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伐·孔柳先生 于 2013-3-22 12:20 编辑
将军说孔柳十罪,孔柳不敢苟同,只得一条一条还击了。
【第一宗】:目无主帅,诽谤中伤。
我想军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令行禁止,无论对错,下级需要严格执行上级的命令,不需要问为什么,只需要去执行。可孔柳人前人后暗地里编排我“年少无知,言过其实,难堪大用”等言辞。在士兵中大大挫伤了主帅的形象。如此还如何确立主帅权威?故此目无主帅,排挤同僚按律当斩!
“孔柳并无如此说过,将军何有此说?”(兄台你读心了)
【第二宗】:排挤同僚
造谣生事。
王平将军军事为主,要去和我推演沙盘。却被孔柳恶意造谣为:“对下属离奇死亡毫不关心,在军中照成极坏影响。当斩
“原话是疼心,只为邀请王将军一同查案而已”
【第三宗】:私藏军械,图谋不轨。
要知道诸葛连弩是我军最机密的战略级武器,平时都锁在军械库中,钥匙也分为几人保管,魏国奸细几经盗取,都无功而返。为此我们牺牲了很多优秀的军人---详见马伯庸的纪实文学《风起陇西》。可孔柳视军工重器为玩物,违反军营条例,私自随身携带。如果万一失落。被魏国密探窃取拆卸仿制,后果不堪设想。按律当斩!
“这把连弩非军械库之物,孔柳一介文弱赖以防身罢了”
【第四宗】:乔装打扮,淫乱军营
自古以来,未有女子能入军营者。据我观察,孔柳为女子之身。女子私入军营,必将淫乱军营,按律有女子入营者,当斩。
“哦,你如何得知?”
【第五宗】:怪力乱神,扰乱军心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柳装神弄鬼,让本来无知的军士更加相信鬼神之力。使军心不稳。扰乱军心,无心作战,按律当斩!
“不知是那位将军请得城东刘半仙算了一卦,说此次出兵最忌高忌干涸,还设计了一个不知所谓的蚂蚁要塞为军事要塞,殊不知只需开渠灌水就能水淹七军!”
【第六宗】:残忍鞭尸,惊扰亡魂
孟将军无辜被杀,本应当早早埋葬。可孔柳自若罔闻。将孟将军的尸身扒了个精光,然后大卸八块,让死者不能安息,惊扰亡魂。使忠臣尸骨受辱,当斩。
“将军尸首还在军医处,何来大卸八块?有怨不诉难道就是将军处事法则?”
【第七宗】:轻信庸医,刚愎自用。
庸医仵作一派胡言,可孔柳却不容别人解释,只相信庸医的话。刚愎自用。胡乱判案。
“将军若不信,大可另觅军医验尸,只是江湖术士大可不必。”
【第八宗】:罗织罪名,构陷大将。
按照自己的臆测,随便罗织罪名,构陷金光洞主为杀人凶手。按蜀律诬陷他人者,按同罪处置。当斩
“一切证据均表明金光洞主为凶手。”
【第九宗】:杀人灭口,私仇公报
见事情败露,便杀了金光洞主,杀人灭口,公报私仇,有道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按律当斩!
“金光洞主先行出剑杀我,若这话也成为将军口中的杀人灭口,那将军来日上战场面对敌人来势汹汹的箭雨大可不必反抗了。”【第十宗】:以权谋私,欲盖弥彰
事发后,欲掩盖悠悠众口,严令士兵不许议论是非经过,违令者斩。可天下之口天理公道是掩盖得住的吗?按律当斩!
“为营内人心安稳,出兵在即不宜再生事端,难道将军希望营内再作议论让南蛮军士与蜀军离心不成?”
为了让丞相和诸位大人明白这几天发生的经过,我在当着满营众将的面把这几天军营里发生的一切再重新复述一遍:
我初到军营的时候,就传来噩耗孟良将军不幸身亡。南蛮的兵将大家都知道,派系林立,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想必孟将军的死有所蹊跷,但是毕竟大敌当前。我们应该统一战线对抗魏国。要知道审案探查,尤其是这种密谋杀人事件,最是难查,弄不好牵连出一大堆高级将领,最后势必弄得南蛮兵将军心大乱。所以按照我的想法,就是低调处理此事。大家都知道在密闭的军帐中,煤烟中毒最是常见,不如就压下此事。暂时不予追究。待北伐成功后再细细访探,务必除恶务尽,让凶手绳之以法。
原来将军就是这样处理杀人命案?也怪不得将军军营内人心不稳军心大乱了。
谁知孔柳不了解我和王平将军的良苦用心,每每造谣生事,说我年少无知不堪重用,说王平将军不关心属下的死活,最后弄得全营上下离心离德。士兵对主将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这都是孔柳的功劳。
好吧,你说查那就查吧,既然孟将军死的冤枉。我们为他报仇也什么不对,即便耽误了北伐的大业,也只能自认倒霉。谁让我们营摊上了这个事呢?
于是孔柳可算得到了尚方宝剑,在军营里这顿折腾,把整个军营弄了个鸡飞狗跳。几乎每个将官都被严厉的盘问,进行内部监控。弄得人人自危。心神不定。士气大坏。最可气的是,孔柳不知道再哪找来了个所谓的什么仵作。可怜那孟将军。。。。为我蜀国立下赫赫战功,不想死后竟还遭到如此侮辱,被毒妇扒个精光,开膛破肚。下水扔了一地。。。那叫一个听着伤心,闻着落泪啊!
可是这一切真的有必要吗?丞相是用火的大行家,自然知道因火有关的死亡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煤烟中毒而死,特征是死者安详,犹如熟睡。浑身上下找不到任何伤痕。
第二种:炭火攻心而死,说白了就是烟熏的,一口毒烟过去,死者应声而倒。肺部被熏得漆黑。
第三种:被火烧死,严重的浑身黑如焦炭,轻的也是浑身水泡 至于被人被褥,枕头闷死,死者在死亡的时候窒息,会产生极其大的痛苦,眼睛会突出眼眶之外。死状狰狞,最是好认不过。据守营的士兵讲当日孟将军大帐内既没有走水,也没有浓烟冒出。那么可见孟将军并非死于二,三种方式。这又何必非要侮辱孟将军的尸体,非要看什么肺子里的颜色呢?
“呵,居然一口毒烟就能让肺部熏黑,这是哪一国的毒如此厉害?即使用毒又如何需要让肺部熏黑?此乃戏言不可当真也。而且将军被杀的时候是陷入昏迷的,将军应该不会忘记把。”
这几日我表面上无所事事,可是暗地里却在不惊扰其他将领的情况下,暗暗探查孟将军的死因,做出结论如下。
那夜晚间,鸟将军从孟将军的帐后潜入孟将军的大帐,虽然躲开了值班守卫,但是入帐时的风将蜡烛吹歪,所以蜡烛的烛泪偏向守卫的一边,而守卫也没发现有人进账。只道这是一个密室,孟将军从来没出来过。也从来没有人进入过。
接着,鸟将军先是背后一击,将孟将军击昏,然后用布绢蒙住了孟将军头,使孟将军窒息而死。
随后,鸟将军拖走了孟将军的尸体,这就造成了孟将军身体上的瘀伤拖拽伤。
然后鸟将军并没有着急离开营帐,而是装成孟将军的样子继续读书,稍后吹熄了蜡烛,装作就寝。
最后鸟将军拿出带来的湿沙,压在火炉上,让人误以为孟将军是炭火攻心而死。
鸟将军做完了一切,拿着绢布到篝火旁烤火,这个时候正好是亥时一刻。
可是鸟将军百密一疏,回营帐烧毁证据的时候,却没有烧干净,这样就给破案留下了铁的证据。
虽说我的推断不一定就是事情的本质,但我觉得也八九不离十。即便有些出入,人证物证都在,也不至于出了冤案,丞相只需把鸟将军找来,细细详查,相信就会有个结果。
“营外是士兵把守,请问怎能不惊动亲笔从孟将军帐后潜入大帐?即使入帐篷的时候风将蜡烛吹灭,但如何能让蜡烛在一晚之间燃尽而让烛泪化成人影?既然鸟将军是直接背后一击让将军昏迷,为何不直接杀了他?只让他昏迷?之后用布绢让将军窒息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将军的死亡时间可是亥时一刻啊。将军脚跟的擦伤瘀痕可证实他被拖行了一段不短的路程,凶手为何要在营内把将军拖行?既然他要烧,又为何要回到自己的营房烧凶器却没有烧干净?从篝火围趣到今早孟将军尸身被发现,可是经过很长的时间。”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孔柳又变着法开始了新一轮乌烟瘴气的折腾。
她装神弄鬼,扮作孟将军的鬼魂,开始讹诈金光洞主。还记得刑堂之上的匾额,上面都写的是正大光明。可这种手段算得上正大光明么?
更不用说用诡诈的手段,诬陷的是好人了!
此时,军营上下本来就弥漫着孟将军得罪了鬼神,被报复的说法。如今被孔柳一搅合,更是让怪力乱神之事传满全军。若不是我平时治军有法,恐怕早就夜晚营啸,军营散将了!!
是否得罪鬼神,将军还是请你营中将士说说平日将军是如何带兵如何制定法纪吧
为了构陷金光洞主,孔柳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居然说什么用蜡泪堆积而成的人影!!!
说到此,我不得不佩服一下孔柳的节操下限,为了罗织罪名,连这么无稽的事情都说出来了!
即便把全军的蜡烛都融了,够不够融出那么大的一个人影??你熔给我一个试试?
接下来,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孔柳也觉得自己构陷大将拿不出什么实质的证据,便诬陷金光洞主去鸟将军的大帐里毁灭证据!!
有点脑子的都知道,如果要毁灭证据的话,在自己大帐里烧了不可以么?要嫁祸别人,又何必非要烧了呢?若没人发现,岂非扮媚眼给瞎子看了?若是自己燃烧证物的时候正巧被人发现岂不是画蛇添足前功尽弃了?相信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也不会冒着败露的危险这么做吧。
在自己营房里毁灭证据?孔柳真是对将军智商有了新的认识,就是要嫁祸他人才需要在他人营帐内烧了,只要孟将军死亡的消息揭发,一定下令搜营,那时不就达到栽赃嫁祸的目的?
金光洞主受此诬陷,自然不服。便要找孔柳理论,孔柳知道自己事情败露,竟然掏出军国重器,杀人灭口。这军国重器本是我蜀军最大的机密和依仗,平时即使战斗需要,也需重重汇报。使用后归还时,还要细细检查,生怕有所缺失。我不知道这毒妇怎么偷出来这军国重器。我拔剑欲阻止这场悲剧,却被孔柳的亲兵挡住。可怜金光洞主一世忠良,却惨死在蜀国自己最厉害的武器之手。可悲可叹!
“理论?原来将军习惯拿着宝剑利器与别人理论的?那将军现在的宝剑也可以拔出对准孔柳头颅了,就跟金山洞主一样。至于我随身的诸葛连弩,并非出自军械库!”
以上就是孔柳驳将军十罪控诉,请丞相明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