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910|回复: 2

剑道 · 禅心 · 诗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剑道 · 禅心 · 诗魂

何谓剑道?



   欲明此,必先明:何谓道?



   何谓道?



   就复杂精微博大深邃处言之,道之本性无穷无尽.


   然从简处而言,道之本性,又可一言而尽,一词而尽,乃至一字而尽。



可一字而尽乎?



   可。



   何字可尽?



   答案不止一种。



   愿闻其详。



   道者,通也,贯通一切、畅通无阻、无所不通也;道者,妙也,妙到颠峰、妙到极点、妙不可言、奥妙无穷也;道者,如也,纵横如意、随心所欲也—故佛祖称为如来是也;道者,全也,无所不包、包罗万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道者,备也,无所不有、无所不具也;道者,足也,独立自足、完备具足、浑然一体也;道者,达也,通达万物、无所不至也;道者,彻也,透彻、彻底也—故得道者称大彻大悟是也;道者,了也,破除一切、建立一切、圆具一切、超越一切也;道者,尽也,穷理尽性、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十全十美也;道者,至也,极致、至高无上、完美无缺也;道者,极也,究竟至极、登峰造极、终极、最高境界也;道者,圆也,圆融无碍、周圆完满、天衣无缝也;道者,周也,包罗一切、毫无遗漏也;道者,悉也,广大悉备、应有尽有也;道者,完也,完整、完备、完善、完满、完全、完美也;道者,绝也,绝对、绝顶、绝无仅有、独一无二也;道者,遍也,遍及一切、通达无穷也;道者,普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道者,真也,真正、真谛、真如、真实、本真、返朴归真也;道者,化也,化境也,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也,犹如音乐中的天籁,诗中的神品也。



   何谓道?



   超越语言而默契者方为真道。何谓默契?无言而自然契合于道、本来合道是也。故易经倡“得意忘言”,诗家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宗主“不立文字”,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释迦牟尼启“说法四十九年,实无一法可说”。其实,言也好,非言也好,皆无妨,因为到得究竟境界,则无论无言、无穷言、有限言,皆一一贯通,俱为妙道矣。



   何谓剑道?



   既然道贯一切,故亦通于剑无疑也,故剑道者,乃于剑上见道,于剑上证道,于剑上达道也。



   金庸武侠小说于武学之道进而于人道、天道、自然之道之体悟、揭示极为完整透彻流畅通达,乃至余以为通(但必须是真通)金庸武侠可通大道。



   金庸武侠小说剑道之典范,在剑道上达到最高境界的大宗师,首推剑魔独孤求败。此人乃俗家武学绝顶高手,与道家之大宗师黄裳、佛家之大宗师达摩老祖等人鼎足而立,都达到了武学的至上境界—当然,我们切不可执着于佛家、道家或俗家名相之分别,因为在这些大宗师的眼中是没有门户之见的,佛、道、俗乃至外道本性平等,犹如一灯大师看九阴真经总纲之后,曰:看来一切武功到得最高处,殊途同归,佛家功夫与道家功夫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故俗家武学最高境界亦可通于道家、佛家武学最高境界。



   独孤求败在剑道上所达到的境界,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有两处揭示得最彻底、最得真谛。一处是《神雕侠侣》中杨过在独孤求败的剑冢中所见到的四柄剑,此处是独孤求败自己将剑道的不同进境详细分说;另一处是《笑傲江湖》中风清扬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时对独孤九剑剑意的开示,此处是华山剑宗绝顶高手根据自己在剑道上的领悟来解释独孤九剑乃至独孤求败的境界。由于第一处无异于独孤求败亲临,故对剑道的揭示最为真切;而第二处就是间接的了,不过因为风清扬在剑道上的境界达剑宗绝顶,故即使未达到独孤求败的境界,亦相差不远。这两处都可以作为我们理解剑道的基准。



   我们来看独孤求败自己所说的他在剑道上不断勇猛精进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1、青锋宝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2、紫薇软剑:三十年前所用,误伤义士不详,乃弃之深谷。



    3、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年前侍之横行天下。



    4、木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第一柄剑为至刚之剑,第二柄剑独孤求败虽然没有说明在剑道上的境界,但根据事情的必然性,独孤求败既能将刚练至极至,则他也能将柔练到极至,故第二柄剑当为至柔之剑。前两柄剑一为至刚至阳,一为至阴至柔,实际上就是两柄剑分别把两仪剑法中之一仪练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可以想见,第三柄剑的“使命”就是超越前两柄剑的境界并把它们混而为一,也就是以刚摄柔,以柔化刚,刚柔互生互化,合二为一。的确如此,看第三柄剑“重剑无锋”,“锋”乃刚之外现,其极至就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现已锋芒不显,何也?为柔所化,藏于柔中,刚柔一体之故。“大巧不工”,“巧”为柔之外现,从“软”剑之“软”上可见,今亦含藏不露,何也?为刚所摄,归于刚中,刚柔一体之故。所以第三柄剑为不刚不柔之剑,实际上就相当于(也许在招式上不是、也不象)太极剑法的境界,剑道至此,已达有形之极至,因为一切归一,一切归圆了。“一”就是古龙小说中穷尽了一切变化,无变化的那一招,“圆”就是太极剑法。看起来似乎两者大相径庭,实际上在境界上两者是一如的,本质上都是变化的极至,都是以不变应万变。



   前三柄剑皆为有剑,无论就剑本身还是剑上的境界都如此。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一件趣事: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前夕,曾下功夫练筷子几月之久。来后吃中餐,初尚能应付——毕竟是练过的嘛。后来上了一道小菜,无论如何是弄不上来了,乃束手无策,“推坪认输”了。哪道小菜如此厉害,乃至堂堂美国总统都败下阵来?简单之极矣:丸子是也。现就以剑道上的境界来分析一下为什么里根奈何不了丸子。筷子的境界就是两仪境界,相当于两仪剑法,而丸子圆咕卤嘟,太极是也。太极生两仪,两仪境界尚距太极境界有很大距离,里根总统怎能不败?



   也许有人马上就说:这个解释简直无道理之极矣。中国人不也同样使筷子,不同样是两仪境界吗?照这样讲,中国人也应该奈何不了丸子,但事实正好相反,我们中国人吃丸子简直和玩一样,的的确确是“小菜一碟”。



   有道理矣?



   无道理矣?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两仪剑法和两仪剑法不一样。



   这是什么话?



   这是大实话。



   请君试想:同样是练两仪剑法,里根总统还没有达到两仪境界,两仪剑法他也没练熟。他能和我们中国人比吗?中国人虽然也练两仪剑法,但在两仪剑法上的造诣早就出神入化了,早就把两仪剑法混而为一了,早就达到玄铁重剑的境界了,甚至更上一层,自由无碍,入于无极的境界了,“无极而太极”,故我们中国人用两仪剑法也能转太极。里根尚在两仪之下,当然不能转太极,这道理就好象同样是练剑,独孤求败、天门道长、仪琳、风清扬等等境界不一一样。

   玄铁重剑所处的太极境界是衡量一个人修习武学所达到境界的天然尺度,而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之中,处于太极境界之中且以殊途同归的方式印证大道的有三个典范,这就是周伯通,郭靖和张无忌.现分别言之.

   周伯通创空明拳,左右互搏,相生相克,得阴阳互济、相反相成之妙用。由至柔而至柔至刚合一,太极境界。
    郭靖由周伯通授以空明拳而功力未纯,未若周伯通之至柔,又由洪七公教以降龙十八掌,然当时也未如洪七公得至刚。然刚柔并济,经勇猛精进之修炼,阴阳并进,同臻至刚至柔,阴阳合一,也是太极境界。
    张无忌则修成九阳真经,阳极生阴,阴阳互生,互为其根,永恒流转,也是太极境界。“张三丰于刹那之间,只觉掌心中传来这股力道雄强无比,虽然远不及自己内力的精醇纯正,但泊泊然、绵绵然,直是无止无歇、无穷无尽,一惊之下,定睛往张无忌脸上看去,只见他目光中不露光华,却隐隐然有一层温润晶莹之意,显得内功已到绝顶之境”。“雄强无比”即至阳,阳极,阳极生阴,“泊泊然、绵绵然”即阴,阴阳互为其根,互生互化,则永恒流转,故“无止无歇、无穷无尽”。张三丰传太极剑法,张无忌几乎立刻就明白其精义而其余诸人不明白,无他,境界到了之故也。
    故周伯通是先达至柔而后阴阳合一,郭靖是刚柔并进到达极至而阴阳合一,张无忌是先由至刚而后阴阳合一。三人分别从柔、中、刚开始,殊途同归,同入太极。
   玄铁重剑仍然不是剑道的极旨,因为它只是有形的剑法,即使它已经达到了有形剑法的极至也罢。现在独孤求败固然已经“横行天下”,但他只是战胜了别人,还没有真正战胜自己;现在独孤求败虽然已经是武学大师,但他还只是有相大师,还不是无相大师,不是大师中的大师;是一等一的高手,还不是绝顶高手,不是高手中的高手。



   常人至此恐怕认为剑道已穷,然独孤求败知道这连入道的境界还没达到,更不用说什么证道、合道了。剑法再高妙,再精微也只是剑法,并不是剑道。因此虽然我们剑道这剑道那谈了半天,其实连它的边都没摸着呢。于是乎独孤求败——好一个独孤求败!——在常人认为已到极顶之处开始真正的对大道的追求和探索。独孤求败所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唯勇往直前之大勇者与不断超越自我之大智者方有可能走到这条道路上来,而且即使独孤求败也是付出了二十年的艰辛才最终走到这条道路上来的。人啊,千万不要走错路啊,岁月无情,命运无情,人有几个二十年让你去后悔,让你去改正错误呢?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独孤求败是幸运的,但更是伟大的。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又过了十年——其间独孤求败受过多少苦难,走过多少弯路我们就不知道了,独孤求败也没有说,也许他是说不出来也根本不用说,因为对于求道者而言,苦难和挫折是对他的磨练,甚至是他的命运——此时已经到了孔老夫子所说的“不惑之年”,该吃的苦都吃了,该经历的事也都经历了,也可以说该达到的境界也达到了。“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果然!当然!信然!应然!直到此时才是真正的飞跃!因为直到此时才开始——注意只是开始——超越有形的剑法。木剑,草木竹石,乃以非剑为剑。草木竹石已不是剑,但仍然是有形之物,故处于有无之间,乃为有无之剑。剑上是如此,剑道上就是独孤九剑。当然,独孤九剑还是剑法,还是“有”,但它却是破尽也即超越一切剑法的剑法,甚至破尽也即超越天下一切刀法、一切枪法乃至一切武功的剑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兵器、没有任何一种武功不是独孤九剑所破除也可以说超越的对象;破除一切有形,又是“无”,所以在境界上正好也是有无之间。破尽一切有形,故“不滞于物”,“不滞于物”,故破尽一切有形,两者本就互为因果。风清扬传剑时教给令狐冲一条剑道至理:只要有招,必有破绽,因此必然能破掉。只要有招,哪怕是最完美的招式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各招浑成的太极剑法够完美了吧,一切招式皆圆,自生自化,首尾相接,无始无终,照样被破掉,因为圆虽然是有形之极,仍然是有限的,仍然有迹可寻,仍然不是最高境界。金刚经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不是最真实的、无形无相的本性。



   当然,到达独孤九剑或木剑的境界,仍然没有踏入剑道之最上乘。它还是九剑,还是木剑,而不是无剑。独孤九剑虽然上半截已经接近剑道,但它的下半截还是剑法,另外,独孤九剑虽然破除一切剑法,但它还没有破除世上最高妙的半是剑法半是剑道的独孤九剑剑法自身!这一点令狐冲在梅庄比剑之时已经有所领悟:独孤九剑虽然精微奥妙,达于极旨,但毕竟仍然有迹可寻,只有更进一步,当令狐冲将“无招胜有招”的剑理加以运用时,才使其更加空灵飘忽,不可捉摸,方如行云流水,任意所之。如果剑法是“我”,独孤九剑并没有达到无我。所以就连独孤求败都要“自此精修”,方“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自何精修?自独孤九剑的境界精修。“渐进于”,逐渐逐渐的、慢慢的、极其艰难的达到无剑的境界——学习任何一门技艺到了一定程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难上加难了,因此由木剑进到无剑这一过程比之于前面任何一个过程都来得难是毫无疑问的,由至刚之剑到至柔之剑用了十年,由至柔之剑再到玄铁重剑又是十年,那么,由玄铁重剑到木剑呢?由木剑到无剑呢?我们不知道,也许是十年,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一辈子,直到最后才彻底明白。所以真正妙到颠峰的剑并不是可见的四柄,而是不可见的第五柄剑——“无剑”,勉强说的话,这柄剑只存在于心中,乃至心剑俱无,非心非剑,无不心无不剑,此方为剑道也。



   到了剑道这种境界才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学剑?为了除暴安良?为了成为天下第一?为了维护武林正义?为了超越自我?为了修道?无疑,所有这些都是正确的,甚而是崇高的、伟大的,但都是不彻底的。其实归根结底学剑是无目的的。为什么学?什么都不为。不为什么。只有不为任何目的,不需任何前提,不讲任何条件的学,才是真正的学。纯出天然,本来如斯,自然如此,你不是学剑之大道吗?大道本来一无所求,一无所为。



   为什么诸佛及菩萨普度一切众生?



   为什么诸佛及菩萨对待众生如父母爱恋婴儿?



   为什么诸佛及菩萨甘愿替众生承受一切苦难?



   没有任何理由!



   无缘无故。



   所有这些都是出于诸佛及菩萨的本心本性。



   为什么大道化生养育万物?



   为什么大道化生养育万物之后又任其自消自灭?   



   为什么大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穷无尽,没完没了?它不嫌麻烦吗?乃至于不嫌无聊吗?



   断非如此。



   所有这些都是大道的本性,都是大道的游戏。



   到了剑道的境界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学剑。只有无所学而学,无所为而学才是真正的学剑——但,这里决不是说,因此达到剑道的境界就不除暴安良了,就不是天下第一了,就不维护武林正义了,就不能超越自我了,就不能修道了。而是指,只有达到剑道的境界,才能无条件的去做所有这些事情,才能自自然然的做到所有这些事情,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恰如其分。此时,除暴安良才不可能是简单的疾恶如仇或快意恩仇,而是对于整个武林,无论善恶都要加以拯救,超越善恶之分别,连恶人也要感化,促其成道,这才是真正博大的胸襟。此时,才能不求天下第一而已经是天下第一了。此时才能真正做到维护武林正义,不是维护一人、一派之私利,而是维护天下之公利。此时才是对自我的真正超越。此时才能本来成道。因此,到达剑道的极旨才会真正明白,大道的本性并不是超越——如果非要说超越的话,那也是超越的超越,超越到尽头,超越到不需要超越的境界,也就是——而是如实自然。               



   何谓禅?曰:道在心中是也。于自心中证道、持道,究竟而达道谓之禅也。



   禅与剑道何干?



   剑中有道,非剑中亦有道,皆不离自心。故禅本即道也。



   当年禅宗五祖欲传衣钵,叫弟子呈偈以明是否足堪受持。神秀大师所呈偈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被五祖斥为未见本性。惠能大师呈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曰亦未见性。及至机缘成熟,五祖乃密为惠能大师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师乃真见性矣,故才有“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之语。五祖乃知大师已见性,故传衣钵,为六祖也。



   今以剑道论,神秀大师所见为清净法相,乃有相之纯,圆相境界,相当于太极。而惠能大师破除一切相,圆与非圆,太极与非太极,凡所有相,一切有相尽皆破之,达于无相,相当于独孤九剑。最后连无相也破除干净,至于非有相非无相,是为本性也。



   何谓诗?



   宋代严羽一语道破天机:诗即禅——故亦即道也。



.  中国被称为“诗之国”,中国的诗和德国的音乐以及古希腊的雕塑代表了世界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的诗可谓源远流长,而以唐诗为极盛。唐诗两大高峰乃李白与杜甫。李白之诗风,一字以弊之曰:天。高不可及,非人间凡品也。杜甫言“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正为此意。故称“诗仙”也。比之于杜甫,李白是至法无法,杜甫是极具法度,法度炉火纯青而终归于无法。所以朱熹有言“杜诗可学,李诗不可学”。李诗无法故不可学,杜诗具足一切法故可学,然无一人学到至高境界,故同样是法度之诗,杜甫独步千古。



   杜甫之诗风,一字以弊之曰:地。具足诗格,体兼一代,如大地无所不包也。律诗功底深厚,境界博大。



   天地同在,故韩愈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如此,白居易之诗风曰“人”可也。其诗浅显平易,通俗易懂,童妪可知,一派人间气象。



   李白、杜甫、白居易,可称三才。皆非至高境界。何哉?



   孔子曰:吾不得中行,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李杜,一狂一狷,未得中行,皆非圣人境界。



   比三才境界更高的是两仪境界,孟浩然、王维是也。两人的共同特点都是淡而有韵——味以淡为真,近于至味矣。只是孟偏于有,清淡,平淡而清新。故杜甫有“清诗句句尽堪传”,李白有“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之叹。孟诗虽淡而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王偏于无,恬淡,闲淡中蕴空灵、清幽之韵,余味无穷。



   孟浩然、王维两人为太极初分之象。



   先人言:唐诗者,诗之盛,非诗之源也。穷诗之源方可得诗之性。



   孟浩然、王维之诗淡到极点,淡到了无痕迹,就是陶渊明之境界。至此方是太极境界。古人评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亦自称“太古遗民”。其诗浑然天成,返朴归真,与诗经一脉相承。李白无限景仰陶渊明之境界,称之为“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所以古人盛赞:陶诗朴实真际不可企及。陶渊明实可称得上是诗人中的老子——西方文化且不论,东方文化的显卉往圣之中,释迦牟尼可谓哲学家中之哲学家,泰戈尔可谓诗人中之哲学家,老子可谓哲学家中之诗人,陶渊明可谓诗人中之诗人。



   诗经为中国诗之总枢、渊薮。经,透彻言之,永恒之意也,故诗经者,永恒之诗也。老夫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天然真实,自然质朴之意。古人评诗认为:诗贵真。诗经可以当之。



   以上皆为有诗之诗。



   其上尚有亦有亦无之诗,诗之太乙境界也。



   其形有二:1、《道德经》,《易经》,似诗非诗,亦哲亦诗。      



   2、英雄之丰功伟绩泽被苍生,是比李白、杜甫的诗境界更高的诗。==且不说,《沁园春·雪》显见其大气磅礴,又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之语以资互证。刘邦《大风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曹操《观沧海》言: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非大手笔、大胸怀、大丈夫不能为。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下立言。李白、杜甫乃立言者中之上品,而英雄乃属于立功者,更胜一筹矣。诗人在文字中向往者,英雄将其化为现实或为将其化为现实而奋斗。故先人有“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之言,可谓深得个中三昧。而圣人乃立德者。何谓立德?简而言之,自己达道且善于教化一切众生同达道者也。所以虽然很多伟大的帝王也功垂后世,但在最深刻的意义上看,孔子、柏拉图、释迦牟尼、马克思等人还是远远超越了一切帝王,因为帝王所开创的只是一世之基业,国亡则业消,而圣人所开创的是万世之基业、永恒之基业,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没有解决,圣人之道就永远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到达圣人境界,就接近于、甚至逐步契合于、也就是达到诗之最高境界了。



   诗之最上乘乃无诗之诗,此为诗之无极境界:宇宙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妙的诗——宇宙乃大道之诗。庄子言之明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回归于剑道来看诗境,天下一切诗,非归于李白就归于杜甫,非归于孟浩然就归于王维,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乃青锋宝剑与紫薇软剑之境界。双剑合壁,融归为诗经和陶渊明,当于玄铁重剑。超越有形之诗而达英雄和圣人境界,当于木剑。至上之诗,大道无形无相,妙用无穷,生发天地万物而本性永恒如一,纵横自在,无所不有,无剑之境界。



   显卉老子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诗来看,宇宙是道,诗经是一,王维与孟浩然是二,李白和杜甫、白居易是三,其余诗人,万物而已。



   所以,什么是诗魂?诗魂、剑道、禅心本性一如。顺从天道、和谐自然即剑道亦即禅心亦即诗魂。诗的真谛决不是对于生活苦难的逃避,而是在生活苦难的炼狱中纯化自己——象独孤求败对于剑道的追求一样,矢志不移,无怨无悔,不断的、无穷的、彻底的超越自己,如此,人才能最终达到自由的至上境界。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9-1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谐……才是终极真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6-9-1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剑道
以心映剑
剑分两刃,伤人亦能伤己
以心明剑
傲然不愧自心,自成剑心
————————————
禅心
以身修禅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色即空,空即色
以意悟禅
禅意脱然,何需刻意求悟
————————————
诗魂
以字话句
景、人、情、念、意
不需几言
绝句发于心,随意捕念
————————————————————————
天地浑然,太极两仪本无相
不需刻意求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5-19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