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吟星落 (龙少)
一个以三国演义为基础的假设,希望都督赐教:
假若诸葛亮推测天候有误,东南风未来,或者迟来半月,都督何以以5w兵力抵抗曹丞相83W精兵与连环大船?
话说东南风未来,事先自然也已料到,既然不能以风推动火船,那便只能用人力划火船冲入魏军连环船。
选敢死之士百余,驾火船,仍去诈降,自领全部水军三万阵列于后,一旦火起,便全力一击。
选良马千匹,精兵千人,由甘宁带领,渡过对岸,奔袭曹军后方粮寨。
蜀军方面,自然也早就有所准备。以狼烟为号,表示东南风未来,当由张飞领两万兵士,由对岸从上游夹攻魏军岸上部队。
一旦黄盖点火,三万水军立即擂鼓杀过去,声势浩大之下,魏军一则没有全到,二则兵士疲乏、广染疾病,本就士气不佳,若是突然被火烧连锁船,在三万水军掩杀下,必然慌乱。这时,张飞一军也应该赶到,截住魏军登岸的关口,若是甘宁能在粮寨闹成功的话,就更加声势大振了………………
(另付一篇失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赤壁之战篇,另开一帖发………………)
yuenanchi (月南池)
周瑜,诸葛亮,司马懿分别为三家首席军师,虽然身处环境不同,时期不同,作用也不同,但其才智难分高下,请问如果周都督站在另两位的立场,处理一些关键事情,又会如何呢,我在这选2件事情作例
1.如果您处理马谡事件,会如何?
2.如果您面对诸葛北伐,会如何?
请答出新意来
1、可以说无论蜀、吴,赤壁之后取川都是首要目标。
若为诸葛亮,自当抢先取西川。主公心慈,此行仍当由凤雏为军师,我亲自去恐怕自己和主公都难以下手。
取川过后,修养生息,等待第一次北伐。
期间调法正往白帝(接应关羽~哎,事后诸葛亮…………晕死,不这样发展算了…………)
且假设所有都照历史发展,凤雏死、关羽亡、主公逝~~遇上失街亭。
斩马谡,不过因为想正军纪,明赏罚,在这次北伐失利后能更好的准备下次北伐,那么,如果另外的方法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则马谡可斩可不斩。关键是,如何正军纪。
且说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乃云身自断后之故。若赏之,以赵云忠义,必然推辞,只有封之。封赵云为领军将军,三品,此明赏,贬马谡为普通士兵,随军,此明罚。将士若知赏罚,则言令行止,无有不从。
修养一年,再度北伐。吴蜀联盟本已破,对方吕蒙虽为主站派,然而不会不顾大局。若修书联攻曹魏,量会答应。
此时主军仍出祁山,过斜谷,但是给魏延一个机会,分兵两万,由他指挥,奇袭子午谷。一则魏延与杨仪互相怨恨,同处一军多有不便;二则魏延人际关系不好,在军中多有顾虑;三则出子午谷的战略本无不可,只是魏延自大,以为五千兵够,我与他两万兵力,十天之内若能突出子午谷,则可抢在魏军回救前奔袭长安。此计若有两万兵支持,成功几率非常大。 纵然兵败,损失不过一万,于本阵大军动摇不大,况且东吴若能出兵帮忙,魏军左右为难,很容易战败。
2、若我为司马懿,对待诸葛大军北伐,基本策略是不变的:坚守。
可是,只是坚守的话,对蜀军的杀伤性大减,直接造成蜀军能有实力多次北伐,所以务必想办法大举杀伤对方。
且说诸葛既然不信魏延,不敢兵出子午谷,我可相信曹仁的能力。蜀军出子午谷能突袭我长安,我出子午谷自然也能突袭对方本阵。这种方法和上面差不多,胜率也很大,我且假设被诸葛神智给破了,接下来如何做。
其实姜维曾经提出过一种防御敌人大举进攻的方法,颇为可行,那便是:让前方数城空虚,敌人攻来先退,等敌人深入,然后周围各城守军齐至,包围敌人,来个大满冠。
联合此时情况,空虚抚风、武功、泾阳三城,让蜀军得以冲突到长安附近,直待蜀军全面进来,战线拉长,却没有大量杀伤到我方士兵时,然后从汉兴、新平、池阳、咸阳、长安数城同时出兵,四面包围,来个瓮中捉鳖,定可重创蜀军。
[ 本帖最后由 pojian 于 2007-1-5 15:1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