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616|回复: 1

三国并无“隆中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请大家注意我们的观点,在三国时期并没有“隆中对”或“隆中策”这回事,也没有“隆中对”或“隆中策”这种叫法或说法。对“隆中对”或“隆中策”的肯定或赞美,在陈寿在《诸葛亮传》的本传和编撰《诸葛亮集》的上言中没有提到,在同时期他人的转述或评价中也没有提到,在诸葛亮的影响力很大的蜀国内部也没有发现。蜀国后期的文人杨戏写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扬诸葛亮的功绩有“献策江滨”的说法,但那很明显指的是诸葛亮联合东吴的事情,并非是指隆中献策。三国后期吴、蜀两国交往密切,东吴那边也有很多诸葛亮的“粉丝”,经常对诸葛亮赞不绝口,但也没有人提到“隆中对”。裴松之给陈寿的《三国志》作注释的刘宋时期诸葛亮的地位和声誉已经非常高,但是我们在裴注中也没有发现有“隆中对”的影子,当然也没有对“隆中对”的赞扬。陈寿在奉命编集《诸葛氏集》的时候,同时有一篇给晋室朝廷的上言,里面提到的“(诸葛)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显然这里的“奇策”也是指联合东吴的事情。事实上要到了非常后来的时候,“未出隆中,已定三分”这种文学性的表述才流传开来。可以说后人高度赞扬的“隆中对”在三国当时并不是一种既定的策略,没有被执行,没有达成效果,甚至并没有被人认识到。  
  现在被人说得神乎其神的“隆中对”或“隆中策”,原本是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述的诸葛亮刘备的一次见面和一次谈话,这次谈话是诸葛亮刘备的第一次面谈,对于诸葛亮的出山很重要,所以被隆重地写进《诸葛亮传》中,但我们在刘备的本传里面,没有看到过这次会面和这次谈话的记载。陈寿描写这样一次见面和谈话同描写其他人物非常类似,孙权和鲁肃、甘宁的情况都是这样的,这样的写法符合陈寿注重言论、简略叙事的风格。陈寿写《三国志》的特点是惜墨如金,极其简练、概括,但对重要的当事人的言论和观点会尽量记录或转述。有的人对“隆中对”表示怀疑,认为那时没有录音设备,而刘备诸葛亮又是“屏人”密谈,所以诸葛亮的那些话是陈寿代替诸葛亮说的,并非诸葛亮的原话。争论这点的意义不大,历史学家的责任并不是要把历史的真实情景原样复原,不可能凡事都亲历亲为,而是要用自己的笔触尽量准确地表达出历史的本质。陈寿记录当时人的谈话和言论,并非是自己亲身听到了那些话语,而是经过文字资料和口头资料的整理,最终找到了当事人言论的本质和核心,并非不可以再用自己的语言给与整理、概括。如同今世我们知道邓小平先生有过“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表述,这一要点被深切地刻印在历史的记忆之中,但当时的情况具体是怎样的,在怎样的氛围说的这句话,同谁说的,都不是最重要的,邓公当时说的是老鼠还是耗子,这些并非必须原样照录。断代历史要记录的是重要的思想和观念,并非每一言每一谈,每一话每一语,否则那就不是《三国志》了,那成为“三国君臣谈话录”了。
  在隆中刘备诸葛亮第一次面谈到底说了什么,说的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没有搞明白。
  刘备诸葛亮说的话很多人产生了误会,很多人认为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问诸葛亮“计将安出”,这分明是刘备认为自己智力和权术不够,所以要向诸葛亮讨教好的计策,只要有了好的计策,好的谋略就能翻身,所以才来三顾。刘备是想找到一位高参这点不假,否则它不会三顾,但刘备首先表达的是自己的处境和心境。“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还有“然志犹未已”,陈寿记述这些是表示刘备还有信心东山再起,希望诸葛亮来辅佐,共图大业,而诸葛亮的回答也是紧合刘备的状况。诸葛亮用曹操做例子,并非叙述曹操的光荣历史,只是拿曹操来说明只要努力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虽然开始弱小,但最终也能出人头地。在这里,诸葛亮是给刘备打气,希望刘备在荆州生死存亡之时表现出自己的雄心壮志,拿出勇气与孙权合作共同对抗曹操,拿出胆量夺取荆州和益州。至于这番谈话后面提到的事情,都是诸葛亮基于这个基础之上表述的刘备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景和目标,并非是具体的可以付诸实施的操作步骤,并非是一套完整的可执行的策略。原本这个面谈的意义没有那么深远,它只是解决第一步的树立信心的问题,诸葛亮强调刘备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至于出手做什么,怎样做,还是未知数,或还没有来得及涉及到。
  这次面谈表示诸葛亮正式投靠了刘备,决定辅佐刘备,但并不是在当时就制定出了一套宏伟的计划,所谓“未出隆中,已定三分”的确是夸大之辞。如果说这次的谈话就是一个战略计划,那这个计划将怎样执行呢?首先将执行那一步呢?比如要取代刘表夺取荆州,要用什么具体方法?分析一下刘备当时所处的状况,如果要夺取荆州会有几种途径:
  1、 霸王硬上弓,强取豪夺。这要和荆州的原有势力进行一场火拼。
  2、 软着陆,搞和平过渡。这一点诸葛亮确实做了工作,那就是接近刘琦,但是诸葛亮让刘琦去江夏暂时躲避风头,而且要发挥刘琦这件武器的作用最终也要归结到使用武力。
  3、 分庭抗礼,拉帮结派,另立政府。这点诸葛亮也作了一些事情,很多荆州人士最终投靠刘备
  4、 或许还有其他,比如引起外来力量。当然引进外来力量不是初衷,但实际上外力力量才是导致荆州分裂的根本因素,产生作用的不仅有曹操,也有孙权,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这些因素是不可能在“隆中对”中就能确定的。
  以上无论哪种方式,都不是一件轻巧的事情。要安排处理这些具体需要执行的步骤,我们在隆中对中根本看不到。实质上,在刘备放弃攻打襄阳的那一刻,“隆中对”就没有意义了。荆州就在眼皮底下,取不取?怎样取?能有多大把握?这些都不是“隆中对”能解决的。
  另外要说明的一点,大历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诸葛亮“隆中对”的原话进行了改动,这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司马光对于其他重要人物的言论最多只是做一些文词上的修改,这样动手脚的情况并不多见,其深意很值得玩味。其中改动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删掉了那句“将军岂有意乎?”,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司马光是有意为诸葛亮做掩饰。《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在刘备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曾经鼓动刘备乘机攻打刘琮、抢夺襄阳,但刘备以“吾不忍也”作了回绝,在这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把原话换成了“或劝备攻琮”。如果在刘表刚刚去世、刘琮摇摆不定、荆州人士各奔东西的情况下还不动手抢夺荆州,那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更好的时机存在吗?起码在“隆中对”中没有提到。
  后人对“隆中对”争论最大的是其中荆、益两路出击进攻中原的思想,很多人认为在自身本来就处于劣势的时候采用这种分进合击的战略根本不可行,这点是一些人对“隆中对”提出非议的关键所在。“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大历史学家司马光仿佛也早就预感到后人会对这点争论不休,所以老人家在《资治通鉴》中刻意删除了这些文字。司马光也想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所谓的“隆中对”,或叫做“隆中对话”,本来的意义也就是一次面谈,而并非是一个战略规划,并没有对未来的战略进程有多少指导意义。
  后人对诸葛亮的褒贬起始于 “隆中对”,殊不知三国并无“隆中对”,有的只是“隆中对话”。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11-1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隆中对话,刘备和诸葛亮那个人都是当时杰出的人物~~~一合计就行了~~~还不够吗?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12-18 2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