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238|回复: 3

赤壁之战的真实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揭密: 赤壁之战的真实历史


 作者: 孤独刀客
  
  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上的一个经典战役,中学课本里把《资治通鉴》中的相关部分节选录入课本,《三国演义》中的生动描写更让这场大战深入人心。然而《资治通鉴》书于宋朝,其说固不可信,而《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夸张描写更多,以至于人们对这场战役存在着诸多误点,现略论一下赤壁之战,以释讹误。

  建安七年,曹操于官渡战袁绍,以少胜多,袁绍呕血致死。他的手下的谋士互相争权,审配、逢纪支持小儿子袁尚,辛评、郭图支持大儿子袁谭,各自为政。曹操于建安八年春三月大破袁尚、袁谭,随即准备南攻刘表。但是袁氏兄弟在后方争夺冀州,曹操只好回兵。直到建安十二年,曹操已破袁谭、袁尚、乌丸,北方大根据地已经稳定下来,于是,曹操决定南征。

  建安十三年春正月,曹操回到邺城,于玄武池操练水军,准备南攻刘表。结果曹军未到,刘表已死。刘表和他老婆蔡氏喜欢小儿子刘琮,将他的大儿子刘琦委派为江夏太守。刘表死后,他手下的人立刘琮为主。因此刘琦和刘琮就成了仇人。这时候曹军已至荆州,刘琮手下人劝他投降曹操,于是他就秘密的派使者去降曹操。当时,刘备为刘表的客将,镇守于荆州北部的樊城,直到曹军到了宛城才听说。于是刘备只好向南逃窜。至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袭取荆州,刘备“不忍”,而刘琮手下的军民多有比附刘备,结果到了当阳时,“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刘备另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有人劝刘备弃众而逃,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结果一个“不忍”,违背了“兵贵神速”的用兵准则。曹操怕刘备袭取江陵而夺得大量辎重军备,于是“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与刘备在当阳长坂遭遇,刘备兵甲不足,士气不振,结果大败,丢了老婆,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败走。最后抄小路跑到汉水边上,和关羽军队回合,然后跑到了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那里。

  这个时候,孙权屯军于柴桑,观望态势。他派鲁肃以吊丧为名(《江表传》云),和刘备结交,希望同刘备联合公与曹操。结果鲁肃刚到南郡,就听说刘琮投降了曹操,于是精致前去迎接刘备,在长坂与刘备相遇。鲁肃向刘备表示了孙权与其结交的想法,刘备于是很高兴,就屯兵于夏口,准备与曹军大战。

  然而此时,孙权内部关于是战是和仍在争论之中。孙权手下大多数人都劝孙权投降,而其中就有江东三世老臣张昭。正当孙权犹豫不决之时,鲁肃领着诸葛亮到了柴桑。诸葛亮对孙权说:“如今天下大乱,将军起兵占据江东,刘豫州也屯兵于汉水南滨,您二位与曹操共争天下。现在曹操北方已经平定,南方占领荆州,英雄没有用武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请将军您量力而行:如果你能与曹操抗衡,就和他打;要不能的话,何不投降于曹操?现在将军你犹豫不决,而事情紧急,你的大祸不远喽!!”孙权就很生气:“照你这么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慷慨激昂,吐沫横飞的说:“想当初田横是齐国的壮士,而坚守义气而不受辱;何况刘豫州身为帝胄,英才盖世,天下的人才都慕仰,如果功业不成,那是天命,怎么能屈膝投降曹操呢?”孙权勃然大怒:“我不能拿着吴国的土地举以与人!我决定了!!要和曹操决战!!天下除了刘豫州就没有可以抵抗曹操的人了。但是刘豫州刚打败仗,能和曹操相抗么?”诸葛亮以天时地利等种种因素来分析:“刘备现在手头有两万多人;曹军远来疲惫,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因此兵法说‘必定折损上将’;曹军不习水战;荆州民心未必都心服曹操。”这些分析坚定了孙权与曹军一战的决心。

  这件事在《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有着不同的记载。《吴书》中说:鲁肃不赞同张昭等人的看法,他认为孙权投降之后的待遇会降低,“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也就是说,他投降了之后,至少还能搞个市长什么的干干,但是如果孙权投降了之后能干什么?孙权听了之后于是决心一站,确定与刘备的结盟。

  愚意窃以为《吴书》之说不可取。陈寿作《三国志》,各国传志皆引自本国史书。《吴书》内容多引自吴国韦昭所写的《吴书》。然而韦昭的作品,对本国人多有赞誉之词,其夸张杜撰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件可以确定的事情是,诸葛亮在促使孙权下决心与曹操一战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在《三国志》中多处皆有记载。《吴书》闭口不提诸葛亮,无怪乎裴松之说:“如似此计始出於亮。若二国史官,各记所闻,竞欲称扬本国容美,各取其功。今此二书,同出一人,而舛互若此,非载述之体也。”最可靠的情况是鲁肃本来就劝孙权与曹操一战,诸葛亮的连横之略又进一步加强了孙权的决心。

  在孙刘联盟的结成中,诸葛亮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作为一个战略型人才而非战术型人才,诸葛亮敏锐地看到了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等弱点,分析了刘备、孙权的优势,他巧妙地利用了孙权不甘心居人篱下、想与曹操一战的心理,智激孙权,使孙权确立了孙刘联盟的基本方针。他第一个向孙权分析了当时天下的战略形势,坚定了孙权与曹军一战的决心。从这点看来,《吴书》中闭口不提诸葛亮的作用实在有失偏颇。孙盛《异同记》中以为《吴书》多回护溢美之词,我基本同意。 在诸葛亮与鲁肃的劝说下,孙权决定于曹军一战。这时候周瑜正在鄱阳练兵,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召回了周瑜。正赶上张昭等人又劝孙权投降。周瑜说:“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于是,孙权派周瑜、鲁肃、程普领三万余人,到夏口去协助刘备。

  《三国志》中,裴松之引《江表传》说: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诸葛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於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曰:“何以知(之)非青徐军邪?”吏对曰:“以船知之。”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谓关羽、张飞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结讬於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这一段,被司马光引入了《资治通鉴》孙盛曰: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於吴,而获奔助,无缘复顾望江渚而怀后计。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愚意认为,孙盛之言其实很正确。刘备这时候有求于人,周瑜如果败了,他也无法自保,怎么还会踌躇不前呢?《江表传》的说法荒谬之极,而《资治通鉴》还加以采用,司马光实在是不明智。

  曹操的军队到达了赤壁,与刘备隔江而望。刘备在赤壁大战曹军,还把曹操的船舰烧毁。曹军前进受挫。由于本身饥饿缺粮,加上疫病流行,死伤大半。曹操于是引军北还,以保南郡。刘备又和周瑜水陆并进,直逼南郡城下。曹操于是回师邺城,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当时甘宁在夷陵被曹仁军队所困,吕蒙出主意,分一半兵去救甘宁,留下一半兵由凌统带领,大破曹仁。于是孙权命周瑜任南郡太守。此时,孙权亲自率众攻打合肥,命张昭攻打九江的当涂。张昭军事才能差一点,结果出师不利。孙权也不是个能打仗的主,数月合肥不能下。正好曹操此时在巴丘,于是他命令张憙救援合肥。结果孙权听到这个消息后,跑掉了。

  却说周瑜领南郡太守后,分了一部分递给刘备。刘备于是移兵油江口,更其名为公安。他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来降。刘琦病死后,他的手下人推举刘备为荆州刺史。

  《三国演义》中周瑜火烧赤壁的故事已广入人心,然而,关于曹操被战败的这件事,在《三国志》中多有不同记载。现举几例:《魏书》《武帝纪第一》言:“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蜀书》《先主传第二》称:“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吴书》《吴主传第二》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我们所熟悉的“周瑜使苦肉计,黄盖献诈降书”然后火烧赤壁的说法,仅见于《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诸说混乱,更兼私修史书中多种不同说法,譬如王粲的《汉末英雄记》竟说曹操没船,以竹排渡江,结果竹排被周瑜所烧,于是就退兵了等荒诞之语。

  考校诸说,正史中大概有三种说法:

  ①备败曹军,焚曹操船,追至南郡,曹军乃退。
  ②刘备与曹军战,破之,曹操焚其舟船乃退。
  ③周瑜使苦肉计,黄盖献诈降书,然后以火船焚之。
  私修史中,有:
  ④据乐资《山阳公载记》云:曹操的舰船是被刘备所烧,他从华容道逃跑,待逃得性命后大笑,众人不解,曹操说:“刘备是我的仇人。这次他用火攻之计稍晚了些。要是他早放火我还哪有命在。”
  ⑤《江表传》的说法同《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孙盛以为《江表传》多有吴人溢美之词。
  ⑥王粲《汉末英雄记》以为曹军无舟船,欲使竹排南下,竹排被周瑜焚之,遂退

  总观诸说,私修史书多持周瑜破曹之说,正史多持刘备破曹之说。《汉末英雄记》说法荒诞至极,曹军已破荆州,荆州水军常与东吴打仗,怎么会没有舟船?有舟船为什么还要用竹排呢?这种说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漏洞,王粲之说,当为道听途说,那么他所说周瑜焚竹排之说则不足为信。《江表传》之书,孙盛以为吴人之作,多有溢美之词,这个破曹功绩的归属问题,可信度就要打一个折扣。作《山阳公载记》的乐资为晋朝人,虽然相隔时间不长,但他毕竟不是当时的人,其说法恐亦为道听,但是可能有一定的根据,姑且同《江表传》一样打个折扣。正史中《吴书》《吴主传第二》说是曹操与刘备交战不利,自己把船烧了。这个说法出自曹操与孙权的信,恐怕是曹操为自己的失利找的借口,可信度不高,但要注意,曹操是与刘备交战不利,而不是说周瑜。《魏书》《武帝纪第一》、《蜀书》《先主传第二》皆云刘备破曹军。这说明赤壁之战中,很有可能是刘备打败的曹操。《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言周瑜破曹军,假使给与其同《魏书》、《蜀书》中的记载一样的权重的话,那么相比而言,刘备破曹的说法在《三国志》中所见更多。考虑一下当时的情况,当时刘备屯兵于夏口,周瑜、程普等率兵来援,很有可能统一归于刘备帐下指挥,也就是说,最终赤壁之战双方的主帅仍是曹操和刘备,而并非像《三国演义》中那样写的是曹操和周瑜,刘备只是坐观成败而已。再考虑一下乐资的《山阳公载记》中的记载,可能连火攻之计也是刘备想出,或是黄盖想出后进言于刘备,然后周瑜只不过是具体的实施者。刘备惯用火攻,博望烧屯一役,即为刘备所作,故刘备思出火攻之计也是很有可能的。退一步讲,即使孙刘两军分头进军,至少刘备军使曹军受挫,致使曹操不得不回转南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的胜利,主要功绩还是应该归于刘备的。


  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是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败,让刘备趁机夺得荆州以为容身之所,又夺得南方四郡,实力逐渐扩充起来,逐渐由一个寄人篱下的客将成长为一个可以与曹操、孙权实力相抗衡的割据实力。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9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书上有的 比这全多了啊..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9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人记东西比现代人细致,细腻,细微啊。。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不过是人的想象而已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6-9 22: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