激男子真心爱她。恩是他爱她的恩,情是纪念曾经爱过、一起度过苦乐的情。为此而牺牲,一般女子感到很值得.戚芳比武三娘更可怜,武三通虽然痴恋他人,但对妻子信任尊重,她对丈夫宽容大量,他也对妻子与别不同,但是万圭听了片面之词,便深信妻子不忠。武三通与娘子合力抗敌,戚芳却是被恩将仇报的丈夫杀害。那时,她已知道公公是杀父仇人,丈夫是帮凶,但她仍不忍心见他死,她去救万圭,万圭却狠心杀她,戚芳还是死而无怨,她的解释就是「一夜夫妻百夜」。

  2、妻妾之间

  要是一夫一妻之间的开系也应付不了,一夫多妻之间又如何相处?妻妾之间又如何相处?我想关键在於女子怎样看婚姻开系。如果主要视婚姻开系为经济杜会体系的一环,那么杜会习俗容许一夫多妻,只要男子承担起经济责任及遵守某些规则手续,一夫多妻便有和平共处的基础,甚至可以主出真诚温暖的感情;要是主要视婚姻为个人关系、特别是爱情开系的体现,那么一夫多妻自然很难不发生问题,因为爱情一般有很强的占有及排他成分。

  韦小宝能安享齐人之福,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他的七位妻妾都对他没有甚么爱情可言。阿珂根本不爱他;方怡爱不爱他十分有疑问;沐剑屏对他只是关心和喜欢;双儿对他最忠心也最关怀,但她没敢想到要他爱上自己;苏荃饱经世故,韦小宝是她值得珍惜的大好归宿;建宁公主的「爱」最热辣辣也最霸道,但也最不得韦小费重视,她为苏荃妙法制伏之後,七女之中也没有任何有兴趣生事的人。

  七女之中,除了建宁公主之外,谁都没有兴趣整天对著韦小宝,双儿只想整天在他身边服侍,他爱跟别人鬼混,她就在一边等候。建宁公主极有兴趣整天霸著韦小宝,但又有甚么法子?所以,韦小宝缺乏使人痴醉的质素,也是令他夫妻和睦的一个重要原因。

  妻妾不和,另一个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了,要是谁得宠便身食无忧、谁失宠便失业,那么争宠必定难以避免,尤其是资源有限,更形成为生存必得竞争的形势。但是韦小宝金山银山花不尽,而且手段阔绰,对不相干的外边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对娇妻美妾?生活有了保障,人也自然轻松大方,容易相处了。

  嫁给韦小宝,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空闲了,此人贪图美色而不沉迷,好赌、好饮酒看戏多於一切,他家夫人不好这三大娱乐,又不必陪他,那怎么打发辰光?所以互相说笑解闷,结果自然感情突飞猛进,直像亲生姊妹一样。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蔼仪论金庸小说中的情  第一辑 人生观

  天地尚无完体
  再说《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回,张无忌练“乾坤大挪移”,有一十九句没练成。 无忌对小昭说:“日盈缺,月满亏蚀,天地尚无完体。我何可人心不足,贪多务得?留一十九句练之不成,那才是道理啊。”

  这道理很是。不强求,不执着做到百分之一百完美,接受自己能力所限。这个道理,对有兴趣钻研厨艺的人尤其有用。谁都知道,西式烹饪之中,各式酥皮是最难做的,牛油越高就越难控制。油酥皮的要诀是快而准,和面的阶段不要揉搓太多,以免牛油融化,牛油融化,做出来的饼皮便不酥了。初学的人,孜孜要和面阶段做得完美,搓来搓去,结果必然不成功。我的经验是,不必太注重和面是否完全均匀了有,七八成均匀使可以了,务求快,宁愿不完美,出来的效果反而更佳。 做清蛋糕,最关键的阶段是把面粉、牛油混入打起的蛋白泡内,略为手重,蛋白泡压碎

  了,蛋糕便会变成硬硬的一块。初学的人,生怕达不到蛋白泡和面粉、牛油完全均匀混和的水准,往往花太多时间精神在这个阶段,结果反而无法做出既松且轻的蛋糕。其实成功秘诀跟做油酥皮一样:宁愿不及,不要过分。

  法国茶之中,一般认为最难把握的三种酱汁是做少律酱Mayonaise,伴芦笋的荷兰汁Holland和跟牛肉上的Bernaise。这三种酱汁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以牛油或橄榄油搅拌进蛋黄里成薄糊状。要成功制造这三大难汁,秘诀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把握蛋黄的温度,逐少把油搅拌进去,与其加足油的分量,不如细心注意蛋黄的吸收程度,宁愿不足,不要过分,否

  则整个酱汁就变成炒蛋状,不能上席了。 下厨造饼点,手势宜轻不宜重,最紧要气定神闲。做人求学也是一样,不要事事求圆满。小时老师殷殷教诲,“将勤补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错的,要让成功漫不经意地从窗口进来。

  刚不可久

  昔时看金庸小说描述高手相搏谓:“刚不可久,柔不能守”,历年一直不忘,一直感到这两句不知是源于什么经典或是金庸所作的话,很有意思。只是迹着经历不同,对这两句话体会也有所改变。

  年少气盛的时候,对“刚不可久”特别留意,视为警惕。气势如虹的攻击,的确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夕”的弱点,一轮冲锋之后,后劲不继,那么对方只消懂得避其锋头,你自己便会自动疲累,不攻自破。

  那时不大注意“柔不可守”这句,觉得浑不可解。 但其实“柔不能守”的例子,才多得不可胜数。有些人主张圆滑、变通,“以柔制刚”,认为温和谅解的态度,才是无往不利,所得更多。谁知一以温和谅解保持友好关系开了头,以后要守便难了,没有原则的妥协,只是节节败退,最后无守可守,全盘放弃。眼见一步步陷入这境地的人,真是不少,“柔不能守”,也是极值得作为警惕的一句话。

  然而,近来这两句话再频频出现在脑海之中,意义又再有不同。什么“刚”、什么“柔”,不再着意,耳畔缭绕着的都是“久”、“守”两个字,好像说,刚也好,柔也好,最重要的是能够持久,能够一直紧守。

  我想,这多少跟工作的接触有点关系。近年接触的,多是记者、政坛人物、与政治有关的人与事。热心人士多得很,但眼见一批如潮水的来,又如潮水的退,再换过另一批如潮水涌来,却是没有多少是持久的,才十年的一个发展,已经没有多少人从头至尾在场经历,知道来龙去脉,因此在轻重久暂真假之间,有时就失了准绳,或者过分大惊小敝,太容易兴

  奋,也太容易失望。 世人太注重见解派别,这是激进那是保守,这是过刚那是过柔,原来一切都不及坚持到底,不被淘汰出局或自动放弃出局那么重要。樱花盛故,一夜萎落,悲壮得令人感动,但广厦高楼的根基却是石块、水泥,一重一重地建筑起来。

  你既无心我便休

  《书剑恩仇录》第十三回,金笛秀才余鱼同单恋骆冰,心情悲苦,投奔荒郊古寺,日闲见殿堂上有壁画记载高僧出家始未,说道是因听了一句曲词而大彻大悟。

  这句曲词,就是“你既无心我便休”。

  这七字犹如当头棒喝,余鱼同细想自己对骆冰一见钟情,为她如痴如醉,为她魂牵梦萦,为她朝夕苦恼,但她对自己,何尝有一丝一毫的情意?她既无心,我便应休;她娇如花,皓如玉,于我又有什么相干?当下心意已决,剃度出家。

  爱一个人而毫无保留,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事事以她为重,处处为她设想,把她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退居第二;迁就她,接受她的一切弱点,人前人后维护她,不计较自己有什么损失,那是理所当然的,爱就是贞忠而包涵容忍的。

  爱一个而甘愿耐心等待,那是理所当然的。不催促她,不勉强她,不教她有丝毫压力,不让她有半点为难,她需要多少时间,就让她有多少时间;爱是不介意耐心等待。 爱一个人直到不能爱下去。不能再爱下去,就该停止。

  不要悲愤,她没有义务要爱你;也无须万念俱灰,世上有那么多值得你爱的人,穷此一生也爱不尽。百步之内,岂无芳草,有用之身,难道无事可做?不要再想念,或想像假如她爱你——只要她爱你——生命会多圆满幸福。 不要数过去的日子,重开新段落,全心投入新的承担,把自己珍贵的感情,交付与新的理想和愿望。

  或者你会爱另一个人;或者她亦是无心,但那有什么要紧?生命是向前的,在休止符与休止符之间,你已得益良多。不爱的人不会了解,而缠绵不休的人,最后会推动爱的能力。

  出世与入世

  金庸在我的《金庸小说的男子》小序中,对他小说里所表现的人生观有十分发人深省的总结。他说:“在武侠世界中,男子的责任和感情是‘仁义为先’。仁是对大众的疾苦怨屈充分关怀,义是竭尽全力做份所当为之事,引申出去便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汉唐之后佛法和道家思想盛行,中国人的思想也为之一变,佛道的出世和儒墨的入世并行。中国一般知识分子年轻时积极关心世务和大众,以天下为己任,当在现实环境中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有的仍然衣带渐宽终不悔,有的不免趋于遁世与消极;当然,也有不少人向现存秩序投降屈服,以换取权势、名利。”

  环顾今天出版的流行书籍,教人适应社会需求,在“现存秩序”之中争取成功的,占了绝大多数。流行小说的主题,大多数侧重描写现实、男男女女在现实的洪流中学会的求存之道,其中不乏对现实环境和现存秩序的抨击和申诉,但整体而言,还是倾向接受现实。从知识分子的责任和理想去谈人生态度,似乎早已过时了。金庸所说的“中国一般知识分子”,

  大概是指我年轻时、他年轻时的中国一般知识分子,这样的人,在今日恐怕已属少数的、较倾向传统思想的人。现时谈金庸小说里的人生观,很难避免地有一股恼人的荒谬感,至少,一股浓厚的怀旧伤感。在此,为我这样纵情于怀旧之中,我先向读者告罪了。

  在上述所引的文字之中,金庸提出了四种人生态度:首先分成“出世”与“入世”两大项,然后在“入世”一项之下,又分为在入世而屡受挫折之下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转而遁世的,以及向现实低头的三种。

  在金庸小说里,这四种人生态度之中最得不到重视的是第四种。

  本来,以仁义为先,奋斗了大半生的人,最后向现实屈服,并不是不值得探讨的主题。有些人的屈服是不得已而值得同情的,例如祖大寿的降清便是;有些人的屈服则只值得鄙视,因为他们所做的是甘为名利抛弃原则,像张召重为清廷作走狗便是。可能金庸在写武侠小说的初期还是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知识份子,像袁承志那样,对屈服的人根本不屑一顾。入

  世两途

  差不多所有金庸小说都集中在一个人生观的两种结局:以天下为己任,在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应飘然引退?还是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郭靖、乔峰是杀身成仁的例子,其他的金庸主角如陈家洛、袁承志、张无忌,都是飘然引退的例子。

  两种选择之中,哪一种比较正确?金庸不讳言自己倾向飘然引退。他不是认为这比较正确,只是比较接近他个人的性格,不过,他也不认为这是一个较差的选择,因为追寻个性的由,是有它积极、有意义的一面的。我有一位同事曾经说过:人,是有权向社会辞职的。“向社会辞职”,当然是入世之后而决定退出的一种态度。

  在金庸小说里,飘然引退的男主角,并没有造成甚么损害。陈家洛根本除了退出斗争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袁承志和张无忌从头到尾都不是真正的领袖,他们的参与是形势造成,退出也是出于被动。金庸自己最喜爱的模范是范蠡,但范蠡不是“碰到头破血流”之后飘然引退,他是功成身退,越王复国,他的责任也完成了,他要“退休”,又有谁能反对?我们

  只能赞赏他不贪恋富贵,懂得急流勇退,更羡慕他能与心爱的人遁迹湖山,在淡泊中享其馀

  年。

  退隐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今天的香港,这不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最现实、最逼切的问题:九七当前,去还是留?去的不一定是自私,因为总要有人表达人类热爱自由这个讯息,去,也是一种行动的抗议。另一方面,留的也不一定是天真、乐观或愚蠢,甚至未必是过度浪漫地以天下为己任,有时一个人的性情,就是虽然明知有危险也不忍离开

  的。

  香港的去留问题比金庸小说的情境更加复杂,因为多了一层顾虑,就是去的人可能会打击别人的信心;另一个问题是,留的人以为自己会留下去,于是领导其他人走上留的路向,如果他自己忽然飘然引退,他是不是应该要对这些人负责?

  三种出世

  以天下为己任、社会责任心太重的人,弱点是过分认真,把一己的行为看得过于重要,也可以说,太过自我中心了。武侠小说是英雄主义的故事,英雄、领袖,在他们的时代和社会之中,或者有不可代替的地位,普通人是不是应以英雄的人生观为人生观,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现代管理学的格言是:没有人是无可代替的。到最后,杀身成仁已不是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一种极端个人的、对道德完美的追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个人的观点看,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社会后果一点关系也没有。

  奇怪的是,从这个角度看,金庸最出世的一位英雄,跟“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最入世的英雄,本质上完全一样。我是指令狐冲这个从头到尾都对政治全无兴趣的人。他从头到尾拒绝做任何组织的领袖,勉为其难地暂时做一下恒山掌门,也做得一塌糊涂;他根本没有领导才能,根本完全没有想过以天下为己任。他看到各路人马怎样处心积虑要“一统江湖”,下

  意识的反应就是快点退出。他只愿意在琴、剑、投合的伴侣之间,与世无争地度过一生。

  然而,令狐冲是个天生的道德完美主义者,天生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脾性。他外表不修边幅,态度散漫不羁,但是在道德情操上,他绝对是个视最高标准为当然的人。

  令狐冲是金庸小说唯一的一个彻头彻尾出世的英雄,但金庸小说里,出世的人生观并不是一种,而是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退隐”是一个层次,这包括了以天下为己任一番之后的退隐,和从未有过以天下为己任的退隐。第二个层次是佛、道思想的出世,其中佛与道又不互相同。

  道家式出世的代表人物有周伯通、小龙女;佛家式的出世,例子更加普遍,比如劝喻乔峰放弃报仇的智光大师,一举而渡萧远山、慕容博两人的无名老僧等等。

  第三种“出世”,是与佛、道都不相同的浪漫思想,就是《倚天屠龙记》里明教的信仰:“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小龙女与周伯通

  照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里所说,道家的人生态度,其中就是“艺术地人生”,即是说,以艺术精神看人生。艺术精神的要点是在于追求自然,追求个性的解放,发挥事物、个人的本质,在淋漓尽致的发挥中体验到快乐和达到美的境界。

  这个人生态度,与儒家重仁义的人生态度最彻底的分别,是在于以儒家的人生态度,一举一动都要顾及对社会的影响、发自做人的责任,但道家却完全不讲究“用”、“目的”、“责任”这些东西。为艺术而艺术,为生活而生活,为存在而存在,无拘无束,就是道家“出世”的人生观。

  我从徐先生的解说中,看到一动一静的两个体现这种人生态度的方式,动的以“游”为典型,而静的典型就是柔美的形象。在金庸的小说中,恰巧周伯通就代表了动的道家人生态度,而小龙女则代表了静的一面。

  周伯通视人世如一个大游乐场,他陆上玩厌了就到海上遨游,一个人双手互搏也可以大玩特玩。而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不沾七情六欲的“艳极无双”,就如庄子所说的姑射仙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徐先生解释说,这是描写“柔静高深之美的精神的自由活动”。熟读金庸小说的读者会记得,在《倚天屠龙记》卷首,金庸就引了一首丘处机所作的词〈无俗念〉,说是赞誉小龙女的,其中就有“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的字句。

  《神雕侠侣》之中,周伯通与小龙女一见面便十分投合,但又全无瓜葛,因为他们是同一类极清淡的人。

  但完全出世的人生观,似乎无法成为金庸小说里的一个主流思想。它的作用,其实是烘托出“仁义为先”的入世人生观。杨过深恋小龙女,就如极入世的知识分子(如金庸),对放下一切社会责任而退隐,“且自逍遥没人管”的无限向往。

  慈悲为怀

  《神雕侠侣》第三十回,小龙女初会一灯大师,杨过感觉到,小龙女与一灯相互知心,是自己与小龙女从来没有的。金庸是不是说,佛、道对人生的看法相近,反而是与入世的儒、墨人生态度格格不入?我认为不是。

  一灯与小龙女心意相通之处,不过是在于看淡生死,但是他两人看淡生死的因由是截然不同的。小龙女是自幼受训练,摒绝情欲,除了杨过之外,从来对一切事物都感情极淡;除了杨过,她没有爱过、没有恨过、没有渴望过、没有失望过。一灯却是在经历过一切情欲爱恨之后,终于大彻大悟,从此看淡尘世一切、看淡生死。

  这个分别太重要了。一灯所代表的观念是先入世而后出世的,引导他出世的道路是他对人世间痛苦的了解,因此他的出世人生观之中,有很浓重的痛苦意识。可以说,他的出世是极致深情的出世。这个出世人生观的特质是慈悲心,驱使他去拯救在苦海及罪孽中沉沦而不自知的众生。

  慈悲心的另一种特质,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这种精神,这是小龙女或周伯通所代表的道家的出世人生观所无的。

  《天龙八部》第四十三回,在少林寺的藏经阁上,乔峰不忍百姓再受战争蹂躏,断然拒绝与慕容父子结盟,无名老僧便现身称赞他“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其实,从金庸小说来看,以“出世”来形容佛家的人生观也许完全错误,出世与入世的分别,应在于是不是认为一个人应“独善其身”。

  滔滔逝水

  《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有异于金庸小说其他魔教的地方是,它不只是一个帮会,而是在帮会组织之外更有一套精神信仰。

  第十一回提到明教“食菜事魔”和裸葬的规矩,并且解释裸葬的意义是每人出世时赤条条的来,离世时也当赤条条的去。

  第二十回,明教教徒为死难者诵往生经文,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经文道:“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第二十五回,金庸借杨逍解释,明教原是在唐朝时从波斯传入中国的“摩尼教”,就是因伸张教义“为善除恶”,变成往往与当权者作对,因而被朝廷禁得十分严厉,迫成地下组织,久而久之,便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明教的人生观既“入世”而又“出世”,其实准确一点,可说是有点基督教的other-worldly——“他世”意味。就是说,这个尘世是虚幻短暂的,而且充满痛苦和罪恶,我们在努力铲除罪恶和不平之馀,必须谨记人间就是这样的了,惟有到了另一个世界——“天堂”——才可以找到圆满的快乐。

  人世间是“涕泣之谷”,世人“忧患实多”,所以生亦何欢;度过死亡而至永生,所以死亦何苦。在世上受苦的义人其实不应自怨,反而是沉迷在虚幻的喜乐悲愁中的人值得可怜。

  不过,金庸的明教绝口不提另一个世界,当然也没有“天堂”、没有“永生”。金庸把明教的人生观建于极浪漫的诗的意念上。与明教有关的还有一首曲儿和两句诗,诗是波斯诗人峨默所造的,金庸让来自波斯的金花婆婆黛绮丝教给殷离,由殷离在茫茫大海中凄迷地唱出来。曲则没有说明出处。小昭在光明道中唱给无忌听,殷离又继续唱出来,金庸大概暗示

  都是韩夫人所教,但看内容,似乎更像中国诗人的曲子。

  两句诗是:“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曲就是前面引述过的:“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两者感叹的,都是人生的短暂无常。一朝便宜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的和富的。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这曲子与“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又与“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经文的共通点,是感慨人生短暂无常,人生悲欢离合之不可期,本来悲观消极的味道很重。但是这个悲观消极的看法,却可以生出一个极积极的人生目标:“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一种为抱不平视死如归的精神。

  人生反正短暂,欢乐反正空虚,荣华富贵反正都要尽归尘土,活著反正充满愁苦,死又有甚么可怕呢?既然随时随地可以死,那么全力追求唯一值得追求的光明、自由,又有甚么要担忧?当然,理想未必可以达到,人生毕竟有限,人力毕竟薄弱,但是“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每一个在无惧地为光明而奋斗的日子,都是一个受用了的日子。人生虽然苦涩无

  比,也绝不是毫无意义。

  这种人生观非佛非道,也不属儒、墨,既而出世,亦复入世,超越凡间,也是深恋凡间,只是一种浪漫思想,也可以说是理论上的悲观与行动上的积极的混合体。我不能想像本著这种人生观的侠士会是一个甚么模样的人,会留下甚么事迹,可惜得很,金庸小说没有哪一个人物完全体现这种精神,虽然很多金庸人物都有一点点这个成分。

  也许,在动荡的时代,当一切最理智的计算都不能给我们任何满意答案的时候,我们便只剩下两种选择:忍气吞声以求宁静,或者追求理想而视死如归;要若无其事地效法周伯通与小龙女的太上忘情,那未免太勉人所难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蔼仪论金庸小说中的情  第三辑 天真与世故

  人情世故、圆熟的处世手法,在金庸小说里显然极受重视。
  《鹿鼎记》特意以中国人社会的人情世故为主题,有褒有贬,但是在其他小说里,人情世故也经常得到著意描写。不凡的主角,可能以纯真、良善、有理想、不为俗礼拘束而受到读者喜欢,但以一个普通的成年人来说,有涵养、明事理、懂得人情世故,在金庸的潜意识里,可能是更重要的优点。

  在《侠客行》里,天真的石破天(“狗杂种”)与世故的石清恰成对比,但显然金庸笔下的石清绝不是韦小宝一流,描写他的世故,绝对是旨在使读者对他更加敬服。

  怎样才称得上深谙人情世故呢?最基本的层次,就是知道习俗成规,甚么是别人所避忌的、甚么是别人所重视的。

  第二个层次,就是怎样顾全这些江湖规矩和常人心理,但要真正谈得上懂人情世故,必须有本领利用这些俗礼及人之常情,在最不利的情势里,达到圆满的效果。单是赢了别人,不算懂得人情世故,一味认输也不算懂得人情世故,要达到自己目标而不伤别人的面子,那才算得上懂人情世故。

  比方石清在《侠客行》第一章与周牧、金刀寨主安奉日等人交手,便显出他这方面的本领。他明知周牧等人在侯监集上杀了吴道通,取得一包可能是玄铁令的物事,但却明知故问,先向他打听这个人。周牧推得一乾二净,石清见他恃著人多势众,便“请”他到树林中私下讨论。周牧自然不愿,但石清的“请”是暗中用了武力的。

  他怎知周牧不会叫嚷出来呢?就是因为算准了他爱面子,不愿意别人知道他受制于人。一到树林里,石清便毫不客气,三两下功夫,把周牧从吴道通身上得来的物事抢去。

  为了顾全面子,是人情世故的第一课。对于地位比周牧更高、武功比周牧更强的安奉日,石清更加客气,一面要打赢他,一面要表面上不让人家看出来,目标就是不但要大获全胜,同时也要安奉日输了还要佩服他高明、得体、大方。一役下来,石清反而多了一个心悦诚服的朋友,这才算得上懂人情世故!

  要做到人情世故,当然要知道几时手下容情。天真良善的人只会一味往好处想、对别人宽容,但是石清的人情世故,是以精明能干、武功高强为基础,一面容情、一面要人领悟自己是在容情,这才做到使对方敬服,感到欠自己一个情。要是真的“为善不让人知”,那么就只是良善,不算懂得人情世故了。

  同样,如果根本没有本领压服人,那就没有甚么法子手下容情,教人欠下自己甚么。

  石清的人情世故不止于懂得怎么教人领情,金庸还刻意描写他的涵养、明理、不轻易发怒,更不随便激怒别人,做到力求避免争执而又不卑不亢。

  比如雪山派的耿万锺见了石清,言词十分不客气,很多过分之处,石清不是不心中有气的,但是一直按捺著不发作,最多语气有点冷淡,或者稍带一点讽刺,但也是心平气和,弄清楚了原来是自己儿子在凌霄城闯下大祸之后,更衷诚表示惭愧,不但王万仞说要烧玄素庄他一叠声同意“该烧”,甚至忍受屈辱,把自己和妻子的佩剑解下给耿万锺,向雪山派低头。石清自然也爱面子,能做到这样,当然是十分难得。

  后来寻得石中玉(其实是石破天),石清坚持要赶程把儿子押上凌霄城领罪,这并不是出于凛然大义,与郭靖要砍下郭芙一条臂膀补还对杨过之过错,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石清跟闵柔一般偏爱儿子,他也不过是个普通父亲,正如他对妻子解释那是救儿子的唯一方法。如果他们赶得上凌霄城去助雪山派对抗“赏罚二使”,万一成功,那就有希望将功抵过,求雪山派饶了儿子一命,若不成功,恶战一轮,全家丧命,那也可以洗脱了污名。抢走儿子逃走,却只是一时之计,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为原则、为目标,个中分别十分清楚。

  石清不是圣人,也不是英雄,但有涵养、明事理、态度大方、精明能干而懂得人情世故,是现实社会的普通成年人可以力求达到的水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蔼仪论金庸小说中的情  金庸与黑社会

  一谈到《鹿鼎记》所描画的世界,我总是禁不住怨气冲天,诸多不满,其实这不大好,一来老是从自己的理想和忧虑看事物,未免过分主观,二来《鹿鼎记》的人与事,颇有可敬和值得欣赏效法的一面,拒绝表扬它的正面教材,肯定失却平衡。决定从今天起,努力从积极的一面探讨《鹿鼎记》。
  有朋友提醒我,尽避我对《鹿鼎记》诸多挑剔,但金庸小说深入民间,读者的层面极广,不是人人都持与我相同的观点的。他告诉我,比如香港的黑社会,就有不少人十分崇拜《鹿鼎记》里的陈近南,而且认为这部小说使人认识到所谓“黑社会”的来源,十分有参考价值。三合会源出反清复明的爱国组织天地会,天地会的总舵主陈近南是英雄好汉,由此可见,三合会会员并不是没有尊严戒律,一昧为非作歹的坏人。

  我一向觉得陈近南是个才能卓越的领袖人物,为人可敬,但是有个重大缺点,就是始终局限于封建愚忠,“家天下”的头脑思想。但是,站在黑社会的立场,忠、义正是最重要的品德,而陈近南把忠、义的理想发挥到淋漓尽致。他为朋友奋不顾身,对有恩于他的台湾郑家始终不负,他死于郑家不肖子孙偷袭之下,很多读者或以为不值,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正是为“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这个基本原则牺牲,死得十分适合他的性格。

  天地会是否本港三合会的前身,殊难稽考,但是关于洪门的源流发展传说很多,《鹿鼎记》所彩的是其中某些传说,而洪门其后的发展,说法更多。一般而言,肯定是有一些关连,但经过多重变质之后,这关连可能已经意义不大。《倚天屠龙记》里,杨逍谈明教从为百姓打抱不平、爱国爱民族的组织,演变成被正派人士憎恶的“魔教”,或可引为借鉴。

  以金庸小说的一贯观点,“正”、“邪”之间原无绝对分野,有时自命“正派”的人,比邪派还要残酷卑鄙。相信金庸大多数的读者没有想过视今天的黑社会分子为天地会的“好汉”,但若黑社会真的以天地会及陈近南作为典范,果能收“邪中有正”之效,那么《鹿鼎记》就功德无量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蔼仪论金庸小说中的情  吴霭仪谈《天龙八部》男主角

  (取材自吴霭仪所着《金庸小说的男子》)
  乔峰、段誉,一个是草莽英雄,一个是贵介公子,两人结为兄弟,本已奇特,但段誉再结拜虚竹为叁兄弟,更加奇特。

  虚竹不过是个修为低浅、毫无见识的少林僧人,头脑既笨钝,相貌更不吸引人。他长得「浓眉大眼,一个大大的鼻子扁平下塌,容貌颇为丑陋,僧袍上打了许多补钉,却甚是乾净。」这样的一个人,又怎能练得高深武功,成为「灵鹫宫」的主人、《天龙八部》的第叁位男主角?原理就在他的名字上:他是如竹节中的空虚。

  《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伯通教郭靖「空明拳」时,首先向他解释「空」的妙处,打的譬喻十分生动。他说,空碗才能盛饭、空屋才可以住人,要是碗是实心的,就不能盛饭,要是屋子〖没有空间,那就没有用处了。周伯通是全真派的,他所说的是浅易的道家思想。

  「空」与「虚」是一样意思。虚竹的奇遇,是从破解珍珑局开始的。段誉、慕容复、延庆太子皆是棋力甚高的人,但是正因如此,他们心目中都有先见,认为应该怎样下。虚竹根本不懂得棋,他心中一点关於下棋的概念也没有,他闭目乱下一子,志在搅局,不料反而下中了。

  珍珑局的解答也是从「空」着手:局内太多子便没有出路,塞死一片,拿走了这一大片棋子,局面便「豁然开朗」了。要活动,必须要有空间,竹节中空,是有空间。段誉满心仁爱,对万物皆有情,难分难舍;虚竹不只谦「虚」,他本来就是头脑空洞,因此才碰对了答案。

  虚竹的神功并非练来,而是逍遥子把自己的毕生功力灌注到他身上而成。虚竹本来内力低微,反而省了逍遥子一重工作,不必费劲把他本来的武功化去,这又是「空」的好处。

  乔峰是以无比的意志去改变社会现实,最为主动;段誉本着他的唐吉诃德骑士精神去干预侵略,虽然达不到多大客观效果,亦有主动成分。唯有虚竹,几乎是百分之一百的被动,正是他的无为,为他带来异乎寻常的成就。

  段誉以仁爱之心看万物、谦和有礼的态度待万民,虽然表现得十分自然,事实上却是累代贵族教养的成果,他所流露的,是经过文化升华的感情。虚竹所流露的是赤子之心,他对万物对人所作出的反应,是出自天然本性,不曾加以雕琢过的反应。

  肉是鲜美的;虚竹被骗吃肉破戒,虽然心慌意乱,但深觉肉是鲜美。同样,他知道女色是出家人的大戒,但是在黑暗的冰窖中,当童姥把一个不穿衣服的妙龄女郎放在他怀中,他便自然而然地性欲勃发,舍不得加以自制。事後,他虽然深为惭愧,但绝对肯定那是极度快活的事。

  段誉见王语嫣,立时神魂颠倒,但无限痴情,自动经过教养的规律,表现为斯文高贵的仰慕崇拜,即使可笑,也绝对无可厚非。他把王语嫣当神仙供奉,甘自舍弃性命去保护她周全,欲念高度升华,因为段誉是个高度文化的产品,他是一块琢磨得晶莹光洁的美玉。

  「食、色,性也」,虚竹对「梦姑」的反应,是大自然规律本该如此,跟文化、社会道德拉不上半点关系。虚竹固然不是经过文化琢磨的「美玉」,连「浑金璞玉」也不是。在大自然的秩序中,玉与石、金与木,本来不分开甚麽是高贵、甚麽是卑贱,只分开甚麽是自然、甚麽是违反自然。

  虚竹自然而被动,他无意追求甚麽,但把他放在甚麽环境,他就接受容纳甚麽,不加以理论分析,也不会坚决抗拒,就算初时推辞抗拒,也不会抗拒到底。他做少林僧人,便接受少林清规戒律,已经破戒,方丈叫他回复俗家,脱离少林,他也含悲接受。他唯一的来自内心的推动力,只有他的良善心肠。

  但这正是虚竹为灵鹫宫众女所爱、甘心奉为首领的主要原因:他谦虚良善,随和,尊重她们而不坚持己见。

  虚竹和段誉都是幸福的人。虚竹本来一无所有,但上天让他得到一切。段誉生来便拥有一切,然而他从头到尾,都对他的尊荣财富漫不经心,他唯一追求的是爱情。叁兄弟中,是最主动的乔峰最苦。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自己坐,有点长,耐心看看吧.不过我看有耐心看完的人不会很多的.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顶下再慢慢看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4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我没有沙发,没有板凳
太多了
看不过来…………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5-19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