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094|回复: 4

张无忌对于江湖的意义(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0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这一篇主要讨论张无忌对于江湖乃至民族的意义。其实谈不上论文,替自己壮壮胆而已,只不过一些感受罢了。 先分析当时的江湖格局。当时的江湖主要有三大势力,明教、以少林寺为首的六大门派、丐帮及其他一些江湖帮派。当然,后来还突然冒出以赵敏为首的代表朝廷的江湖势力,而且由于军队的介入,使原先相对平衡的江湖格局受到很大的冲击。 比之射雕的个人英雄时代,可以发现此时是江湖团体兴盛的时代,在张无忌横空出世以前,没有出现象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那么特别杰出的高手(张三丰此时实际上已经淡出江湖),主要是以团体的力量在江湖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那时的正邪之分非常明显,可谓界限森严,明教被公认为是邪派,六大门派则是名门正派的中坚力量。 那时丐帮已经衰落,实际上已沦为江湖的配角;少林的实力开始相对突出,少林的底子厚,门下弟子众多,其中不乏能人异士,从整体上看,已具备统领江湖的实力,对江湖的走向起着主导作用;武当、峨嵋、昆仑等大门派的兴起是当时江湖最大的事件,他们是一股新兴力量,以其不容忽视的实力影响着江湖。 明教的实力在这个时期也发展到了最鼎盛的阶段,不仅教主武功卓绝,而且教内的左右使、四法王、五散人个个不俗,明教总坛(其权力中心)的五行旗已经军队化了,任何一个门派都无力单独与之抗衡。因此后来正邪两派火并时,六大门派必须联手。不过,那时的明教由于内部的原因,出现了暂时性衰落,已无力和六大派抗衡,光明顶一役,差点全军覆没。 从历史上看,明教一直处在朝廷的对立面,从其教歌可以看出,明教的宗旨是反抗暴政,济世救民。在元末,明教承担着抗蒙重任。换句话说,明教的最大目标是推翻元政权,而不是在武林称霸。 从这一点上看,明教本该与六大门派同仇敌忾才对,为什么没能走到一起,反而相互对立,以至非要拼个你死我活?我认为,这有多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成见,根深蒂固的成见。 看看《明教流传东土记》(杨逍著)的相关记载:明教起源于波斯,唐朝时传入东土,颇受朝廷扶持,唐皇还曾在各地为之兴建寺庙。明教的教义是行善去恶,众生平等,若有金银财物,须当救济贫众,不茹荤酒,崇拜明尊(即火神)。由于其信仰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因此人们对明教常常是敬而远之。 到了宋代,明教受到地方权势欺压,教众不忿,往往起事,规模较大的有北宋时的方腊教主,南宋时的王宗石教主、余五婆教主和张三枪教主的起义,遍及中原大地,但先后都给朝廷镇压下去了。由于明教开始公开和朝廷作对,朝廷便宣布明教为“魔教”,严加禁止,朝廷的表态无疑让民众对明教抱了很大的成见。明教为避官府耳目,于是转入地下活动,行事不免诡异;再加上这么大的一个教派,难免鱼龙混杂,出现了一些为非作歹的教众,更加深了人们的成见。 丐帮也会出陈友谅之流的人物,少林寺也会有成昆这类的大奸大恶之人,可出再多人家也还是名门正派;而明教我看出一两个就不免被人一传十、十传百,逐渐放大,皆因先存成见。于是这顶“魔教”的帽子越扣越牢。 这种成见究竟到了多深的地步?张三丰看到明教教众与蒙古官兵在汉水河畔恶斗,竟为是否出手相助再三犹豫。可见睿智如张三丰者,于他眼里,明教教众竟是和蒙古官兵没多大区别,其恶斗好比是自相残杀,悲乎!更有甚者如灭绝,人家都已经失去抵抗能力了,还要赶尽杀绝,而且还不准备一口气杀光了,先要把人一条胳膊给砍了下来,砍下来后呢,自然再砍另一条了,打算玩死他们,可见恨之深! 其二,明教缺乏一位能审时度势的领导人。 对明教而言,其首要任务是推翻元暴政,那么就应当努力消除江湖对明教的成见,致力于改善与武林各大门派的关系,以图专心举事,免得被扯后腿。但阳顶天、杨逍等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阳顶天与少林高僧动过手,并伤了对方;杨逍还不止一次地主动找峨嵋派的麻烦,双方的关系只能越弄越僵,最终弦紧必崩,一场武林浩劫不可避免。 这样伤害的不仅是明教,而且影响到整个民族事业!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阳顶天身后的明教出现的暂时性衰落,其根本原因并非仅仅缺了一个领导核心而导致四分五裂那么简单,根本在于失民心。就算阳顶天在世,明教上下团结一心,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一役,纵不能灭了明教,也必两败俱伤,中原何幸?民族何幸? 因此,此时的明教,在客观上需要有一位能很好地协调江湖关系的领导人,带领明教走出困境。这个教主大任,还真只有张无忌这样的人才能胜任。 高超的武功是基础,天大的功劳是条件,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 主要是张无忌有着与众不同的江湖观念。 首先,张无忌的身份就很特殊,他是武当弟子张翠山与天鹰教教主的女儿殷素素所生,是正邪两派之爱的结晶,又认了明教四大法王之一——金毛狮王谢逊为义父,他与两派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次,他分别受过正邪两派的恩惠。他幼年时身中寒毒,武当派倾尽全力为其疗伤;后又被明教弟子常遇春带入蝴蝶谷,以一死求神医胡青牛为他疗伤。这些因素使得他解决两派矛盾时必持调和的态度。 还有一点很重要,他的善恶观与正统观念完全不一样。在张三丰的眼里,入明教者必为邪恶之人,因此当年宁可让张无忌毒发身亡,也不愿他被常遇春携入明教,更不用说灭绝这类顽固的正派人士对明教有什么样的看法了。应当说,张三丰代表了正派人士的善恶观,而灭绝是其典型。而张无忌就不一样,他自小在荒岛上长大,父母以及义父由于门派差异,没有向他灌输任何一派的江湖观念,甚至回避了他对正邪两派所提出的疑问,他是在一个非常纯净、充满关爱的环境下长大的。这对他养成善良、宽容的性格无疑有着重要影响。 回中原后,张无忌亲眼见到了父母双双自绝于武当山,逼死他们的便是所谓名门正派;后来一系列的奇遇更是让他见识了少林高僧之冷漠、峨嵋掌门之冷酷、华山掌门之无情、昆仑掌门之阴险,如果不是武当诸侠对他呵护倍至、视如已出,张无忌多半便会与名门正派为敌了。而常遇春对他可谓义薄云天,胡青牛对他也不错,加上母亲和义父对他潜在的影响,他也能明白,所谓魔教,也有好人,也有真汉子。 这些,使他形成了客观的善恶观念,基于人,而不基于门派。这使得他对于两派的斗争,有着更清醒、更理性的认识。 这种以人为本的善恶观,也只有亲见宋兵侵扰辽民后的萧峰才及得上,但萧峰更多的是困惑,萧峰在雁门关前的抉择,更多的是基于侠义仁心的本能,但张无忌却是认识到了。 那张无忌面对两派的矛盾斗争,为什么不选择置身事外,而是挺身而出,竭力调解呢? 一方面,两边都有他至亲之人,一边有他外公、舅舅、和共过患难的不悔妹子,另一边是视他如子的武当诸侠,还有一饭之恩的芷若姑娘。他当然不愿意见到两边的人互相仇恨,互相拼命。但仅仅这样理解他,我觉得还是不够的。不要忘记,他亲眼见到父母的惨死,可以说,很大一个原因由于正邪两派的不可消除的隔亥。在蝴蝶谷,又亲眼见到纪晓芙的惨死,那更是纯粹死于这种牢不可破的隔亥。温柔善良的纪晓芙,也很容易给他一种亲如母亲般的感觉,因此,他的内心深处,必对这种正邪两派的隔亥深恶痛绝。他必会想到,如果不是因为这种隔亥,他的所爱之人也许不会死去。张无忌天生又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一点以后会论及),很容易放下仇恨,因此,自然而然地转向化解两派之间的矛盾。 于是,在六大派攻上光明顶,一场空前惨烈的武林悲剧行将上演之际,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要凭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制止这场惊天浩劫。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10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把你那个下篇编辑到这个里面来,分开的话,以后会让同志们很麻烦。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忌对于江湖的意义(下)——


六大派为何攻打光明顶,书里面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魔教作恶多端,除恶务尽,乃是我侠义辈的大节——宋远桥),竟是要对明教赶尽杀绝。于是趁明教起内讧,力量削弱之际围攻光明顶,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大屠杀。

然而六大派虽扛着“惩奸除恶”的大旗,并自我标榜为“名门正派”,但从围攻光明顶的一些细节来看,很能看出所谓“名门正派”的丑陋嘴脸,简直是一场闹剧。说恶毒一点,即所谓“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明明是一场无耻的屠杀,偏偏要披上“决斗”外衣。明教死伤惨重,高手中仅余殷天正一个尚可勉力支撑,本已经束手就擒,当该手起刀落,完成替天行道的伟大使命,可六大派偏偏不,要守所谓江湖规矩,与殷天正比武,意思是说你赢了就饶了你们,你输了你们都得死。“惩奸除恶”是多么高尚的词呀,可以这样当成一个游戏么?说白了,这不是把明教真正当成“邪魔歪道”,更象是竞争对手。

要比武,公平地比也就罢了,却是车轮战。对方只剩殷天正一人可勉力一战了,六大派却是高手如云,一个被打败了再换一个,这显然是必胜之局。这个比武不过是屠杀的前奏,玩的是猫抓老鼠的游戏,想来名门正派不想失了面子,被江湖中人说成是以众欺寡,胜之不武。但这哪里象是“惩奸除恶”的正义之战了,完全是江湖门派间的火并。

参与这场屠杀的,公报私仇者有之,企图借此扬名立万者更是有之。在他们心里,这些比“惩奸除恶”要重要多了。

如武当派,看看张无忌被周芷若刺伤之后,武当派基于“侠义”二字,犹豫着要不要向一个重伤的少年出手,宋远桥说了:“魔教作恶多端,除恶务尽,乃是我侠义辈的大节。名声固然要紧,但现今两者不能得兼,当取大者。”这是真正“惩奸除恶”的思想,看来没把它看作一场游戏。但别忘了他说这句话之前,是这样想的,“他(殷梨亭)未婚妻失身于明教杨逍,以致殒命,实是生平奇耻大恨,若不一鼓诛灭明教,扫尽奸恶淫徒,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这是宋远桥面对抉择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想法,因对一个人的仇恨而灭其全教人众。

而其他人是这么想的,“难道‘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这件轰传武林的大事,竟然闹一个铩羽而归?此后六大派在江湖上脸面何存?”他们为轰动而来(还请注意一个‘闹’字),赢了可有面子了,可以挺直腰杆继续在江湖上作侠客;输了很就没面子,打不过人家还充什么名门正派?尤其是一些实力稍逊的门派,怕是更会这么想罢,君不闻崆峒派唐某人眼见殷天正吐血倒地,兴奋地高呼:“殷天正,今日叫你死在我唐文亮拳下!”全场人都听见了,也记住了,他唐文亮将力毙天鹰教教主兼明教白眉鹰王殷天正。

动机本就不纯,过程如同游戏,这就是所谓“惩奸除恶,替天行道”?因此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本就是不合理的行为,它不应该发生。一旦发生,应当得到及时而有力的制止。

再往大一点的方面说,不要忘了当时的背景是元末,中原百姓正受着蒙古政权空前残暴的统治,驱逐鞑虏、救民于水火之中才是第一要紧的事。而明教正在承担着这个重任,明教的义军正在前线上与元兵浴血奋战。六大派对元朝的暴政无动于衷,对天下百姓的痛苦不闻不问也就罢了,反要铲除明教,真是亲者痛,仇者快。也就是说,放在抗元的大背景下,“围攻光明顶”无异于汉人的窝里斗,由于明教是以抗元为宗旨,看来连“窝里斗”都谈不上,更象是“助纣为虐”。假如诛灭了明教,可能摧毁的是整个民族大业,这些心系天下百姓的名门正派可否想到过?

张无忌及时出现了,凭着个人英雄主义,拼死挽救了明教,制止了这场空前血腥、空前荒唐的武林大屠杀,也挽救了行将被扼杀在摇篮里的民族大业。一场血腥烟消云散,民族大业重现生机。

由于张无忌对明教的至伟功劳,当上明教教主乃是众望所归。有人认为,张无忌去当这个教主,是其优柔寡断性格的体现。因为他本不想当,别人一劝,他就当了。事实上张无忌面对一些艰难的抉择时,往往考虑得十分周全,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他不过是想做出一个最合理的决定而已(关于张无忌的性格以后再分析)。他之所以答应当教主确是权宜之计,他并不想当,他没有这方面的野心,也自认没有这个能力,这一点他很有自知之明;但当时若不答应接下这个重担,明教众高手恐将成为一众宵小趁火打劫的战利品。

我主要分析的是,这个他十分不情愿坐的教主位置,究竟适合不适合他?他坐这个位置,对江湖而言,有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应当说,在那段特殊的时期内,还就他适合坐这个位置。不仅是因为他武功超君,品德服众;也不仅仅是他结束了明教长期四分五裂的状况,使明教复兴再望。他也认真地学习教规,熟悉教众,但有一点心须注意,他是完全按自已的方式来当教主的,这一点上,他很有主见;而其一系列举措,也极有眼光。他当上教主后,自觉地把民族大义、驱逐鞑虏摆在第一位,但正邪矛盾尚未化解,显然是民族大业的绊脚石。而他特殊的身份、超越门派隔阂的江湖观,使得他致力于这样的目标:引导明教朝他设想的方向发展,尽早走上正轨;化解正邪两派的仇恨,消除正邪两派的隔阂,促成正邪两派的融合。

先说说他答应就任教主的三个条件的前两个。

第一件,“本教给人目为邪魔外道,虽说是外道之人不明本教真相,但本教教众多了,难免良莠不齐,亦有不肖之徒行为放纵,残害无辜。这第一件事,是自今而后,从本人以下,人人须得严守教规,为善去恶,行侠仗义。本教兄弟间,务须亲爱互助,有如手足,切忌互相斗争。”

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两个要求。首先,张无忌让教众正视明教的不足,并引以为戒,明确提出“为善去恶,行侠仗义”,其目的不言而喻,在于引导明教朝“侠义”的方向发展。后一个要求,在于防止明教再起内讧,并以严历的教规来约束,以免明教重蹈四分五裂的覆辙。

最能体现张无忌的江湖观的是第二件,“本教和中原各大门派积怨已深,双方门人弟子、亲戚好友,都是互有死伤。此后咱们既往不咎,前愆尽释,不再向各门派寻仇。”

这个要求的提出,在当时情况下,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的。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明教死伤惨重,幸存的也差一点点就成了刀下冤魂,这仇,结得可大了。但张无忌明知为难,还是不假思索地就尽早提了出来,连给明教一个缓冲的时间也没有,立即要把这股仇恨之火强行摁了下去,以避免一出出的武林惨剧继续上演。张无忌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要求,无须说什么了,看看明教众人不大情愿地承诺之后,他是如何感激的,“各位宽宏大量,实是武林之福,苍生之幸。”苍生之幸,他着眼的,并不局限于江湖。

这一件事提出之后,是立即身体力行,付诸行动,命人放了那些垃圾门派的俘虏,还要向他们申诉明教不再与中原各门派为敌之意,处理得非常低姿态,是要努力消除各门派对明教的成见,并调解双方的紧张关系。

可以说,有了张无忌的介入,江湖矛盾大大缓和了。

那么,张无忌究竟能不能胜任这个教主之位?他具备不具备领袖品质?领袖在我们眼里,一般都是那些手握大权、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张无忌好像与这样的形象相差甚远。有人说张无忌没有主见、优柔寡断,甚至可笑地认为张无忌懦弱无能,而认定他不适合这个明教教主。我的看法是:张无忌确实不适合当一个领袖,他的性格有缺陷,大家都应当明白,一个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领袖人物是怎样炼成的,这就不用说了罢;更重要的是,他根本没这方面的野心。因此有人批评他胸无大志、没出息云云,一定要混个皇帝当当才算得上“胸有大志”吗?未必人人都会把权势放在第一位,张无忌的真正理想更可能是成为一名医生,他在这个行业无疑也可以成为如华佗那样的伟人。

但他的确具备成为一名领导者的某些素质,这使得他在成为一名领导者后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首先,张无忌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除了要改造江湖外,他也表示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可见决心还是有的;虽然当时说那句话时很有点心思,但当上教主后,“驱逐鞑虏”的确成了他的最高目标,这点尤其在与赵敏的谈话中可以看得出来,“我们汉人都有个心愿,要你们蒙古人退出汉人的地方”,“我本来就是反叛……”。他知道自己是个反叛头领,他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及相关罪名。实际上,张无忌还有更高一层的政治理想,“倘若大家都不杀人,和和气气、亲亲爱爱的都做朋友,岂不是好?”这句话非常朴素地表达了他“世界大同”的理想,不要忘了,这句话是对一个蒙古族的对头说的,他当时,已经把这位异族女子当成朋友看待了。

接下来,该是能力问题,他有没有能力当好明教教主?我们可以总结出张无忌的几点领袖品质。

善于协调矛盾。这一点不用再费口舌了吧。

低调,有亲和力。他把下属当成兄弟来看待,而杨逍他们实际上也视教主如弟兄。 知人善任。这一点非常重要。刘备也是文的不行,武的也不行,但他能用人,文靠诸葛武靠关张。张无忌接任教主后,也先掌握下属的特长、性格,然后让他们走上适合的岗位,使明教迅速地恢复正常的运转。

不刚愎自用,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又不盲目听从。这一点其要说明,太有主见了,事事只听从自己,作为一个领导者,可能因些犯下严重的错误;但张无忌又不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人,从他出现在光明顶,又接任教主之位的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他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坚持着。

深思熟虑。呵呵,这点要和上面那点结合起了。典型者如当殷梨亭为大力金刚指所伤之后,要不要上少林讨说法一事。张无忌虑的方面太多了,他想到了一个后果,紧接着又想这个后果还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力图面面俱到,这使得他在最终做出决定时,必定非常理智。换作一个鲁莽之人,气冲冲地上少林一阵乱打,江湖必再兴血雨腥风,当真正永无宁日了。当然,这件事可以看到张无忌优柔寡的一面,这是其性格的缺陷,作为一名领导者,这个性格上的弱点有可能导致他因为迟迟无法作出决定,而错过一些稍纵即逝的时机,表现在政治、军事上严重的就可能导致全盘失败,譬如项羽的鸿门宴。所以说要和上面一点结合起来。

应当说,张无忌在明教中的地位更象是一名精神领袖,他并不亲自管理明教事务,而是“无为而治”,安排下属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下属自然会替他管理的井井有条。这也是高明的治理手段,西汉“文景之治”时期的盛世,就是这么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注意到,即使张无忌突然从中原失踪了好长一段时间(寻义父),明教仍能正常运转如初,丝毫不受影响,这就可以证明张无忌的成功。

明教在张无忌手上,愣是由一盘散沙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傲视中原武林,直指大元政权。

万安寺解救大六派,是张无忌就任教主后,干得第一件大事。很难设想,如果教主不是张无忌的话,会有谁想要去万安寺救六大派?应当说,万安寺事件给张无忌化解正邪两派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契机,让他可以因此一举扭转两派的对立局面,并促成两派的和解乃至融合,以齐心协力、共抗胡虏。

张无忌的目的达到了一半。

救出六大派后,空智就代表了六大派表明了和解的态度:“中原六大派与明教为敌,但张教主以德报怨,出手相救,双方仇隙,自是一笔勾销。今后大伙儿同心协力,驱除鞑虏。”

恩怨看起来已经化解,张无忌也众望所归地成为事实上的武林盟主。但明教与六大派的抗元统一战线能形成吗?事实证明是不能的。六大派更醉心于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对于政治则采取冷漠主义,上半部分已经分析过了。现在再证实一遍。应当说空智也知道明教是反元的,不然说不出“同心协力,驱除鞑虏”的话来;但对此了解有多深,值得怀疑。后来成昆一番胡言乱语,竟然相信了明教与蒙古朝廷势力相勾结。这个实在不能理解,只能说明少林对政治乃至民族大业并不关心,明教各地的反抗斗争已经风起云涌了,少林派竟然一点也不知道么?看来出家人除了放不下一些仇恨,当真四大皆空了。

接下来的少林屠狮大会更象一幕闹剧。少林寺出尔反尔,忘了新恩,拾起旧仇,捏着谢逊这张底牌要和明教算总账了,并团结了一切能团结起来的力量来与明教相抗衡。当然,这是成昆的阴谋,整个江湖被玩弄在这个阴谋家的股掌之中,但少林就没有一丝半点的私心吗?我看借此压倒明教,重新在他的小江湖上称雄才是潜意识里的目的。不要忘了少林手中还有一张王牌——三大神僧。假如少林没那点说不清、道不白的心理在作崇,成昆能那么轻松玩得转吗?

请柬一出,各派纷至。有些门派坚定地站在明教这边,这是张无忌努力的结果。但更多的有来寻仇的,有为屠龙刀而来的,当然,不排除也有来看热闹的。可以想见,张无忌江湖大同的理想泡沫在无情的现实面前砰然破灭。他对江湖的曾经抱有的幻想太过天真了,他这时应当清醒过来,仇恨与利益才是江湖的主题!

元兵攻打少林寺又给了张无忌一个契机,张无忌凭着临时抱佛脚,从《武穆遗书》里学到的一些兵法,率领群豪击退了元兵,(应当说,张无忌在这一刻充分显示了作为领袖的综合才干),从而奠定了其在武林 中的盟主地位,也进一步改善了明教与中原各大派的关系,彻底重塑了明教在武林中的形象。

张无忌的使命完成了一半。

他没能使正邪两派做到真正的融合,实际上那也不可能,但他终于化解了两派多年沉积的仇怨,做到了使这两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江湖重归了宁静。

**************

江湖是该到了重归宁静的时候了。

结一个仇可能只要片刻的时间,一把剑,只须电光石火的功夫,就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生命,毁掉一个家庭的幸福,毁掉一个门派的希望;同时,也结下血腥的仇恨之果,不知还有多少冤魂因此含恨九泉,世世代代,冤冤相报。而化解这样一眨眼间就结下的仇恨,也许需要几代人的血与泪。

仇恨,世间又有几人能看透?而整个江湖的仇恨集中起来,其结果,必定是地狱般的毁灭。

当张无忌父母穿越正邪之恨,幸福而惶惑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将注定为化解这场仇恨而诞生。

当地狱之火在光明顶上熊熊燃烧之际,神派来了他的使者,带着包容一切的微笑,带着爱与和平的祝愿,降临到这里,他的目光刺破了铁般坚硬的黑暗。

一个个曾经伤害或正在伤害他的人,他一个个地宽恕过去。

邪恶之魔战栗了,骇然退缩,它被人性的灿烂光辉刺痛了眼睛。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处于人类之中。”

一切似乎都已尘埃落定,江湖重归宁静,中原一片生机,至高无上的皇冠在不远处等着他去亲手戴上。

但是,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岁月,该为自己好好活着。他偕同爱侣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片喧嚣之地,背对大好江山,飘然归去,再不回头。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1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张对那个虚拟时代起到的作用很大啊。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12-22 1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