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2154|回复: 23

[超级转帖]《闲话三国》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1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闲话三国


            既生瑜,何生亮?
              一般看来,《三国演义》为了捧诸葛亮,有意地贬低了周瑜,给周瑜脸上抹了许多黑,给诸葛亮脸上贴了许多金。这让许多熟悉历史的读者感到不满。
              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一般的看法是,演义作者尊蜀汉为正统,把曹魏和孙吴看做了篡逆,所以在面对两个英雄人物时,一个贴金,一个抹黑。
              事实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能够发现,以白帝城托孤为界,诸葛亮的形象前后有很多不同。白帝城托孤之后的诸葛亮是位担当大任的悲剧英雄,而在白帝城托孤之前,诸葛亮其实很像一个煽阴风点鬼火的狗头军师。
              记得以前看京剧音配像的《定军山》,谭富英演老将黄忠,一位二路老生演诸葛亮。黄忠老当益壮,忠勇可嘉,让人敬佩,而摇着鹅毛扇子的诸葛亮却大使“激将法”,黄忠当然生了气了,和诸葛亮打起赌来。我看戏时也气得想揣诸葛亮一脚,如果有人拿激将法对付我,我肯定一脚揣过去了。后来当黄忠战场杀将,高声唱道:“宝刀一举红光放,无耻儿郎丧疆场。眼前若有诸葛亮,定教他含羞带愧脸无光。”真是过瘾啊!
              戏曲的故事情节来自演义,在演义中,诸葛亮对付敌人,对付盟友,对付自己人,这种以诈术欺之的行径非常多。让人看起来,就不是很地道。大家都熟悉演义,这里不一一举例了。
              所谓的演义作者给诸葛亮贴金,贴的原来就是这样的东西。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流传有“老不读三国”的话,为什么不让人读《三国演义》呢?因为演义里这种坏招损招太多了,会教人诡诈,教人学坏。学智谋未必是坏事,但如果智谋学不成,学出一副诡诈品性来,那就要不得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得从《三国演义》的来源说起。这部三国演义,原本是江湖说书艺人在市井中糊口混饭的工具。这些艺人,虽然有点文化,但并不是博学硕儒,只能是下九流中人。而这些听众,也都是市井中的下层小市民,他们的品味,与今天喜欢看肥皂剧的人们并无二致。说书人从史书捋一点,从博学君子口中捋一点,便拿到小市民中间去贩售,为了适应听众口味,自然少不了一番加工。这部三国书,代代相传,时间长了,就注定成为下层民众的东西。三国历史的英雄人物,也逐渐变成小市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说书艺人塑造人物形象时,免不了取自生活。他们目中所见,也无非是当时的下层民众。
              所以我想,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也许取自历史的只有一点点,而取自某个账房先生或者刀笔吏的成份要更多。周瑜形象,也与此类似。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的种种斗智,也许会取材于某钱庄里大掌柜二掌柜之间的轶事。
              《三国演义》在很长时间里,也就是一本通俗小说,一本入不了正人君子眼目的下九流著作,经史子集中并没有它的位置,在风声紧的时候,它会和其它小说一起,被当朝皇帝列为禁书。它的文学价值被发掘出来,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说实话只是近代的事。
              在过去,教育没有普及,大部分老百姓只能靠听书看戏来接受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条件限制,趣味如此,实不足为怪。现在教育发达了,很多人都能轻松地阅读《三国志》《资治通鉴》,对演义不满足,也是自然的事了。
              但演义着实也有演义的道理,虽然它和历史不同,但毕竟记载了另一种真实,这种真实是宋元明清市民形象市民品味的真实。另外,演义长期作为商业版本在茶楼酒肆里经营,为了吸引听众,为了赚钱,它的趣味性,紧张性,曲折性也是非常好的。如果说书的人完全按照历史来讲三国,恐怕人们有时会听不出劲来。
              记得有一则梨园轶事。马连良演京剧《群英会》,有人提出鲁肃的形象与历史不合,鲁肃是很聪明的,没有那么傻,马老板说:“鲁肃要不傻,我这个诸葛亮就没法演了。”
              所以我觉得,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周瑜形象,有时不必过于认真。



             关公女儿想嫁谁?
              《三国演义》中,东吴孙权为了和荆州的关公拉近关系,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媒,想娶关公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关公知道后,当着诸葛瑾的面大骂孙权,说:“虎女焉能嫁犬子!”把孙权比成了狗。结果是两家闹翻,孙权派吕蒙抄了关公的后路,夺了荆州,杀了关公父子,并由此引发了吴蜀一场大战,张飞和刘备也在战前战后分别死去,关公的那句骂人话“虎女焉能嫁犬子”可以说是后果不堪设想。
              记得“毛批”曾评论过关公这句不恰当的话,刘备娶过孙权的妹子,虎兄尚且可以娶犬妹,虎女为什么就不能嫁犬子呢?而且东吴孙氏,从孙坚、孙策到碧眼儿孙权,一个个都是英雄了得,曹操都忍不住夸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说孙权是“犬”,确实也不像啊!
              东汉末年乃至三国两晋,北方人都自居是华夏正统,而把南方人视为蛮夷,《世说新语》中就有很多北方人小看南方人的段子。关公是北方人,免不了有些地方观念,顺口就把东吴孙权比成了狗。但关公做为一方守将,也算个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似乎不该当着对方使臣的面,如此轻率地破口骂人,更何况这位媒人还是己方军师的哥哥。
              所以我觉得,关公骂人,其中大有文章。
              首先,关公只有一个宝贝女儿,他心目中已经有了乘龙快婿,而且这位女婿人选的身份很敏感,关公自己不便说出来。第二,东吴是西蜀的友好邻邦,双方要联合抗曹,孙权的妹子已经嫁了刘备,西蜀方面嫁一位女人到东吴也是顺理成章,事情闹到刘备诸葛亮那里,肯定一下子就成了。这样就打乱了关公的算盘,所以关公一听就火了。
              那么,关公心目中的女婿人选是谁呢?为什么这个人的身份很敏感?我觉得,关公选中的这位乘龙快婿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刘阿斗!刘关张三人是桃园结义的兄弟,关张二人是要保着大哥刘备做皇帝的,刘备做了皇帝,阿斗就是下一位皇帝,关张两家的下一代必须和刘家结亲,才能永保富贵。
              从刘备来说,阿斗要结婚,首选的人家也是关家和张家。但这个事情刘关张三人都没法直说,只能由外人来撮合。关张二人虽然兄弟情深,但在这件事上,无疑是暗中较劲的。孙权派诸葛瑾来提亲,无形中是帮了张飞的忙,坏了关公的事,所以关公才大发雷霆。
              关公大意失荆州,兵败身亡,他的女儿也下落不明。后来,刘阿斗做了皇帝,由诸葛亮等人为媒,娶张飞的大女儿做皇后。张皇后病故以后,还是由诸葛亮等人为媒,续娶张飞的小女儿为皇后。两位皇后都出于张家,正说明刘关张三人当初都有重重结亲的意愿。关公的女儿可以说是实在没福气,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古人重视政治婚姻,对于爱情是不讲究的。刘备自己娶了几次亲,糜夫人是大财主糜竺的妹子,孙夫人是东吴孙权的妹子,后来做皇后的吴夫人本来是刘备本家的一位弟妹,但他也毫不在乎地夺了过来,因为吴家是四川的巨族。诸葛亮也不例外,他的夫人黄阿丑,是一位著名的丑女,但出身于荆州大族,孔明先生也就毫不在乎她的相貌。诸葛亮的年龄本来比刘阿斗要大得多,差不多是两代人,但后来他儿子诸葛瞻还是娶了阿斗的女儿,做了驸马,孔明和阿斗成了儿女亲家。
              关公想让自己女儿做侄儿阿斗的皇后,在当时也是合情合理的想法。假如嫁到东吴,那就是做人质了。

[ 本帖最后由 周芷菁 于 2006-12-21 08:1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龙吟星落 + 5

查看全部评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延脑后有反骨?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常常会为魏延抱屈。魏延这个人长得和关公有点像,面如重枣,也使大刀,武艺很好,可能仅次于五虎上将吧,另外他还颇有智谋,算是个文武全才,在蜀中不可多得。就因为诸葛亮说了一句“魏延脑后有反骨”,于是便不太得志,最后还死在了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之下,确实是有点冤!
              反骨这种东西,不知道相书上怎么说。但古人都留着长发,梳着发髻,戴着帽子或头盔,除了亲近的人,一般是摸不着看不见别人的后脑勺的。所以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这句话,不是信口开河,就是装神弄鬼。但抛开“反骨”这种神秘东西,诸葛亮的判断基本上还是有根据有道理的,魏延的为人处事,确实有一种“即兴式叛变”的风格,称为“反骨”,大致也不错。
              《三国演义》中魏延第一次露脸,就是“即兴式叛变”。当时魏延在荆州的刘琮手下为将,顶头的上司是蔡瑁张允。曹操率兵打荆州,刘备在新野挺不住,逃到襄阳投奔刘琮。蔡瑁张允等不敢放刘备入城,还从城头射下箭来。这时身为部将的魏延忽然为刘备鸣不平,自做主张地打开城门,要放刘备进去。蔡瑁张允手下的另一部将文聘领兵来战魏延,杀在一处。刘备一看乱了,只好逃往别处。魏延打不过文聘,又找不见新主子,只得逃往长沙投奔韩玄。
              第二次露脸又是“即兴式叛变”。关公率兵夺取长沙,与老将黄忠打了几仗,不分胜败。太守韩玄怪黄忠不用力,要把他绑起来斩首。被韩玄收留在帐下的魏延又忽然地抱打不平,杀了韩玄,救了黄忠,迎接关公进城。
              诸葛亮一见魏延,就要斩了他,并说:“食其禄而杀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刘备求情,这才饶了魏延。
              魏延的两次“即兴式叛变”,表面上看来,也都有其道理。第一次他说:“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来投,何得相拒!”第二次他说:“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击之!愿随我者便来!”这两番话说得豪迈而有正义感,但也很冲动,暴露了魏延自己的性格弱点。
              魏延为人恃才傲上,这性格有点像狂生祢衡。他在蔡瑁张允手下就不太受重用,投奔韩玄以后,韩玄也怪他傲慢少礼,不肯重用他。但魏延在怀才不遇时,并不是很高贵地拂袖而去,而是忍气吞声,到了关键时刻才发作,倒戈一击来杀自己的主子。如果是忠厚一些的人,即使是说同样的话,也会首先向刘琮、韩玄进行劝谏,劝刘琮接纳刘备,劝韩玄饶了黄忠,而不会动手打开城门和杀掉韩玄。诸葛亮就是通过魏延这两次冲动的行为,判断他是个危险人物,迟早会弄出乱子来。
              一般来说,“主公”用人,都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有才,二是可靠,魏延属于有才而不可靠的人。相反地,黄忠就不一样,魏延救了他后,要杀韩玄,他想挡而没挡住,就回到府中托病不出,不与关公魏延相见,直到刘备专门去请,他才出来。让人觉得,韩玄虽然不仁,黄忠却是有义的。与魏延打过一仗的文聘也是如此,他跟着主子刘琮投降了曹操,却红着脸不肯拜见,曹操派人去找,他才过来,说:“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曹操听了很感动,说:“真忠臣也!”马上给他封了关内侯,并拜为江夏太守。
              魏延早年干了两次冲动的“即兴式叛变”,在诸葛亮心中留了坏印象,就处处地提防着他,连死前也不忘算计他。魏延曾向诸葛亮出过一条伐魏的妙计,要求分兵一支,从另一条道出发,与诸葛亮会师长安,诸葛亮没有答应。后人为此遗憾不已,认为诸葛亮有私心,失掉了胜利的机会。还有人为诸葛亮辨解,说诸葛亮只是以攻为守,不愿意冒险。但试想一下,以诸葛亮的智慧,怎能不知道这是一条妙计,只是因为计出非人,不敢如此实施而已。魏延的资历和才能,都足以担当重任,只是他“即兴式叛变”的品格,让诸葛亮无法放心。万一行至中途,魏延的想法突然变了,或者贪功冒进,或者回师汉中,或者与司马懿前后夹击诸葛亮,或者直接带兵降魏,后果就没法想了。
              就是因为诸葛亮提防得紧,魏延没有任何自做主张的机会,所以现在人们才觉得魏延死得冤枉。





             祸乱根由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言: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今读《三国演义》前几回,并参考《资治通鉴》相关章节,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这句感叹。
              汉朝末年大乱的真正开始,是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袁绍曹操等一批豪强借讨董卓之名兴起大兵之时。但在此之前,祸乱的根由已经深深地种下。
              董卓能够带兵进京,是何进召来的。何进召外藩进京,则是为了诛宦官。诛宦官原本用不着外藩,用曹操的话说,有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但何进碍着太后的面子,自己无法动手,就出此下策。而何太后之所以反对何进诛宦官,是因为自己和皇帝实际上掌握在宦官的手里。
              汉朝的宦官干政,由来已久,在他们的手里,已经换过不少皇帝。宦官之所以能够参与政事,则和汉朝的太后参政有关系。汉朝从吕太后以来,历代的太后多多少少都参与政事,好像刘邦的家族一直有尊重母亲的传统。太后是个女流之辈,她们参政,能够任用的,往往是自己的娘家人和身边的宦官,所以汉朝的外戚和宦官势力都很厉害。太后、外戚、宦官,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在选择皇帝的继位人选时,都喜欢年纪小好掌握的。曹操后来的“挟天子而令诸侯”,其实早就有了借鉴模式,是“挟天子而令天下”。
              在太后、宦官手里养大的小皇帝,最亲最近最信任的人自然是太后、宦官、外戚,那些朝廷大臣自然属于疏远一流。朝廷大臣中虽然不乏滥竽充数之辈,但其主流都是从天下四方精选出来的人中之英,道德、才能都是过人的。而宦官外戚等却只是因为亲近而得势,不可能具备太多的才能和太高的品德。
              何进、何太后出身屠沽之家,不学无术。身当要位之后,面对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手足无措、举动失宜是正常的事情。所以何太后才会出面保护宦官,何进才会召董卓等藩镇进京。天下之乱,虽由董卓之暴,实因何进无才。
              前车之覆,是后车之鉴。曹丕代汉以后,最急于治理的,是太后和太后家族,措施甚至有点过份,不使外戚有做官执政的可能,也不给太后过问朝政的机会,这两项治住了,宦官也就没有参政的机会。孙权建立吴国之后,对这方面也很重视。只有姓刘的蜀国,有喜欢宦官的遗传基因,后主刘禅在诸葛、蒋、费、董等人在时,还能保持克制,董允死后,他就喜欢上了黄皓,让黄皓误了国事。
              儒家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由内到外的次序,是很有道理的。汉灵帝在后宫搞集贸市场,连小偷的角色都有安排,是典型的身不能修。何后、何苗与何进不和,太后、宦官干政,是家不能齐。在朝廷上公然卖官,把崔烈买官的事当众说出来,当然算是国不能治。那么天下大乱实在是必然的事。
              读这段历史,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儒生误国。那些代表正义的清流知识分子、士大夫,其反对宦官干政,维护朝廷秩序的态度是非常正确的。但他们一个个笨得厉害,如同扑火的飞蛾。又好造声势,拉帮结派,最终被人家一网打尽,于大事无补。他们在反对宦官的时候,错误地提出一个尽诛宦官的主张,不论好歹,全部杀掉。这就给宦官和皇帝制造了一个辩解的理由,宦官中难道没有一两个好人?谁家不需要近侍之人?这些刑余之人的宦官,他们主要是造成了政治的腐败,自己的问题主要是贪图富贵。用曹操等明眼人的话说,皇帝不应该给宦官过多的权力,要扼制宦官,由一狱吏诛其首恶就足矣。那些清流知识分子尽诛宦官的主张和措施,逼着当权的宦官们团结起来自卫并疯狂反扑,这也是祸乱之根。
              这个时期的清流知识分子,是典型的有学无术。和春秋战国时期,楚汉相争时期、乃至汉初的那些机智多变的知识分子有明显的区别。《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曾感慨地评价了几句,说天下有道时公开发表言论实行政治主张是对的,天下无道时最应该做的是闭上招祸之口,远离斗争中心,明哲保身,以等待时机。
              但清醒的有学问有计谋的知识分子和官僚,却很快便会看破汉朝已经是纸老虎死老虎,除了利用价值之外,再没有任何振兴的希望了,所以这些人很快就开始给自己的事业做准备。天下大乱的另一根由,是这帮人要闹事!像二袁、曹操、刘焉等就是这种人。
              另:所谓的亲小人远贤臣,或者亲贤臣远小人。不独古代如此,帝王如此,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存在这种问题。每每见现在许多单位中,秘书、会计、司机、老婆、儿女、亲友,是领导的亲近信任之人,言必听,计必从,提拔任用,肥缺好事,都是这些人的。而单位里的副职领导、部门领导、普通骨干,却都像古代那些清流或者朝臣,干苦差而不受信任,言不采而多受猜忌。这也是一件可叹可悲之事。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闲谈——张角
              在《三国演义》里,谈到张角,直接冠名为“贼”。就因为他搞了一次农民起义。
              张角提出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挺压韵的。
              在历代农民起义口号里,最好听的有三个。除了张角这个,还有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很有煽动力。还有李自成的“开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很生动地表现出了民以食为天的基本需求。
              扯远了。
              那张角起兵,人马是很多的。体现在我打《三国志》游戏时,那些贼兵数量真的很惊人。但士气和带兵将领实在不好。
              张角搞黄巾军,利用的是宗教麻醉方式。所谓的“邪教”是也。应该予以取缔的,这点不说了。
              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
              看见张角手下的人嚷着口号,疯狂地与朝廷斗争,我只是想到了周星驰版《鹿鼎记》的陈近南:“读过书明事理的人,都在清朝当官,留下来的都是很蠢的人。所以要用宗教的方式麻醉他们。所谓反清复明和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





             人物闲谈——十常侍
              十常侍是比较好听的名字,学名叫“宦官”,直接点叫“太监”,难听点,袁绍说的,叫“阉竖”。
              其实也怪可怜的。说实话,招谁惹谁了?一刀挥去,就进了宫了,忒可怜。
              《史记》上说,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太监赵高,因为老子犯罪,老母去当了奴婢,他和几个兄弟进了宫。本来一介犯人之后,是很卑贱的,可是他“善律例,有气力”,居然一直爬到郎中令的高位,很生了得。
              又跑题了。
              我经常奇怪,宦官为什么在汉朝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难道正常人的政治能力不如宦官?这么说简直是长他人志气。
              我琢磨了半天才大致如是推论:一、汉朝皇帝大多足不出户,这风气一直延伸到晋。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还说那肉羹的蠢话,日常接触的除了妃子就是太监,那太监对皇帝的影响力自然巨大。二、汉朝动辄就有个大将军啊、大司马啊、皇太后啊什么的主持朝政,皇帝大多数时候是被架空的,而且受人监视。你看曹操和司马昭就知道了。如此状态下也惟有相信太监了。
              话说到这里,想到《三国演义》中一个一直无法明白的地方:十常侍在屡次周旋贿赂后终于没被大将军何进杀死,可是在外路诸侯进京时,眼看危急,他们居然不去求何进而选择把他诱入宫中杀了,导致他们全体被袁绍曹操杀掉。他们那样深思熟虑的一群人物,为何会因为一时之气而杀了何进,进而导致杀身之祸呢?
              虽然中国人习惯把宦官说得阴阳怪气,人家还是有血性的。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闲谈——督邮
              《三国演义》第二回里,有个督邮到刘备县城视察,开口要贿赂,见刘不给便派人诬陷他。结果被张飞暴打一顿,可怜得很。
              我刚看三国时一直以为他姓督,心想这么难听的姓,打死了也好。后来才知道督邮是一个官名,芝麻绿豆大的官而已,谁不好碰去碰刘备?
              翻正史:打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低头一琢磨,了然于胸了。所谓枭雄,年轻时也终有年轻气盛的时候。即使到老了韬光隐晦那么多年,终究还是忍不住去伐吴,然后在白帝城托了孤。
              老罗把这事转嫁在张飞头上,倒是高明得很。
              一方面,让刘备在张飞殴打督邮时英雄救美,表现了他忠厚。另一方面又刻画了张飞性如烈火的个性。相得益彰。
              一部三国,就是在如是的转嫁中,美化了玄德,丑化了其他很多人。看三国当做如是观。
              回头谈一下督邮:其实是一个挺典型的吏,为了小钱,做一些厚颜无耻的事。官场本如此,倒霉的是他遇上了玄德。
              秦汉官制里,官、吏其实不是一个概念。秦把国家分成中央与地方,官乃是国家干部。而吏,则是地方所雇佣的职员,不属于国家范畴。收入微薄,权力却不小。在那时,吏是可以用钱买的,不需国家批文。一直到后来,陈群搞了九品中正,国家的人才选拔才步入正轨,督邮此类人——象征着一大批人——才宣告结束。
              其实他也不冤枉。出了一回名,衬托了重点人物。督邮的名气,肯定比韩猛、史涣之类的大多了。




             人物闲谈——华雄
              华雄这个人名气是很大的,比之什么阎宇、田会之类。原因很简单,他是一个伟大的死跑龙套的,衬托了三国中无与伦比的大将关羽,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看三国,先是看了连环画,大致掌握了其中规律:越是拽的人越死得惨。当时董贼听说诸侯要弹劾他,正要派人去扁,吕布说:“儿视关外诸侯如草荐!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我一看这架势心想估计吕布死定了。因为牛皮吹得越大者下场越惨,此罗氏规律也。我正琢磨谁砍得了吕布,只见一人身长九尺跳了出来。
              关于身高咱们谈一下。三国一尺大约是现在23公分。曹操七尺,161公分。刘备七尺五,173公分。诸葛亮和张飞赵云都是八尺,184公分。满九尺的我印象里只有这几个:关羽,吕布,王双(就是二出祁山时开始打败王平后来被魏反骨砍死的黑脸),鄂焕(就是云南一个用戟的猛男),兀突骨(藤甲兵老大),还有就是华雄。可见他还是一个很勇武高大的人物。
              出场很酷。先斩了鲍忠,又对付了孙坚。注意,似乎为了不抢关羽的风头,没安排孙华俩人单挑。然后把什么俞涉、潘凤一股脑砍了。当时袁绍那个熊样:“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不在……”色厉内荏。于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关羽出场了。然后就是温酒斩华雄了。华雄至此结束。
              分析一下华雄此人,个性实在不鲜明,与颜良、文丑没啥分别,那种没什么头脑的猛将。其战绩彪炳,却也只是关羽的一块铺路石。我只是对他的几句话感兴趣。一、他毛遂自荐时说:“杀鸡焉用牛刀?”(牛刀指吕布)这么说来他还是比较谦逊,自承不如吕布。比之于张飞,本领不如吕布却每日里要把吕布杀了,似乎好那么一点点。二、他在对孙坚首战不利之下,并未一味燥进,而是听李肃的话夜袭,一举端了孙坚。这是非常成功的战例。说明他不刚愎自用,不象关羽。
              翻一下史书,历史上,关张没有参加讨董之战,所以华雄乃是孙坚斩的。但是华雄毕竟在和孙坚之战(即阳人之战,参看《三国志·吴书》)打得孙坚只有十多骑逃跑,算是很厉害了。
              这样一个将领,在历史上算是优秀的,在演义里也算是厉害的,可是就因为要衬托关羽,只好被牺牲了。但他运气不错,死在关羽手下,以至于他名气也响。比之于同样与吕布战十合而伤手的不为人知的武安国,他的运气很好了。
              最终还是印证那句话:想成名,除了自己厉害还得有人捧啊。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路诸侯讨董贼
              在小说里,十八路诸侯讨董贼是很浩大一事。给我的感觉是:董贼克扣了很多地方干部和中央干部的薪水。王老头为了保证自己的财源让董贼的秘书曹操去刺杀他,曹操没成功,就一道烟溜回去家去了。为了洗脱自己通缉犯的恶名索性把事情闹大。发檄文,召诸侯,十八家地方干部召集武装部队讨伐中央。说好听叫“讨逆”,其实就是一次内战。与美国南北内战的区别是没有组成另一个政府而已——其实是成立的,韩馥和袁绍拥立了刘虞,不过那老头没敢而已……
              十八路大军杀气腾腾地去打董贼,一上来就兵顿汜水。大家急得团团转时,关羽出来力挽狂澜,温酒斩华雄。说实话,一个已连战两阵的人你还挑不了他,实在丢脸。所以关羽斩了华雄不足为奇,唯一特点就是快得吓人了点。然后大家杀到虎牢关(这里我要鄙视老罗一下,其实汜水和虎牢是同一座关……可能老罗嫌只有一座不过瘾,于是凭空多了一座)又是遇到吕布,呼呼斩了几个傻瓜,诸侯全傻了,还是三个通缉犯齐上赶跑了吕布。董贼撤出洛阳。诸侯作鸟兽散。
              老罗写这个十八路诸侯讨董贼,给读者的印象是:所谓的诸侯全是白痴。那么多人居然先困于华雄后顿于吕布。如果没有刘关张三人,诸侯攻势就是一次彻底的失败。
              后来我翻了一下《三国志》,发现了更多的BUG。首先,讨董贼的一共只有十三路,不知道老罗哪里又凑了五家——不过他加上了公孙瓒是为了便于三兄弟出场,不过事实上讨董贼期间三兄弟全在幽州做通缉犯,自顾不暇,哪里有空去和吕布叫板?其次,说是十八路诸侯连营N里,人马有N万,大有超越赤壁八十三万曹军之势。可事实上,真正与董贼交手的两人而已,孙坚、曹操。曹操在荥阳遭到伏击大败,而孙坚几经挫折击败了董贼,却兵顿洛阳。而袁绍他们那帮人“置酒高会”,喝酒看MM呢,压根没和董贼交手。
              但联系一下三国后来的事迹,我逐渐发现,十八路诸侯讨董贼的真正意义。
              首先,请允许我罗嗦一下,把十八路诸侯报一下: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后来他们的下场:袁术在跋扈了一段后死得很惨,韩馥在联军解散后立刻被袁绍夺了冀州,豫州刺史那家伙后来被曹操排挤了,刘岱被曹操收编,王匡好象被袁绍并吞,第六到十一镇那些人先后被曹操压制或吞灭,徐州刺史大家知道三让徐州的事且不谈,孙坚死于刘表之手,公孙瓒后来在官渡战前死于袁绍。马腾活得长一点。
              这些人乃是当时汉王朝的精英中的精英,却在数年内完全土崩瓦解。在他们的血泊中,站起了曹操、刘备和孙策这样的新兴势力。
              想起曹操那句话“任贤唯举”,是完全抛却了门第观念,他的手下人才之丰富凌驾于任何诸侯之上。可以说,十八路诸侯讨董贼,使所有诸侯开始意识到:旧王朝的秩序已经不复存在。乱世真正开始了。于是从十八路诸侯解散后,新一轮势力的分配立刻拉开了序幕,天下立刻开始了毫无秩序可言的弱肉强食。而在这个时候,对旧时代拒绝最彻底的曹操就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十八路诸侯的讨伐象征了汉王朝实际的崩溃,象征了乱世的开始,这就是我的结论。
              最后谈一下此次联军对曹操的影响。曹操在联军期间写下了“白骨露于夜,千里无鸡鸣”的著名诗句,委婉地表达了对诸侯们的不满。可以说,那时的曹操多少有点匡扶天下的豪情和报国的壮志。但在诸侯们的推诿不前下,曹操看清了政客的真正虚伪本色。曹操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竖子不足与谋!”
              我仔细想那句话,分明可以感觉到其中的愤懑、藐视,更多的是悲伤。或许从那一刻开始,曹操才真正看清了所谓的政客,所谓的天下,也明白了乱世的道路。那个以前特立独行、执法严格的专心的小吏曹操至此结束,这一句无比哀伤的话宣称了一个奸雄的诞生。他在那一刹那告别了以前所有的雄心和理想,剩下的是对乱世的征服之心。这就是我的看法。





             单挑
              看三国时,看见单挑总是很兴奋。但见两军擂鼓如雷,旌旗蔽天,两将各拍战马,刀枪并举战在一处,当真酣畅淋漓。打三国游戏时,一旦有机会与敌人单挑,则是战斗最高潮。我最兴奋的是打三国七时用赵云与吕布挑,最后一个回合时,一招漫天飞舞把吕布挑了,那种兴奋难以言喻。
              但是说实话,三国时的人并不是白痴,哪来那么多单挑?实际上,三国最早是戏剧来的,而戏剧里很注重将对将的单打,实则未必。象《三国演义》里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单挑,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历朝名将,蒙恬、白起、李牧、卫青,又有几个人擅长单挑呢?将领毕竟是指挥能力作为第一要求的。
              演义里的单挑,如三英吕布、马超战虎痴之类全是虚构。唯一一场真的,是关羽斩颜良,可那与历史差距也很大。演义里是:曹操与颜良对阵,列阵之后,关羽突袭得手。但历史上,张辽与关羽率骑兵援救白马,路上遭遇颜良。具体如是:“羽于山上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军之中。”
              一般经验,骑马是不用麾盖的,所以颜良可能是坐在战车上。我的个人看法,那么实在胜之不武。
              张飞和关羽的勇猛确实有名,单挑能力在历史上都是强的,而马超“自负多力”,也是个猛将。但是史书上没提赵云和黄忠,不过这两人“强壮挚猛,并作爪牙”,那么是猛将无疑。而吕布的单挑能力似乎没有多提,但是百发百中,极其吓人,曾独自断后,“燕将数百无人敢近”。
              曹操方面,其实夏侯敦的单挑很烂。典韦许楮的勇猛是真的,但都是用兵盲,所以才不能成为首席大将。曹操部下五虎将里,张辽和张合、徐晃都是骁勇出名的,可见单挑很厉害。乐进则“勇毅无前”,那么胆子很大,但单挑不知道。于禁更不清楚了。
              其实曹操手下单挑最厉害的是曹仁。这一点或许没多少人知道。
              周郎打南郡时,一次蒋钦、徐盛、丁奉三大猛将围攻。曹仁派牛金出马,被围,曹仁亲自披甲,率百骑直入敌阵救牛金出去,一个人挑败了东吴三大猛将。陈娇说:“将军乃天人也!”确实不同凡响。而且曹仁的骑兵指挥能力相当惊人,将才绝对在夏侯敦之上,在曹氏集团算得第一。可惜老罗偏心,把他写成了白痴。《三国志》注引里有一句:“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焉。……品其勇武,仁为首,张辽次之。”大致如是了。
              最后提一句,被传得很玄的长板事件,其实是虚构居多……史书上只说赵云断后,但没有任何厮杀的记载。以陈寿的老爸和赵云的关系那么熟,如果有具体厮杀,必然绘声绘色,可惜没有。
              而且,大家该记得赵云在227年一出祁山时“年登七十斩五将”,都七十了。而长板是在公元207年……大家可以算一下,赵云在长板时都几岁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祸水
              三国是男人的天下,红楼是女人的天下,水浒是汉子的天下,儒林是书生的天下,聊斋是鬼的天下,西游是妖的天下,封神榜是白痴的天下——我说这话有根据的,封神榜里一帮人智商普遍不高,对白造作,诗歌淫亵,动不动就“祭出法宝收入囊中”。中国小说一向都太偏激太绝对,看人家法国拉伯雷大师,写《巨人传》把庞大古艾写那么完美,还是如实写了他撒尿及其他一系列不文明举动,中国的小说里但凡写英雄绝不写他吃喝拉撒,不信您查去。
              说远了。单说这三国,女人实在少得很,不过上场的都是美女。二乔貂蝉不必说,一些配角,例如孙郡主、赵夫人,也是如此。而给我印象特深的,就是邹氏。
              话说曹操攻宛城,张绣自分必败,直接听贾文和的话降了,太平无事。无巧不巧,曹操是个老色狼,当时喝醉了就问侄子:“城中有妓女否?”那侄子也不争气,还谄媚:“看见一个美女。”“带来!”于是拉来一看,是张绣婶婶。我当时暗地一算年纪,不对啊,那年曹操四十二,张绣差不多四十上下,那女人至少得有四十吧,乃半老徐娘。当时心里不由对曹操产生极大的唾弃情绪。曹操说得话很无耻:“久闻大名愿共枕席。”那邹氏居然不恼——请注意,想象一下,在街上一个担任国家要职的老男人拉一个徐娘半老的阿姨:“吾与汝作爱何如?”回答百分之九十九是:“流氓!”而二千年前的邹阿姨却一口答应,还说:“城中不便,不如移兵城外”。当时我真是吓得不轻。
              然后就是著名的淯水事故。典韦殒命,曹昂战死,曹操的绝影马也完了。
              战争的最后,其实我很想知道那个女人在哪里。按照覆巢无完卵的理论,她一定死在了乱军之中。抬头一想,这也是她唯一合理的死法。就象我始终宁愿相信史记里说:西施在吴灭后被范蠡沉入了太湖而死,虽然,我的家乡无锡还有范蠡与西施传说中的故园。
              我也在想典韦。那个疯子,那个虎狼,那个完全的杀人狂。他是否明白他是死在一个女人的一句话中。而我在猜度曹操的眼神。当他正在营帐中春宵一刻时,陡然听得杀声卷地而来,回头看见邹氏那一笑,他会是怎样的心情?
              唯一确定的是,曹操不会杀邹氏。在那个时刻,他会逃走,但不会杀邹氏。如果换了刘备,则定会先杀了邹氏,仰天叹曰:“皆备之过也!”假意要自杀,然后由张飞夺下他的刀,然后狼狈而逃。因为曹操一向对比他强的人是很佩服的。
              故事的尾声很简单。大概三年后,官渡大战前夕,张绣接受贾文和的意见投降。曹操拉着贾老头的手说:“使吾信重于天下者,子也。”意思是,使我的信誉让天下人信服者,就是你啊。
              张绣后来在官渡战中发挥了作用,后来大概在赤壁大战前死去,封扬威将军还不知是什么。
              贾文和一直活到魏国建立,封了太尉。
              典韦的儿子典满当了中郎将,默默无闻。
              如是而已。
              邹氏,淯水,宛城。一切的一切只是大时代的一个过客,风雷耀动的时代里一滴雨水。
              而那个女人,那个曹操和典韦都低估了的女人,不知是否有时会在这些男人,这些英雄的脑子里偶尔占据一会儿地位。即使历史是由男人书就,但写上一些标点的,也许真的是女人。
              一直想单独写写这个姓邹的,但每次提笔,总是无从下手。
              因为,始终无法猜出,她在想什么。



             人物闲谈——王允
              王老头出场是很忽然的,不象一些重要人物出场前都有伏笔。王老头一出场就给我白痴的印象:平白无故编个生日让大家去呜啊呜啊哭,也不怕混进个把奸细。我一直在猜王老头是不是只想先捞些生日礼物,然后岔开话题哭一阵了事以省饭钱。曹操说得好:“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当时王允定然丑态毕露。我更怀疑王允要除掉董贼究竟是为了替汉朝除害呢,还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财源……然后他就乖乖把七星刀给了曹操。我想王老头太蠢了,万一人家拿了刀反身给你告密,你立马完蛋。
              不过王老头也就是迂腐点,智商还是很高的,充分表现在美人计和连环计问题上,处理得精妙。一次很成功的计划。最妙的是这段:“温侯何不从太师去,乃在此遥望而发叹?”布视之,乃司徒王允也。相见毕,允曰:“老夫日来因染微恙,闭门不出,故久未得与将军一见。今日太师驾归眉坞,只得扶病出送,却喜得晤将军。请问将军,为何在此长叹?”布曰:“正为公女耳。”允佯惊曰:“许多时尚未与将军耶?”布曰:“老贼自宠幸久矣!”允佯大惊曰:“不信有此事!”布将前事一一告允。允仰面跌足,半晌不语。良久,乃言曰:“不意太师作此禽兽之行!”
              这一段表演出色已极,与前面那个傻王允判若两人。
              到后来,董贼死,西凉反,长安破,吕布要带王允东出武关,王允不从,吕布只得走。王允被李郭俩流氓杀了。
              老罗意犹未尽,假惺惺的题诗:“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老王是个忠臣,而且是司徒。注意,司徒可不是随便可以当的,需要惊人的政治才干。在演义里,政治才干我看不出来,但是谋略术是很优秀的。他算是为国除了一大害,更重要的是,他为美人计加离间计加……的连环计提供了新思维,使得政治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如果抛却前面白痴愚忠的王允不算,老王还是个成功的人物。
              可是同时,他也背负着士大夫最终的归宿。汉朝是重视贵族血统的地方。袁绍被人那么推重,只因为他“四世三公”,二乔那么牛,只因为他们老子乔玄当过太尉。而自曹操开始,任贤为举,贵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兴势力开始登台。王允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只能作为贵族的最后一个老分子用一些鬼蜮伎俩来做事,着实令人恻然。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闲谈——貂蝉
              中国古来的英雄所热爱的,除了江山便是美人。因为你如果对钱财孜孜不倦或者有其他啥的癖好,人家很容易就诟病你玩物丧志。可是对美人大有兴趣是人之大欲也,没什么可说的。而女人又是最可怜的。中国历史是男人胡写的,而一旦到关键时刻,男人就懂得赖帐说是女人搞坏的。周是褒姒笑没的,商是妲己妖坏的,连武大郎都是潘金莲风骚死的。而董贼自然理所当然是被女人弄死的。这就是中国人的逻辑。
              公元191年,是年董贼57岁,而按照演义的安排,貂蝉16岁。说实话,貂蝉挺倒霉的,她只是院子里叹口气,或许是因为少女怀春,或许是因为新衣服弄脏了,或许是因为月考考砸了,又或许是因为刚看了琼瑶或者是亦舒的小说而在那里自伤身世,王老头就死过来骂:“贱人将有私情耶?”貂蝉只好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那也就是句客气话。我猜王老头当时是这么想的:“哈,这丫头,跟我玩花伙哪?我就知道你在外头有男朋友了。我得不着我还就不让你如意。”当时就想出这么一招来。作为貂蝉一方,很可能是这么想的:“啊,我能和吕布结婚吗?万人迷吕布?”于是就糊涂地肯了。
              后来就是著名的连环计了。貂蝉的表现极佳。以吕布如此帅哥,追他美女多了,却还会对这个女孩子“神魂飘荡”,可见貂蝉没有做公关是很可惜的。而董贼直接说:“真神仙中人也!!”那么貂蝉的魅力无庸置疑了。
              但下面就是对她极大的考验。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是一个很麻烦的事。这两个东西虽然白痴,但是毕竟有父子之名,只要前后一对质,很简单地就可以把情况搞明白。我考虑在此期间,董贼一直倾向于貂蝉而不听吕布可能有这个因素在里面:董贼是陕西人,貂蝉则是陕西米脂人,方言相近。而吕布是九原人,地处蒙古,国语水平估计也就和陈冠希差不多,很难交流。
              董贼死后,演义做了交代:“吕布至眉坞,先取了貂蝉。”而后来貂蝉又在下邳做了回蠢事,劝吕布休要突围。然后吕布死,貂蝉不知所踪。以她的经历,如果写一本《我和两个男人不得不说的故事》,那么定能名震天下,不过可能年久失传了。毕竟美女作家的书一般是不长久的。
              民间有诸般传说,渲染貂蝉和关羽的事,不多赘言了。
              谈一下貂蝉的真名,在关汉卿的一个剧本里,她姓任,名红昌。因在宫中掌管貂蝉帽,所以赐名貂蝉。
              我以前想貂蝉的结局时,设想了很多,都不尽如人意。现在一想,央视版的貂蝉结局,倒是最好的:紫陌红尘,西风古道,风尘恋恋,老马旧车。貂蝉身着红裳,最后凝望了一眼那曾经风虎云龙的长安城,然后黯然垂下车帘。这一刹那,千年的风尘被她锁在车外,天下已经与她无关。
              有歌云:“说什么眉坞春深,全不晓天意人心。远离了富贵烦嚣地,告别了龙争虎斗门,辜负了锦绣年华,错过了豆蔻青春,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拼舍这如花似玉身。从今后再不见尔的身影,也再不闻尔的声音。貂蝉已随着那清风去,化做了一片白云。”
              那首歌给我印象很深很深。
              每次想起,想说什么,总是无从说起。
              所谓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人物闲谈——吕布
              在演义中,吕布出场就非常威武不凡。董贼当时气焰张天,“废立废立”喊得惊天动地。丁原跳出来骂他,董贼脸上挂不住了,准备开刀时,李儒眼尖,瞅见丁原身后一人“身长九尺,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杀气极重,李儒赶忙打圆场:“喝醉酒了,哈哈哈”。我估计当时如果李儒不出,董贼已经身手异处了。
              然后就是第二天,董贼西凉铁骑浩浩荡荡去和吕布交手,噼里啪啦地被吕布打得满地找牙,董贼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立刻叫李肃出马。赤兔和金珠宝贝奉上,吕布立刻转了脸色,喀嚓斩了丁原,然后到了董贼手下,又拜董贼为义父,“此所谓三姓家奴也”——张飞发明这句话委实漂亮得很,也刻薄得过了份——从此便作为董贼的部下将领了。
              然后是吕布最出彩的时候了。十八路人马杀来了,华雄被杀,董贼率兵到虎牢,吕布跳了出来,先斩方悦,又斩穆顺,败武安国——奇怪,这几个人在华雄耀武扬威时干嘛不去拼啊——最后把辽东猛虎公孙瓒追得无处藏身。所谓:“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出关搦战谁敢当?诸侯胆裂心惶惶。”果然天下无双。然后就是著名的三英战吕布。窃以为,吕布先挑了四个人,这三个人捡现成便宜再不胜是说不过去了。不过后来岳飞传里有个双枪陆文龙也是被所有猛将车轮战也未败,算得厉害。吕布就略微差一点点了,斗到后来好歹是过了百合,虚晃一戟就闪了。这也是吕布仅有的两次单打失败之一。
              然后,吕布就跌入了温柔陷阱,做了一次借刀杀人用的刀。整个事件没什么好说的,我只请大家注意一句话:“布曰:‘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允急掩其口曰:‘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布曰:‘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这句话可以说是肺腑之言,也可以从中看出吕布人性化的一面。虽然李肃对他那么花言巧语,董贼也始终对他笼络有加,他始终还是不甘心在董贼手下当一个杀人工具。他的天下不是一个将领的天下,他有巨大的野心。所以可以说,即使没有貂蝉,他也会杀了董贼。一切只是早晚而已。
              然后李郭破关,吕布没有独自逃跑,而是招呼王允一起走,并且“苦劝”。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还不是所谓“豺狼之性”。多少有点义气。
              然后吕布陷入了流浪生涯。一会儿帮这个一会儿帮那个,但主要在河北作战。尤其与黑山贼作战时把号称无敌的张燕打得落花流水。可是袁绍等始终对他疑心重重,逼得他只好不断跳槽。某次跳槽还发生这种事:“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由此可见他的骁勇实在已成了一种恐怖的威慑力,他是战神,是魔鬼。在那个时代而言,已经成了一个神话般的存在。
              然后,发生了吕布生平最重要的事,他遇到了陈宫。
              由陈宫策划,吕布攻占了兖州,控制几乎山东全境,然后全军东出濮阳与曹操会战。有几个经典战例,反正曹操正面交战屡败,而用计则吕布相形见绌了。须知曹操军乃青州军,天下著名的铁军,却在与吕布作战中屡败,可见吕布西凉骑的骁勇和吕布本人对军队的重大影响。可是在对付计策方面,吕布则一塌糊涂。他的骁勇使他的信心过于膨胀,甚至迷信于自己的勇猛,于是就陷入了麻烦之中。一直到后来被迫撤出兖州投奔徐州。
              吕布在徐州过得也不算快乐。虽然后来奔袭徐州夺了州牧,可是刘备为肘腋之祸根,袁术又常来纠缠。逼得吕布还上演了三国里极精彩的一幕——“辕门射戟”。这一箭可以说震住了所有人。说实话,张飞动不动要和吕布斗三百回合,我倒怀疑他骨子里对吕布却是根深蒂固的恐惧。就好象中国人越恐韩越嘴里说不怕韩国一样。而关羽从来对谁都没有心理恐惧症。但从这一箭开始,所有在场的人都会对吕布产生恐惧——这一箭也足见吕布的傲慢。我相信,虽然经过这一箭袁术、刘备罢兵,但是双方都已开始将矛头不自觉地对准吕布,因为他们发现吕布的潜在威胁实在很惊人。
              然后,曹操会集刘、吕、孙三家共打袁术,当时可以说是吕布一统中原的好机会。可是曹操先算了一着,先用左将军笼络住了吕布顺便安插了密探陈登(顺便说一下,陈登是个高手)破了袁术,然后顺理成章地开始打吕布。从这一系列的策略而言,吕布着实是太幼稚了。
              最后是著名的兵围下邳了。吕布屡次失去战机,最后被一次莫名其妙的出卖就擒了。如此而已。在被擒之后吕布的表现也不佳,几乎是摇尾乞怜。仅有的一句豪言是:“布将骑,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但那是描述自己投降后的宏伟蓝图,着实无意思。
              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的吕布其人。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五原地处蒙古,可见吕布很可能有少数民族血统,那么神箭飞骑的本事是天赋来的。“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这一段猛一看跟董贼年轻时还真象。年轻时因为骁勇而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做骑都尉(类似于典韦之于曹操),可是后来“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主簿者文书也,就是杨修做的活。可见吕布是被老罗丑化成一个文盲的。人家毕竟当过主簿也。
              吕布个人的勇武,可以和项羽、袁达等传奇猛将媲美,其战绩也堪称了得。而其陷入的悲剧则多少与项羽有相似处:过于迷信个人武力,无视政治手段,任用将领过于胆小等等。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过于勇猛了。勇猛成了他的最优秀的地方,从而使他放弃了其他的优点,大致如是。
              考虑一下这个人,一个生在游牧民族的地方的男人,小时候不大可能受系统的政治教育,他所有的政治经验可能完全来自于在丁原手下的官职升迁等。但在仕官时,他更多地依靠了自己的勇武,而在手腕上是绝对不行的。猛然之间,他踏进了乱世,踏上了乱世的舞台,他只能依靠他的勇武。其实人们对他的诟病是他的背叛,即使他杀董贼是正义之举。受儒家思想毒害的旧势力——袁绍、袁术、张藐等都对他避若蛇蝎。可是乱世本来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任何事都必须以最终的政治利益出发。从这一角度而言,吕布只是选择了最符合他利益的事。从这一点来讲,刘备和曹操其实和吕布是一类人:他们摒弃了一切繁文缛节和道义观念,追求的是自己的天下。可刘曹何等枭雄,他们做得肮脏的事都打着正义的幌子,而吕布则太诚实了,于是人们把矛头对准了他。其实他唯一做错的,是他不够虚伪。
              可以这么说,吕布这种人的存在是乱世的必然,可是他的死亡也是乱世的必然。没有这种人,乱世不称其为乱世。可是他如果不消亡,乱世无法结束。他只是为乱世而生,在乱世中扮演一个可能很显眼的配角,然后匆忙谢幕。他的英姿固然潇洒,他的能力固然骁勇出众,可是他不懂得演戏,所以他只能谢幕。
              陈寿如是说:“吕布有众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其实“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哪一个乱世人物不是如此?只不过吕布始终是个孩子,以为用在草原的那一套就可以驰骋中原。他太短视,也太浅显。而“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倒是很客观地说了一条历史规律。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闲谈——李儒
              《三国演义》里谋略第一的,统称是诸葛亮。但史书上来看,诸葛亮的战略固然天下无双,但战术却一般般。在三国里,真正做到算无遗策百不失一的,我印象里仅两人:贾文和,李儒。
              贾文和下回谈,单讲李儒。
              小时候打游戏《霸王的大陆》,早期智力过90的人少得要命。我派个张飞去打董卓,老被烧得焦头烂额。当时看那使计的李儒贼眉鼠眼,龇牙咧嘴,还不如我帅。当时就气不打一处来,恨得咬牙切齿。况且他还是和董贼一伙的,那恨更加蔓延开来。
              后来看演义,董贼有俩女婿。一个是牛辅,智商很低,武力也烂,跟吕布一挑就败,被人砍了首级。纯粹是白痴。而另一个就是李儒。那厮显山露水地劝董贼:“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相当简洁了当但富有力量的语言。后来又说:“丞相欲得天下,何惜一马?”我当时就对这小子有了一点点感觉,不算喜欢,但多少觉得他挺聪明的。后来曹操行刺被他看破,董贼军败又建议迁都,临了不忘埋伏在荥阳大破曹操(这也是历史上战无不胜的曹操少有的大败)一系列的动作,使他在董贼军团中显得真是鹤立鸡群,跟郁保四站在一群武大郎身边似的。一直到后来,凤仪事件了,李儒显示了真正的天才。当董贼嚷着要把吕布怎样怎样之时,李儒已经敏感地察觉到了什么。于是他立刻建议把貂蝉赐给吕布,还煞费苦心地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就是绝缨会。那时我真感觉李儒是个优秀的国家机器。这个人没有感情,因而没有任何弱点,极适合去搞政治这一套。倘若他在曹操手下讲这个故事,曹操会大叫一声,说:“多亏你提醒我啊!”然后立刻把貂蝉赐了了事。
              可惜他面对的是董卓。
              于是董卓对李儒冒出一句经典妙句。对李儒而言是噩梦,对政治家而言是十足的蠢话,但也是我对董卓仅有的一点点好感的来源:“汝之妻肯与吕布否?”
              李儒语塞。董卓于是得理,把他赶了出去。
              李儒说了一句:“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后来在下邳,陈宫在吕布不听己言时也如是说过。
              然后李儒死了。和他的丈人一起去了西天。
              终其一生,李儒一直是一个优秀的谋士,一个专业的、合格的、优秀的谋士。因而他也不得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里,陈平曾言:“我一生设阴谋太多,绝后嗣。”果然没后代。李儒和陈平相比,阴险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自从董卓踏进洛阳的那一天,李儒就该知道自己的下场。即使没有貂蝉,董卓也会死,也许不是死在吕布手上,而是李郭樊张的任何一人。这是必然的。而李儒在这个历史故事中担演了一个不漂亮的反角。
              大时代的文人总是脆弱。终魏晋时代,遁世的文人除了管宁,没一个成功,孔融和杨修是最典型的,即使阮籍最终也还是屈服于司马昭。身在乱世,其实总是一死,不过或迟或早而已。我想李儒在这一点上应该多少清楚。所以他才会预言自己的死亡。他的生命力在乱世中已经不属于脆弱者。至少,他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这一点,他比杨修强得多。


来自:超级大本营 作者不详

[ 本帖最后由 周芷菁 于 2006-12-21 08:13 编辑 ]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文章不输易先生。
PS:老夫十分同情周瑜,虽然不喜欢东吴。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公的女儿要嫁给阿斗?结果没成功,张飞的女儿成功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文章

以前在别处看过,无奈太长,没有转

感谢芷青转过来

推荐喜欢三国的人看看。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作者是谁,文笔真的不输易教授。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果然强,写的太好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延是不错的,反骨是没有的,胆识是过人的,人缘是很差的,死的是悲惨的。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监误国不只汉朝,唐朝、明朝都是教训。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仙剑2007 于 2006-12-21 11:51 发表
魏延是不错的,反骨是没有的,胆识是过人的,人缘是很差的,死的是悲惨的。


孔明掌权后期,手下武力超过魏延的人已经绝迹了,骄傲是难免的,加上他性格又要强,结局早已注定。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儒很有政治眼光,可惜主子昏庸,浪费了人才。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文章,观点独到新颖,另辟奇径。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带说一下,诸侯讨伐董卓,真正出风头是曹操(虽然惨败)和孙策,华雄也是孙砍的。——历史上。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12-2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孙坚,不是孙策
特此更正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对不起,笔误。孙因此次胜利得到了玉玺,引发了后来的灾难。。。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1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都想当皇帝,包括曹操也是,只不过他更有政治远见,忍住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2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里面没有关于吕布女儿的事迹啊,我很想知道。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吕布的女儿没有记载详细事迹,名字也没有,不要随便相信小日本的说法。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11-16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