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林风

水经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三十八

○资水
△资水出零陵都梁县路山。
资水出武陵郡无阳县界唐糺山,盖路山之别名也,谓之大溪水。东北迳邵
陵郡武冈县南,县分都梁之所置也。县左右二冈对峙,重岨齐秀,间可二里,旧
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大溪迳建兴县南,又迳都
梁县南,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长沙定王子敬侯定之邑也。县西有小山,山上有
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
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
△东北过夫夷县。
夫水出县西南零陵县界少延山。东北流迳扶阳县南,本零陵之夫夷县也。汉
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长沙定王子敬侯义之邑也。夫水又东注邵陵水,谓之邵陵浦
水口也。
△又东北过邵陵县北
县治郡下,南临大溪,水迳其北,谓之邵陵水。魏咸熙二年,吴宝鼎元年,
孙皓分零陵北部,立邵陵郡于邵陵县,县故昭陵也。溪水东得高平水口,水出武
陵郡沅陵县首望山,西南流迳高平县南,又东入邵陵县界,南入于邵水。邵水又
东会云泉水,水出零陵永昌县云泉山,西北流迳邵阳县南,县故昭阳也。云泉水
又北注邵陵水,谓之邵阳水口。自下东北出益阳县,其间迳流山峡,名之为茱萸
江,盖水变名也。
△又东北过益阳县北。
县有关羽濑,所谓关侯滩也。南对甘宁故垒。昔关羽屯军水北,孙权令鲁肃、
甘宁拒之于是水。宁谓肃曰:羽闻我咳唾之声,不敢渡也,渡则成擒矣。羽夜闻
宁处分,曰兴霸声也,遂不渡。茱萸江又东迳益阳县北,又谓之资水。应劭曰:
县在益水之阳。今无益水,亦或资水之殊目矣。然此县之左右,处处有深潭,渔
者咸轻舟委浪,谣咏相和。罗君章所谓其声绵邈者也。水南十里,有井数百口,
浅者四五赤,或三五丈,深者亦不测其深。古老相传,昔人以杖撞地,辄便成井。
或云古人采金沙处,莫详其实也。
△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
湖即洞庭湖也。所入之处,谓之益阳江口。
○涟水
△涟水出连道县西,资水之别。
水出邵陵县界,南迳连道县,县故城在湘乡县西一百六十里。控引众流,合
成一溪。东入衡阳湘乡县,历石鱼山,下多玄石,山高八十馀丈,广十里。石色
黑而理若云母,开发一重,辄有鱼形,鳞鬐首尾,宛若刻画,长数寸,鱼形备足,
烧之作鱼膏腥,因以名之。涟水又迳湘乡县,南临涟水,本属零陵,长沙定王子
昌邑。涟水又屈迳其县东,而入湘南县也。
△东北过湘南县南,又东北至临湘县西南,东入于湘。
涟水自湘南县东流,至衡阳湘西县界,入于湘水也。于临湘县为西南者矣。
○湘水
△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
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陵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
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年,孙皓之甘露元年,立始安郡。湘、漓同源,分为二水,
南为漓水,北则湘川。东北流。罗君章《湘中记》曰:湘水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
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
△东北过零陵县东。
越城峤水,南出越城之峤,峤即五岭之西岭也。秦置五岭之戍,是其一焉。
北至零陵县,下注湘水。湘水又迳零陵县南,又东北迳观阳县,与观水合。水出
临贺郡之谢沭县界,西北迳观阳县西。县盖即水为名也。又西北流注于湘川,谓
之观口也。
△又东北过洮阳县东。
洮水出县西南大山,东北迳其县南,即洮水以立称矣。汉武帝元朔五年,封
长沙定王子靖侯狗彘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洮治也。其水东流注于湘水。
△又东北过泉陵县西。
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流出。西流迳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
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窆其
阳,商均葬其阴。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自庙仰山极高,
直上可百馀里。古老相传,言未有登其峰者。山之东北,泠道县界,又有舜庙。
县南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俭立。营水又西迳营道县,冯水注之。水出临
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县以托名焉。冯水带约众流,浑
成一川,谓之北渚。历县北,西至关下,关下,地名也,是商舟改装之始。冯水
又左,合萌渚之水。水南出于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其山多锡,亦谓之锡
方矣。渚水北迳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冯水又迳营道县而右会营水。营水又西
北屈而迳营道县西,王莽之九疑亭也。营水又东北迳营浦县南。营阳郡治也。魏
咸熙二年,吴孙皓分零陵置,在营水之阳,故以名郡矣。营水又北,都溪水注之。
水出舂陵县北二十里仰山,南迳其县西。县本泠道县之舂陵乡,盖因舂陵为名矣。
汉长沙定王分以为县,武帝元朔五年,封王中子买为舂陵侯。县故城东又有一城,
东西相对,各方百步。古老相传,言汉家旧城,汉称犹存,知是节侯故邑也。城
东角有一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东南三十里尚有节侯庙。都溪水又南迳新县
东。县东傍都溪,溪水又西迳县南,左与五溪俱会。县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
会于县门,故曰都溪也。都溪水自县又西北流,迳泠道县北,与泠水合。水南也
九疑山,北流迳其县西南,县指泠溪以即名,王莽之泠陵县也。泠水又北流注于
都溪水,又西北入于营水。营水又北流入营阳峡,又北至观阳县而出于峡。大小
二峡之间,为沿溯之极艰矣。营水又西北,迳泉陵县西,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封
长沙定王子节侯贤之邑也。王莽名之曰溥润,零陵郡治故楚矣。汉武帝元鼎六年
分桂阳置。太史公曰:舜葬九疑,实惟零陵,郡取名焉,王莽之九疑郡也。下邳
陈球为零陵太守,桂阳贼胡兰攻零陵,激流灌城,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水淹贼,
相拒不能下。县有白土乡。《零陵先贤传》曰:郑产,字景载,泉陵人也。为白
土啬夫。汉末多事,国用不足,产子一岁,辄出口钱,民多不举子。产乃敕民勿
得杀子,口钱当自代出。产言其郡、县,为表上言,钱得除,更名白土为更生乡
也。《晋书地道志》曰:县有香茅,气甚芬香,言贡之以缩酒也。营水又北流注
于湘水。湘水又东北与应水合,水出邵陵县历山,崖登险阻,峻崿万寻,澄渊湛
于下,应水涌于上。东南流迳应阳县南,晋分观阳县立,盖即应水为名也。应水
又东南流,迳有鼻墟南。王隐曰:应阳县本泉陵之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言象所
封也。山下有象庙,言甚有灵,能兴云雨。余所闻也,圣人之神曰灵,贤人之精
气为鬼,象生不惠,死灵何奇乎?应水又东南流而注于湘水。湘水又东北得氵毛
口,水出永昌县北罗山。东南流迳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
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罗君章
云:今燕不必复飞也。其水又东南迳永昌县南,又东流注于湘水。又东北迳祁阳
县南,又有馀溪水注之。水出西北邵陵郡邵陵县,东南流注于湘。其水扬清泛浊,
水色两分。湘水又北与宜溪水合,水出湘东郡之新宁县西南,新平故县东,新宁,
故新平也。众川泻浪,共成一津。西北流,东岸山下有龙穴,宜水迳其下,天旱
则拥水注之,便有雨降,宜水又西北注于湘。湘水又西北,得舂水口,水上承营
阳舂陵县西北潭山,又北迳新宁县东,又西北流注于湘江水也。
△又东北过重安县东。又东北过酃县西,承水从东南来注之。
承水出衡阳重安县西,邵陵县界邪姜山。东北流至重安县,迳舜庙下,庙在
承水之阴,又东合略塘相传云: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声于水,水辄变绿,
作铜腥,鱼为之死。承水又东北迳重安县南,故零陵之钟武县,汉长沙顷王子度
邑也。王莽更名曰钟桓也。武水入焉。水出钟武县西南表山,东流至钟武县故城
南。而东北流至重安县,注于承水。至湘东临承县北,东注于湘,谓之承口。临
承即故酃县也,县即湘东郡治也。郡旧治在湘水东,故以名郡。魏正元二年,吴
主孙亮分长沙东部立。县有石鼓,高六赤,湘水所迳,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罗
君章云:扣之,声闻数十里,此鼓今无复声。观阳县东有裴岩,其下有石鼓,形
中覆船,扣之清响远彻,其类也。湘水又北历印石,石在衡山县南,湘水右侧。
盘石或大或小,临水,石悉有迹,其方如印。累然行列,无文字,如此可二里许,
因名为印石也。湘水又北迳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句紫盖,一名石囷,
一名芙蓉,芙蓉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云:望若阵云,非清
齐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山经》谓之岣嵝山,为南岳也。
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禹
治洪水,血马祭山,得金简玉字之书。芙蓉峰之东,有仙人石室,学者经过,往
往闻讽诵之音矣。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
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山上有飞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
山下,望之若幅练在山矣。湘水又东北迳湘南县东,又历湘西县南,分湘南置也,
衡阳郡治。魏甘露二年,吴孙亮分长沙西部立,治湘南。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矣。
《十三州志》曰:华水出桂阳郴县华山西,至湘南县入湘。《地理志》曰:郴县
有耒水,出耒山西,至湘南西入湘。湘水又北迳麓山东,其山东临湘川,西傍原
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
△又东北过阴山县西,洣水从东南来注之。又北过醴陵县西,漉水从东来
注之。
《续汉书·五行志》曰:建安八年,长沙醴陵县有大山,常鸣如牛呴声,积
数年。后豫章贼攻没县亭,杀掠吏民,因以为候。湘水又北迳建宁县,西傍湘水,
县北有空泠峡,惊浪雷奔,濬同三峡。湘水又北迳建宁县故城下,晋太始中立。
△又北过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
县南有石潭山,湘水迳其西。山有石室、石床,临对清流。湘水又北迳昭山
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测,故言昭潭无底也。亦谓之曰湘州潭,湘水又北迳南
津城西,西对橘洲,或作吉字,为南津洲尾。水西有橘洲子戍,故郭尚存。湘水
又北,左会瓦官水口,湘浦也。又迳船官西,湘州商舟之所次也。北对长沙郡,
郡在水东,州城南,旧治在城中,后乃移此。湘水左迳麓山东,上有故城,山北
有白露水口,湘浦也。又右迳临湘县故城西,县治湘水,滨临川侧,故即名焉。
王莽改号抚陆,故楚南境之地也。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阳这地也。秦始皇二
十六年令曰:荆王献青阳以西。《汉书·邹阳传》曰:越水长沙,还舟青阳。
《注》张晏曰:青阳,地名也。苏林曰:青阳,长沙县也。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
为长沙王,是城即芮筑也。汉景帝二年,封唐姬子发为王,都此,王莽之镇蛮郡
也。于《禹贡》则荆州之域。晋怀帝以永嘉元年,分荆州湘中诸郡,立湘州,治
此。城之内。郡廨西有陶侃庙,云旧是贾谊宅地,中有一井,是谊所凿,极小而
深,上敛下大,其状似壶。傍有一脚石床,纔容一人坐,形制甚古。流俗相承,
云谊宿所坐床。又有大柑树,亦云谊所植也。城之西北有故市,北对临湘县之新
治。县治西北有北津城,县北有吴芮冢,广踰六十八丈,登临写目,为廛郭之
佳憩也。郭颁《世语》云:魏黄初末,吴人发芮冢,取木,于县立孙坚庙,见芮
尸,容貌衣服并如故。吴平后,预发冢人于寿春见南蛮校尉吴纲,曰:君形貌何
类长沙王吴芮乎?但君微短耳。纲瞿然曰:是先祖也。自芮卒至冢发四百年,至
见纲又四十馀年矣。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椁口,并湘浦也。右合麻溪水口,
湘浦也。湘水又北迳三石山东。山枕侧湘川,北即三石水口也,湘浦也。水北有
三石戍戍城为二水之会也。湘水又迳浏口戍西,北对浏水。
△又北,沩水从西南来注之。
沩水同益阳县马头山,东迳新阳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
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湘水又北合断口,又北则下营口,湘浦
也。湘水之左岸有高口,水出益阳县,西北迳高口戍南,又西北,上鼻水,自鼻
洲上口,受湘西入焉。谓之上鼻浦。高水西北与下鼻浦合,水自鼻洲下口,首受
湘川,西通高水,谓之下鼻口。高水又西北,右屈为陵子潭,东北流注湘为陵子
口。湘水自高口戍东,又北,右会鼻洲,左合上鼻口,又北,左对下鼻口,又北,
得陵子口,湘水右岸,铜官浦出焉。
湘水又北迳铜官山,西临湘水,山土紫色,内含云母,故亦谓之云母山也。
△又北过罗县西,涢水从东来流注之。
湘水又北迳锡口戍东,又北左派,谓之锡水。西北流迳锡口戍北,又西北流,
屈而东北,玉水注焉。水出西北玉池,东南流注于锡浦,谓之玉池口。锡水又东
北,东湖水注之。水上承玉池之东湖也,南流注于锡,谓之三阳泾,水南有三戍,
又东北注于湘。
湘水自锡口北出,又得望屯浦,湘浦也。
湘水又北,枝津北出,谓之门泾也。湘水纡流西北,东北合门水,谓之门泾
口。又北得三溪水口,水东承太湖,西通湘浦,三水之会,故得三溪之目耳。又
北,东会大对水口,西接三津泾。
湘水又北迳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迳二妃庙
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
出入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湘中记》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
如樗浦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故民为立祠
于水侧焉。荆州牧刘表刊石立碑,树之于庙,以旌不朽之传矣。黄水又西流入于
湘,谓之黄陵口。昔王子山有异才,年二十而得恶梦,作《梦赋》。二十一,溺
死于湘浦,即斯川矣。
湘水又北迳白沙戍西,又北,右会东町口涢水也。
湘水又左合决湖口,水出西陂,东通湘渚。
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东出豫章艾县桓山,西南迳吴昌县北,与纯水合。
水源出其县东南纯山。西北流,又东迳其县南,又北迳其县故城下。县是吴主孙
权立。纯水又右会汨水。汨水西迳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故在襄阳宜城县西,楚
文王移之于此。秦立长沙郡,因以为县,水亦谓之罗水。汨水又西,迳玉笥山。
罗含《湘中记》云:屈潭之左,有玉笥山,道士遗言,此福地也。一曰地脚山。
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昔贾谊、
史迁皆尝迳此,弭檝江波,投吊於渊。渊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又有《汉南
太守程坚碑》,寄在原庙。汨水又西迳汨罗戍南,西流注于湘,《春秋》之罗汭
矣。世谓之汨罗口。湘水又北,枝分北出迳汨罗戍西,又北迳垒石山东,又北迳
磊石戍西,谓之苟导泾矣,而北合湘水。湘水自汨罗口,西北迳磊石山西,而北
对青草湖,亦或谓之为青草山也。西对悬城口。
湘水又北得九口,并湘浦也。湘水又东北,为青草湖口,右合苟导泾北口,
与劳口合,又北得同拌口,皆湘浦右迤者也。
△又北过下隽县西,微水从东来流注之。
湘水左会清水口,资水也。世谓之益阳江。湘水左迳鹿角山东。右迳谨亭戍
西,又北合查浦,又北得万石浦,咸湘浦也。侧湘浦北有万石戍。湘水左则沅水
注之,谓之横房口,东对微湖,世或谓之麋湖也。右属微水,即《经》所谓微水
经下隽者也。西流注于江,谓之麋湖口。湘水又北迳金浦戍,北带金浦水,湖
溠也。湘水左则澧水澧水注之,世谓之武陵江。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
江,名之五渚,《战国策》曰:秦与荆战,大破之,取洞庭五渚者也。湖水广圆
五百馀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山海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焉。沅、
澧之风,交潇、湘之浦,出入多飘风暴雨。湖中有君山、编山。君山有石穴,潜
通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昔
秦始皇遭风于此,而问其故。博士曰:湘君入则多风。秦王乃赭其山。汉武帝亦
登之,射蛟于是山。东北对编山,山多篪竹。两山相次去数十里,回峙相望,孤
影若浮。湖之右岸有山,世谓之笛鸟头石。石北右会翁湖口。水上承翁湖,左合
洞浦,所谓三苗之国、左洞庭者也。
△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
山在湘水右岸。山有巴陵故城,本吴之巴丘邸阁城也。晋太康元年,立巴陵
县于此,后置建昌郡。宋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城跨冈岭,滨阻三江。巴陵西
对长洲,其洲南<广棼>湘浦,北届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会,亦或谓之三江
口矣。夹山列关,谓之射猎,又北对养口,咸湘浦也。水色青异,东北入于大江,
有清浊之别,谓之江会也。
○漓水
△漓水亦出阳海山。
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也。湘、漓之间,陆地广百馀步,谓之始安峤,峤
即越城峤也。峤水自峤之阳,南流注漓,名曰始安水。故庾仲初之赋《扬都》云:
判五岭而分流者也。漓水又南与沩水合,水出西北邵陵县界。而东南流至零陵县
西,南迳越城西。建安十六年,交州刺史赖恭自广信合兵小零陵越城迎就骘,即
是地也。沩水又东南流,注于漓水,《汉书》所谓出零陵下漓水者也。漓水又南
合弹丸溪,水出于弹丸山。山有涌泉,奔流冲激。山嵁及溪中,有石若丸,自
然珠圆,状弹丸矣,故山水即名焉。验其山高十馀丈,深数丈,复有石窦,下深
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溪水东流注于漓水。漓水又南迳始安县东,魏元帝
咸熙二年,吴孙皓分零陵南部,立始安郡。漓水又南,右会洛溪,溪水出永丰县
西北洛溪山,东流迳其县北,县本苍梧之北乡,孙皓割以为县。洛溪水又东南迳
始安县,而东注漓水。
漓水又东南流入熙平县,迳羊濑山,山临漓水,石间有色类羊。又东南迳鸡
濑山。山带漓水,石色状鸡,故二山以物象受名矣。漓水又南,得熙平水口,水
源出县东龙山,西南流迳其县南,又西与北乡溪水合,水出县东北北乡山,西流
迳其县北,又西流南转,迳其县西,县本始安之扶乡也,孙皓割以为县。溪水又
南注熙平水,熙平水又西注于漓水。县南有朝夕塘,水出东山西南,有水从山下
注塘,一日再增再减,盈缩以时,未尝衍期,同于潮水,因名此塘为朝夕塘矣。
漓水又西迳平乐县界,左合平乐溪口,水出临贺郡之谢沭县南历山,西北流迳谢
沭县西南,西南流至平乐县东南,左会谢沭众溪,派流凑合,西迳平乐县南。孙
皓割苍梧之境,立以为县,北隶始安。溪水又西南流,注于漓水,谓之平乐水。
△南过苍梧荔浦县。
濑水出县西北鲁山东迳其县西,与濡水合。水出永丰县西北濡山,东南迳其
县西,又东南流入荔浦县注于濑溪,又注于漓水,漓水之上,有关。漓水又南,
左合灵溪水口,水出临贺富川县北符灵冈,南流迳其县东,又南注于漓水也。
△又南至广信县,入于郁水。
○溱水
△溱水出桂阳临武县南,绕城西北屈东流。
溱水导源县西南,北流迳县西,而北与武溪合。《山海经》曰:肆水出临武
西南,而东南注于海。入番禺西。肆水盖溱水之别名也。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
柏山,东南流右合溱水,乱流东南迳临武县西,谓之武溪。县临侧溪东,因曰临
武县,王莽更名大武也。溪又东南流左会黄岑溪水,水出郴县黄岑山,西南流右
合武溪武水又南入重山,山名蓝豪,广圆五百里,悉曲江县界。崖壁峻岨,岩岭
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悬湍回注,崩浪震山,名之泷水。
△东至曲江县安聂邑东,屈西南流。
泷水又南出峡,谓之泷口。西岸有任将军城,南海都尉任嚣所筑也。嚣死,
尉佗自龙川始居之。东岸有任将军庙。泷水又南合泠水,泠水东出泠君山,山,
群峰之孤秀也。晋太元十八年,崩十馀丈。于是悬涧瀑挂,倾流注壑,颓波所入,
灌于泷水。泷水又左合林水,林水出县东北洹山。王歆之《始兴记》曰:林水源
里有石室,室前磐石上,行罗十瓮,中悉是饼银。采伐遇之,不得取,取必迷闷。
晋太元初,民封驱之家仆,密窃三饼,归发看,有大蛇螫之而死。《湘州记》曰:
其夜,驱之梦神语曰:君奴不谨,盗银三饼,即日显戮,以银相偿。觉视则奴死
银在矣。林水自源西注于泷水。又与云水合,水出县北汤泉。泉源沸涌,浩气云
浮,以腥物投之,俄顷即熟。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西北合泷水。又
有藉水,上承沧海水,有岛屿焉。其水吐纳众流,西北注于泷水。泷水又南历灵
鹫山,山本名虎群山,亦曰虎市山,以虎多暴故也。晋义熙中,沙门释僧律,葺
宇岩阿,猛虎远迹,盖律仁感所致,因改曰灵鹫山。泷水又南迳曲江县东,云县
昔号曲红,曲红,山名也,东连冈是矣。泷中有碑文曰:自瀑亭至乎曲红。按
《地理志》曲江,旧县也。王莽以为除虏。始兴郡治。魏元帝咸熙二年,孙皓分
桂阳南部立。县东傍泷溪,号曰北泷水,水左即东溪口也。水出始兴东,江州南
康县界石阎山。西流而与连水合,水出南康县凉热山连溪,山即大庾岭也。五岭
之最东矣,故曰东峤山。斯则改装之次,其下船路,名涟溪,涟水南流,注于东
溪,谓之涟口,庾仲初谓之大庚峤水也。东溪亦名东江,又曰始兴水。又西,邪
阶水注之。水出县东南邪阶山。水有别源,曰巢头,重岭衿泷,湍奔相属,祖源
双注,合为一川。水侧有鼻天子城,鼻天子,所未闻也。邪阶水又西北注于东江。
江水又西迳始兴县南,又西入曲江县,邸水注之。水出浮岳山,山蹑一处,则百
馀步动,若在水也,因名浮岳山。南流注于东江。东江又西,与利水合。水出县
之韶石北山。南流迳韶石下,其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小大
略均,似双阙,名曰韶石。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历一纪。
利水又南迳灵石下,灵石一名逃石,高三十丈,广圆五百丈。耆旧传言,石本桂
阳汝城县,因夜迅雷之变,忽然迁此,彼人来见,叹曰:石乃逃来。因名逃石,
以其有灵运徙,又曰灵石。其杰处,临江壁立,霞駮有若缋焉。水石惊濑,传响
不绝,商船淹留,聆玩不已。利水南注东江,东江又西注于北江,谓之东江口。
溱水至此,有始兴大江之名,而南入浈阳县也。
△过浈阳县,出洭浦关,与桂水合。
溱水南迳浈阳县西,旧汉县也,王莽之綦武矣。县东有浈石山,广圆三十里,
挺崿大江之北,盘址长川之际。其阳有石室,渔叟所憩。昔欲于山北开达郡之路,
辄有大蛇断道,不果。是以今行者,必于石室前泛舟而济也。溱水又西南,历皋
口、太尉二山之间,是曰浈阳峡。两岸杰秀,壁立亏天。昔尝凿石架阁,令两岸
相接,以拒徐道覆。溱水出峡,左则浈水注之,水出南海龙川县,西迳浈阳县南,
右注溱水。故应劭曰:浈水西入溱是也。溱水又西南,洭水入焉。《山海经》
所谓湟水,出桂阳西北,东南注肆入郭浦西者也。溱水又西南迳中宿县会一里水,
其处隘,名之为观峡。连山交枕,绝崖壁竦,下有神庙,背阿面流,坛宇虚肃,
庙渚攒石,巉岩乱峙中川。时水洊至,鼓怒佛腾,流木沦没,必无出者。世人
以为河伯下材。晋中朝时,县人有使至洛者事讫,将还。忽有一人寄其书,云:
吾家在观峡前,石间悬藤,即其处也。但叩藤,自当有人取之。使者谨依其言,
果有二人出外取书,并延入水府,衣不霑濡。言此似不近情,然造化之中,无所
不有,穆满西游,与河宗论宝,以此推之,亦为类矣。溱水又西南迳中宿县南,
吴孙皓分四会之北乡立焉。
△南入于海。
溱水又南注于郁,而入于海。

[发帖际遇]: 林风扮成吴天德,骗得银两3。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三十九

○洭水
△洭水出桂阳县卢聚。
水出桂阳县西北上驿山卢溪,为卢溪水,东南流迳桂阳县故城,谓之洭水。
《地理志》曰:洭水出桂阳,南至四会是也。洭水又东南流,峤水注之,水
出萌渚峤之溪,溪水下流,历峡南出,是峡谓之贞女峡。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
山下际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状如女子,故名贞女峡。古来相传,有数女取螺
于此,遇风雨书晦,忽化为石。斯诚巨异,难以闻信。但启生石中,执呱空桑,
抑斯类矣。物之变化,宁以理求乎?溪水又合洭水。洭水又东南入阳山县,
右合涟口,水源出县西北一百一十里石塘村,村之流水侧,有豫章木,本径可二
丈,其株根犹存,伐之积载,而斧迹若新。羽族飞翔不息,其旁众枝,飞散远集,
乡亦不测所如,惟见一枝,犹在含洭水矣。涟水东南流注于洭。洭水又东
南流,而左与斟水合。水导源近出东岩下,穴口若井,一日之中,十溢十竭,信
若潮流,而注洭水。洭水又南迳阳山县故城西,耆旧传曰,往昔县长临县,
辄迁擢超级,太史迳观言地势使然。掘断连冈,流血成川,城因倾阤,遂即倾
败。阁下大鼓,飞上临武,乃之桂阳,追号圣鼓,自阳山达乎桂阳之武步驿,所
至循圣鼓道也。其道如堑,迄于鼓城矣。洭水又迳阳山县南,县故含洭县之
桃乡,孙皓分立为县也。洭水又东南流也。
△东南过含洭县。
应劭曰:洭水东北入沅。瓒注《汉书》沅在武陵,去洭远,又隔湘水,
不得入沅。洭水东南,左合翁水。水出东北利山湖,湖水广圆五里,洁逾凡水,
西南流注于洭,谓之翁水山。口已下,东岸有圣鼓杖,即阳山之鼓杖也。横在
川侧,虽冲波所激,未尝移动。百鸟翔鸣,莫有萃者。船人上下,以篙撞者,辄
有虐疾。洭水又东南,左合陶水,水东出尧山。山盘纡数百里,有赭嵒迭起,
冠以青林,与云霞乱采。山上有白石英,山下有平陵,有大堂基,耆旧云,尧行
宫所。陶水西迳县北,右注洭水。洭水又迳含洭县西。王歆之《始兴记》
曰:县有白鹿城,城南有白鹿冈。咸康中,郡民张鲂为县,有善政,白鹿来游,
故城及冈并即名焉。
△南出洭浦关为桂水。
关在中宿县。洭水出关,左合溱水,谓之洭口。《山海经》谓之湟水。
徐广曰:湟水,一名洭水,出桂阳,通四会,亦曰漼水也。汉武帝元鼎五年,
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征南越,出桂阳,下湟水,即此水矣。桂水其别名也。
○深水
△深水出桂阳卢聚。
吕忱曰:深水,一名邃水,导源卢溪,西入营水,乱流营波,同注湘津。许
慎云:深水出桂阳南平县也。《经》书桂阳者,县本隶桂阳郡也。后割属始兴。
县有卢溪、卢聚山,在南平县之南,九疑山东也。
△西北过零陵营道县南,又东北过营浦县南,又西北过泉陵县,西北七里至
燕室丘,入于湘。
水上有燕室丘,亦因为聚名也。其下水深不测,号曰龙渊。
○钟水
△钟水出桂阳南平县都山,北过其县东,又东北过宋渚亭,又北过钟亭,与
漼水合。
都山即都庞之峤也,五岭之第三岭也。钟水即峤水也。庾仲初曰:峤水南入
始兴漼水,注于海。北入桂阳湘水注于江是也。漼水,即桂水也,漼、桂声相近,
故字随读变,《经》仍其非矣。桂水出桂阳县北界山,山壁高耸,三面特峻,石
泉悬注瀑布而下。北迳南平县,而东北流届钟亭,右会钟水,通为桂水也。故应
劭曰:桂水出桂阳,东北入湘。
△又北过魏宁县之东。
魏宁,故阳安也。晋太康元年改曰晋宁。县在桂阳郡东一百二十里。县南西
二面,阻带清溪,桂水无出县东理,盖县邑流移,今古不同故也。
△又东北入于湘。
○耒水
△耒水出桂阳郴县南山。
耒水发源出汝城县东乌龙白骑山,西北流迳其县北,西流三十里,中有十四
濑,各数百步,濬流奔急,竹节相次,亦为行旅氵斥涉之艰难也。又西北迳晋宁
县北,又西左合清溪水口,水出县东黄皮山,西南流历县南,又西北注于耒水。
汝城县在郡东三百馀里,山又在县东,耒水无出南山理也。
△北过其县之西
县有渌水,出县东侠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谓之程乡溪,郡置酒官,
酝于山下,名曰程酒,献同酃也。耒水又西,黄水注之。水出县西黄岑山,山
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黄水东北流。按盛弘之云:众山水出注于大溪,
号曰横流溪。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谓之为贪泉,饮者辄冒于财贿,同于广
州石门贪流矣。廉介为二千石,则不饮之。昔吴隐之挹而不乱,贪岂谓能汙其真
乎?盖亦恶其名也。刘澄之谓为一涯溪,通四会殊为孟浪而不悉也。庾仲初云:
峤水南入始兴溱水,注海。即黄岑水入武溪者也。北水入桂阳湘水,注于大江,
即是水也。左则千秋水注之。水出西南万岁山。山有石室,室中有钟乳。山上悉
生灵寿木,溪下即千秋水也。水侧民居,号万岁村。其水下合黄水,黄水又东北
迳其县东,右合除泉水。水出县南湘陂村,村有圆水。广圆可二百步,一边暖,
一边冷。冷处极清绿,浅则见石,深则见底。暖处水白且浊,玄素既殊,凉暖亦
异,厥名除泉,其犹江乘之半汤泉也。水盛则泻黄溪,水耗则津径辍流。郴,旧
县也,桂阳郡治也,汉高帝二年分长沙置。《地理志》曰:桂水所出,因以名也。
王莽更名南平,县曰宣风。项羽迁义帝所筑也。县南有义帝冢,内有石虎,因呼
为白彪郡。《东观汉记》曰:茨充,字子何,为桂阳太守,民惰懒,少粗履,足
多剖裂。充教作履,今江南知织履,皆充之教也。黄溪东有马岭山,高六百馀丈,
广圆四十许里。汉末,有郡民苏耽,栖游此山。《桂阳列仙传》云:耽,郴县人。
少孤,养母至孝。言语虚无,时人谓之痴。常与众儿共牧牛,更直为帅,录牛无
散。每至耽为帅,牛辄徘徊左右,不逐自还。众儿曰:汝直,牛何道不走耶?耽
曰:非汝曹所知。即面辞母云:受性应仙,当违供养。涕泗。又说:年将大疫,
死者略半,穿一井饮水,可得无恙。如是有哭声甚哀。后见耽,乘白马,还此山
中,百姓为立坛祠,民安岁登,民因名为马岭山。黄水又北流注于耒水,谓之郴
口。耒水又西迳华山之阴,亦曰华石山,孤峰特耸。枕带双流。东则黄溪、耒水
之交会也。耒水东流沿注,不得北过其县西也。两岸连山,石泉悬溜,行者辄徘
留念,情不极已也。
△又北过便县之西
县故惠帝封长沙王子吴浅为侯国,王莽之便屏也。县界有温泉水,在郴县之
西北,左右有田数十畮,资之以溉。常以十二月下种,明年三月谷熟,度此水
冷,不能生苗。温水所溉,年可三登。其馀波散流入于耒水也。
△又西北过耒阳县之东。
耒阳,旧县也,盖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东傍耒水,水东肥南,有
郡故城。县有溪水,东出侯计山,其水清澈,冬温夏冷。西流谓之肥川。川之北
有卢塘。塘池八顷,其深不测,有大鱼,常至五月,辄一奋跃,水涌数丈,波襄
四陆,细鱼奔迸,随水登岸,不可胜计。又云:大鱼将欲鼓作,诸鱼皆浮聚。水
侧注。西北迳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傍有蔡子池。伦,汉黄门,顺帝之世,捣
故鱼网为纸,用代简素,自其始也。
△又北过酃县东。
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资以给酿,酒甚醇美,谓之酃酒,岁
常贡之。湖边尚有酃县故治,西北去临承县一十五里。从省隶。《十三州志》曰:
大别水南出耒阳县太山,北至酃县入湖也。
△北入于湘。
耒水西北至临承县,而左注湘水,谓之耒口也。
○洣水
△洣水出荼陵县上乡,西北过其县西。
水出江州安成郡广兴县太平山西北流,迳荼陵县之南。汉武帝元朔四年,封
长沙定王子节侯诉之邑也。王莽更名声乡矣。洣水又屈而过其县,西北流注也。
《地理志》谓之泥水者也。
△又西北过攸县南。
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迳攸县北,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
名县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长沙定王子则为攸舆侯,即《地理志》所谓攸县者
也。攸水又西南流入荼陵县,入于洣水也。
△又西北过阴山县南。
县本阳山县也,县东北犹有阳山故城,即长沙孝王子宗之邑也。言其势王,
故堑山堙谷,改曰阴山县。县上有容水,自侯昙山下注洣水,谓之容口。水有
大穴,容一百石,水出于此,因以名焉。洣水又西北迳其县东,又西迳历口。
县有历水,下注洣水。谓之历口。洣水又西北,与洋湖水会。水出县西北乐
薮冈下洋湖,湖去冈七里,湖水下注洣,谓之洋湖口。洣水东北有峨山,县
东北又有武阳、龙尾山,并仙者羽化之处。上有仙人及龙马迹,于其处得遗永,
虽神栖白云,属想芳流,藉念泉乡,遗咏在兹。览其馀诵,依然息远,匪直邈想
霞踪,爱其文咏可念,故端牍抽札,以诠其咏。其略曰:登武阳,观乐薮,峨岭
千蕤洋湖口,命蜚螭,驾白驹,临天水,心踟蹰,千载后,不知如。盖胜赏神乡,
秀情超拔矣。
△又西北入于湘。
○漉水
△漉水出醴陵县东漉山,西过其县南。
醴陵县,高后四年,封长沙相侯越为国。县南临渌水,水东出安城萍乡翁陵
山。余谓漉、渌声相近,后人藉便,以渌为称,虽翁陵名异,而即麓是同。屈从
县西,西北流至漉浦,注入于湘。
○浏水
△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西北过其县,东北与涝溪水合。
浏水出县东江州豫章县首裨山,导源西北流,迳其县南,县凭溪以即名也。
又西北注于临湘县也。西入于湘。
○氵买水
△氵买水出豫章艾县。
《春秋左氏传》曰:吴公子庆忌谏夫差,不纳,居于艾是也。王莽更名治翰。
△西过长沙罗县西。
罗子自枝江徙此,世犹谓之为罗侯也。氵买水又西流,积而为陂,谓之町湖
也。
△又西至累石山,入于湘水。
累石山在北,亦谓之五木山,山方尖如五木状,故俗人藉以名之。山在罗口
北。氵买水又在罗水南,流注于湘,谓之东町口者也。
○赣水
△赣水出豫章南野县西,北过赣县东。
《山海经》曰: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注于江,入彭泽西也。班固称南野县,
彭水所发,东入湖汉水。庾仲初谓大庾峤水,北入豫章,注于江者也。《地理志》
曰:豫章水出赣县西南,而北入江。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虽称谓有殊,言归
一水矣。故《后汉·郡国志》曰:赣有豫章水。雷次宗云:似因此水为其地名。
虽十川均流,而此源最远,故独受名焉。刘澄之曰: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水,
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以名县焉。是为谬也,刘氏专以字说水,而不知
远失其实矣。豫章水导源东北流,迳南野县北。赣川石阻,水急行难,倾波委注,
六十馀里。又北迳赣县东,县即南康郡治,晋太康五年分庐江立。豫章水右会湖
汉水,水出雩都县。导源西北流,迳金鸡石,其石孤竦临水。耆老云:时见金鸡
出于石上,故石取名焉。湖汉水又西北迳赣县东,西入豫章水也。
△又西北过庐陵县西。
庐陵县,即王莽之桓亭也。《十三州志》称:户水西出长沙安成县。武帝元
光六年,封长沙定王子刘苍为侯国,即王莽之用成也。吴宝鼎中立,以为发城郡,
东至庐陵入湖汉水也。
△又东北过石阳县西。
汉和帝永平九年,分庐陵立。汉献帝初平二年,吴长沙桓王立庐陵郡,治此。
豫章水又迳其郡南,城中有井,其水色半青半黄,黄者如灰汁,取作饮粥,悉皆
金色,而甚芬香。
△又东北过汉平县南。又东北过新淦县西。
牵水西出宜春县,汉武帝元光六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成为侯国。王莽之脩晓
也。牵水又东迳吴平县,旧汉平也。晋太康元年改为吴平矣。牵水又东迳新淦县,
即王莽之偶亭——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通称也。又淦水出其县下,注于
赣水。
△又北过南昌县西。
旴水出南城县西北流迳南昌县南,西注赣水。又有浊水注之,水出康乐县,
故阳乐也。浊水又东迳望蔡县,县因汝南上蔡民萍居此土,晋太康元年,改为望
蔡县。浊水又东迳建成县,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拾为侯国。王莽更
名之曰多聚也。县出燃石。《异物志》曰:石色黄白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热,以
鼎著其上,炊足以熟。置之则冷,灌之则热,如此无穷。元康中,雷孔章入洛,
赍石以示张公。张公曰:此谓燃石。于是乃知其名。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入于
赣水。
赣水又历白社西,有徐孺子墓。吴嘉禾中,太守长沙徐熙于墓隧种松。太守
南阳谢景于墓侧立碑。永安中,太守梁郡夏侯嵩于碑傍立思贤亭。松大合抱,亭
世脩治,至今谓之聘君亭也。赣水又北历南塘,塘之东有孺子宅,际湖南小洲上。
孺子名穉,南昌人,高尚不仕。太尉黄琼辟,不就。桓帝问尚书令陈蕃:徐
穉、袁闳谁为先后?蕃答称:袁生公族,不镂自雕。至于徐穉,杰出薄域,
故宜为先。桓帝备礼征之,不至。太原郭林宗有母忧,穉往吊之,置生刍而于
庐前而去。众不知其故,林宗曰:必孺子也。《诗》云: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吾无德以堪之。年七十二,卒。赣水又迳谷鹿洲,旧作大艑处。赣水又北迳南昌
县故城西,于《春秋》属楚,即令尹子荡师于豫章者也。秦以为庐江南部。汉高
祖六年,始命灌婴定豫章置南昌县。以为豫章郡治,此即灌婴所筑也。王莽更名
县曰宜善,郡曰九江焉。刘歆云:湖汉等九水入彭蠡,故言九江矣。陈蕃为太守,
署徐穉为功曹。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此即悬榻
处也。建安中,更名西安,晋又名为豫章。城之南门曰松阳门,门内有樟树,高
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枝叶扶疏,垂荫数亩。应劭《汉官仪》曰:豫章樟树生
庭中,故以名郡矣。此树尝中枯,逮晋永嘉中,一旦更茂,丰蔚如初,咸以为中
宗之详也。《礼·斗威仪》曰:君政讼平,豫樟常为生。太兴中,元皇果兴大业
于南。故郭景纯《南郊赋》云:弊樟擢秀于祖邑是也。以宣王祖为豫章故也。赣
水北出,际西北,历度支步,是晋度支校尉立府处,步即水渚民。赣水又迳郡北,
为津步,步有故守贾萌庙,萌与安成侯张普争地,为普所害,即日灵见津渚,故
民为立庙焉。水之西岸有磐石,谓之石头,津步之处也。西行二十里曰散原山,
叠嶂四周,杳邃有趣。晋隆安末,沙门竺昙显建精舍于山南,僧徒自远而至者相
继焉。西北五六里,有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旧说洪崖先生之井也。北五
六里有风雨池,言山高濑激,激著树木。霏散远洒若雨。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
鸾所憩泊也。冈西有鹤岭,云王子乔控鹤所迳过也。有二崖,号曰大萧、小萧,
言萧史所游萃处也。雷次宗云:此乃击风捕影之论。据实本所未辨,聊记奇闻,
以广井鱼之听矣。又按谢庄诗,庄尝游豫章,观井赋诗。言鸾冈四周有水,谓之
鸾陂。似非虚论矣。东大湖十里二百二十六步,北与城齐,南缘回折至南塘,本
通大江,增减与江水同。汉永元中,太守张躬筑塘以通南路,兼遏此水。冬夏不
增减,水至清深,鱼甚肥美。每于夏月,江水溢塘而过,居民多被水害。至宋景
平元年,太守蔡君西起堤,开塘为水门,水盛则闭之,内多则洩之。自是居民
少患矣。
赣水又东北迳王步,步侧有城,云是孙奋为齐王镇此,城之。今谓之王步,
盖齐王之渚步也。郡东南二十馀里,又有一城,号曰齐王城。筑道相通,盖其离
宫也。
赣水又北迳南昌左尉廨西,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为南昌尉,居此。后福一旦
舍妻子,去九江,传云得仙。
赣水又北迳龙沙西,沙甚洁白,高峻而阤,有龙形,连亘五里中,旧俗九
月九日升高处也。昔有人于此沙,得故冢刻塼,题云:西去江七里半,筮言其
吉,卜言其凶。而今此冢垂没于水,所谓筮短龟长也。
赣水又迳椒丘城下,建安四年,孙策所筑也。
赣水又历钓圻邸阁下,度支校尉治,太尉陶侃移置此也。旧夏月,邸阁前洲
没,去浦远,景平元年,校尉豫章因运出之力,于渚次聚石为洲,长六十馀丈。
洲里可容数十舫。
赣水又北迳鄡阳县,王莽之豫章县也。馀水注之。水东出馀汗县,王莽名
之曰治干也。馀水北至鄡阳县注赣水。
赣水又与鄱水合,水出鄱阳县东,西迳其县南武阳乡也。地有黄金采,王莽
改曰乡亭。孙权以建安十五年,分为鄱阳郡。鄱水又西流,注于赣。又有缭水入
焉。其水导源建昌县,汉元帝永光二年分海昬立。缭水东迳新吴县,汉中平中立。
缭水又迳海昬县,王莽更名宜生。——谓之上缭水,又谓之海昬江,分为二水。
县东津上有亭,为济渡之要。其水东北迳昌邑城而东出豫章大江,谓之慨口。昔
汉昌邑王之封海昬也。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世因名焉。其一水枝分别注,
入于修水也。
△又北过彭泽县西。
修水出艾县西。东北迳豫宁县,故西安也,晋太康元年更从今名。修水又东
北迳永修县,汉灵帝中平二年立。修水又东北注赣水,其水总纳十川,同溱一渎,
俱注于彭蠡也。
△北入于江。
大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泽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
○庐江水
△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
《山海经》三天子都,一曰天子鄣。王彪之《庐山赋·叙》曰:庐山,彭泽
之山也。虽非五岳之数,穹窿嵯峨,实峻极之名山也。孙放《庐山赋》曰:寻阳
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接平敞之原。《开山图》曰:山四方,
周四百馀里,叠鄣之岩万仞,怀灵抱异,苞诸仙迹。《豫章旧志》曰:庐俗,字
君孝,本姓匡,父东野王,共鄱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阳,曰
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汉武帝南巡,
睹山以为神灵,封俗大明公。元法师《庐山记》曰:殷、周之际,匡俗先生,受
道仙人,共游此山,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矣。又按周景式曰:庐
山匡俗,字子孝,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生而神灵,屡逃征聘,庐于此山,时
人敬事之。俗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世称庐
君,故山取号焉。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故《豫章记》以庐为姓,因庐以氏,
周氏、远师,或托庐墓为辞,假凭庐以托称。二证既违,三情互爽。按《山海经》
创志大禹,记录远矣。故《海内东经》曰: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是曰
庐江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强引此类,用
成章名耳。又按张华《博物志·曹著传》,其神自云姓徐,受封庐山。后吴猛经
过,山神迎猛,猛语曰:君王此山,近六百年,符命已尽,不宜久居非据。猛又
赠诗云:仰瞩列仙馆,俯察王神宅,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此乃神道之事,
亦有换转,理难详矣。吴猛,隐山得道者也。《寻阳记》曰:庐山上有三石梁,
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吴猛将弟子登山,过此梁,见一翁坐桂树下,
以玉杯承甘露浆与猛。又至一处,见数人,为猛设玉膏。猛弟子窃一宝,欲以来
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送宝还,手牵弟子,令闭眼相引而过。其山川明净,
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遯之士,继响窟岩。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
归矣。秦始皇、汉武帝及太史公司马迁咸升其岩,望九江而眺钟、彭焉。庐山之
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
中,悬流飞澍,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数步,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
下有磐石,可坐数十人。冠军将军刘敬宣,每登陟焉。其水历涧,迳龙泉精舍南,
太元中,沙门释慧远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岭,即彭蠡泽西天子鄣也。峰隥
险峻,人迹罕及。岭南有大道,顺山而下,有若画焉。传云匡先生所通至江道。
岩上有宫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极于山峰。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
故彭湖亦有宫亭之称焉。余按《尔雅》云:大山曰宫。宫之为名,盖起于此,不
必一由三宫也。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
去。故曹毗咏云:分风为贰,擘流为两。昔吴郡太守张公直自守征还,道由庐山。
子女观祠,婢指女戏妃像人。其妻夜梦致聘,怖而遽发,明引中流,而船不行。
合船惊惧,曰:爱一女而合门受祸也。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于江。其妻布席水
上,以其亡兄女代之,而船得进。公直方知史女,怒妻曰:吾何面目于当世也。
复下己女于水中。将渡,遥见二女于岸侧。傍有一吏立,曰:吾庐君主簿,敬君
之义,悉还二女。故干宝书之于《感应》焉。
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
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庐山记》
曰:白水在黄龙南,即瀑布也。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林表,望若悬素。
注处悉成巨井,其深不测。其水下入江渊。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纟面然。
与霄汉连接。秦始皇三十七年,叹斯岳远,遂记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
志其丈尺里数,今犹得刻石之号焉。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馀步,高五丈,上生
竹木。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回一里,竦立百丈,
矗然高峻,特为环异。上生林木,而飞禽罕集,言其上有玉膏可采,所未详也。
耆旧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纪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岁月已久,莫能辨之
也。

[发帖际遇]: 林风参与红花会陈家洛的计划:成功绑架乾隆,得到奖励银两12.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四十

○渐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北迳其县南,
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丈,上峰若剑杪。时有录鼓潜发,正长临县,以山鼓
为候,一鸣,官长一年,若长雷发声,则官长不反,浙江又北历黟山,县居山之
阳,故县氏之。汉成帝鸿嘉二年,以为广德国,封中山宪王孙云客王于此。晋太
康中,以为广德县,分隶宣城郡。会稽陈业,洁身清行,遯迹此山。浙江又北迳
歙县东,与一小溪合。水出县东北翁山,西迳故城南,又西南入浙江。
又东迳遂安县南。溪广二百步,上立杭以相通,水甚清深,潭不掩鳞,故名
新定。分歙县立之。晋太康中,又改从今名。
浙江又左合绝溪,溪水出始新县西,东迳县故城南,为东西长溪。溪有四十
七濑,睿流惊急,奔波聒天。孙权使贺齐讨黟、歙山贼,贼固黟之林历山,山甚
峻绝,又工禁五兵。齐以铁杙椓山,升出不意,又以白棓击之,气禁不行,
遂和奇功平贼。于是立始新之府,于歙之华乡令齐守之。后移出新亭。晋太康元
年,改曰新安郡。溪水东注浙江。浙江又东北迳建德县南。县北有乌山,山下有
庙,庙在县东七里。庙渚有大石,高十丈,五尺围,水濑睿激而能致云雨。
浙江又东迳寿昌县南,自建德至此,八十里中有十二濑,濑皆峻崄,行旅所
难。县南有孝子夏先墓,先少丧二亲,负土成墓。数年,不胜哀卒。
浙江又北迳新城县,桐溪水注之。水出吴兴郡於潜县北天目山。山有高峻,
崖岭竦叠,西临峻涧。山上有霜木,皆是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东面有瀑布,
下注数晦深沼,名曰蛟龙池。池水南流迳县西,为县之西溪。溪水又东南与紫溪
合。水出县西百丈山,即潜山也。山水东南流,名为紫溪,中道夹水,有紫色磐
石,石长百馀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为赤濑,盖以倒影在水故也。紫溪又
东南流,迳白山之阴。山甚峻极,北临紫溪。又东南连山夹水,两峰交峙,反项
对石,往往相捍。十馀里中,积石磊砢,相挟而上,涧下白沙细石,状若霜雪。
水木相映,泉石争晕,名曰楼林。紫溪东南流,迳桐庐县东为桐溪。孙权藉溪之
名以为县目,割富春之地,立桐庐县。自县至於潜,凡十有六濑,第二是严陵濑。
濑带山,山下有石室。汉光武帝时,严子陵之所居也。故山及濑,皆即人姓名之。
山下有磐石,周回十数丈,交枕潭际,盖陵所游也。桐庐溪又东北,迳新城县入
浙江。县故富春地,孙权置,后省并桐庐,咸和九年,复立为县。浙江又东北入
富阳县,故富春也。晋后名春,改曰富阳也。东分为湖浦。
浙江又东北迳富春县南,县故王莽之诛岁也。江南有山,孙武皇之先所葬也。
汉末,墓上有光,如云气属天。黄武四年,孙权以富春为东安郡,分置诸县。以
讨山越,命全琮浙江又东北迳亭山西,山上有孙权父冢。
△北过馀杭,东入于海。
浙江迳县左,合馀杭大溪。江北即临安县界,水北对郭文宅,宅傍山面溪,
宅东有郭文墓,晋建武元年,骠骑王导迎文,置之西园。文逃此而终。临安令改
葬之。建安十六年,县民郎雅作乱,贺齐讨之。孙权分馀杭立临水县,晋改曰临
安县,因冈为城,南门尤高。谢安莅郡,游县,迳此门,以为难为亭长。浙江又
东迳馀杭故县南,新县北。秦始皇南游会稽,途出是地。因立为县。王莽之进睦
也。汉末陈浑移筑南城,县后溪南大塘。即浑立以防水也。县南有三碑,是顾飏、
范甯等碑。县南有大壁山,郭文自陆浑迁居也。浙江又东迳乌伤县北,王莽改曰
乌孝,《郡国志》谓之乌伤。《异苑》曰:东阳颜乌以淳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
集颜鸟所居之邨,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乌至孝,故致慈乌,欲令孝声远闻,
又名其县曰乌伤矣。浙江又东北流至钱唐县,谷水入焉。水源西出太末县,县是
越之西部姑蔑之地也。秦以为县。王莽之末治也。吴宝鼎中,分会稽立,隶东阳
郡。谷水东迳独松故冢下,冢为水毁,其砖文:筮言吉,龟言凶,百年隋水中,
今则同龟繇矣。谷水又东迳长山县南,与永康溪水合,县即东阳郡治也。县,汉
献帝分乌伤立;郡,呈宝鼎中分会稽置。城居山之阳,或谓之长仙县也,言赤松
采药此山,因而居之,故以为句。后传呼乖谬,字亦因改。溪水南出永康县。县,
赤乌中分乌伤上浦立。刘敬叔《异苑》曰: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
即束之以归。龟便言曰:游不量时,为君所得。担者怪之,载出,欲上吴王。夜
宿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龟曰:行不择日,
今方见烹,虽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识性渊长,必致相困。令
求如我之徒,讨将安泊?龟曰:子明,无多辞,既至建业,权将煮之,烧柴万车,
龟犹如故。诸葛恪曰:燃以老桑乃熟。献人仍说龟言,权使伐桑,取煮之即烂。
故野人呼龟曰元绪。其水飞湍北注,至县南门,入谷水。谷水又东,定阳溪水注
之。水上承信安县之苏姥布。县本新安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曰信安。水悬百馀
丈,濑势飞注,状如瀑布。濑边有石如床,床上有石牒,长三尺许,有似杂采帖
也。《东阳记》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
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
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
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其水分纳众流,混波东逝,迳定阳县。夹岸缘溪,
悉生支竹,及芳枳木连,杂以霜菊金橙。白沙细石,状如凝雪。石溜湍波,浮响
无辍。山水之趣。尤深人情。县,汉献帝分信安立。溪亦取名焉。溪水又东迳长
山县北,北对高山。山下水际,是赤松羽化之处也。炎帝少女追之,亦俱仙矣。
后人立庙于山下。溪水又东入于谷水,又东迳乌伤县之云黄山,山下临溪水,水
际石壁杰立,高一百许丈。又与吴宁溪水合。水出吴宁县,下迳乌伤县入谷,谓
之乌伤溪水。闽中有徐登者,女子化为丈夫,与东阳赵昞,并善越方。时遭兵
乱相遇于溪,各示所能。登先禁溪,水为不流。昞次禁枯柳,柳为生荑。二人
相示而笑。登年长,昞师事之。后登身故,昞东入章安。百姓未知。昞乃
升茅屋,梧鼎而爨,主人惊怪,昞笑而不应,屋亦不损。又尝临水求渡,船人
不许。昞乃张盖坐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于是百姓神服,从者如归,章安
令恶而杀之,民立祠于永康而蚊蚋不能入。昞秉道怀术,而不能全身避害,事
同苌弘,宋元之龟,戹运之来,故难救矣。谷水又东入钱唐县,而左入浙江。故
《地理志》曰谷水自太末东北,至钱唐,入浙江,是也。浙江又东迳灵隐山,山
在四山之中,有高崖洞穴,左右有石室三所,又有孤石壁立,大三十围,其上开
散,状似莲花。昔有道士,长往不归,或因以稽留为山号。山下有钱唐故县。浙
江迳其南,王莽更名之曰泉亭。《地理志》曰:会稽西部都尉治。《钱唐记》曰:
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
斛土石者,即与钱一千。旬日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
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
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县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也。阚骃云:山出钱水,
东入海。《吴地记》言,县惟浙江,今无此水。县东有定、包诸山皆西临浙江,
水流于两山之间,江川急濬,兼涛水画夜再来,来应时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
至二月、八月最高,峨峨二丈有馀。《吴越春秋》以为子胥、文种之神也。昔子
胥亮于吴,而浮尸于江,吴人怜之,立祠于江上,名曰胥山。《吴录》曰:胥山
在太湖边去江不百里,故曰江上。文种诚于越,而伏剑于山阴,越人哀之,葬于
重山。文种既葬一年,子胥从海上,负种俱去,游夫江海。故潮水之前扬波者,
伍子胥,后重水者大夫种。是以枚乘曰:涛无记焉。然海水上潮,江水朔流,似
神而非,于是处焉。秦始皇三十七年,将游会稽,至钱唐,临浙江,所不能渡,
故道馀杭之西津也。
浙江北合诏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始皇帝巡狩所憩,故有诏息之名也。浙
江又东合临平湖。《异苑》曰晋武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
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言,声闻数十里。
刘道民《诗》曰:事有远而合,蜀桐鸣吴石。传言此湖草秽壅塞,天下乱,是湖
开,天下平。孙皓天玺元年,吴郡上言,临平湖自汉末秽塞,今更开通。又于湖
边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馀,刻作皇帝字。于是改天册
为天玺元年。孙盛以为元皇中兴之符征,五湖之石瑞也。《钱塘记》曰:桓玄之
难,湖水色赤,荧荧如丹。湖水上通浦阳江,下注浙江,名曰东江,行旅所从以
出浙江也。浙江又迳固陵城北,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以固守,谓之固陵,
今之西陵也。浙江又东迳柤塘,谓之柤渎。昔太守王朗拒孙策,数战不利。
孙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柤渎去此数十里,是要道也。若从此出,
攻其无备,破之必矣。策从之,破朗于固陵。有西陵湖,亦谓之西城湖。湖西有
湖城山,东有夏架山。湖水上承妖皋溪而下注浙江。又迳会稽山阴县,有若竹里,
里有旧城,言句践封范蠡子之邑也。
浙江又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
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勖封兰亭侯,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
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郡也。起亭于山椒,极高尽眺矣。
亭宇虽坏,基陛尚存。浙江又迳越王允常冢北,冢在木客村。耆彦云:句践使工
人伐荣楯,欲以献吴,久不得归,工人尤思,作《木客吟》,后人因以名地。句
践都琅邪,欲移允常冢,冢中生分风,飞沙射人,人不得近。句践不欲,遂止。
浙江又东北得长湖口,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下
溉田万顷,北泻长江。湖南有覆斗山,周五百里,北连鼓吹山,山西枕长溪,溪
水下注长湖。山之西岭有贺台,越入吴,还而成之,故号曰贺台矣。又有秦望山,
在州城正南,为众峰之杰,涉境便见。《史记》云:秦始皇登之以望南海。自平
地以取山顶,七里,悬隥孤危,径路险绝。《记》云:扳萝扪葛,然后能升。
山上无甚高木,当由地迥多风所致。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馀之旧
都也。故《吴越春秋》云:句践语范蠡曰:先君无馀,国在南山之阳,社稷宗庙
在湖之南。又有会稽之山,古防山也,亦谓之为茅山,又曰栋山。《越绝》云:
栋犹镇也。盖《周礼》所谓扬州之镇矣。山形四方,上多金玉,下多玞石。
《山海经》曰:夕水出焉,南流注于湖。《吴越春秋》称覆釜山之中,有金简玉
字之书,共帝之遗识也。山下有禹庙,庙有圣姑像。《礼乐纬》云:禹治水毕,
天赐神女,圣姑即其像也。山上有禹冢。昔大禹即位十年,东巡狩,崩于会稽,
因而葬之。有鸟来为之耘,春衔拔草根,秋啄其秽,是以县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鸟,
犯则刑无赦山东有湮井,去庙七里,深不见底,谓之禹井,云东游者多探其穴也。
秦始皇登稽山刻石纪功,尚存山侧。孙畅之《述书》云:丞相李斯所篆也。又有
石匮山,石形似匮,上有金简玉字之书,言夏禹发之,得百川之理也。又有射的
山,远望山的的状若射侯,故谓射的。射的之西,有石室,名之为射堂。年登否
常占射的,以为贵贱之准。的明则米贱,的暗则米贵。故谚云:射的白,斛米百,
射的玄,斛米千。北则石帆山,山东北有孤石,高二十馀丈,广八丈,望之如帆,
因以为名。北临大湖。水深不测,传与海通。何次道作郡,常于此水中得乌贼鱼。
南对精庐,上荫修,木,下瞰寒泉。西连稽山,一山也。东带若邪溪,《吴越春
秋》所谓欧冶涸而出铜,以成五剑。溪水上承嶕岘麻溪,溪之下,孤潭,周数
亩,甚清深,有孤石临潭。乘崖俯视。猨狖惊心,寒木被潭,森沈骇观。上有
一栎树,谢灵运与从弟惠连常游之,作连句,题刻树侧。麻潭下注若邪溪,水至
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汉世刘宠作郡,有政绩,将解任去治,此溪父老,
人持百钱出送,宠各受一文。然山栖遯逸之士,谷隐不羁之民,有道则见,物以
感远为贵,荷泉致意,故受者以一钱为荣,岂藉费也。义重故耳。溪水下注大湖,
邪溪之东,又有寒溪,溪之北有郑公泉,泉方数丈,冬温夏凉。汉太尉郑弘宿居
潭侧,因以名泉。弘少以苦节自居,恒躬采伐,用贸粮膳。每出入溪津,常感神
风送之,虽凭舟自运,无杖檝之劳。村人贪藉风势,常依隋往还,有淹留者,
徒辈相谓,汝不欲及郑风邪?其感致如此。湖水自东亦注江通海,水侧有白鹿山。
山北湖塘上旧有亭,吴黄门郎杨哀明,居于弘训里,太守张景数往造焉,使开渎
作埭,埭之西作亭,亭、埭皆以杨为名。孙恩作贼,从海来,杨亭被烧,后复修
立,厥名犹在。东有铜牛山,山有铜穴,三十许丈,穴中有大树神庙。山上有冶
官,山北湖下有练塘里。《吴越春秋》云:句践炼冶铜锡之处。采炭于南山,故
其间有炭渎。句践臣吴,吴王封句践於越百里之地,东至炭渎是也。县南九里有
侯山,山孤立长湖中。晋车骑将军孔敬康少时,遯世栖迹此山。湖北有三小山,
谓之鹿野山,在县南六里,按《吴越春秋》,越之麋苑也。山有石室,言越王所
游息处矣。县南湖北有陈音山。楚之善射者曰陈音,越王问以射道,又善其说,
乃使简士习射北郊之外。按《吴越春秋》,音死,葬于国西山上,今陈音山乃在
国南五里。湖北有射堂及诸邸舍,连衍相属。又于湖中筑塘,直指南山,北即大
越之国。秦改为山阴县,会稽郡治也。太史公曰:禹会诸侯计于此,命曰会稽,
会稽者,会计也。始以山名,因为地号。夏后少康封少子杼以奉禹祠为越。世历
殷、周,至于允常,列于《春秋》。允常卒,句践称王,都于会稽。《吴越春秋》
所谓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北界,山阴康乐里有地名邑中者是。越事吴,故北其门,
以东为右,西为左,故双阙在北门外。阙北百步有雷门,门楼两层,句践所造。
时有越之旧木矣。州郡馆宇,屋之大瓦,亦多是越时故物。句践霸世。徙都琅邪,
后为楚伐,始还浙东。城东郭外有灵氾,下水甚深,旧传下有地道,通于震泽。
又有句践所立宗庙,在城东明里中甘滂南。又有玉笥竹林云门天柱精舍。并疏山
创基,架林裁宇,害涧延流,尽泉石之好,水流迳通。浙江又北迳山阴县西。西
门外百馀步有怪山。本琅邪郡之东武县山也,飞来徙此,压杀数百家。《吴越春
秋》称怪山者,东武海中山也,一名自来山,百姓怪之,号曰怪山。亦曰:越王
无疆为楚所伐,去琅邪,还浙东,东武人随居山下。远望此山,其形似龟,故亦
有龟山之称也。越起灵台于山上,又作三层楼以望云物。川土明秀,亦为胜地。
故王逸少云:从山阴道上,犹如镜中行也。浙江之上,又有大吴王、小吴王邨,
并产阖闾、夫差伐越所舍处也。今悉民居,然犹存故目。昔越王为吴所败,以五
千馀众,栖于稽山。卑身待士,施必及下。《吕氏春秋》曰:越王之栖于会稽也,
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自倍。所投即浙江也。许慎、晋灼并言江水至山阴
为浙江。江之西岩有朱室坞,句践百里之封,西至朱室,谓此也。浙江又东北迳
重山西,大夫文种之所葬也。山上有白楼亭,亭本在山下,县令殷朗移置今处。
沛国醒俨,避地会稽,闻陈业履行高洁。往侯不见。俨后浮海,南入交州,临支
遗书与业,不因行李,击白楼亭柱而去。升陟远望,山湖满目也。永建中,阳羡
周嘉上书,以县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为吴,以东为会稽。汉高帝
十二年,一吴也,后分为三,世号三吴,吴兴、吴郡、会稽其一焉。
浙江又东迳御儿乡。《万善历》曰:吴黄武六年正月,获彭绮。是岁,由拳
西乡有产儿,隋地便能语,云:天方明,河欲清。鼎脚折。金乃生。因是诏为语
儿乡非也。御儿之名远矣,盖无智之徒,因藉地名,生情穿凿耳。《国语》曰:
句践之地,北至御儿是也,安得引黄武证地哉?韦昭曰:越北鄙在嘉兴。
浙江又东迳柴辟南,旧吴楚之战地矣。备侯于此,故谓之辟塞,是以《越绝》
称吴故从由拳、辟塞渡会稽,溱山阴是也。
又迳永兴县南,县在会稽东北一百二十里,故馀暨县也。阖闾弟夫概之故邑
也。王莽之馀衍也。汉末,童谣云:天子当兴东南三馀之间。故孙权改曰永兴,
县滨浙江。
又东合浦阳江。江水导源乌伤县,东迳诸暨县,与泄溪合。溪广数丈,中道
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凡有五泄。下泄悬三十馀丈,广十丈,中三泄不可得
至,登山远望,乃得见之。泄悬百馀丈,水势高急,声震水外。上泄悬二百馀丈,
望若云垂,此是瀑布,土人号为泄也。江水又东迳诸暨县南,县临对江流,江南
有射堂。县北带乌山,故越地也。先名上诸暨,亦曰句无矣。故《国语》曰:句
践之地,南至句无。王莽之疏虏也。夹水多浦,浦中有大湖,春夏多水,秋冬涸
浅。江水又东南迳剡县,与白石山水会。山上有瀑布,悬水三十丈,下注浦阳江。
浦阳江水又东流南屈,又东回北转,迳剡县东,王莽之尽忠也。县开东门向江,
江广二百馀步。自昔耆旧传,县不得开南门,开南门则有贼盗。江水翼县转注,
故有东渡、西渡焉。东南二渡,通临海,并泛单船为浮航。西渡通东阳,并二十
五船为桥航。江边有查浦,浦东行二百馀里,与句章接界。浦里有六里,有五百
家,并夹浦居,列门向水,甚有良田。有青溪、馀洪溪、大发溪、小发溪,江上
有溪,六溪列溉,散入江。夹溪上下,崩崖若倾。东有簟山。南有黄山,与白石
三山,为县之秀峰。山下众流前导,湍石激波,浮险四注。浦阳江又东迳石桥,
广八丈,高四丈。下有石井,口径七尺,桥上有方石,长七尺,广一丈二尺。桥
头有磐石,可容二十人坐。溪水两旁悉高山,山有石壁二十许丈,溪中相攻,赑
响外发,未至桥数里,便闻其声。江水北迳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岭
森蔚,沙渚平静,浦阳江又东北迳始宁县<山雩>山之成功峤。峤壁立临江,欹路峻
狭,不得并行。行者牵木稍进,不敢俯视。峤西有山,孤峰特上,飞禽罕至。尝
有采药者,沿山见通溪,寻上,于山顶树下,有十二方石,地甚光洁。还复更寻,
遂迷前路。言诸仙之所憩宴,故以坛宴名山。峤北有<山雩>浦,浦口有庙,庙甚灵
验,行人及樵伐者皆先敬焉。若相侵窃,必为蛇虎所伤。北则<山雩>山与嵊山接,
二山虽曰异县,而峰岭相连,其间倾涧怀烟,泉溪引雾,吹畦风馨,触岫延赏。
是以王元琳谓之神明境,事备谢康乐《山居记》。浦阳江自<山雩>山东北,迳太康
湖,车骑将军谢玄田居所在。右滨长江,左傍连山,平陵修通,澄湖远镜。于江
曲起楼,楼侧悉是桐梓,森耸可爱,居民号为桐亭楼,楼两面临江,尽升眺之趣。
芦人渔子,泛滥满焉。湖中筑路,东出趣山,路甚平直,山中有三精舍,高甍凌
虚,垂檐带空,俯眺平林,烟杳在下,水陆宁晏,足为避地之乡矣。江有琵琶圻,
圻有古冢堕水,甓有隐起字云:筮吉龟凶,八百年,落江中。谢灵运取甓诣京,
咸传观焉。乃如龟繇,故知冢已八百年矣。浦阳江又东北迳始宁县西,本上虞之
南乡也。汉顺帝永建四年,阳羡周嘉上书,始分之。旧治水西,常有波潮之患。
晋中兴之初,治今处。县下有小江,源出<山兆>山,谓之<山兆>浦,迳县下西流注于
浦阳茠山,下注此浦。浦西通山阴浦而达于江。江广百丈,狭处二百步,高
山带江,重荫被水,江阅渔商,川交樵隐,故桂棹兰栧,望景争途。江南有故
城,太尉刘牢之讨孙恩所筑也。江水东迳上虞县南,王莽之会稽也。本司盐都尉
治也,地名虞宾。《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
县北有百官桥。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曰上虞。二说不同,未详
孰是?县南有兰风山,山少木多石,驿路带山傍江,路边皆作栏干。山有三岭,
枕带长江,苕苕孤危,望之若倾。缘山之路,下临大川,皆作飞阁栏干。山有三
岭,枧带长江,苕苕孤危,望之若倾。缘山之路,不临大川,皆作飞阁栏干,乘
之而渡,谓此三岭为三石头。丹阳葛洪遯世居之,基井存焉。琅邪王方平性好山
水,又爰宅兰风,垂钓于此,以永终朝。行者过之,不识,问曰:卖鱼师,得鱼
卖否?方平答曰:钓亦不得,得复不卖。亦谓是水为上虞江。县之东郭外有渔浦
湖,中有大独小独二山。又有覆舟山。覆舟山下渔浦王庙。庙今移入裹山。此三
山孤立水中。湖外有青山、黄山、泽兰山,重岫叠岭,参差入云。泽兰山头有深
潭,山影临水,水色青绿。山中有诸坞,有石楗一所,右临白马潭。潭之深无底,
传云创湖之始,边塘屡崩,百姓以白马祭之,因以名水。湖之南,即江津也。江
南有上塘、阳中二里。隔在湖南,常有水患。太守孔灵符遏蜂山前湖以为埭。埭
下开渎,直指南津。又作水楗二所,以舍此江,得无淹溃之害。县东有龙头山,
山崖之间有石井,冬夏常冽清泉,南带长江,东连上陂。江之道南有《曹娥碑》。
娥父旴,迎涛溺死,娥时年十四,哀父尸不得,乃号涌江介,因解衣投水,祝
曰:若值父尸,衣当沈。若不值,衣当浮。裁落更沈,娥遂于沈处赴水而死。县
令度尚,使外甥邯郸子礼为碑文,以彰孝烈。江滨有马目山,洪涛一上,波隐是
山,势沦嵊亭,间历数县,行者难之,县东北上,亦有孝子杨威母墓。威少失父,
事母至孝,常与母入山采薪,为虎所副,自计不能御,于是抱母,且号且行,虎
见其情,遂弭耳而去。自非诚贯精微,孰能理感于英兽矣。又有吴渎,破山导源,
注于胥江。上虞江东迳周市而注永兴。《地理志》曰:县有仇亭,柯水东入海。
仇亭有县之东北一十里江北,柯水疑即江也。又东北迳永兴县东,与浙江合,谓
之浦阳江。《地理志》又云:县有萧山,潘水所出,东入海。又疑是浦阳江之别
名也,自外无水以应之。浙江又东注于海。故《山海经》曰:浙江在其东,在闽
西北入海。韦昭以松江、浙江、浦阳江为三江。
△斤江水出交阯龙编县,东北至郁林领方县东,注于郁。
《地理志》云:迳临尘县至领方县,注于郁。
△容容、夜、纟卤、湛、乘、牛渚、须无、无濡、营进、皇无、地零、侵离。
侵离水出广州晋兴郡,郡以太康中分郁林置。东至临尘,入郁。
△无会、重濑、夫省、无变由蒲、王都、融、勇外。
此皆出日南郡西,东入于海。容容水在南垂,名之,以次转北也。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右二十水,从江已面,至日南郡也。
《禹贡锥指》曰:弱水,《经》不言所出,桑钦以为出张掖删丹县。
郑康成曰:众水东流,此独西流。而《水经注》无之,其所经与所入,不可
得而详也。一清按:《史记·索隐》曰:《水经》曰:“弱水出张掖删丹县,西
北至酒泉会水县入合黎山腹。《汉志》张掖郡删丹县,桑钦以为导弱水自此西至
酒泉合黎,即是小司马所引之文。是唐时尚有《弱水》篇,今本尽失之耳。张守
节《正义》亦云:合黎水出临松县东,而北流迳张掖故城下,又北流至县北二十
三里,合弱水。弱水自合黎出折而北泫,迳沙碛之西,入居延泽,行千五百里。
又《汉志》金城郡临羌县下云:有弱水。《说文》曰:弱水自张掖删丹西,至酒
泉合黎,馀波入于流沙。观此则弱水之源委,约略可得矣。又曰:<山几>山也,或
曰弱水之所出。《十六国春秋》乞伏札子击吐谷浑,觅地於弱水西。《元和志》
弱水在删丹县南山下。《括地志》蘭门山一名穷石,在删丹县西南七十里。《离
骚》夕次於穷石。《淮南子》弱水出穷石山是也。《隋书·地理志》删丹县有祀
山、弱水。胡渭曰:疑即<山几>字之误。《寰宇记》曰:合黎水一名羌谷,鲜水,
一名覆袁水,亦名张掖河,南自吐谷浑界流入。《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孔安
国云:合黎,水名,在流沙东。即谓此也。详《河水》篇第二篇《注》中。
《禹贡锥指》曰:《传》云:黑水自北而南,经三危,过梁州,入南海。
《正义》云:《地理志》,益州郡计在蜀郡西南三千馀里,故滇王国也。武帝元
封二年,始开为郡。郡内有滇池县。县有黑水祠。止言有祠,不知水之所在。郑
云:今中国无也。《传》之此言,顺《经》文耳。案郦道元《水经》黑水出张掖
鸡山,南流至敦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然张掖、敦煌,立在河北,所以
黑水得越河入南海者,自积石以西,皆多伏流,故黑水得越而南也。渭案:滇池
所祠之黑水,即金沙江,与雍州无涉。《山海经》曰:灌湘之山,又东五百里曰
鸡山,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鸡山不知在何郡?郭璞无注。而孔《疏》引
《水经》以为出张掖之鸡山,检今本无此文,盖其书有散逸耳。《太平御览》引
《张掖记》曰:黑水出县界鸡山,亦名玄圃。昔有娀氏女简狄,浴於玄丘之水,
即黑水也。据此则鸡山当在甘州张掖县界,汉为<舟乐>得县地。今陕西甘州卫西,
有张掖河,即古羌谷水,出羌中北流,至卫西为张掖河,合弱水,东北入居延海,
欲谓之黑河。此水立不经三危入南海,安得以此为《禹贡》之黑水耶?《山海经》
明言南流注于海,必非东北入居延之张掖河,其鸡山恐亦不在县界也。又曰:夏、
殷之衰,雍州西北境皆为戎、翟所据。及周室东迁,旧都八百里之地,悉弃以予
秦。秦染夷俗,诸侯摈之,不与中国会盟。輶轩之使,莫有过而问焉。况三危西
裔之区乎?故屈原《天问》曰:黑水玄趾,三危安在?盖自战国时,此地之山川,
已与昆仑弱水,同其渺茫,亻堇得之传闻而无从目验矣。秦火之后,载籍沦亡。
汉兴,治《尚书》者,不能言黑水,三危之所在。武帝通西域,玉门、阳关之外,
使者往来数十辈,不闻涉大川而西,可以当古之黑水者。故班《志》张掖、酒泉、
敦煌郡下,并无其文。司马彪亦无可言。至郦道元始云:黑水出张掖鸡山,而其
所谓南流至敦煌过三危入南海,亦不过顺《经》为义,与他水历叙所过之郡县者,
详略相去远矣。故杜佑云:道元注《水经》,锐意寻讨,亦不能知黑水所经之处。
唐初,魏王泰《括地志》云:黑水出伊吾县北。此与张掖鸡山,未知孰是?然其
所谓南流绝三危者,竟亦不可复寻。禹治黑水,不若治河之详。自屈原已不能知,
而况伏生辈乎?自古文《尚书》家,已不能知,而况班固、司马彪、郦道元、魏
王泰诸人乎?至若樊绰、程大昌、金履祥、李元阳等,纷纷辩论,击风捕影,了
无所得,徒献笑於后人而已!
△嵩高为中岳,在颍川阳城县西北。
《春秋说题辞》曰:阴今阳,故石凝为山。《国语》曰:禹封九山,山,土
之聚也。《尔雅》曰:山大而高曰嵩。合而言之为嵩高,分而名之为二室,西南
为少室,东北为太室。《嵩高山记》曰:山下岩中有一石室,云有自然经书,自
然饮食。又云:山有玉女台,言汉武帝见三仙玉女,因以名台。
△泰山为东岳,在泰山博县西北。
岱宗也,王者封禅于其山,示增高也。有金策玉检之事焉。
△霍山为南岳,在庐江灊县西南。
天柱山也。《尔雅》云:大山宫小山为霍。《开山图》曰:其山上侵神气,
下固穷泉。
△华山为西岳,在弘农华阴县西南。
古文之敦物山也。
△雷首山在河东蒲坂县东南。
△砥柱山在河东大阳县东河中。
△王屋山在河东垣县东北也。
昔黄帝受丹诀于是山也。
△太行山在河内野王县西北。
王烈得石髓处也。
△恒山为北岳,在中山上曲阳县西北。
△碣石山在辽西临渝县南水中也。
大禹凿其石,夹右而纳河,秦始皇、汉武帝皆尝登之。海水西侵,岁月逾甚,
而苞其山,故言水中矣。
△析城山在河东濩泽县西南。
△太岳山在河东永安县。
△壶口山在河东北屈县东南。
△龙门山在河东皮氏县西。
△梁山在冯翊夏阳县西北河上。
△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
△岐山在扶风美阳县西北。
△汧山在扶风汧县之西也。陇山
△终南山、敦物山在扶风武功县西南也。
西顷山,在陇西临洮县西南。
《禹贡》中条山也。
△嶓冢山在陇西氐道县之南。
南条山也。
△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县西南。
郑玄曰:鸟鼠之山有鸟焉,与鼠飞行而处之,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
也。鸟名为馀,似鵽而黄黑色,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共处,鼠内而鸟外。
孔安国曰:共为雌雄,杜彦达曰:同穴止宿,养子互相哺食,长大乃止。张晏言
不相为牝牡,故因以名山。
△积石在陇西河关县西南。
《山海经》云:山在邓林山东,河所入也。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
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东北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也。其水上承姑臧武
始泽,泽水二源,东北流为一水,迳姑臧县故城西,东北流,水侧有灵渊池。王
隐《晋书》曰:汉末,博士敦煌侯瑾,善内学,语弟子曰:凉州城西,泉水当竭,
有双阙起其上。至魏嘉平中,武威太守条茂,起学舍,筑阙于此泉。太守填水,
造起门楼,与学阙相望。泉源徙发,重导于斯,故有灵渊之名也。泽水又东北流
迳马成东,━━城即休屠县之故城也。本匈奴休屠王都。━━谓之马城河,又东
北与横水合,水出姑臧城下,武威郡凉州治。《地理风俗记》曰:汉武帝元朔三
年,改雍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迁于冀,晋徙治此。王隐《晋书》
曰:凉州有龙形,故曰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及张氏之
世居也,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东城殖园果,命曰讲武场,北城殖园果,命曰
玄武圃,皆有宫殿。中城内作四时宫,随节游幸,并旧城为五。街衢相通,二十
二门。大缮宫殿观阁,采绮妆饰,拟中夏也。其水侧城北流,注马城河,河水又
东北,清涧水入焉,俗亦谓之为五涧水也。水出姑臧城东,而西北流注马城河。
河水又与长泉水合,水出姑臧东揟次县王莽之播德也。西北历黄沙阜,而东北
流注马城河,又东北迳宣威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平泽、晏然二亭东,又东北迳武
威县故城东。汉武帝太初四年,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置武威县,武威郡
治。王莽更名张掖。《地理志》曰:谷水出姑臧南山,北至武威入海,屈此水流
两分,一水北入休屠泽,俗谓之为西海;一水又东迳一百五十里入猪野。世谓之
东海,通谓之都野矣。
△合离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
合黎山也。
△流沙地在张掖居延县东北。
居延泽在其县故城东北。《尚书》所谓流沙者也。形如月生五日也。弱水入
流沙,流沙,沙与水流行也。亦言出钟山,西行极崦嵫之山,在西海郡北。山有
石赤、白色,以两石相打,则水润。打之不已,润尽则火出,山石皆然,炎起数
丈,迳日不灭。有大黑风,自流沙出奄之,乃灭,其石如初。言动火之事,发疾
经年,故不敢轻近耳。流沙又迳浮渚,历壑市之国,又迳于鸟山之东,朝云国,
西历昆山,西南出于过瀛之山。《大荒西经》云:西南海之外,流沙出焉,迳夏
后开之东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焉。又历员丘不死山之西,入于
南海。
△三危山在敦煌县南。
《山海经》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圆百里。在鸟鼠山西,
即《尚书》所谓窜三苗于三危也。《春秋传》曰: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瓜州,
地名也。杜林曰:敦煌,古瓜州也。州之贡物,地出好瓜,民因氏之。瓜州之戎
并于月氏者也。汉武帝后元年,分酒泉置,南七里有鸣沙山,故亦曰沙州也。
△朱圉山在天水北,冀城南。
即冀县,山有石鼓,《开山图》谓之天鼓山。九州害起则鸣,有常应。又云:
石鼓山有石鼓,于星为河鼓,星动则石鼓鸣,石鼓鸣则秦土有殃。鸣浅殃万物,
鸣深则殃君王矣。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
《汉书》以为渎山者也。
△熊耳山,在弘农卢氏县东。
是山也。谷水出其北林也。
△荆山在南郡临沮县东北。
东条山也。
卞和得玉璞于是山,楚王不理,怀璧哭于其下,王后使玉人理之,所谓和氏
之玉焉。
△内方山在江夏竟陵县东北。
《禹贡》注章山也。
△大别山在庐江安丰县西南。
△外方山,嵩高是也。
△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
△陪尾山在江夏安陆县东北。
△衡山在长沙湘南县南。
禹治洪水,血马祭衡山,于是得金简玉字之书。按省玉字。得通水理也。
△九江地在长沙下巂,县西北。
△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之东。
△东陵地在庐江金兰县西北。
△敷浅原地在豫章历陵县西。
△彭蠡泽在豫章彭泽县西北。
《尚书》所谓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也。
△中江在丹阳芜湖县西南,东至会稽阳羡县,入于海。
△震泽在吴县南五十里。
△北江在毗陵北界,东入于海。
△峄阳山在下邳县之西。
△羽山在东海祝其县南也。
县即王莽之犹亭也。《尚书》殛鲧于羽山,谓是山也。山西有羽渊,禹父之
所化,其神为黄能以入渊矣。故《山海经》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水,
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羽郊者也。
△陶丘在济阴定陶县之西南。
陶丘,丘再成也。
△菏泽在定陶县东。
△雷泽在济阴成阳县西北。
△菏水在山阳湖陆县南。
△蒙山在太山蒙阴县西南。
△大野泽在山阳钜野县东北。
△大邳地在河南成皋县北。
《尔雅》曰:山一成谓之邳,然则大邳山名,非地之名也。
△明都泽在梁郡睢阳县东北。
△益州沱水在蜀郡汶江县西南。其一在郫县西南,皆还入江。
△荆州沱水在南郡枝江县。
△三澨池在南郡邔县之北,
《尚书》曰:导汉水过三澨。《地说》曰:沔水东行过三澨,合流触大别山
陂,故马融、郑玄、王萧、孔安国等,咸以为三澨,水名也。许慎言:澨者,埤
增水边土,人所止也。按《春秋左传》曰:文公十有六年,楚军次于句澨,以伐
诸庸。宣公四年,楚令尹子越师于漳澨。定公四年,左司马戍败吴师于雍澨。昭
公二十三年,司马薳越缢於蓬澨。服虔或谓之邑,又谓之地。京相璠杜预亦云:
水际及边地名也。今南阳、淯阳二县之间,淯水之滨,有南澨、北澨矣。而
诸儒之论,水陆相半,又无山源出处之所,津途关路,惟郑玄及刘澄之言在竟陵
县界。《经》云邔县北沱,然沱流多矣,论者疑焉,而不能辨其所在。
△右《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凡六十。

[发帖际遇]: 林风在丽春院喝酒,发掘了人才韦小宝,增加声望46.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11-21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