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390|回复: 0

从刘巴看刘备的时运不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6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刘备投刘表进驻荆州之时,他就留心访贤,为今后的事业准备人才。这时人才已大多名花有主:中原名士及高级文武人才归曹魏所有,江南及荆襄人才为孙权所得,在曹孙看来此时已没剩什么可惜的人了。刘备却如今天的企业家,刚进市场,两手空空。虽然还没有到手的地盘,可要创出一片天地,就必须有一批管理国家的人才,那时他已请来一些人才,但还差得远,他必须在曹孙没注意到的地方再挖掘一下。不过荆州当时还有些没被曹孙聘走的,荆州本身外,中原避难而来此地的也有人在。他特别看中荆州的一个名士刘巴,可惜这人对他不感冒。刘备刘巴之渴求可比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有异曲同工之奇,诸葛亮不过是没有主动去求刘备重用而已,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追他,比小伙子追漂亮姑娘还心诚,刘巴却是明知刘备多次要见他用他,却避而不见,像高傲的公主,总是不屑一顾地跑开。刘备刘巴的苦心,更进一步印证了他爱才之心,也给后世用人爱才的篇章增加了有声有色的一笔。
    刘巴是荆州籍的,零陵烝阳人。“祖父曜,苍梧太守。父祥,江夏太守、璗寇将军。”他是官宦子弟,有傲气看来是有原因的。他的父亲在孙坚进军南阳,杀南阳太守张咨时,“祥与同心,南阳士民由此怨祥,举兵攻之,与战,败亡。”(引自《零陵先贤传》)刘祥因不支持南阳的张咨,惹得南阳人的反对,发兵打他,他大败而逃。刘表也不喜欢这个刘祥,这个人的关系那么差,却有了这样一个许多人都喜欢的儿子,真是奇怪。刘表早就知道刘巴的大名,也很愿意用这样一个能人,“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他有些像当时的名士,不去做官,而名声却越来越大。“刘表亦素不善祥,拘巴,欲杀之,数遣祥故所亲信人密诈谓巴曰:「刘牧欲相危害,可相随逃之。」如此再三,巴辄不应。具以报表,表乃不杀巴。年十八,郡署户曹史主记主薄。”这个刘祥不招人喜欢,刘表就把刘巴抓起来,算是人质,父债子还,老子败亡了,儿子在。到底是刘表喜欢刘巴,派人骗刘巴,说刘表对他不客气了,赶快逃跑。刘巴一眼看出其中的把戏,不为所动。刘表看到刘巴很稳健,就放了他,用他为主记主薄,那时才十八岁。刘表手下的别驾刘先,很敬刘巴之才学,想让他那个神童外甥周不疑拜他为师,刘巴推辞,《零陵先贤传》上载“巴答曰:「昔游荆北,时涉师门,记问之学,不足纪名,内无扬朱守静之术,外无墨翟务时之风,犹天之南箕,虚而不用。赐书乃欲令贤甥摧鸾凤之艳,游燕雀之宇,将何以启明之哉?愧于有若无,实若虚,何以堪之!」”婉言谢绝了。这事说明刘巴不好结交权贵,个性鲜明。
    刘备很想招俫荆州的名人,都为他所用,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就是刘巴不买帐,至于怎么不卖帐,没资料说明。后来曹操进军荆州 ,士人立刻就要在大事变之时表态:是随曹,还是投刘备?没有任何时间可供你更仔细的考虑权衡利弊。《刘巴传》上说,“先主奔江南,荆、楚之士从之如云,而(刘)巴北诣曹公。”做为一般人,也就到此为止了,最多曹操给他个小官做,许多荆州士人都是这个结局.可偏偏曹操要派他到荆州南布招募刘表的官员,本来是要派桓阶,“阶辞不如巴。巴谓曹公曰:「刘备据荆州,不可也。」公曰:「备如相图,孤以六军继之也。」”(引自《零陵先贤传》)本来曹操就没想到刘备会与孙权合作,就是合作,他的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会不费什么劲儿就把他们收拾掉。谁承想他竟败了,还是惨败。还没想到,刘备竟然说动孙权让他刘备坐镇荆州,当时惊得他“笔落于地”。他的诺言也无法兑现,看来那时的政治家说了不算,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就苦了刘巴,他在荆南还没站稳,刘备就来收荆南四郡。想回北方,刘备隔在中间,此路不通。他也在犹豫之中,无路可走,他写给诸葛亮一信,“巴往零陵,事不成,欲游交州,道还京师。时诸葛亮在临烝,巴与亮书曰:「乘危历险,到值思义之民,自与之众,承天之心,顺物之性,非余身谋所能劝动。若道穷数尽,将托命于仓海,不复顾荆州矣。」亮追谓曰:「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已可知矣。足下欲何之?」巴曰:「受命而来,不成当还,此其宜也。足下何言邪!」”诸葛亮原来就和他比较熟,他在困境中,不知怎么办了,只好跟诸葛亮说说心里话,诸葛亮不失时机地跟他说刘备的雄才大略,可他放不下架子,羞于这个时候去投刘备。于是他跑到交阯,“先主深以为恨。”交往他不见,混乱之时,他随曹操走,现又隔在荆南,这本是好机会,顺势投刘备一笑泯恩仇,那是形势的逼迫,非自已立场多变,完全可以避开人们的非议,可他非要走独木桥。
   “巴入交阯,更姓为张。与交阯太守士燮计议不合,乃由牂牁道去。为益州郡所拘留,太守欲杀之,主薄曰:「此非常人,不可杀也。」主薄请自送至州,见益州牧刘璋,璋父昔为巴父祥所举孝廉,见巴惊喜,每大事辄以咨访。”就这样他又到了益州,他的性格有一定的问题,在流亡时还与人闹意见,待不住只好再跑,这才又成了刘璋的座上客,但以他的明辩识达,刘璋的庸懦无才他应该知道吧?为什么雄才大略之主不投,而庸碌无能之主就能屈从呢?令人难以理解。当刘备应刘璋之请至益州去帮刘璋打汉中张鲁。这时刘巴还劝刘璋不要这么做,“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纳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巴闭门称疾。(后来刘璋与刘备闹翻,)备攻成都,令军中曰:「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及得巴,甚喜。”就是到了这时,刘备还没忘刘巴,可见这是一个重量级的人才。“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真是牵着不走,打着服了。他到了刘备这里,刘备并不只听过去的虚名,按过去的惯例,他是先用他做件小事,这还是经过了诸葛亮的多次推荐“数称荐之”给的职位,“辟为左将军西曹掾”。他好像还是那名士的派头,这也是性格难改。
   “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备闻之,怒曰:「孤欲定天下,而子初专乱之。其欲还北,假道于此,岂欲成孤事邪?」备又曰:「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不满之意溢于言表。)亮亦曰:「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
    张飞喜欢接交士大夫,但刘巴竟可以共宿一室,一夜而不与言,这是看不起。张飞虽粗暴还是忍住了,但有气还是要发,找诸葛亮说此事,也找刘备诉说。诸葛亮知道他刘巴的性格,只是劝了劝,明白劝也白劝,没想到刘巴还说出更难听的,他管张飞叫“兵子”,就像今天有些二百五管解放军部队的战士叫“大兵”一样,怀有嘲弄的口气。这事还叫孙权知道了,“辅吴将军张昭尝对孙权论巴褊阨,不当拒张飞太甚。权曰:「若令子初随世沈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乎?」”刘备对这个刘巴也是又气又爱,对他的不顺从咬牙切齿,但对他的才,又给了很高的评价,“才智绝人”这么高的评价好像还没给过别人。他不仅对张飞无礼,要知道张飞那时是从龙之臣,创业走过来的元勋,别人想巴结还巴望不上,结果他就敢藐视;他与扬仪也不协调,《扬仪传》“先主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他的性格是那种难与人合做的,而确实又有才的一种,性格就是命运,他的这种性格给他带来的不是光明,而是坎坷。
    刘巴很知道自已在刘备手下的位置,归顺很晚,又有些不顺从,但他的脑子还算清楚,“自以归附非素,懼见猜嫌”,所以就像曹操手下的贾诩一样夹着尾巴做人。他做人很低调,“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对自已的要求很严格,不随便说话,也不交私人,怕人说搞小集团,也怕卷入是非之地。他还很清廉,“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做为一个官员来讲,这肯定是一个标准的清官,也是乱世中,私欲横流人群中的一个典型。他也不是虚有其名的所谓高士,他是有真本事的,有经国之才。在刘备取益州时,曾向军队许诺,打下成都允许士兵各取所需,也就是让士兵们在城里大肆抢掠发个小财,这是那个时代统军首领常用的犒赏办法,“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士兵把市面上仓库的东西都抢光了,没钱了,怎么恢复正常秩序?刘备很着急,没办法。那些文武百官包括诸葛亮和法正在内也没辙,这时刘巴出来了,轻轻一句话,就把难题解决了,“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三条措施,一是铸大钱,二是平抑物价,三是由官家管理贸易。铸钱是投入一定数量的通货,保证经济正常运转,平抑物价,是打击囤积居奇,由官家管理贸易,会使国家控制住经济朝健康方向发展,坚决不允许私人操纵市场贸易。这些措施很符合经济管理原则,因此刘备政权很快就恢复了秩序,“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正像诸葛亮说的,运筹帷幄,“吾不如子初远矣”,虽然在荆州时,诸葛亮也是搞经济管理的,那时他驻在临烝,负责军资供应,“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应该说他是有经验的,但在出现经济危机时,他竟然没有什么措施,可见在大的经济调控方面,他没有刘巴那样的能力。同时刘巴的行政管理也很强,“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做也。”在刘备做汉中王时,他是尚书,后来“代法正为尚书令”。这是仅次于丞相的职务。
    很可惜,刘巴活得很短,章武二年他就死了,年仅三十九岁。这不是要刘备的好看吗?本来自已这边就缺少高级管理人才,还就这么夭折了。
    刘备集团的不少有用人才都是短命,中年而死,实在是刘备的不幸。庞统随刘备进军益州,他们只带了二万人,结果打败了有十万人马的刘璋,为刘备的事业发展立下了大功,但他在围攻雒县时,中箭而死,时年三十六。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人才,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定天下,这话不是虚的。取益州这么大的战略决策从建议,到策划,组织实际行动,都是庞统为主谋。如果庞统不死,留在成都处理行政,以诸葛亮镇守荆州,由关羽北进宛洛,无忧东吴的偷袭,不惧北边曹操的增兵威胁,刘备手里牢握荆州和益州两州之地,孙权只能与之结盟,而不敢图谋刘备荆州之地,以他的英雄盖世之才,统一全国是很有希望的。
    马超本是西北凉州军队的统帅,曾经杀得曹军只有招架之功,不是曹操多智,采取离间计,那场战争的胜负还不知怎么样。后来他遭到西北军背叛的打击,又受到张鲁不信任的对待,难以继续与之相处下去,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听到刘备打成都,就“密书请降”,他一到成都,刘璋就立刻投降,可见他的威名有多么强大的威力。本来他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西北战场,他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但是他与张飞组织西北战役时,没取得任何战果,反而使刘备连连丧失吴兰、雷铜等大将。这次行动后,刘备没再派他出兵。马超的人生也蒙上了一层阴影,不久马超下世,年纪四十七。如果马超不早卒,又能发挥作用,以他在西北的号召力收服旧部聚拢民心,为刘备在西北厚树恩德,西北为刘备所有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他再派张飞或赵云去荆州协助诸葛亮关羽守城并北进中原,隆中对策的的战略实现的机率就大大提高。本来刘备手下的大将干将就少,马超还年轻轻的就死了,这不是天意不让刘备成事吗?
    还有刘备非常信任的一个人,法正也是很年轻就死了。在刘备拿下成都后,法正有些为所欲为,一些人就向诸葛亮告状,诸葛亮的解释是,“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懼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诸葛亮公开说了法正的功,是使刘备真正独立,不再受各种不利条件的限制而能大有作为。“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也很不错,“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说明法正是一个很有点出人意料的怪才,方法与诸葛亮不同,可是能解决问题。刘备对法正的信任甚至超过了诸葛亮,“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诸葛亮说东征孙吴之事只有法正可以阻止刘备,就是即使阻止不了,有法正帮着刘备处理军务,也不会出现危险。由此可见法正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也反映出法正的方法实用性超出他人。他是四十五岁时死的,也是很可惜的。这几位很重要的人才如果不死,会怎么样呢?由庞统负责大政,法正管理行政,刘巴负责经济,诸葛亮去荆州镇守,张飞或赵云协助守城,关羽北进中原,马超经营西北(当然为防止他有了兵马脱离管辖,可由刘备亲自出征西北,这也是《隆中对》所规定的“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那样的话,天下不难平定,以东吴那样的鼠窃狗偷似的背盟袭击同盟之事,既使想都不敢想。
    刘备本来起身就晚,又没有一块地盘聚拢人心,组织自已的干部队伍,在曹操、孙权人才济济,多得不想要了,刘备才登台,哪还有什么非常合适的人才会主动找他来。这时的刘备只能另想办法,一是沙里淘金,主动从年轻人中去选,比如诸葛亮是他屈尊三顾,才请出来的,那时他五十多岁,而诸葛亮才二十六七岁。刘备的人才多数是年轻人,还是没有多少名气的年轻人。因为只有这些人还没有被孙曹所收罗,即使小有名气,在人才济济的这两大集团中也难有合适的任用,比如,庞统这样的人才,在刘备那里是谋士的第二位,仅次于诸葛亮,而他在东吴那里不过是周瑜手下的一个功曹,还不是孙权所使用的官员,可见那时孙权手里有多少可用的人才了。再看徐庶,他在刘备那里,当时诸葛亮还没出山,他就是刘备的第一谋士,可是他到了曹营后,却只是个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即使这样,以荆州一州之地收罗组织全国政府的人才,也是远远不够的。二是从益州降将中找寻人才,而不能过分嫌其没有立场和知识分子的气节,比如李严是刘璋派去拯救危局的将军,可他不仅没有救刘璋的急,却一到前线就倒戈,降于刘备,给本来已摇摇欲坠的刘璋政权以致命的一击。但刘备顾不得再看品行了,不计其他唯才是举,还是给李严以腹心之任。法正是刘璋派去观察刘备可不可以请其入川的,但他一见刘备,就认定这是英雄可托身立业之主,马上投身刘备集团。刘备也不管气节德行这些事了,只看其有没有可用之才。经过不长时间的接触,他就离不开他了,非常信任法正,甚至超过了对诸葛亮的信任。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实在是没有另外的途径来找人才。三是大胆使用有缺点的人才,甚至是有很严重缺点的人才。刘巴是很有才能的人才,但他的性格也是很怪异的,他可以不买刘备手下的第二大将张飞的帐,一夜共宿而无一言,甚至说他是大兵,羞于为伍。他和杨仪不和,与他主动投奔的士燮闹矛盾,他是难以和别人合作的。刘备说他这样的人也只有刘备这样的君主才能使用,那话里话外是说,如果但凡还有别的人才可用,刘备也不想用他了。
    杨仪是个思维敏捷的人,是个干家,但他也难于与人合作,最后被降职口出怨言而判监禁。魏延是个有本事的将军,不过他可能因为性格原因,一直没有出人头地,是刘备慧眼识英才,带他到益州,他也不断立功,为刘备所使用,破格提拔镇守汉中,他也不负刘备的选拔,出言豪迈,“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可他谁也看不起,做将才是一把好手,而做统帥他就有些不能容人之弊。他多次与诸葛亮争辩,要率一支精兵出子午谷,奇兵骤至,而破关中,设想当然很好,可是完全是孤注一掷的做法,拿一个国的安危去赌胜负,这样的人也难任国家大政的重担。他后来要与杨仪争夺领导权,而大战于诸葛亮尸骨未寒之际,全没有大局观念,也只有刘备这样的君主可用他。虽然如此,刘备的人才还是不够用,如果要问刘备的事业是败于何处,那就是人才!不仅大才不够,仅有的几个,还早卒,真是天丧其事。中层人才也严重匮乏,他没有可抽调的二流将军去增加荆州关羽的力量,也没有才德俱佳的郡守去荆州,帮关羽守住公安、江陵等城。如果有的话,也不至于孙权大军一到,守城的将军和主薄就立刻献城,连抵抗一下都不做真是令人汗颜。人才不是没发现,有年轻人很有才,但难当重任,因为缺少资望,因人才也是积累。时间的积累,会为人才积累起足够的资望。以黄忠那样杀了夏侯渊的功劳,关羽仍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可见那时的资望还不仅仅就是一时的功绩,是一系列功绩的积累,是由时间积累所证明了的才能,而这又不是很短时间能解决的。虽然人们常说,不是没人才,是你没发现,是你不会用人才,话虽然这么说,但在生活中人才产生的规律还是发挥着无法控制的作用。刘备最后是失败了,他那样的百折不挠,忍屈求伸,终于有了地盘了,拥有两州之地,但天不假其年,于夷陵之战后死去。其实就是他不死,也难有什么作为,他所用的具有经国之量的人才中年而卒,精心准备的军队人才都在夷陵之战后丧失殆尽。他还有什么干头?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5-2 18: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