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与辛弃疾,一为小说形象,一为历史人物,似乎不具可比性.但细绎之后,竟然发现多有相通之处.
有关身世:
萧峰是契丹人,从小由汉人抚养,在中原长大。他生在北宋年间,此时辽宋相持。
辛弃疾在金辖的山东历城出生,童年及青年时期在金国统治下生活,到二十三岁南归赵宋王朝。
虽然他们从血统上有胡汉之分,生卒年代上有前后之别,但他们都处于一个民族矛盾尖锐的年代。相同的不仅是时代背景,还有他们都受着同一正统儒家文化熏陶。萧峰血脉中流着契丹人的血液,但他从小不知身世,以汉人自居,以汉人为傲,接受的是汉人儒家正统文化。他在当丐帮帮主期间带领丐帮多次抗辽保宋,就证实了这一点。纵使得知自己是契丹人后,他的所作所为也没能逃脱孔孟的“缰索”。他为了辽宋两国的和平及天下百姓的福祉,义无反顾地于百万人之中与辽主耶律洪基成言,体现出孟子提倡的那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儒家思想。辛弃疾是汉人,在金国长大,这并不妨碍他接受儒家的正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一生的志愿。
豪情壮志:
金庸笔下的萧峰,“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大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那大汉桌上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两大壶酒,此外更无别物。可见他便是吃喝,也是十分的豪迈自在”。萧峰与段誉斗酒,他们共打了二十斤酒,吓得酒保咋舌,旁人瞠目。他们各饮了几碗后,段誉已支持不住,无意中运用了“六脉神剑”的功夫,将酒排出体外,而萧峰仍神清气爽,不损半分武力才智。
辛弃疾的酒量,正史上并没有记载,连野史逸闻亦未得传述。但我们不妨用陈寅恪先生的“以诗证史”的方法来看看稼轩先生与酒的相溶性。翻开辛弃疾的词集,触目皆是“酒”、“醉”二字,可见其酒量之豪有词为证。而最可爱的是他酒醉后的那种“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的狂放无羁。
盖世武功:
豪情壮志是需要绝世武功这碗酒打底的。萧峰的武功在金庸书中至少是最高的之一。聚贤庄之战、赤手搏虎、为救阿紫而率燕云十八骑南下少林寺等情节,正是他盖世武功之传神写照。
辛弃疾曾率五十骑入金营五十万众中,生擒张安国,缚之以归。若辛弃疾无以一敌十、敌百的武功,必然不可能有生擒张安国的能力;若无盖世奇功,是不可能“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吧!
领袖才能:
胸怀壮志豪情,身负绝世武功,可敬可佩。更难能可贵的是萧峰与辛弃疾都有雄韬万略的领袖才能。
萧峰先前身为“天下第一帮”的丐帮帮主,叱吒江湖,谁人不服,谁人不敬。
辛弃疾曾上书《美芹十论》、《九议》于皇上,详论制乱抗金之策,可惜不为昏庸无能贪生怕死的赵昚所用,仅充在湖南建立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侠骨柔情:
萧峰为“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但却有其侠骨柔情之面。“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像萧峰那样的大英雄,情到深处,亦潸然泪下。当萧峰得知阿朱愿意跟他到塞外骑马打猎牧牛放羊时,“萧峰纵声长笑,四周山谷鸣响,他想到阿朱说‘一同抵受患难屈辱,艰险困苦’”。当他误伤阿朱后,听阿朱说是因为担心自己不敌段家六脉神剑、易筋经,故为他而死后,“不由得热泪盈眶,泪水跟着便直洒下来”。
稼轩的豪放之词,纵横开阖,不可一世。而写起婉约词来,也不逊李后主、秦少游:“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此等词赋,如无柔情万千,怎可能飞驰于笔下。
悲惨结局:
萧峰这位大英雄,风云一世,最后以自杀身亡而谢幕。一边是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一边是养我育我的大宋。他既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又不能为汉人所容,唯有一死,才能摆脱辽宋情结。
而辛弃疾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他郁郁不得志,“却把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他因酒而豪,却又时时买醉,以图消磨那万丈冲天之豪气。
附:
辛弃疾简介(详细内容请登录百度辛弃疾吧):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