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428|回复: 0

魏延与磨刀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作为一代蜀汉名将,魏延可谓战功赫赫,勇冠三军。他跟随刘备入川后因表现突出而得到器重,屡次被委以重任,威镇汉川。诸葛亮南征北伐时期,魏延作为开路先锋,出生入死,忍辱负重,羌中败郭淮、入川取西蜀、七擒蛮孟获、收姜维、射曹操、斩王双、诱张邻、大战司马懿、惊退夏侯霸等等,几乎无恶仗不与,且每战必克,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志》评价他“魏延以勇略任”(《三国志》卷40)。然而,就是这样一员识见超人、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猛将,在千古贤相诸葛亮手下却屡遭猜疑,一直郁郁不得志,最终落得被疑谋反而冤杀的结局,葬送了一世英明。对此,古人则一直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后人则多因此诟病诸葛亮用人过于挑剔。其实两者皆非,仔细分析魏延一生的所作所为,其成败主要还是与其自身为人处事的性格弱点有着直接关系。
    一是不善于与主帅沟通、以开诚布公取得理解和支持,牢骚满腹,口出怨言,不平之气溢于言表,缺乏组织纪律观念。据《三国志》中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已才用之不尽”(《三国志》卷40)。可见魏延与顶头上司诸葛丞相在军事战略上有分歧,但他不是主动与诸葛亮沟通,推心置腹地阐述自己战略方案的理由和优势,用道理说服领导,谋求谅解与和好,或是保留意见,服从大局,等待机会,让时间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是无原则地滥发牢骚、背后嘲笑和不负责任地诋毁,难怪会招致诸葛亮对其动机和人品的猜疑。《三国演义》对此有极为形象地描绘:(当陈式发泄对诸葛亮用兵的不满时)魏延想起孔明向日不听其计,亦笑曰:“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三国演义》第100回)。更为严重的是,魏延有时甚至对孔明的领导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三国演义》第99回中当魏军士兵压境,需要一员大将去打最艰苦的伏击战时,“孔明唤众将商议曰:‘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汝等须以一当十,吾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言毕,以目视魏延。延低头不语。王平出曰:‘某愿当之。’孔明日:‘若有失,如何?’平日:‘愿当军令。’孔明叹曰::王平肯舍身亲冒矢石,真忠臣也!”其时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只有智勇双全的魏延能有把握打赢这一硬仗,他目视魏延,大概是希望魏延能够挺身而出,担当重任,可魏延却低头不语,孔明赞王平真忠臣,实则是对魏延行径的不满。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魏延因个人成见而对诸葛亮的将令消极对待,缺少光明磊落、勇担重任的大将风度,只能因此激化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增加诸葛亮对他的不满和提防,是极为不智的表现。
    二是不善于处理与同僚之间的关系和维护内部团结,孤高自傲、争强好胜、妄自尊大,缺少团队精神。《三国志》中写道: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入,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忿,有如水火(《三国志》)卷40)。试问如此盛气凌人、小肚鸡肠之人谁愿与之共事? 《三国演义》中更突出了他这种做事不择手段、不能容人的狭隘心态:(当他和黄忠分别领兵偷袭敌寨时)“魏廷却暗使人探听黄忠甚时起兵。探事人回报:“来日四更造饭,五更起兵。”魏延暗喜,分付众军士二更造饭,三更起兵,平明要到邓闲寨边。军士得令,都饱餐一顿,马摘铃,人衔枚,卷旗束甲,暗地去劫寨。三更前后,离寨前进。到半路,魏延马上寻思:“只去打邓贤寨,不显能处,不如先去打冷苞寨,却将得胜兵打邓贤寨。两处功劳,都是我的”(《三国演义》笫62回)。同僚间尚且如此,足见其根本没有集体荣誉感和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共同建功立业的团队观念,打的只是自己的小算盘。尤其是到了需要同舟共济、共同承担责任的危机关头,更是推脱责任,袖手旁观。如《三国演义》第100回,当魏延和陈式二人因不听诸葛号令大败而回时,孔明曰:“是谁失陷了军来?”延曰:“陈式不听号令,潜入谷口,以此大败。”式曰:“此事魏延教我行来。”二人互相抱怨、互相指责,没有一点勇担责任的精神,往日的情谊无影无踪。有功相争、有过相推,哪里还有同僚之谊,怎能不让人对其人品产生质疑?又怎能获得大家的拥护和信任?所以尽管魏延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摩,在蜀国、在军中却很难找到志同道合之人。
    三是不善于维护自己的形象,说话不注意分寸、做事不讲究策略,患得患失、诿过饰非、刚愎自用,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身为大将,理应卑先垂范、以身作则,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处处展示自己的高风亮节,给部属树立良好的形象。而魏延却恰恰相反,他“自功高,常有布平之心,口出怨言”(董允语),对老同志缺乏应有的尊重之礼,对年轻人缺少应有的宽容之心。如《三国演义》第62回中魏延对老将黄忠说的话就颇为刺耳:“老者不以筋骨为能。吾闻泠苞、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恐老将军近他不得,岂不误了主公大事?”黄忠作为五虎将之一,论资格、年龄、功劳、水平都远在魏延之上,可魏延言语之中对他却非常不屑,难怪老将军大怒曰:“汝说吾老,敢与我比试武艺么?”诸葛亮临终安排退兵,本委以魏延断后的重任,但魏延却公然以诸葛丞相的继承人自居,想独揽兵权,并公开抨击杨仪的领军地位,说什么“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特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三国志》卷40),并强令费绎与己联名下达军令。对杨仪一个年轻人说出如此霸道跋扈、毫无爱护之心的话,真是有失厚道和风范,既降低了自己的威信,又在别人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如何能得到大家的拥护。难怪后来当魏延杨仪互相告对方谋反,后主征求大臣意见时,连一向敬重魏延,后来又为魏延伸冤平反的蒋琬、董允等人当时都“咸保仪疑延”(《三国志》卷40),可叹一位如此位高权重、功勋卓著的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在蜀国群臣中的威信尚不如一个小小的长史。
    四是不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恣意妄为,私心太重,终致众叛亲离、留下千古遗恨。诸葛亮死后,蜀国上下本应精诚团结、同舟共济,而魏延却因对诸葛临死安排杨仪统军不满,公然违抗遗命,导致丞相尸骨未寒,蜀国内部先起内讧。特别是当发现杨仪、姜维等人已瞒着自己撤军时,更是利令智昏地带领自己的人马抢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卷40)。这一自相残杀、倒行逆施的行为导致手下士兵多有不服者,结果“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直落得“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三国志》卷40),被杨仪派人杀害。正是他在蜀军退兵时对杨仪的攻击,把自己推上了绝路。当时蜀国上下,正经受着失去丞相的哀痛和国家存亡的危机感。在这种敏感时刻,为个人目的驱使部下对蜀汉自己的军队发动进攻,无论什么理由,都必然遭到蜀国军心民心的唾弃。设若当时魏延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不因一时激愤把事做绝,就不会落得以谋反罪被人斩杀的悲惨结局。而且以他的才干和实力,将来必定成为蜀汉的靠山,继续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就连按自己径出子午谷的策略完成兴复汉室的伟业,纵横天下、名垂青史,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得到的。
    应该说,在当时诸葛亮治下的蜀国用人制度和创业环境都是十分宽松的,史书评价诸葛用人: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三国志}卷35)。蜀国以弱小之国北伐实力强大的魏国,人才十分匮乏,因而诸葛亮非常重视爱惜、提携、培养人才,对魏延也很是器重。如《三国志》中说: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三国志》卷40)。但魏延的所作所为令诸葛亮对其人品产生了疑虑,担心自己身后无人能够约束,况魏延与同僚间的不和谐关系、众人对魏延为人的不满更使他深知魏延不得人心,怎会轻易将大权交与这样一位责任心不强、恃才傲物、率性任为、口无遮拦、不能容人的人。所以,魏延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是他自私狭隘、随性妄为的性格,正是他亲手扼杀了自己超群的才干和能力。不能只要求环境适合自己,自己也要主动适应环境。否则,魏延似的悲剧还会在今天一遍遍重演。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5-2 08: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