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2141|回复: 13

07年最倒霉的名人诸葛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崇拜与学习圣贤是中国人传统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人文情节,然而近来出版界“颠覆”古代名人蔚然成风,孔子被“贬”成“丧家狗”,李白被戴上“大唐第一古惑仔”的帽子,最倒霉的非三国贤相诸葛亮莫属。早在易中天《品三国》时就大揭诸葛亮的老底,而易教授对曹操的称许远远胜国过诸葛亮,进入2007年,多部出版作品更是彻底颠覆了诸葛亮往日的辉煌,从诸葛亮的人品到他的用兵谋略,以及对汉室的忠心等方面 都大加质疑,不仅诸葛亮走下圣坛,甚至被称为最虚伪的男人,我们过去是否被一个艺术加工的诸葛亮蒙蔽了?还是现在的专家为赚足眼球而过于偏激,细看书中的端倪,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亮。

颠覆是恶搞还是进步
  

当今出版界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颠覆”之风,一批古代名人万没想到,自己几千年的英名会毁于一旦,从孔子、诸葛亮、李白,到艺术人物的林黛玉、水浒一百单八将等等,我们一边疑惑,一边诧异,究竟是我们被过去蒙蔽了,还是被当今的恶搞娱乐了?关注支持与反对的种种言论,也许对于文化进步的思考还远远不止这些。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解构诸葛亮
人品

从欺负老实人鲁肃的那一刻开始,诸葛亮便教会了我们“信用透支”。喜欢拍胸脯承诺,却不愿意兑现诺言。而且,还让人家前来讨个说法的周瑜含恨死去,我们竟然一直在为诸葛亮“三气周瑜”而拍手叫好,难怪现在的中国人普遍缺乏信用基础……


诚信缺失与心胸狭窄注定诸葛亮的悲剧人生


诸葛亮是中国最缺乏诚信的人(资料图片)
  在推崇《三国演义》的国度里,没人把信用放在重要的位置。而那个善于进行“信用欺诈”的诸葛亮,被我们在各个领域仿效着。可有谁能知,正是由于诸葛亮的信用问题,而导致了吴蜀联盟的名存实亡呢?
  联吴抗曹本是经常挂在诸葛亮嘴边的一句话,原本也是一项非常高明的战略。但这项策略一直没有得到过很好的实施,其主要原因便在于诸葛亮的失信于人上。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最经典的战例之一,它有赖于吴蜀的合力抗曹。但自此后,吴蜀之间便开始勾心斗角,不断破坏原先约定的同盟协议。在这方面,诸葛亮是首开“信用透支”先河者。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想一鼓作气,渡江拿下南郡,但他非常担心刘备、诸葛亮会乘火打劫,坐收渔利,于是亲自前去拜访刘备,问他是否也为南郡而来。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吩咐说:“闻都督欲取南郡,故来相助。若都督不取,备必取之。”周瑜倒也爽快,当着鲁肃与诸葛亮的面,与刘备立字为证:如果我周瑜取不了南郡,任凭你刘备随便去取。
  接下来便是周瑜与南郡守将曹仁的一场残酷大战,周瑜将曹仁打得大败,东吴也伤亡惨重,而且周瑜还被毒箭射中。令周瑜感到愤怒的是,刘备、诸葛亮还是食言了,他们乘周瑜与曹仁激战正酣时,悄悄偷袭了南郡。而且还利用南郡的兵符骗取了荆州和襄阳曹军的信任,从而一举拿下这两个周瑜一直想图谋的城池。就这样,周瑜辛辛苦苦用鲜血换来的果实,却被诸葛亮窃取了。当时他气得大叫一声,金疮迸裂。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孔明一气周公瑾”的经过。当然作者丝毫没有责怪诸葛亮不讲信用的意思,在作者的引导下,500年来也没有哪位读者去批评诸葛亮的失信于人。

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原谅诸葛亮的诚信问题呢?潜意识中我们也受到了作者笔下诸葛亮的影响:荆襄九州,是刘景升之基业,景升虽死,其子刘琦还在。刘备以叔辅侄,有何不可?
  就算诸葛亮说的有理,何苦当初欺骗人家,说是前来协助攻取南郡呢?事情是明摆在那里的:刘备、诸葛亮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兑现他们对周瑜的承诺。不仅如此,孔明又对前来表示抗议的鲁肃开了一个空头支票:刘琦死后,必将城池还给东吴。
  面对诸葛亮的强词夺理,鲁肃虽然很恼怒,但他还是看到了一线希望:那就是刘琦酒色过度,病入膏肓,面色嬴弱,气喘淤血。他断定,不出半年,其人必死。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没跟诸葛亮过于计较,并回去安慰周瑜,让他耐心等待。
  果不其然,刘琦不久便病发身亡。于是鲁肃再一次前去讨要城池。诸葛亮却突然变脸说:“鲁子敬你好不通理。这天下本来就是我汉高祖斩白蛇以后创下的基业,如今奸雄并起,各据一方,以后还是要天道好还,复归正统的。我主是汉室的后代,岂能无土地封分?况且刘景升是我主之兄,弟承兄业,有何不顺?你主是钱塘小吏之后代,平素根本无功德于朝廷,现在倚仗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却还贪心不足,而欲并吞汉图。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你家主人姓孙却想强争?况且赤壁之战,要不是我军协力,加上我巧借东南风,他周瑜不要说是展半寸之功了,或许早被曹操将二乔置于到铜雀宫了,即使你鲁肃的家小,恐怕也是难保。”
  这一席话让鲁肃瞠目结舌,沉吟半晌才说道:“真没想到你会再次食言,你这让我回去如何交待?”
  孔明的空头支票再次开出:“为了让先生面上好看,我劝主人立纸文书,暂借荆州为本,待我主图得别的城池时,便还给东吴。”鲁肃追问:“孔明待图得何处,还我荆州?”孔明承诺:“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
  鲁肃带着诸葛亮的空头支票回去,按理说他是死罪一条。周瑜说得明白:“子敬中诸葛之谋也!名为借地,实是混赖。这等文书,如何中用,你却与他做保!他若不还,必须连累足下,主公见罪奈何?”好在周瑜念鲁肃当年有恩于自己,决定帮鲁肃开脱过错,要不然诸葛亮必然会害死鲁肃这个大好人。
  根据《三国演义》描述,周瑜设下美人计,让孙权假将妹妹嫁给刘备,未曾想被诸葛亮看破,并将计就计,最终让东吴“赔了夫人有折兵。”这便是“诸葛亮二气周公瑾”。当然这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既然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不妨假定其为真实)。作者想要表述的是,这“二气周公瑾”是周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又何尝不是诸葛亮主动与同盟交恶呢?既然你已经识破对方计谋,不去娶亲便也罢了,何苦要杀对方兵士,气人家主帅呢?要知道,吴蜀合力,才是抗曹大计!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此时已经想置对方于死地了。
  后来,诸葛亮“三气周公瑾”,便把周瑜给气死了。有人说,不对,诸葛亮并不是有意要气死周瑜的,他前去给周瑜吊丧就是最好的说明。周瑜之死是因为他自己度量太小,才导致金疮崩裂的,


 我们说诸葛亮这个人不仅狡猾,而且虚伪,读者都被他在吊丧时声泪俱下,悲痛万分的样子给迷惑了。连鲁肃都暗自思量:“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而。”其实早在周瑜扬言要助刘备攻打西川的时候,诸葛亮就大笑说:“周瑜死日近矣!”因为诸葛亮已经想好了气死周瑜的妙招。后来周瑜中计,诸葛亮夜观天文,又一次大笑:“周瑜死矣!”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我们看不到一点有关周瑜陷害诸葛亮的文字,也找不到关于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只言片语。但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接受了“三气周瑜”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为“信用欺诈”而叫好的。
  根据真实的历史记载,刘备、诸葛亮的确有一些诚信问题,只不过远没有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过份。但恰恰就是那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诚信问题,导致了东吴的疯狂报复。
  那是在刘备大军占领益州后,孙权希望刘备能转让荆州给东吴。刘备说:“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孙权认为这只不过是刘备的托辞而已,于是不断派兵进攻刘备的属地,给刘备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刘备的诚信缺失被放大了很多倍,而且是被当作一种智谋来进行宣扬的。
  在罗贯中的笔下,刘备大军夺得西川后,诸葛亮也没把“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的承诺放在心上。不过东吴自然还在惦记着这件事。张昭献计,让孙权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去索要荆州,并声称:倘若不还,就杀了诸葛瑾全家。
  面对东吴的动作,诸葛亮、刘备、关羽联合上演了一出戏,先是刘备假意答应分荆州一半还之: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与东吴。然后,诸葛瑾到荆州索要三郡时,却被关羽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拒绝了。诸葛瑾在回西川找自己的亲兄弟时,诸葛亮早就躲出去了。诸葛瑾再次找到刘备,刘备却说:“吾弟性急,极难与言。你可先暂回,容吾取了东川、汉中诸郡,调云长往守之,那时方得交付荆州。”
  《三国演义》以赞许的口吻描述了诸葛亮、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诺言的经过,使得东吴终于认清了对方所谓的合作诚意,于是暂缓攻击曹操,转而制定报复刘备、诸葛亮的计划,连鲁肃这样的忠厚人,也成了坚定的报复刘备、诸葛亮的一份子。
  诸葛亮信用缺失造成了一连串后果:东吴图谋报复——关羽败走麦城且被杀身亡——刘备兴兵报仇——张飞被部将所杀,刘备更加失去理智——陆逊火烧连营,刘备白帝托孤。
  费尽一切心机,赖着不想归还荆州。结果荆州还是被东吴夺回去了,而且还伴随着如此悲惨的牺牲和损失。由此可见,诸葛亮的“信用欺诈”是很不划算的。假如他早点让刘备归还了荆州,也不至于弄得个关、张惨死,刘备托孤的结局。




文转新浪

[ 本帖最后由 木玄冬 于 2007-10-5 17:59 编辑 ]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妒忌做的怪 诸葛亮因何屡次不用魏延计

诸葛亮始终把魏延看作敌人,至少也是异己分子,不信任,不重用。一个老百姓,存偏见,顶多自己吃亏,但一个领导,以成见看人,形而上,唯心论,不但害人,还要害己的。
  孔明之所以先南征而后北伐,是想在荡平后院之患,把扰乱边庭的南方少数民族平定下来,再腾出手来进行战略反攻,出祁山,过秦岭,兵临渭水,直逼畿辅。想步曹操官渡之战、周瑜赤壁之战的后尘,通过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扭转形势,实现其政治抱负而名垂青史。
  他这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使他进攻奏效的计谋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计谋的书,至今被政治家、军事家,乃至于所有动心眼的人,视作一部简明教科书。这部书中,有许多成功的计谋,也有许多失败的计谋。还有一些未待实现,便胎死腹中的计谋,最有名的就是魏延出子午谷奇袭关中的飞兵之计。
  可惜,这个计谋不是孔明自己想出来的,也不是他得意门生马谡向他建议的,而是他所不喜欢的魏延向他进言的,我想他当时听了,一定怦然心动,但是,正因为是感情上的拒绝,这个飞兵之计,被诸葛亮枪毙,胎死腹中。否则,魏延率兵挺进长安,三国的历史不知该怎么改写呢?
  看起来,一个伟人,“从善如流”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到却难。
  当时,魏主曹睿临位不久,司马懿被闲置,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夏侯楙掌握兵权,是个绝好的趁虚而入的进攻机会。所以,魏延向主帅诸葛亮建议:“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唯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及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余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得矣!”出其不意,击其不备,这本是军事家最经常采用的战术,但诸葛亮以稳妥为由拒绝了。
  他一生用兵谨慎,这是事实,但他绝不是不敢行险。其实,空城计比起子午谷出兵急袭长安,要险得多多。后来,司马懿对张郃说:“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所以,司马懿要是蜀方主帅的话,一定会采用魏延的主意,可见诸葛亮之不肯采纳飞兵之计,确实是一次严重失误了。
  说到底,战争,能不冒一点风险嘛!
  除了他军事上的保守主义外,就不得不从他的感情、性格上找找这次失误的原因了。文人相轻,一向如此,相互菲薄,家常便饭,都由于嫉妒心作怪。政治家、军事家也未必都是完人,不能说略无半点嫉才之心。诸葛亮拒绝魏延,是有其个人感情上的因素的。
  上帝造人的时候,设计这种情感,大概是作为一种催动力量,鼓励竞争要强之心吧?一旦超乎这个范围,必然构成对他人的妨害或侵犯。你看那奥赛罗,妒火中烧,把无罪的苔丝迪蒙娜,扼住喉咙将她掐死时的狠毒,就知道,嫉妒要是发作起来,那是一种可怕的感情。
  在文人这个圈子来看,那就更有看头了。韶华已逝,便仇恨一切来日方长的人;风光不再,便嫉妒所有姹紫嫣红的美丽;寂寞冷落,自然怨嗟窗外传来的繁华热闹的声音;江郎才尽,便对文场的新鲜举止视若仇敌,非咬牙切齿不可了。所以“食少事烦”苦日无多的诸葛亮,对于这样一个潜在的对手,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刘备生前对魏延十分信任。“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但与诸葛亮谈到马谡,却认为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刘备这个人,才质平庸,但对马谡的看法,事实验证他是对的。因此,他赏识魏延,委以重任,决不是兴之所至,率性而为的事,自是有魏延值得信赖之处的。
  诸葛亮所以对马谡“深加器异”,就因为马谡好纸上谈兵,能顺从他的意旨,而对魏延一直持怀疑和仇视的态度,动不动就要把魏延推出斩首。说穿了,就是魏延不怎么买他的账。
  《三国志》载:“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看来他们帅、将之间的矛盾,早就相当地尖锐了。所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计火烧司马懿父子时,这位主帅,甚至想把魏延也一并火葬的。
  由此可见,有才能的诸葛亮,也未必不存有复杂的嫉妒心理。而一旦由嫉而恨,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了。
  中国人对人的评价,不太注意人是在不停变化,坏可能变好,好可能变坏的方面,这是一;形成固定看法以后,好,便永远的好,坏,便永远的坏,直到盖棺论定,这是二;被否定评价的人,无论怎样好自为之,也扭转不了已经定型了的观点,这是三;于是最后,整个社会形成的极端化趋向,有形无形地迫使着这个人无法自拔,只能向自己的反面越走越远。当重新审读历史上魏延这个人物,难道,能说诸葛亮毫无失当之处吗?他对魏延不变的看法就正确吗?一个身居高位的领袖人物,绝对相信自己的圣明,大家也恭维他的圣明,那绝对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正是由于他的过分视部属为敌,他的狭隘,无容人之量,以及他的嫉妒,已难分好歹。所以,在他临死前的最后安排,就促使魏延生变作乱。本来战斗力已很疲软的蜀国军队,至此,则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了。
  魏延之乱,始于诸葛,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对魏延这样一个有军事头脑,有实战经验,有胆有谋的强将,对这个不以他的尊严为念,具有挑战意味的部属,诸葛亮的感情虽然表现得特别地隐晦曲折,不那么容易察觉,但内心世界却还是有踪迹可寻的。
  以一支弱势的军队,要去和强大的对手打正面战争,却以不可冒险为名,放弃这样一次战机,除了感情的拒绝外,找不到别的什么理由。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屡次食言气死周瑜 狡猾诸葛亮缺乏诚信

 有一个外国商人曾经告诫自己的儿子:你千万要记住,承诺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兑现。儿子问:怎样才能做到兑现承诺?商人说:那就是,你永远都不要去承诺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用很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信用度,最好别去承诺什么。
  中国人似乎很容易拍胸脯承诺,但兑现承诺的时候却总是非常困难。就像诸葛亮拍胸脯承诺东吴“一定会归还荆州”一样,我们开出的多是些口头支票。
  科利华公司曾经向购买学习软件的家长承诺:你家的孩子如果没有考上大学,本公司一定退款。结果后来科利华公司被家长们告上了法庭,因为公司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科利华公司的祖师爷就是诸葛亮,他当初很轻易答应要把荆州归还东吴,却根本没把兑现承诺当回事。
  中国的 房地产商喜欢向购房者进行承诺,等消费者住进去以后,才发现这其中隐藏了很多的承诺陷阱。双方之间的纠纷往往围绕着承诺的兑现问题。而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吴蜀之间的矛盾也几乎是围绕着诸葛亮、刘备的承诺兑现问题而展开的,如果不是诸葛亮的“信用欺诈”,东吴就不会和刘备反目成仇。
  中国某航空公司因延误航班,而遭乘客要求退票,竟然被空姐骂“不要脸”。鲁肃向诸葛亮讨要城池时,也曾经被诸葛亮骂过“不通理”。
  中国的商人喜欢搞行业联盟,以防止价格战的发生。但每每在关键时候,总有人会违犯同盟协议而主动降价,致使整个同盟土崩瓦解。这与《三国演义》中的吴蜀同盟如出一辙:诸葛亮总是算计自己盟友的地盘,于是使得吴蜀联盟的威力大打折扣,从而使得曹操赢得了休整和反扑的机会。
  上海中级人民法院曾强制一些居民偿还银行贷款,可还是有很多人装作没钱的样子而拒绝还钱。待检察院调查到他们中有人在隐匿巨资,且暗中炒股,于是决定要进行加倍处罚时,这些人才慌了神,急忙表示要马上还钱。检察院说,你们现在后悔,为时已晚,罚款是躲不过去的了。这种情况与诸葛亮、刘备的信用缺陷非常相似:先答应要归还城池,再想理由尽量往后拖延,最后干脆隐匿资产,说还不起,因为自己正缺少地盘呢。等遭到东吴无情报复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在推崇《三国演义》的国度里,没人把信用放在重要的位置。而那个善于进行“信用欺诈”的诸葛亮,被我们在各个领域仿效着。可有谁能知,正是由于诸葛亮的信用问题,而导致了吴蜀联盟的名存实亡呢?
  联吴抗曹本是经常挂在诸葛亮嘴边的一句话,原本也是一项非常高明的战略。但这项策略一直没有得到过很好的实施,其主要原因便在于诸葛亮的失信于人上。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最经典的战例之一,它有赖于吴蜀的合力抗曹。但自此后,吴蜀之间便开始勾心斗角,不断破坏原先约定的同盟协议。在这方面,诸葛亮是首开“信用透支”先河者。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想一鼓作气,渡江拿下南郡,但他非常担心刘备、诸葛亮会乘火打劫,坐收渔利,于是亲自前去拜访刘备,问他是否也为南郡而来。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吩咐说:“闻都督欲取南郡,故来相助。若都督不取,备必取之。”周瑜倒也爽快,当着鲁肃与诸葛亮的面,与刘备立字为证:如果我周瑜取不了南郡,任凭你刘备随便去取。
  接下来便是周瑜与南郡守将曹仁的一场残酷大战,周瑜将曹仁打得大败,东吴也伤亡惨重,而且周瑜还被毒箭射中。令周瑜感到愤怒的是,刘备、诸葛亮还是食言了,他们乘周瑜与曹仁激战正酣时,悄悄偷袭了南郡。而且还利用南郡的兵符骗取了荆州和襄阳曹军的信任,从而一举拿下这两个周瑜一直想图谋的城池。就这样,周瑜辛辛苦苦用鲜血换来的果实,却被诸葛亮窃取了。当时他气得大叫一声,金疮迸裂。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孔明一气周公瑾”的经过。当然作者丝毫没有责怪诸葛亮不讲信用的意思,在作者的引导下,500年来也没有哪位读者去批评诸葛亮的失信于人。

 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原谅诸葛亮的诚信问题呢?潜意识中我们也受到了作者笔下诸葛亮的影响:荆襄九州,是刘景升之基业,景升虽死,其子刘琦还在。刘备以叔辅侄,有何不可?
  就算诸葛亮说的有理,何苦当初欺骗人家,说是前来协助攻取南郡呢?事情是明摆在那里的:刘备、诸葛亮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兑现他们对周瑜的承诺。不仅如此,孔明又对前来表示抗议的鲁肃开了一个空头支票:刘琦死后,必将城池还给东吴。
  面对诸葛亮的强词夺理,鲁肃虽然很恼怒,但他还是看到了一线希望:那就是刘琦酒色过度,病入膏肓,面色嬴弱,气喘淤血。他断定,不出半年,其人必死。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没跟诸葛亮过于计较,并回去安慰周瑜,让他耐心等待。
  果不其然,刘琦不久便病发身亡。于是鲁肃再一次前去讨要城池。诸葛亮却突然变脸说:“鲁子敬你好不通理。这天下本来就是我汉高祖斩白蛇以后创下的基业,如今奸雄并起,各据一方,以后还是要天道好还,复归正统的。我主是汉室的后代,岂能无土地封分?况且刘景升是我主之兄,弟承兄业,有何不顺?你主是钱塘小吏之后代,平素根本无功德于朝廷,现在倚仗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却还贪心不足,而欲并吞汉图。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你家主人姓孙却想强争?况且赤壁之战,要不是我军协力,加上我巧借东南风,他周瑜不要说是展半寸之功了,或许早被曹操将二乔置于到铜雀宫了,即使你鲁肃的家小,恐怕也是难保。”
  这一席话让鲁肃瞠目结舌,沉吟半晌才说道:“真没想到你会再次食言,你这让我回去如何交待?”
  孔明的空头支票再次开出:“为了让先生面上好看,我劝主人立纸文书,暂借荆州为本,待我主图得别的城池时,便还给东吴。”鲁肃追问:“孔明待图得何处,还我荆州?”孔明承诺:“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
  鲁肃带着诸葛亮的空头支票回去,按理说他是死罪一条。周瑜说得明白:“子敬中诸葛之谋也!名为借地,实是混赖。这等文书,如何中用,你却与他做保!他若不还,必须连累足下,主公见罪奈何?”好在周瑜念鲁肃当年有恩于自己,决定帮鲁肃开脱过错,要不然诸葛亮必然会害死鲁肃这个大好人。
  根据《三国演义》描述,周瑜设下美人计,让孙权假将妹妹嫁给刘备,未曾想被诸葛亮看破,并将计就计,最终让东吴“赔了夫人有折兵。”这便是“诸葛亮二气周公瑾”。当然这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既然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不妨假定其为真实)。作者想要表述的是,这“二气周公瑾”是周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又何尝不是诸葛亮主动与同盟交恶呢?既然你已经识破对方计谋,不去娶亲便也罢了,何苦要杀对方兵士,气人家主帅呢?要知道,吴蜀合力,才是抗曹大计!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此时已经想置对方于死地了。
  后来,诸葛亮“三气周公瑾”,便把周瑜给气死了。有人说,不对,诸葛亮并不是有意要气死周瑜的,他前去给周瑜吊丧就是最好的说明。周瑜之死是因为他自己度量太小,才导致金疮崩裂的,
  我们说诸葛亮这个人不仅狡猾,而且虚伪,读者都被他在吊丧时声泪俱下,悲痛万分的样子给迷惑了。连鲁肃都暗自思量:“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而。”其实早在周瑜扬言要助刘备攻打西川的时候,诸葛亮就大笑说:“周瑜死日近矣!”因为诸葛亮已经想好了气死周瑜的妙招。后来周瑜中计,诸葛亮夜观天文,又一次大笑:“周瑜死矣!”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为在刘备集团出人头地 借刀杀关羽

《光明日报》“史学”版(2004年12月14日)等报刊曾摘录过我的《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一文,不久,众多网站纷纷转载,并将题目改为《诸葛亮借刀杀关羽》。此文被各网站及众多媒体刊载报道后,引起了广大文史爱好者及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大都表示无法接受拙文的观点。山东电视台“放言天下”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题讨论,并于2005年2月22日对我进行了电话采访(详见本章附录2)。为此,笔者再作辨析,冀望能将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专家们最主要的不同见解是,关羽攻打襄樊的前期,擒于禁,斩庞德,把曹仁围困在樊城,军事上节节胜利,诸葛亮没有必要派蜀兵来增援他。后来从丢失荆州到走麦城,时间很短,诸葛亮无法知道,即使知道了,也来不及增援。从表象看,这一理由似乎很充分,但若依据史实,细加考订,还是大有问题的。
  我认为,关羽孤军北伐,攻打襄樊,是战略上的严重失误。稍懂三国史的人皆知,诸葛亮《隆中对》的决策是,待天下有变,益州和荆州两路大军同时北伐,一攻宛洛,一攻长安,使曹魏首尾不能兼顾。而关羽所率领的荆州军仅是蜀汉的偏师,在益州主力军没有出动的情况下,以偏师攻击强大的曹魏,无疑是极大的冒险。况且,此时孙刘两家在外交上已呈破裂之势。若不是曹操进兵攻打汉中,建安十九年,刘备和孙权为争夺荆州已几乎诉诸武力,刀兵相见。关羽出兵攻襄樊,荆州城防必然空虚。在此情况下,当然要防范孙权在背后捅上一刀,趁机偷袭荆州,诸葛亮一生用兵唯谨慎,且十分重视孙刘联盟的动态,难道他会掉以轻心?关羽虽为荆州军的主帅,但没有刘备的命令,关羽是不敢擅自进兵的。诸葛亮明知关羽北伐的条件不成熟,且同自己《隆中对》的战略决策相违背,为何不尽军师职责,力加劝阻,此其疑点之一也。
  襄樊战役开始后,曹操极为重视,其坐镇洛阳,日夜同司马懿、刘晔、蒋济、桓阶等心腹谋士分析“敌情”,商量对策。并不断调动其最精锐的部队及猛将增援樊城。据笔者爬梳史料,发现曹操前后共派出多批援军。《三国志·关羽传》载:“(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率七军助仁。”《三国志·徐晃传》云:“复遣(徐)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会汉水暴溢,于禁等没。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三国志·张辽传》云:“关羽围曹仁于樊,魏王召(张)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曰:“魏王操自洛阳南救曹仁,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侍中桓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曰‘能’。‘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按:二人谓曹仁、吕常也)’。曰‘不然’。‘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徐晃等势不便耳’。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按六军以示余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操善其言,乃驻军摩陂,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由上述史料可知,曹操为解樊城之围,共派出五批援军:第一批是于禁、庞德等率领的七军;第二批是徐晃的精兵;第三批是徐商、吕建的部队;第四批是殷署、朱盖的十二营;第五批是把曹操手中最精锐的王牌军——张辽的部队,从与孙权对垒的合肥前线调来增援曹仁。即便如此,曹操还不放心,为取得压倒优势,曹操还亲率十余万大军屯驻于离襄樊不远的摩陂(今河南郏县),以便随时增援。由此可见,为了对付关羽,曹魏方面已经实行了全国总动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的是,蜀汉方面却丝毫没有作出任何反映,采取任何军事部署。据《三国志·甘宁传》载:“羽号有三万人。”关羽以区区三万之众,既需留一半兵力于后防基地,防守荆州,又要攻取曹魏军事重镇襄樊,真乃捉襟见肘,其艰难自不待言。由于关羽兵微将寡,故在八月“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的有利条件下,都不能攻克樊城。及至曹操各路援军云集襄樊时,关羽军已处于绝对劣势。
  或许有人会认为,诸葛亮并非神人,亦难以预料吕蒙会偷袭荆州,故不给关羽增派援兵。其实即使东吴不背盟图羽,单凭关羽这支偏师亦很难攻取襄樊,而在曹操遣徐晃配合曹仁夹击关羽之际,羽军已面临覆灭的危险。史载“羽乘船临城,立围数重,外内断绝”《资治通鉴》卷六十八,胡三省注。,但曹魏大将徐晃就是凭借其优势兵力攻入重围,破羽围堑鹿角十重。史载,关羽军“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徐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三国志》卷十七《徐晃传》。。关羽军伤亡惨重,只得撤襄樊之围返师南逃。只因曹操欲收渔翁之利,才停止追歼羽军。胡三省评曰:“使吕蒙不袭取江陵,羽亦必为操所破,而操假手于蒙者,欲使两寇自弊,而坐收渔人、田父之功也。”同①。王夫之也指出:“关羽之覆于吕蒙固意外之变,然而无吕蒙从中扰,羽能制操之死命乎,以制曹仁而有余,以敌操而固不足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真是智者所见略同,确是中的之论也。
  襄樊战役关乎蜀汉北伐大计,诸葛亮既然以“兴汉”为己任,怎么可能不密切关注这一战役发展的一举一动?亮镇守荆州多年,对荆州军的兵力、装备也应该了如指掌,为何在曹魏大军几乎倾巢出动,军事态势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无动于衷?蜀汉在益州的主力军难道就不能抽出一旅之师增援荆州,而让关羽以孤军抗击曹魏的十余万精锐之师,此诚不可解也。
  论者又谓关羽骄狂轻敌,误中吕蒙、陆逊之计,尽撤荆州守兵以攻樊城,遂造成后方空虚,给孙权以可乘之机。其实这也需要分析。关羽抽调江陵守卒增援襄樊,固然是他对东吴偷袭荆州的可能性估计不足,但如果不是因为兵力不足,樊城久攻不克,关羽又何必“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相助”呢?如果这时成都或汉中的蜀军能够及时赶到,关羽又何必动用看守老家的部队?关羽南征北战数十年,虽称不上足智多谋,但亦并非一勇之夫,焉能虑不及此,他之所以出此下策,恐怕也有蜀中不肯发兵相助的难言之隐吧。
  襄樊战役始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终于是年十二月底,首尾凡半年。战役的转折点是在十月,即东吴背盟、吕子明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突围至临沮被吴兵擒杀是在十二月,这也就是说关羽的失败过程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令人费解的是,难道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刘备、诸葛亮对整个战役急转直下的形势竟然一无所闻?难道关羽和蜀汉统帅部、大本营就完全失去了联络?难道蜀汉这个刚刚建立的新兴政权的情报部门就全部失灵,完全瘫痪?按照一般的军事常识,襄樊战役打响后,魏、蜀、吴三方都应该把注意力、聚焦点全部集中于荆州战场。蜀汉益州地区在没有受到吴、魏任何威胁的情况下,绝不可能对荆州的战况置若罔闻,作壁上观。

必须指出的是,秦汉三国时期,军队中已建立起相当完善的军事情报系统。史家也对此作过系统研究。东汉时期,军中负责通报战况、从事情报和信息搜集工作的专职人员,称为“斥堠”。《尚书·禹贡》“五百里侯服”孔传:“侯,候也。斥堠而服事。”孔颖达疏:“斥堠,谓检行险阻,伺候盗贼。”《史记·李将军列传》:“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司马贞索引许慎注《淮南子》云:“斥,度也。候,视也,望也。”亦指侦察敌情的士兵。《三国志·诸葛恪传》云:“远遣斥候。”《三国志·孙韶传》曰:“常以警疆场,远斥候为务。”可见魏、吴两国对军事情报工作相当重视,蜀汉也不例外。例如,刘备在攻取汉中后,为了加强成都与汉中前线的通信联络,“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注引《典略》。刘备伐吴时,沿途派出许多“斥堠”,以保证前方和后方之间的联络畅通无阻。
  当然,我们也可假设吕蒙攻陷江陵、公安后,严密封锁消息,关羽的荆州军卒全被俘获,无一人漏网逃回成都报信,但问题是,东吴为了扩大战果,又遣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孙吴的疆域已拓展至蜀汉西部边境的永安,即白帝城。在吴军凌厉的攻势下,“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奔回成都,“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毋庸置疑,刘备、诸葛亮此时对荆州的战况已基本清楚,只是关羽生死如何,尚不得而知。《三国志·陆逊传》明确记载宜都失守的时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距离关羽被擒还有一个多月。
 我认为,如果这时刘、葛即刻发兵,日夜兼程去营救关羽,或许还有机会,即使未能达到目的,救兵未及赶到,而关羽已遭不幸,刘、葛在此事上的处理总算还在情理之中。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连“人谋”也不尽,那又能作何解释呢?问题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及裴注中均无只言片语涉及刘、葛商议发兵营救关羽的记载,这当然引起了后人的困惑。章太炎作为近代的国学大Γ?匝?豕Φ咨詈瘛⒅窝а辖鞫??疲??凇队埵椤分刑岢龅摹案鹗霞偈钟谖馊耍?栽晒赜鹬??钡募?馑淙唤鍪遣虏猓??肥岛苡械览恚??俏藁??浮?/p>   已故著名史学家方诗铭先生袭用了章太炎的观点,但他却认为不是诸葛亮要除去关羽,而是刘备要剪除关羽。其理由是关羽骄横跋扈,“不但易代(即刘备死后)之后将难于控制,即刘备健在之时也感到没有把握”。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236~2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由此可见,章氏观点已为治三国史专家所接受,只不过是检讨刘、葛二人中是谁要借刀杀关羽。我认为,撇开世人皆知的“桃园结义”不论,《三国志·关羽传》明确记载,刘、关、张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他们对刘备忠心不贰,义贯神明。同样,刘备对关、张的手足之情亦是感天地、泣鬼神的。关羽死后,刘备深恨养子刘封,竟不顾昔日父子之情而将其处死。备称帝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倾国之师伐吴报仇。群臣分析利害,极力劝谏,备盛怒不从。最后在伐吴失利,不能为关羽复仇的痛苦中含恨而死。大量事实表明,方先生的见解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章氏的观点虽然大胆,但却能言之成理。

我在《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一文中曾经剖析了关羽与诸葛亮的矛盾,这里再略作补充。其实,羽、葛之间不仅有争夺权力的暗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蜀汉争夺天下的政治与外交主张截然不同。联吴抗魏是诸葛亮外交战略的核心,“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诸葛亮为“交吴”而呕心沥血,成为其一以贯之、至死不渝的外交政策。但关羽却丝毫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他在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上处处与诸葛亮作对。他辱骂孙权为“狢子”(意谓禽兽),还露骨地表示:“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言下之意,他一旦攻克樊城,立即就要移师灭吴。由此足见,关羽的所作所为完全破坏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所以,章太炎指出诸葛亮如不除去关羽,则必“将掣挠吾大政”。王夫之不愧为大史学家,他说:“欲合孙氏于昭烈以共图中原者,鲁肃也,欲合昭烈于孙氏以共拒曹操者,诸葛孔明也,二子者守之终身而不易。盖吴则周瑜、吕蒙乱子敬之谋,蜀则关羽、张飞破诸葛之策。”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又说,赤壁之战,羽未有寸箭之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同①。船山先生的分析何其精辟,不由人不喟然叹服!既然关羽已成为诸葛亮联吴抗魏战略方针上的绊脚石,诸葛亮对关羽“临沮之败”作壁上观也就不是毫无道理的事,我们又何必为之惊讶呢!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即蜀汉是否讨论过发兵营救关羽。我感到这里或许还有某些隐情。上文曾提及《三国志》及裴注无只字提及此事。这对后人而言,自然成了千古之谜。其实,恐怕《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人也无从了解历史的真相。因为陈寿出生(公元233年)时距关羽遇害(公元219年)已有十余年。当然这还是其次,问题的关键是有蜀一代不设史官。故陈寿修《蜀书》所搜集的资料远不如魏、吴(按:魏、吴皆设史官,有自己的国史)。在蜀国没有保存官方档案,民间传闻亦不可靠的情况下,陈寿修《蜀书》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蜀书》在《三国志》中卷数最少,也最为简略。此事的关键,即《关羽传》的篇幅极短,使后人无从窥探其中的细节。蜀汉为何不修国史,其因不详。我认为,作为开国之君刘备的责任不大,因为他当皇帝时间极短,不足三年就驾崩白帝城了。刘禅继位,“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所以蜀汉不设史官,与诸葛亮大有关系。至于葛氏为何要违背汉家故事,就难以探究了。余大胆揣测,或许蜀汉统治阶级上层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不便披露,公之于众吧!按:有关关羽失荆州的详实分析请参阅第四章第二节“襄樊之役与关羽失荆州”。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0-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十年的舆论一向不关注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0-5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看起来好累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0-5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过去算命的都以二诸葛自居,不足以说明诸葛孔明的才干么,难道谋帅还和关羽争帅权么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0-5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舆论是越来越乱了哦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0-5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头都大了也米看出怎么个倒霉法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0-6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历史上诸葛亮很器重魏延的,只是演义中抹杀了而已~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0-6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最重要的两句:国人对人的评价,不太注意人是在不停变化,坏可能变好,好可能变坏的方面,这是一;形成固定看法以后,好,便永远的好,坏,便永远的坏,直到盖棺论定,这是二;被否定评价的人,无论怎样好自为之,也扭转不了已经定型了的观点,这是三;于是最后,整个社会形成的极端化趋向,有形无形地迫使着这个人无法自拔,只能向自己的反面越走越远。
  所以蜀汉不设史官,与诸葛亮大有关系。至于葛氏为何要违背汉家故事,就难以探究了。余大胆揣测,或许蜀汉统治阶级上层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不便披露,公之于众吧!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0-7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孩子,为了个性,什么都敢反……其实有些反是很苍白无力的……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0-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赞同作者
历史是别人告诉我们
可能不是真的
而罗贯中的确误导不少人
不过孔明虚伪是难免的
难道要一个军师诚实的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吗??
那个时代不虚伪就吃亏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5-16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