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查看: 4766|回复: 27

[正史vs小说]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看你是否被古代yy小说给忽悠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6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侠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x
还原历史                                

  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吕布是为孙坚所败;

  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徐州诛车胄——此乃刘备所为;

  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军的徐晃所为;

  土山约三事——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

  义释曹操——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为了牵制孙权好让自己进军荆州和益州没有全力追击,所以让曹操跑掉了;

  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顺便说一下,魏延已经加入刘方,并非杀了韩玄后才加入的;

  单刀赴会——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士之佩刀;

  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

  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关羽的儿子——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关兴是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关索乃虚构人物;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顺便说一下张苞,他还未成年就夭折了;

  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和《三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诸葛亮篇:

  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则略逊一筹,可通过下面事实说明;

  火烧博望坡——此是刘备打的,此战发生在西元202年,早了孔明出山五年,且没有直接用火攻,是刘备放火烧了百姓的房子让夏侯敦得不到战利品,再设伏兵击退的;

  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这点曹操和周瑜都知道,只是曹操没想到周瑜会在那时攻击;

  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还有顺便说一下,孙权本来就有出兵的想法,诸葛亮没有激他的话他也会和曹操打上的;

  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陈寿本人对此事有置疑),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六出祁山——只有二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还有一次是被打;

  空城计——空城计——司马懿那时还没和孔明对垒,自然不是真的,空城计原形来自赵云在汉中时摆空城智退曹兵。

  《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火烧籐甲兵——真有此事,不过火攻不是孔明本人想到的;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

  综观《三国演义》诸葛亮之事迹,仅三顾茅庐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包括汉水之战和火烧葫芦谷)。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陈寿除了写过《三国志》,也写过以诸葛亮为题材的书籍)

曹操篇:

    借张后头息士兵怒——是虚构的;

    梦中杀人保护自己——也是虚构的;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真有此事,原因是吕伯奢的儿子欲抢夺财物和报官领赏才死的;

    血战宛城——是张绣、贾诩利用曹操和邹氏的谣言起兵的;

    华佗之死——是因为他帮曹冲医病很慢,曹操觉得他是故意要害死曹冲将他处死,他死在西元208年,当然不可能帮关羽刮骨疗 伤(西元219年);

    杨修之死——他死的时候是45岁,而不是34岁;

    曹嵩之死——是陶谦派人去杀的;

  关于刘琮——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迁为谏议大夫;

  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语辞告别刘备进曹营,并没有假信一事;

其它 :

  关于年龄——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是,曹操→吕布→赵云→关羽→刘备→张飞→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陆逊。孙尚香考证了一些资料,赵云至少比刘备大二岁,赤壁之战那一年,赵云已经五十上下了;张昭比孙坚小一岁;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

  蒋干中计——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这一说;

  鞭打督邮——此乃刘备所为,非张飞;

  猛张飞——张飞是世家子弟,不但擅长书画,而且喜欢结交文士,也是文武双全的帅才;

  关于身材——刘备172CM,张飞184CM,关羽203CM,曹操161CM,张松110CM,诸葛亮184CM;

  气量狭小的周瑜——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关于马腾——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原因说是马超深感曹操军队将会侵占到自己家族的地盘,从而先起兵攻击曹操,反正先起兵的是马超就是了;

    关于彝陵之战刘备出兵——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四万,有的说是十万,也有认为是六万和八万的,但就不是演义中的70万就对了;

    陆逊的策略——不是一开始就坚守不出,而是陆逊先派支兵队去探查虚实,被蜀军击败後才决定坚守不出;

  甘宁之死——他是病死的,不是被沙摩可杀死;

  黄忠之死——他也是病死的,不是死於战争;

  马谡失街亭——司马懿那时还没和孔明对垒,破街亭的人是张郃;

  张郃之死——确实是被孔明的部队射死,但司马懿那时还没和孔明对垒,他的死当然也不是司马懿失算害他中伏兵而死的;

    苦肉计——黄盖是有诈降,被打一理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

    长阪桥张飞吓退曹军——是刘备的命令,後来刘备自己跑了,张飞没有用气势吓死夏侯杰,只是用疑兵之计骗过曹纯后就撤退了;

    赵云百万军中救阿斗——敌人没那麽多,是五千,且那是刘备叫他「断後」而非自愿,杀的武将也不是五十名,只有九名,但仍然很勇敢;

    换巾脱险——是孙坚叫祖茂戴头巾逃走引开敌军,祖茂也没有死;

    吕布杀董卓——他们是为了一位宫女,职位「貂蝉」而分裂了,不在王允的意料之内,而吕布和董卓的矛盾早已形成,「貂蝉」只是催化剂;
    赤壁之战——演义中为曹操有80万军诈称100万,历史上为拥有30万军诈称80万;

    合肥之战——孙权围攻城池多日不克从而退军去施行其他战略,演义中被张辽800兵全歼10大军大有夸张之意,吴国的小孩当然不至于听到张辽的大名后就吓得不敢哭,魏国的士兵听到百骑劫魏营的甘宁后也不至于吓得半死,而实际上,合肥之战是一场长达11年的南北对抗,早在赤壁之战前一刻就暴发了,演义中所讲到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片断,而已描写得不太实;

    太史慈之战——206年就死了,当然不是在合肥之战中被张辽部队乱箭射死的;

    魏延踢翻延寿灯——当然没有这回事;

    关于徐庶——他本名叫单福,化名作徐庶,演义中相反了过来。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

周瑜(最冤之人)道:你们被忽悠了,俺是真正的一代风流人物!
(风流,解释:英俊杰出;举止潇洒,富有才华而不拘礼法。)
--------------------------------------------------------------------------------------------------------------------------


细心的读者只要拿《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一对照,就会发现其中一个最大的冤案。《三国志》里那个文韬武略、心胸开阔、英雄豪侠的周瑜,到了《三国演义》里成了心胸狭窄、疾贤妒能的“小气鬼”。接下来,我们欢迎周先生给我们讲《周瑜——〈三国演义〉的最大冤案》。

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尊重艺术规律

长篇小说毕竟有自己的艺术规律,不能完全服从历史事实,必需在总体上真实的前提下适当虚构,有时候就不得不在人物总体评价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些重要人物的个性作一些重大改变。这里最典型的就是周瑜。由于诸葛亮是这部小说的第一主人公,诸葛亮前期的主要对立面就是周瑜,为了陪衬诸葛亮,这样周瑜(175——210)就吃亏了。

周瑜字公瑾,瑾和瑜都是美玉。他“有姿貌”,是美男子。他和孙权的哥哥孙策同年,是好友。周瑜协助孙策打下了长江下游和淮河以南的许多地方。本来袁术想用周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谢绝了,只要求当个地方官走了。孙策立即任命他为中郎将。<<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说“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建安十三年(208 )大破曹军时只有33岁,35岁因病去世。周瑜多才多艺,年青时就精通音乐。只要奏乐有错误,他必定会发现,发现了就一定会加以指点,所以当时有民谣说:“曲有误,周郎顾”(周郎会发现,可以请周郎指点指点)的说法。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吴抗曹,这个战略起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整个战役的指挥者实际上是周瑜。周瑜在说服孙权上起了重要作用,小说中是诸葛亮激将法激的;利用火攻是黄盖提出来的,后来都改成诸葛亮,这些都是出于突出诸葛亮这个主要人物的创作需要。小说中周瑜的性格特点主要是心胸狭窄,特别忌妒诸葛亮。这是小说为了使不同人物性格区别鲜明的创作需要。<<三国志·周瑜传>>说他“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说:“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毛宗岗在评点周瑜的忌妒时有几句话讲得非常精彩:“周瑜非忌孔明也,忌玄德也。孔明为玄德所有则忌之,使孔明而为东吴所有则不忌也。观其使诸葛瑾招之之意可见矣。”他说,庞涓忌孙膑是因为他们同事一君之故,所以想杀他,那是为己,是个品质问题。而周瑜想杀孔明是为了国家利益,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不是品质不好,所以“周瑜真爱孔明之至耳。”(44回)小说过于突出周瑜的气量小,电视剧也基本上是这个路子。当然作为艺术形象气量狭窄的周瑜也是很成功的。在戏曲中周瑜就更加吃亏了。诸葛亮(181__234)在戏曲行当中属于老生,挂髯口;而周瑜属于小生,形象上显得就没有诸葛亮成熟。所以我一直认为周瑜心胸狭窄是<<三国演义>>最大的冤案,不过这是艺术需要,没有办法,不能平反昭雪。

如果说对于周瑜性格的改变是出于人物艺术形象塑造的需要,那么对于赵云年龄等作调整则是出于艺术结构平衡的需要。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艺术形象是按照“完人”来塑造的,文的是诸葛亮,武的就是赵云。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南)赵子龙是<<三国演义>>中最得人心的人之一,他武艺超群、品德高尚、稳重多谋,是作为一个儒将的艺术典型和完人来塑造的。他在当阳救甘夫人和阿斗历史上确有其事。他曾以数十骑抗击曹操的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三国志·本传裴松之注>>)。在刘备不顾一切意气用事地要发全国之兵伐吴时,赵云一再劝阻,晓以大义,要刘备分清公仇和私仇,一定要“以天下为重”,真是见识过人。92回“赵子龙力斩五将”写到“后人有诗赞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这是刘后主建兴五年(227 年)的事。也就是说70岁时还力斩五将,赵云公元229 年去世时已经72岁了,这是虚构的小说家言,因为那时赵云已经去世多年了。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没有明确交代赵云哪年出生,不过我们可以作个简单的考证,推算出他大概出生在什么时候,这样就能确定他70岁还力斩五将是否虚构。赵云首次出场是第七回公孙瓒差一点死于文丑枪下时救他,“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救了公孙瓒。下面的一百多字中连续四次提到他是“少年”。那么这是哪年呢?因为紧接着写到孙坚之死,那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是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 )。我们知道古代说的“少年”就是现在的青年。第10回写到马超,说他是“少年将军”,当时马超17岁。古人20岁为“弱冠”,表示成年,“少年”应该是不到20岁。古人寿命普遍很短,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写他在密州打猎的词非常有名,说“老夫聊作少年狂,左牵黄(猎狗),右擎苍(鹰)”。其实那年他才三十九岁。三十九就可以自称老夫了。所以在比苏轼(1037—1101)还早八百多年的赵云的时代,“老夫”和“少年”的年龄还要提前。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老大刘备二十八岁,而他们都没有被称为“少年”,而是“大汉”(关羽)。因此“少年”赵云也就是十七八岁,大约生于公元174 年前后,他死于229年,所以他没有活到七十二岁,而是55岁左右。不过这在当时已经是高寿的了。到223 年刘备伐吴失败去世时五虎上将中关羽(?—219 )、张飞(?—221)、黄忠(?—220)已经逝世,马超于次年(176—222)也离开人间。从阅读心理来说,人们希望蜀汉还有大将能够辅佐诸葛亮。赵云活着,在全书的结构上能够起某种平衡作用,即蜀汉前期主要人物除了诸葛亮以外还有一位大将赵云在,所以五十多岁的赵云就活到七十多岁。

司马懿(179—251)比诸葛亮还大两岁,是三国时期主要人物中罕见的长寿者。曹操时期任主簿,是个重要幕僚。但当时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林,还轮不上他。曹丕(220—226在位)时受到重用,曹睿(227—239在位)时任大将军。后期成为主要人物的原因并非全是韬光养晦,而是创作需要。小说必须有主要矛盾,构成主要矛盾的双方要有一些代表人物,尤其是要有主要代表人物。诸葛亮前期的主要对手是周瑜,后期则为司马懿。所以小说后来写司马懿比较多主要就是这个缘故。

蜀汉最终失败是历史事实,但是以悲剧结尾,是<<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由于具备诸葛亮、刘关张、赵云等各种优秀人物(领袖型、军师型、猛将型)的蜀汉没有成功,会给人们带来遗憾的同时引发一些思考。曹操之子夺取帝位,但是不久又落入司马氏之手,而东吴一直没有成大气候,所以<<三国演义>>在主题与结构重心上突出蜀汉刘备与诸葛亮,在创作上是明智之举。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突破了尊刘贬曹的历史局限,让人感到刘备、曹操、孙权都是为统一中国奋斗的英雄豪杰。其实古代也有人早已有这种看法,辛弃疾就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主题影响情节与细节的调整


由于从尊曹抑刘到尊刘贬曹,所以就必需对历史上某些情节细节作出调整,以突出主题和重要人物。

<<三国志>>中关于刘关张的关系是这样记载的:“先主与(关羽张飞)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本传>>)并没有写到正式结拜为兄弟。<<先主传>>说:“(公孙)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也没有说结拜。但是作为小说,要有一个非常精彩的开头,以便一开始就将读者吸引住,而且将历史上的刘关张亲如兄弟的关系更加紧密化和世俗化平民化,所以设计了这个“桃园三结义”。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是张飞的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相。但是历史上怒鞭督邮的是刘备。<<先主传>>说:“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之所以改成张飞干的,我想是出于刻画人物的需要。蜀汉方面最重要的人物是诸葛亮、刘关张、赵云五人,后三人均为武将,要写出各人的鲜明个性才是。在小说中刘备是作为明君英主的领袖人物来写的,<<三国志>>说他“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而张飞本身的事迹较少,<<三国志>>中篇幅不到关羽的一半,所以将这个大怒而鞭打 督邮的精彩细节给张飞。刘备则先是“唯唯连声而退”,后来又“怒喝张飞住手”,有助于刘备性格的完整性,也有利于张飞暴烈性格的突出。

<<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在情节与细节的处理上也有充分的体现。有些故事看起来似乎都是作者虚构的,其实历史上确有其事。比如官渡之战初期曹操军坚守不出,袁绍军筑土山居高临下射箭,曹军大惧。于是曹操采纳谋士之计造发石车(袁军称之为霹雳车),以石击破袁军射箭的石橹。袁军又挖地道,结果曹军在大寨周围挖堑壕,这些都是历史事实。所以<<三国志>>的叙事非常具体,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细节。在长期的流传中说书人和民间戏剧艺人作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如关羽被迫降汉不降 曹,曹操用尽各种办法想要将他笼络住,赠美女金银宝马锦袍,都是史实。但是史书上从曹操的<<武帝纪>>到<<关羽传>>等总共不到一千字,而民间艺人和罗贯中等人长期艺术加工,结果25—28共四回,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寻兄,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遇张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这就表明为了使人物刻画得更加鲜明生动,有些事实与细节就要集中使用。这四回生动地刻画了曹操、关羽、张辽等人的个性。
小说创作自然离不开虚构。<<三国演义>>为我们创造的经验是,要虚构得合乎情节逻辑和人物的性格逻辑。因此它尽管是生活中没有出现过的,但是却是可能存在的。如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不仅出于艺术需要,而且有它合理性的一面。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确实没死,在小说中更不能死,否则少了这个主要人物戏就不好看了。何况曹操当初确实有恩于关羽,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除了诸葛亮之外影响最大的艺术形象。他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都有历史依据,但是在小说中更加艺术化了。他缺点是非常骄傲。<<三国志·本传>>说“羽刚而自矜”,“羽善待卒而骄于士大夫。马超归顺刘备后关羽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可比谁类”,诸葛亮知道他的毛病,回信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可以和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关羽对孙权“为子索羽女”,不仅不许,还辱骂其使,这是蜀、吴失和的导火线。本来曹操因关羽作战连胜,水淹七军,已经“议徙许都以避其锐”。手下建议他“许割江南以封权”,离间蜀、吴的关系,从背后打击关羽。现在孙权恨死关羽,而关羽平时对驻守附近的友军将领糜芳等看不起,所以孙、曹夹攻时 他们不救,关羽后来走麦城被杀均与此有关。

为什么诸葛亮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还要让他去,其实小说中已经交代了,就是为了表现诸葛亮“知天”的超凡本领:“亮夜观乾(天)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让云长做了,也是美事。”(49回)<<三国演义>>最著名的评点者清人毛宗岗在五十回评论说:“孔明既知关公之不杀操,则华容之役,何不以翼德、子龙当之?曰:孔明知天也。天未欲杀操,则虽当之以翼德、子龙,必无成功。故孔明之使关公者,所以成关公之义。而其不使翼德、子龙者,亦以掩翼德、子龙之短也。然则关公之释操,非公释之,而孔明释之;又非孔明释之,而实天释之耳。”所以小说这样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一切都是天意,而所有的人中只有孔明一个人是“知天者”。鲁迅曾经批评小说<<三国演义>>对某些人物的描写过分,说“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电视剧有些地方纠正了这些偏差,有些地方只好保留,否则就没有这个故事了。另外,华容道事件还表现了许多中国人的一个大缺点,就是以小义害大义。毛宗岗说:“虽其人大奸大恶,得罪朝廷,得罪天下,而彼能不害我,而以国士遇我,是即我之知己也。我杀我之知己,岂血性男子所肯为乎?”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所以为什么黑社会都最崇拜关羽,问题就在于他们提倡的是小义,只要“大哥”对我好,“大哥”让我干什么都行。因此“华容道放曹”虽然写得很好看,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对于塑造关羽这个人物有重要作用,但是表现的是人们道德观念中的最落后的东西。

<<三国演义>>突出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义”气,把这种兄弟之义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是很错误的。实际上蜀汉的事业就败在这个小义上。

鲁迅曾批评小说<<三国演义>>对某些人物的描写过分,说“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电视剧很好地纠正了这些偏差。小说由于贬曹,所以较多地突出曹操的残暴和奸诈。如果曹操完全是这样,他怎么可能团结那么多人,成就统一北方的大业?电视剧着重表现曹操的雄才大略,胆识过人,知人善任和办事果断的王者之风,同时也表现出他奸诈的一面。这两个方面统一在表现曹操的极富心机上,鲍国安充分运用了眼神和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来突出曹操心机过人,城府很深。这个现象塑造得很有深度,有雕塑感。

小说<<三国演义>>诞生六百多年来对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中国人人格的影响。比如刘备的忠厚待人,求贤若渴;诸葛亮的多谋善断,鞠躬尽瘁;关羽的言必信,行必果,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别的小说所没有的。另外,这部小说写了许多具有出色领导才能的人。日本人从管理和谋略的角度研究<<三国演义>>,对我们很有启发。

有些细节出于艺术效果的需要而夸大了。小说写刘备率精兵七十余万伐吴,等于全国男子都被征兵,还有许多女人,因为蜀汉人口只有一百万。这就像赤壁之战曹军一样,小说中多次提到曹军百万,43回孙权问诸葛亮曹军有多少,他说“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孙权说:“莫非诈乎?”诸葛亮一一点告,总共不下一百五十万。“亮以百万言之,恐惊江东之士也。”而据史书记载,曹军为二十余万人。所以刘备伐吴的军队至多二十万人。

这里顺便讲一下怎么会有两个赤壁的事。三国时发生赤壁之战的赤壁在湖北省南边洪湖地区紧靠湖南省的蒲圻市,那里江边有赤壁山。另外,在湖北省东部的黄岗(现在的黄州市)长江边有一座突出的高大岩石,形状险峻,大概像个大鼻子,颜色赤红,名叫赤鼻矶。后人误以为就是当年的大战一场的赤壁,还说颜色发红是当年火烧赤壁时留下的。越传越神,连后来宋代大诗人苏轼苏东坡也弄错了,他游览了这个黄州赤壁,写下了著名的散文<<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还有千古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因为苏东坡名声极大,所以黄州赤壁又叫东坡赤壁,比蒲圻的周郎赤壁更加有名。其实蒲圻赤壁和黄州赤壁差三四百里地呢。

用先进历史观解读和演绎历史


什么样的历史观决定了我们如何解读和演绎历史事实。秦始皇确实是很伟大,不仅统一中国,而且采纳了李斯等人的建议,采取了许多巩固统一的措施,尤其是书同文字,否则就不会有如此庞大的中华民族和辉煌的中华文化。荆轲刺秦王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不惜牺牲生命反抗暴政的象征,荆轲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人为正义事业为民族大义前仆后继。但是这些年来关于秦始皇的影视剧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只有秦始皇是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伟人,其余的人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者,以荆轲为代表的英雄豪杰都是阻挡历史前进的人物。其实当时六国君臣都想统一天下,他们统一天下后未必不会采取类似的措施。在这些作品中秦始皇嬴政的暴政几乎完全回避,他只有伟大而没有不伟大。那么秦怎么会二世而亡?现在秦始皇行情不断看涨而荆轲不断看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多么悲壮,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义无反顾地去反抗暴政,保卫祖国。而现在荆轲几乎成了对抗历史潮流的普通刺客了!我们不能怀有“成者为王败为寇”的陈腐观念。在塑造荆轲与秦始皇的艺术形象时不要伤害崇高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有些影视片的出现看来是使人们得到了一些娱乐,但是却使人们模糊了是非,失去了最宝贵的民族精神!

无论是陈寿、裴松之还是罗贯中,毕竟都是一千多年前几百年前的人,他们当时达到那样的思想高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我们现代人在解读这些作品时,就要用先进历史观来看待那些材料和情节。蜀汉为什么失败?蜀汉有刘备这样的明君英主,有诸葛亮这样的卓越军师,有关羽等五虎上将,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有三个原因:一是,实力相差悬殊。开始刘备连根据地都没有,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黄河流域;孙权在富饶的江东已历三代。虽然刘备在诸葛亮辅佐下苦心经营,但是到三国后期魏人口900 万,吴300 万,蜀汉仅不足100 万。在农业社会中,人口多少决定兵员和劳动力数量,是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性因素。二是诸葛亮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孙刘联盟多次遭到破坏。先是关羽中计兵败被杀,蜀汉损失巨大,荆州(今湖南、湖北)诸郡尽失,孙刘联盟严重动摇。但是蜀汉主力尚在,孙刘联盟还有可能修复。但刘备不听赵云、诸葛亮等人的劝阻,动用全国兵力伐吴,结果被陆逊指挥的吴军大败,元气大丧,孙刘联盟彻底破坏。三是诸葛亮的北伐战略被以司马懿为代表的魏军将领识破,未能奏效。诸葛亮在蜀汉发展农业,安定后方(包括平定南蛮),与东吴修好,然后北伐,六出祁山。他深知蜀汉实力远远不如曹魏,所以他力求以智谋取胜,速战速决。而曹真、司马懿等魏将知道蜀军因交通不便,运粮困难,往往采取坚守不出的战略。仅<<三国志. 诸葛亮传>>中就有三处记载“(诸葛)亮粮尽而还”,“粮尽退军”,“(诸葛)亮每思粮不济,使己志不申”。最后一次北伐他率军坚持时间最长,与司马懿的军队“相持百余日”,结果在军中病逝。蜀军退兵后司马懿看了诸葛亮留下的营垒处所赞叹说:“天下奇才也!”赤壁之战是孙刘联盟和以智谋取胜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而蜀汉最终失败也因为孙刘联盟破坏和以智谋取胜被人识破故而以弱胜强战略没有成功。由此可见正确的战略是多么重要!

<<三国演义>>证明,尊重历史同样可以写得非常好看。重要的是充分发掘历史事件内在的艺术因子,首先要有艺术家的眼光,调动艺术手段加以渲染、丰富、充实。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不宜采取戏说态度。因为历史主要就是由重要人物及其重要活动构成的网络。重要人物处于历史网络的联结点上,改变了人物的基本面貌实际上就会改变历史的真实性。现在出现大量“戏说”历史的作品,一是为了娱乐,过去大家生活得太沉重;二是有些宣泄(反对贪官,体察民情);三是反映了中国人的帝王情结、清官 情结和侠客情结,其核心是期盼救星,中国人历来特别希望出现大救星。<<国际歌>>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但是小生产者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大救星身上。这种戏说的帝王戏多了,反映了咱们民族文化心理中的不太健康的一面,总是将改变自己不幸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大救星的身上。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迅速流行。其实比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同一个时代的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进行比较,以比较历史学的观念来看待某些历史现象,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会有许多新鲜的感受。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进行比较阅读,对于提高欣赏水平和写作技巧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英雄豪杰犹如天空灿烂的群星,不计其数,光是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中的精彩故事就有成千上万。无论是传记文学还是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或是电视连续剧拍摄,咱们中国都是这方面的资源大国,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和咱们中国这么丰富的资源相比。我们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千万不要糟蹋这些资源。而我们在开发历史题材这个比巨大的多金属共生的富矿时,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的创作经验特别值得我们现代作家学习。

主持人:在罗贯中笔下,周瑜真是冤深似海。按周先生所说,罗贯中不仅制造了周瑜冤案,而且还永远得不到平反昭雪的时日。可见小说家的笔功有多大。但我们听了周先生的演讲之后,应该明白,我们了解的是小说的周瑜,而不是历史的周瑜。同时,这也告诉我们,以后在读任何一部历史小说的时候,都该对其中的史实部分,不疑处都要存疑。反正我现在是这样。《三国演义》中的史实部分,是根据《三国志》而来,这就牵引出了又一个问题,《三国志》写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吗?像周先生讲到《三国志》里写曹操和许攸的那段对话,《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怎么知道的?我想,这大概是口耳相传的口述史料,到了史家笔底记载下来了。还有像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是这样。以刚才周先生讲到的荆柯刺秦王为例,那也是司马迁把他听别人说的记载下来。告诉他这件事的那两个人,又是听秦始皇的私人医生说的。那个私人医生,正好当时在刺秦的现场,并且还向荆柯扔了药囊,变相保护了秦始皇。仔细一分析,也是文学的笔法。“史以文传”嘛。但我从自己十余年的口述历史田野实践中发觉,口述历史未必可靠。所以,我现在常有一个讨巧的说法,不一定对,文责自负,我有时甚至觉得,历史文学的,小说是艺术的。

周先生最后讲到了历史观的问题,我觉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有很多人是根据戏说的历史小说和影视剧来认识历史,有的像周先生举例说到的历史上那个大贪官和珅,都觉得他可爱得不得了。我想,我们还是要用科学、民主的历史观,来看待和理解这些文学和影视作品。

主持人:傅光明

主讲人:周思源



供稿:中国现代文学馆

[ 本帖最后由 wsnmm 于 2008-1-16 12:30 编辑 ]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分的追求历史真相也没太多的意义。而且忽悠我们的也不仅仅是三国演义。从宋朝开始就有无数的以三国为题材的戏剧出现。
洪迈的《容斋随笔》按理是史论,但其中已有“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的传说。而脍炙人口的三英战吕布、千里保皇嫂、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故事,都已见于《三国志平话》,且《三国志平话》中的关羽形象较《三国演义》更加完美。元代关汉卿所作戏曲《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有提到关羽过五关,可见《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亦早已在民间流传。(本段转自WIKIPEDIA)
我们现在说他们的这些事迹都是假的,所凭也不过是一本《三国志》,可是谁又能保证《三国志》的正确性呢?陈寿生于233年,280年开始写书,距离184年的黄巾之乱已经过去百年。在当时那个信息极度不发达,纪录及其不完善的动乱年代,他所纪录的百年前的事情肯定是有不少误差的。一些大的战役还比较容易考证,可那些战斗具体用了什么计策,那些计策又是谁出的、什么人是什么性格、样貌、谁斩了谁的首级、水淹七军到底是天灾还是人谋、甚至于精确身高是多少……这些基本都是无从考证的。罗贯中笔下有罗贯中的主角,陈寿也一样有他自己的情感偏向,研究的太细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看史书只看书中的人物就好,天知道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么个人。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这一说; ???
----如果是這樣,樓主去找找不就發財了


关于身材——刘备172CM,张飞184CM,关羽203CM,曹操161CM,张松110CM,诸葛亮184CM;?
----有可能嗎?

赵云百万军中救阿斗——敌人没那麽多,是五千,且那是刘备叫他「断後」而非自愿,杀的武将也不是五十名,只有九名,但仍然很勇敢;??
----樓主確認的九名不知出於哪本史料?

....................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6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苞,他还未成年就夭折了。
别的倒是听说过,这条刚听说
没有绝对的说法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6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过啦!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6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是小说,里面七实三虚,这个稍读点书的同学都知道

其实我们时常谈论的金庸小说,又何尝不是忽悠?我们喜爱的郭靖,杨过,黄药师等人,又何尝不全是虚构出来的,喜欢嘛,无所谓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也没见过几个人把演义里的内容全当正史来啰嗦,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列出的许多内容应该也不是来自正史,同样是后人杜撰的。
文丑不是被徐晃所杀,正史无记载,只说是被曹军所杀。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真实历史谁都说不清,只能参考下了...
古话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snmm 于 2008-1-16 11:50 发表
主持人:在罗贯中笔下,周瑜真是冤深似海。按周先生所说,罗贯中不仅制造了周瑜冤案,而且还永远得不到平反昭雪的时日。可见小说家的笔功有多大。但我们听了周先生的演讲之后,应该明白,我们了解的是小说的周瑜,而不是历史的周瑜。同时,这也告诉我们,以后在读任何一部历史小说的时候,都该对其中的史实部分,不疑处都要存疑。反正我现在是这样。《三国演义》中的史实部分,是根据《三国志》而来,这就牵引出了又一个问题,《三国志》写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吗?像周先生讲到《三国志》里写曹操和许攸的那段对话,《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怎么知道的?我想,这大概是口耳相传的口述史料,到了史家笔底记载下来了。还有像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是这样。以刚才周先生讲到的荆柯刺秦王为例,那也是司马迁把他听别人说的记载下来。告诉他这件事的那两个人,又是听秦始皇的私人医生说的。那个私人医生,正好当时在刺秦的现场,并且还向荆柯扔了药囊,变相保护了秦始皇。仔细一分析,也是文学的笔法。“史以文传”嘛。但我从自己十余年的口述历史田野实践中发觉,口述历史未必可靠。所以,我现在常有一个讨巧的说法,不一定对,文责自负,我有时甚至觉得,历史文学的,小说是艺术的。

周先生最后讲到了历史观的问题,我觉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有很多人是根据戏说的历史小说和影视剧来认识历史,有的像周先生举例说到的历史上那个大贪官和珅,都觉得他可爱得不得了。我想,我们还是要用科学、民主的历史观,来看待和理解这些文学和影视作品。



呵呵~ 历史也还是要重视啊~! 要不然大家都可以否定很多历史了,比如,秦始皇这个人的来历了。假如再过几百年,大家都看〈寻秦记〉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7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容道不是刘备放了曹操~~~是刘备去晚了让曹操跑了!
还有赵云被5000人追但并没有正面冲突~~~只是他一直前面跑罢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7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有了路"假的东西用的人多了,同样会变成真的.送LS诸人.
  如果没有求真求实的观念,一错在错,那若干年后,估计秦烩,赵高都是英雄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dahate 的帖子

呵呵~ 现在有的yy小说里就已经开始这么写了,例如:秦烩本人不算坏人。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dahate 的帖子

求真求实当然是好的。但是没有有力的证据,去瞎推一个貌似真实的事实那就危害更大了。
凭着一本《三国志》,和一些散碎的互相矛盾的历史纪录,就去得出谁谁谁一定是怎样的结论,这也算是一种误导。
就像DAHATE说的秦檜,现存的历史纪录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是金国奸细。秦檜被人唾骂千年的罪行大多来自于民间传说。如果一定要去考据,说不定还真能把他考据成个英雄。
这些历史事件的真相根本无从考察,即便是发生在今天的阴谋、功勋有又多少是为人所知的呢?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已经成为了汉语中的一些固有词汇,关羽代表的就是忠勇,秦檜代表的就是汉奸,真相如何只能去问老天爷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不能死,曹操一死北方自然大乱,谁有能力控制北方的局面啊!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娘哩,很忽悠的太严重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7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littleboy85 的帖子

那吗你是宁愿相信三国演义也不相信三国志喽?也就是说你宁愿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比如你所说的秦烩,没错反正没有证据证明他就是汉奸.哈哈,好辩论,的确秦烩死了那吗多年了,死无对证,那些史官留下的东西,没有人证所以不可信,对吗?
  现在,只相信自己的"历史"别人说的都不可信,哪怕古代留下来得记载.认识事物只凭个人意愿.不相信专门研究这类东西的专家.这反映社会的什么?

版主语:不要涉及当前政治问题

[ 本帖最后由 青狼火花 于 2008-1-18 05:08 编辑 ]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snmm 于 2008-1-17 08:42 发表
呵呵~ 现在有的yy小说里就已经开始这么写了,例如:秦烩本人不算坏人。

呵呵,早有无良学者说了:秦桧赵构救国救民大英雄,岳飞是汉奸反贼!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dahate 的帖子

我并不相信三国演义,但这不妨碍我崇拜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
我认为研究历史有三重意义,一是为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研究历史来获得可供今天使用的经验;二是把历史当做一个民族的记忆,去界定一个民族,以使民族意识得以延续;三是作为文学作品,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
然而对于以上三种意义,历史细节的真实性都是毫无意义的。历史的研究本来就是完全建立在不可考证的他人的观察、纪录、传说上的,这样通过不可考证证据去推论的科学结果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真正的历史专家是不会说什么事情一定是真是假的。
你可曾记得历史书上对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如何记述的?似乎是丰功伟绩吧,在当时他难道不是强行侵略了七个国家?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又是如何记述的?似乎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吧?难道当时的周围的小国都有毛病?非要给自己找个天可汗才开心?这些战争到底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对于今天的人们真的很有意义吗?如果我去查族谱,发现我是古时被灭的某个小国的后代,我是不是应该去要求中国政府向我道歉?
可是百千年后,当二战成为历史,这段历史里的谁对谁错完全不可考时,在去细纠对错就完全没有意义了。战争本就不需要对错、原因,战争本来就是错误的。

[ 本帖最后由 青狼火花 于 2008-1-18 05:1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 +4 收起 理由
青狼火花 + 4 有自己的见解

查看全部评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8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历史细节,有时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当然不是对他人有意,而是对自己有意。就好像有些人天生喜欢刨根问底,喜欢追求极限,那是个人爱好。常宵可以不认同,但是不要说别人研究这些是毫无意义的。

从大的角度来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从宇宙的角度来说,人类也不过是非常渺小的一颗尘埃罢了。地球是几百万年来慢慢形成的,可是人类的历史,也不过短短5000多年而已,相比之下,又岂不是非常的无意义?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8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楼上某几位兄台:

求证史料未必只看所谓“正史”,尤其是自南北朝开始的所谓正史。

何况历朝史官对战争过程的描写往往只重结果的记载,缺少过程描述。

所谓孤证不立,在某些史官道德底线无法保证的朝代,对一些语焉不详的东西必须综合当时的其他资料进行研究。

就以三国志为例,很多东西都是自相矛盾无法解释的,比如赤壁曹操的败因——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武帝纪)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周瑜传)——
你能说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么?

至于南北朝时期,姚思廉魏收各记各的,其中贬低敌国的成分不必多说,相矛盾处贯通全篇,梁书魏书都是正史,你信哪个?

事实上,正史未必就要作为标准,而与官方无涉的学者所记载的史料,可信度未必就低。

以正史立论,综合各家史料进行求证,才是应有的读史方法。

今人读史,若为汲取知识,增加修养,“通读”即可,要做学问或者为人师,才应该仔细考究,做到“读通”。

至于说岳武穆和谬丑的正邪之分……本来不过是几个小人哗众取宠的行径,那是道德的沦丧,已经不是治学方法范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8 收起 理由
青狼火花 + 8 精彩发言

查看全部评分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楼上有好几位根本就没看完贴子还要瞎嚷嚷!
这种人真是想叫人骂他娘~!我一楼的补充不知道看了没看? 没有看明白,又有什么好说的?!

在这里我第二次引用一部分1楼的补充!!!


应该明白,我们了解的是小说的周瑜,而不是历史的周瑜。同时,这也告诉我们,以后在读任何一部历史小说的时候,都该对其中的史实部分,不疑处都要存疑。反正我现在是这样。《三国演义》中的史实部分,是根据《三国志》而来,这就牵引出了又一个问题,《三国志》写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吗?像周先生讲到《三国志》里写曹操和许攸的那段对话,《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怎么知道的?我想,这大概是口耳相传的口述史料,到了史家笔底记载下来了。还有像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是这样。以刚才周先生讲到的荆柯刺秦王为例,那也是司马迁把他听别人说的记载下来。告诉他这件事的那两个人,又是听秦始皇的私人医生说的。那个私人医生,正好当时在刺秦的现场,并且还向荆柯扔了药囊,变相保护了秦始皇。仔细一分析,也是文学的笔法。“史以文传”嘛。但我从自己十余年的口述历史田野实践中发觉,口述历史未必可靠。所以,我现在常有一个讨巧的说法,不一定对,文责自负,我有时甚至觉得,历史文学的,小说是艺术的。

周先生最后讲到了历史观的问题,我觉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有很多人是根据戏说的历史小说和影视剧来认识历史,有的像周先生举例说到的历史上那个大贪官和珅,都觉得他可爱得不得了。我想,我们还是要用科学、民主的历史观,来看待和理解这些文学和影视作品。



另外,能说出下面这句话的人,我看智力水平也就在那儿了。。。。

"战争本就不需要对错、原因,战争本来就是错误的。"

还有,有些人包括楼上的,绝对是跑题了,而且恐怕还没有看完我的帖子吧。。。。我的贴子说的是从《三国演义》 和 《三国志》看历史!!!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发表于 2008-1-18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wsnmm 的帖子

LS这位兄弟,算了.
  他们为什么如此?还不是想通过论证历史证据不可信吗?既然历史证据不可信,那我相信小说又如何?还有忽悠这词用的不好,让人忽悠了总得找点面子回来吧?所以....
  历史的可信度确实难以另人信服.就如同你昨天吃什么饭也是"历史",你明明吃的是米饭,却告诉人吃的是饺子..所以你昨天吃的就是饺子了.但即使史书不可信,那小说反而就可信吗?
  既然历史的真相,没有人可以考证,你更有什么理由相信杜撰的东西.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dahate 的帖子

看他们的意思,好像是在说,

1,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是同样的不可靠!既然同样不可靠,那么他们就选择更相信〈三国演义〉!

2,我们很多人都好像是白痴,猪头~ 不明白正史不等于100%的史实!

3,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不想轻易放弃自己有可能的错误认识,要辩论,要反击。其实就是在胡扯。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12-18 1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