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1098|回复: 1

[转载]中国古琴琴史与乐派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8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中国古琴琴史与乐派介绍

南亭


    中国音乐上下三千年,从远古至唐末,直接的声音材料(乐谱)极为贫乏。古琴是中国
乐器中保留有较多声响资料的乐器之一,古琴音乐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美学、乐律
、记谱法、弹奏法、指法等等体系,故历有琴道或琴学之称。是欲了解中国古代及传统的
音乐风貌,古琴是一不可多得的乐器。为了追求和表现 高逸、深远的意境,琴乐强调"音
至于远,境入希夷"的境界。这种境界恰与"俗乐"的繁声促调对立。相反地,琴乐以清远古
淡为美,因而琴乐的特色往往是"曲淡节稀声不多"的。

现在介绍一下古琴的著作和代表乐派:
一:琴论
1:《新论--琴道》
  琴论专著。汉代桓谭作。原书已佚,清代有几种集佚本。《后汉书棗桓谭传》说此篇
未完 成,由班固续成。现存残篇中包括琴的史论和琴曲解说。介绍琴曲有《尧畅》、《舜
操》、《禹操》、《文王操》、《微子操》、《箕子操》和《伯夷操》。 
2:《琴清英》
  琴论专著。汉代扬雄作。原书已佚。《全汉文》辑有佚文。
3:《则全和尚节奏指法》
  琴论专著,收入《琴苑要录》中。作者为琴僧义海的弟子,北宋著名琴家则全和尚。
文中阐述海大师"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又提出"高以下应,轻以重应
,长以短 应,迟以速应"的处理手法,还具体分析了不同体裁琴曲作品的演奏方法。 

4:《琴史》
  现存最早的琴史专著。作者朱长文。成书于1084年。全书共六卷。前五卷按时代顺序
收一 百五十六人与琴有关的事迹,有所辨证和评论。末卷为琴艺的专题论述。
5:《琴议》
  琴论专著。汉代刘籍撰。收入南宋的《太古遗音》中。该书把琴的音乐要素分成声、
音、韵, 略同于今人说的乐音、调式、结构。关于琴的艺术要求,他分为琴德、琴境和琴
道。认为这些是琴曲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条件。 
6:《琴述》
  琴史专著。元代袁角编,收入《清容居士集》中。作者经过调查,论述宋代谱系的演
变。从官方"阁谱"的衰亡到民间"江西谱"的兴起,以及宋末"浙谱"的取而代之,对浙谱的
形成提供了具体的历史资料。
7:《琴律发微》
  琴论专著。元代陈敏子著。收入《琴书大全》中。作者根据宋人徐理《奥音玉谱》中
的理论,分析辨调、制曲等。强调明确调性必须"使主常胜客,不至侵犯他调",论述作曲
方法深入而具体。
8:《太音大全集》
  琴论专著。原刊于明永乐十一年。原名《太古遗音》,嘉靖间杨祖云更名《琴苑须知
》。明 初袁均哲为此书作注释。全书共六卷,包括:制琴、琴式、手势、杂论、指法、调
意等。为现存 最早的琴论专书。其中保存有唐、宋时期的有关文献。 
9; 《琴书大全》
  现存收录古代琴学文献最多的一部类书。编者蒋克谦。经祖孙四代不断积累,于明代
万历庚 寅年成书。全书共二十二卷。前二十卷收录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极为丰富,不少
失传的琴学专 书、专论赖以保存。末二卷收琴曲六十二首,其中有一些独特的传谱。
10:《琴声十六法》
  琴论专著。作者冷谦,字起敬,号龙阳子。著《太古正音》,其十六法为:轻、松、
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这些美学要求对后世很有
影响。
11:《溪山琴况》
  琴论专著。作者徐上瀛根据《琴声十六法》,进一步分析补充为二十四况:和、静、
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
、迟、速。逐条阐述,颇为详尽,是研究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文献。原文刊于《大还阁琴
谱》。
12:《鼓琴八则》
  琴论专著。收入《春草堂琴谱》。作者戴源。八则包括:得情、如歌、按节、调气、
炼骨、 取音、明谱理、辨派。对弹琴的艺术修养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逐条论述,颇有独
到见解。
13:《琴旨》
  琴论专著。作者王坦。成书于乾隆九年。书中着重探讨了音律与琴调的关系,同时也
论及琴派。反对填词,认为"声音之道,感人至微,以性情会之,自得其趣,原不系乎词也
。"
14:《琴学内外篇》
  琴论专著。作者曹庭栋。成书于乾隆十五年。内篇论述琴律的正、变、倍、半之理及
定徽转 调之法。外篇荟萃古今琴说,而以己意断其是非。
15:《琴史补、琴史续》
  琴史专著。编者周庆云。收藏古琴、琴书称江南第一。编有《琴书存目》、《琴操存
目》等 书。《琴史补》补朱长文《琴史》之所遗,《琴史续》续北宋以后史料,共六百余
人,逐条注有出处。
16: 《琴学丛书》
  编者杨宗稷。从1911年到1931年陆续成书。共四十三卷,约七十万言。收录资料颇多
。在 《琴话》、《琴粹》部分提出"以琴传声,如镜临物然。"并分析这种反映"不外象形
、谐声、 会意三端"。承认民间曲调对琴曲起到丰富发展的作用。认为一意追摹古调则"难
为听者"。所 收三十二曲附有工尺谱。对《幽兰》、《广陵散》等久已绝响的传统名曲也
作了点拍的尝试。
17:《今虞琴刊》
  今虞琴社的学术刊物。由查阜西、彭庆寿等人编印,刊于1927年。汇集近代琴人、琴
社的资料丰富。书中包括记述、学术、考证、论说等部分。论文中提出利用现代音乐知识
,系统收集整 理古琴音乐遗产的主张。

二:琴谱
1: 《碣石调幽兰》
  现存最早的琴曲谱。原件在日本。系唐代手抄的卷子,仍保持早期的文字谱记写方式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谱前解题说明此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曲名前冠以调名,为琴
曲之仅见。据推断应该是用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
2:《白石道人歌曲》
  词曲专集。宋代姜夔撰。内有琴歌《古怨》一首,旁缀减字谱,为现存最早的减字谱
琴谱。
3:《神奇秘谱》
  琴谱。编者朱权。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书。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全书共三卷。
上卷 《太古神品》收十六曲,如:《广陵散》、《流水》、《阳春》、《酒狂》等,多为
北宋以前的 名曲,保留有早期传谱的原始风貌。中、下卷《霞外神品》收三十四曲,如:
《梅花三弄》、《 长清》、《白雪》、《大胡笳》、《离骚》等,均属历史悠久的古代作
品。还有南宋浙派名家的作品《潇湘水云》、《樵歌》等。所有琴曲都有解题,提供了史
料,为研究古代音乐作品的重要文献。
4:《浙音释字琴谱》
  明代琴谱。南昌龚经编释。成书于1491年前。原书残,现存三十九曲。每曲逐音配有
文字,大多难以演唱。个别为传统琴歌,如八段的《阳关三叠》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5:《风宣玄品》
  明代琴谱。朱厚爝辑于嘉靖十八年。共十卷。首卷为指法、调式等文字六十二则,手
势图一 百五十四幅,文字多取自《太音大全集》。收曲一百零一首,包括三十二首琴歌。

6:《西麓堂琴统》
  明代琴谱。编者汪芝。成书于嘉靖乙酉年。共二十五卷。前五卷辑录南宋徐理的《琴
统》和 其他人的论文、杂说。后二十卷收录自宋代的琴曲一百七十曲,其中有《广陵散》
的两种版本, 以及外调琴曲一百多种等,多为其他谱集所未收。为明代收曲最多而且独具
特点的谱集。
7:《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
  编者萧鸾。《杏庄太音补遗》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共三卷,收七十二琴曲。编者强
调本人 是徐门正传,并在每曲前配以相应的"吟",作为序曲。《杏庄太音续谱》成书于嘉
靖三十九年 。书中包括他游历吴、越所得的传谱和他自己创作的琴曲共三十八首。
8:《三教同声琴谱》
  明代琴谱。编者张德新。明万历壬辰年成书。收四曲,均有词。其中《释谈章》为首
次刊传 之佛教曲;另两首《明德引》、《孔圣经》为儒教曲,还有一首《清净经》为道教
曲。故名《三 教同声琴谱》。
9:《松弦馆琴谱》
  虞山派传谱。编者严徵。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初版收二十二曲,再版陆续增至二十
九曲。 书中有编者所撰《琴川谱汇序》,批判了当时在琴曲中滥填文字的风气。在琴界有
较大的影响。
10:《琴学心声》
  清代琴谱。清康熙五十四年庄臻凤撰。共收十四曲,都是庄氏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
。其中八首有歌词,有些歌词是庄氏自制。
11:《大还阁琴谱》
  一名《青山琴谱》。虞山派徐上瀛传谱。刊于康熙十二年。所收三十一首琴曲中,增
加了 《松弦馆琴谱》不予收录的《雉朝飞》、《乌夜啼》、《潇湘水云》等快速节奏的曲
目。书中有编者所撰《万峰阁指法密笺》、《溪山琴况》各一卷。
12: 《松风阁琴谱》
  清康熙十六年程雄选定。收十一曲,均注明来源。其中包括韩石耕等人的传谱。另附
《抒 怀操》一卷,收三十七曲。
13: 《五知斋琴谱》
  清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共八卷。所收三十三曲多注明出处,指法
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徐氏加工发展之处及评语。后记也比较有特点,从中可以了解徐氏
对作品的独到 了解。为近代流传很广的琴谱。
14:《自远堂琴谱》
  清广陵派琴家吴虹传谱。共十一卷,收九十三曲,末卷三十曲附有歌词。
15:《琴学入门》 琴谱。张鹤撰。收琴曲二十首。附工尺谱。其中《阳关三叠》、《渔樵
问答》 等曲至今仍流行。
16《蕉庵琴谱》
  清同治七年,广陵派琴家秦维瀚辑。收录三十二曲。《龙翔操》等曲至今流传。
17: 《枯木禅琴谱》
  清光绪十九年刊本,广陵派释空尘编。收三十二曲,多有解题或后记。
18: 《梅庵琴谱》
  山东诸城王鲁宾传谱。由弟子徐卓、邵森编订,1931年初版。今版分三卷,上卷论琴
的形制、声律、指法;中卷收十五曲,下卷为今译简谱。所收《长门怨》、《关山月》、
《搔首问天》等曲为诸城派代表曲目。

三:琴派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大多在文人,即较高文化层次中流传,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念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情趣;在表现意境、讲究韵味、追求
古朴典雅、清渺溃远的精神境界方面有独到之处。琴派是具有共同艺术风格的琴人所形成
的流派。早在明末清初时期虞山派和广陵派始称"琴派"开始,琴派就得到了发展,各个琴
派之间主要于地区、师承和传谱等条件上有差别。而同一地区的琴人,彼此交流,相互学
习,同时又吸收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演奏风格十分相近,这样,琴曲有了特殊的地方色
彩。而流传下来的琴派也多以地区划分来命名如: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陵派以江
苏扬州为中心,都是著名的琴派。吴越地区先后还有:松江派、金陵派、吴派等; 其他地
区有:中州派、闽派、岭南派、川派、九嶷派、诸城派等。
现在进行简单的介绍:
1:浙派
  南宋著名琴派。奠基者为郭楚望。其代表作品为《潇湘水云》。经刘志方授与毛敏仲
和徐天民。毛、徐两人在杨瓒的主持下编纂《紫霞洞琴谱》。徐天民祖孙四代都是著名的
琴家,明代尊之为"徐门正传"。后人称浙派传谱为浙谱。
2:虞山派
  明代琴派。虞山地处江苏常熟,当地有河流名琴川,所以又称"熟派"或"琴川派"。"浙
操徐门"中的第三代徐晓山,曾在常熟传琴,致使当地名手辈出,陈爱桐即其中之一。传至
严徵,结"琴川琴社",传 谱辑为《松弦馆琴谱》。陈爱桐的另一再传弟子徐上瀛在严氏的
基础上加以丰富,添加了快速的《潇湘水云 》等曲目,辑有《大还阁琴谱》,并著《溪山
琴况》。虞山派在琴界威望很高,本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的"今虞琴社"就是纪念该派
而命名的。
3: 广陵派
  清代著名琴派。江苏扬州古称广陵,以此地为中心形成的琴派称为广陵派。最初由徐
常遇在虞山派的基 础上发展而成。其子二子继承家学,晋京献艺,一时争传"江南二徐"。
所辑《澄鉴堂琴谱》为本派最早谱集。继起者徐祺吸收各地名曲加工整理,编成《五知斋
琴谱》,为近代流传最广的谱集。此后,名手荟萃扬州,吴虹又在此基础上编纂了《自远
堂琴谱》这本很有影响的琴谱。太平天国以后,该派陆续出版了《蕉庵 琴谱》、《枯木禅
琴谱》等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作品。
4:闽派
   近代琴派。 祝凤喈为代表。著有《与古斋琴谱》。继其学者有编有《琴学入门》的
张鹤,编有《琴学初津》的陈世骥。
5:岭南派
   广东琴派。源于道光年间的黄景星。他继承先人的《古冈遗谱》,又向香山何洛书学
会十余曲。辑五十首为《悟雪山房琴谱》。近人郑健侯传其学。
6:川派
  又称蜀派。近代川派的知名琴家有:张孔山、杨紫东、李子昭、吴浸阳、龙琴舫等人
。《天闻阁琴谱》 和《沙堰琴编》收有川派作品,其中以《流水》和《醉渔唱晚》等曲最
为流行。
7:诸城派
  近代琴派。山东诸城王溥长、王作祯、王露,祖孙三代以虞山派为基础,另有王冷泉
和他的学生王宾鲁以金陵派为基础。两者汇流,又结合当地民间音乐风格,形成具有山东
地方风格的诸 城派。辑有:《桐荫山馆琴谱》、《梅庵琴谱》。代表曲目《长门怨》、《
关山月》都是现代流行琴曲。



附上《琴声十六法》:
琴声十六法

冷谦 [明]

一曰轻

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为主。而轻重持损益之则。其趣自生。盖音之轻处
最难。力有未到。则浮而不实。晦而不明。虽轻亦不佳。惟轻之中。不爽清实。而一丝一
忽。指到音绽。幽趣无限。乃有一节一句之轻。有间杂高下之轻。种种意趣。皆贵於清实
中得之。

 

二曰松

松。即吟猱妙处。宛转动荡。无滞无碍。不促不慢。以至恰好。谓之松。吟猱之巨细缓急
。俱有松处。故琴之妙在取音。取音宛转则情联。松活则意畅。其趣如水之与澜。其体如
珠之走盘。其声如哦咏之有韵。可以名其松。

 

三曰脆

脆者健也。於冲和大雅中。健其两手。而音不至於滞。两手皆有脆音。第藏不见。出之不
易。右手靠弦。则音滞而木。故曰。指必甲尖。弦必悬落。在指不劲。则音胶而格。故曰
。声如金石。动如风发。要知脆处。即指之灵处。指之灵。自出於健。而指之健。又出於
腕。腕中之力既到。则为坚脆。然后识滞气之在弦。不为知音厌听。

 

四曰滑

滑者溜也。又涩之反也。音当欲涩。而指当欲滑。音本喜慢。而缓缓出之。若流泉之鸣咽
。时滴滴不已。故曰涩。指取走弦而滞则不灵。乃往来之鼓动。如风发发。故曰滑。然指
之运用。固贵其滑。而亦有时乎贵留。盖其留者。即滑中之安顿处也。故有涩不可无滑。
有滑不可无留。意有在耳。

 

五曰高

高与古似。而实与高异。古以韵发。高以调裁。指下既静既清。而又得能高调。则音意始
臻微妙。故其为宁谧也。若深渊之不可测。若乔岳之不可望。其为流逝也。若江河之欲无
尽。若三籁之欲无声。

 

六曰洁

欲修妙音者。必先修妙指。修指之道。从有而无。因多而寡。一尘不染。一垢弗緇。止於
至洁之地。而人不知其解。指既修洁。则音愈希。音愈希。则意趣愈永。吾故曰。欲修妙
音者。必先修妙指。欲修妙指者。又必先自修洁始。

 

七曰清

清者。音之主宰。地僻则清。心静则清。气肃则清。琴实则清。弦洁则清。必使群清咸集
。而后可求之指上。两手如鸞凤和鸣。不染丝毫浊气。厝指如击金戛石。缓急绝无客声。
试一听之。则澄然秋潭。皎然月洁。湱然山涛。幽然谷应。真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


 

八曰虚

抚琴著实处。亦有何难。独难於得虚。然指动而求声。乌乎虚。余则曰。政在声中求耳。
声厉则知躁。声粗则知浊。声静则知虚。此审音之道也。盖其下指功夫。一在调气。一在
淘洗。调气则心自静。淘洗则声自虚。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深渊自居。清光发外。
高山流水。於此可以神会。

 

九曰幽

音有幽度。始称琴品。品系乎人。幽繇於内。故高雅之士。动操便有幽韵。洵知幽之在指
。无论缓急。悉能安闲自如。风度盎溢。纤尘无染。足觇潇洒胸次。指下自然写出一段风
情。所谓得之心。而应之手。听其音而得其人。此幽之所以微妙也。

 

十曰奇

音有奇特处。乃在呤逗间。指下取之。当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令人流连不尽。应接不
暇。至於章句顿挫。曲折之际。尤不可轻易草草放过。定有一段情绪。又如山随人面转。
字字摹神。方知奇妙。

 

十一曰古

琴学祗有二途。非从古。则从时。兹虽古乐久淹。而仿佛其意。则自和澹中来。故下指不
落时调。便有羲皇气象。宽大纯朴。落落弦中。不事小巧。宛然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风
声簌簌。顿令人起道心。绝非世所见闻者。是以名其古音。

 

十二曰澹

时师欲人耳。必作媚音。殊伤大雅。第不知琴音本澹。而吾复调之以澹。故众人所不解。
惟澹何居。吾爱此情。不奓不竞。吾爱此味。如雪如冰。吾爱此响。松之风。而竹之雨。
澗之滴。而波之涛也。故善知音者。始可与言澹。

 

十三曰中

乐有中声。惟琴固然。自古音淹没。攘臂弦索。而捧耳於琴者。比比矣。即有继空谷之声
。未免郢人寡合。不知喜工柔媚则偏。落指重浊则偏。性好炎闹则偏。发声局促则偏。取
音粗厉则偏。入弦仓卒则偏。气质浮躁则偏,矫其偏。归於全。祛其倚。习於正。斯得中
之传。

 

十四曰和

和为五音之本。无过不及之谓也。当调之在弦。审之在指。辨之在音。弦有性。顺则协。
逆则矫。往来鼓动。有如胶漆。则弦与指和。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俱有分数以位
其音。要使婉婉成吟。丝丝叶韵。以得其曲之情。则指与音和。音有意。意动音随。则众
妙归。故重而不虚。轻而不浮。疾而不促。缓而不弛。若吟若猱。圆而不俗。以绰经注。
正而不差。迂回曲折。联而无间。抑扬起伏。断而复连。则音与意和。因之神闲气逸。指
与弦化。自得浑合无迹。吾是以和其太和。

 

十五曰疾

指法有徐则有疾。然徐为疾之纲。疾为徐之应。尝相错间。故句中借速以落迟。或句完迟
老以速接。又有二法。小速微快。要以紧。递指不伤疾中之雅度。而随有行云流水之趣。
大速贵急。务使急而不乱。依然安闲之气象。而泻出崩崖飞瀑之声。是故疾以意用。更以
意神。

 

十六曰徐

古人以琴涵养性情。故名其声曰希。尝於徐徐得之。音生于指。优游弦上。节其气候。候
至而下以叶厥律。或章句舒徐。或缓急相间。或断而复续。或续而复断。因候制宜。自然
调古声希。渐入渊微。严道彻诗。几回拈出阳春调。月满四楼下指迟。其於徐意。大有得
也。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7-5-1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好东东喂~~ 值得收藏!!!
谢拉!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5-1-22 17: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