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910|回复: 3

[转帖]《采薇》三千年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9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其实,我的看法很简单,本文作者对夷、齐思想的理解超越了时代——当时的时代下,不太可能产生这样的思想——他们恐怕不可能想得这么远。




《采薇》三千年祭
作者:王 明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这首被称之为《采薇》的歌,是殷周之际孤竹国王子伯夷、叔齐兄弟临终前生命的吟唱。
  是司马迁第一次将伯夷兄弟隆重推荐给历史。司马迁宣称他写《伯夷列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对兄弟“施于后世”。伯夷兄弟的事迹是这样的:他们为了放弃王位的继承先后逃跑了,隐居了一段时间后去周国养老。适逢武王兴兵伐纣,兄弟俩冒着生命危险叩马而谏,遭到拒绝。武王以暴力实现了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从伯夷兄弟的《采薇》和人生经历来看,兄弟俩对“以暴易暴”的否定是普遍的,包括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他们的《采薇》没有被孔子编入《诗》三百首,是司马迁发现了这首“佚诗”并写进《史记》。作为伯夷兄弟屈指可数的拥趸,无论是孔子对兄弟俩“不念旧恶”和“求仁而得仁”的称颂,还是司马迁对他们“积仁挈行”的肯定,都没有能最终进入兄弟俩反对“以暴易暴”的核心主题。
  在鲁迅的历史小说《采薇》中,伯夷兄弟是“古董”、“怪物”、“傻瓜”、“昏蛋”。两个老头子叩马而谏“跄跄踉踉”,叔齐一个跟头“印了一脸泥”;决定第二天进首阳山不食周粟,当晚“吃了一饱”,松针面的清香“引得他们俩咽口水”;死后有时还会被人想起,“但恍恍忽忽,好像看见他们蹲在石壁下,正在张开白胡子的大口,拼命地吃鹿肉”。这些文字充满嘲讽又饱含悲悯。在鲁迅先生看来,伯夷兄弟的非暴力主张无异于与虎谋皮,它反映了先生对专制统治者彻底的不信任、不合作态度。
  
  (二)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伯夷兄弟非暴力主义的思想资源确实是稀有之物,就像夜幕中与我们偶尔相遇又转瞬即逝的流星。
  司马迁无疑是将伯夷兄弟视为真正对权力说“不”的第一人的。他对之前如许由、卞随等传说人物,只是在《伯夷列传》中顺带提及。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许由是有些作秀的嫌疑,他没有逃到高岸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而是凑热闹“娱于颍阳”,一副与权力若即若离捉迷藏的样子。正如一个叫巢父的牵牛人当面揭穿的:“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巢父觉得许由洗耳朵弄脏了颍水,说了声“污吾犊口”,把牛牵到了上游。
  据《庄子·让王》记载:“汤将伐桀,因卞随而谋,卞随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知也。’”卞随面对暴力,虽没有参与,但也没有站出来反对,而是采取了沉默。他后来不肯接受汤的天下,是因为汤跟自己商量过伐桀,担心沾上凶残和贪婪的骂名。卞随对权力的拒绝只是一种明哲保身,他对暴力的不合作态度是不坚决、不彻底的。
  与伯夷兄弟同时代的吕尚(即姜太公),司马迁认为,他的真正目的是“以渔钓奸周文王”(《史记·太公世家》),是在等待机遇“为文武师”。权力,太诱人了!它可以使穷人富甲天下,使平民位列三公,即便是在穷困潦倒中坚守了七十年的吕尚,最终也未能免俗。吕尚正是从垂钓权力开始,一步步登上了齐太公始祖的宝座,并为他的子孙们赢得了征伐天下诸侯的地位。当然,较之那些趋之若鹜者,如蝇逐臭者,勾心斗角者,吮痈舐痔者,吕尚获得权力的方式要清高得多、优雅得多。
  伯夷兄弟既没有许由的故作姿态,也没有卞随的明哲保身,更没有姜太公的待价而沽,他们对权力的决绝完全发自肺腑。伯夷是长子,叔齐是父亲钦定的接班人,但双方都选择了谦让,并尽力为对方继位寻找理由。意义不在于这些理由在今天还能否成立,而在于兄弟俩面对权力的那份淡泊和理性,那种自律意识和大局观念,在于孤竹国因此避免了一场血腥。后来的王位继承人是伯夷的弟弟、叔齐的哥哥,他的名字没有被写进《史记》,司马迁称“中子”,即老二的意思。相对于伯夷、叔齐的高风亮节,司马迁觉得,王位不过是个过眼烟云的东西。
  司马迁之看重伯夷兄弟,是因为兄弟俩面对暴力的挺身而出、面对生灵涂炭“不避其任”的使命感。伯夷兄弟的“叩马而谏”很艺术,也很有分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周武王举着父亲的灵牌,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却被伯夷兄弟当道揭穿了:你为了争夺养生的土地,不惜伤害养生的人民,恰恰违背了你曾祖父“不以所用养害所养”的遗训,而且抛弃了你老子用以立国的“仁”的精神!
  伯夷兄弟与周武王的分歧,不在于纣王该不该下台,而在于以什么方式。《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执政后“自夜不寐”,“悉求夫恶”;“不顺周者,咸贬责之,与纣同罪”。这个满脑子敌情观念的夜猫子,连睡觉都瞪着警惕的眼睛。他对敌对势力的捕风捉影和残酷斗争,对被统治者的坚决镇压和严厉打击,是从不松懈毫不含糊的。周武王带着“天下未平”的遗憾走了,武庚叛乱发生了,连他的亲弟弟管叔和蔡叔也站到了叛乱者一边,战争持续了三年。
  暴力的危害,还在于它对人性的戕害。项羽巨鹿之战杀战俘二十多万,黄巢血洗长安杀平民八万,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友军六十万,洪秀全指使韦昌辉屠杀杨秀清部太平军将士两万多人。史载:张献忠“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明史·张献忠传》)。他在四川六年“杀男女六百万”,“全蜀数千里萧条绝无人迹”(《明史纪事本末》)。成都有他留下的“七杀碑”和“笔墨冢”,《温江县志》和《简阳县志》有他劫后“仅存男三十一丁,女二十三口”和“仅存土著十四户”的记录。如此众多的负面性史实,史学界或回避,或轻轻带过,至于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更是无人涉足的禁区。
  伯夷兄弟从当初的“弃商从周”,到后来对武王的“叩马而谏”,从与纣王“铁血专制”的决裂,到对武王“以暴易暴”的反对,无不基于他们的独立思考。面对纣王的“酒池肉林”和“炮烙之法”,面对王公大臣们的助纣为虐和诺诺唯唯,面对武王的“盟津之会”和八百诸侯“皆曰可伐”的震天价响,兄弟俩不跟风,不起哄,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屈服和受制于对上下左右的保持一致,这些都基于他们对“仁”的理想的执著坚定。
  唐代够自由的了,读韩愈的《伯夷颂》,依然感受到作者对当时士风的无奈,他对伯夷兄弟“特立独行”的理性精神已近乎绝望地仰望了:“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韩愈后来因《论佛骨表》触怒了唐宪宗李纯及整个朝野上下,他连同他怀抱的理性精神和“挽狂澜于既倒”的梦想,一起被朝廷扔掉了,扔到了荒无人烟的岭南。
  读冯晓虎《永远的白玫瑰》,第一次听说了二战期间德国的舒和、索菲兄妹。兄妹俩于1943年2月22日被纳粹法庭判处死刑,罪名是刷写反法西斯标语和散发反战传单。索菲在笑赴刑场时说:“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人民,那我们虽死何憾?”舒和兄妹被淹没了,而希特勒演讲时却是万人空巷!冯晓虎说:“历史上所有的暴君都是被沉默胁从的人民惯出来的!”是的,历史上所有的非理性狂热,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是有责任的!
  舒和兄妹从被捕到处决,前后仅四天,纳粹的效率高得惊人!伯夷兄弟能在临终前唱一曲《采薇》,已是不幸之大幸了。2003年,舒和兄妹被选为十大“德意志俊杰”,一起当选的还有马克思、歌德、爱因斯坦。我们的伯夷兄弟有这样的机会吗?
  封建专制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国民的精神奴役。它们需要的是会说话的工具,他们害怕的是有意志的人。在长期的皇权专制统治下,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理性精神已所剩无几,批判能力和求道勇气几乎丧失殆尽。二十世纪鲁迅先生多次悲叹中国没有俄国十二月党人式的知识阶级,摩罗先生感叹说顾准等人“也许是文革期间知识分子仅有的光荣”。三千年来,中国知识阶层的精神溃灭可以说是整体性的。
  
  (三)
  
  伯夷兄弟非暴力主义的精神诉求无疑带有先验性,鲁迅先生对它的批判,正是基于对这种先验理性现实可能性的怀疑。但二者对专制暴力的否定又是一致的,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呼应关系。能否结束这种历史与伦理的分裂,二十世纪为数不多但颇具说服力的非暴力运动的成果表明,伯夷兄弟的思想资源转化为和平主义的物质力量已具有了某种现实根基。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来自《薄伽梵歌》,他的精神底气来自阿周那王子临阵时对杀戮的疑虑和对生命伦理的反思。甘地反对“以剑还剑”,绝食、祈祷、麦克风是他的武器。他的第十六次也是最后一次绝食,是为了使“印度政府偿还巴基斯坦五点五亿卢比”和“新德里各教派实现和解”。西方媒体惊呼:“一位七十八岁老人的绝食如同一颗原子弹爆炸”。经过一百二十一个半小时与死神的搏斗,甘地如愿以偿。十二天后,甘地遇难。凶手不是英殖民当局,而是印度极端主义分子。
  马丁·路德·金主张以非暴力方式,甚至以“爱敌人”的方式反抗种族歧视制度。他领导的黑人解放运动和民权运动以道义的力量,赢得了与美国政府和主流社会的合作。1956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取消公共汽车种族隔离”;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民权法案》,宣布“取消公共膳宿和就业等方面的种族歧视”。这些成果的背后,是矛盾双方特别是主导方面对人类文明准则的遵守,而这正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真正难度。
  曼德拉是第一个以和平方式摧毁种族主义制度,并通过多种族大选取得政权的黑人政治家。不论局势多么险恶,不论白人和黑人右翼如何寻衅,他始终强调“内战对黑人白人都是灾难”,并努力保持对话势头,而将暴力手段降到最低限度。他经受了长达二十七年的牢狱之苦,但在胜利后处理旧政权历史时,坚持以德报怨,使新南非成为黑人白人包括犯有罪过的种族主义分子的共同家园。
  十分惊奇那样一个铁血时代能拥有《采薇》的吟唱,能出现伯夷兄弟这样的和平主义者。三千年过去了,他们的理性精神和思想方法,以致甘地、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的非暴力实践,还被当作异质视而不见。手段与目的是共生同构的运动过程,当希特勒在那本臭名昭著的小册子《我的奋斗》中声称“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时,他已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法西斯。文明世界的目的不是庸俗的权力更迭,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是消灭一切压迫和通向公民社会,为此就应该跳出目的与手段的悖论。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9-12-2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9-12-24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时间想到的确实是某周大师的作品…………

[发帖际遇]: 李逸晴出门游玩没带钱,巧遇刚出大漠的郭靖,被郭靖慷慨地赠与银两28两。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9-12-2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薇 光看标题就是个不错的作品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5-6 1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