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有很多神奇武功个给广大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品中对某些武功描写更有其修炼口诀及经文,那么金庸本人并不习武,这些似模似样的要诀难道是金庸他老人家原创?非也非也,且看下文分解[文中1版为初期连载版,2版为三联版,3版为新修版]:
一,《九阳真经》:
《九阳真经》原著中提及此神功因何命名:《倚天屠龙记》第十六回‘剥极而复参九阳’,“(张无忌)不久便在第二卷的经文中读到一句:‘呼翕九阳,抱一含元,此书可名九阳真经。’那么我们还去探究什么?当然大有研究之处,此段在1版《倚天》中并未见到,这段话其实可见于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所撰《列仙赋》(南窗寄傲生在札记35‘九阴九阳’中曾提到):
陆机列仙赋曰. 夫何列仙玄妙. 超摄生乎世表. 因自然以为基.仰造化而闻道. 性冲虚以易足. 年缅邈其难老. 尔乃「 呼翕九阳. 抱一含元」 . 引新吐故. 云饮露餐. 违品物以长盻.妙群生而为言.
那么《九阳真经》的经文内容呢?下面为《神雕侠侣》第四十回‘华山之巅’觉远指点张君宝所述经文和《倚天屠龙记》第二回‘武当山顶松柏长’中觉远弥留状态背诵的部分经文:
气沉于渊力凝山根,故示以虚以无胜有,运气之时,须得气运自我运,不必理外力从何方而……虚实须分清,一处有一处,处处总此虚实……气须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要用意不用劲,随人所动,随屈就伸,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我劲接彼劲,曲中求直,借力打人,须用四两拨千斤之法……前后左右全无定向,后发制人先发者制于人……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之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通,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从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方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劲似宽而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力从人借,气从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得开合,便如阴阳……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3版:阴到极盛便渐转衰,少阳暗生,阴渐衰而阳渐胜,阴阳互补,互生互济,少阳盛于老阴,少阴盛于老阳,凡事不可极,极则变,由重转轻,由轻转重。]
1,《太极拳论》(根据武派太极拳的记录,王宗岳的《太极拳谱》(王谱),是武禹襄之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阳当县令时,"闻盐店有王宗岳拳谱,求索得之",然后交武禹襄研究。武氏是文人而爱好太极拳,不以授拳为业,所以得到拳谱后并不秘密收藏,除与外甥李亦畲一同研究外,也与同乡名手杨露禅一家分享(杨露禅的儿子在河北永年家乡跟武禹襄学文),于是王宗岳拳谱得以广为流传。)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贫道在《笑笑乱弹金书的武学》中太极出自九阳这一观点,显然现实太极—〉九阳得到启发,在自己作品中用九阳—〉太极的形式来构建武侠小说中的武学体系。下面为《太极拳论》内容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车轮),活如车轮(平准)。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杨式、赵堡等各流派的手抄本中都有原注曰:此系张三丰祖师遗论,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无(勿)使有凸凹处,无(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时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譬之将物掀起(若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均有)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勿)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
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
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
火土也。合之言之,曰『十三势』。
2,《李亦畲拳论》(李亦畲为武禹襄外甥,武禹襄不以教拳为生,跟武学拳的并不多,以他的外甥李亦畲武艺最为突出)
五字诀: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已,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迟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已。后身能从心,由已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披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手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
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故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臂,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3,《武禹襄打手要言》(节选):
解曰: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已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精神提得起,则无双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又曰: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 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继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将掀起,而加以顿挫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身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由此可见《九阳真经》大部分经文皆出自太极名家拳论,这点其实早1版《倚天屠龙记》就已经初露端倪,记得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要知武当一派的武功,原不求力大,亦不求招快。后世武当名家王宗岳著有太极拳经,论到一般拳术时说道:「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白眉教这两名香主膂力过人,那是有生俱来的先天自然之能,但张翠山的功夫却是从学力得来的。正如王宗岳拳经中所云:「察四两能拨千斤,类非力胜!观耄耄能禁众人,快何能为?」只要力道运用得法,四两尚可拨动千斤。” 文中不但引用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而且点名“王宗岳拳经”,第一次大修订此段被删除,贫道以为除了金老不愿透露太多创作源头,另一个原因恐怕是不想卷入武术界太极创始人的争论,王宗岳乃清乾隆人,虽然《倚天》采用张三丰创拳说出于创作需要,但过多敏感名讳尽量避开。
既然说到太极那就不得不谈一下在《飞狐外传》第四章‘铁厅烈火’中金庸曾借赵半山之口讲解太极拳重要口诀‘乱环诀’及‘阴阳诀’,因此二决现实存在,作者并未作加工,原原本本只字未改。
‘乱环诀’歌诀:“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能拨千斤动,手脚齐进竖找横,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歌诀:“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里何须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此二决出自太极九诀(杨氏太极有此说法)中,其他七诀为‘全体大用诀’、2段‘十三字行功诀’、‘八字法诀’、‘虚实诀’、‘十八在诀’‘五字经诀 ’
二,《九阴真经》
关于“九阴”一词,有学者曾提出道家无此说法,按照《易经》应为“九阳六阴”,在3版《神雕侠侣》附录中金老驳斥了这一观点“……《葛先公道德经序》:“祸厌九阴,福生十万”意谓阴气极盛有祸;柳宗元《天对》文中云:“爰北其首,九阴极冥。”湛若水《交南赋》:“烛九阴于赤水兮,觌冯夷之幽宫。”冯夷为水神,居极北之地。”应笑我在《金庸识小录》 提出“道教类书《云笈七签》第三十一卷,张君房引《帝君九阴经》:‘欲变化分形,隐沦八方。当常斋修帝君九阴之精思也。……此为帝君太一九阴混合变化万形也。’”“九阴经”出自道家典籍;南窗寄傲生也在札记35中提到东晋葛洪的《抱朴子•遐览》篇所罗列的道经中,有“九阴经”的名目。
《九阴真经》的内容分别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道德经》(老子):原著中提到《九阴真经》作者黄裳为校对错字通读了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的《万寿道藏》后精通道学更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那么真经中引用道家经典《道德经》也是顺理成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
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
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3版《射雕英雄传》第十八回‘三道试题’新加几句经文)
《道德经》第78章、第43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
王。正言若反。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人徒之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殊不知上达之士,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动而静,虽撄而宁。”
2,道家内功要诀:原著中梅超风先后询问马钰、郭靖一些《九阴真经》中玄门功法的术语,这些内容可参考许多道藏丹诀,在此就不一一指出出处。
“铅汞谨收藏”(铅体沉坠以比肾水,汞性流动而拟心火,是说当固肾水息火,修息静功方得有成)“姹女婴儿”(各指阴阳之气,。《马丹阳语录》“龙虎是铅汞,铅汞是水火,水火是婴姹,婴姹是真阴真阳,真阴真阳即是神气,种种名相,皆不可着,止是神气两字而已”。) “五心朝天”(双手掌心,双足掌心,头顶心是为五心)“攒蔟五行”(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和合四象”(藏眼神,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指在意的调动下,凝集神、魄、魂、志、意等信息,五行一聚,元性的物质就凝集,经过凝炼、培育,阴性信息成份逐惭减少,而成元神。)“五气朝元”(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吟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三花聚顶”(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
3,《童蒙止观》(小止观)
《九阴真经》最后的梵文总纲又源于何处呢?在《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五回‘铁枪庙中’铁枪庙中黄容曾经告诉欧阳锋的那两段翻译过来经文:
真经的总旨写为梵文以中文音译(练功怪异境界)“或身骚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奇寒壮热,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如时如有恶物相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凡此种种须以下法导入神通。”(修习后的妙处)“遍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惊喜寂静安快。”“善用观相运作十二种息,能愈诸患渐入神通。”
这总纲作为《九阴真经》中的压轴,贫道自然而然想到在道藏中寻找,但无功而返,后来无意间竟然发现这段文字居然出现佛家典籍《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智者大师先后说法,说过四次止观,就是现在的《摩诃止观》又称圆顿止观;《渐次止观》;《童蒙止观》又称《小止观》,与《摩诃止观》相对;《六妙门》。)
《童蒙止观》善根发第七
隋 智顗 撰
……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逶迤垂熟。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闇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非思。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
…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遍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惊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特胜善根发相。
这段是智者大师讲述禅定过程中遇到各种奇异境界及正确修行方法,在原著中则是“头一段是怪异境界,次一段是修习后的妙处,偏偏将中间修习之法漏了。”“这诸般怪异境界,原是修习上乘内功之人常所经历,只是修士每当遭逢此境,总是战战兢兢的镇慑心神,以防走火入魔,岂知竟有妙法将心魔导化而为神通,那真是无上宝诀了。”这样摇身一变,禅定修行变成修习上乘内功时防走火的要诀,语句倒是甚为贴切,那么难道金老不知道这两段出自佛家典籍吗?当然不是,贫道以为在道家至上武学《九阴真经》总纲中出现佛门语句是金老想体现殊途同归的思想,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记得原著中一灯对《九阴真经》总纲的反应吗?“又道:“我玄功有损,原须修习五年,方得复元,但依这真经练去,看来不用三月,便能有五年之功。虽然我所习是佛门功夫,与真经中所述的道家内功路子颇不相同,但看这总纲,武学到得最高处,殊途同归,与佛门所传亦无大别。””这不仅仅是一句表述,实际上金老已经对总纲做了手脚,不得不佩服金老用心之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