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物刻畫成功:英國文壇巨擘佛斯特(E.M.Forster〔印度之旅〕作者)﹐寫過一部專論小說的巨著叫「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Novels)。在這本書裡﹐佛氏將小說人物分成兩類:一為「扁型」人物(Flat character)﹐一為「圓形」人物(rond character)。這前者指的是僅具單方面人性刻畫﹐或僅為了傳達某一信念或作用而存在的人物。後者指的則是面面俱到﹐具備完滿人性的人物。佛氏更指出﹐成功作家的筆下﹐自然會是圓形的人物。這種文學理論﹐應用在金庸身上﹐可說恰到好處。金庸筆下的人物﹐確實每一個都充滿了「面面俱到」﹐獨立完滿的生命內涵(這點自然是金庸偉大之處)。比如說在「神雕」中﹐金庸在刻畫反派角色李莫愁的「殘忍狠毒」的同時﹐卻也沒忘了勾勒她「善良」的一面;所以小說中會有李莫愁真心撫養小郭襄那一段情節﹐讓讀者也看到﹐掩藏在這個惡女人心中那層潛在的「母愛」善性。描寫楊過的當兒﹐雖然讓我們看到那超越個人仇恨與摯守心中情愛的善性﹐卻也讓我們看到他叛逆不馴﹐過分多情的劣根性(指對程英、陸無雙等人的濫情)。換句話說﹐金庸筆下﹐可以說沒有完全的善人﹐也沒有完全的惡人。文學刻畫人性﹐而人性本就錯綜複雜。金庸在這層意義上﹐可以說有很深入的體會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