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楼主: 林风

宋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礼三(吉礼三)
○北郊 祈谷 五方帝 感生帝
北郊。宋初,方丘在宫城之北十四里,以夏至祭皇地祇。别为坛于北郊,以
孟冬祭神州地祇。建隆以来,迭奉四祖崇配二坛。太平兴国以后,但以宣祖、太
祖更配。真宗乃以太宗配方丘,宣祖配神州地祇。皇祐初,礼官言:“皇地祇坛
四角再成,面广四丈九尺,东西四丈六尺。上成高四尺五寸,下成高五尺,方五
丈三尺,陛广三尺五寸,卑陋不应典礼。请如唐制增广之。”五年,诸坛皆改。
嘉祐配位七十一,加羊、豕各五。庆历用犊、羊、豕各一。既而谏官司马光奏:
“大行请谥于南郊,而皇地祇止于望告,失尊卑之序。”下礼院,定非次祭告皇
地祇,请差官诣北郊行事。其神州之坛,方三丈一尺,皇祐增高三尺,广四十八
步,内壝四面以青绳代之。仍遣内臣降香,有司摄事如仪。
神宗元丰元年二月,郊庙奉祀礼文所言:“古者祀天于地上之圜丘,在国之
南,祭地于泽中之方丘,在国之北,其牲币礼乐亦皆不同,所以顺阴阳、因高下
而事之以其类也。由汉以来,乃有夫妇共牢,合祭天地之说,殆非所谓求神以类
之意。本朝亲祀上帝,即设皇地祇位,稽之典礼,有所未合。”遂诏详定更改以
闻。于是陈襄、王存、李清臣、张璪、黄履、陆佃、何洵直、杨完等议,或以当
郊之岁,冬夏至日分祭南北郊,各一日而祀遍;或于圜丘之旁,别营方丘而望祭;
或以夏至盛暑,天子不可亲祭,改用十月;或欲亲郊圜丘之岁,夏至日遣上公摄
事于方丘,议久未决。
三年,翰林学士张璪言:“先王顺阴阳之义,以冬至祀天,夏至祀地,此万
世不可易之理。议者乃欲改用他月,无所据依。必不得已,宜即郊祀之岁,于夏
至之日,盛礼容,具乐舞,遣冢宰摄事。虽未能皆当于礼,庶几先王之遗意犹存
焉。”于是礼官请如璪议,设宫架乐、文武二舞,改制乐章,用竹册匏爵,增配
帝犊及捧俎分献官,广坛壝斋宫,修仪注上之。既而曾肇言:“今冬至若罢合祭,
则夏至又以有司摄事,则不复有亲祭地祇之时,于父天母地之义若有隆杀。请遇
亲祀南郊之岁,以夏至日备礼躬款北郊,以存事地之义。”四年四月,乃诏:
“亲祀北郊,并依南郊之仪,有故不行,即以上公摄事。”六年,礼部、太常寺
上亲祀仪并如南郊;其摄事唯改舞名及不备官,其笾豆、乐架、玉币之数,尽如
亲祠。是岁十一月甲辰冬至,祀昊天上帝,以太祖配,始罢合祭,不设皇地祇位。
哲宗初立,未遑亲祀,有司摄事如元丰仪。元祐五年夏至,祭皇地祇,命尚
书右丞许将摄事。将言:“王者父天母地,三岁冬至,天子亲祠,遍享宗庙,祀
天圜丘,而夏至方泽之祭,乃止遣上公,则皇地祇遂永不在亲祠之典,此大阙礼
也。望博诏儒臣,讲求典故,明正祀典,为万世法。”礼部尚书赵彦若请依元丰
所定,郊祀之岁,亲祀方丘及摄事,已合礼之正,更不须聚议。礼部郎中崔公度
请用陈荐议,仍合祭天地,从祀百神。复诏尚书、侍郎、两省及侍从、台谏、礼
官集议。于是翰林学士顾临等八人,请合祭如故事,俟将来亲祠北郊,则合祭可
罢。宋兴,一祖六宗,皆合祭天地,其不合祭者,惟元丰六年一郊尔。去所易而
就所难,虚地祇之大祭,失今不定,后必悔之。吏部侍郎范纯礼等二十二人,皆
主北郊之议。中书舍人孔武仲又请以孟冬纯阴之月,诣北郊亲祠,如神州地祇之
祭。彭汝砺、曾肇复上疏论合祭之非。文多不载。
九月,三省上顾临等议。太皇太后曰:“宜依仁宗皇帝故事。”吕大防言:
“诸儒献议,欲南郊不设皇地祇位,于祖宗之制未睹其可。”范百禄以“圜丘无
祭地之礼,《记》曰:‘有其废之,莫可举也。’先帝所废,稽古据经,未可轻
改。”大防又言:“先帝因礼文所建议,遂令诸儒定北郊祀地之礼,然未经亲行。
今皇帝临御之始,当亲见天地,而独不设地祇位,恐亦未安。况祖宗以恩霈四方,
庆赉将士,非三岁一行,则国力有限。今日宜为勉行权制,俟北郊议定及太庙享
礼,行之未晚。”太皇太后以大防之言为是。而苏颂、郑雍皆以“古者人君嗣位
之初,必郊见天地。今皇帝初郊而不祀地,恐未合古。”乃下诏曰:“国家郊庙
特祀,祖宗以来命官摄事,惟三岁一亲郊,则先享清庙,冬至合祭天地于圜丘。
元丰间,有司援周制,以合祭不应古义,先帝乃诏定亲祀北郊之仪,未之及行。
是岁,郊祀不设皇地祇位,而宗庙之享率如权制。朕方修郊见天地之始,其冬至
日南郊,宜依熙宁十年故事,设皇地祇位以严并况之仪。厥后躬行方泽之祀,则
修元丰六年五月之制。俟郊礼毕,集官详议典礼以闻。”十一月冬至,亲祠南郊,
遂合祭天地,而诏罢饮福宴。
八年,礼部尚书苏轼复陈合祭六议,令礼官集议以闻。已而下诏依元祐七年
故事,合祭天地于南郊,仍罢集议。绍圣元年,以右正言张商英言:“先帝制详
定礼文所,谓合祭非古,据经而正之。元祐之臣,乃复行合祭,请再下礼官议。”
御史中丞黄履谓:“南郊合祭,因王莽谄事元后,遂跻地位,同席共牢。迨先帝
亲郊,大臣以宣仁同政,复用莽意合祀,渎乱典礼。”帝以询辅臣,章惇曰:
“北郊止可谓之社。”黄履曰:“郊者,交于神明之义,所以天地皆称郊。社者,
土之神尔,岂有祭大祇亦可谓之壮乎?”乃以履奏送礼部、太常寺。权礼部侍郎
盛陶、太常丞王谊等言:“宜用先帝北郊仪注,以时躬行,罢合祭礼。”已而三
省言:“合祭既非礼典,但盛夏祭地祇,必难亲行。”诏令两省、台谏、礼官同
议,可亲祀北郊,然后罢合祭之礼。曾布、钱勰、范纯礼、韩宗师、王古、井亮
采、常安民、李琮、虞策、刘定、傅楫、黄裳、丰稷、叶祖洽等言,互有是否。
蔡京、林希、蔡六、黄履、吴安持、晁端彦、翟思、郭知章、刘拯、黄庆基、董
敦逸等请罢合祭。诏从之。然北郊亲祀,终帝之世未克举云。
建中靖国元年,命礼部、太常寺详定北郊仪制。殿中侍御史彭汝霖又请改合
祭之礼,韩忠彦以为不可。曾布力主北郊之说,帝亦然之,遂罢合祭。
政和三年,诏礼制局议方坛制度。是岁,新坛成。初,元丰三年七月,诏改
北郊圜坛为方丘。六年,命礼部、太常定北郊坛制。哲宗绍圣三年,权尚书侍郎
黄裳等言:“南郊青城至坛所五百一十八步,自瑞圣园至皇地祇坛之东坛五百五
十六步,相去不远。其坛系国初所建,神灵顾享已久。元丰间,有司请地祇、神
州并为方坛,坛之外为坎,诏止改圜坛为方。请下有司,比类南郊增饰制度,除
治四面,稍令低下,以应泽中之制。”诏礼部再为详定,指画兴筑。至是,礼制
局言:“方坛旧制三成,第一成高三尺,第二成、第三成皆高二尺五寸,上广八
丈,下广十有六丈。夫圜坛既则象于乾,则方坛当效法于坤。今议方坛定为再成,
一成广三十六丈,再成广二十四丈,每成崇十有八尺,积三十六尺,其广与崇皆
得六六之数,以坤用六故也。为四陛,陛为级一百四十有四,所谓坤之策百四十
有四者也。为再壝,壝二十有四步,取坤之策二十有四也。成与壝俱再,则两地
之义也。”斋宫大内门曰广禋,东偏门曰东秩,西偏门曰西平,正东门曰含光,
正西门曰咸亨,正北门曰至顺,南内大殿门曰厚德,东曰左景华,西曰右景华,
正殿曰厚德,便殿曰受福、曰坤珍、曰道光,亭曰承休,后又增四角楼为定式。
其神位,崇宁初,礼部员外郎陈旸言:“五行于四时,有帝以为之主,必有
神以为之佐。今五行之帝既从享于南郊第一成,则五行之神亦当列于北郊第一成。
天莫尊于上帝,而五帝次之;地莫尊于大祇,而岳帝次之,今尚与四镇、海渎并
列,请升之于第一成。”至是,议礼局上《新仪》:皇地祇位于坛上北方南向,
席以稿秸;太祖皇帝位于坛上东方西向,席以蒲越。木神勾芒、东岳于坛第一龛,
东镇、海渎于第二龛,东山林、川泽于坛下,东丘陵、坟衍、原隰于内壝之内,
皆在卯阶之北,以南为上。神州地祇、火神祝融、南岳于坛第一龛,南镇、海渎
于第二龛,南山林、川泽于坛下,南丘陵、坟衍、原隰于内壝之内,皆在午阶之
东,以西为上。土神后土、中岳于坛第一龛,中镇于第二龛,中山林、川泽于坛
下,中丘陵、坟衍、原隰于内壝之内,皆在午阶之西,以西为上。金神蓐收、西
岳于坛第一龛,西镇、海渎于第二龛,昆仑西山林、川泽于坛下,西丘陵、坟衍、
原隰于内壝之内,皆在酉阶之南,以北为上。水神玄冥、北岳于坛第一龛,北镇、
海渎于第二龛,北山林、川泽于坛下,北丘陵、坟衍、原隰于内壝之内,皆在子
阶之西,以东为上。神州地祇席以稿秸,余以莞席,皆内向。其余并如元丰仪坛
壝之制。其位板之制,上帝位板长三尺,取参天之数;厚九寸,取干元用九之数;
广尺二寸,取天之备数;书徽号以苍色,取苍璧之义。皇地祇位板长二尺,取两
地之数;厚六寸,取坤元用六之数;广一尺,取地之成数;书徽号以黄色,取黄
琮之义。皆以金饰。配位板各如天地之制。
又言:“《大礼格》,皇地祇玉用黄琮,神州地祇、五岳以两圭有邸。今请
二者并施于皇地祇,求神以黄琮,荐献以两圭有邸。神州惟用圭邸,余不用。玉
琮之制,当用坤数,宜广六寸,为八方而不剡;两圭之长宜共五寸,并宿一邸,
色与琮同。牲币如之。”又言:“常祭,地祗、配位各用冰鉴一;今亲祀,盛暑,
请增正配及从祀位冰鉴四十一。”并从之。
四年五月夏至,亲祭地于方泽,以皇弟燕王俣为亚献,赵王偲为终献。皇帝
散斋七日于别殿,致斋七日于内殿,一日于斋宫。前一日告配太祖室,其有司陈
设及皇帝行事,并如郊祀之仪。是后七年,至宣和二年、五年,亲祀者凡四。
高宗绍兴初,惟用酒脯鹿臡,行一献礼。二年,太常少卿程瑀言:“皇地
祇,当一依祀天仪式。”诏从之。又言:“国朝祀皇地祇,设位于坛之北方南向。
政和四年,设于南方北向。今北面望祭,北向为难,且于经典无据。请仍南向。”
淳熙中,朱熹为先朝南北郊之辩曰:“《礼》‘郊特牲而社稷太牢’,《书》
‘用牲于郊,牛二’及‘社于新邑’,此明验也。本朝初分南北郊,后复合而为
一。《周礼》亦只说祀昊天上帝,不说祀后土,故先儒言无北郊,祭社即是祭地。
古者天地未必合祭,日月、山川、百神亦无一时合祭共享之礼。古之时,礼数简
而仪从省,必是天子躬亲行事,岂有祭天却将上下百神重沓累积并作一祭耶?且
郊坛陛级两边上下,皆是神位,中间恐不可行。或问: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
王以配上帝,帝即是天,天即是帝,却分祭,何也?曰:为坛而祭,故谓之天,
祭于屋下而以神祇祭之,故谓之帝。”
祈谷、雩祀。宋之祀天者凡四:孟春祈谷,孟夏大雩,皆于圜丘或别立坛。
季秋大飨明堂。惟冬至之郊,则三岁一举,合祭天地焉。开宝中,太祖幸西京,
以四月有事南郊,躬行大雩之礼。淳化、至道,太宗亦以正月躬行祈谷之祀,悉
如圜丘之礼。
景德三年,龙图阁待制陈彭年言:“伏睹画日,来年正月三日上辛祈谷,至
十日始立春。按《月令》,正月元日注为祈谷,郊祀昊天上帝。《春秋传》曰:
‘启蛰而郊,郊而后耕。’盖春气初至,农事方兴,郊祀昊天,以祈嘉谷,当在
建寅之月,迎春之后。自晋泰始二年,始用上辛,不择立春之先后。齐永明元年,
立春前郊,议欲迁日,王俭曰:‘宋景平元年、元嘉六年并立春前郊。’遂不迁
日。吴操之云:‘应在立春前。’然则左氏所记,乃三代彝章;王俭所言,乃后
世变礼。来年正月十日立春,三日祈谷,斯则袭王俭之末议,违左氏之明文。望
以立春后上辛行祈谷礼。”因诏有司详定诸祠祭祀。有司言:“今年四月五日,
雩祀上帝,十三日立夏祀赤帝。按《月令》:‘立夏之日,天子迎夏于南郊。’
《注》云:‘为祀赤帝于南郊。’又云:‘是月也,大雩。’《注》云:‘《春
秋传》曰:龙见而雩。’龙星谓角、亢也,立夏后,昏见于东方。按《五礼精义》
云:‘自周以来,岁星差度,今之龙见或在五月,以祈甘雨,于时已晚,但四月
上旬卜日。’今则惟用改朔,不待得节,祭于立夏之前,殊违旧礼之意。苟或龙
见于仲夏,雩祀于季春,相去辽阔,于礼未周。欲请并于立夏后卜日,如立夏在
三月,则待改朔。”
天禧元年十二月,礼仪院言:“准画日,来年正月十七日祈谷,前二日奏告
太祖室,缘岁以正月十五日朝拜玉清昭应宫,景德四年以前,祈谷止用上辛,其
后用立春后辛日,盖当时未有朝拜宫观礼。王俭启云:‘近代明例,不以先郊后
春为嫌。’又宋孝武朝有司奏‘魏代郊天值雨,更用后辛’,或正月上辛,事有
相妨,并许互用,在于礼典,固亦无嫌。”
初,祈谷、大雩,皆亲祀上帝。由熙宁迄靖康,惟有司摄事而已。元丰中,
礼官言:“庆历大雩宗祀之仪,皆用犊、羊、豕各一,唯祈谷均祀昊天上帝止用
犊一。请依雩祀、大享明堂牲牢仪,用犊、羊、豕各一。”
四年十月,详定郊庙奉祀礼文所言:“近诏宗祀明堂以配上帝,其余从祀群
神悉罢。今祈谷、大雩犹循旧制,皆群神从祀,恐与诏旨相戾。请孟春祈谷、孟
夏大雩,惟祀上帝,以太宗皇帝配,余从祀群神悉罢。”又请改筑雩坛于国南门,
以严祀事。并从之。
五年七月,礼部言:“雩坛当立于圜丘之左巳地,其高一丈,广轮四丈,周
十二丈,四出陛,为三壝,各二十五步,周垣四门,一如郊坛之制。”从之。大
观四年二月,礼局议以立春后上辛祈谷,诏:“以今岁孟春上辛在丑,次辛在亥,
遇丑不祈而祈于亥,非礼也。”乃不果行。
政和《祈谷仪》:前期降御札,以来年正月上辛祈谷,祀上帝。前祀十日,
太宰读誓于朝堂,刑部尚书莅之;少宰读誓于太庙斋房,刑部侍郎莅之。皇帝散
斋七日,致斋三日。前祀一日,服通天冠、绛纱袍,乘玉辂,诣青城。祀日,自
斋殿服通天冠、绛纱袍,乘舆至大次,服衮冕,执圭,入正门,宫架《仪安》之
乐作。礼仪使奏请行事,宫架作《景安》之乐,《帝临降康》之舞六成,止。太
常升烟,礼仪使奉请再拜。盥洗,升坛上,登歌《嘉安》之乐作。皇帝搢大圭,
执镇圭,诣上帝神位前,北向,奠镇圭于缫藉,执大圭,俯伏,兴。又奏请搢大
圭,跪,受玉币。尊讫,诣太宗神位前,东向,尊币如上仪,登歌作《仁安》之
乐。皇帝降阶,有司进熟,礼仪使奏请执大圭,升坛,登歌《歆安》之乐作。皇
帝诣上帝神位前酌献,执爵祭酒,读册文讫,奏请皇帝再拜。诣太宗神位前酌献,
并如上仪,登歌作《绍安》之乐。皇帝降阶,入小次,文舞退,武舞进,宫架《
容安》之乐作。亚献酌献,宫架作《隆安》之乐,《神保锡羡》之舞。终献如之。
礼仪使奏请皇帝诣饮福位,宫架《禧安》之乐作。皇帝受爵。又请再拜。有司彻
俎,登歌《成安》之乐作。送神,宫架《景安》之乐作。皇帝诣望燎位。礼毕,
还大次。雩祀上帝仪亦如之。惟太宗神位奠币作《献安》之乐,酌献作《感安之
乐》。
南渡后,以四祀二在南郊圜坛,二在城西惠照院斋宫。绍兴十四年始具乐舞,
用政和仪,增笾豆之数。乾道五年,太常少卿林栗乞四祭并即圜坛,礼部侍郎郑
闻谓:“明堂当从屋祭,不当在坛。有司摄事,当于望祭殿行礼。”从之。淳熙
十六年,光宗受禅,始奉高宗配焉。
五方帝。宋因前代之制,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五方帝、日、月、五星
以下诸神从祀。又以四郊迎气及土王日专祀五方帝,以五人帝配,五官、三辰、
七宿从祀。各建坛于国门之外:青帝之坛,其崇七尺,方六步四尺;赤帝之坛,
其崇六尺,东西六步三尺,南北六步二尺;黄帝之坛,其崇四尺,方七步;白帝
之坛,其崇七尺,方七步;黑帝之坛,其崇五尺,方三步七尺。天圣中,诏太常
葺四郊宫,少府监遣吏赍祭服就给祠官,光禄进胙,监祭封题。庆历用羊、豕各
一,正位大尊、著尊各二,不用牺尊,增山罍为二,坛上簠、簋、俎各增为二。
皇祐定坛如唐《郊祀录》,各广四丈,其崇用五行八七五九六为尺数。嘉祐加羊、
豕各二。
元祐六年,知开封府范百禄言:“每岁迎气于四郊,祀五帝,配以五神,国
之大祠也。古者天子皆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虔恭重事,而导四时之和
气焉。今吏部所差三献皆常参官,其余执事赞相之人皆班品卑下,不得视中祠行
事者之例。请下礼部与太常议,宜以公卿摄事。”从之。
景德中,南郊卤簿使王钦若言:“五方帝位板如灵威仰、赤熛怒、含枢纽、
白招拒、叶光纪,恐是五帝之名,理当恭避。”礼官言:“《开宝通礼义纂》,
五者皆是帝号。《汉书注》自有名,即苍帝灵符,赤帝文祖,白帝显纪,黑帝玄
矩,黄帝神斗是也。既为美称,不烦回避。”嘉祐元年,以集贤校理丁讽言,按
《春秋文耀勾》为五帝之名,始下太常去之。
其祀仪:皇帝服衮冕,祀黑帝则服裘被衮。配位,登歌作《承安》之乐,余
并如祈谷礼。立春祀青帝,以帝太昊氏配,勾芒氏、岁星、三辰、七宿从祀。
(勾芒位坛下卯阶之南,岁星、析木、大火、寿星位坛下子阶之东,西上。角、
亢、氐、房、心、尾、箕宿,位于坛下子阶之西,东上。)立夏祀赤帝,以帝神
农氏配,祝融氏、荧惑、三辰、七宿从祀。(祝融位坛下卯阶之南,荧惑、鹑首、
鹑火、鹑尾位子阶之东,西上。井、鬼、柳、星、张、翼、轸宿,位于坛下子阶
之西,东上。)季夏祀黄帝,以黄帝氏配,后土、镇星从祀。(后土位坛下卯阶
之南,镇星位坛下子阶之东。)立秋祀白帝,以帝少昊氏配,蓐收、太白、三辰、
七宿从祀。(蓐收位坛下卯阶之南,太白、大梁、降娄、实沈位坛下子阶之东,
西上。奎、娄、胃、昴、毕、觜、参宿,位于子阶之西,东上。)立冬祀黑帝,
以帝高阳氏配,玄冥、辰星、三辰、七宿从祀。(玄冥位坛下卯阶之南,辰星、
诹訾、玄枵、星纪位子阶之东,西上。斗、牛、女、虚、危、室、壁宿,位子阶
之西,东上。)绍兴仍旧制,祀五帝于郊。
感生帝,即五帝之一也。帝王之兴,必感其一。北齐、隋、唐皆祀之,而隋、
唐以祖考升配,宋因其制。乾德元年,太常博士聂崇义言:“皇帝以火德上承正
统,请奉赤帝为感生帝。每岁正月,别坛而祭,以符火德。”事下尚书省集议,
请如崇义奏。乃酌隋制,为坛于南郊,高七尺,广四丈,日用上辛,配以宣祖。
牲用骍犊二,玉用四圭,有邸,币如方色。明年正月,有司言:“上辛祀昊天上
帝,五方帝从祀。今既奉赤帝为感生帝,一日之内,两处俱祀,似为烦数。况同
时并祀,大礼非宜。昊天从祀,请不设赤帝坐。”从之。
乾兴元年九月,太常丞同判礼院谢绛言:“伏睹本院与崇文院检讨官详定,
以宣祖配感生帝。窃寻宣祖非受命开统,义或未安。唐武德初,圜丘、方丘、雩
祀并以景帝配,祈谷、大享并以元帝配。太宗初,奉高祖配圜丘、明堂、北郊,
元帝配感生帝。高宗永徽二年,祀高祖于圜丘,祀太宗于明堂,兼感生帝作主。
又以景帝、元帝称祖,万代不迁,停配以符古义。臣以为景帝厥初受封为唐始祖,
盖与宣祖不侔。宣祖于唐,是为元帝之比。唐有天下,裁越三世,而景、元二祖
已停配典。有宋受命,既自太祖,于今四圣,而宣祖侑祀未停,恐非往典之意。
请依永徽故事,停宣祖配,仍用太宗故事,宗祀真宗于明堂,兼感生帝作主。若
据郑氏说,则曰五帝迭王,王者因所感别祭,尊于南郊,以祖配之。今若不用武
德、永徽故事,请以太祖兼配,正符郑说。详郑之意,非受命始封之祖不得配,
故引周后稷配灵威仰之义为证。惟太祖始造基业,躬受符命,配侑感帝,据理甚
明。如恐祠日相妨,当以太宗配祈谷,太祖配雩祀,亦不失尊严之旨。臣以为宣
庙非惟不迁,而迭用配帝,于古为疑。《礼》:‘祖有功,宗有德。’但非受命
之祖,亲尽必毁,况配享乎?”
翰林承旨李维等议:“按《礼·祭法》正义曰:‘郊,谓夏正建寅之月,祭
感生帝于南郊。’此则崇配之文也。窃惟感帝比祈谷,礼秩差轻;宣祖比太祖,
功业有异。今以太祖配祈谷,宣祖配感帝,称情立文,于礼斯协。”诏从所定。
其祀仪: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太史设帝位于坛上,北方南向,席以稿
秸。配帝位于坛上,东方西向,席以蒲越。配位,奠币,作《皇安》之乐,酌献,
作《肃安》之乐,余如祈谷祀上帝仪。
绍兴十八年,臣僚言:“我朝祀赤帝为感生帝,世以僖祖配之。祖宗以来,
奉事尤谨,故子孙众多,与天无极。中兴浸久,祀秩咸修。惟感生帝,有司因循,
尚淹小祀,寓于招提,酒脯而已。宜诏有司升为大祀,庶几天意潜孚,永锡蕃衍。”
诏礼官议之,遂跻大祀。礼行三献用笾豆十二,设登歌乐舞,望祭于斋宫。

[发帖际遇]: 林风遭遇四大恶人,奋力拼搏,得到银两1两银子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 志第五十四

◎礼四(吉礼四)
○明堂
明堂。宋初,虽有季秋大享之文,然未尝亲祠,命有司摄事而已。真宗始议
行之,属封岱宗、祀汾阴,故亦未遑。皇祐二年三月,仁宗谓辅臣:“今年冬至
日,当亲祀圜丘,欲以季秋行大享明堂礼。然自汉以来,诸儒各为论议,驳而不
同。夫明堂者,布政之宫,朝诸侯之位,天子之路寝,乃今之大庆殿也。况明道
初合祀天地于此,今之亲祀,不当因循,尚于郊壝寓祭也。其以大庆殿为明堂,
分五室于内。”仍诏所司详定仪注以闻。礼院请依《周礼》,设五室于大庆殿。
旧礼,明堂五帝位皆为幔室。今旁帷上幕,宜用青缯朱里;四户八牖,赤缀户,
白缀牖,宜饰以朱白缯。
诏曰:“祖宗亲郊,合祭天地,祖宗并配,百神从祀。今祀明堂,正当亲郊
之期,而礼官所定,祭天不及地祇,配坐不及祖宗,未合三朝之制。且移郊为大
享,盖亦为民祈福,宜合祭皇地祇,奉太祖、太宗、真宗并配,而五帝、神州亦
亲献之。日、月、河、海诸神,悉如圜丘从祀之数。”礼官议诸神位未决,帝谕
文彦博等曰:“郊坛第一龛者在堂,第二、第三龛设于左右夹庑及龙墀上,在壝
内外者,列于堂东西厢及后庑,以象坛壝之制。仍先缋图。”
令辅臣、礼官视设神位。昊天上帝,堂下山罍各四。皇地祇,大尊、著尊、
牺尊、山罍各二,在堂上室外神坐左;象尊二,壶尊二,山罍四,在堂下中陛东。
三配帝、五方帝,山罍各二,于室外神坐左。神州,大尊、著尊、山罍各二,在
堂上神坐左。牲各用一犊,毛不能如其方,以纯色代。笾豆,数用大祠。日、月、
天皇大帝、北极,大尊各二,在殿上神坐左。笾豆,数用中祠。五官,数用小祠。
内官,象尊各二,每方岳、镇、海、渎,山尊各二,在堂左右。中官,壶尊各二,
在丹墀、龙墀上。外官,每方丘陵、坟衍、原隰,概尊各二,众星,散尊各二,
在东西厢神坐左右。配帝席蒲越,五人帝莞,北极以上稿秸加褥,五官、五星以
下莞不加褥,余如南郊。景灵宫升降,置黄道褥位。致斋日,陈法驾卤簿仪仗,
壝门大次之后设小次。知庙卿酌奠七祠,文臣分享奉慈、后庙,近侍宿朝堂。行
事及从升堂、百官分宿升龙门外,内庭省司宿本所,诸方客宿公馆。设宿爟火于
望燎位东南。牲增四犊,羊、豕依郊各十六,以荐从祀。帝谓前代礼有祭玉、燔
玉,今独有燔玉,命择良玉为琮、璧。皇地祇黄琮、黄币,神州两圭有邸、黑币,
日月圭、璧,皆置神坐前,燔玉加币上。五人帝、五官白币,日月、内官以下,
币从方色。
九月二十四日未漏上水一刻,百官朝服,斋于文德殿。明日未明二刻,鼓三
严,帝服通天冠、降纱袍,玉辂,警跸,赴景灵宫,即斋殿易衮圭,荐享天兴殿
毕,诣太庙宿斋,其礼具太庙。未明三刻,帝靴袍,小辇,殿门契勘,门下省奉
宝舆先入。及大次,易衮圭入,至版位,乐舞作,沃盥,自大阶升。礼仪使导入
太室,诣上帝位,奠玉币于神坐,次皇地祇、五方帝、神州,次祖宗。奠币酌献
之叙亦然。皇帝降自中阶,还版位,乐止。礼生引分献官奉玉币,祝史、斋郎助
奠诸神坐,乃进熟。诸太祝迎上帝、皇地祇馔,升自中阶;青帝、赤帝、神州、
配帝、大明、北极、太昊、神农氏馔,升自东阶;黄帝、白帝、黑帝、夜明、天
皇大帝、轩辕、少昊、高阳氏馔,升自西阶;内中官、五官、外官、五星诸馔,
随便升设。亚献将升,礼生分引献官俱诣罍洗,各由其阶酌献五人帝、日月、天
皇、北极,下及左右夹庑、丹墀、龙墀、庭中五官、东西厢外官众星坐。礼毕,
帝还大次,解严,改服乘辇,御紫宸殿,百官称贺。乃常服,御宣德门肆赦,文
武内外官递进官有差。宣制毕,宰臣百僚贺于楼下,赐百官福胙及内外致仕文武
升朝官以上粟帛、羊酒。
嘉祐七年七月,诏复有事于明堂,有司言:“皇祐参用南郊百神之位,不应
祭法。宜如隋、唐旧制,设昊天上帝、五方帝位,以真宗配,而五人帝、五官神
从祀,余皆罢。又前一日,亲享太庙,尝停孟冬之荐,考详典礼,宗庙时祭,未
有因严配而辍者。今明堂去孟冬画日尚远,请复荐庙。前者祖宗并侑,今用典礼
独配;前者地祇、神州并享,今以配天而罢。是皆变于礼中之大者也。《开元》、
《开宝》二礼,五帝无亲献仪。旧礼,先诣昊天奠献,五帝并行分献,以侍臣奠
币,皇帝再拜,次诣真宗神坐,于礼为允。”而帝欲尽恭于祀事,五方帝位并亲
献焉。朝庙用犊一,羊七,豕七;昊天上帝、配帝犊各一,羊、豕各二;五方、
五人帝共犊五,豕五,羊五;五官从祀共羊、豕十。
英宗即位,礼官议仁宗配明堂,知制诰钱公辅等言:“《孝经》曰:‘昔者
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又曰:‘孝莫大于严父,严
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以周公言之则严父,以成王言之则严祖。方是
时,政则周公,祭则成王,亦安在必严其父哉?《我将》之诗是也。真宗则周之
武王,仁宗则周之成王,虽有配天之业,而无配天之祭,未闻成、康以严父之故,
废文王配天之祭而移之。以孔子之心推周公之祭,则严父也;以周公之心摄成王
之祭,则严祖也,严祖、严父,其义一也。汉明始建明堂,以光武配,当始配之
代,适符严父之说,章、安二帝亦弗之变,最为近古而合乎礼。唐中宗时,则以
高宗配;在玄宗时,则以睿宗配;在永泰时,则以肃宗配。礼官不能推明经训,
务合古初,反雷同其论以惑时主,延及于今,牢不可破。仁宗嗣位之初,傥有建
是论者,则配天之祭常在乎太宗矣。愿诏有司博议,使配天之祭不胶于严父,而
严父之道不专乎配天。”
观文殿学士孙抃等曰:“《易》称‘先王作乐崇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盖祖、考并可配天,符于《孝经》之说,不可谓必严其父也。祖、考皆可配郊与
明堂而不同位,不可谓严祖、严父其义一也。虽周家不闻废文配而移于武,废武
配而移于成,然《易》之配考,《孝经》之严父,历代循守,不为无说。魏明帝
祀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史官谓是时二汉之制具存,则魏所损益可知,亦不可谓
章、安之后配祭无传,遂以为未尝严父也。唐至本朝讲求不为少,所以不敢异者,
舍周、孔之言无所本也。今以为《我将》之诗,祀文王于明堂而歌者,安知非孔
子删《诗》,存周全盛之《颂》被于管弦者,独取之也?仁宗继体守成,置天下
于泰安四十二年,功德可谓极矣。今祔庙之始,抑而不得配帝,甚非所以宣章严
父之大孝。”
谏官司马光、吕诲曰:“孝子之心,孰不欲尊其父?圣人制礼以为之极,不
敢逾也。《诗》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又《我将》:‘祀文王于明堂。’
下此,皆不见于经。前汉以高祖配天,后汉以光武配明堂。以是观之,自非建邦
启土、造有区夏者,皆无配天之文。故虽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明、章,德
业非不美也,然而不敢推以配天,避祖宗也。孔子以周公有圣人之德,成太平之
业,制礼作乐,而文王适其父,故引以证‘圣人之德莫大于孝’答曾子,非谓凡
有天下者皆当尊其父以配天,然后为孝也。近代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上帝,此
乃误释《孝经》之义,而违先王之礼也。景祐中,以太祖为帝者之祖,比周之后
稷,太宗、真宗为帝者之宗,比周之文、武,然则祀真宗于明堂以配上帝,亦未
失古礼。仁宗虽丰功美德洽于四海,而不在二祧之位,议者乃欲舍真宗而以仁宗
配,恐于祭法不合。”诏从抃议。
御史赵鼎请递迁真宗配雩祭,太宗配祈谷、神州,用唐故事。学士王珪等以
为:“天地大祭有七,皆以始封受命创业之君配神作主,明堂用古严父之道配以
近考,故在真宗时以太宗配,在仁宗时以真宗配,今则以仁宗配。仁宗始罢太宗
明堂之配,太宗先已配雩祀、祈谷及神州之祭,本非递迁。今明堂既用严父之道,
则真宗配天之祭于礼当罢,不当复分雩祭之配也。”治平四年九月,大享明堂,
以英宗配。
元丰,详定礼文所言:“祀帝南郊,以天道事之,则虽配帝用犊,《礼》所
谓‘帝牛不吉,以为稷牛’是也。享帝明堂,以人道事之,则虽天帝用太牢,《
诗》所谓‘我将我享,维羊维牛’是也。自梁用特牛,隋、唐因之,皆用特牲,
非所谓以人道享上帝之意也。皇祐、熙宁所用犊与羊、豕,皆未应礼。今亲祠上
帝、配帝、五方帝、五人帝,请用牛、羊、豕各一。”太常礼院言:“今岁明堂,
尚在慈圣光献皇后三年之内,请如熙宁元年南郊故事,惟祀事用乐,卤簿鼓吹、
宫架、诸军音乐皆备而不作,警场止鸣金钲、鼓角而已。”自是,凡国有故皆用
此制。
六月,诏曰:“历代以来,合宫所配,杂以先儒六天之说,朕甚不取。将来
祀英宗皇帝于明堂,惟以配上帝,余从祀群神悉罢。”详定所言:“按《周礼》
有称昊天上帝,有称上帝,有称五帝者,一帝而已。将来祀英宗于明堂,合配昊
天上帝及五帝,欲以此修入仪注。”并据知太常礼院赵君锡等状:“按《周官》
掌次职曰:‘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祀五帝,则设大次、小次。’又司服职曰:
‘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明上帝与五帝异。则宗祀文王以
配上帝者,非可兼五帝也。自郑氏之学兴,乃有六天之说,而事非经见。晋泰始
初,论者始以为非,遂于明堂惟设昊天上帝一坐而已。唐《显庆礼》亦然。请如
诏祀英宗于明堂,惟配上帝,以称严父之意。”又请:“以莞席代稿秸、蒲越,
以玉爵代匏爵,其豆、登、簋、俎、尊、罍并用宗庙之器,第以不稞,不用彝瓒。
罢爟火及设褥,上帝席以稿秸,配帝席以蒲越,皆加褥其上。饮福受胙,俟终三
献。”并从之。
监察御史里行王祖道言:“前诏以六天之说为非古,今复欲兼祀五帝,是亦
六天也。礼官欲去四圭而废祀神之玉,殊失事天之礼。望复举前诏,以正万世之
失。”仍并诏详定合用圭、璧。详定所言:“宋朝祀天礼以苍璧,则燎玉亦用苍
璧;礼神以四圭有邸,则燎玉亦用四圭有邸。而议者欲以苍璧礼神,以四圭有邸
从燎,义无所主。《开宝》、《开元礼》,祀昊天上帝及五帝于明堂,礼神燔燎
皆用四圭有邸。今诏唯祀上帝,则四圭有邸,自不当设。宜如南郊,礼神燔燎皆
用苍璧。”又请:“宿斋于文德殿,祭之旦,服通天冠、绛纱袍,至大次,改祭
服行事,如郊庙之礼。”
先是,三省言:“按天圣五年南郊故事,礼毕行劳酒之礼,如元会仪。今明
堂礼毕,请太皇太后御会庆殿,皇帝于帘内行恭谢礼,百僚称贺讫,升殿赐酒。”
太皇太后不许,诏将来明堂礼毕,更不受贺,百官并于内东门拜表。九月辛巳,
大享于明堂。礼毕,诣景灵宫及诸寺观行恭谢礼。元符元年,尚书左丞蔡卞言:
“每岁大享明堂,即南郊望祭殿行礼,制度隘窄,未足以仰称严事之意。今新作
南郊斋宫端诚殿,实天子洁斋奉祠及见群臣之所,高明邃深,可以享神,即此行
礼,于义为合。”
初,元丰礼官以明堂寓大庆路寝,别请建立以尽严奉,而未暇讲求。至是蔡
京为相,始以库部员外郎姚舜仁《明堂图议》上,诏依所定营建。明年正月,以
彗出西方,罢。大观元年九月辛亥,大享于明堂,犹寓大庆殿。
政和五年,诏:“宗祀明堂以配上帝,寓于寝殿,礼盖云阙。崇宁之初,尝
诏建立,去古既远,历代之模无足循袭。朕刺经稽古,度以九筵,分其五室,通
以八风,上圆下方,参合先王之制。相方视址,于寝之南,僝工鸠材,自我作
古,以称朕昭事上帝率见昭考之心。”既又以言者“明堂基宜正临丙方近东,以
据福德之地”,乃徙秘书省宣德门东,以其地为明堂。
又诏:“明堂之制,朕取《考工》互见之文,得其制作之本。夏后氏曰世室,
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窗。考夏后氏之制,
名曰世室,又曰堂者,则世室非庙堂。修二七,广四修一,则度以六尺之步,其
堂修十四步,广十七步之半。又曰五室三四步四三尺者,四步益四尺,中央土室
也,三步益三尺,木、火、金、水四室也。每室四户,户两夹窗,此夏制也。商
人重屋,堂修七寻,崇三尺,四阿重屋,而又曰堂者,非寝也。度以八尺之寻,
其堂修七寻。又曰四阿重屋,阿者屋之曲也,重者屋之复也,则商人有四隅之阿,
四柱复屋,则知下方也。周人明堂度以九尺之筵。三代之制不相袭,夏曰世室,
商曰重屋,周曰明堂,则知皆室也。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
室二筵者,九筵则东西长,七筵则南北狭,所以象天,则知上圜也。名不相袭,
其制则一,唯步、寻、筵广狭不同而已。朕益世室之度,兼四阿重屋之制,度以
九尺之筵,上圜象天,下方法地,四户以合四序,八窗以应八节,五室以象五行,
十二堂以听十二朔。九阶、四阿,每室四户,夹以八窗。享帝严父,听朔布政于
一堂之上,于古皆合,其制大备。宜令明堂使司遵图建立。”
于是内出图式,宣示于崇政殿,命蔡京为明堂使,开局兴工,日役万人。京
言:“三代之制,修广不相袭,夏度以六尺之步,商度以八尺之寻,而周以九尺
之筵,世每近,制每广。今若以二筵为太室,方一丈八尺,则室中设版位、礼器
已不可容,理当增广。今从周制,以九尺之筵为度,太室修四筵,(三丈六尺。)
广五筵,(四丈五尺。)共为九筵。木、火、金、水四室各修三筵,益四五,
(三丈一尺五寸。)广四筵,(三丈六尺。)共七筵,益四尺五寸。十二堂古无
修广之数,今亦广以九尺之筵。明堂、玄堂各修四筵,(三丈六尺。)广五筵,
(四丈五尺。)左右个各修广四筵。(三丈六尺。)青阳、总章各修广四筵,
(三丈六尺。)左右个各修四筵,(三丈六尺。)广三筵,益四五。(三丈一尺
五寸。)四阿各四筵,(三丈六尺。)堂柱外基各一筵,(九尺。)堂总修一十
九筵,(一十七丈一尺。广二十一筵。一十八丈九尺。)”
蔡攸言:“明堂五门,诸廊结瓦,古无制度,汉、唐或盖以茅,或盖以瓦,
或以木为瓦,以夹纻漆之。今酌古之制,适今之宜,盖以素瓦,而用琉璃缘里及
顶盖鸱尾缀饰,上施铜云龙。其地则随所向甃以五色之石。栏楯柱端以铜为文鹿
或辟邪象。明堂设饰,杂以五色,而各以其方所尚之色。八窗、八柱则以青、黄、
绿相间。堂室柱门栏楯,并涂以朱。堂阶为三级,级崇三尺,共为一筵。庭树松、
梓、桧,门不设戟,殿角皆垂铃。”诏以“玄堂”犯祖讳,取“平在朔易”之义,
改为平朔,门亦如之。仍改敷祐门曰左敷佑,左承天门曰右敷佑,右承天门曰平
秩,更衣大次曰斋明殿。七年四月,明堂成,有司请颁常视朔听朝。诏:“明堂
专以配帝严父,余悉移于大庆、文德殿。”群臣五表陈请,乃从之。
礼制局言:“祀天神于冬至,祀地祇于夏至,乃有常日,无所事卜。季秋享
帝,以先王配,则有常月而未有常日。礼不卜常祀而卜其日,所谓卜日者,卜其
辛尔。盖月有上辛、次辛,请以吉辛为正。”
又言:“《周礼》:‘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
衮冕。’盖于大裘举正位以见配位,于衮冕举配位以见正位,以天道事之,则举
卑明尊;大裘象道,衮冕象德,明堂以人道享上帝,请服衮冕。郊祀正位设蒲越,
明堂正配位以莞,盖取《礼记》所谓‘莞簟之安’。请明堂正配位并用莞簟。又
《周礼》:‘以苍璧礼天。’又曰:‘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然说者谓
礼神在求神之前,祀神在礼神之后。盖一祭而并用也。夏祭方泽,两圭有邸,与
黄琮并用。明堂大享,苍璧及四圭有邸亦宜并用。圜丘、方泽,执玄圭则搢大圭,
执大圭则奠玄圭。《礼经》,祀大神祇,享先王,一如明堂亲祠,宜如上仪。其
正配二位,请各用笾二十六,豆二十六,簠八,簋八,登三,鉶三,柶盘、神
位席、币篚,祝篚、玉爵反坫、瑶爵、牛羊豕鼎各一,并局匕、毕茅、幂俎六,
大尊、山尊、著尊、牺尊、象尊各二,壶尊六,皆设而弗酌。尊加幂。牺尊、象
尊、壶尊、牺罍、象罍、壶罍各五,加勺、幂。御盘匜一,并篚、勺、巾。饮福
受黍豆一,以玉饰。饭福受胙俎一。亚献、终献盥洗罍、爵洗罍并篚、勺、巾各
一,神厨鸾刀一。”
又言:“明堂用牲而不设庶羞之鼎。按元丰礼,明堂牲牢正配,各用牛一、
羊一、豕一。宗祀止用三鼎而不设庶羞之鼎,其俎亦止合用六。宗庙祭祀五齐三
酒,有设而弗酌者,若酒正所谓‘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是也。有设而酌
者,若司尊彝所谓‘醴齐缩酌,盎齐涚酌,凡酒脩酌’是也。今太庙、明堂之
用,请以大尊实泛齐,山尊实醴齐,著尊实盎齐,牺尊实缇齐,象尊实沉齐,壶
尊实三酒,皆为弗酌之尊。又以牺尊实醴齐为初献,象尊实盎齐为亚献,并陈于
阼阶之上,牺在西,象在东。壶尊实清酒为终献,陈于阼阶之下,皆为酌尊。尊
三,其贰以备乏匮。明堂虽严父,然配天与上帝,所以求天神而礼之,宜同郊祀,
用礼天神六变之乐,以天帝为尊焉。皇祐以来,以大庆殿为明堂,奏请致斋于文
德殿,礼成,受贺于紫宸殿。今明堂肇建,宜于大庆殿奏请致斋,于文德殿礼成
受贺。宿斋奏严,本以警备。仁宗诏明堂直端门,故斋夕权罢。今明堂在寝东南,
不与端门直,将来宗祀,大庆殿斋宿,皇城外不设卤簿仪仗,其警场请列于大庆
殿门之外。王者祀上帝于郊,配以祖,祀于明堂,配以祢。今有司行事,乃寓端
诚殿,未尽礼意。请非亲祀岁,有司行事,亦于明堂。改仪仗使曰礼卫,卤簿使
曰礼器,桥道顿递使曰礼顿,大礼、礼仪二使仍旧制。又设季秋大享登歌,并用
方士。”
初,礼部尚书许光凝等议:“明堂五室祀五帝,而王安石以五帝为五精之君,
昊天之佐,故分位于五室,与享于明堂。神宗诏唯以英宗配帝,悉去从祀群神。
陛下肇新宏规,得其时制,位五帝于五室,既无以祢概配之嫌,止祀五帝,又无
群神从祀之渎,则神考绌六天于前,陛下正五室于后,其揆一也。”至是诏罢从
祀,而亲祠五室焉。寻诏每岁季秋大享,亲祠明堂如孟月朝献礼,罢有司摄事,
及五使仪仗等。
已而太常寺上《明堂仪》:皇帝散斋七日于别殿,致斋三日于内殿,有司设
大次于斋明殿,设小次于明堂东阶下。祀曰,行事、执事、陪祠官立班殿下,东
西相向。皇帝服衮冕,太常卿、东上阁门官、太常博士前导。礼部侍郎奏中严外
办,太常卿奏请行礼。太常卿奏礼毕,礼部郎中奏解严。其礼器、牲牢、酒馔、
奠献、玉币、升烟、燔首、祭酒、读册、饮福、受胙并乐舞等,并如宗祀明堂仪。
其行事、执事、陪祠官,并前十日受誓戒于明堂。行事、执事官致斋三日,前一
日并服朝服立班省馔,祀日并祭服。陪位官致斋一日。祀前二日仍奏告神宗配侑。
自是迄宣和七年,岁皆亲祀明堂。
高宗绍兴元年,礼部尚书秦桧等言:“国朝冬祀大礼,神位六百九十,行事
官六百七十余员,今卤簿、仪仗、祭器、法物散失殆尽,不可悉行。宗庙行礼,
又不可及天地。明堂之礼,可举而行,乞诏有司讨论以闻。”礼部、御史、太常
寺言:“仁宗明堂以大庆殿为之,今乞于常御殿设位行礼。”乃下诏曰:“肇称
吉礼,已见于三岁之郊;载考彝章,当间以九筵之祀。因秋成物,辑古上仪,会
天地以同禋,升祖宗而并配。”乃以九月十八日行事。
四年,太常寺看详、国子监丞王普言明堂有未合礼者十一事:其一,谓陶匏
用于郊丘,玉爵用于明堂,今兹明堂实兼郊礼,宜用陶匏,他日正宗祀之礼,当
奉玉爵。其二,《礼经》,太牢当以牛、羊、豕为序,今用《我将》之诗,遂以
羊、豕、牛为序,所谓以辞害意,岂有用大牲作元祀,而反在羊、豕之后者?其
三,陈设尊罍,宜仿《周官》司尊彝秋尝之制。其四,泛齐醴齐,宜代以今酒而
不易其名。其五、其六,祭器、冕服,当从古制。其七,皇帝未后诣斋室,则是
致斋二日有半,乞用质明以成三日之礼。其八,斋不饮酒茹荤,乞罢官给酒馔,
俾得专心致志,交于神明。其九,设神位版及升烟、奠册,不当委之散吏。其十、
十一,皆论乐。并从之。
三十一年,以钦宗之丧,用元祐故事,皆前期朝献景灵宫、朝享太庙,皆遣
大臣摄事;唯亲行大享之礼,礼毕宣赦,乐备不作。附庙毕如故事。享罢合祭,
奉徽宗配。祀五天帝、五人帝于堂上,五官神于东厢,仍罢从祀诸神位,用熙宁
礼也。
孝宗淳熙六年,以群臣议,复合祭天地,并侑祖宗、从祀百神,如南郊。十
五年九月,有事于明堂,上问宰执配位。周必大奏:“昨已申请,高宗几筵未除,
用徽宗故事未应配坐,且当以太祖、太宗并配。”留正亦言之。上曰:“有绍兴
间典故,可参照无疑。”
嘉定十七年闰八月,理宗即位,大享当用九月八日,在宁宗梓宫未发之前,
下礼官及台谏、两省详议。吏部尚书罗点等言:“本朝每三岁一行郊祀,皇祐以
来始讲明堂之礼,至今遵行。稽之《礼经》,有‘越绋行事’之文,‘既殡而祭’
之说,则虽未葬以前,可以行事。且绍熙五年九月,在孝宗以日易月释服之后,
未发引之前;庆元六年九月,亦在光宗以日易月释服之后,未发引之前。今来九
月八日,前祀十日,皇帝散斋别殿,百官各受誓戒,系在闰八月二十七日,即当
在以日易月未释服之内。乞下太史局,于九月内择次辛日行礼,则在释服之后,
正与前史相同。”乃用九月二十八日辛卯。前二日,朝献景灵宫,前一日,享太
庙,遣官摄事。皇帝亲行大享,礼成不贺。
淳祐三年,将作少监、权枢密都承旨韩祥言:“窃以明堂之礼,累圣不废严
父配侑之典。南渡以来,事颇不同。高庙中兴,徽宗北狩,当时合祭天地于明堂,
以太祖、太宗配,非废严父之祀,以父在故也。及绍兴末,乃以徽庙配。孝宗在
位二十八年,娱奉尧父,故无祀父之典,南郊、明堂,惟以太祖、太宗配,沿袭
至今,遂使陛下追孝宁考之心有所未尽。”时朝散大夫康熙亦援倪思所著合宫严
父为言。上曰:“三后并侑之说最当。”是后明堂以太祖、太宗、宁宗并侑。宝
祐五年九月辛酉,复奉高宗升侑。于是明堂之礼,一祖三宗并配。度宗咸淳五年,
明堂大享,又去宁宗,奉理宗与祖宗并配。
先是,绍兴初,权礼部尚书胡直孺等言:“国朝配祀,自英宗始配以近考,
司马光、吕诲争之,以为诎祖进父,然卒不能夺王珪、孙抃之谄辞。其后,神宗
谓周公守祀在成王之世,成王以文王为祖,则明堂非以考配明矣。王安石亦对以
误引《孝经》严父之说,惜乎当时无有辨正之者。今或者曰:后稷为周之祖,文
王、武王是为二祧。高祖为汉之祖,孝文、孝武特崇两庙。皆子孙世世所奉承者。
太祖为帝者祖,太宗、真宗宜为帝者宗。皇祐以一祖二宗并配,议出于此。直孺
等闻前汉以高祖配天,后汉以光武配明堂,盖古之帝王非建邦启土者,皆无配之
祭。故虽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明、章,其德业非不美也,然而子孙不敢推
以配天者,避祖宗也。有宋肇基创业之君,太祖是已。太祖则周之后稷,配祭于
郊者也;太宗则周之文王,配祭于明堂者也。此二祭者,万世不迁之法。皇祐宗
祀,合祭天地,固宜以太祖、太宗配。当时盖拘于严父,故配帝并及于真宗。今
主上绍膺大统,自真宗至于神宗均为祖庙,独跻则患在于无名,并配则几同于袷
享。今参酌皇祐诏书,请合祭昊天上帝、皇地祇于明堂,奉太祖、太宗以配,惟
礼专而事简,庶几可以致力于神,万世行之可也。”
七年,徽宗哀闻。是岁九月,中书舍人傅崧卿援严父之说,不幸太上讳问奄
至,而大享不及,理实未安。吏部尚书孙近等言:“元年以来,祖、宗并配,今
论者乃欲祖、宗并配之外,增道君皇帝一位,不合典礼。”权礼部侍郎陈公辅言:
“今梓宫未还,庙社未定,疆土未复,臣窃意祖宗、上皇神灵所望于陛下者,必
欲兴衰拨乱,恢复中原,迎还梓宫,归藏陵寝,以隆我宋无疆之业。若如议者之
言,以陛下贵为天子,上皇北狩十有一年,未获天下之养,今不幸而崩,且欲因
明堂之礼,追配上帝,谓是足以尽人子之孝,则于陛下之志,恐亦小矣。宜依故
事合祭天地,祖、宗并侑。太上升配,似未可行。”至嘉定四年,遂以太祖、太
宗、高宗、宁宗并侑,至度宗,复以太祖、太宗、高宗、理宗并配焉。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二 志第五十五

◎礼五(吉礼五)
○社稷 岳渎 籍田 先蚕 奏告 祈禜
社稷,自京师至州县,皆有其祀。岁以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太社、太稷。州
县则春秋二祭,刺史、县令初献,上佐、县丞亚献,州博士、县簿尉终献。如有
故,以次官摄。若长吏职官或少,即许通摄,或别差官代之。牲用少牢,礼行三
献,致斋三日。其礼器数:正配坐尊各二,笾、豆各八,簠、簋各二,俎三。从
祀笾、豆各二,簠、簋、俎各一。太社坛广五丈,高五尺,五色土为之。稷坛在
西,如其制。社以石为主,形如钟,长五尺,方二尺,剡其上,培其半。四面宫
垣饰以方色,面各一屋,三门,每门二十四戟,四隅连饰罘罳,如庙之制,中植
以槐。其坛三分宫之一,在南,无屋。庆历用羊、豕各二,正配位笾、豆十二,
山罍、簠、簋、俎二,祈报象尊一。
元丰三年,详定所言:“社稷祝版、牲币、馔物,请并瘗于坎,更不设燔燎。
又《周礼·大宗伯》‘以血祭社稷’,社为阴祀,血者幽阴之物,是以类求神之
意。郊天先荐血,次荐腥,次荐爓,次荐熟。社稷、五祀,先荐爓,次荐熟。
至于群小祀,荐熟而已。今社稷不用血祭,又不荐爓,皆违经礼。请以埋血为
始,先荐爓,次荐熟。古者祭社,君南向于北墉下,所以答阴也,今社稷壝内
不设北墉,而有司摄事,乃设东向之位,非是。请设北墉,以备亲祠南向答阴之
位,有司摄事,则立北墉下少西。《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
少牢。’今一用少牢,殊不应礼。夫为一郡邑报功者,当用少牢;为天下报功者,
当用太牢。所有春秋祈报太社、太稷,请于羊、豕外加角握牛二。”又言:“社
稷之祭,有瘗玉而无礼玉,《开元礼》:奠太社、太稷,并以两圭有邸。请下有
司造两圭有邸二,以为礼神之器,仍诏于坛侧建斋厅三楹,以备望祭。”
先是,州县社主不以石。礼部以谓社稷不屋而坛,当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
之气,故用石主,取其坚久。又《礼》:诸侯之坛半天子之制。请令州县社主用
石,尺寸广长亦半太社之制。遂下太常,修入祀仪。元祐中,又从博士孙谔言,
祭太社、太稷,皆设登歌乐。大观,议礼局言:“太社献官、太祝、奉礼,皆以
法服;至于郡邑,则用常服。请下祭服制度于郡县,俾其自制,弊则听改造之。”
绍兴元年,以春秋二仲及腊前祭太社、太稷于天庆观,又望祭于临安天宁观。
十四年,始筑坛壝于观桥之东,立石主,置太社令一员,备牲牢器币,进熟、望
燎如仪。
岳镇海渎之祀。太祖平湖南,命给事中李昉祭南岳,继令有司制诸岳神衣、
冠、剑、履,遣使易之。广南平,遣司农少卿李继芳祭南海,除去刘鋹所封伪
号及宫名,易以一品服。又诏:“岳、渎并东海庙,各以本县令兼庙令,尉兼庙
丞,专掌祀事。”又命李昉、卢多逊、王祐、扈蒙等分撰岳、渎祠及历代帝王碑,
遣翰林待诏孙崇望等分诣诸庙书于石。六年,遣使奉衣、冠、剑、履,送西镇吴
岳庙。
太平兴国八年,河决滑州,遣枢密直学士张齐贤诣白马津,以一太牢沈祠加
璧。自是,凡河决溢、修塞皆致祭。秘书监李至言:“按五郊迎气之日,皆祭逐
方岳镇、海渎。自兵乱后,有不在封域者,遂阙其祭。国家克复四方,间虽奉诏
特祭,未著常祀。望遵旧礼,就迎气日各祭于所隶之州,长史以次为献官。”其
后,立春日祀东岳岱山于兖州,东镇沂山于沂州,东海于莱州,淮渎于唐州。立
夏日祀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山于越州,南海于广州,江渎于成都府。立秋
日祀西岳华山于华州,西镇吴山于陇州,西海、河渎并于河中府,西海就河渎庙
望祭。立冬祀北岳恒山、北镇医巫闾山并于定州,北镇就北岳庙望祭,北海、济
渎并于孟州,北海就济渎庙望祭。土王日祀中岳嵩山于河南府,中镇霍山于晋州。
真宗封禅毕,加号泰山为仁圣天齐王,遣职方郎中沈维宗致告。又封威雄将
军为炳灵公,通泉庙为灵派侯,亭山神庙为广禅侯,峄山神庙为灵岩侯,各遣官
致告。诏泰山四面七里禁樵采,给近山二十户以奉神祠,社首、徂徕山并禁樵采。
车驾次澶州,祭河渎庙,诏进号显圣灵源公,遣右谏议大夫薛映诣河中府,比部
员外郎丁顾言诣澶州祭告。秘书丞董温其言:“汉以霍山为南岳,望令寿州长吏
春秋致祭。”礼官言:“虽前汉尝以霍山为南岳,缘今岳庙已在衡山,难于改制。
其霍山如遇水旱祈求及非时,准别敕致祭,即委州县奉行。”诏封江州马当上水
府,福善安江王;太平州采石中水府,顺圣平江王;润州金山下水府,昭信泰江
王。
及祀汾阴,命陈尧叟祭西海,曹利用祭汾河。车驾至潼关,遣官祠西岳及河
渎,并用太牢,备三献礼。庚午,亲谒华阴西岳庙,群臣陪位,庙垣内外列黄麾
仗,遣官分奠庙内诸神,加号岳神为顺圣金天王。还至河中,亲谒奠河渎庙及西
海望祭坛。五月乙未,加上东岳曰天齐仁圣帝,南岳曰司天昭圣帝,西岳曰金天
顺圣帝,北岳曰安天元圣帝,中岳曰中天崇圣帝。命翰林、礼官详定仪注及冕服
制度、崇饰神像之礼。其玉册制,如宗庙谥册。帝自作《奉神述》,备纪崇奉意,
俾撰册文。有司设五岳册使一品卤簿及授册黄麾仗、载册辂、衮冕舆于乾元门外,
各依方所。群臣朝服序班、仗卫如元会仪。上服衮冕,御乾元殿。中书侍郎引五
岳玉册,尚衣奉衮冕升殿,上为之兴。奉册使、副班于香案前,侍中宣制曰:
“今加上五岳帝号,遣卿等持节奉册展礼。”咸承制再拜。奉册使以次升自东阶,
受册御坐前,降西阶;副使受衮冕舆于丹墀,随册使降立丹墀西。玉册发,至于
朝元门外,帝复坐。册使奉册升辂,鼓吹振作而行。东岳、北岳册次于瑞圣园,
南岳册次于玉津园,西岳、中岳册次于琼林苑。及庙,内外列黄麾仗,设登歌。
奉册于车,奉衮冕于舆,使、副袴褶骑从,遣官三十员前导。及门,奉置幄次,
以州长吏以下充祀官,致祭毕,奉玉册、衮冕置殿内。又加上五岳帝后号:东曰
淑明,南曰景明,西曰肃明,北曰靖明,中曰正明。遣官祭告。诏岳、渎、四海
诸庙,遇设醮,除青词外,增正神位祝文。又改唐州上源桐柏庙为淮渎长源公,
加守护者。帝自制五岳醮告文,遣使醮告。即建坛之地构亭立石柱,刻文其上。
天禧四年,从灵台郎皇甫融请,凡修河致祭,增龙神及尾宿、天江、天记、
天社等诸星在天河内者,凡五十位。
仁宗康定元年,诏封江渎为广源王,河渎为显圣灵源王,淮渎为长源王,济
渎为清源王,加东海为渊圣广德王,南海为洪圣广利王,西海为通圣广润王,北
海为冲圣广泽王。皇祐四年,又以灵台郎王大明言,汴口祭河,兼祠箕、斗、奎,
与东井、天津、天江、咸池、积水、天渊、天潢、水位、水府、四渎、九坎、天
船、王良、罗堰等十七星在天河内者。五年,以侬智高遁,益封南海洪圣广利招
顺王。其五镇,沂山旧封东安公,政和三年封王;会稽旧封永兴公,政和封永济
王;吴山旧封成德公,元丰八年封王;医巫闾旧封广宁公,政和封王;霍山旧封
应圣公,政和封应灵王。东海,大观四年,加号助顺广德王。
绍兴七年,太常博士黄积厚言:“岳镇海渎,请以每岁四立日分祭东西南北,
如祭五方帝礼。”诏从之。
乾道五年,太常少卿林栗言:“国家驻跸东南,东海、南海,实在封域之内。
自渡江以后,惟南海王庙,岁时降御书祝文,加封至八字王爵。如东海之祠,但
以莱州隔绝,未尝致祭,殊不知通、泰、明、越、温、台、泉、福,皆东海分界
也。绍兴中金人入寇,李宝以舟师大捷于胶西,神之助顺,为有功矣。且元丰间
尝建庙于明州定海县,请依南海特封八字王爵,遣官诣明州行礼。”诏可。
籍田之礼,岁不常讲。雍熙四年,始诏以来年正月择日有事于东郊,行籍田
礼。所司详定仪注:“依南郊置五使。除耕地朝阳门七里外为先农坛,高九尺,
四陛,周四十步,饰以青;二壝,宽博取足容御耕位。观耕台大次设乐县、二舞。
御耕位在壝门东南,诸侯耕位次之,庶人又次之。观耕台高五尺,周四十步,四
陛,如坛色。其青城设于千亩之外。”又言:“隋以青箱奉穜稑,唐废其礼。
青箱旧无其制,请用竹木为之而无盖,两端设襻,饰以青;中分九隔,隔盛一种,
覆以青帊。穜稑即早晚之种,不定谷名,请用黍、稷、秫、稻、粱、大小豆、
大小麦,陈于箱中。”大礼使李昉言:“按《通礼》,乘耕根车,今请改乘玉辂,
载耒耜于耕根车。又前典不载告庙及称贺之制,今请前二日告南郊、太庙。耕礼
毕,百官称贺于青城。礼有劳酒,合设会于还宫之翼日,望如亲祀南郊之制,择
日大宴。”详定所言:“御耒耜二具,并盛以青绦,准唐乾元故事,不加雕饰。
礼毕,收于禁中,以示稼穑艰难之意。其祭先农,用纯色犊一,如郊祀例进胙,
余并权用大祠之制。皇帝散斋三日,致斋二日,百官不受誓戒。神农、后稷册,
学士院撰文进书。”以卤簿使贾模等言,复用象辂载耒耜,以重其事。五年正月
乙亥,帝服衮冕,执镇圭,亲享神农,以后稷配,备三献,遂行三推之礼。毕事,
解严,还行宫,百官称贺。帝改御大辇,服通天冠、绛纱袍,鼓吹振作而还。御
乾元门大赦,改元端拱,文武递进官有差。二月七日,宴群臣于大明殿,行劳酒
礼。
景德四年,判太常礼院孙奭言:“来年画日,正月一日享先农,九日上辛祈
谷,祀上帝。《春秋传》曰:‘启蛰而郊,郊而后耕。’《月令》曰:‘天子以
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亲载耒耜,躬耕帝籍。’先儒皆云:元日,谓上辛
郊天也;元辰,谓郊后吉亥享先农而耕籍也。《六典》、《礼阁新仪》并云上辛
祀昊天,次云吉亥享先农。望改用上辛后亥日,用符礼文。”
明道元年,诏以来年二月丁未行籍田礼,而罢冬至亲郊。遣官奏告天地、宗
庙、诸陵、景灵宫,州都就告岳渎、宫庙。其礼一如端拱之制,而损益之。礼成,
遣官奏谢如告礼。
元丰二年,诏于京城东南度田千亩为籍田,置令一员,徙先农坛于中,神仓
于东南,取卒之知田事者为籍田兵。乃以郊社令辛公佑兼令。公佑请因旧?麦
殿规地为田,引蔡河水灌其中,并植果蔬,冬则藏冰,凡一岁祠祭之用取具焉。
先荐献而后进御,有余,则贸钱以给杂费,输其余于内藏库,著为令。权管干籍
田王存等议,以南郊?麦殿前地及玉津园东南羡地并民田共千一百亩充籍田外,
以百亩建先农坛兆,开阡陌沟洫,置神仓、斋宫并耕作人牛庐舍之属,绘图以进。
已而殿成,诏以思文为名。
政和元年,有司议:享先农为中祠,命有司摄事,帝止行耕籍之礼。罢命五
使及称贺、肆赦之类。太史局择日不必专用吉亥。耕籍所乘,改用耕根车,罢乘
玉辂。躬耕之服,止用通天冠、绛纱袍,百官并朝服。仿雍熙仪注,九卿以左右
仆射、六尚书、御史大夫摄,诸侯以正员三品官及上将军摄。设庶人耕位于诸侯
耕位之南,以成终亩之礼。备青箱,设九谷,如隋之制。寻复以耕籍为大祠,依
四孟朝享例行礼,又命礼制局修定仪注。
孟春之月,太史择上辛后吉日,皇帝亲耕籍田,命有司以是日享先农、后稷
于本坛,如常仪。前期,殿中监设御坐于思文殿,仪鸾司设文武官次殿门外之左
右。其日早,奉礼郎设御耕褥位于耕籍所,尚舍设观耕御坐于坛上,南向。典仪
设侍耕群臣位于御耕之东西,设从耕群臣位于御耕之东南,西向,北上。奉礼郎
设御耒席于三公之北,稍西,南向。太仆设御耕牛于御坛之西,稍北;太仆卿位
于耕牛之东,稍前,南向。太常设左辅位于御耕之东,稍南,西向;设司农位二,
一在左辅之后,一在其南,并西向。籍田令三,皆位司农卿南,少退,北上。奉
青箱官位于后。诸执耒耜者位公卿耕者后,侍耕者前,西向。三公、三少、宰臣、
亲王等每员三人,执政二人,从耕;群官一名助耕,并服绛衣、介帻。三公以次
群官耒耜各一具,每一具正副牛二,随牛二人。庶人耕位在从耕官位之南,西向。
庶人百人,并青衣,耕牛二百,每两牛用随牛一人,耒耜百具,畚五十具,锸二
十五具,以木为刃。耆老百人,常服陪位于庶人位南,西向。司农少卿位二于庶
人位前,太社令位司农少卿之西,少退,俱北向。畿内诸令位庶人之东,西向。
尚辇局设玉辂于仗内。前期三日,司农以青箱奉九谷穜稑之种进内。前二日,
皇后率六宫献于皇帝,受于内殿。前一日,降出付司农。
其日质明,左辅奉耒耜载于玉辂讫,耕籍使朝服乘车,用本品卤簿,以仪仗
二千人卫耒耜先诣坛所。尚辇奉御设平辇于祥曦殿,皇帝靴袍出自内东门,从驾
臣僚禁卫并起居如常仪。将至耕所,文武侍耕、从耕以下及耆老、庶人俱诣籍田
西门外立班,再拜奉迎讫,各就次。从耕、陪耕等官服朝服以俟耕。车驾至思文
殿,进膳讫,左辅以御耒耜授籍田令,横执之,诣耕籍所,置于席,遂守之。凡
执耒耜者横执之,受则先其耒、后其耜。诸县令率终亩庶人、陪耕耆老先就位,
司农卿、籍田令、太社令、奉青箱官、诸执耒耜者以次就位。御史台引殿中侍御
史一员先入就位,次礼直官、宣赞舍人等分引侍耕、从耕群官各就位。尚辇奉御
进辇思文殿。左辅奏请中严。少顷,奏外办。皇帝通天冠、绛纱袍,乘辇出。将
至御耕位,尚舍先设黄道,太常请降辇就位。既降辇,太常卿前导至褥位南向立,
奏请行礼。礼直官请籍田令进诣御耒席南向,引司农卿诣籍田令东西向,籍田令
俯伏跪,执事者以绦受之,籍田令解绦出耒,执耒兴,东向立,以授司农卿,司
农卿西向立,以授左辅,左辅诣御耕位前少东,北向。太常卿奏请受耒耜,左辅
执以进,执耒者助执之。皇帝受以三推,左辅前受耒耜,授司农卿,以授籍田令,
各复位。籍田令跪而纳于縚,执耒兴,以授执事者,退复位。
皇帝初耕,诸执耒耜者以耒耜各授从耕者,礼直官引太常卿诣御位前,北向,
奉请皇帝升坛观耕,复位立。前导官导皇帝升坛,即御坐南向。礼直官、太常博
士、太常卿近东,西向北上立。礼直官引三公、三少、宰臣、亲王各五推,余从
耕官各九推,讫,执耒耜者前受耒耜。礼直官引司农少卿帅庶人以次耕于千亩,
候耕少顷,礼直官引左辅诣御坐前跪奏礼毕。降坛,乘辇还思文殿,左辅奏解严,
侍耕、从耕官皆退。次籍田令以青箱授司农卿,诣耕所,出穜稑播之。次司农
少卿帅太社令检校终亩。次司农卿诣御前北向俯伏跪奏省功毕,退。所司放仗以
俟,皇帝常服还内,侍卫如常仪。绍兴七年,始举享先农之礼,以立春后亥日行
一献礼。十六年,皇帝亲耕籍田,并如旧制。

[发帖际遇]: 林风答应假扮小宝应老婆之约,得到偿金银两4.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蚕之礼久废,真宗从王钦若请,诏有司检讨故事以闻。按《开宝通礼》:
“季春吉巳,享先蚕于公桑。前享五日,诸与享官散斋三日,致斋二日。享日未
明五刻,设先蚕氏神坐于坛上北方,南向。尚宫初献,尚仪亚献,尚食终献。女
相引三献之礼,女祝读文,饮福、受胙如常仪。”又按《唐会要》:“皇帝遣有
司享先蚕如先农可也。”乃诏:“自今依先农例,遣官摄事。”礼院又言:
“《周礼》:‘蚕于北郊。’以纯阴也。汉蚕于东郊,以春桑生也。请约附故事,
筑坛东郊,从桑生之义。坛高五尺,方二丈,四陛,陛各五尺。一壝,二十五步。
祀礼如中祠。”
庆历用羊、豕各一,摄事献官太尉、太常、光禄卿,不用乐。元丰,详定所
言:“季春吉巳,享先蚕氏。唐《月令注》:‘以先蚕为天驷。’按先蚕之义,
当是始蚕之人,与先农、先牧、先炊一也。《开元享礼》:为瘗坎于坛之壬地。
而《郊祀录》载《先蚕祀文》,有‘肇兴蚕织’之语,《礼仪罗》又以享先蚕无
燔柴之仪,则先蚕非天驷星明矣。今请就北郊为坛,不设燎坛,但瘗埋以祭,余
如故事。”
政和,礼局言:“《礼》:天子必有公桑蚕室,以兴蚕事。岁既毕,则奉茧
而缫,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郊庙之祭服。今既开籍田以供粢盛,而未有公桑
蚕室以供祭服,尚为阙礼。请仿古制,于先蚕坛侧筑蚕室,度地为宫,四面为墙,
高仞有三尺,上被棘,中起蚕室二十七,别构殿一区为亲蚕之所。仿汉制,置茧
馆,立织室于宫中,养蚕于薄以上。度所用之数,为桑林。筑采桑坛于先蚕坛南,
相距二十步,方三丈,高五尺,四陛。凡七事。置蚕官令、丞,以供郊庙之祭服。
又《周官内宰》:‘诏后帅内外命妇蚕于北郊。’郑氏谓:‘妇人以纯阴为尊。’
则蚕为阴事可知。《开元礼》享先蚕,币以黑,盖以阴祀之礼祀之也。请用黑币,
以合至阴之义。”诏从其议,命亲蚕殿以无斁为名。又诏:“亲蚕所供,不独衮
服,凡施于祭祀者皆用之。”
宣和元年三月,皇后亲蚕,即延福宫行礼。其仪:季春之月,太史择日,皇
后亲蚕,命有司享先蚕氏于本坛。前期,殿中监帅尚舍设坐殿上,南向;前楹施
帘,设东西阁殿后之左右。又设内命妇妃嫔以下次于殿之左右,外命妇以下次于
殿门内外之左右,随地之宜,量施帷幄。于采桑坛外,四面开门,设皇后幄次于
坛壝东门之内道北,南向。
其日,有司设褥位坛上,少东,东向。设内命妇位坛下东北,南向;设外命
妇位坛下东南,北向,俱异位重行西上。内外命妇,一品各二人;二品、三品各
一人。又设从采桑内命妇等位于外命妇之东,南向;用内命妇一员充诣蚕室,授
蚕母桑以食蚕。设从采桑外命妇等位于外命妇东,北向,俱异位重行西上。设执
皇后钩箱者位于内命妇之西,少南,西上。尚功执钩,司制执箱;内外命妇钩箱
者,各位于后,典制执钩,女史执箱。又于坛上设执皇后钩箱位于皇后采桑位之
北,稍东,南向,西上。
前出宫一日,兵部率其属陈小驾卤簿于宣德门外,太仆陈厌翟车东偏门内,
南向。其日未明,外命妇应采桑及从采桑者,先诣亲蚕所幕次,以俟起居,各令
其女侍者进钩箱,载至亲蚕所,授内谒者监以授执钩箱者。前一刻,内命妇各服
其服,内侍引内命妇妃嫔以下,俱诣殿庭起居讫,内侍奏请中严;少顷,又奏外
办。皇后首饰、鞠衣,乘龙饰肩舆如常仪,障以行帷,出内东门至左升龙门。内
侍跪奏:“具官臣某言,请降肩舆升厌翟车。”讫,俯伏,兴,少退。御者执绥
升厌翟车,内侍诣车前奏,请车进发,出宣德东偏门,执事者进钩箱,载之车。
至亲蚕所殿门,降车,乘肩舆入殿后西阁门,侍卫如常仪。内侍先引内外命妇及
从采桑者俱就坛下位,诸执钩箱者各就位。内侍奏请中严;少顷,奏外办。皇后
首饰、鞠衣,乘肩舆,内侍前导至坛东门,华盖、仗卫止于门外,近侍者从之入。
内侍奏请降肩舆,至幄次内,下帘。又内侍至幄次,请行礼,导皇后诣坛,升自
南陛,东向立。执钩箱者自北陛以次升坛就位次,内侍引尚功诣采桑位前西向,
奉钩以进,皇后受钩采桑,司制奉箱进以受桑,皇后采桑三条,止,以钩授尚功,
尚功受钩,司制奉箱俱退,复位。
初,皇后采桑,典制各以钩授内外命妇,皇后采桑讫,内外命妇以次采桑,
女使执箱者受之,内外命妇一品各采五条,二品、三品各采九条,止,典制受钩,
与执箱者退,复位。内侍各引内外命妇退,复位。内侍诣皇后前,奏礼毕,退,
复位。内侍引皇后降自南陛,归幄次。少顷,奏请乘肩舆如初。内侍前导,皇后
归殿后阁,内侍奏解严。初,皇后降坛,内侍引内命妇诣蚕室,尚功帅执钩箱者
以次从至蚕室,尚功以桑授蚕母,蚕母受桑缕切之,授内命妇食蚕,洒一簿讫,
内侍引内外命妇各还次,皇后还宫。
宣和重定亲蚕礼,外命妇、宰执并一品夫人升坛侍立,余品列于坛下。六年
闰二月,皇后复行亲蚕之礼焉。绍兴七年,始以季春吉巳日享先蚕,视风师之仪。
乾道中,升为中祀。
告礼。古者,天子将出,类于上帝,命吏告社稷及圻内山川。又天子有事,
必告宗庙,历代因之。宋制:凡行幸及封泰山、祠后土、谒太清宫,皆亲告太庙。
三岁郊祀,每岁祈谷上帝,祀感生帝,雩祀,祭方丘,明堂、神州地祇、圜丘,
并遣官告祖宗配侑之意。他大事:即位、改元、更御名、上尊号、尊太后、立皇
后太子、皇子生、籍田、亲征、纳降、献俘、朝陵、肆赦、河平及大丧、上谥、
山陵、园陵、祔庙、奉迁神主,皆遣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岳渎、山
川、宫观、在京十里内神祠。其仪用牺尊、笾、豆各一,实以酒、脯、醢。宫寺
以素馔、时果代,用祝币,行一献礼。若车驾出京,则有<车爰>祭,用羝羊一。所
过州郡桥梁、山川、帝王名臣陵庙去路十里内者,各令本州以香、酒、脯祭告。
建降元年,太祖平泽、潞,仍祭袄庙、泰山、城隍。征扬州、河东,并用此礼。
四年,修葺太庙,遣官奏告四室及祭本庙土神。凡修葺同。如迁神主,修毕奉安。
是岁十一月,诏以郊祀前一日,遣官奏告东岳、城隍、浚沟庙、五龙庙及子张、
子夏庙,他如仪。
太平兴国五年十一月,车驾北征。前一日,遣官祭告天地于圜丘,用特牲;
太庙、社稷用太牢;望祭岳渎、名山、大川于四郊,磔风于风伯坛,祀雨师于本
坛,祷马于马祖坛,祭蚩尤、祃牙于北郊,并用少牢;祭北方天王于北郊迎气坛,
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蜜饼、果。仍遣内侍一人监祭。咸平中北征,礼同。
八年,滑州合河口毕工,遣官告天地、岳渎,后天禧中,又遣谢玉清昭应景灵上
清太一宫、会灵祥源观及诸陵。雍熙四年,诏以亲耕籍田,遣官奏告外,又祭九
龙、黄沟、扁鹊、吴起、信陵、张耳、单雄信七庙,后又增祭德安公、岳台诸神
庙,为定式。
淳化三年十二月将郊,常奏告外,又告太社、太稷及文宣、武成等庙。景德
二年,契丹遣使修好,遣官奏告诸陵。四年二月次西京,遣告汾阴、中岳、太行、
河、洛、启母少姨庙,东还,奏告如常仪。大中祥符元年,天书降,及封禅,告
天地、宗庙、社稷及诸祠庙、宫观;其在外者,乘传以往。澶、郓、兖州、高阳
帝喾、帝尧,亦皆告之。四年,加五岳帝号,告天地、宗庙、社稷。五年,圣祖
降,告如封禅礼。六年,宫庭嘉禾生,遣官告庙及玉皇、圣祖天尊大帝。天禧元
年,奉迎太祖圣容赴西京,遣官奏告如常仪,及经由五里内并西京城内外神祠。
天圣七年,玉清昭应宫火,遣告诸陵。十年,大内火,遣告天地、庙社。明道二
年,诏以虫螣为沴,减尊号四字,告天地、宗庙。熙宁七年,南郊雅饰,奏告太
庙、后庙。八年,以韩琦配享,告英宗庙。元符三年四月朔,太阳亏,遣官告太
社。大观元年十二月,以恭受八宝,告天地、宗庙、社稷。政和二年冬至,受元
圭,礼同。三年二月,以太平告成,册告诸陵。四年二月,皇长子冠,告天地、
宗庙、社稷、诸陵。五年,建明堂,告如上礼,及宫观、岳渎。
高宗建炎已后,事有关于国体者皆告。绍兴九年,金人遣使议和割地;十一
年,诏撰讲和誓文;二十四年,进《徽宗御集》;二十六年,进《太后回銮事实》;
二十七年,进《玉牒仙源类谱》;明年,进《神宗宝训》,进祖宗《仙源积庆图》,
进《徽宗实录》,进《祐陵迎奉录》;三十一年,金人叛盟兴师;开禧二年,吴
曦伏诛;嘉定七年,进《高宗中兴经武要略》;十三年,进《宗藩庆系录》,刊
正《宪圣慈烈皇后圣德事迹》,进《光宗玉牒》;十四年,进《孝宗宝训》;十
五年,得玉玺;明年,上玉玺;端平元年,获完颜守绪函骨;淳祐五年,进《光
宗宁宗两朝宝训》、《经武要略》、《玉牒》、《日历》、《会要》;宝祐元年,
皇女延昌公主进封瑞国公主,又封升国;五年,进《中兴四朝史》;景定二年,
进《孝宗》、《光宗实录》,皇女周国公主下降;咸淳四年,安奉《宁宗理宗实
录》、《御集》、《会要》,《经武要略》:皆告天地、宗庙、社稷、欑陵。
其余即位、改元、受禅、册宝,皇子生、冠及巡幸、纳降、献俘之属,并仍旧制。
祈报。《周官》:“太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其福祥。”于是历代皆
有襘禜之事。宋因之,有祈、有报。祈,用酒、脯、醢,郊庙、社稷,或用少
牢;其报如常祀。或亲祷诸寺观,或再幸,或彻乐、减膳、进蔬馔,或分遣官告
天地、太庙、社稷、岳镇、海渎,或望祭于南北郊,或五龙堂、城隍庙、九龙堂、
浚沟庙,诸祠如子张、子夏、信陵君、段干木、扁鹊、张仪、吴起、单雄信等庙
亦祀之。或启建道场于诸寺观,或遣内臣分诣州郡,如河中之后土庙、太宁宫,
毫之太清、明道宫,兖之会真景灵宫、太极观,凤翔之太平宫,舒州之灵仙观,
江州之太平观,泗州之延祥观,皆函香奉祝,驿往祷之。凡旱、蝗、水潦、无雪,
皆禜祷焉。
咸平二年旱,诏有司祠雷师、雨师。内出李邕《祈雨法》:以甲、乙日择东
方地作坛,取土造青龙,长吏斋三日,诣龙所,汲流水,设香案、茗果、餈饵,
率群吏、乡老日再至祝酹,不得用音乐、巫觋。雨足,送龙水中。余四方皆如之,
饰以方色。大凡日干及建坛取土之里数,器之大小及龙之修广,皆以五行成数焉。
诏颁诸路。
景德三年五月旱,又以《画龙祈雨法》付有司刊行。其法:择潭洞或湫泺林
木深邃之所,以庚、辛、壬、癸日,刺史、守令帅耆老斋洁,先以酒脯告社令讫,
筑方坛三级,高二尺,阔一丈三尺,坛外二十步,界以白绳。坛上植竹枝,张画
龙。其图以缣素,上画黑鱼左顾,环以天鼋十星;中为白龙,吐云黑色;下画水
波,有龟左顾,吐黑气如线,和金银朱丹饰龙形。又设皂幡,刎鹅颈血置盘中,
柳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大中祥符二年旱,遣司
天少监史序祀玄冥五星于北郊,除地为坛,望告。已而雨足,遣官报谢及社稷。
初,学士院不设配位,及是问礼官,言:“祭必有配,报如常祀。当设配坐。”
又诸神祠、天齐、五龙用牛祠,祆祠、城隍用羊一,八笾,八豆。旧制,不祈四
海。帝曰:“百谷之长,润泽及物,安可阙礼?”特命祭之。
天禧四年四月,大风飞沙折木,昼晦数刻,命中使诣宫观,建醮禳之。天圣
三年九月,帝宣谕:“近内臣南中勾当回,言诸处名山洞府,投送金龙玉简,开
启道场,颇有烦扰。速令分祈,投龙处不得开建道场。”康定二年三月,以黄河
水势甚浅,致分流入汴未能通济,遣祭河渎及灵津庙。又澶州曹村埽方开减水直
河,而水自流通,遣使祭谢,后修塞,礼同。治平四年十二月,诏以来岁正旦日
食,命翰林学士承旨王珪祭社。
熙宁元年正月,帝亲幸寺观祈雨,仍令在京差官分祷,各就本司先致斋三日,
然后行事。诸路择端诚修洁之士,分祷海镇、岳渎、名山、大川,洁斋行事,毋
得出谒宴饮、贾贩及诸烦扰,令监司察访以闻。诸路神祠、灵迹、寺观,虽不系
祀典,祈求有应者,并委州县差官洁斋致祷。已而雨足,复幸西太一宫报谢。九
年十二月,以安南行营将士疾病者众,遣同知太常礼仪院王存诣南岳虔洁致祷,
仍建祈福道场一月。又以西江运粮获应,命本州长吏往祭龙祠。十年四月,以夏
旱,内出《蜥蜴祈雨法》:捕蜥蜴数十纳瓮中,渍之以杂木叶,择童男十三岁下、
十岁上者二十八人,分两番,衣青衣,以青饰面及手足,人持柳枝沾水散洒,昼
夜环绕,诵咒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雨足。
元丰元年十月,太皇太后违豫,命辅臣以下分祷天地、宗庙、社稷,及都内
诸神祠。又作祈福道场于寺观及五岳、四渎凡灵迹所在。八年,帝疾,分祷亦如
之。又以京城火灾,建醮于集禧观,且为民祈福。元祐元年十二月,以华州郑县
山摧,命太常博士颜复往祭西岳。七年,诏:“太皇太后本命岁,正月一日,京
师及天下州军,各斋僧尼、道士、女冠一日,在京宫观、寺院,开建道场七昼夜,
内外狱囚并设食三日。”八年,太皇太后违豫,祈祷如元丰,仍致祷诸陵。又令
南京等处长吏,诣祖宗神御所在建置道场。绍兴二年三月苦雨,命往天竺山祈晴,
即日雨止。四年,知枢密院张浚言:“四川自七月以来霖雨、地震,乞制祝文,
名山大川祈祷。”上曰:“霖雨、地震之灾,岂非兵久在蜀,调发供馈,民怨所
致。当修德以应之,又可祷乎?”
七年正月一日,诏:“朕痛两宫北狩,道君皇帝春秋益高,念无以见勤诚之
意,可遣官往建康府元符万岁宫修建祈福道场三昼夜,务令严洁,庶称朕心。”
又谓辅臣曰:“宣和皇后春秋浸高,朕朝夕思之,不遑安处。已遣人于三茅山设
黄箓醮,仰祝圣寿。”是岁七月,张浚等言:“雨泽稍愆,乞祷。”上曰:“朕
患不知四方水旱之实,宫中种稻两区,其一地下,其一地高,高者其苗有槁意矣,
须精加祈祷,以救旱。”八年,宰臣奏积雨伤蚕,上曰:“朕宫中自蚕一薄,
欲知农桑之候,久雨叶湿,岂不有损?”乃命往天竺祈晴。
三十二年,太常少卿王普言:“逆亮诛夷,虏骑遁去,两淮无警,旧疆浸归。
兹者回銮临安,当行报谢之礼。”从之。嘉定八年八月,蝗,祷于霍山。九年六
月蝗,祷群祀。淳祐七年六月大旱,命待从祷于天竺观音及霍山祠。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三 志第五十六

◎礼六吉礼六
○朝日夕月 九宫贵神 高禖 大火 寿星灵星 风伯雨师 司寒 蜡 七
祀 马祖 酺神
朝日,夕月。庆历,用羊、豕各二,笾豆十二,簠、簋、俎二。天禧初,太
常礼院以监察御史王博文言,详定:“准礼,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
《国语》:‘太采朝日,少采夕月。’又曰:‘春朝朝日,秋夕夕月。’唐柳宗
元论云:‘夕之名者,朝拜之偶也。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按礼,秋分夕
月。盖其时昼夜平分,太阳当午而阴魄已生,遂行夕拜之祭以祀月。未前十刻,
太官令率宰人割牲,未后三刻行礼,盖是古礼以夕行朝祭之仪。又按礼云:从子
至巳为阳,从午至亥为阴。参详典礼,合于未后三刻行礼。”皇祐五年,定朝日
坛,旧高七尺,东西六步一尺五寸;增为八尺,广四丈,如唐《郊祀录》。夕月
坛与隋、唐制度不合,从旧则坛小,如唐则坎深。今定坎深三尺,广四丈。坛高
一尺,广二丈。四方为陛,降入坎深,然后升坛。坛皆两壝,壝皆二十五步。增
大明、夜明坛山罍二,笾豆十二。礼生引司天监官分献,上香,奠币、爵,再拜。
嘉祐加羊、豕各五。《五礼新仪》定二坛高广、坎深如皇祐,无所改。中兴同。
太一九宫神位,在国门之东郊。坛之制,四陛外,西南又为一陛,曰坤道,
俾行事者升降由之。其九宫神坛再成,第一成东西南北各百二十尺,再成东西南
北各一百尺,俱高三尺。坛上置小坛九,每坛高一尺五寸,纵广八尺,各相去一
丈六尺。初用中祀,咸平中改为大祀,坛增两壝,玉用两圭有邸,藉用稿秸加褥
如币色,其御书祝礼如社稷。寻以封禅,别建九宫坛泰山下行宫之东,坛二成,
成一尺,面各长五丈二尺,四陛及坤道各广五丈。上九小坛,相去各八尺,四隅
各留五尺。坛下两壝,依大祠礼。及祀汾阴,亦遣使祀焉。自后亲郊恭谢,皆遣
官于本坛别祭。
景祐二年,学士章得象等定司天监生于渊、役人单训所请祀九宫太一依逐年
飞移位次之法:“案郄良遇《九宫法》,有《飞棋立成图》,每岁一移,推九州
所主灾福事。又唐术士苏嘉庆始置九宫神坛,一成,高三尺,四陛。上依位次置
九小坛:东南曰招摇,正东曰轩辕,东北曰太阴,正南曰天一,中央曰天符,北
曰太一,西南曰摄提,正西曰咸池,西北曰青龙。五数为中,戴九履一,左三右
七,二四为上,六八为下,符于遁甲,此则九宫定位。岁祭以四孟,随岁改位行
棋,谓之飞位。自乾元以后,止依本位祭之,遂不飞易,仍减冬、夏二祭。国朝
因之。今于渊等所请,合天宝初祭之理,又合良遇《飞棋之图》。然其法本术家,
时祭之文经礼不载。议者或谓不必飞宫,若日月星辰躔次周流而祭有常所,此则
定位之祀所当从也。若其推数于回复,候神于恍忽,因方弭沴,随气考祥,则飞
位之文固可遵用。请依唐礼,遇祭九宫之时,遣司天监一员诣祠所,随每年贵神
飞棋之方,旋定祭位。仍自天圣己巳入历,太一在一宫,岁进一位,飞棋巡行,
周而复始。”诏可。庆历仪,每坐笾、豆十二,簠、簋、俎二。皇祐增坛三成。
又礼官言:“岁雩祀外,水旱稍久,皆遣官告天地、宗庙、社稷及诸寺观、宫庙,
九宫贵神今列大祀,亦宜准此。”
熙宁四年,司天中官正周琮言:“《太一经》推算,七年甲寅岁,太一阳九、
百六之数,复元之初。故《经》言:‘太岁有阳九之灾,太一有百六之厄,皆在
入元之初终。’今阳九、百六当癸丑、甲寅岁,为灾厄之会。然五福太一移入中
都,可以消异为祥。窃详五福太一,自国朝雍熙元年甲申岁,入东南巽宫时,修
东太一宫。天圣七年己巳岁,五福太一入西南坤位,修西太一宫。请稽详故事,
崇建祠宇,迎之京师。”诏建中太一宫于集禧观。十太一神,并用通天冠、绛纱
袍。元丰中,太常博士何洵直言:“熙宁祀仪,九宫贵神祝文称‘嗣天子臣某’,
以礼秩论之,当与社稷为比,请依祀仪为大祀。其祝版即依会昌故事及《开宝通
礼》,书御名不称臣。又近制,诸祠祭牲数,正配以全体解割,各用一牢,贵神
九位悉是正坐,异坛别祝,尊为大祝,而共用二少牢,于腥熟之俎,骨体不备。
谓宜每位一牢,凡九少牢。”诏下太常,修入祀仪。
元祐七年,监察御史安鼎言:“按汉武帝始祠太一一位,唐天宝初兼祀八宫,
谓之九宫贵神。汉祀太一,日用一犊,凡七日而止。唐祀类于天地。今春秋祀九
宫太一,用羊、豕,其四立祭太一宫十神,皆无牲,以素馔加酒焉。再详《星经》
:太一一星在紫宫门右,天一之南,号曰天之贵神。其佐曰五帝,飞行诸方,蹑
三能以上下,以天极星其一明者为常居。主使十六神,知风雨、水旱、兵革、饥
馑、疫疾、灾害之事。《唐书》曰:‘九宫贵神,实司水旱。太一掌十六神之法
度,以辅人极。’《国朝会要》亦云:‘天之尊神及十精、十六度,并主风雨。’
由是观之,十神太一、九宫太一与汉所祀太一共是一神。今十神皆用素馔,而九
宫并荐羊豕,似非礼意。”诏礼官详定:十神、九宫太一各有所主,即非一神,
故自唐迄今皆用牲牢,别无祠坛用素食礼。遂依旧制。
崇宁三年,太常博士罗畸言:“九宫诸神位,无礼神玉,惟有燔玉。窃谓宜
用礼神玉,少仿其币之色荐于神坐。”议礼局言:“先王制礼,用圭璧以祀日月
星辰,所谓圭璧者,圭,其邸为璧,以取杀于上帝也。今九宫神皆星名,而其玉
用两圭有邸。夫两圭有邸,祀地之玉,以祀星辰,非周礼也。乞改用圭璧以应古
制。”
《政和新仪》:“立春日祀东太一宫;立夏、季夏土王日祀中太一宫;立秋
日祀西太一宫;立冬日祀中太一宫,宫之真室殿,五福太一在中,君基太一在东,
太游太一在西,俱南向。延休殿,四神太一。承厘殿,臣基太一在东,西向,北
上。凝祐殿,直符太一。臻福殿,民基太一在西,东向,北上。膺庆殿,小游太
一在中,天一太一在东,地一太一在西。灵贶殿,太岁在中,太阴在西,俱南向。
三皇、五方帝、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十日、十二辰、天地水三官、五行、九
宫、八卦、五岳、四海、四渎、十二山神等,并为从祀。东、西太一宫准此。东
太一宫大殿,五福太一在东,君基太一在西,俱南向。太游太一殿在大殿之北,
南向。臣基太一殿在南,北向。小游太一、直符太一、四神太一殿在大殿之东,
西向,北上。天一太一、民基太一、地一太一在大殿之西,东向,北上。西太一
宫黄庭殿,五福在中,君基在东,太游在西;均福殿,小游在中,俱南向。延贶
殿,天一在中,四神在南,臣基在北,俱西向。资祐殿,地一在中,四神在南,
臣基在北,俱西向。资祐殿,地一在中,民基在南,直符在东北,俱东向。”九
宫贵神坛三成,一成纵广十四丈,再成纵广十二丈,三成纵广十丈,各高三尺。
上依方位置小坛九,各高一尺五寸,纵广八尺。四陛、坤道,两壝,每壝二十五
步,如旧制。
绍兴十一年,太常丞朱辂言:“九宫贵神所主风、雨、霜、雪、雹、疫,所
系甚重,请举行祀典。”太常寺主簿林大鼐亦言:“十神太一,九宫太一,皆天
之贵神,国朝分为二,并为大祀。比一新太一宫,而九宫贵神尚寓屋而不坛。”
乃诏临安府于国城之东,建筑九宫坛壝,其仪如祀上帝。其太一宫,初议者请即
行宫之北隅建祠,后命礼官考典故,择地建宫。十八年,宫成,御书其榜。十太
一位于殿上,南面,西上。从祀,东庑九十有八,西庑九十有七,皆北上。孝宗
受禅,又建本命殿,名曰崇禧。光宗又迁介福殿像于挟室,而名新殿曰崇福。
高禖。初,仁宗未有嗣,景祐四年二月,以殿中侍御史张奎言,诏有司详定。
礼官以为:“《月令》虽可据,然《周官》阙其文,《汉志》郊祀不及禖祠,独
《枚皋传》言‘皇子禖祝’而已。后汉至江左概见其事,而仪典委曲,不可周知。
惟高齐禖祀最显,妃嫔参享,黩而不蠲,恐不足为后世法。唐明皇因旧《月令》,
特存其事。开元定礼,已复不著。朝廷必欲行之,当筑坛于南郊,春分之日以祀
青帝,本《诗》‘克禋以祓’之义也。配以伏羲、帝喾,伏羲本始,喾著祥也。
以禖从祀,报古为禖之先也。以石为主,牲用太牢,乐以升歌,仪视先蚕,有司
摄事,祝版所载,具言天子求嗣之意。乃以弓矢、弓韣致神前,祀已,与胙酒进
内,以礼所御,使斋戒受之。仍岁令有司申请俟旨,命曰特祀。”即用其年春分,
遣官致祭。为圜坛高九尺,广二丈六尺,四陛,三壝,陛广五尺,壝各二十五步。
主用青石,长三尺八寸,用木生成之数,形准庙社主,植坛上稍北,露其首三寸。
青玉、青币,牲用牛一、羊一、豕一,如卢植之说。乐章、祀仪并准青帝,尊器、
神坐如勾芒,唯受福不饮,回授中人为异。祀前一日,内侍请皇后宿斋于别寝,
内臣引近侍宫嫔从。是日,量地设香案、褥位各二,重行,南向,于所斋之庭以
望禖坛。又设褥位于香案北,重行。皇后服祎衣,褥位以绯。宫嫔服朝贺衣服,
褥位以紫。祀日,有司行礼,以福酒、胙肉、弓矢、弓韣授内臣,奉至斋所,置
弓矢等于箱,在香案东;福酒于坫,胙肉于俎,在香案西。内臣引宫嫔诣褥位,
东上南向。乃请皇后行礼,导至褥位,皆再拜。导皇后诣香案位,上香三,请带
弓韣,受弓矢,转授内臣置于箱,又再拜。内臣进胙,皇后受讫,转授内臣。次
进福酒,内臣曰:“请饮福。”饮讫,请再拜。乃解弓韣,内臣跪受,置于箱。
导皇后归东向褥位。又引宫嫔最高一人诣香案,上香二,带弓韣,受弓矢,转授
左右,及饮福,解弓韣,如皇后仪,唯不进胙。又引以次宫嫔行礼,亦然。俟俱
复位,内侍请皇后诣南向褥位,皆再拜退。是岁,宫中又置赤帝像以祈皇嗣。
宝元二年,皇子生,遣参知政事王鬷以太牢报祠,准春分仪,惟不设弓矢、
弓韣,著为常祀,遣两制官摄事。庆历三年,太常博士余靖言:“皇帝嗣续未广,
不设弓矢、弓韣,非是。”诏仍如景祐之制。
熙宁二年,皇子生,以太牢报祀高禖,惟不设弓矢,弓韣。既又从礼官言:
“按祀仪,青帝坛广四丈,高八尺。今祠高禖既以青帝为主,其坛高广,请如青
帝之制。又祀天以高禖配,今郊禖坛祀青帝于南郊,以伏羲、高辛配,复于坛下
设高禖位,殊为爽误。请准古郊禖,改祀上帝,以高禖配,改伏羲、高辛位为高
禖,而彻坛下位。”诏:“高禖典礼仍旧,坛制如所议,改犊为角握牛,高禖祝
版与配位并进书焉。”又言:“伏羲、高辛配,祝文并云‘作主配神’。神无二
主,伏羲既为主,其高辛祝文,请改云‘配食于神’。”
元祐三年,太常寺言:“祀仪,高禖坛上正位设青帝席,配位设伏羲、高辛
氏席,坛下东南设高禖,从祀席正配位各六俎,实以羊、豕腥熟,高禖位四俎,
实以牛腥熟。祀日,兵部、工部郎中奉羊、豕俎升坛,诣正配位。高禖位俎,则
执事人奉焉。窃以青帝为所祀之主,而牲用羊豕;禖神因其嘉祥从祀,而牲反用
牛,又牛俎执事者陈之,而羊、豕俎皆奉以郎官,轻重失当。请以三牲通行解割,
正、配、众祀位并用,皆以六曹郎官奉俎。今羊俎以兵部,豕俎以工部,牛俎请
以户部郎官。”
《政和新仪》:春分祀高禖,以简狄、姜嫄从祀,皇帝亲祠,并如祈谷祀
上帝仪。惟配位作《承安》之乐,而增简狄、姜嫄位牛、羊、豕各一。绍兴元
年,太常少卿赵子画言:“自车驾南巡,虽多故之余,礼文难备,至于祓无子,
祝多男,所以系万方之心,盖不可阙。乞自来岁之春,复行高禖之祀。”十七年,
车驾亲祀高禖,如政和之仪。
大火之祀。康定初,南京鸿庆宫灾,集贤校理胡宿请修其祀,而以阏伯配焉。
礼官议:“阏伯为高辛火正,实居商丘,主祀大火。后世因之,祀为贵神,配火
侑食,如周弃配稷、后士配社之比,下历千载,遂为重祀。祖宗以来,郊祀上帝,
而大辰已在从祀,阏伯之庙,每因赦文及春秋,委京司长吏致奠,咸秩之典,未
始云阙。然国家有天下之号实本于宋,五运之次,又感火德,宜因兴王之地,商
丘之旧,为坛兆祀大火,以阏伯配。建辰、建戌出内之月,内降祝版,留司长吏
奉祭行事。”乃上坛制:高五尺,广二丈,四陛,陛广五尺,一壝,四面距坛各
二十五步。位牌以黑漆朱书曰大火位,配位曰阏伯位。牲用羊、豕一,器准中祠。
岁以三月、九月择日,令南京长吏以下分三献,州、县官摄太祝、奉礼。庆历,
献官有祭服。
建中靖国元年又建阳德观以祀荧惑。因翰林学士张康国言,天下崇宁观并建
火德真君殿,仍诏正殿以离明为名。太常博士罗畸请宜仿太一宫,遣官荐献,或
立坛于南郊,如祀灵星、寿星之仪。有司请以阏伯从祀离明殿,又请增阏伯位。
按《春秋传》曰: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祝融,高辛氏之火正也;阏伯,
陶唐氏之火正也。祝融既为上公,则阏伯亦当服上公衮冕九章之服。既又建荧惑
坛于南郊赤帝坛壝外,令有司以时致祭,增用圭璧,火德、荧惑以阏伯配,俱南
向。五方火精、神等为从祀。坛广四丈,高七尺,四陛,两壝,壝二十五步,从
《新仪》所定。
绍兴三年,诏祀大火。太常寺言:“应天府祀大火,今道路未通,宜于行在
春秋设位。”乾道五年,太常少卿林栗等言:“本寺已择九月十四日,依旨设位,
望祭应天府大火,以商丘宣明王配。二十一日内火,祀大辰,以阏伯配。大辰即
大火,阏伯即商丘宣明王也。缘国朝以宋建号,以火纪德,推原发祥之所自,崇
建商丘之祠,府曰应天,庙曰光德,加封王爵,锡谥宣明,所以追严者备矣。今
有司旬日之间举行二祭,一称其号,一斥其名,义所未安。乞自今祀荧惑、大辰,
其配位称阏伯,祝文、位板并依应天府大火礼例,改称宣明王,以称国家崇奉火
正之意。”
诸星祠,有寿星、周伯、灵星之祭。大中祥符二年,翰林天文邢中和言:
“景德中,周伯星出亢宿下。按《天文志》,角、亢为太山之根,果符上封之应。
望于亲郊日特置周伯星位于亢、宿间。”诏礼官与司天监定议,且言:“周伯星
出氐三度,然亢、氐相去不远,并郑分。兖州,寿星之次,宜如中和奏,设位氐
宿之间,以为永式。”景德三年,诏定寿星之祀。太常礼院言:“按《月令》:
‘八月,命有司享寿星于南郊。’《注》云:‘秋分日,祭寿星于南郊。寿星,
南极老人星也。’《尔雅》云:‘寿星,角、亢也。’《注》云:‘数起角、亢,
列宿之长,故云寿星。’唐开元中,特置寿星坛,常以千秋节日祭老人星及角、
亢七宿。请用祀灵星小祠礼,其坛亦如灵星坛制,筑于南郊,以秋分日祭之。”
元丰中,礼文所言:“时令秋分,享寿星于南郊。熙宁祀仪:于坛上设寿星
一位,南向。又于坛下卯陛之南设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位,东向。按
《尔雅》所谓‘寿星角、亢’,非此所谓秋分所享寿星也。今于坛下设角、亢位,
以氐、房、心、尾、箕同祀,尤为无名。又按晋《天文志》:‘老人一星在弧南,
一日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丙,春分之夕没于丁,见则治平,主寿昌,常以秋
分候之南郊。”后汉于国都南郊立老人星庙,常以仲秋祀之,则寿星谓老人矣。
请依后汉,于坛上设寿星一位,南向,祀老人星。其坛下七宿位不宜复设。”
庆历以立秋后辰日祀灵星,其坛东西丈三尺,南北丈二尺,寿星坛方丈八尺。
皇祐定如唐制,二坛皆周八步四尺。其享礼,笾八,豆八,在神位前左右,重三
行。俎二,在笾、豆外,簠、簋一,在二俎间。象尊二,在坛上东南隅,北向西
上。七宿位各设笾一,豆一,在神位前左右。俎一,在笾、豆外,中设簠一、簋
一,在俎左右。爵一,在神位正前。壶尊二,在神位右。光禄实以法酒。
《政和新仪》改定:坛高三尺,东西袤丈三尺,南北袤丈二尺,四出陛,一
壝,二十五步。初,乾兴祀灵星,值屠牲有禁,乃屠于城外。至是,敕有司:
“凡祭祀牲牢,无避禁日,著为令。”南渡后,灵星、寿星、风师、雨师、雷师
及七祀、司寒、马祖,并仍旧制。
风伯、雨师,诸州亦致祭。大中祥符初,诏惟边地要剧者,令通判致祭,余
皆长吏亲享。未几,泽州请立风伯、雨师庙,乃令礼官考仪式颁之。有司言:
“唐制,诸郡置风伯坛社坛之东,雨师坛于西,各稍北数十步,卑下于社坛。祠
用羊一,笾、豆各八,簠、簋各二。”元丰详定局言:“《周礼》:‘小宗伯之
职,兆五帝于四郊,四类亦如之。”郑氏曰:‘兆为坛之营域。四类,日、月、
星、辰,运行无常,以气类为之位,兆日于东郊,兆月与风师于西郊,兆司中、
司命于南郊,兆雨师于北郊。’各以气类祭之,谓之四类。汉仪,县邑常以丙戌
日祠风伯于戌地,以己丑日祀雨师于丑地,亦从其类故也。熙宁祀仪:兆日东郊,
兆月西郊,是以气类为之位。至于兆风师于国城东北,兆雨师于国城西北,司中、
司命于国城西北亥地,则是各从其星位,而不以气类也。请稽旧礼,兆风师于西
郊,祠以立春后丑日;兆雨师于北郊,祠以立夏后申日;兆司中、司命、司禄于
南郊,祠以立冬后亥日。其坛兆则从其气类,其祭辰则从其星位,仍依熙宁仪,
以雷师从雨师之位,以司民从司中、司命、司禄之位。”
旧制,风师坛高四尺,东西四步三尺,南北减一尺。皇祐定高三尺,周三十
三步;雨师坛、雷师坛高三尺,方一丈九尺。皇祐定周六步。政和之制,风坛广
二十三步,雨、雷坛广十五步,皆高三尺,四陛,并一壝,二十五步。其雨师、
雷师二坛同壝。司中、司命、司民、司禄为四坛,各广二十五步,同壝。
又言:“《周礼》:‘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所谓
周人尚臭,升烟以报阳也。今天神之祀皆燔牲首,风师、雨师请用柏柴升烟,以
为歆神之始。”又言:“《周礼》乐师之职曰:‘凡国之小事用乐者,令奏钟鼓。
’说者曰:‘小祀也。’小师职《注》:‘小祭祀谓司中、司命、风师。’是也。
既已有钟鼓,则是有乐明矣。请有司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用乐,仍制乐章
以为降神之节。”又言:“《周礼》小司徒之职:‘凡小祭祀奉牛牲羞其肆。’
又《肆师》云:‘小祭祀用牲。’所谓小祭祀,即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宫
中七祀之类是也。后世以有司摄事,难于纯用太牢,犹宜下同大夫礼,用羊、豕
可也。今祀仪,马祖、先牧、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司寒,岁用羊、豕一。
《祠令》:小祠,牲入涤一月,所以备洁养之法。今每位肉以豕,又取诸市,与
令文相戾。请诸小祠祭以少牢,仍用体解。”又言:“社稷五祀,先荐爓,次
荐熟;至于群小祀,荐熟而已。请四方百物、宫中七祠、司中、司命、风师、雨
师止荐熟。”并从之。
司寒之祭,常以四月,命官率太祝,用牲、币及黑牡、秬黍祭玄冥之神,乃
开冰以荐太庙。建隆二年,置藏冰署而修其祀焉。秘书监李至言:“案《诗·豳
·七月》曰:‘四之日献羔祭韭。’盖谓周以十一月为正,其四月即今之二月也。
《春秋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谓夏十二月,日在危也。‘献羔而启之’,
谓二月春分,献羔祭韭,始开冰室也。‘火出而毕赋’,火星昏见,谓四月中也。
又案《月令》:‘天子献羔开冰,先荐寝庙。’详其开冰之祭,当在春分,乃有
司之失也。”帝览奏,曰:“今四月,韭可苫屋矣,何谓荐新?”遂正其礼。天
圣新令:“春分阴冰,祭司寒于冰井务,卜日荐冰于太庙。季冬藏冰,设祭亦如
之。”
元丰,详定所言:“熙宁祀仪,孟冬选吉日祀司寒。按古享司寒,惟以藏冰
启冰之日,孟冬非有事于冰,则不应祭享。今请惟季冬藏冰则享司寒,牲用黑牡
羊,谷用黑秬黍。仲春开冰,则但用羔。孔颖达注《月令》曰:‘藏冰则用牡黍,
启唯告而已。’祭礼大、告礼小故也。且开冰将以御至尊,当有桃弧、棘矢以禳
除凶邪。设于神坐,则非礼也。当从孔氏说,出冰之时,置弓矢于凌室之户。”
大观,礼局言:“《春秋左氏传》,以少昊有四叔,其二为玄冥。杜预、郑
玄皆以玄冥为水官,故历代祀为司寒,则玄冥非天神矣。今仪注,礼毕有司取祝
币瘗坎,赞者赞币燔燎,是以祀天神之礼享人鬼也。请罢燔燎而埋祝币。”诏从
其请。
大蜡之礼,自魏以来始定议。王者各随其行,社以其盛,腊以其终。建隆初,
以有司言:“周木德,木生火,宜以火德王,色尚赤。”遂以戌日为腊。三年,
戊戌腊,有司画日,以七日辛卯。和岘奏议曰:“按蜡始于伊耆,后历三代及汉,
其名虽改,而其实一也。汉火行,用戌腊,腊者接也,新故相接,畋猎禽兽以享
百神,报终成之功也。王者因之,上享宗庙,旁及五祀,展其孝心,尽物示恭也。
魏、晋以降,悉沿其制。唐乘土德,贞观之际,以前寅日蜡百神,卯日祭社宫,
辰日享宗庙。开元定礼,三祭皆于腊辰,以应土德。今以戌日为腊,而以前七日
辛卯行蜡礼,恐未为宜。况宗庙、社稷并遵腊享,独蜡不以腊,请下礼官议。”
议如岘言,今后蜡百神、祀社稷、享宗庙皆用戌腊一日。天圣三年,同知礼院陈
诂言:“蜡祭一百九十二位,祝文内载一百八十二位,唯五方田畯、五方邮表畷
一十位不载祝文。又《郊祀录》、《正辞录》、《司天监神位图》皆以虎为于
菟,乃避唐讳,请仍为虎。五方祝文,众族之下增入田畯、邮表畷云。”
元丰,详定所言:“《记》曰:‘八蜡以祀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
历代蜡祭,独在南郊为一坛,惟周、隋四郊之兆,乃合礼意。又《礼记·月令》
以蜡与息民为二祭,故隋、唐息民祭在蜡之后日。请蜡祭,四郊各为一坛,以祀
其方之神,有不顺成之方则不修报。其息民祭仍在蜡祭之后。”先是,太常寺言:
“四郊蜡祭,宜依百神制度筑坛,其东西有不顺成之方,即祭日月。其神农以下,
更不设祭。又旧仪,神农、后稷并设位坛下,当移坛上。按《礼记正义》:伊耆
氏,神农也。今坛下更设伊耆氏位,合除去之。”
《政和新仪》:腊前一日蜡百神。四方蜡坛广四丈,高八尺,四出陛,两壝,
每壝二十五步。东方设大明位,西方设夜明位,以神农氏、后稷氏配,配位以北
为上。南北坛设神农位,以后稷配,五星、二十八宿、十二辰、五官、五岳、五
镇、四海、四渎及五方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井泉、田畯,仓龙、朱
鸟、麒麟、白虎、玄武,五水庸、五坊、五虎、五鳞、五羽、五介、五毛、五邮
表畷、五臝、五猫、五昆虫从祀,各依其方设位。中方镇星、后土、田畯设于
南方蜡坛酉阶之西,中方岳镇以下设于南方蜡坛午阶之西。伊耆设于北方蜡坛卯
阶之南,其位次于辰星。
绍兴十九年,有司检会《五礼新仪》,腊前一日蜡东方、西方为大祀,蜡南
方、北方为中祀,并用牲牢。乾道四年,太常少卿王瀹又请于四郊各为一坛,以
祀其方之神,东西以日月为主,各以神农、后稷配;南北皆以神农为主,以后稷
配。自五帝、星辰、岳镇、海渎以至猫虎、昆虫,各随其方,分为从祀。其后南
蜡仍于圆坛望祭殿,北蜡于余杭门外精进寺行礼。
太庙司命、户、灶、中霤、门、厉、行七祀,熙宁八年,始置位版。太常礼
院请禘享遍祭七祀。详定所言:“《周礼》:天子六服,自鷩冕而下,各随所祭
而服。今既不亲祀,则诸臣摄事日,当从王所祭之服,其摄事之臣不系其官。”
又言:“《礼·祭法》曰:‘王自为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行,曰泰厉,
曰门,曰户,曰灶。’孟春祀户,祭先脾;孟夏祀灶。祭先肺;中央土祀中霤,
祭先心;孟秋祀门,祭先肝;孟冬祀行,祭先肾。又《传》曰:‘春祀司命,秋
祠厉。’此所祀之位,所祀之时,所用之俎也。《周礼》:‘司服掌王之吉服,
祭群小祀则服玄冕。’《注》谓宫中七祀之属。《礼记》曰:‘一献熟。’《注》
谓宫中群小神七祀之等。《周礼·大宗伯》:‘若王不与祭祀则摄位。’此所祀
之服,所献之礼,所摄之官也。近世因禘袷则遍祭七祀,其四时则随时享分祭,
摄事以庙卿行礼而服七旒之冕,分太庙牲以为俎,一献而不荐熟,皆非礼制。请
以立春祭户于庙室户外之西,祭司命于庙门之西,制脾于俎;立夏祭灶于庙门之
东,制肺于俎;季夏土王日祭中霤于庙庭之中,制心于俎;立秋祭门及厉于庙门
外之西,制肝于俎;立冬祭司命及行于庙门外之西,制肾于俎,皆用特牲,更不
随时享分祭。有司摄事,以太庙令摄礼官,服必玄冕,献必荐熟。亲祀及腊享,
即依旧礼遍祭之。”《政和新仪》定太庙七祀,四时分祭,如元丰仪,腊享袷享
则遍祭,设位于殿下横街之北、道西,东向,北上。
马祖。《祀典》:仲春祀马祖,仲夏享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并
择日。坛壝之制,三坛各广九步,高三尺,四陛,一壝。
又有酺神之祀。庆历中,上封事者言:“螟蝗为害,乞内外并修祭酺。”礼
院言:“按《周礼》:‘族师,春秋祭酺。’酺为人物灾害之神。郑玄云:‘校
人职有冬祭马步。则未知此酺者,蝝螟之酺欤,人鬼之步欤?盖亦为坛位如雩
禜云。’然则校人职有冬步,是与马为害者,此酺盖人物之害也。汉有蝝螟之
酺神,又有人鬼之步神。历代书史,悉无祭酺仪式。欲准祭马步仪,坛在国城西
北,差官就马坛致祭,称为酺神。
若外州者,即略依禜礼。其仪注,先择便方除地,设营缵为位,营缵谓立表
施绳以代坛。其致斋、行礼、器物,并如小祠。先祭一日致斋,祭日,设神坐内
向,用尊及笾一、豆一,实以酒酺,设于神坐左。又设罍洗及篚于酒尊之左,俱
内向。执事者位于其后,皆以近神为上。荐神用白币一丈八尺在篚。将祭,赞祀
官拜,就盥洗讫,进至神坐前,上香、奠币。退诣罍盥洗,实以酒,再诣神坐前
奠爵,读祝,再拜,退而瘗币。其酺神祝文曰:“维年岁次月朔某日,州县具官
某,敢昭告于酺神:蝗蝝荐生,害于嘉谷,惟神降祐,应时消殄。请以清酒、
制币嘉荐,昭告于神,尚享。”
绍兴祀令:虫蝗为害,则祭酺神。嘉定八年六月,以飞蝗入临安界,诏差官
祭告。又诏两浙、淮东西路州县,遇有蝗入境,守臣祭告酺神。

[发帖际遇]: 林风拜岳老三为师,得到见面礼银两16.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四 志第五十七

◎礼七吉礼七
○封禅 汾阴后土 朝谒太清宫 天书九鼎
封禅。太宗即位之八年,泰山父老千余人诣阙,请东封。帝谦让未遑,厚赐
以遣之。明年,宰臣宋琪率文武官、僧道、耆寿三上表以请,乃诏以十一月二十
一日有事于泰山,命翰林学士扈蒙等详定仪注。既而乾元、文明二殿灾,诏停封
禅,而以是日有事于南郊。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兖州父老吕良等千二百八十七人及诸道贡举之士八百四
十六人诣阙陈请,而宰臣王旦等又率百官、诸军将校、州县官吏、蕃夷、僧道、
父老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人五上表请,始诏今年十月有事于泰山。遣官告天地、宗
庙、社稷、太一宫及在京祠庙、岳渎,命翰林、太常礼院详定仪注,知枢密院王
钦若、参知政事赵安仁为封禅经度制置使并判兖州,三司使丁谓计度粮草,引进
使曹利用、宣政使李神福修行宫道路,皇城使刘承珪等计度发运。诏禁缘路采捕
及车骑蹂践田稼,以行宫侧官舍、佛寺为百官宿顿之所,调兖、郓兵充山下丁役。
行宫除前后殿外,并张幕为屋,覆以油帊。仍增自京至泰山驿马,令三司沿汴、
蔡、御河入广济河运仪仗什物赴兖州,发上供木,由黄河浮筏至郓州,给置顿费
用,省辇送之役。以王旦为大礼使,王钦若为礼仪使,参知政事冯拯为仪仗使,
知枢密院陈尧叟为卤簿使,赵安仁为桥道顿递使,仍铸五使印及经度制置使印给
之。遣使诣岳州,采三脊茅三十束,有老人黄皓识之,补州助教,赐以粟帛。
初,太平兴国中,有得唐玄宗社首玉册、苍璧,至是令瘗于旧所。其前代封
禅坛址摧圯者,命修完之。山上置圜台,径五丈,高九尺,四陛,上饰以青,四
面如其方色;一壝,广一丈,围以青绳三周。燎坛在其东南,高丈二尺,方一丈,
开上南出户,方六尺。山下封祀坛,四成,十二陛,如圜丘制,上饰以玄,四面
如方色;外为三壝,燎坛如山上坛制。社首坛,八角;三成,每等高四尺,上阔
十六步;八陛,上等广八尺,中等广一丈,下等广一丈二尺;三壝四门:如方丘
制。又为瘗埳于壬地外壝之内。以玉为五牒,牒各长尺二寸,广五寸,厚一寸,
刻字而填以金,联以金绳,缄以玉匮,置石<石感>中。(金脆难用,以金涂绳代之。)
正坐、配坐,用玉册六副,每简长一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三分,简数量文多
少。匮长一尺三寸。检长如匮,厚二寸,阔五寸,缠金绳五周,当缠绳处刻为五
道,而封以金泥,(泥和金粉、乳香为之。)印以受命宝。封匮当宝处,刻深二
分,用石<石感>藏之。其<石感>用用石再累,各方五尺,厚一尺,凿中广深,令容玉
匮。<石感>旁施检处,皆刻深七寸,阔一尺,南北各三,东西各二,去隅皆七寸,
缠绳处皆刻三道,广一寸五分,深三分。为石检十以擫<石感>,皆长三尺,阔一尺,
厚七寸,刻三道,广深如缠绳。其当封处,刻深二寸,取足容宝,皆有小石盖,
与封刻相应。其检立<石感>旁,当刻处又为金绳三以缠<石感>,皆五周,径三分,为
石泥封<石感>。(泥用石末和方色土为之。)用金铸宝,曰“天下同文”,如御前
宝,以封<石感>际。距石十二分,距四隅皆阔二尺,厚一尺,长一丈,斜刻其道,
与<石感>隅相应,皆再累,为五色土圜封<石感>,上径一丈二尺,下径三丈九尺。命
直史馆刘锴、内侍张承素领徒封圜台石<石感>,直集贤院宋皋、内侍郝昭信封社首
石<石感>,并先往规度之。
详定所言:“朝觐坛在行宫南,方九丈六尺,高九尺,四陛。陛,南面两陛,
余三面各一陛。一壝,二分在南,一分在北。又按唐封禅,备法驾。准故事,乘
舆出京,并用法驾,所过州县不备仪仗。其圜台上设登歌、钟、磬各一虡,封祀
坛宫架二十虡,四隅立建鼓、二舞。社道坛设登歌如圜台,坛下宫架、二舞如封
祀坛。朝觐坛宫架二十虡,不用熊罴十二案。又按《六典》,南郊合祀天地,服
衮冕,垂白珠十有二,黝衣纁裳十二章。欲望封禅日依南郊例。洎礼毕,御朝觐
坛。诸州所贡方物,陈列如元正仪。令尚书户部告示,并先集泰山下。”仍诏出
京日,具小驾仪仗:太常寺三百二十五人,兵部五百六十六人,殿中省九十一人,
太仆寺二百九十九人,六军诸卫四百六十八人,左右金吾仗各一百七十六人,司
天监三十七人。
有司言:“南郊惟昊天、皇地祇、配帝、日月、五方、神州各用币,内官而
下别设六十六段分充。按《开宝通礼》,岳镇、海渎币从方色,即明皆有制币。
今请封祀坛内官至外官三百一十八位,社首坛岳镇以下一十八位,并用方色币。
又南郊牲,正坐、配坐用犊,五方帝、日月、神州共用羊、豕二十二,从祀七百
三十七位,仍以前数分充。今请神州而上十二位用犊,其旧供羊、豕,改充从祀
牲。又景德中,升天皇、北极在第一等,今请亦于从祀牲内体荐。”
旧制,郊祀正坐、配坐褥以黄,皇帝拜褥以绯。至是,诏配坐以绯,拜褥以
紫。又以灵山清洁,命祀官差减其数,或令兼摄,有期丧未满、余服未卒哭者不
得预祭,内侍诸司官,除掌事宿卫外,从升者裁二十四人,诸司职掌九十三人。
其文武官升山者,皆公服。
详定所言:“《汉书》八神与历代封禅帝王及所禅山,并于前祀七日遣官致
祭,以太牢祀泰山,少牢祀社首。”九月,诏审刑院、开封府毋奏大辟案。帝习
仪于崇德殿。初,礼官言无帝王亲习之文,帝曰:“朕以达寅恭之意,岂惮劳也。”
既毕,帝见礼文有未便,谕宰臣与礼官再议。于是详定所言:“按《开宝礼》,
则燔燎毕封册;开元故事,则封<石感>后燔燎。今如不对神封册,则未称寅恭,或
封<石感>后送神,则并为喧渎。欲望俟终献毕,皇帝升坛,封玉匮,置<石感>中,泥
印讫,复位,饮福,送神,乐止,举燎火。次天书降,次金匮降。礼仪使奏礼毕,
皇帝还大次,俟封<石感>毕,皇帝再升坛省视。缘祀礼已毕,更不举乐。省讫,降
坛。”仍诏山上亚献、终献,登歌作乐。
十月戊子朔,禁天下屠杀一月。帝自告庙,即屏荤蔬食,自进发至行礼前,
并禁音乐。有司请登封日圜台立黄麾仗,至山下坛设权火。将行礼,然炬相属,
又出朱字漆牌,遣执仗者传付山下。牌至,公卿就位,皇帝就望燎位,山上传呼
万岁,下即举燎。皇帝还大次,解严,又传呼而下,祀官始退。社首瘗坎,亦设
权火三为准。遣司天设漏壶山之上下,命中官覆校日景,复于坛侧击板相应。自
太平顶、天门、黄岘岭、岱岳观,各竖长竿,揭笼灯下照,以相参候。
辛卯,发京师,以玉辂载天书先行。次日如之。至郓州,令从官、卫士蔬食。
丁未,次奉高宫。戊申,斋于穆清殿,诸升山者官给衣,令祀日沐浴服之。庚戌,
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乘金辂,备法驾,至山门幄次,改服靴袍,乘步辇登山,
卤簿、仪卫列山下,天书仗不上山,与法驾仗间立。知制诰朱巽奉玉册牒及圜台
行事官先升,且以回马岭至天门路峻绝,人给横板二,长三尺许,系彩两端,施
于背,膺选从卒,推引而上。卫士皆给钉鞋,供奉马止于中路。自山趾盘道至太
平顶,凡两步一人,彩缯相间,树当道者不伐,止萦以缯。帝每经陕险,必降辇
徒步。亚献宁王元偓,终献舒王元偁,卤簿使陈尧叟从。祀官、点馔习仪于圜坛。
是夕,山下罢警场。
辛亥,设昊天上帝位于圜台,奉天书于坐左,太祖、太宗并配西北侧向,帝
服衮冕,升台奠献,悉去侍卫,拂翟止于壝门,笼烛前导亦彻之。玉册文曰:
“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臣嗣膺景命,昭事上穹。昔太祖揖让开基,
太宗忧勤致治,廓清寰宇,混一车书,固抑升中,以延积庆。元符锡祚,众宝效
祥,异域咸怀,丰年屡应。虔修封祀,祈福黎元。谨以玉帛、牺牲、粢盛、庶品,
备兹禋燎,式荐至诚。皇伯考太祖皇帝、皇考太宗皇帝配神作主。尚飨。”玉牒
文曰:“有宋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启运大同,惟宋受命,太祖肇基,
功成治定;太宗膺图,重熙累盛。粤惟冲人,丕承列圣,寅恭奉天,忧勤听政。
一纪于兹,四隩来暨,丕贶殊尤,元符章示,储庆发祥,清净可致,时和年丰,
群生咸遂。仰荷顾怀,敢忘继志,佥议大封,聿申昭事。躬陟乔岳,对越上天,
率礼祗肃,备物吉蠲,以仁守位,以孝奉先。祈福逮下,侑神昭德,惠绥黎元,
懋建皇极,天禄无疆,灵休允迪,万叶其昌,永保纯锡。”命群官享五方帝及诸
神于山下封祀坛。上饮福酒,摄中书令王旦跪称曰:“天赐皇帝太一神策,周而
复始,永绥兆人。”三献毕,封金、玉匮。王旦奉玉匮,置于石<石感>,摄太尉冯
拯奉金匮以降,将作监领徒封<石感>。帝登圜台阅视讫,还御幄。宰臣率从官称贺,
山下传呼万岁,声动山谷。即日仗还奉高宫,百官奉迎于谷口。帝复斋于穆清殿。
壬子,禅祭皇地祇于社首山,奉天书升坛,以祖宗配。玉册文曰:“嗣天子
臣某,敢昭告于皇地祇:无私垂祐,有宋肇基,命惟天启,庆赖坤仪。太祖神武,
岁震万宇;太宗圣文,德绥九土。臣恭膺宝命,纂承丕绪,穹昊降祥,灵符下付,
景祚延鸿,秘文昭著。八表以宁,五兵不试,九谷丰穰,百姓亲比,方舆所资,
凉德是愧。溥率同词,缙绅协议,因以时巡,亦既肆类。躬陈典礼,祗事厚载,
致孝祖宗,洁诚严配。以伸大报,聿修明祀,本支百世,黎元受祉。谨以玉帛、
牺牲、粢盛、庶品,备兹禋瘗,式荐至诚。皇伯考太祖皇帝、皇考太宗皇帝配神
作主。尚飨。”帝至山下,服靴袍,步出大次。
癸丑,有司设仗卫、宫县于坛下,帝服衮冕,御封禅坛上之寿昌殿受朝贺,
大赦天下,文武递进官勋,减免赋税、工役各有差,改乾封县曰奉符县,宴百官
卿监以上于穆清殿、泰山父老于殿门。甲寅,发奉符,始进常膳。
帝之巡祭也,往还四十七日,未尝遇雨雪,严冬之候,景气恬和,祥应纷委。
前祀之夕,阴{雨矛}风劲,不可以烛,及行事,风顿止,天宇澄霁,烛焰凝然,
封<石感>讫,紫气蒙坛,黄光如帛,绕天书匣。悉纵四方所献珍鸟异兽山下。法驾
还奉高宫,日重轮,五色云见。鼓吹振作,观者塞路,欢呼动天地。改奉高宫曰
会真宫。九天司命上卿加号保生天尊,青帝加号广生帝君,天齐王加号仁圣,各
遣使祭告。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
颂》。圜台奉祀官并于山上刻名,封祀、九宫、社首坛奉祀官并于《社首颂》碑
阴刻名,扈从升朝官及内殿崇班、军校领刺史以上与蕃夷酋长并于《朝觐颂》碑
阴刻名。
明年二月,诏知兖州李迪、京东转运使马元方等同修圜封,以吕良首请,命
摄兖州助教。
政和三年,兖、郓耆寿、道释等及知开德府张为等五十二人表请东封,优诏
不允。六年,知兖州宋康年请下秘阁检寻祥符东封典故付臣经画。时蔡京当国,
将讲封禅以文太平,预具金绳、玉检及他物甚备,造舟四千艘,雨具亦千万计,
迄不能行。
汾阴后土。真宗东封之又明年,河中府言:“进士薛南及父老、僧道千二百
人列状乞赴阙,请亲祠后土。”诏不允。已而南又请,河南尹宁王元偓亦表请,
文武百僚诣东上阁门三表以请。诏明年春有事于汾阴后土,命知枢密院陈尧叟为
祀汾阴经度制置使,翰林学士李宗谔副之,枢密直学士戚纶、昭宣使刘承珪计度
发运,河北转运使李士衡、盐铁副使林特计度粮草,龙图阁待制王曙、西京左藏
库使张景宗、供备库使蓝继宗修治行宫、道路,宰臣王旦为大礼使,知枢密院王
钦若为礼仪使,参知政事冯拯为仪仗使,赵安仁为卤簿使,陈尧叟为桥道顿递使。
又以旦为天书仪卫使,钦若、安仁副之,丁谓为扶侍使,蓝继宗为扶侍都监,内
侍周怀政、皇甫继明为夹侍。发陕西、河东兵五千人赴汾阴给役,出厩马,增传
置,命翰林、礼院详定仪注,造玉册、祭器。先令尧叟诣后土祠祭告,分遣常参
官告天地、庙社、岳镇、海渎。
详定所言:“祀汾阴后土,请如封禅,以太祖、太宗并配。其方丘之制,八
角,三成,每等高四尺,上阔十六步。八陛,上陛广八尺,中广一丈,下广一丈
二尺。三重壝,四面开门。为瘗坎于坛之壬地外壝之内,方深取足容物。其后土
坛别无方色。正坐玉册,玉匮一副;配坐玉册,金匮二副;金泥,金绳。所用石
匮并盖三层,方广五尺,下层高二尺,上开牙缝一周,阔四寸,深五寸,中容玉
匮,其阔一尺,长一尺六寸。匮刻金绳道三周,各相去五寸,每缠绳处,阔一寸,
深五分。上层厚一尺,仍于上四角更刻牙缝,长八寸,深四寸。每缠金绳处深四
寸,方三寸五分,取容封宝。先即庙庭规地为坎,深五尺,阔容石匮及封固者。
先以金绳三道南北络石匮,候祀毕封匮讫,中书侍郎奉匮至庙,与太尉同置石匮
中,将作监加盖,系金绳毕,各填以石泥,印以‘天下同文之宝’,如社首封
<石感>制。帝省视后,将作监率执事更加盝顶石盖,然后封固如法。上为小坛,如方
丘状,广厚皆五尺。”
经度制置使诣脽上筑坛如方丘,庙北古双柏旁有堆阜,即其地为之。有司
请祭前七日遣祀河中府境内伏羲、神农、帝舜、成汤、周文武、汉文帝、周公庙
及于脽下祭汉、唐六帝。
四年正月,帝习仪于崇德殿。丁酉,法驾发京师。二月丙辰,至宝鼎县奉祇
宫。戊午,致斋。己未,遣入内都知邓永迁诣祠上衣服、供具。庚申,百官宿祀
所。是夜一鼓,扶侍使奉天书升玉辂,先至脽上。二鼓,帝乘金辂,法驾诣坛,
夹路设燎火,盘道回曲,周以黄麾仗。初,路出庙南,帝以未修谒,不欲乘舆辇
过其前,令凿路由庙后至坛次。翼日,帝服衮冕登坛,祀后土地祇,备三献,奉
天书于神坐之左次,以太祖、太宗配侑。
册文曰:“维大中祥符四年,岁次辛亥,二月乙巳朔,十七日辛酉,嗣天子
臣某,敢昭告于后土地祇:恭惟位配穹旻,化敷品汇。瞻言分壤,是宅景灵。备
礼亲祠,抑惟令典。肇启皇宋,混一方舆,祖祢绍隆,承平兹久。眇躬缵嗣,励
翼靡遑,厚德资生,绵区允穆,清宁孚祐,戴履蒙休。申锡宝符,震以珍物,虔
遵时迈,已建天封。明察礼均,有所未答,栉沐祇事,用致其恭。夷夏骏奔,瑄
牲以荐,肃然鄈上,对越坤元。式祈年丰,楙昭政本,兆民乐育,百福蕃滋,
介祉无疆,敢忘祇畏。恭以琮币、牺牲、粢盛、庶品,备兹瘗礼。皇伯考太祖皇
帝、皇考太宗皇帝侑神作主。尚享。”亲封玉册,正坐于玉匮,配坐于金匮,摄
太尉奉之以降,置于石匮,将作监封固之。
帝还次,改服通天冠、绛纱袍,乘辇谒后土庙,设登歌奠献,遣官分奠诸神。
至庭中,视所封石匮。还奉祇宫,钧容乐、太常鼓吹始振作。是日,诏改奉祇曰
太宁宫。壬戌,御朝觐坛受朝贺,肆赦,宴群臣于穆清殿、父老于宫门。穆清殿,
奉祇宫之前殿也。诏五使、从臣刻名碑阴。谒西岳庙,从官皆刻名庙中,仗卫仪
物大略如东封之制。命薛南试将作监主簿,以首请祠汾阴故也。
太清宫。大中祥符六年,亳州父老、道释、举人三千三百十六人诣阙,请车
驾朝谒太清宫,宰臣帅百官表请。诏以明年春亲行朝谒礼。命参知政事丁谓为奉
祀经度制置使、判亳州,翰林学士陈彭年副之,权三司使林特计度粮草。礼仪院
言:“按唐太清宫令,奠献用碧币,同人灵,故不用玉。今详太上老君,宜同天
神用玉。胙荐献圣祖大帝用四圭有邸。”诏用苍璧,太清宫用竹册一副。丁谓言:
“太清宫封藏太上老君宝册,请用玉匮各一副,长广一尺,高如之,检厚一寸二
分,长广如匮。刻金绳道五,封处深二分,方取容受命宝。石匮三层,各长五尺
三寸。阔四尺二寸,下层高二尺,中容玉匮,凿深尺二寸,长二尺五寸,阔尺三
寸。中层高一尺,南北刻金绳道三,相距各五寸,阔一寸,深五分。系金绳处各
深四分,方取容‘天下同文’宝,上层为盝顶盖。”以王旦为奉祀大礼使,向敏
中为仪仗使,王钦若为礼仪使,陈尧叟为卤簿使,丁谓为桥道顿递使。又以王旦
为天书仪卫使,王钦若同仪卫使,丁谓副之,兵部侍郎赵安仁为扶侍使,入内副
都知张继能为扶侍都监。帝朝谒玉清昭应宫,赐亳州真源县行宫名曰奉元,殿曰
迎禧。
七年正月十五日,发京师。十九日,至奉元宫,斋于迎禧殿。二十一日,帝
服通天冠、绛纱袍,奉上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加号册宝。夜漏上五刻,天书扶
侍使奉天书赴太清宫。二鼓,帝乘玉辂,驻大次。三鼓,奉天书升殿,改服衮冕,
行朝谒之礼,相王元偓为亚献,荣王元俨为终献。帝还大次,太尉奉册宝于玉匮,
缠以金绳,封以金泥,印以受命之宝,纳于醮坛石匮,将作监加石盖其上。群臣
称贺于大次。分命辅臣荐献诸殿,改奉元宫曰明道宫,奉安玉皇大帝像,改真源
曰卫真县。车驾次亳州城西,诣新立圣祖殿朝拜。至应天府朝拜圣祖殿,诏号曰
鸿庆宫,仍奉安太祖、太宗像。驾至自亳州,百官迎对于太一宫西之幄殿,有司
以卫真灵芝二百舆洎白鹿前导天书而入。帝服靴袍,乘大辇,备仪卫还宫。
先是,大中祥符元年正月乙丑,帝谓辅臣曰:“朕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将
半,方就寝,忽室中光曜,见神人星冠、绛衣,告曰:‘来月三日,宜于正殿建
黄箓道场一月,将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朕竦然起对,已复无见,命笔识
之。自十二月朔,即斋戒于朝元殿,建道场以伫神贶。适皇城司奏,左承天门屋
南角有黄帛曳鸱尾上,帛长二丈许,缄物如书卷,缠以青缕三道,封处有字隐隐,
盖神人所谓天降之书也。”王旦等皆再拜称贺。帝即步至承天门,瞻望再拜,遣
二内臣升屋,奉之下。旦跪奉而进,帝再拜受之,亲奉安舆,导至道场,付陈尧
叟启封。帛上有文曰:“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昚。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
九九定。”缄书甚密,抉以利刀方起。帝跪受,复授尧叟读之。其书黄字三幅,
词类《书·洪范》、老子《道德经》,始言帝能以至孝至道绍世,次谕以清净简
俭,终述世祚延永之意。读讫,帝复跪奉,蕴以所缄帛,盛以金匮。旦等称贺于
殿之北庑。丙寅,群臣入贺,于崇政殿赐宴,帝与辅臣皆蔬食。遣官奏告天地、
宗庙、社稷及京城祠庙。丁卯,有司设大次朝元殿之西廊,黄麾仗,宫县、登歌,
文武官陪列,帝服靴袍升殿,酌献三清天书。礼毕,步导入内。戊辰,大赦,改
元,百官并加恩,改左承天门为左承天祥符。
四月辛卯朔,天书再降内中功德阁。六月八日,封祀制置使王钦若言:“泰
山西南垂刀山上,有红紫云气,渐成华盖,至地而散。其日,木工董祚于灵液亭
北,见黄素书曳林木之上,有字不能识,言于皇城使王居正,居正睹上有御名,
驰告钦若,遂迎至官舍,授中使捧诣阙。”帝御崇正殿,趣召辅臣曰:“朕五月
丙子夜,复梦乡者神人言:‘来月上旬,当赐天书于泰山,宜斋戒祇受。’朕虽
荷降告,未敢宣露,惟密谕王钦若等,凡有祥异即上闻。朕今得其奏,果与梦协。
上天眷佑,惟惧不称。”王旦等曰:“陛下至德动天,感应昭著,臣等不胜大庆。”
再拜称贺。己亥,迎导天书,安于含芳园之正殿。辛丑,帝致斋。翼曰,备法驾
诣殿再拜受,授陈尧叟启封。其文曰:“汝崇孝奉吾,育民广福。锡尔嘉瑞,黎
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寿历遐岁。”读讫,复奉以升殿。
九月甲子,告太庙,奉安天书朝元殿,建道场。扶侍使上香,庭中奏法曲,
将行礼,诣幄殿酌献讫,奉以玉辂,中设几褥,夹侍立旁,周以黄麾仗,前后部
鼓吹,道门威仪。扶侍使以下前导,封禅日皆奉以升坛,置正位之东。自是凡举
大礼,皆如此制。于是制行殿供物,定仪仗千六百人。每岁元日,召宰臣、宗室
至禁中朝拜。前一日,却去荤茹。帝自制誓文,刻石,置玉清昭应宫宝符阁下,
摹刻天书奉安昭应宫刻玉殿,行酌献礼,令刻玉使日赴殿行香,副使已下,日莅
事焉。
天禧元年正月,诏以十五日行宣读天书之礼。前二日,斋于长春殿,以王钦
若为宣读天书礼仪使。有司设次天安殿,中位玉皇像,置录本天书于东,圣祖板
位于西,建金箓道场三昼夜。其日三鼓,帝服通天冠、绛纱袍诣道场,焚香再拜,
西向立,百官朝服升殿。摄中书令任中正跪奏:“嗣天子臣某,谨与宰臣等宣读
天书,讲求圣意,虔思睿训,抚育生民。”仪卫使王旦跪取左承天门天书置案上,
摄殿中监张景宗、张继能捧案,摄司徒王曾、摄司空张知白跪展天书,摄太尉向
敏中宣读,每句已,即详绎其旨,言上天训谕之意,摄中书令王钦若录之。宣读
毕,摄侍中张旻跪奏:“嗣天子臣某,敢不虔遵天命。”仪卫使受天书,跪纳匣
中。又取功德阁天书、泰山天书宣读如上仪。王钦若跪进所录天书,帝跪受之,
登歌酌献。礼毕,奉天书还内。帝自作《钦承宝训述》以示中外。是月之朔,又
奉天书升太初殿,恭上玉皇大天帝圣号宝册、衮服焉。
帝于大中祥符五年十月语辅臣曰:“朕梦先降神人传玉皇之命云:‘先令汝
祖赵某授汝天书,令再见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翼日,复梦神人传天尊言:
‘吾坐西,斜设六位以候。’是日,即于延恩殿设道场。五鼓一筹,先闻异香,
顷之,黄光满殿,蔽灯烛,睹灵仙仪卫天尊至,朕再拜殿下。俄黄雾起,须臾雾
散,由西陛升,见侍从在东陛。天尊就坐,有六人揖天尊而后坐。朕欲拜六人,
天尊止令揖,命朕前,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赵之始祖,再降,乃轩辕
皇帝,凡世所知少典之子,非也。母感电梦天人,生于寿丘。后唐时,奉玉帝命,
七月一日下降,总治下方,主赵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
志。’即离坐,乘云而去。”王旦等皆再拜称贺。即召旦等至延恩殿,历观临降
之所,并布告天下,命参知政事丁谓、翰林学士李宗谔、龙图阁待制陈彭年与礼
官修崇奉仪注。闰十月,制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
尊大帝,圣祖母号曰元天大圣后,遣官就南郊设昊天及四位告之。
七年九月,即滋福殿设玉皇像,奉圣号匣,安于朝元殿后天书刻玉幄次。诏
以来年正月上玉帝圣号,帝亲撰文,及天书下,亦以此日奏告,仍定仪式班之。
以王旦为奏告大礼使,向敏中为仪仗使,寇准为卤簿使,丁谓为礼仪使,王嗣宗
为桥道顿递使。
八年正月朔,驾诣玉清昭应宫奉表奏告,上玉皇大帝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
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奉刻玉天书安于宝符阁,以帝御容侍立于侧,升阁酌献。
复朝拜明庆二圣殿。礼毕还宫,易常服,御崇德殿,百官称贺。
九年,诏以来年正月朔诣玉清昭应宫上玉皇圣号宝册,二日诣景灵宫上圣祖
天尊大帝徽号。十二月己亥,奉宝册、仙衣安于文德殿,乃斋于天安殿后室。四
鼓,帝诣天安殿酌献天书毕,大驾赴玉清昭应宫,衮冕升太初殿,奉册讫,奠玉
币,荐馔三献,饮福,登歌,二舞,望燎,如祀昊天上帝仪。毕,诣二圣殿,奉
上绛纱袍,奉币进酒,分遣摄殿中监上紫微大帝绛纱袍、七元辅弼真君红绡衣、
翊圣保德真君皂袍。帝改服靴袍,诣紫微殿、宝符阁焚香,群臣诣集禧殿门表贺。
是日,天书赴景灵宫,大驾次至,斋于明福殿。二日,帝服衮冕,诣天兴殿奉上
圣祖天尊大帝册宝、仙衣,荐献如上仪。乃改服诣保宁阁焚香,还宫,群臣入贺
于崇德殿。命诸州设罗天大醮,先建道场二十七日。命王旦为兖州太极观奉上宝
册使,赵安仁副之,遣官摄中书侍郎、殿中监,押当册宝、仙衣。二月丁亥,帝
斋于长春殿。翼日,有司设圣母板位文德殿,行酌献礼,拜授册宝于王旦、仙衣
于赵安仁,以升金辂,具卤簿仪卫,所过禁屠宰。三月乙巳,旦等诣观奉册上懿
号曰圣祖母元天大圣后。其日,帝不视朝。礼毕,群臣入贺,赐饮崇德殿。
徽宗政和六年九月朔,复奉玉册、玉宝,上玉帝尊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
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盖以论者析玉皇大天帝、昊天上帝言之,不能致一故也。
又诏以王者父天母地,乃者只率万邦黎庶,强为之名,以玉册、玉宝昭告上帝,
而地祇未有称谓,谨上徽号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
明年五月,诣玉清和阳宫奉上宝册,所用之礼,以瘗坎易燎柴,设望瘗位,
玉以黄琮及两珪有邸,币以黄,舞以八成,其余并如奉上玉皇尊号之仪。徽宗崇
尚道教,制郊祀大礼,以方士百人执威仪前引,分列两序,立于坛下。
政和三年十一月五日,恭上神宗、哲宗徽号于太庙。翌日,祀昊天上帝于圜
丘。太师蔡京奏:“天神降格,实为大庆,乞付史馆。”帝出手诏,播告天下。
群臣诣东上阁门拜表称贺,御制《天真示现记》,寻以天神降日为天应节,即其
地建迎真宫。明年夏至,躬祀方丘,又制《神应记》,略云:“羽卫多士,奉辇
武夫,与陪祝官,顾瞻中天,有形有象,若人若鬼,持矛执戟,列于空际,见者
骇愕。”仍遣使奏告陵庙,诏天下。
又用方士魏汉津之说,备百物之象,铸鼎九,于中太一宫南为殿奉安之,各
周以垣,上施埤堄,墁如方色,外筑垣环之,曰九成宫。中央曰帝鼐,其色黄,
祭以土王日,为大祠,币用黄,乐用宫架。北方曰宝鼎,其色黑,祭以冬至,币
用皂。东北方曰牡鼎,其色青,祭以立春,币用皂。东方曰苍鼎,其色碧,祭以
春分,币用青。东南曰冈鼎,其色绿,祭以立夏,币用绯。南方曰彤鼎,其色紫,
祭以夏至,币用绯。西南曰阜鼎,其色黑,祭以立秋,币用白。西方曰皛鼎,其
色赤,祭以秋分,币用白。西北曰魁鼎,其色白,祭以立冬,币用皂。八鼎皆为
中祠,乐用登歌,享用素馔,复于帝鼐之宫立大角鼎星祠。
崇宁四年八月,奉安九鼎,以蔡京为定鼎礼仪使。帝幸九成宫酌献。九月朔,
百官称贺于大庆殿,如大朝会仪。郑居中言:“亳州太清宫道士王与之进《黄帝
崇天祀鼎仪诀》,皆本于天元玉册、九宫太一,合于汉津所授上帝锡夏禹隐文。
同修为《祭鼎仪范》,修成《鼎书》十七卷、《祭鼎仪范》六卷。先是,诏曰:
“九鼎以奠九州,以御神奸,其用有法,后失其传。阅王与之所上《祀仪》,推
鼎之意,施于有用,盖非今人所能作。去古绵邈,文字杂糅,可择其当理合经,
修为定制,班付有司。”至是书成,并以每岁祀鼎常典,付有司行之。
又诏以铸鼎之地作宝成宫,总屋七十一区,中置殿曰神灵,以祠黄帝;东庑
殿曰成功,祀夏后氏;西庑殿曰持盈,祠周成王及周公、召公;后置堂曰昭应,
祀唐李良及隐士嘉成侯魏汉津。太常礼部言:“每岁欲于大乐告成崇政殿元进乐
日,秋八月二十七日举祀事,祀黄帝依感生帝、神州地祇为大祠,币用黄,乐用
宫架,祝文依祀圣祖称嗣皇帝臣名。其成功、持盈二殿,礼用中祀,币各用白。
昭应堂礼用小祀,并以素馔。”从之。
政和六年,用方士王仔昔议,定鼎阁于天章阁,自九成宫徙九鼎奉安之。又
诏改帝鼐为隆鼐,正南彤鼎为明鼎,西南阜鼎为顺鼎,正西皛鼎为蕴鼎,西北魁
鼎为健鼎,正北宝鼎如旧,东北牡鼎为和鼎,正东苍鼎为育鼎,东南冈鼎为洁鼎,
鼎阁为圜象徽调之阁。阁上神像,左周鼎星君,中帝席星君,右大角星君;阁下
鼎鼐神像,各守逐鼎布列,亦用仔昔议也。驾诣鼎阁奉安神像,明日复诣阁行香,
百僚陪位。其后,又诏九鼎新名乃狂人妄改,皆无依据,宜复旧名,惟圜象徽调
阁仍旧。
八年,用方士言,铸神霄九鼎成,曰太极飞云洞劫之鼐、苍壶祀天贮醇酒之
鼎、山岳五神之鼎、精明洞渊之鼎、天地阴阳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
灵光晃耀炼神之鼎、苍龟火蛇虫鱼金轮之鼎,奉安于上清宝箓宫神霄殿,与魏汉
津所铸,凡十八鼎焉。

[发帖际遇]: 林风卖下一个mod的制作人绝密采访稿,狂赚银两14.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五 志第五十八

◎礼八(吉礼八)
○文宣王庙 武成王庙 先代陵庙 诸神祠
至圣文宣王。唐开元末升为中祠,设从祀,礼令摄三公行事。朱梁丧乱,从
祀遂废。后唐长兴二年,仍复从祀。周显德二年,别营国子监,置学舍。宋因增
修之,塑先圣、亚圣、十哲像,画七十二贤及先儒二十一人像于东西庑之木壁,
太祖亲撰《先圣》、《亚圣赞》,十哲以下命文臣分赞之。建隆中,凡三幸国子
监,谒文宣王庙。太宗亦三谒庙。诏绘三礼器物、制度于国学讲论堂木壁。又命
河南府建国子监文宣王庙,置官讲说及赐《九经》书。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泰山,诏以十一月一日幸曲阜,备礼谒文宣王庙。内
外设黄麾仗,孔氏宗属并陪位,帝服靴袍,行酌献礼。又幸叔梁纥堂,命官分奠
七十二弟子、先儒洎叔梁纥、颜氏。初,有司定仪肃揖,帝特展拜,以表严师崇
儒之意,亲制赞,刻石庙中。复幸孔林,以树拥道,降舆乘马,至文宣王墓,设
奠再拜,诏追谥曰玄圣文宣王,祝文进署,祭以太牢,修饰祠宇,给便近十户奉
茔庙。仍追封叔梁纥为齐国公,颜氏鲁国太夫人,伯鱼母开官氏,郓国夫人。
二年五月乙卯,诏追封十哲为公,七十二弟子为侯,先儒为伯或赠官。亲制
《玄圣文宣王赞》,命宰相等撰颜子以下赞,留亲奠祭器于庙中,从官立石刻名。
既以国讳,改谥至圣文宣王。赐孔氏钱帛,录亲属五人并赐出身,又赐太宗御制、
御书一百五十卷,银器八百两。诏太常礼院定州县释奠器数:先圣、先师每坐酒
尊一、笾豆八、簋二、簠二、俎三、罍一、洗一、篚一,尊皆加勺、幂,各置于
坫,巾共二,烛二,爵共四,坫。有从祀之处,诸坐各笾二、豆二、簋一、簠一、
俎一、烛一、爵一。仁宗再幸国子监,谒文宣王庙,皆再拜焉。
熙宁七年,判国子监常秩等请立孟轲、扬雄像于庙廷,仍赐爵号,又请追尊
孔子以帝号。下两制礼官详定,以为非是而止。
京兆府学教授蒋夔请以颜回为兖国公,毋称先师,而祭不读祝,仪物一切降
杀,而进闵子骞九人亦在祀典。礼官以孔子、颜子称号,历代各有据依,难辄更
改,仪物祝献,亦难降杀,所请九人,已在祀典。熙宁祀仪,十哲皆为从祀,惟
州县释奠未载。请自今二京及诸州春秋释奠,并准熙宁祀仪。
诏封孟轲邹国公。晋州州学教授陆长愈请春秋释奠,孟子宜与颜子并配。议
者以谓凡配享、从祀,皆孔子同时之人,今以孟轲并配,非是。礼官言:“唐贞
观以汉伏胜、高堂生、晋杜预、范宁之徒与颜子俱配享,至今从祀,岂必同时?
孟子于孔门当在颜子之列,至于荀况、扬雄、韩愈,皆发明先圣之道,有益学者,
久未配食,诚阙典也。请自今春秋释奠,以孟子配食,荀况、扬雄、韩愈并加封
爵,以世次先后,从祀于左丘明二十一贤之间。自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邹国
公像,冠服同兖国公。仍绘荀况等像于从祀:荀况,左丘明下;扬雄,刘向下;
韩愈,范宁下。冠服各从封爵。”诏如礼部议,荀况封兰陵伯,扬雄封成都伯,
韩愈封昌黎伯,令学士院撰赞文。又诏太常寺修四孟释菜仪。
元祐六年,幸太学,先诣国子监至圣文宣王殿行释奠礼,一献再拜。
崇宁初,封孔鲤为泗水侯,孔伋为沂水侯。诏:“古者,学必祭先师,况都
城近郊,大辟黉舍,聚四方之士,多且数千,宜建文宣王庙,以便荐献。”又诏:
“王安石可配享孔子庙,位于邹国公之次。”国子监丞赵子栎言:“唐封孔子为
文宣王,其庙像,内出王者衮冕衣之。今乃循五代故制,服上公之服。七十二子
皆周人,而衣冠率用汉制,非是。”诏孔子仍旧,七十二子易以周之冕服。又诏
辟雍文宣王殿以“大成”为名。帝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殿,皆再拜行酌献礼,遣
官分奠兖国公而下。国子司业蒋静言:“先圣与门人通被冕服,无别。配享、从
祀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周之服,公之衮冕九章,侯、伯之鷩冕七章。衮,公
服也,达于上。郑氏谓公衮无升龙,误矣。考《周官》司服所掌,则公之冕与王
同;弁师所掌,则公之冕与王异。今既考正配享、从祀之服,亦宜考正先圣之冕
服。”于是增文宣王冕为十有二旒。
大观二年,从通仕郎侯孟请,绘子思像,从祀于左丘明二十四贤之间。议礼
局言:“建隆三年,诏国子监庙门立戟十六,用正一品礼。大中祥符二年,赐曲
阜庙桓圭,从上公之制。又《史记·弟子传》曰,受业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七人,
自颜回至公孙龙三十五人颇有年名及受业见于书传,四十二人姓名仅存。《家语》
曰,七十二弟子皆升堂入室者。按《唐会要》七十七人,而《开元礼》止七十二
人,又复去取不一。本朝议臣,断以七十二子之说,取琴张等五人,而去公夏首
等十人。今以《家语》、《史记》参定,公夏首、后处、公肩定、颜祖、鄡单、
罕父黑、秦商、原抗、乐欬、廉洁,《唐会要》、《开元礼》亦互见之,皆有伯
爵,载于祀典。请追赠侯爵,使预祭享。”诏封公夏首钜平侯,后处胶东侯,公
肩定梁父侯,颜祖富阳候,鄡单聊城侯,罕父黑祈乡侯,秦商冯翊候,原抗乐
平侯,乐欬建成侯,廉洁胙城侯。又诏改封曾参武城侯,颛孙师颍川侯,南宫纟
舀汶阳侯,司马耕睢阳侯,琴张阳平侯,左丘明中都伯,谷梁赤睢陵伯,戴圣考
城伯,以所封犯先圣讳也。
政和三年,诏封王安石舒王,配享;安石子雱临川伯,从祀。《新仪》成,
以孟春元日释菜,仲春、仲秋上丁日释奠。以兖国公颜回、邹国公孟轲、舒王王
安石配享殿上;琅邪公闵损、东平公冉耕、下邳公冉雍、临淄公宰予、黎阳公端
木赐并西向,彭城公冉求、河内公仲由、丹阳公言偃、河东公卜商、武城侯曾参
并东向;东庑。颍川侯颛孙师以下至成都伯扬雄四十九人并西向,西庑,长山侯
林放以下至临川伯王雱四十八人并东向。颁辟雍大成殿名于诸路州学。
五年,太常寺言:“兖州邹县孟子庙,诏以乐正子配享,公孙丑以下从祀,
皆拟定其封爵:乐正子克利国侯,公孙丑寿光伯,万章博兴伯,告子不害东阿伯,
孟仲子新泰伯,陈臻蓬莱伯,充虞昌乐伯,屋庐连奉符伯,徐辟仙源伯,陈代沂
水伯,彭更雷泽伯,公都子平阴伯,咸丘蒙须城伯,高子泗水伯,桃应胶水伯,
盆成括莱阳伯,季孙丰城伯,子叔承阳伯。”大晟乐成,诏下国子学选诸生肄习,
上丁释奠,奏于堂上,以祀先圣。
靖康元年,右谏议大夫杨时言王安石学术之谬,请追夺王爵,明诏中外,毁
去配享之像,使邪说淫辞不为学者之惑。诏降安石从祀庙廷。尚书傅墨卿言:
“释奠礼馔,宜依元丰祀仪陈设,其《五礼新仪》勿复遵用。”
时又有算学。大观三年,礼部、太常寺请以文宣王为先师,兖、邹、荆三国
公配享,十哲从祀。自昔著名算数者画像两庑,请加赐五等爵,随所封以定其服。
于是中书舍人张邦昌定算学:封风后上谷公,箕子辽东公,周大夫商高郁夷公,
大挠涿鹿公,隶首阳周公,容成平都公,常仪原都公,鬼俞区宜都公,商巫咸河
东公,晋史苏晋阳伯,秦卜徒父颍阳伯,晋卜偃平阳伯,鲁梓慎汝阳伯,晋史赵
高都伯,鲁卜楚丘昌衍伯,郑裨灶荥阳伯,赵史墨易阳伯,周荣方美阳伯,齐甘
德菑川伯,魏石申隆虑伯,汉鲜于妄人清泉伯,耿寿昌安定伯,夏侯胜任城伯,
京房乐平伯,翼奉良成伯,李寻平陵伯,张衡西鄂伯,周兴慎阳伯,单飏湖陆伯,
樊英鲁阳伯,晋郭璞闻喜伯,宋何承天昌卢伯,北齐宋景业广宗伯,隋萧吉临湘
伯,临孝恭亲丰伯,张胄玄东光伯,周王朴东平伯,汉邓平新野子,刘洪蒙阴子,
魏管辂平原子,吴赵逵谷城子,宋祖冲之范阳子,后魏商绍长乐子,北齐信都芳
乐城子,北齐许遵高阳子,隋耿询湖熟子,刘焯昌亭子,刘炫景城子,唐傅仁均
博平子,王孝通介休子,瞿昙罗居延子,李淳风昌乐子,王希明琅琊子,李鼎祚
赞皇子,边冈成安子,汉郎顗观阳子,襄楷隰阴子,司马季主夏阳男,落下闳阆
中男,严君平广都男,魏刘徽淄乡男,晋姜岌成纪男,张丘建信成男,夏侯阳平
陆男,后周甄鸾无极男,隋卢大翼成平男。寻诏以黄帝为先师。
礼部员外郎吴时言:“书画之学,教养生徒,使知以孔子为师,此道德之所
以一也。若每学建立殿宇,则配食、从祀,难于其人。请春秋释奠,止令书画博
士量率职事生员,陪预执事,庶使知所宗师。医学亦准此。”诏皆从之。
其释奠之礼:景德四年,同判太常礼院李维言:“按《开宝通礼》,诸州释
奠,并刺史致斋三日,从祭之官斋于公馆。祭日,刺史为初献,上佐为亚献,博
士为终献。今诸州长吏不亲行祀,非尊师重教之道。”诏太常礼院检讨以闻。按
《五礼精义》,州县释奠,刺史、县令初献,上佐、县丞亚献,州博士、县主簿
终献。有故,以次官摄之。大中祥符三年,判国子监孙奭言:“上丁释奠,旧礼
以祭酒、司业、博士充三献官,新礼以三公行事,近岁止命献官两员临时通摄,
未副崇祀向学之意。望自今备差太尉、太常、光禄卿以充三献。”又命崇文院刊
《释奠仪注》及《祭器图》颁之诸路。熙宁五年,国子监言:“旧例遇贡举岁,
礼部贡院集诸州府所贡第一人谒奠先圣,如春秋释奠仪。况春秋自有释奠礼,请
罢贡举人谒奠。”崇宁,议礼局言:“太学献官、太祝、奉礼,皆以法服,至于
郡邑,则用常服。望命有司降祭服于州县,凡献官、祝、礼,各服其服,以尽事
神之仪。”诏以衣服制度颁使州县自造焉。
其谒先师之礼:建隆二年,礼院准礼部贡院移,按《礼阁新仪》云:“旧仪
无贡举人谒先师之文。开元二十六年,诏诸州贡举人见讫,就国子监谒先师,官
为开讲,质问疑义,所司设食。昭文、崇文两馆学士及监内诸举人亦准此。”自
后诸州府贡举人,十一月朔日正衙见讫,择日谒先师,遂为常礼。大观初,大司
成强渊明言:“考之礼经,士始入学,有释菜之仪。请自今每岁贡士始入辟雍,
并以元日释菜于先圣。”其仪:献官一员,以丞或博士;分奠官八员,以博士、
正录;大祝一员,以正录。应祀官前释菜一日赴学,各宿其次。至日,诣文宣王
殿常服行礼,贡士初入学者陪位于庭,其他亦略仿释奠之仪。绍兴十年,诏与大
社、大稷并为大祀。淳熙四年,去王雱画像。淳祐元年正月,理宗幸太学,诏以
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从祀,黜王安石。景定二年,皇太子诣学,请
以张栻、吕祖谦从祀。从之。
咸淳三年,诏封曾参郕国公,孔伋沂国公,配享先圣。封颛孙师陈国公,
升十哲位。复以邵雍、司马光列从祀。其序:兖国公、郕国公、沂国公、邹国
公,居正位之东面,西向北上,为配位;费公闵损、薛公冉雍、黎公端木赐、卫
公仲由、魏公卜商,居殿上东面,西向北上,郓公冉耕、齐公宰予、徐公冉求、
吴公言偃、陈公颛孙师,居殿上西面,东向北上,为从祀;东庑,金乡侯澹台灭
明、任城侯原宪、汝阳侯南宫适、莱芜侯曾点、须昌侯商瞿、平舆侯漆雕开、睢
阳侯司马耕、平阴侯有若、东阿侯巫马施、阳谷侯颜辛、上蔡侯曹恤、枝江侯公
孙龙、冯翊侯秦祖、雷泽侯颜高、上邽侯壤驷赤、成邑侯石作蜀、钜平侯公夏首、
胶东侯后处、济阳侯奚容点、富阳侯颜祖、滏阳侯句井疆、鄄城侯秦商、即墨侯
公祖句兹、武城侯县成、汧源侯燕伋俯句侯颜之仆、建成侯乐劾、堂邑侯颜何、
林虑侯狄黑、郓城侯孔忠、徐城侯公西点、临濮侯施之常、华亭侯秦非、文登侯
申枨、济阴侯颜哙、泗水侯孔鲤、兰陵伯荀况、睢陵伯谷梁赤、莱芜伯高堂生、
乐寿伯毛苌、彭城伯刘向、中牟伯郑众、缑氏伯杜子春、良乡伯卢植、荥阳伯服
虔、司空王肃、司徒杜预、昌黎伯韩愈、河南伯程颢、新安伯邵雍、温国公司马
光、华阳伯张栻,凡五十二人,并西向;西庑,单父侯宓不齐、高密侯公冶长、
北海侯公皙哀、曲阜侯颜无繇、共城侯高柴、寿张侯公伯寮、益都侯樊须、钜野
侯公西赤、千乘侯梁鳣、临沂侯冉孺、沐阳侯伯虔、诸城侯冉季、濮阳侯漆雕哆、
高苑侯漆雕徒父、邹平侯商泽、当阳侯任不齐、牟平侯公良孺、新息侯秦冉、梁
父侯公肩定、聊城侯鄡单、祁乡侯罕父黑、淄川侯申党、厌次侯荣旂、南华侯
左人郢、朐山侯郑国、乐平侯原亢、胙城侯廉洁、博平侯叔仲会、高堂侯邽巽、
临朐侯公西舆如、内黄侯蘧瑗、长山侯林放、南顿侯陈亢、阳平侯琴张、博昌侯
步叔乘、中都伯左丘明、临淄伯公羊高、乘氏伯伏胜、考城伯戴圣、曲阜伯孔安
国、成都伯扬雄、歧阳伯贾逵、扶风伯马融、高密伯郑玄、任城伯何休、偃师伯
王弼、新野伯范宁、汝南伯周敦颐、伊阳伯程颐、郿伯张载、徽国公朱熹、开封
伯吕祖谦,凡五十二人,并东向。
昭烈武成王。自唐立太公庙,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上元初,封为武成王,
始置亚圣、十哲等,后又加七十二弟子。梁废从祀之祭,后唐复之。太祖建隆三
年,诏修武成王庙,与国学相对,命左谏议大夫崔颂董其役,仍令颂检阅唐末以
来谋臣、名将勋绩尤著者以闻。四年四月,帝幸庙,历观图壁,指白起曰:“此
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命去之。景德四年,诏西京择地建庙,如
东京制。大中祥符元年,加谥昭烈。
初,建隆议升历代功臣二十三人,旧配享者退二十二人。庆历仪,自张良、
管仲而下依旧配享,不用建隆升降之次。元丰中,国子司业朱服言:“释奠文宣
王,以国子祭酒、司业为初献,丞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太祝、奉礼并以监学官
充。及上戊释奠武成王,以祭酒、司业为初献,其亚献、终献及读祝、捧币,令
三班院差使臣充之。官制未行,武学隶枢密院,学官员数少,故差右选。今武学
隶国子监,长、贰、丞、簿,官属已多,请并以本监官充摄行事,仍令太常寺修
入《祀仪》。”
政和二年,武学谕张滋言:“《诗》云‘赫赫南仲’、‘维师尚父’、‘文
武吉甫’、‘显允方叔’、‘王命召虎’、‘程伯休父’,是均为周将,功著声
诗,今昔所尊惟一尚父,而南仲、吉甫之徒不预配食,余如却縠之阅礼乐、敦诗
书,尉缭以言为学者师法,不当弃而不录,请并配食。”博士孙宗鉴亦请以黄石
公配。后有司讨论不定,国子监丞赵子崧复言之。
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除本传已有封爵者,其未经封爵之人,
齐相管仲拟封涿水侯,大司马田穰苴横山侯,吴大将军孙武沪渎侯,越相范蠡遂
武侯,燕将乐毅平虏侯,蜀丞相诸葛亮顺兴侯,魏西河守吴起封广宗伯,齐将孙
膑武清伯,田单昌平伯,赵将廉颇临城伯,秦将王翦镇山伯,汉前将军李广怀柔
伯,吴将军周瑜平虏伯。”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管仲、孙武、乐毅、
诸葛亮、李勣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东庑,白起、
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
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
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西庑,吴起、田单、
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
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
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凡七十二将云。
绍兴七年五月,太常博士黄积厚乞以仲春、仲秋上戊日行礼。十一年五月,
国子监丞林保奏:“窃见昭烈武成王享以酒脯而不用牲牢,虽曰时方多事,礼用
绵蕝,然非所以右武而励将士也。乞今后上戊释奠用牲牢,以管仲至郭子仪十八
人祀于殿上。”从之。
乾道六年,诏武成王庙升李晟于堂上,降李勣于李晟位次,仍以曹彬从祀。
先是,绍兴间,右正言都民望言:“李勣邪说误国,唐祀几灭,李晟有再造王室
之勋;宜升李晟于堂上,置李勣于河间王孝恭之下。”至是,著作郎傅伯寿言:
“武成庙从祀,出于唐开元间,一时铨次,失于太杂。如尹吉甫之伐玁狁,召
虎之平淮夷,寔亚鹰扬之烈;陈汤、傅介子、冯奉世、班超之流,皆为有汉之隽
功;在晋则谢安、祖逖,在唐则王忠嗣、张巡辈,皆不得预从祀之列。窃闻迩日
议臣请以本朝名将从祀,谓宜并诏有司,讨论历代诸将,为之去取,然后与本朝
名将,绘于殿庑,亦乞取建隆、建炎以来骁俊忠概之臣,功烈暴于天下者,参陪
庙祀。”故有是命。
先代陵庙及录名臣后。建隆元年,诏:“前代帝王陵寝、忠臣贤士丘垅,或
樵采不禁、风雨不芘,宜以郡国置户以守,隳毁者修葺之。”
乾德初,诏:“历代帝王,国有常享,著于甲令,可举而行。自五代乱离,
百司废坠,匮神乏祀,阙孰甚焉。按《祠令》,先代帝王,每三年一享,以仲春
之月,牲用太牢,祀官以本州长官,有故则上佐行事。官造祭器,送诸陵庙。”
又诏:“先代帝王,载在祀典,或庙貌犹在,久废牲牢,或陵墓虽存,不禁樵采。
其太昊、炎帝、黄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成汤、周文王武王、汉高帝光
武、唐高祖太宗,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商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周成
王康王、汉文帝宣帝、魏太祖、晋武帝、后周太祖、隋高祖,各置三户,岁一享
以太牢;秦始皇帝、汉景帝武帝明帝章帝、魏文帝、后魏孝文帝、唐玄宗宪宗肃
宗宣宗、梁太祖、后唐庄宗明宗、晋高祖,各置守陵两户,三年一祭以太牢;周
桓王景王威烈王、汉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献帝、魏明帝
高贵乡公陈留王、晋惠帝怀帝愍帝、西魏文帝、东魏孝静帝、唐高宗中宗睿宗德
宗顺宗穆宗代宗敬宗文宗武宗懿宗僖宗昭宗、梁少帝、后唐末帝诸陵,常禁樵采。”
寻又禁河南府民耕晋、汉庙壖地。凡诸陵有经开发者,有司造衮冕服、常服各
一袭,具棺椁以葬,掩坎日,所在长吏致祭。
又诏前代功臣、烈士,详其勋业优劣以闻。有司言:“齐孙膑晏婴、晋程婴
公孙杵臼、燕乐毅、汉曹参陈平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霍光、蜀昭烈帝关羽张飞
诸葛亮、唐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李靖李勣尉迟恭浑瑊段秀实等,皆勋德高迈,为
当时之冠;晋赵简子、齐孟尝君、赵赵奢、汉邴吉、唐高士廉唐俭岑文本马周为
之次;南燕慕容德、唐裴寂、元稹又次之。”诏孙膑等各置守冢三户,赵简子等
各二户,慕容德等禁樵采;其有开毁者,皆具棺椁、朝服以葬,掩坎日致祭,长
吏奉行其事。
景德元年,诏:“前代帝王陵寝,名臣贤士、义夫节妇坟垄,并禁樵采,摧
毁者官为修筑;无主者碑碣、石兽之类,敢有坏者论如律。仍每岁首所在举行此
令。”郑州给唐相裴度守坟三户,赐秦国忠懿王钱俶守坟三户。加谥太公望昭烈
武成王,建庙青州,周公旦追封文宪王,建庙兖州,春秋委长吏致祭。
熙宁元年,从知濮州韩铎请:“尧陵在雷泽县东谷林山,陵南有尧母庆都灵
台庙,请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五户,免其租,奉洒扫。”又以中丞邓润甫言,
唐诸陵陵已定顷亩外,其余许耕佃为守陵户,余并禁止。先是,仁宗尝录唐张九
龄九代孙锡,狄仁杰裔孙国宝,郭子仪孙元亨,长孙无忌孙宏,皆命以官。神宗
又录魏征孙道严,段秀实十二世孙昊、八世孙文酉,仍复其家。
元祐六年,诏相州商王河亶甲冢、沂州费县颜真卿墓并载祀典。先是,乾德
中,定先代帝王配享仪,下诸州以时荐祭,牲用羊、豕,政和议礼局遂为定制。
绍兴元年,命祠禹于越州,及祠越王句践,以范蠡配。淳熙四年,静江守臣
张栻奏所领州有唐帝祠,其山曰尧山;有虞帝祠,其山曰虞山;请著之祀典。十
四年,衡州守臣刘清之奏:“史载炎帝陵在长沙茶陵,祖宗时给近陵七户守视,
禁其樵牧,宜复建庙,给户如故事。”淳祐八年,湖南安抚大使、知潭州陈韡再
言,从之。
初,绍兴二年,驾部员外郎李愿奏:“程婴、公孙杵臼于赵最为功臣,神宗
皇嗣未建,封婴为成信侯,杵臼为忠智侯,命绛州立庙,岁时奉祀,其后皇嗣众
多。今庙宇隔绝,祭亦弗举,宜于行在所设位望祭。”从之。十一年,中书舍人
朱翌言:“谨按晋国屠岸贾之乱,韩厥正言以拒之,而婴、杵臼皆以死匿其孤,
卒立赵武,而赵祀不绝,厥之功也。宜载之祀典,与婴、杵臼并享春秋之祀,亦
足为忠义无穷之劝。”礼寺亦言:“崇宁间已封厥义成侯,今宜依旧立祚德庙致
祭。”十六年,加婴忠节成信侯,杵臼通勇忠智侯,厥忠定义成侯。后改封婴疆
济公,杵臼英略公,厥启侑公,升为中祀。
诸祠庙。自开宝、皇祐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
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增入祀典。熙宁复诏应祠庙祈祷灵验,而未有爵号,
并以名闻。于是太常博士王古请:“自今诸神祠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额者加封
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从其本封。妇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
其封号者初二字,再加四字。如此,则锡命驭神,恩礼有序。欲更增神仙封号,
初真人,次真君。”大观中,尚书省言,神祠加封爵等,未有定制,乃并给告、
赐额、降敕。已而诏开封府毁神祠一千三十八区,迁其像入寺观及本庙,仍禁军
民擅立大小祠。秘书监何志同言:“诸州祠庙多有封爵未正之处,如屈原庙,在
归州者封清烈公,在潭州者封忠洁侯。永康军李冰庙,已封广济王,近乃封灵应
公。如此之类,皆未有祀典,致前后差误。宜加稽考,取一高爵为定,悉改正之。
他皆仿此。”故凡祠庙赐额、封号,多在熙宁、元祐、崇宁、宣和之时。
其新立庙:若何承矩、李允则守雄州,曹玮帅秦州,李继和节度镇戎军,则
以有功一方者也。韩琦在中山,范仲淹在庆州,孙冕在海州,则以政有威惠者也。
王承伟筑祁州河堤,工部员外郎张夏筑钱塘江岸,则以为人除患者也。封州曹觐、
德庆府赵师旦、邕州苏缄、恩州通判董元亨、指挥使马遂,则死于乱贼者也。其
王韶于熙河,李宪于兰州,刘氵扈于水洛城,郭成于怀庆军,折御卿于岚州,作
坊使王吉于麟州神堂砦,各以功业建庙。寇准死雷州,人怜其忠,而赵普祠中山、
韩琦祠相州,则以乡里,皆载祀典焉。其他州县岳渎、城隍、仙佛、山神、龙神、
水泉江河之神及诸小祠,皆由祷祈感应,而封赐之多,不能尽录云。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六 志第五十九

◎礼九(吉礼九)
○宗庙之制
宗庙之制。建隆元年,有司请立宗庙,诏下其议。兵部尚书张昭等奏:“谨
案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始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
之外,祀契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之外,祀太祖与文王、武王也。汉初立庙,
悉不如礼。魏、晋始复七庙之制,江左相承不改。然七庙之室,隋文但立高、曾、
祖、祢四庙而已。唐因立亲庙,梁氏而下,不易其法。稽古之道,斯为折衷。伏
请追尊高、曾四代,崇建庙室。”于是判太常寺窦俨奏上皇高祖文安府君曰文献
皇帝,庙号僖祖;皇曾祖中丞府君曰惠元皇帝,庙号顺祖;皇祖骁卫府君曰简恭
皇帝,庙号翼祖;皇考武清府君曰昭武皇帝,庙号宣祖;皇高祖妣崔氏曰文懿皇
后;皇曾祖妣桑氏曰惠明皇后;皇祖妣京兆郡太夫人刘氏曰简穆皇后。太祖御崇
元殿,备礼册四亲庙,奉安神主,行上谥之礼。二年十月,祔明宪皇后杜氏于宣
祖室。
太平兴国二年,有司言:“唐制,长安太庙,凡九庙,同殿异室。其制:二
十一间皆四柱,东西夹室各一,前后面各三阶,东西各二侧阶。本朝太庙四室,
室三间。今太祖升祔,共成五室,请依长安之制,东西留夹室外,余十间分为五
室,室二间。”从之。四月己卯,奉神主祔庙,以孝明皇后王氏配。
至道三年十一月甲子,奉太宗神主祔庙,以懿德皇后符氏配。咸平元年,判
太常礼院李宗讷等言:“僖祖称曾高祖,太祖称伯;文懿、惠明、简穆、昭宪皇
后并称祖妣,孝明、孝惠、孝章皇后并称伯妣。按《尔雅》有考妣、王父母、曾
祖王父母、高祖王父母及世父之别。以此观之,唯父母得称考妣。今请僖祖止称
庙号,顺祖而下,即依《尔雅》之文。”事下尚书省议,户部尚书张齐贤等言:
“《王制》‘天子七庙’。谓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前代或有兄弟继及,亦
移昭穆之列,是以《汉书》‘为人后者为之子’,所以尊本祖而重正统也。又《
礼》云:‘天子绝期丧。’安得宗庙中有伯氏之称乎?其唐及五代有所称者,盖
礼官之失,非正典也。请自今有事于太庙,则太祖并诸祖室,称孝孙、孝曾孙嗣
皇帝;太宗室,称孝子嗣皇帝。其《尔雅》‘考妣’、‘王父’之文,本不为宗
庙言也。历代既无所取,于今亦不可行。”
诏下礼官议。议曰:“按《春秋正义》‘跻鲁僖公’云:‘礼,父子异昭穆,
兄弟昭、穆同。’此明兄弟继统,同为一代。又鲁隐、桓继及,皆当穆位。又《
尚书》盘庚有商及王,《史记》云阳甲至小乙兄弟四人相承,故不称嗣子而曰及
王,明不继兄之统也。又唐中、睿皆处昭位,敬、文、武昭穆同为一世。伏请僖
祖室止称庙号,后曰祖妣,顺祖室曰高祖,后曰高祖妣,翼祖室曰曾祖,后曰曾
祖妣,祝文皆称孝曾孙。宣祖室曰皇祖考,后曰皇祖妣,祝文称孝孙。太祖室曰
皇伯考妣,太宗室曰皇考妣。每大祭,太祖、太宗昭、穆同位,祝文并称孝子。
其别庙称谓,亦请依此。”
诏都省复集议,曰:“古者,祖有功,宗有德,皆先有其实而后正其名。今
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承大宝,则百世不祧之庙矣。岂有祖宗之庙已分二世,昭
穆之位翻为一代?如臣等议,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以正父子之道,以定昭、
穆之义,则无疑也。必若同为一代,则太宗不得自为世数,而何以得为宗乎?不
得为宗,又何以得为百世不祧之主乎?《春秋正义》亦不言昭。穆不可异,此又
不可以为证也。今若序为六世,以一昭一穆言之,则上无毁庙之嫌,下有善继之
美,于礼为大顺,于时为合宜,何嫌而谓不可乎?”翰林学士宋湜言:“三代而
下,兄弟相继则多,昭、穆异位,未之见也。今详都省所议,皇帝于太祖室称孙,
窃有疑焉。”
诏令礼官再议。礼官言:“按《祭统》曰:‘祭有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
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公羊传》,公孙婴齐为兄归父之后,《春秋》谓
之仲婴齐。何休云:‘弟无后兄之义,为乱昭穆之序,失父子之亲,故不言仲孙,
明不以子为父孙。’晋贺循议兄弟不合继位昭穆云:‘商人六庙,亲庙四,并契、
汤而六,比有兄弟四人相袭为君者,便当上毁四庙乎?如此,四世之亲尽,无复
祖祢之神矣。’温峤议兄弟相继、藏主夹室之事云:‘若以一帝为一世,则当不
得祭于祢,乃不及庶人之祭也。’夫兄弟同世,于恩既顺,于义无否。玄宗朝禘
袷,皇伯考中宗、皇考睿宗同列于穆位。德宗亦以中宗为高伯祖。晋王导、荀崧
议‘大宗无子,则立支子’,又曰‘为人后者为之子’,无兄弟相为之文。所以
舍至亲取远属者,盖以兄弟一体,无父子之道故也。窃以七庙之制,百王是尊。
至于祖有功,宗有德,则百世不迁之庙也;父为昭,子为穆,则千古不刊之典也。
今议者引《汉书》曰:‘为人后者为之子。’殊不知弟不为兄后,子不为父孙,
《春秋》之深旨。父谓之昭,子谓之穆,《礼记》之明文也。又按太宗享祀太祖
二十有二载,称曰‘孝弟’,此不易之制,又安可追改乎?唐玄宗谓中宗为皇伯
考,德宗谓中宗为高伯祖,则伯氏之称,复何不可?臣等参议:自今合祭日,太
祖、太宗依典礼同位异坐,皇帝于太祖仍称孝子,余并遵旧制。”
景德元年,有司详定明德皇太后李氏升祔之礼:“按唐睿宗昭成、肃明二后,
先天初,以昭成配;开元末,以肃明祔。此时儒官名臣,步武相接,宗庙重事,
必有据依。推之闺门,亦可拟议。晋骠骑将军温峤有三夫人,峤薨,诏问学官陈
舒。舒谓秦、汉之后,废一娶九女之制,妻卒更娶,无复继室,生既加礼,亡不
应贬。朝旨以李氏卒于峤之微时,不沾赠典;王、何二氏追加章绶。唐太子少傅
郑余庆将立家庙,祖有二夫人。礼官韦公肃议与舒同。略稽礼文,参诸故事,二
夫人并祔,于理为宜。恭惟懿德皇后久从升祔,虽先后有殊,在尊亲则一,请同
列太宗室,以先后次之。”诏尚书省集议,咸如礼官之请,祔神主于太庙。
乾兴元年十月,奉真宗神主祔庙,以章穆皇后郭氏配。康定元年,直秘阁赵
希言奏:“太庙自来有寝无庙,因堂为室,东西十六间,内十四间为七室,两首
各一夹室。按礼,天子七庙,亲庙五、祧庙二。据古则僖、顺二神当迁。国家道
观佛寺,并建别殿,奉安神御,岂若每主为一庙一寝。或前立一庙,以今十六间
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题庙号。釦宝神御物,宜销毁之。”同判太常寺宋
祁言:“周制有庙有寝,以象人君前有朝后有寝也。庙藏木主,寝藏衣冠。至秦
乃出寝于墓侧,故陵上更称寝殿,后世因之。今宗庙无寝,盖本于兹。郑康成谓
周制立二昭二穆,与太祖、文、武共为七庙,此一家之说,未足援正。自荀卿、
王肃等皆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降杀以两。则国家七世之数,不
用康成之说也。僖祖至真宗方及六世,不应便立祧庙。自周、汉每帝各立庙,晋、
宋以来多同殿异室,国朝以七室代七庙,相承已久,不可轻改。《周礼》:‘天
府掌祖庙之守藏。’宝物世传者皆在焉。其神御法物、宝盝、釦床,请别为库
藏之。”自是室题庙号,而建神御库焉。
嘉祐年,仁宗将祔庙,修奉太庙使蔡襄上八室图,为十八间。初,礼院请增
庙室,孙抃等以为:“七世之庙,据父子而言,兄弟则昭、穆同,不得以世数之。
庙有始祖、有太祖、有太宗、有中宗。若以一君为一世,则小乙之祭不及其父。
故晋之庙十一室而六世,唐之庙十一室而九世。国朝太祖之室,太宗称孝弟,真
宗称孝子,大行称孝孙。而《禘袷图》:太祖、太宗同居昭位,南向;真宗居穆
位,北向。盖先朝稽用古礼,著之祀典。大行神主祔庙,请增为八室,以备天子
事七世之礼。”卢士宗、司马光以为:“太祖已上之主,虽属尊于太祖,亲尽则
迁。入汉元之世,太上庙主瘗于寝园;魏明之世,处士庙主迁于园邑;晋武祔庙,
迁征西府君;惠帝祔庙,迁豫章府君。自是以下,大抵过六世则迁。盖太祖未正
东向,故上祀三昭三穆;巳正东向,则并昭、穆为七世。唐初祀四世,太宗增祀
六世。及太宗祔庙,则迁弘农府君,高宗祔庙,又迁宣帝,皆祀六世,前世成法
也。玄宗立九室祀八世,事不经见。若以太祖、太宗为一世,则大行祔庙,僖祖
亲尽,当迁夹室,祀三昭三穆,于先王典礼及近世之制,无不符合。”抃等复议
曰:“自唐至周,庙制不同,而皆七世。自周以上,所谓太祖,非始受命之主,
特始封之君而已。今僖祖虽非始封之君,要为立庙之祖,方庙数未过七世,遂毁
其庙,迁其主,考之三代,礼未有此。汉、魏及唐一时之议,恐未合先王制礼之
意。”乃存僖祖室以备七室。
治平四年,英宗将祔庙,太常礼院请以神主祔第八室,祧藏僖祖及文懿皇后
神主于西夹室。自仁宗而上,以次递迁。翰林承旨张方平等议:“同堂八室,庙
制已定,僖祖当祧,合于典礼。”乃于九月奉安八室神主,祧僖祖及后,祔英宗,
罢僖祖讳及文懿皇后忌日。
熙宁五年,中书门下言:“僖祖以上世次,不可得而知,则僖祖有庙,与商
周契、稷疑无以异。今毁其庙而藏主夹室,替祖考之尊而下祔于子孙,殆非所以
顺祖宗孝心、事亡如存之义。请以所奏付两制议,取其当者。”时王安石为相,
不主祧迁之说,故复有是请。
翰林学士元绛等上议曰:“自古受命之王,既以功德享有天下,皆推其本统
以尊事其祖。故商、周以契、稷有功于唐、虞之际,故谓之祖有功,若必以有功
而为祖,则夏后氏不郊鲧矣。今太祖受命之初,立亲庙,自僖祖以上世次,既不
可知,则僖祖之为始祖无疑矣。傥谓僖祖不当比契、稷为始祖,是使天下之人不
复知尊祖,而子孙得以有功加其祖考也。《传》曰:‘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
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今迁僖祖之主,藏于太祖之室,则是四祖袷祭
之日,皆降而合食也。请以僖祖之庙为太祖,则合于先王礼意。”翰林学士韩维
议曰:“昔先王有天下,迹其基业之所起,奉以为太祖。故子夏序《诗》,称文、
武之功起于后稷。后世有天下者,特起无所因,故遂为一代太祖。太祖皇帝功德
卓然,为宋太祖,无少议者。僖祖虽为高祖,然仰迹功业,未见所因,上寻世系,
又不知所以始,若以所事契、稷奉之,窃恐于古无考,而于今亦所未安。今之庙
室与古殊制,古者每庙异宫,今祖宗同处一室,则西夹室在顺祖之右,考之尊卑
之次,似亦无嫌。”
天章阁待制孙固请:“特为僖祖立室,由太祖而上,亲尽迭毁之主皆藏之。
当禘袷时,以僖祖权居东向之位,太祖顺昭穆之列而从之,取毁庙之主而合食,
则僖祖之尊自有所申。以僖祖立庙为非,则周人别庙姜嫄,不可谓非礼。”秘
阁校理王介请依《周官》守祧之制,创祧庙以奉僖祖,庶不下祔子孙夹室,以替
远祖之尊。
帝以维之说近是,而安石以维言夹室在右为尊为非理,帝亦然之。又安石以
尊僖祖为始祖,则郊祀当以配天,若宗祀明堂,则太祖、太宗当迭配帝。又疑明
堂以英宗配天,与僖祖为非始祖之说。遂下礼官详定。
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张师颜等议:“昔商、周之兴,本于契、稷,故奉之为
太祖。后世受命之君,功业特起,不因先代,则亲庙迭毁,身自为祖。郑玄云‘
夏五庙无太祖,禹与二昭二穆而已’,张荐云‘夏后以禹始封,遂为不迁之祖’
是也。若始封世近,上有亲庙,则拟祖上迁,而太祖不毁。魏祖武帝则处士迭毁,
唐祖景帝则弘农迭毁,此前世祖其始封之君,以法契、稷之明例也。唐韩愈有言:
‘事异商、周,礼从而变。’晋琅邪王德文曰:‘七庙之义,自由德厚流光,享
祀及远,非是为太祖申尊祖之祀。’其说是也。礼,天子七庙,而太祖之远近不
可以必,但云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未尝言亲广之首,必为始祖也。国家以
僖祖亲尽而祧之,奉景祐之诏,以太祖为帝者之祖,是合于礼矣。张昭、任彻之
徒,不能远推隆极之制,因缘近比,请建四庙,遂使天子之礼下同诸侯。若使庙
数备六,则更当上推两世,而僖祖次在第三,亦未可谓之始祖也。谨按建隆四年,
亲郊崇配不及僖祖。开国以来,大祭虚其东向,斯乃祖宗已行之意。请略仿《周
官》守祧之制,筑别庙以藏僖祖神主,大祭之岁,祀于其室。太庙则一依旧制,
虚东向之位。郊配之礼,则仍其旧。”
同知太常礼院苏棁请:“即景灵宫祔僖祖,即与唐祔献、懿二祖于兴圣、明
德庙,礼意无异。”同判礼院周孟阳等言:“自僖祖而上,世次莫知,则僖祖为
始祖无疑,宜以僖祖配感生帝。”章衡请:“尊僖祖为始祖,而次祧顺祖,以合
子为父屈之义。推僖祖侑感生之祀,而罢宣祖配位,以合祖以孙尊之义,余且如
旧制。”而冯京欲以太祖正东向之位,安石力主元绛初议,遂从之。帝问:“配
天孰始?”安石曰:“宣祖见配感生帝,欲改以僖祖配。”帝然之。于是请奉僖
祖神主为始祖,迁顺祖神主夹室,以僖祖配感生帝祀。诏下太常礼院详定仪注。
安石本议以僖祖配天,帝不许,故更以配感生帝焉。
元丰元年,详定郊庙礼文所图上八庙异宫之制,以始祖居中,分昭穆为左右。
自北而南,僖祖为始祖;翼祖、太祖、太宗、仁宗为穆,在右;宣祖、真宗、英
宗为昭,在左。皆南面北上。陆佃言:“太祖之庙百世不迁,三昭三穆,亲尽则
迭毁。如周以后稷为太祖,王季为昭,文王为穆,武王为昭,成王为穆,康王为
昭,昭王为穆,其后穆王入庙,王季亲尽而迁,则文王宜居昭位,武王宜居穆位,
成王、昭王宜居昭位,康王、穆王宜居穆位,所谓父昭子穆是也。说者以昭常为
昭,穆常为穆,则尊卑失序。”复图上八庙昭穆之制,以翼祖、太祖、太宗、仁
宗为昭,在左;宣祖、真宗、英宗为穆,在右。皆南面北上。
何洵直图上八庙异宫,引熙宁仪:僖祖正东向之位,顺祖、宣祖、真宗、英
宗南面为昭,翼祖、太祖、太宗、仁宗北面为穆,正得祖宗继序、德厚流光之本
意。又以晋孙毓、唐贾公彦言“始祖居中,三昭在左,南面西上;三穆在右,南
面东上。”为两图上之。又援《祭法》,言:“翼祖、宣祖在二祧之位,犹同祖
祢之庙,皆月祭之,与亲庙一等,无亲疏远近之杀。顺祖实去祧之主,若有四时
祈祷,犹当就坛受祭。请自今二祧神主,杀于亲庙,四时之祭,享尝乃止,不及
大烝,不荐新物。去祧神主,有祷则为坛而祭,庶合典礼。”又请建新庙于始祖
之西,略如古方明坛制。有诏,俟庙制成日取旨。
三年,礼文所言:“古者宗庙为石室以藏主,谓之宗祏。夫妇一体,同几共
牢。一室之中,有左主、右主之别,正庙之主,各藏庙室西壁之中;迁庙之主,
藏于太祖太室北壁之中,其埳去地六尺一寸。今太庙藏主之室,帝后异处,迁
主仍藏西夹室,求之于礼,有所未合。请新庙成,并遵古制。”从之。二月,慈
圣光献皇后祔庙,前二日,告天地、社稷、太庙、皇后庙如故事。至日,奉神主
先诣僖祖室,次翼祖室,次宣祖室,次太祖室,次太宗室。次太宗与懿德皇后、
明德皇后同一祝,次享元德皇后。慈圣光献皇后,异馔位、异祝,行祔谒礼。次
真宗室,次仁宗室,次英宗室。礼毕,奉神主归仁宗室。
元丰六年六月,孝惠、孝章、淑德、章怀四后升祔,准章献明肃、章懿二后,
升祔礼毕,递享太庙,止行升祔享礼及祭七祀,权罢孟冬荐享,仍以配继先后为
序。八年,礼部太常寺言:“诏书定七世八室之制。今神宗皇帝崇祔,翼祖在七
世之外,与简穆皇后祧藏于西夹室,置石室中。”十一月丁酉,祔神宗神主于第
八室。自英宗上至宣祖以次升迁。绍圣元年二月,祔宣仁圣烈皇后于太庙。
元符三年,礼部太常寺言:“哲宗升祔,宜如晋成帝故事,于太庙殿增一室,
候祔庙日,神主祔第九室。”诏下侍从官议,皆如所言。蔡京议:“以哲宗嗣神
宗大统,父子相承,自当为世。今若不祧远祖,不以哲宗为世,则三昭四穆与太
祖之庙而八。宜深考载籍,迁祔如礼。”陆佃、曾肇等议:“国朝自僖祖而下始
备七庙,故英宗祔庙,则迁顺祖,神宗祔庙,则迁翼祖。今哲宗于神宗,父子也,
如礼官议,则庙中当有八世。况唐文宗即位则迁肃宗,以敬宗为一世,故事不远。
哲宗祔庙,当以神宗为昭,上迁宣祖,以合古三昭三穆之义。”先是,李清臣为
礼部尚书,首建增室之议,侍郎赵挺之等和之。会清臣为门下侍郎,论者多从其
议,惟京、佃等议异。二议既上,清臣辩说甚力,帝迄从焉。
六月,礼部请用太庙东夹室奉安哲宗神主。太常少卿孙杰言:“先帝神主,
错之夹室,即是不得祔于正庙,与前诏增建一室之议不同。昨用嘉祐故事,专置
使修奉,请以夹室奉安神主,亦与元置使之意相违。请如太常前议,增建一室。”
尚书省以庙室未备,行礼有期,权宜升祔,随即增修,比之前代设幄行事者,不
为不至。诏依初旨行之,乃祔哲宗神主于夹室。
崇宁二年,祧宣祖与昭宪皇后神主藏西夹室,居翼祖、简穆皇后石室之次。
五年,诏曰:“去古既远,诸儒之说不同。郑氏谓:‘太祖及文、武不祧之庙与
亲庙四,为七。’是不祧之宗,在七庙之内。王氏谓:‘非太祖而不毁,不为常
数。’是不祧之宗,在七庙之外。本朝今已五宗,则七庙当祧者,二宗而已。迁
毁之礼,近及祖考,殆非先王尊祖之意,宜令有司复议。”礼官言:“先王之制,
庙止于七,后王以义起礼,乃有增置九庙者。”礼部尚书徐铎又言:“唐之献祖、
中宗、代宗与本朝僖祖,皆尝祧而复。今存宣祖于当祧之际,复翼祖于已祧之后,
以备九庙,礼无不称。”乃命铎为修奉使,增太庙殿为十室。四年十二月,复翼
祖、宣祖庙,行奉安礼,惟不用前期誓戒及亚、终献之乐舞焉。
高宗建炎二年,奉太庙神主于扬州寿宁寺。三年,幸杭州,奉安于温州。绍
兴五年,司封郎中林待聘言:“太庙神主宜在国都。今新邑未奠,当如古行师载
主之义,迁之行阙,以彰圣孝。”于是始建太庙于临安,奉迎安置。

[发帖际遇]: 林风在华山山谷捡到被令狐冲打落的宝剑,送回给宁女侠,宁女侠感谢万分,送你银两27.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七 志第六十

◎礼十(吉礼十)
○禘祫
宗庙之礼。每岁以四孟月及季冬,凡五享,朔、望则上食、荐新。三年一祫,
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唯亲郊、封祀。又有朝享、告谢及新主祔谒,皆大
祀也。二荐,则行一献礼。其祔祭,春祀司命及户,夏祀灶,季夏祀中霤,秋祀
门及厉,冬祀行,惟腊享、禘祫则遍祀焉。
禘祫之礼。真宗咸平二年八月,太常礼院言:“今年冬祭画日,以十月六日
荐享太庙。按《礼》,三年一祫,以孟冬。又《疑义》云:三年丧毕,遭禘则禘,
遭袷则袷。宜改孟冬荐享为祫享。”仁宗天圣元年,礼官言:“真宗神主祔庙,
已行吉祭,三年之制,又从易月之文,自天禧二年四月禘享,至今已及五年,合
行禘礼。”遂以孟夏荐享为禘享。八年九月,太常礼院言:“自天圣六年夏行禘
享之礼,至此年十月,请以孟冬荐享为祫享。”诏恭依。
嘉祐四年十月,仁宗亲诣太庙行祫享礼,以宰臣富弼为祫享大礼使,韩琦为
礼仪使,枢密使宋庠为仪仗使,参知政事曾公亮为桥道顿递使,枢密副使程戡为
卤簿使。同判宗正寺赵良规请正太祖东向位,礼官不敢决。观文殿学士王举正等
议曰:“大祫之礼所以合昭穆,辨尊卑,必以受命之祖居东向之位。本朝以太祖
为受命之君,然僖祖以降,四庙在上,故每遇大袷,止列昭穆而虚东向。魏、晋
以来,亦用此礼。今亲享之盛,宜如旧便。”
礼官张洞、韩维言:“国朝每遇禘祫,奉别庙四后之主合食太庙。唐《郊祀
志》载禘祫祝文,自献祖至肃宗所配皆一后,惟睿宗二后,盖昭成,明皇母也。
《续曲台礼》有别庙皇后合食之文,盖未有本室,遇祫享即祔祖姑下。所以大顺
中,三太后配列禘祭,议者议其非礼。臣谓每室既有定配,则余后不当参列,义
当革正。”
学士孙抃等议:“《春秋传》曰:‘大祫者何,合祭也。未毁庙之主皆升合
食于太祖。’是以国朝事宗庙百有余年,至祫之日,别庙后主皆升合食,非无典
据。大中祥符中已曾定议,礼官著酌中之论,先帝有‘恭依’之诏。他年有司摄
事,四后皆预。今甫欲亲祫而四后见黜,不亦疑于以礼之烦故邪?宗庙之礼,至
尊至重,苟未能尽祖宗之意,则莫若守旧礼。臣等愚以谓如故便。”
学士欧阳修等曰:“古者宗庙之制,皆一帝一后。后世有以子贵者,始著并
祔之文,其不当祔者,则有别庙之祭。本朝禘祫,乃以别庙之后列于配后之下,
非惟于古无文,于今又四不可。淑德,太宗之元配,列于元德之下;章怀,真宗
之元配,列于章懿之下,一也。升祔之后,统以帝乐;别庙之后,则以本室乐章
自随,二也。升祔之后,同牢而祭,牲器祝册亦统于帝;别庙诸后,乃从专享,
三也。升祔之后,联席而坐;别庙之后,位乃相绝,四也。章献、章懿在奉慈庙,
每遇禘祫,本庙致享,最为得礼。若四后各祭于庙,则其尊自申,是于礼无失。
以为行之已久,重于改作,则是失礼之举,无复是正也。请从礼官。”
诏:“四后祫享依旧,须大礼毕,别加讨论。”仍诏:“祫享前一日,皇帝
诣景灵宫,如南郊礼,卫士毋得迎驾呼万岁。”有司言:“诸司奉礼,摄廪牺令
省牲,依《通礼》改正祀仪。散斋四日于别殿,致斋二日于大庆殿,一日于太庙。
尚舍直殿下,设小次,御坐不设黄道褥位。七室各用一太牢,每坐簠簋二,鉶
三,笾豆为后,无黼扆、席几。出三阁瑞石、篆书玉玺印、青玉环、金山陈于庭。
别庙四后合食,牲乐奠拜无异仪。故事,七祀、功臣无牲,止于庙牲肉分割,知
庙卿行事。请依《续曲台礼》,共料一羊,而献官三员,功臣单席,如大中祥符
加褥。”
十月二日,命枢密副使张昪望告昊天上帝、皇地祇。帝斋大庆殿。十一日,
服通天冠、绛纱袍,执圭、乘舆,至大庆殿门外降舆,乘大辇,至天兴殿,荐享
毕,斋于太庙。明日,帝常服至大次,改衮冕,行礼毕,质明,乘大辇还宫,更
服靴袍,御紫宸殿,宰臣、百官贺,升宣德门肆赦。二十一日,诣诸观寺行恭谢
礼。二十六日,御集英殿为饮福宴。
治平元年,有司“准画日,孟冬荐享改为祫祭。按《春秋》,闵公丧未除而
行吉
禘,《三传》讥之。真宗以咸平二年六月丧除,至十月乃祫祭。天圣元年在
谅阴,有司误通天禧旧禘之数,在再期内按行禘祭。以理推之,是二年冬应祫,
而误禘于元年夏,故四十九年间九禘八祫,例皆太速。事失于始,则岁月相乘,
不得而正。今在大祥内,礼未应袷,明年未禫,亦未应禘,至六月即吉,二月
合行祫祭,乞依旧时享,庶合典礼。”
二年二月,翰林学士王珪等上议曰:“同知太常礼院吕夏卿状:古者新君践
阼之三年,先君之丧二十七月为禫祭,然后新主祔庙,特行禘祭,谓之始禘。
是冬十月行袷祭,明年又行禘祭,自此五年,再为禘祫。丧除必有禘祫者,为再
大祭之本也。今当袷祭,缘陛下未终三年之制,纳有司之说,十月依旧时享。然
享庙、袷祭,其礼不同。故事,郊享之年遇祫未尝权罢,唯罢腊祭。是则孟享与
享庙尝并行于季冬矣。其禘祫年数,乞一依太常礼院请,今年十月行祫祭,明年
四月行禘祭。仍如夏卿议。”权罢今年腊享。
熙宁八年,有司言:“已尊僖祖为太庙始祖,孟夏禘祭,当正东向之位。”
又言:“太庙禘祭神位,已尊始祖居东向之位,自顺祖而下,昭、穆各以南北为
序。自今禘祫,著为定礼。”
元丰四年,详定郊庙礼文所言:“禘祫之义,存于《周礼》、《春秋》,而
不著其名。行礼之年,经皆无文,唯《公羊传》曰:‘五年而再盛祭。’《礼纬》
曰:‘三年一祫,五年一禘。’而又分为二说:郑氏则曰:‘前三后二’,谓禘
后四十二月而祫,祫后十八月而禘。徐邈则曰:‘前二后三’,谓二祭相去各三
十月。以二说考之,惟郑氏曰:‘鲁礼,三年丧毕,祫于太庙,明年禘于群庙,
自后五年而再盛祭,一祫一禘。’实为有据。本朝庆历初用徐邈说,每三十月一
祭。熙宁八年,既禘而祫,此有司之失也。请今十八月而禘,禘四十二月而祫,
庶几举礼不烦,事神不渎。”太常礼院言:“本朝自庆历以来,皆三十月而一祭。
至熙宁五年后,始不通计,遂至八年禘祫并在一岁。昨元丰三年四月已行禘礼,
今年若依旧例,十月行祫享,即比年频袷,复踵前失。请依庆历以来之制,通计
年数,皆三十月而祭。”诏如见行典礼。
详定所又言:“古者稞献、馈食,禴祠、烝、尝,并为先王之享,未尝废
一时之祭。故孔氏《正义》以为:‘天子夏为大祭之禘,不废时祭之礿;秋为
大祭之祫,不废时祭之尝。’则王礼三年一袷与禘享,更为时祭。本朝沿袭故常,
久未厘正,请每禘祫之月虽已大祭,仍行时享,以严天子备礼,所以丕崇祖宗之
义。其郊礼、亲祠准此。”
又言:“《礼》:不王不禘。虞、夏、商、周四代所禘,皆以帝有天下,其
世系所出者明,故追祭所及者远也。太祖受命,祭四亲庙,推僖祖而上所自出者,
谱失其传,有司因仍旧说,禘祫皆合群庙之主,缀食于始祖,失礼莫甚。今国家
世系与四代不同,既求其祖之所自出而不得,则禘礼当阙,必推见祖系乃可以行。”
神宗谓辅臣曰:“禘者,本以审禘祖之所自出,故礼,不王不禘。秦、汉以后,
谱牒不明,莫知其祖之所自出,由禘礼可废也。”
已而详定所言:“古者天子祭宗庙,有堂事焉,有室事焉。按《礼》,祝延
尸入奥,灌后乃出延牲,延尸主出于室,坐于堂上,始祖南面,昭在东,穆在西,
乃行朝践之礼,是堂事也。设馔于堂,复延主入室,始祖东面,昭南穆北,徙常
上之馔于室中,乃行馈食之礼,是室事也。请每行大袷,堂上设南面之位,室中
设东面之位。”礼部言:“合食之礼,始祖东面、昭南穆北者,本室中之位也。
今设位户外,祖宗昭、穆别为幄次,殆非合食之义。请自今祫享,即前楹通设帐
幕,以应室中之位。”
大观四年,议礼局请:“每大祫,堂上设南面之位,室中设东南之位,始祖
南面则昭穆东西相向,始祖东面则昭穆南北相向,以应古义。”又请:“陈瑞物
及代国之宝与贡物可出而陈者,并令有司依嘉祐、元丰诏旨,凡亲祠太庙准此。”
从之。
南渡之后,有祫而无禘。高宗建炎二年,祫享于洪州。绍兴二年,祫享于温
州。时仪文草创,奉迁祖宗及祧庙神主、别庙神主,各设幄合食于太庙。始祖东
向,昭、穆以次南北相向。
五年,吏部员外郎董{分廾}言:“臣闻戎、祀,国之大事,而宗庙之祭,又
祀之大者也。大祀,禘祫为重,祫大禘小,则袷为莫大焉。今戎事方殷,祭祀之
礼未暇遍举,然事有违经戾古,上不当天地神祇之意,下未合亿兆黎庶之心,特
出于一时大臣好胜之臆说,而行之六十年未有知其非者。顾虽治兵御戎之际,正
厥违误,宜不可缓。仰惟太祖受天明命,混一区宇,即其功德所起,宜祇享以正
东向之尊。逮至仁宗,亲行祫享,尝议太祖东向,用昭正统之绪。当时在廷之臣,
佥谓自古必以受命之祖乃居东向之位,本朝太祖乃受命之君,若论七庙之次,有
僖祖以降四庙在上,当时大祫,止列昭穆而虚东向,盖终不敢以非受命之祖而居
之也。暨熙宁之初,僖祖以世次当祧,礼官韩维等据经有请,适王安石用事,奋
其臆说,乃俾章衡建议,尊僖祖为始祖,肇居东向。冯京奏谓士大夫以太祖不得
东向为恨,安石肆言以折之。已而又欲罢太祖郊配,神宗以太祖开基受命,不许,
安石终不以为然。元祐之初,翼祖既祧,正合典礼。至于崇宁,宣祖当祧,适蔡
京用事,一遵安石之术,乃建言请立九庙,自我作古,其已祧翼祖、宣祖并即依
旧。循沿至今,太祖尚居第四室,遇大祫处昭穆之列。今若正太祖东向之尊,委
合《礼经》。”
太常寺丞王普又言:“{分廾}所奏深得礼意,而其言尚有未尽。臣窃以古者
庙制异宫,则太祖居中,而群庙列其左右;后世庙制同堂,则太祖居右,而诸室
皆列其左。古者祫享,朝践于堂,则太祖南向,而昭穆位于东西;馈食于室,则
太祖东向,而昭穆位于南北。后世祫享一于堂上,而用室中之位,故唯以东向为
太祖之尊焉。若夫群庙迭毁,而太祖不迁,则其礼尚矣。臣故知太祖即庙之始祖,
是为庙号,非谥号也。惟我太宗嗣服之初,太祖庙号已定,虽更累朝,世次犹近,
每于祫享,必虚东向之位,以其非太祖必不可居也。迨至熙宁,又尊僖祖为庙之
始祖,百世不迁,祫享东向,而太祖常居穆位,则名实舛矣。傥以熙宁之礼为是,
僖祖当称太祖,而太祖当改庙号。然则太祖之名不正,前日之失大矣。今宜奉太
祖神主居第一室,永为庙之始祖。每岁五享、告朔、荐新,止于七庙。三年一祫,
则太祖正东向之位。太宗、仁宗、神宗南向为昭,真宗、英宗、哲宗北向为穆。
五年一禘,则迎宣祖神主享于太庙,而以太祖配焉。如是,则宗庙之事尽合《礼
经》,无复前日之失矣。”上曰:“太祖皇帝开基创业,始受天命,祫享宜居东
向之位。”宰相赵鼎等奏曰:“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载在《礼经》,无
可疑者。”
绍熙五年九月,太常少卿曾三复亦言:请祧宣祖,就正太祖东向之位,其言
甚切。既而吏部尚书郑侨等亦乞因大行祔庙之际,定宗庙万世之礼,慰太祖在天
之灵,破熙宁不经之论。今太祖为始祖,则太宗为昭,真宗为穆,自是而下以至
孝宗,四昭四穆与太祖之庙而九。上参古礼,而不废崇宁九庙之制,于义为允。
又言:“治平四年,僖祖祧迁,藏在西夹室。至熙宁五年,王安石以私意使章衡
等议,乃复祔僖祖以为始祖,又将推以配天,欲罢太祖郊配。韩维、司马光等力
争,而安石主其说愈坚。孙固虑其罢太祖配天,建议以僖祖权居东向之位。既曰
权居,则当厘正明矣。”诏从之。
闰十月,权礼部侍郎许及之言:“僖、顺、翼、宣四祖,为太祖之祖考,所
迁之主,恐不得藏于子孙之庙。今顺、翼二祖藏于西夹室,实居太庙太祖之右。
遇祫享,则于夹室之前,设位以昭穆焉。”于是诏有司集议,吏部尚书兼侍读郑
侨等言:“僖祖当用唐兴圣之制,立为别庙,顺祖、翼祖、宣祖之主皆祔藏焉。
如此,则僖祖自居别庙之尊,三祖不祔子孙之庙。自汉、魏以来,太祖而上,毁
庙之主皆不合食,今遇祫,则即庙而享,于礼尤称。”诸儒如楼钥、陈傅良皆以
为可,诏从之。
时朱熹在讲筵,独入议状,条其不可者四,大略云:“准尚书吏部牒,集议
四祖祧主宜有所归。今详群议虽多,而皆有可疑。若曰藏之夹室,则是以祖宗之
主下藏于子孙之夹室。至于祫祭,设幄于夹室之前,则亦不得谓之祫。欲别立一
庙,则丧事即远,有毁无立。欲藏之天兴殿,则宗庙、原庙不可相杂。议者皆知
其不安,特以其心欲尊奉太祖三年一袷时暂东向之故,其实无益于太祖之尊,而
徒使僖祖、太祖两朝威灵,相与校强弱于冥冥之中。今但以太祖当日追尊帝号之
令而默推之,则知今日太祖在天之灵,必有所不忍而不敢当矣。又况僖祖祧主迁
于治平,不过数年,神宗复奉以为始祖,已为得礼之正而合于人心,所谓‘有其
举之,莫敢废者’。”又言:“当以僖祖为始祖,如周之后稷,太祖如周之文王,
太宗如周之武王,与仁宗之庙,皆万世不祧;昭穆而次,以至高宗之庙亦万世不
祧。”又言:“元祐大儒程颐以为王安石言‘僖祖不当祧’,复立庙为得礼。窃
详颐之议论与安石不同,至论此事则深服之,足以见义理人心之所同,固有不约
而合者。特以司马光、韩维之徒皆是大贤,人所敬信,其议偶不出此,而安石乃
以变乱穿凿得罪于公议,故欲坚守二贤之说,并安石所当取者而尽废之。今以程
颐之说考之,则是非可判矣。”
议既上,召对,令细陈其说。熹先以所论画为图本,贴说详尽,至是出以奏
陈久之。上再三称善,且曰:“僖祖自不当祧,高宗即位时不曾祧,寿皇即位,
太上即位,亦不曾祧,今日岂可容易?可于榻前撰数语,径自批出。”熹方惩内
批之弊,因乞降出札子,再令臣僚集议,上亦然之。熹既退,即进拟诏意,以上
意谕庙堂,则闻已毁四祖庙而迁之矣。
时宰臣赵汝愚既以安石之论为非,异议者惧其轧己,藉以求胜,事竟不行。
熹时以得罪,遗汝愚书曰:“相公以宗子入辅王室,而无故轻纳妄议,拆祖宗之
庙以快其私,欲望神灵降歆,垂休锡羡,以永国祚于无穷,其可得乎?”时太庙
殿已为十二室,故孝宗升祔,而东室尚虚。熹以为非所以祝延寿康之意,深不然
之,因自劾不堪言语侍从之选,乞追夺待制,不许。及光宗祔庙,遂复为九世十
二室。盖自昌陵祔庙,逾二百年而后正太祖之位。庆元二年四月,礼部太常寺言:
“已于太庙之西,别建僖祖庙,及告迁僖、顺、翼、宣帝后神主诣僖祖庙奉安。
所有今年孟冬祫享,先诣四祖庙室行礼,次诣太庙,逐幄次行礼。”
理宗绍定四年九月丙戌,京师大火,延及太庙。太常少卿度正言:“伏见近
世大儒侍讲朱熹详考古礼,尚论宗庙之制,画而为图,其说甚备。然其为制,务
效于古而颇更本朝之制,故学士大夫皆有异论,遂不能行。今天降灾异,火发民
家,延及宗庙,举而行之,莫此时为宜。臣于向来备闻其说,今备员礼寺,适当
此变,若遂隐默,则为有负,谨为二说以献。其一,纯用朱熹之说,谓本朝庙制
未合于古,因画为图,谓僖祖如周后稷,当为本朝始祖。夫尊僖祖以为始祖,是
乃顺太祖皇帝之孝心也。始祖之庙居于中,左昭右穆各为一庙,门皆南向,位皆
东向。祧庙之主藏于始祖之庙夹室,昭常为昭,穆常为穆,自不相乱。三年合食,
则并出祧庙之主,合享于始祖之庙。始祖东向,群昭之主皆位北而南向,群穆之
主皆位南而北向。昭穆既分,尊卑以定。其说合于古而宜于今,尽美尽善。举而
行之,祖宗在天之灵必歆享于此,而垂祐于无穷也。其一说,则因本朝之制,而
参以朱熹之说。盖本朝庙制,神宗尝命礼官陆佃讨论,欲复古制,未及施行。渡
江以来,稽古礼文之事,多所未暇。今欲骤行更革,恐未足以成其事,而徒为纷
纷。或且仍遵本朝之制,自西徂东,并为一列。惟于每室之后,量展一间,以藏
祧庙之主。每室之前,量展二间,遇三年袷享,则以帷幄幕之,通为一室,尽出
诸庙主及祧庙主并为一列,合食其上。前乎此庙为一室,凡遇袷享,合祭于其室,
名为袷享,而实未尝合。今量展此三间,后有藏祧主之所,前有祖宗合食之地,
于本朝之制,初无大段更革,而颇已得三年大袷之义。今来朝廷若能举行朱熹前
议,固无以加;如其不然,姑从后说,亦为允当,不失礼意。然宗庙之礼,傥无
其故,何敢妄议?今因大火之后,若加损益,亦惟其时,乞赐详议。”有旨,令
侍从、礼部、太常集议,后竟不行。

[发帖际遇]: 林风暑假期间在洛阳绿竹巷参加《任盈盈琴箫兴趣班》,恭喜你学会了《笑傲江湖》,增加声望18。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八 志第六十一

◎礼十一(吉礼十一)
○时享 荐新 加上祖宗谥号 庙讳
时享。太祖乾德六年十月,判太常寺和岘上言:“按《礼阁新仪》,唐天宝
五年,诏享太庙宜祭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盘。将来享庙,欲每室加牙盘食,禘
祫、时享亦准此制。”
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十二月,太常礼院言:“今月二十三日,腊享太庙。缘孟
冬已行时享,冬至又尝亲祀。按礼每岁五享,其禘祫之月即不行时享,虑成烦数,
有爽恭虔。今请罢腊日荐享之礼,其孝惠别庙即如式。”从之。
淳化三年十月八日,太常礼院言:“今年冬至,亲祀南郊,前期朝享太庙,
及奏告宣祖、太祖室。常例,每遇亲祀,设朔、望两祭,乃是十一月内三祭,太
庙两室又行奏告之礼,烦则不恭。又十一月二十日,皇帝朝享,去腊享日月相隔,
未为烦数。欲望权停是月朔、望之祭,其腊享如常仪。”从之。
真宗景德三年正月,画日乙卯孟享太庙。其日以郓王外欑,改用辛酉。十
月十日,孟冬荐享。其月,明德皇后园陵,有司言:“故事,大祠与国忌日同日
者,其乐备而不作,今请如例。”从之。四年七月,以庄穆皇后祔享,权停孟享。
大中祥符三年十二月,帝谓王旦等言:“来年正月十一日孟享太庙,而有司
择八日宴,已在享庙致斋中。又七日上辛,祀昊天上帝。”王钦若言:“若移宴
日避祀事,即自天庆节以来皆有所妨。”冯拯言:“上辛不可移,荐享宗庙是有
司择日,于礼无嫌。”帝曰:“当询礼官。”终以契丹使发有常期,又将西巡,
故不及改。
八年,兼宗正卿赵安仁言:“准诏以太庙朔望上食品味,令臣详定。望自今
委御厨取亲享庙日所上牙盘例,参以四时珍膳,选上局食手十人,赴庙馔造,上
副圣心,式表精悫。”诏:所上食味,委宫闱令监造讫,安仁省视之。
神宗元丰三年十月,详定郊庙奉祀礼文所言:“祠禴尝蒸之名,春夏则物
未成而祭薄,秋冬则物成而礼备。今太庙四时虽有荐新,而孟享礼料无祠禴蒸
尝之别。伏请春加韭、卵,夏加麦、鱼,秋加黍、豚,冬加稻、雁,当馈熟之节,
荐于神主。其笾豆于常数之外,别加时物之荐,丰约各因其时,以应古礼。”从
之。
六年十一月,帝亲祠南郊。前期三日,奉仁宗、英宗徽号册宝于太庙。是日,
斋于大庆殿。翌日,荐享于景灵宫。礼毕,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乘玉辂至太庙,
宰臣、百官班迎于庙门。侍中跪请降辂,帝却乘舆,步入庙,趍至斋宫。翌日,
帝服靴袍至大次。有司奏中严、外办,礼仪使跪奏请行事。帝服衮冕以出,至东
门外,殿中监进大圭,帝执以入,宫架乐作,升东阶,乐止。登歌乐作,至位,
乐止。太祝、宫闱令奉诸室神主于坐,礼仪使赞曰:“有司谨具,请行事。”帝
再拜,诣罍洗,登歌乐作,降阶,乐止。宫架乐作,至洗南,北向,乐止。帝搢
圭,盥帨,洗瓒、拭瓒讫,执圭。宫架乐作,升堂,乐止。登歌乐作,殿中监进
镇圭。帝搢大圭,执镇圭,诣僖祖室,乐止。登歌奏《瑞安》之曲。至神坐前,
北向跪,奠镇圭于缫藉,执大圭跪,三上香,执瓒裸地,奠瓒,奉币。奠讫,执
圭,俯伏,兴,出户外,北向再拜。内侍举镇圭以授殿中监。至次室行事,皆如
前仪。帝还位,登歌乐作,至位,乐止。宫架《兴安》之乐作,文舞九成,止。
礼部、户部尚书以次官奉逐室俎豆,宫架《丰安》乐作,奠讫,乐止。帝再诣罍
洗,登歌乐作,降阶,乐止。宫架乐作,至洗南,北向立,乐止。帝搢圭,盥帨,
洗爵、拭爵讫,执圭。宫架乐作,帝升东阶,乐止。登歌乐作,至僖祖室,乐止。
宫架乐作,帝搢圭跪,受爵,祭酒,三奠爵,执圭,俯伏,兴,出户外,北向立,
乐止。太祝读册文,帝再拜。诣次室,皆如前仪。帝还位,登歌乐作,至位,乐
止。文舞退,武舞进,宫架《正安》之乐作,亚献以次行事如前仪,乐止。帝诣
饮福位,登歌乐作,至位,乐止。宫架《僖安》乐作,帝再拜,搢圭跪,受爵,
祭酒,三啐酒,奠爵,受俎,奠俎,受抟黍,奠黍豆,再受爵,饮福酒讫,奠爵,
执圭,俯伏,兴,再拜,乐止。帝还位,登歌乐作,至位,乐止。太常博士遍祭
七祀、配享功臣。户部、礼部尚书彻俎豆,登歌《丰安》乐作,彻讫,乐止。礼
直官曰“赐胙”,行事、陪祠官皆再拜,宫架《兴安》乐作,一成,止。太祝、
宫闱令奉神主入诸祏室。礼仪使跪奏礼毕,登歌乐作,帝降阶,乐止。宫架乐
作,出东门,殿中监受大圭,归大次,乐止。有司奏解严,转仗赴南郊。
初,国朝亲享太庙,仪物有制。熙宁以来,率循旧典,元丰命官详定,始多
损益。元年,详定郊庙礼文所言:“古者纳牲之时,王亲执鸾刀,启其毛,而祝
以血毛诏于室。今请改正仪注,诸太祝以毛血荐于神坐讫,彻之而退。唐崔沔议
曰:‘毛血盛于盘。’《开元》、《开宝通礼》及今仪注皆盛以豆。礼以豆盛菹
醢,其荐毛血当盛以盘。”又言:“三牲骨体俎外,当加牛羊肠胃、豕肤俎各一。
又古者祭祀无迎神、送神之礼,其初祭及末,皆不当拜。又宜令户部陈岁贡以充
庭实,如古礼,仍以龟为前,金次之,玉帛又次之,余居后。又《周礼》大宗伯
之职,凡享,莅玉鬯。今以门下侍郎取瓒进皇帝,侍中酌鬯进瓒,皆未合礼。请
命礼部尚书奉瓒临鬯,礼部侍郎奉盘,以次进,皇帝酌鬯裸地讫,侍郎受瓒并盘
而退。”又言:“皇帝至阼阶,乃令太祝、宫闱令始奉神主置于坐,行礼毕,皇
帝俟纳神主,然后降阶。”并从之。
又言:“神坐当陈于室之奥东面。当行事时,皇帝立于户内西向,即拜于户
内。有司摄事,晨稞馈食,亦立于户内西向,更不出户而拜。其堂上荐腥,则设
神坐于扆前南向,皇帝立于中堂北向。有司摄事同此。”诏俟庙制成取旨。
又请:“诸庙各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于户内之东西面,皇帝行三献礼
毕,于此受嘏。”又言:“每室所用几席,当如《周礼》,改用莞筵纷纯,加缫
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凡祭祀,皆缫次各加一重,并莞筵一重为五重。”
又言:“古者宗庙九献,皇及后各四,诸臣一。自汉以来为三献,后无入庙之事,
沿袭至今。若时享则有事于室,而无事于堂;禘祫则有事于堂,而无事于室。室
中神位不在奥,堂上神位不当扆,有馈食而无朝践。度今之宜,以备古九献之意,
请室中设神位于奥东面,堂上设神位于户外之西南面,皇帝立于户内西南,稞鬯
为一献;出户立于扆前,北向,行朝践荐腥之礼为再献;皇帝立于户内西面,行
馈食荐熟之礼为三献。”诏并候庙制成取旨。
又请:“三年亲祠,并祫享及有司摄事,每室并用太牢及制币。宗庙堂上
?萧以求阳,而有司行事?茅香,宜易用萧。灌鬯于地以求阴,宜束茅沃酒
以象神之饮。凡币皆埋于西阶东,册则藏有司之匮。”又请:“除去殿下板位及
小次,而设皇帝板位于东阶之上,西向。”又请:“凡奏告、祈祷、报谢,用牲
牢祭馔,并出帝后神主,以明天地一体之义。又古者祭祀,兼荐上古、中古及当
世之食,唐天宝中,始诏荐享每室加常食一牙盘,议者以为宴私之馔可荐寝宫,
而不可渎于太庙,宜罢之。古者吉祭必以其妃配,不特拜,请奠副爵无特拜。
《仪礼》曰:‘嗣举奠。’请皇帝祭太庙,既稞之后,太祝以斝酌奠于鉶之南,
俟正祭嘏讫,命皇子举奠而饮。”
又请:“命刑部尚书一员以奉大牲,兵部尚书一员奉鱼十有五。仍令腥熟之
荐,朝享、四孟及腊享,皆设神位于户内南向。其稞将于室,朝践于堂,馈熟于
室,则于奥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当筵前,设馈食
之豆八,加豆八,以南为上。鉶三,设于豆之南。南陈牛鉶居北,羊鉶在牛鉶之
南,豕鉶在羊鉶之南。羞豆二,曰酏食、糁食,设于荐豆之北。大羹湆盛以登,
设于羞豆之北。九俎设于豆之东,三三为列,以南为上。肵俎一,当腊俎之北,
纵设之。牲首俎在北牖下,簠簋设于俎南,西上。笾十有八,设于簠簋之南,北
上。户外之东设尊彝,西上,南肆。胙阶之东设六罍,其三在西,以盛玄酒,其
三在东,以盛三酒。堂下陈鼎之位,在东序之南,居洗之西,皆西面北上。匕皆
加于鼎之东,俎皆设于鼎之西,西肆。肵俎在北,亦西肆。若庙门外,则陈鼎
于东方,各当其镬,而在其镬之西,皆北面北上。”
又请:“既晨稞,诸太祝入,以血毛奠神坐。太官令取肝,以鸾刀制之,洗
于郁鬯,贯以膋,燎于炉炭。祝以肝膋入,诏神于室,又出以隋祭于户外之左,
三祭于茅菹。当馈熟之时,祝取菹擩于醢,祭于神坐前,豆间三。又取黍稷肺
祭,祭如初,藉以白茅。既祭,宫闱令束而瘗之于西阶东。若郊祀天地,则当进
熟之时,祝取菹及黍稷肺,祭于正配神坐前,各三祭,毕,郊社令束茅菹而燔瘗
之。祀天燔,祭地瘗,缩酒之茅,或燔或瘗,当与隋祭之菹同。”又言:“古者
吉祭有配,皆一尸。其始祝洗酌奠,奠于鉶南,止有一爵。及主人献尸,主妇亚
献,宾长三献,亦止一爵。请罢诸室奠副爵。其祫享别庙,皇后自如常礼。应祠
告天地、宗庙、社稷,并用牲币。如唐置太庙局令,以宗正丞充,罢摄知庙少卿,
而宫闱令不预祠事。”又言:“晨稞之时,皇帝先搢大圭,上香、稞鬯、复位,
候作乐馈食毕,再搢大圭,执镇圭,奠于缫藉。次奠币、执爵,庶礼神并在降神
之后。”从之。
八年,太常寺言:“故事,山陵前,宗庙辍祭享,朔望以内臣行荐食之礼,
俟祔庙毕仍旧。今景灵宫神御殿已行上食,太庙朔望荐食自当请罢。”从之。
元祐七年,诏复用牙盘食。旧制,并于礼馔外设,元丰中罢之,礼官吕希纯
建议曰:“先王之祭,皆备上古、中古及今世之食。所设礼馔,即上古、中古之
食,牙盘常食,即今世之食。议者乃以为宗庙牙盘原于秦、汉陵寝上食,殊不知
三代以来,自备古今之食。请依祖宗旧制,荐一牙盘。”从之,乃更其名曰荐羞。
希纯又请:“帝后各奠一爵,后爵谓之副爵。今帝后惟奠一爵共享,渎礼莫甚。
请设副爵,亦如其仪。”
大观四年,议礼局言:“太庙每享,各设太尊二,则是以追享、朝享之尊,
施之于禴祠蒸尝,失礼尤甚。请今四时之享,不设太尊。”又言:“圭瓒之制,
亲祀以涂金银瓒,有司行事以铜瓒,其大小长短之制皆不如礼,请改以应古制。”
又言:“太庙圭瓒、别庙璋瓒,旧用珉石,请改用玉。”又言:“新定太庙陈设
之仪,尽依周制,笾豆各用二十有六,簠簋各八。以笾二十有六为四行,以右为
上,羞笾二为第一行,朝事笾八次之,馈食笾八又次之,加笾八又次之。豆二十
有六为四行,以左为上,羞豆二为第一行,朝事豆八次之,馈食豆八又次之,加
豆八又次之。簠八为二行,在笾之外,簋八为二行,在豆之外。笾豆所实之物,
悉如《周礼》笾人、醢人之制,惟簠以稻粱,簋以黍稷,而茅菹以{艹专},蚳醢
以蜂子代之。”又言:“宗庙之祭用太牢而三鉶,实牛、羊、豕之羹,固无可论
者。至于太羹止设一登,以《少牢馈食礼》考之,则少牢者羊、豕之牲也。佐食
羞两鉶,司士进湆二豆。三牲之祭,鉶既设三,则登亦如其数。请太庙设三登,
实牛、羊、豕之湆以为太羹,明堂亦如之。”
高宗建炎三年,奉安神主于温州,权用酒脯。绍兴五年,临安府建太庙,始
用特羊,十年改用少牢。其庙享之礼,七年祀明堂于建康,以徽宗之丧,太常少
卿吴表臣援熙宁故事,谓当英宗丧未除,不废景灵宫、太庙之礼。翰林学士朱震
以为不然,谓:“《王制》:‘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越绋行事。’孰谓三
年之丧,而可以见宗庙行吉礼乎?”吏部尚书孙近等言:“按《春秋》:‘君薨,
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寝,蒸尝禘于庙。’杜预谓:“新主既特祀于寝,
则宗庙常祀,自当如旧。’又熙宁元年,神宗谅暗,用景德故事,躬行郊庙之礼。
今明堂大礼,已在以日易月服除之后,皇帝合享太庙,所有卤簿、鼓吹及楼前宫
架、诸军音乐皆备而不作。”
三十二年,孝宗即位,择日朝享太庙。礼部言:“牲牢、礼料、酒、齐等物,
并如五享行之。”绍熙五年,宁宗即位,时有孝宗之丧。闰十月,浙东提举李大
性言:“自汉文帝以来,皆即位而谒庙。陛下龙飞已阅三月,未尝一至宗庙行礼。
銮舆屡出,过太庙门而不入,揆之人情,似为阙典。乞早择日,恭谒太庙。”诏
乃遵用三年之制。吏部员外郎李谦请以来年正月上日躬行告庙之礼。礼寺以为俟
皇帝从吉,讨论施行。理宗即位,行三年之丧,初行明堂朝享,以大臣摄事,即
吉后,始行亲享之礼。
荐新。太宗雍熙二年十一月,宗正寺言:“准诏,送兔十头充享太庙。按《
开宝通礼》,荐新之仪,诣僖祖室户前,盥洗酌献讫,再拜,次献诸室如上礼。”
遂诏曰:“夫顺时蒐狩,礼有旧章,非乐畋游,将荐宗庙,久隳前制,阙孰甚焉。
爰遵时令,暂狩近郊,既躬获禽,用以荐俎。其今月十一日畋猎,亲射所获田禽,
并付所司,以备太庙四时荐享,著为令。”
景祐二年,宗正丞赵良规言:“《通礼》著荐新凡五十余物,今太庙祭享之
外唯荐冰,其余荐新之礼,皆寝不行。宜以品物时新,所司送宗正,令尚食简择
滋味与新物相宜者,配以荐之。”于是礼官、宗正条定:“逐室时荐,以京都新
物,略依时训,协用典章。请每岁春孟月荐蔬,以韭以菘,配以卵。仲月荐冰,
季月荐蔬以笋,果以含桃。夏孟月尝麦,配以彘,仲月荐果,以瓜以来禽,季月
荐果,以芡以菱。秋孟月尝粟尝穄,配以鸡,果以枣以梨,仲月尝酒尝稻,蔬
以茭笋,季月尝豆尝荞麦。冬孟月羞以兔,果以栗,蔬以藷藇,仲月羞
以雁以獐,季月羞以鱼。凡二十八种,所司烹治。自彘以下,令御厨于四时牙盘
食烹馔,卜日荐献,一如《开宝通礼》。”又太常礼院言:“自来荐冰,惟荐太
庙逐室帝主,后主皆阙。谨按朔望每室牙盘食,帝后同荐。又按《礼》:‘有荐
新如朔奠。’详此献祀,帝后主别无异等之义。今后前庙逐室后主,欲乞四时荐
新,并如朔望牙盘例,后庙、奉慈庙如太庙之礼。”
皇祐三年,太常寺王洙言:“每内降新物,有司皆择吉日,至涉三四日,而
物已损败。自今令礼部预为关报,于次日荐之,更不择日。”
元丰元年,宗正寺奏:“据太常寺报,选日荐新兔、藷藇、栗黄。
今三物久粥于市,而庙犹未荐,颇违礼意。盖节序有蚤晏,品物有后先,自当变
通,安能齐一?又唐《开元礼》,荐新不出神主。今两庙荐新,及朔望上食,并
出神主。请下礼官参定所宜。”
详定所言:“古者荐新于庙之寝,无尸,不卜日,不出神主,奠而不祭。近
时择日而荐,非也。天子诸侯,物熟则荐,不以孟仲季为限。《吕氏·月令》,
一岁之间八荐新物,《开元礼》加以五十余品。景祐中,礼官议以《吕纪》简而
近薄,唐令杂而不经,于是更定四时所荐凡二十八物,除依《诗》、《礼》、《
月令》外,又增多十有七品。虽出一时之议,然岁时登荐,行之已久。依于古则
太略,违于经则无法。今欲稍加刊定,取其间先王所尝享用膳羞之物,见于经者
存之,不经者去之。请自今孟春荐韭以卵,羞以葑,仲春荐冰,季春荐笋,羞以
含桃;孟夏尝麦以彘,仲夏尝雏以黍,羞以瓜,季夏羞以芡以菱;孟秋尝粟与稷,
羞以枣以梨,仲秋尝麻尝稻,羞以蒲,季秋尝菽,羞以兔以栗;孟冬羞以雁,仲
冬羞以麕,季冬羞以鱼。今春不荐鲔,诚为阙典。请季春荐鲔,无则阙之。旧有
林檎、荞麦、藷藇之类,及季秋尝酒,并合删去。凡新物及时出者,即
日登献,既非正祭,则不当卜日。《汉仪》尝韭之属,皆于庙而不在寝,故《韦
玄成传》以为庙岁二十五祠,而荐新在焉。自汉至于隋、唐,因仍其失,荐新虽
在庙,然皆不出神主。今出神主,失礼尤甚。请依《五礼精义》,但设神座,仍
候庙成,荐新于寝。”诏依所定,如鲔阙,即以鲂鲤代之。既而知宗正丞赵彦若
言:“礼院以仲秋茭萌不经,易以蒲白。今仲秋蒲无白,改从春献。”
大观,礼局亦言:“荐新虽系以月,如樱、笋三月当进,或萌实未成,转至
孟夏之类,自当随时之宜,取新以荐。”政和四年,比部员外郎何天衢言:“祭
不欲数,数则烦,祭不欲疏,疏则怠。先王建祭祀之礼,必得疏数之中,未闻一
日之间,遂行两祭者也。今太庙荐新,有与朔祭同日者。夫朔祭行于一月之首,
不可易也。若夫荐新,则未尝卜日,一月之内,皆可荐也。新物未备,犹许次月
荐之,亦何必同朔日哉?”自是荐新偶与朔祭同日,诏用次日焉。中兴仍旧制。
加上祖宗谥号。太祖建隆元年九月,太常礼院言:“谨按唐大中初,追尊顺
宗、宪宗谥号,皇帝于宣政殿授玉册,遣宰臣以下持节奉册赴太庙。授册日,帝
既御殿,百僚拜讫,降阶跪授册于太尉,候太尉奉册出宣政门,然后升殿。凡皇
帝行礼,皆太常卿赞导奉引。”奏可。是月二十七日,帝御崇元殿,备礼遣使奉
册上四庙谥号。皇帝高祖府君册曰:“孝曾孙嗣皇帝臣某,再拜稽首上言,伏以
昊天有命,皇宋勃兴,括厚载以开阶,宅中区而抚运,夷夏蛮貊,罔不献诚,山
川鬼神,罔不受职。非臣否德,肇此丕图,实赖先正储休,上玄降鉴,既虔膺于
大宝,乃眇觌于遐源,敢遵历代之规,式荐配天之号。谨遣使司空兼门下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溥、副使兵部尚书李涛奉宝册,上尊谥曰文献皇帝,庙号僖祖,
皇帝高祖母崔氏曰文懿皇后。”皇曾祖府君册曰:“伏以天命匪忱,惟归于有德,
人文设教,必始于贻谋。乘时既肇于兴王,报本敢稽于尊祖。非隆徽称,则大享
何以配神,非镂良珉,则洪烈何由垂世?方作《猗那》之颂,永严昭穆之容。谨
遣使王溥、副使李涛奉册宝,上尊谥曰惠元皇帝,庙号顺祖,皇曾祖母桑氏曰惠
明皇后。”皇祖骁卫府君册曰:“伏以人瞻乌止,运叶龙飞。非发源之长,析派
不能通上汉;非积基之厚,嗣孙不能有中区。今人纪肇修,孝思罔极,酌百王之
损益,荐四庙之蒸尝。谨遣使王溥、副使李涛奉宝册,上尊谥曰简恭皇帝,庙号
翼祖,皇祖母京兆郡太夫人刘氏曰简穆皇后。”圣考太尉府君册曰:“昔者流火
开祥,周发荐文王之号,黄星应运,曹丕扬魏祖之功。咸因致孝之诚,式展尊亲
之义,爰遵大典,亟上尊称。谨遣使王溥、副使李涛奉册宝,上尊谥曰昭武皇帝,
庙号宣祖。”礼毕,群臣进表奉慰。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甲戌,上太祖英武圣文神德皇帝。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十一月二十七日,帝于朝元殿备礼,奉祖宗尊谥册宝,再拜授摄太尉王旦奉之以
出,安太祖册宝于玉辂,太宗册宝于金辂,诣太庙,奉上太祖曰启运立极英武圣
文神德玄功大孝皇帝,太宗曰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大明广孝皇帝。礼毕,亲行
朝享之礼。天禧元年正月九日,加上六室尊谥二字:僖祖曰文献睿和皇帝,顺祖
曰惠元睿明皇帝,翼祖曰简恭睿德皇帝,宣祖曰昭武睿圣皇帝,太祖曰启运立极
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太宗曰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礼毕,群臣拜表称贺。十一日,帝行朝享之礼。
仁宗天圣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加上真宗谥曰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庆历
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加上真宗谥曰膺符稽古成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神宗元丰六年五月,改加上尊谥作奉上徽号。十一月二日,奉上仁宗徽号曰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又上英宗徽号曰体乾膺历隆功盛德宪
文肃武睿神宣孝皇帝。
哲宗绍圣二年正月,帝谓辅臣曰:“祖宗谥号,各加至十六字。神宗皇帝今
止初谥,尚未增加,宜考求典故以闻。”宰臣章惇等对曰:“祖宗加谥,岁月不
定。真庙初加八字,是天圣二年。今神宗祔庙已十年,故事加徽号必在南郊前,
谨如圣旨讨阅以闻。”四月二十七日,诏加上神宗皇帝徽号,于大礼前三日行礼。
九月十六日,奉上册宝曰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徽宗崇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更定神宗徽号曰体元显道帝德王功英文烈武
钦仁圣孝皇帝,又奉哲宗徽号曰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大观
元年九月,加上僖祖徽号为十六字,曰立道肇基积德起功懿文宪武睿和至孝皇帝。
政和三年十一月五日,加上神宗、哲宗徽号。前二日,皇帝御大庆殿,奉神宗册
宝授太师、鲁国公蔡京,载以玉辂,奉哲宗册宝授少师、太宰何执中,载以金辂,
并诣太庙幄殿,奉安以俟。四日,皇帝诣景灵宫行礼,赴太庙宿斋。五日,服衮
冕,恭上神宗册宝于本室,曰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又上哲宗册宝于本室,曰宪元继道世德扬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次行朝享,
礼毕,赴南郊青城宫。
绍兴十二年十一月,诏议加上徽宗徽号曰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
孝皇帝。十三年正月九日,皇帝御文德殿,命宰臣秦桧奏请太庙。十日,内殿宿
斋,文武百僚集于发册宝殿门幕次,次礼仪使、阁门官、太常博士、礼直官分立
御幄前,次分引百僚入就殿下,东西相向立定,礼直官引奉册宝使、侍中、中书
令、举宝举册官诣殿下西阶之西,东向立。俟斋室帘降,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
礼部侍郎奏中严外办。次礼直官、太常博士引礼仪使当幄前俯伏跪奏:“礼仪使
臣某言,请皇帝行奉上徽宗皇帝发册宝之礼。”奏讫,俯伏,兴。帘卷,前导官
前导皇帝出幄,执大圭,诣册宝幄东褥位,西向立,礼仪使奏请再拜,皇帝再拜,
三上香,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前导还褥位,西向立,侍中、中书令、举册举宝
官升殿,入册宝幄。举册宝官俱搢笏跪,举册宝与侍中、中书令奉册宝进行,皇
帝后从,降自西阶,至殿下褥位,南向立。礼仪使奏皇帝再拜,举册官奉册,举
宝官奉宝,皇帝搢大圭,跪奉受册宝使,皇帝执大圭再拜,在位官皆再拜。持节
者持节导册宝进行,出殿正门。礼仪使奏礼毕。皇帝释大圭,升自东阶,入斋室。
礼部郎中奏解严。次册宝出北宫门,奉册宝使以下骑从,至太庙灵星门外下马,
步从至太庙南神门外。次日,文武百僚集于太庙幕次,分引诣殿下再拜,册宝使
诣各室行奠献礼。次赞者引举册官举册,举宝官举宝,礼直官引侍中、中书令前
导册宝入自南正门,至殿西阶下权置定,各再拜。次诣徽宗室,册宝使俯伏跪奏
称:“嗣皇帝臣某,谨遣臣等奉徽号册宝。”奉讫,俯伏,兴。举册官举册进,
中书令跪读册文,举宝官举宝进,侍中跪读宝文,册宝使以下各再拜,至册宝幄
安奉。礼毕,以次退。次文武百僚奉表称贺。
绍熙二年八月,诏上高宗徽号曰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庆元三年,上孝宗徽号曰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嘉泰三年,
上光宗徽号曰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宝庆三年,上宁宗徽号
曰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咸淳二年,上理宗徽号曰建道备德
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并如绍兴十三年仪注。
庙讳。绍兴二年十一月,礼部、太常寺言:“渊圣皇帝御名,见于经传义训
者,或以威武为义,或以回旋为义,又为植立之象,又为亭邮表名,又为圭名,
又为姓氏,又为木名,当各以其义类求之。以威武为义者,今欲读曰‘威’;以
回旋为义者,今欲读曰‘旋’;以植立为义者,今欲读曰‘植’;若姓氏之类,
欲去‘木’为‘亘’。又缘汉法,‘邦’之字曰‘国’,‘盈’之字曰‘满’,
止是读曰‘国’、曰‘满’,其本字见于经传者未尝改易。司马迁,汉人也,作
《史记》,曰:‘先王之制,邦内畿服,邦外侯服。’又曰:‘盈而不持则倾。’
于‘邦’字、‘盈’字亦不改易。今来渊圣皇帝御名,欲定读如前外,其经传本
字,即不当改易,庶几万世之下,有所考证,推求义类,别无未尽。”三十二年
正月,礼部、太常寺言:“钦宗祔庙,翼祖当迁。于正月九日,先迁翼祖皇帝、
简穆皇后神主奉藏于夹室。所有以后翼祖皇帝讳,依礼不讳。”诏恭依。
绍熙元年四月,诏:“今后臣庶命名,并不许犯祧庙正讳。如名字见有犯祧
庙正讳者,并合改易。”
嘉定十三年十月,司农寺丞岳珂言:“孝宗旧讳从‘伯’从‘玉’从‘宗’。
考国朝之制,祖宗旧讳二字者,皆著令不许并用。”又言“钦宗旧讳二字,其一
从‘■’从‘旦’,其一从‘火’从‘亘’,皆合回避。乞并下礼、寺讨论,
颁降施行。”既而礼、寺讨论:“所有钦宗、孝宗旧讳,若二字连用,并合回避,
宜从本官所请,刊入施行。”从之。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九 志第六十二

◎礼十二(吉礼十二)
○后庙 景灵宫 神御殿 功臣配侑 群臣家庙
后庙之制。建隆三年,追册会稽郡夫人贺氏曰孝惠皇后,止就陵所置祠殿奉
安神主,荐常馔,不设牙盘祭器。乾德元年,孝明皇后王氏崩,始议置庙及二后
先后之次。太常博士和岘请共殿别室,以孝明正位内朝,请居上室;孝惠缘改葬,
不造虞主,与孝明同祔,宜居次室。礼院又言:“后庙祀事,一准太庙,亦当立
戟。”及太祖祔庙,有司言:“合奉一后配食。按唐睿宗追谥肃明、昭成二后,
至睿宗崩,独昭成以帝母之重升配,肃明止享于仪坤庙。近周世宗正惠、宣懿二
后并先崩,正惠无位号,宣懿居正位,遂以配食。今请以孝明皇后配,忌日行香
废务,其孝惠皇后享于别庙。”从之。
太平兴国元年,追册越国夫人符氏为懿德皇后,尹氏为淑德皇后,并祔后庙。
至道三年,孝章皇后宋氏祔享,有司言:“孝章正位中壶,宜居上室,懿德
追崇后号,宜居其次。”诏孝章殿室居懿德下。六月,礼官议:“按太平兴国中
追册定谥,皆以懿德居上。淳化初,宗正少卿赵安易言,别庙祭享,懿德在淑德
之上,未测升降之由。其时敕旨依旧懿德在上。按《江都集礼》,晋景帝即位,
夏侯夫人应合追尊。散骑常侍任茂、傅玄等议云:‘夏侯夫人初归景帝,未有王
基之道,不及景帝统百揆而亡,后妃之化未著远迩,追尊无经义可据。’今之所
议,正与此同。且淑德配合之初,潜跃之符未兆;懿德辅佐之始,藩邸之位已隆,
然未尝正位中宫,母临天下。岂可生无尊极之位,没升配享之崇?于人情不安,
于典籍无据。唐顺宗祔庙后十一年,始以庄宪皇后升配,宪宗祔庙后二十五年,
始以懿安皇后升配。今请虚位,允协旧仪。”再诏尚书省集议及礼官同详定。上
议曰:“淑德皇后生无位号,没始追崇,况在初潜,早已薨谢,懿德皇后享封大
国,作配先朝,虽不及临御之期,且夙彰贤懿之美,若以升祔,当归懿德。又详
周世宗正惠、宣懿配食故事,当时议以正惠追尊位号,请以宣懿为配。是时以太
后在位,疑宣懿祔庙之后,立忌非便。议者引晋哀帝时何太后在上,尊所生周氏
为太妃,封其子为琅邪王。及太妃薨,帝奔丧琅邪第,七月而葬。此则奔丧行服,
尚不厌降,即忌日废务,于理无嫌。今礼官引唐顺、宪二宗庙,享虚位之文,夫
即追册二后,即虚室亦为非便,请奉懿德神主升配。又按议者以周世宗神主祔庙,
必若宣懿同祔,即正惠神主请加‘太’字。今升祔懿德,请即加淑德‘太’字,
仍旧别庙。”诏:“以懿德配享,至于‘太’者尊极之称,加于母后,施之宗庙
礼所未安。”乃不加“太”字,仍别庙配享。十二月,追尊贤妃李氏为元德皇太
后。有司言:“按《周礼·春官》大司乐之职,‘奏《夷则》,歌《仲吕》,以
享先妣’,谓姜嫄也。是帝喾之妃,后稷之母,特立庙曰閟宫。晋简文宣后以
不配食,筑室于外,岁时享祭。唐先天元年,始祔昭成、肃明二后于仪坤庙。又
玄宗元献杨后立庙于太庙之西。稽于前文,咸有明据。望令宗正寺于后庙内修奉
庙室,为殿三间,设神门、斋房、神厨,以备荐享。”
咸平元年,判太常礼院李宗讷等言:“元德皇太后别建庙室,淑德皇后亦在
别庙,同是帝母而无‘太’字。按唐穆宗三后,除宣懿升祔,正献、恭僖二后并
立别庙,各有‘太’字。又开元初,太常议昭成皇太后,请不除‘太’字,云‘
入庙称后,义系于夫,在朝称太后,义系于子。如谥册入陵,神主入庙,则当去
太字’。按神主入庙之说,盖为祔享太庙,以厌降故,不加‘太’字,则本朝文
懿诸后是也。如别建庙室,不可但称皇后,则唐正献、恭僖二太后是也。淑德皇
后亦请加‘太’字,既加之后,望迁就元德新庙,居第一室,以元德次之,仍迁
庄怀又次之。”诏下中书集议。兵部尚书张齐贤等奏:“宗庙神灵,务乎安静。
况懿德作合之始,逮事舅姑,躬执妇道,祔享之礼,宜从后先,伏请仍旧。又汉
因秦制,帝母称皇太后。检详去岁议状,请加淑德‘太’字,而诏不加之者,缘
当时元德皇太后未行追册。今册命已毕,望依礼官所言。”三年四月乙卯,祔葬
元德皇太后于永熙陵。有司言:“元德神主祔庙,准礼当行祔谒,载稽前典,有
未合者。伏以追荐尊称,奉加‘太’字,崇建别庙,以备蒸尝。况当禘祫之时,
不预合食之列,庙享之制与诸后不同。俟神主还京,即祔庙室,荐献安神,更不
行祔谒之礼,每岁五享、禘祫如太庙仪。”
景德四年,奉庄穆皇后郭氏神主谒太庙,祔享于昭宪皇后。享毕,祔别庙,
殿室在庄怀之上。帝祀汾阴,谒庙毕,亲诣元德皇太后庙躬谢,自门降辇步入,
酌献如太庙,设登歌,两省、御史、宗室防御使以上班庙内,余班庙外,遣官分
告孝惠诸后庙。诏:“太庙、元德皇后庙享用犊,诸后庙亲享用犊,摄事用羊、
豕。”
五年,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言:“禘祫日,孝惠、淑德二后神主自别庙赴太
庙,祔简穆皇后神主之下、太祖神主之上,此盖用《曲台礼》别庙皇后禘祫祔享
太庙之说。窃虑明灵合享,神礼未安,望诏礼官再加详定。”有司言:“按《曲
台礼》载禘祫之仪,则如皇后先祔别庙,遇禘祫祔享于太庙,如是昭后,即坐于
祖姑之下,南向;如是穆后,即坐于祖姑之下,北向。又按博士殷盈孙议云:‘
别庙皇后禘袷于太庙,祔于祖姑之下者,此乃皇后先没,已造神主。如昭成、肃
明之没也,睿宗在位;元献之没也,玄宗在位;昭德之没也,德宗在位。四后于
太庙未有本室,故创别庙,当为太庙合食之主,故禘袷乃奉以入享,此明其后太
庙有本室,即当迁祔。帝方在位,故皇后暂立别庙,礼本合食,故禘祫乃升太庙,
以未有位,故祔祖姑之下。据《开宝通礼》与《曲台礼》同。今有司不达礼意,
遇禘祫岁,尚以孝惠、孝章、淑德三后神主祔享祖姑之下,乃在太祖、太宗之上。
按《礼》称‘妇祔祖姑’,谓既卒哭之明日,此正礼也;称‘祖姑有三人,则祔
于亲者’,注,玄谓‘舅之母死,而又有继室二人,亲者谓舅所生’。然则祖姑
有三人同在祖室,明妇有数人亦当同在夫之本室,不可久祔于祖姑也。故《开元
礼》但载肃明皇后别庙时享之仪,而无禘袷之礼,即知别庙时享及禘祫皆于本庙
也。孝惠、孝章、淑德禘祫既祔太庙,则自今禘祫祔享本室,次于正主,庶协典
礼。”六年,升祔元德皇后太宗庙室,诏以祔庙岁时为合享次序,而位明德皇后
之次。
明道二年,判河南府钱惟演请以章献、章懿二后并祔真宗之室。太常礼院议:
“夏、商以来,父昭子穆,皆有配坐,每室一帝一后,礼之正仪。唐开元中,昭
成、肃明二后始并祔于睿宗。今惟演引唐武宗母韦太后升祔穆宗,本朝孝明、孝
章禘太祖故事。按穆宗惟韦后祔,太祖未尝以孝章配。伏寻先帝以懿德配享太宗,
及明德园陵礼毕,遂得升祔。元德太后自追尊后,凡十七年始克升祔。今章穆皇
后著位长秋,祔食真宗,斯为正礼。章献太后母仪天下,与明德例同,若从古礼,
止应祀后庙,若便升祔,似非先帝慎重之意,又况前代无同日并祔之比,惟上裁
之。”乃诏有司更议,皆谓:“章穆位崇中壶,与懿德有异,已祔庙室,自协一
帝一后之文。章献辅政十年,章懿诞育帝躬,功德莫与为比,退就后庙,未厌众
心。按《周官》大司乐职,‘奏《夷则》,歌《小吕》,以享先妣’者,姜嫄
也,帝喾之妃,后稷之母,特立庙曰閟宫。宜别立新庙,奉安二太后神主,同殿
异室,岁时荐享用太庙仪。别立庙名,自为乐曲,以崇世享。忌前一日,不御正
殿,百官奉慰,著之令甲。”乃作新庙两庙间,名曰奉慈。
庆历四年,从吕公绰言:“先帝特谥二后庄怀、庄穆,及上真宗文明武定章
圣元孝之谥,郭后升祔,当正徽号,宜于郊礼前遣官先上宝册,改‘庄’为‘章’,
止告太庙,更不改题。”遂如故事。将郊,所司导五后宝册赴三庙,各于神门外
幄次以待。奏告毕,皆纳于室。俄又诏中书门下令礼官考故事,升祔章懿神主。
礼院言:“章献、章懿宜序章穆之次,章惠先朝遗制尝践太妃,至明道中始加懿
号,与章怀颇同,请序章怀之次。太者生事之礼,不当施于宗庙。章献以顾托之
重,临御之劳,欲称别庙,义无所嫌,属之配室,礼或未顺。”学士王尧臣等言:
“章献明肃盛烈丕功,非一惠可举,谥告于庙,册藏于陵,无容追减。章惠拥祐
帝躬,并均顾复,故景祐中膺保庆之册,义专系子,礼须别祠。章穆升附,岁月
已深。奉慈三室,先后已定,若再议升降,则情有重轻,请如旧制。”中书门下
覆议:“成宪在前,文考之意;配食一体,二慈之宜;奉承无私,陛下之孝。请
如礼官及学士议。案祥符诏系章圣特旨,位叙先后,乞圣制定数,昭示无穷。”
诏依所议。十月,文德殿奉安宝册,帝服通天冠、绛纱袍,执圭。太常奏乐,百
官宿庙堂。次日,有司荐享诸庙。寅时,复诣正衙,宰臣、行事官赞导册宝至大
庆殿庭发册,出宣德门,摄太尉贾昌朝、陈执中受以赴奉慈庙上宝册,告迁二主,
皆涂“太”字,祔于太庙。
至和元年七月,有司奉诏立温成皇后庙,享祭器数视皇后庙。后以谏官言,
改为祠殿,岁时令宫臣荐以常馔。
治平元年,同判太常寺吕公著言:“按《丧服小记》‘慈母不世祭’。章惠
太后,仁宗尝以母称,故加宝庆之号。盖生有慈保之勤,故没有庙享之报。今于
陛下恩有所止,礼难承祀,其奉慈庙,乞依礼废罢。”
熙宁二年,命摄太常卿张掞奉章惠太后神主瘗陵园。
元丰六年,详定所言:“按《礼》,夫妇一体,故昏则同牢、合卺,终则同
穴,祭则同几、同祝馔,未尝有异庙者也。惟周人以姜嫄为媒神,而帝喾无庙,
又不可下入子孙之庙,乃以别庙而祭,故《鲁颂》谓之閟宫,《周礼》谓之先妣,
可也。自汉以来,不祔不配者,皆援姜嫄为比,或以其微,或以其继而已。盖
其间有天下者,起于侧微,而其后不及正位中宫,或以尝正位矣,有所不幸,则
当立继以奉宗庙,故有‘祖姑三人则祔于亲者’之说。立继之礼,其来尚矣。始
微终显,皆嫡也,前娶后继,皆嫡也。后世乃以始微后继置之别庙,不得伸同几
之义,则非礼意。恭惟太祖孝惠皇后、太宗淑德皇后、真宗章怀皇后实皆元妃,
而孝章则太祖继后,乃皆祭以别庙,在礼未安,请升祔太庙,增四室,以时配享。”
七月,遂自别庙升祔焉。
政和四年,有司言:“政和元年孟冬祫享,奉惠恭神主入太庙,祔于祖姑之
下。今岁当祫,而明达皇后神主奉安陵祠,缘在城外。三代之制,未有即陵以为
庙者。今明达皇后追正典册,岁时荐享,并同诸后,宜就惠恭别庙增建殿室,迎
奉神主以祔。”又言:“明达神主祔谒日,于英宗室增设宣仁圣烈皇后、明达皇
后二位,及遍祭七祀、配享功臣,并别庙祔享惠恭、明达二位。”
绍兴七年,惠恭改谥为显恭,以上徽宗圣文仁德显孝之谥故也。十二年五月,
礼部侍郎施坰言:“懿节皇后神主,候至卒哭择日祔庙,合依显恭皇后礼,于太
庙内修建殿室,以为别庙安奉。”又言:“将来祔庙,其虞主合于本室后瘗埋。
缘别系行在祔庙,欲于本室册宝殿收奉,候回京日依别庙故事。”从之。七月,
有司行九虞之祭奉安。三十二年,礼部、太常言:“故妃郭氏追册为皇后,合依
懿节皇后祭于别庙。所有庙殿,见安懿节皇后神主,行礼狭隘。乞分为二室,以
西为上,各置户牖,及擗截本庙斋宫,权安懿节神主,工毕还殿。”王普又请各
置祏室。并从之。
乾道三年闰七月,安恭皇后神主祔于别庙,为三室。
景灵宫。创于大中祥符五年,圣祖临降,为宫以奉之。天圣元年,诏修宫之
万寿殿以奉真宗,署曰奉真。明道二年,又建广孝殿,奉安章懿皇后。治平元年,
又诏就宫之西园建殿,以奉仁宗,署曰孝严,奉安御容,亲行酌献,命大臣分诣
诸神御代行礼。翼日,太后酌献,皇后、大长公主以下内外命妇陪位于廷。诏每
岁下元朝谒,如奉真殿仪,有期以上丧或灾异,则命辅臣摄事。名斋殿曰迎厘,
宫西门曰广祐。四年,建英德殿,奉英宗神御。凡七十年间,神御在宫者四,寓
寺观者十有一。
元丰五年,始就宫作十一殿,悉迎在京寺观神御入内,尽合帝后,奉以时王
之礼。十一月,百官班于集英殿廷,帝诣蕊珠、凝华等殿,行告迁庙礼,礼仪使
奉神御升彩舆出殿。明日,复行荐享如礼,礼仪使奉神舆行,帝出幄,导至宣德
门外,亲王、使相、宗室正任以上前引,望参官及诸军都虞候、宗室副率以上陪
位,内侍省押班整仪卫以从,奉安神御于十一殿。明日,帝诣宫朝献,先谒天兴
殿,以次行礼,并如四孟仪。诏自今朝献孟春用十一日,孟夏择日,孟秋用中元
日,孟冬用下元日,天子常服行事。荐圣祖殿以素馔,神御殿以膳羞,器服仪物,
悉从今制。天兴殿门以奉天神不立戟,诸神御门置亲事官五百人,立戟二十四。
累朝文武执政官、武臣节度使以上并图形于两庑。凡执政官除拜,赴官恭谢。其
后南郊先诣宫行荐享礼,并如太庙仪。
元祐元年,太常寺言:“季秋有事于明堂,其朝享景灵宫、亲享太庙,当用
三年不祭之礼,遣大臣摄事。”礼部言:“景灵宫天兴殿,用天地之礼,即非庙
享,于典礼无违。”诏明堂前二日朝享景灵宫天兴殿。明年,奉安神宗神御于景
灵宫,如十一殿奉安之礼。旧制,车驾上元节以十一日诣兴国寺、启圣院,朝谒
太祖、太宗、神宗神御,下元节诣景灵宫朝拜天兴殿,朝谒真宗、仁宗、英宗神
御。至是诏分每岁四孟月拜谒之所,自孟秋始,其不当亲献,则遣官分诣。初诣
天兴殿、保宁阁、天元殿、太始殿,次诣皇武殿、俪极殿、大定殿、辉德殿,次
诣熙文殿、衍庆殿、美成殿,次诣治隆殿、宣光殿,(宣光后改曰显承,徽宗又
改大明殿。)仍自来年孟春为始。皇太后崩,三省请奉安神御于治隆殿,以遵元
祐初诏。复以御史刘极之言,特建原庙,庙成,名神御殿曰徽音,山殿曰宁真。
绍圣二年,奉安神宗神御于显承殿。元丰中,每岁四孟月,天子遍诣诸殿朝
献。元祐初,议者请以四孟分献,一岁而遍,至是复用旧仪。诏自今四孟朝献分
二日,先日诣天兴殿、保宁阁、天元、太始、皇武、俪极、大定、德辉诸殿,次
日诣熙文、衍庆、美成、继仁、治隆、徽音、显承七殿。三年十月,帝诣天兴诸
殿朝献。翼日,大雨,诏差已致斋官分献熙文七殿,自是雨雪用为例云。
徽宗即位,宰臣请特建景灵西宫,奉安神宗于显承殿,为馆御之首,昭示万
世尊异之意。建哲宗神御殿于西,以东偏为斋殿,乃给度僧牒、紫衣牒千道为营
造费,户牖工巧之物并置于荆湖北路。已而右正言陈瓘言五不可,且论蔡京矫诬。
不从。
建中靖国元年,诏建钦圣宪肃皇后、钦慈皇后神御殿于大明殿北,名曰柔明。
(寻改钦仪,又改坤元。)又名哲宗神御殿曰观成。(寻改重光。)诏自今景灵
宫并分三日朝献。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崇宁三年,奉安钦成皇后神御坤元殿钦圣宪肃皇后之次,钦慈皇后又次之。
政和三年,奉安哲宗神御于重光殿。昭怀皇后神御殿成,诏名正殿曰柔仪,
山殿曰灵娭。于是两宫合为前殿九,后殿八,山殿十六,阁一,钟楼一,碑楼
四,经阁一,斋殿三,神厨二,道院一,及斋宫廊庑,共为二千三百二十区。
初,东京以来奉先之制,太庙以奉神主,岁五享,宗室诸王行事;朔祭而月
荐新,则太常卿行事。景灵宫以奉塑像,岁四孟皇帝亲享,帝后大忌,则宰相率
百官行香,后妃继之。遇郊祀、明堂大礼,则先期二日,亲诣景灵宫行朝享礼。
绍兴十三年二月,臣僚言:“窃见元丰五年,神宗始广景灵宫以奉祖宗衣冠
之游,即汉之原庙也。自艰难以来,庶事草创,始建宗庙,而原庙神游犹寄永嘉。
乃者权时之宜,四孟荐献,旋即便朝设位以享,未副广孝之意,乞命有司择爽垲
之地,仿景灵宫旧规,随宜建置。俟告成有日,迎还晬容,奉安新庙,庶几四孟
躬行献礼,用副罔极之恩。”从之。初筑三殿,圣祖居前,宣祖至祖宗诸帝居中
殿,元天大圣后与祖宗诸后居后。掌宫内侍七人,道士十人,吏卒二百七十六人。
上元结灯楼,寒食设秋千,七夕设摩睺罗。帘幕岁时一易,岁用酌献二百四十羊。
凡帝后忌辰,用道、释作法事。十八年,增建道院,初本刘光世赐第,后以韩世
忠第增筑之。天兴殿九楹,中殿七楹,后殿十有七楹,斋殿、进食殿皆备焉。
神御殿,古原庙也,以奉安先朝之御容。宣祖、昭宪皇后于资福寺庆基殿。
太祖神御之殿七:太平兴国寺开元殿、景灵宫、应天禅院西院、南京鸿庆宫、永
安县会圣宫、扬州建隆寺章武殿、滁州大庆寺端命殿。太宗神御之殿七:启圣禅
院、寿宁堂、景福殿、凤翔上清太平宫、并州崇圣寺统平殿及西院、鸿庆宫、会
圣宫。真宗神御之殿十有四:景灵宫奉真殿、玉清昭应宫安圣殿、洪福院、寿宁
堂、福圣殿、崇先观永崇殿、万寿观延圣殿、澶州信武殿、西京崇福宫保祥殿、
华州云台观集真殿及西院、鸿庆宫、会圣宫、凤翔太平宫。仁宗、英宗、神宗、
哲宗四朝神御于景灵宫、应天院,章献明肃皇后于慈孝寺彰德殿,章懿皇后于景
灵宫广孝殿,明德、章穆二后于普安院重徽殿,章惠太后于万寿观广庆殿。
景德四年,奉安太祖御容应天禅院,以宰臣向敏中为奉安圣容礼仪使,权安
于文德殿。百官班列,帝行酌献礼,卤簿导引,升彩舆进发,帝辞于正阳门外,
百官辞于琼林苑门外。遣官奏告昌陵毕,群臣称贺。
皇祐中,以滁州通判王靖请,滁、并、澶三州建殿奉神御,乃宣谕曰:“太
祖擒皇甫晖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大庆寺殿名曰端命,以奉太祖。太宗取刘继
元于并州,是太平之统也,即崇圣寺殿名曰统平,以奉太宗。真宗归契丹于澶州,
是偃武之信也,即旧寺殿名曰信武,以奉真宗。”既而统平殿灾,谏官范镇言:
“并州素无火灾,自建神御殿未几而辄焚,天意若曰祖宗御容非郡国所宜奉安者。
近闻下并州复加崇建,是徒事土木,重困民力,非所以答天意也。自并州平七十
七年,故城父老不入新城,宜宽其赋输,缓其徭役,以除其患,使河东之民不忘
太宗之德,则陛下孝思,岂特建一神御殿比哉?”先是,睦亲、广亲二宅并建神
御殿,翰林学士欧阳修言神御非人臣私家之礼。下两制、台谏、礼官议,以为
“汉用《春秋》之义,罢郡国庙。今睦亲宅、广亲宅所建神御殿,不合典礼,宜
悉罢。”诏以广亲宅置已久,唯罢修睦亲宅。
熙宁二年,奉安英宗御容于景灵宫,帝亲行酌献,仍诏岁以十月望朝享,有
期以上丧或灾异,则命辅臣摄事。知大宗正丞事李德刍言:“礼法:诸侯不得祖
天子,公庙不设于私家。今宗室邸第并有帝后神御,非所以明尊卑崇正统也,望
一切废罢。”下礼官详定,请如所奏。诏诸宗室宫院祖宗神御迎藏天章阁。自是,
臣庶之家凡有御容,悉取藏禁中。
元丰五年,作景灵宫十一殿,而在京宫观寺院神御,皆迎入禁中,所存惟万
寿观延圣、广爱、宁华三殿而已。
宣和元年,礼部奏:“太常寺参酌立到诸州府有祖宗御容所在朔日诸节序降
至御封香表及下降香表行礼仪注:
朔日诸节序奉香表行礼仪注。斋戒,朝拜前一日,朝拜官及读表文官早赴斋
所,俟礼备,礼生引读表文官、赍香表官集朝拜官听,执事者以香表呈视。礼生
请读表文官稍前习读表,或密词即读封题,讫,礼生赞复位。次以御封香、礼馔
等呈视讫,各复斋所。朝拜官用长吏,阙,以次官充,读表文亦以次官充,执事
者以有服色者充。有司设香案、时果、牙盘食神御前,又设奠醪茗之器于香案前
之左,置御封香表案上;设朝拜官位于殿下,西向,读表文官位于殿之南,北向,
陪位官位于其后;设焚表文位于殿庭东,南向。朝拜日,质明前,香火官先诣殿
下,北向拜讫,升殿,东向侍立。有司陈设讫,礼生先引陪位官入就位,北向,
次引读表文官入就位,次引朝拜官就位,西向立定。礼生赞有司谨具,请行事。
礼生赞再拜,拜讫,引读表文官先升殿,于香案之右东向立,次引朝拜官诣香案
前,赞搢笏、上香、奠酒茗,拜、兴,少立。礼生赞搢笏、跪、读表文,或密词
即读封题,执笏兴,降复位。朝拜官再拜,降复位。礼生赞再拜讫,引朝拜官、
读表文官诣焚表文位南向立,焚讫,退。
一遇旦、望诸节序下降香表荐献行礼仪注。一如上仪。惟礼生引献官上香讫,
跪,执事者以所荐之物授荐献官,受献讫,复授执事者,置于神御前,兴、拜、
退一如上仪。”
诏颁行之。
东京神御殿在宫中,旧号钦先孝思殿。建炎二年闰四月,诏迎温州神御赴阙。
先是,神御于温州开元寺暂行奉安,章圣皇帝与后像皆以金铸,置外方弗便,因
愀然谓宰辅曰:“朕播迁至此,不能以时荐享,祖宗神御越在海隅,念之坐不安
席。”故有是命。三年二月,上览禁中神御荐享礼物,谓宰臣曰:“朕自省阅神
御,每位各用羊胃一,须二十五羊。祖宗仁厚,岂欲多害物命?谨以别味代之,
在天之灵亦必歆享。”吕颐浩曰:“陛下寅奉宗庙,罔不尽礼,而又仁爱及物,
天下幸甚。”
绍兴十五年秋,复营建神御殿于崇政殿之东,朔望节序、帝后生辰,皇帝皆
亲酌献行香,用家人礼。其殿名:徽宗曰承元,钦宗曰端庆,高宗曰皇德,孝宗
曰系隆,光宗曰美明,宁宗曰垂光,理宗曰章熙,度宗曰昭光。
功臣配享。真宗咸平二年,始诏以太师、赠尚书令、韩王赵普配享太祖庙庭。
继以翰林承旨宋白等议,又以故枢密使、赠中书令、济阳郡王曹彬配享太祖,以
司空赠太尉中书令薛居正、忠武军节度使赠中书令潘美、尚书右仆射赠侍中石熙
载配享太宗庙庭,仍奏告本室,禘祫皆配之。祀日,有司先事设幄次,布褥位于
庙庭东门内道南,当所配室西向,设位板,方七寸,厚一寸半,笾、豆各一,簠、
簋、俎各一。知庙卿奠爵,再拜。
乾兴元年,诏从翰林、礼官参议,以右仆射赠太尉中书令李沆、赠太师尚书
令王旦、忠武军节度使赠中书令李继隆配享真宗。
嘉祐八年,诏以尚书右仆射赠尚书令王曾、太尉赠尚书令吕夷简、彰武军节
度使赠侍中曹玮配享仁宗。
熙宁八年,诏以司徒兼侍中赠尚书令韩琦配享英宗;元丰元年,又以赠太师
中书令曾公亮配焉。熙宁末,尝诏太常礼院讲求亲祠太庙不及功臣礼例。至是,
禘祫外,亲享太庙并以功臣与。又从太常礼院请,配享功臣以见赠官书板位。
元祐初,从吏部尚书孙永等议,以故司徒、赠太尉富弼配享神宗;绍圣初,
又以守司空、赠太傅王安石配。三年,罢富弼配,谓弼得罪于先帝也。
崇宁元年,诏以观文殿大学士、赠太师蔡确配享哲宗。
《五礼新仪》,配享功臣之位,设于殿庭之次:赵普、曹彬位于横街之南道
西,东向,第一次,薛居正、石熙载、潘美位于第二次,李沆、王旦、李继隆位
于第三次,俱北上;王曾、吕夷简、曹玮位于横街之南道东,西向,第一次,韩
琦、曾公亮位于第二次,王安石位于第三次,蔡确位于第四次,俱北上。惟冬享、
祫享遍设祭位。
迨建炎初,诏夺蔡确所赠太师、汝南郡王,追贬武泰军节度副使,更以左仆
射、赠太师司马光配享哲宗。既又罢王安石,复以富弼配享神宗。
绍兴八年,以尚书左仆射、赠太师韩忠彦配享徽宗。十八年二月,监登闻鼓
院徐琏言:“国家原庙佐命配享,当时辅弼勋劳之臣绘像庙庭,以示不忘,累朝
不过一十余人。今之臣僚与其家之子孙必有存其绘像者,望诏有司寻访,复摹于
景灵宫庭之壁,非独假宠诸臣之子孙,所以增重祖宗之德业,以为臣子劝。”遂
下诸路转运司,委所管州军寻访各家,韩王赵普、周王曹彬、太师薛居正、石熙
载、郑王潘美、太师李沆、王旦、李继隆、王曾、吕夷简、侍中曹玮、司徒韩琦、
太师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各令摹写貌像投纳,绘于景灵宫之壁。
乾道五年九月,太常少卿林栗等言:“钦宗皇帝庙庭尚虚配享,当时遭值艰
难,沦胥莫救,罕可称述,而以身徇国,名节暴著,不无其人。虽生前官品不应
配享之科,事变非常,难拘定制,乞特诏集议。”吏部尚书汪应辰奏:“当时死
事之臣,皆有次第褒赠。若今配享钦庙,典故所无,如创行之,又当访究本末,
差次轻重,有所取舍,尤不可轻易。窃谓配享功臣,若依唐制,各庙既无其人,
则当缺之。”乃罢集议,钦宗一庙遂无配享。
淳熙中,高宗祔庙,翰林学士洪迈言:“配食功臣,先期议定。臣两蒙宣谕,
欲用文武臣各两人,文臣故宰相赠太师秦国公谥忠穆吕颐浩、特进观文殿大学士
谥忠简赵鼎,武臣太师蕲王谥忠武韩世忠、太师鲁王谥忠烈张俊。此四人皆一时
名将相,合于天下公论。”议者皆以为宜,遂从之。秘书少监杨万里独谓丞相张
浚不得配食为非,争之不得,因去位焉。
绍熙五年十二月,以左丞相、赠太师、鲁国公陈康伯配享孝宗庙庭。
嘉熙元年正月,以右丞相、赠太师葛邲配享光宗庙庭。
嘉定十四年八月,追封右丞相史浩为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
端平二年八月,以太师赵汝愚配享宁宗庙庭。
初,仁宗天圣中郊祀,诏录故相李昉、宋琪、吕端、张齐贤、毕士安、王旦,
执政李至、王沔、温仲舒及陈洪进等子孙以官。元丰中,诏:景灵宫绘像旧臣推
恩本支下两房以上,取不食禄者,均有无,取齿长者;若子孙亦绘像,本房不食
禄,更不取别房。绍圣初,林希请稽考庆历以后未经编次臣僚,其子孙应录用者
以次编定。寻诏:“赵普社稷殊勋,其诸孤有无食禄者,各官其一子,以长幼为
序,毋过三人。”崇宁初,诏:“哲宗绘像文武臣僚,并与子若孙一人初品官,
若子孙众多,无过家一人。”又录艺祖功臣吕余庆族孙伟及司徒富弼孙直柔、直
道以官,使奉其祀。靖康初,臣僚言:“司马光之后再绝,复立族子稹,稹亦卒。
今虽有子,而光遗表恩泽已五十年,不可复奏,请许移奏见存曾孙,使之世禄。”
从之。
群臣家庙,本于周制,适士以上祭于庙,庶士以下祭于寝。唐原周制,崇尚
私庙。五季之乱,礼文大坏,士大夫无袭爵,故不建庙,而四时寓祭室屋。庆历
元年,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已而宋庠又以为言,乃下两
制、礼官详定其制度:“官正一品平章事以上立四庙;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参
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签书院事,见任、前任同,宣徽使、尚书、
节度使、东宫少保以上,皆立三庙;余官祭于寝。凡得立庙者,许适子袭爵以主
祭。其袭爵世降一等,死即不得作主祔庙,别祭于寝。自当立庙者,即祔其主,
其子孙承代,不计庙祭、寝祭,并以世数疏数迁祧;始得立庙者不祧,以比始封。
有不祧者,通祭四庙、五庙。庙因众子立而适长子在,则祭以适长子主之;嫡长
子死,即不传其子,而传立庙者之长。凡立庙,听于京师或所居州县。其在京师
者,不得于里城及南郊御路之侧。”仍别议袭爵之制,既以有庙者之子孙或官微
不可以承祭,而朝迁又难尽推袭爵之恩,事竟不行。
大观二年,议礼局言:“所有臣庶祭礼,请参酌古今,讨论条上,断自圣衷。”
于是议礼局议:“执政以上祭四庙,余通祭三庙。”“古无祭四世者,又侍从官
以至士庶,通祭三世,无等差多寡之别,岂礼意乎?古者天子七世,今太庙已增
为九室,则执政视古诸侯,以事五世,不为过矣。先王制礼,以齐有万不同之情,
贱者不得僣,贵者不得逾。故事二世者,虽有孝思追远之心,无得而越,事五世
者,亦当跂以及焉。今恐夺人之恩,而使通祭三世,徇流俗之情,非先王制礼等
差之义。可文臣执政官、武臣节度使以上祭五世,文武升朝官祭三世,余祭二世。”
“应有私第者,立庙于门内之左,如狭隘,听于私第之侧。力所不及,仍许随宜。”
又诏:“古者寝不逾庙,礼之废失久矣。士庶堂寝,逾度僣礼,有七楹、九楹者,
若一旦使就五世、三世之数,则当彻毁居宇,以应礼制,岂得为易行?可自今立
庙,其间数视所祭世数,寝间数不得逾庙。事二世者,寝听用二间。”议礼局言:
“《礼记·王制》:‘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所谓‘太’者,
盖始封之祖,不必五世,又非臣下所可通称。今高祖以上一祖未有名称,欲乞称
五世祖。其家庙祭器:正一品,每室笾、豆各十有二,簠、簋各四,壶尊、罍、
鉶鼎、俎、篚各二,尊、罍加勺、幂各一,爵各一,诸室共用胙俎、罍洗一。从
一品笾、豆、簠、簋降杀以两。正二品笾、豆各八,簠、簋各二。余皆如正一品
之数。”诏礼制局制造,仍取旨以给赐之。
绍兴十六年二月癸丑,诏太师、左仆射、魏国公秦桧合建家庙,命临安守臣
营之。太常请建于其私第中门之左,一常五室,五世祖居中,东二昭,西二穆。
堂饰以黝垩。神板长一尺,博四寸五分,厚五寸八分,大书某官某大夫之神坐,
贮以帛囊,藏以漆函。岁四享用孟月柔日行之,具三献。有司言时享用常器常馔,
帝仿政和故事,命制祭器赐之。其后,太傅昭庆节度平乐郡王韦渊、太尉保庆节
度吴益、少傅宁远节度杨存中并请建家庙,赐以祭器。
隆兴二年四月庚辰,少师、四川宣抚使吴璘请用存中例,从之。
乾道八年九月,诏有司赐少保、武安节度、四川宣抚使虞允文家庙祭器如故
事。
淳熙五年七月,户部尚书韩彦古请以赐第进父世忠家庙如存中。十二月,少
傅、保宁节度卫国公史浩请建家庙,量赐祭器。
嘉泰元年,太傅、永兴节度、平原郡王韩侂胄奏:“曾祖琦效忠先朝,奕世
侑食,家庙犹阙,请下礼官考其制建之。”二年,循忠烈王张俊,开禧三年,鄜
武僖王刘光世子孙相继有请,皆从之。
嘉定十四年八月,诏右丞相史弥远赐第,遵淳熙故事赐家庙,命临安守臣营
之。礼官讨论祭器,并如侂胄之制。弥远请并生母齐国夫人周氏及祔妻鲁国夫人
潘氏于生母别庙,皆下有司赐器。
景定三年,诏丞相贾似道赐家庙,命临安守、漕营度,礼官讨论赐祭器,并
如仪。

[发帖际遇]: 林风看到神仙姐姐蜡像,叩了一千个响头,蒲团被磕破了,发现里面有银两5.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 志第六十三

◎礼十三(嘉礼一)
○上尊号仪 高宗内禅仪 上皇太后皇太妃册宝仪
旧史以饮食、婚冠、宾射、飨宴、脤膰、庆贺之礼为嘉礼,又以岁时朝会、
养老、宣赦、拜表、临轩命官附之,今依《政和礼》,分朝会为宾礼,余如其旧
云。
尊号之典,唐始载于礼官。宋每大祀,群臣诣东上阁门,拜表请上尊号,或
三上,或五上,多谦抑弗许。如允所请,即奏命大臣撰册文及书册宝。其受册多
用祀礼毕日,御正殿行礼,礼毕,有司以册宝诣阁门奉进入内。建隆四年,群臣
三上表上尊号,诏俟郊毕受册。前三日,遣官奉告天地、宗庙、社稷,遂为定制。
其仪:有司宿设崇元殿仗卫,文武百官并集朝堂之次,摄太尉奉册于案,吏
部侍郎一员押,司徒奉宝于案,礼部侍郎一员押,以五品、六品清资官充举册、
举宝官,皆承之以匣,覆之以帕,俱诣殿门外之东、太尉之前。大乐令帅工人入
就位,诸侍卫官及宰执、两制、供奉官等立于殿阶下香案前左右,如常入阁仪。
侍中奏中严外办,所司承旨索扇,扇上,皇帝衮冕,御舆出自西房,乐作,即御
坐,扇开,乐止。符宝郎奉宝如常仪,礼直官、通事舍人分引太尉以下文武群官
应北面位者,各就横行位,太常卿于册案前导至丹墀西阶上少东,北面置讫。太
尉、司徒、吏部礼部侍郎各入本班立定,典仪赞百官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又再
拜起居讫,又再拜,分班序立。礼直官引太常卿随行,吏部侍郎押册案以次序行,
太尉从之,礼部侍郎次押宝案行,司徒从之,诣西阶,至解剑褥位。其读册中书
令、读宝侍中,候册案将至,先升于前楹间第一柱北对立。太尉解剑、脱舄讫,
吏部侍郎押册案先升,太尉从升,当御坐前。太尉搢笏,北面奉册案稍前跪置讫,
俯伏,兴,少退,东向立;中书令进当册案前,读册讫,俯伏,兴,又搢笏,奉
册于褥,东向册函,北向进跪置御坐前,与举册官降还侍立位,太尉亦降,纳舄、
带剑。礼部侍郎押宝案升,司徒随升,北面跪置,侍中读宝讫,置册之南,俱复
位,其纳舄、带剑、俯伏,一如上仪。典仪赞在位官皆再拜,礼直官、通事舍人
引太尉至西阶下,解剑、舄升,当御坐前跪贺,(其词中书门下撰。)贺讫复位,
皆再拜,如读册宝仪。侍中升至御坐前承旨,退,临阶西向称“有制”,典仪赞
再拜讫,宣曰:“朕以鸿仪昭举,保命会昌,迫于群情,祗膺显号。退循寡昧,
惕惧增深。所贺知。”宣讫复位,典仪赞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又再拜讫。侍中
升阶奏礼毕,降复位,扇上,乐作,帝降坐,御舆入自东房,扇开,乐止。侍中
版奏解严,中书侍郎帅奉案官升殿,跪奉册置于案,次门下侍郎奉宝如奉册礼,
通事舍人赞引诣东上阁门状进,所司承旨放仗,百官再拜讫,退如常仪。自后受
册皆如之。礼毕,赐百官食于朝堂。
熙宁元年,宰臣曾公亮等上表请加尊号,诏不允。先是,翰林学士司马光言:
“尊号起唐武后、中宗之世,遂为故事。先帝治平二年,辞尊号不受,天下莫不
称颂圣德。其后佞臣建言,国家与契丹常有往来书,彼有尊号而中国独无,足为
深耻。于是群臣复以非时上尊号,论者甚为朝廷惜之。今群臣以故事上尊号,臣
愚以为陛下聪明睿知,虽宜享有鸿名,然践祚未久,又在亮阴之中,考之事体,
似未宜受。陛下诚能断以圣意,推而不居,仍令更不得上表请,则颂叹之声将洋
溢四海矣。”诏赐光曰:“览卿来奏,深谅忠诚。朕方以频日淫雨,甲申地震,
天威彰著,日虞倾祸。被此鸿名,有惭面目,况在亮阴,亦难当是盛典。今已批
降指挥,可善为答辞,使中外知朕至诚惭惧,非欺众邀名。”其后,宰臣数上表
请,终不允。
徽宗内禅,钦宗上尊号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居龙德宫。靖康元年正月朔,
朝贺毕,车驾诣龙德宫贺,百官班门外,宰执进见如仪。
高宗内禅。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十日御札:“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
帝,退处德寿宫,皇后称太上皇后。应军国事并听嗣君处分。”
十一日,行内禅之礼。有司设仗紫宸殿,宰臣、文武百僚立班,皇帝出宫,
鸣鞭,禁卫诸班直、亲从仪仗并内侍省执骨朵使臣等并迎驾,自赞常起居。皇帝
升御坐,知阁门官以下并内侍都知、御带以下一班起居,次管军一班起居,次宰
执以下常起居讫,左仆射陈康伯、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参知政事汪澈、同知枢密
院事黄祖舜升殿奏曰:“臣等不才,辅政累年,罪戾山积,乃蒙容贷,不赐诛责。
今陛下超然独断,高蹈尧、舜之举,臣等心实钦仰。但自此不获日望清光,犬马
之情,不胜依恋。”因再拜辞,相与泣下,几至号恸。帝亦为之流涕曰:“朕在
位三十六年,今老且病,久欲闲退,此事断自朕心,非由臣下开陈,卿等当悉力
以辅嗣君。”康伯等复奏曰:“皇太子仁圣,天下所共知,似闻谦逊太过,未肯
便御正殿。”帝曰:“朕前此固尝与之言,早来禁中又面谕之,即步行径趋侧殿
门,欲还东宫,已再三敦勉邀留,今在殿后矣。”宰执降阶,皇帝降坐,鸣鞭还
内。宰臣文武百僚并退,立班,听宣诏讫,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再拜讫,班权
退,复追班入,诣殿下立班。
少顷,新皇帝服履袍,涕泣出宫。禁卫诸班直、亲从仪仗等迎驾,起居,鸣
鞭。内侍扶掖皇帝至御榻,涕泣再三,不坐,内侍传太上皇帝圣旨,请皇帝升御
坐,皇帝升御坐东侧坐。知阁门官以下一班起居、称贺,次管军官一班起居、称
贺,次文武百僚横行北向立,舍人当殿称文武百僚宰臣陈康伯以下起居、称贺,
皇帝降御坐,侧身西向不坐。俟宰臣以下再拜舞蹈、三称万岁、起居、称贺毕,
康伯等升殿奏:“臣等言:愿陛下即御坐,以正南面,上副太上皇帝传授之意。”
帝愀然曰:“君父之命出于独断,此大位,惧不敢当,尚容辞避。”康伯等再奏:
“兹者伏遇皇帝陛下应天顺人,龙飞宝位,第以驽下之材,恐不足以仰辅新政,
然依乘风云千载之遇,实与四海苍生不胜幸庆。”再拜贺毕,奏事而退。宰执下
殿,皇帝还内,鸣鞭。宰执文武百僚赴祥曦殿,候太上皇帝登辇,扈从至德寿宫
而退。
翌日,诣德寿宫朝见。前期,仪鸾司设大次于德寿宫门内,小次于殿东廊西
向。其日,俟皇帝出即御坐,从驾臣僚、禁卫等起居如常仪。皇帝降御坐,乘辇
至德寿宫,文武百僚诣宫门外迎驾,起居讫,前导官、太常卿、阁门官、太常博
士、礼直官先入,诣大次前,分左右立定,俟皇帝降辇入,次御史台、阁门、太
常寺报文武百僚入,诣殿庭北向立定。前导官导皇帝入小次,帘降,俟太上皇帝
即御坐,小次帘卷,前导官导皇帝升殿东阶,诣殿上折槛前,奏请拜,皇帝再拜
讫,前导官导皇帝稍前,躬奏圣躬万福讫,复位,再拜讫,导皇帝诣太上皇帝御
坐之东,西向立。殿下在位官皆再拜,搢笏,三舞蹈,三叩头,出笏就拜,又再
拜,班首不离位,奏圣躬万福,又再拜,班退,前导官以次退,从驾官归幕次,
以俟从驾。太上皇帝驾兴,皇帝从,入见太上皇后,如宫中之仪。皇帝还内,如
来仪。每遇正旦、冬至及朔望,并依上仪。
十二日,帝诣德寿宫,以雨,百僚免入见,上就宫中行礼。自后诣宫,若行
宫中礼,即不集百官陪位。十三日,诏令宰臣率百官于初二日、十六日诣德寿宫
起居。又诏:“朕欲每日一朝德寿宫,修晨昏之礼。面奉慈训,恐废万机,劳烦
群下,不蒙赐许。礼官宜重定其期,如前代朝朔望,甚为疏阔,朕不敢取。”于
是礼部、太常寺言:“《汉书》高皇帝五日一朝太上皇,乞依此故事,每五日一
次诣德寿宫朝见,如宫中礼。”
帝始御后殿,宰臣陈康伯等奏:“臣等朝德寿宫,太上皇宣谕,车驾每至宫,
必于门外降辇,已再三勉谕,既行家人之礼,自宜至殿上降辇。”帝曰:“太上
有旨不须五日一朝,只朝朔望,朕心未安,宜令有司详议。如宫门降辇,臣子礼
所当然。”于是礼部、太常言:“除朝朔望外,乞于每月初八、二十三日诣德寿
宫起居,如宫中仪。”自后皆遵此制,如值雨、盛暑、祁寒,临期承太上特旨乃
免。
十一月冬至,上诣德寿宫称贺上寿,礼毕,入见太后,如宫中礼。自后冬至
并同。隆兴元年正月朔,帝率百官诣德寿宫,如冬至仪。自后正旦并同。
乾道元年二月朔,帝诣德寿宫,恭请太上、太后至延祥观烧香,太上与帝乘
马,太后于后乘舆;次幸聚景园,次幸玉津园。自后帝诣德寿宫恭请太上、太后
至南内,或幸延祥观灵隐寺天竺寺、恭进太上圣政、册命皇太子,起居称谢。遇
游幸,则宰执以下从驾至游幸所,除管军、环卫官等俟驾还护从还内,宰执以下
并免护从,先退。
淳熙十六年,孝宗内禅,皇太子即皇帝位;绍熙五年,光宗内禅,皇子嘉王
即皇帝位,并如绍兴三十二年故事。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册礼。建隆元年,诏尊母南阳郡太夫人为皇太后,
仍令所司追册四亲庙。后不果行。至道三年四月,尊太宗皇后李氏为皇太后,宰
臣等诣崇政殿门表贺皇帝,又诣内东门表贺皇太后。乾兴元年,真宗遗制尊皇后
刘氏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亦不果行册礼。
天圣二年,宰臣王钦若等五表请上皇太后尊号。十一月,郊祀毕,帝御天安
殿受册,百官称贺毕,再序班。侍中奏中严外办,礼仪使奏发册宝,帝服通天冠、
绛纱袍,秉珪以出。礼仪使、阁门使导帝随册宝降自西阶,内臣奉至殿庭,置横
街南东向褥位,册在北,宝在南,帝立殿庭北向褥位,奉册宝官奉册宝案,太常
卿、吏部、礼部侍郎引置当中褥位。礼仪使奏请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太尉、
司徒就册宝位,帝搢珪跪,奉册授太尉,又奉宝授司徒,皆搢笏东向跪受,兴,
奉册宝案置于近东西向褥位。礼仪使奏请皇帝归御幄,易常服,乘舆赴文德殿后
幄,百官班退赴朝堂,太尉、司徒奉册宝至文德殿外幄,太尉以下各就次以俟。
侍中奏中严外办,太后服仪天冠、衮衣以出,奏《隆安》之乐,行障、步障、
方团扇,侍卫垂帘,即御坐,南向,乐止。太常卿导册案至殿西阶下,各归班,
在位者皆再拜。太尉押册案,司徒奉册,中书令读册讫,侍中押宝案,司徒奉宝,
侍中读宝毕,太尉、司徒诣香案前,分班东西序立。尚宫赞引皇帝诣皇太后坐前,
帝服靴袍,帘内行称贺礼,跪曰:“嗣皇帝臣某言:皇太后陛下显崇徽号,昭焕
寰瀛,伏惟与天同寿,率土不胜欣抃。”俯伏,兴,又再拜,尚宫诣御坐承旨,
退,西向称:“皇太后答曰:皇帝孝思至诚,贯于天地,受兹徽号,感慰良深。”
帝再拜,尚宫引归御幄,太尉率百官称贺,奏《隆安》之乐,太后降坐还幄,乐
止。侍中奏解严,所司放仗,百官再拜退。太后还内,内外命妇称贺太后、皇帝
于内殿,在外命妇及两京留司官并奉表称贺。自是,上皇太后尊号礼皆如之。
熙宁二年,神宗尊皇太后曹氏为太皇太后,诣文德殿跪奉玉册授摄太尉曾公
亮、金宝授摄司徒韩绛,又跪奉皇太后高氏玉册授摄太尉文彦博、金宝授摄司徒
赵抃,礼毕,百官称贺。
哲宗即位,诏尊太后高氏为太皇太后,皇后向氏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
妃。礼部议:“皇太妃生日节序物色,其冠服之属如皇后例,称慈旨,庆贺用笺。
太皇太后、皇太后于皇太妃称赐,皇帝称奉,百官不称臣。皇帝问皇太妃起居用
笺,皇太妃答皇帝用书。”宰臣请特建太皇太后宫曰崇庆,殿曰崇庆、曰寿康;
皇太后宫曰隆祐,殿曰隆祐、曰慈徽。
元祐二年,诏太皇太后受册依章献明肃皇后故事,皇太后受册依熙宁二年故
事,皇太妃与皇太后同日受册,令太常礼官详定仪注。右谏议大夫梁焘请对文德
殿,太皇太后曰:“大臣欲行此礼,予意谓必难行。”焘对曰:“诚如圣虑,愿
坚执勿许。且母后权同听政,盖出一时不得已之事,乞速罢之。”中书舍人曾肇
亦言:“太皇太后听政以来,止于延和殿,受辽使朝见,亦止于御崇政殿,未尝
践外朝。今皇帝述仁祖故事,以极崇奉之礼,太皇太后傥以此时特下明诏,发扬
皇帝孝敬之诚,而固执谦德,止于崇政殿受册,则皇帝之孝愈显,太皇太后之德
愈尊,两义俱得,顾不美欤?”太皇太后欣然纳之,乃诏将来受册止于崇政殿。
寻以天旱权罢。未几,太师文彦博等以时雨溥澍,秋稼有望,请举行册礼,凡三
请乃从。九月六日,发太皇太后册宝于大庆殿,发皇太后、太妃册宝于文德殿,
行礼如仪。
绍圣元年,诏:“奉太皇太后旨,皇太妃特与立宫殿名,坐六龙舆,张繖,
出入由宣德正门。”有司请应宫中并依称臣妾,外命妇入内准此;百官拜笺称贺,
称殿下。
徽宗即位,加哲宗太妃号曰圣瑞,既又御文德殿,册命元符皇后刘氏为太后,
并依皇后礼制。
建炎元年五月,册元祐皇后为隆祐太后,令所司择日奉上册宝,时方巡幸,
不克行礼;遥尊韦贤妃为宣和皇后。绍兴七年三月,诏略曰:“宣和皇后夙拥庆
羡,是生眇冲,乃骨肉之至亲,偕父兄而时迈。十年地阻,怀《陟岵》、《凯风》
之思;万里使还,奉上皇、宁德之讳。宜尊为皇太后,令所司择日奉上册宝。”
太常寺言:“请依祖宗故事,俟三年之丧终制,然后行礼。”时翰林学士朱震言:
“唐德宗建中上太后沈氏尊号时,沈太后莫知所在,犹供张含元殿,具衮冕,出
左序,立东方,再拜奉册。今太后圣体无恙,信使相望,岂可不举扬前宪?臣又
闻,三年之制,惟天地、社稷越绋行事。德宗以大历十四年即位,明年改元建中,
时行易月之制,故以冕服行事。今陛下退朝之服,尽如礼制,谓当供张别殿,遣
三公奉册,藏于有司,恭俟来归。愿下礼官讲明。”诏从之。礼部、太常言:
“宝文欲乞以‘皇太后宝’四字为文,合差撰册文官一员,书册文官一员,书篆
宝文官一员,并差执政。”十年,营建皇太后宫,以慈宁为名。十二月,帝自常
御殿诣慈宁殿遥贺皇太后,奉上册宝。
十二年八月,皇太后还慈宁宫,十月十八日,奉进册宝。其日张设慈宁殿,
设坐殿中,皇太后服祎衣即御坐,本殿官设册宝于殿下,慈宁宫事务官并本殿官
并朝服诣殿下,再拜,搢笏,举册宝奉进;先进册,次进宝,进毕,降坐,易祎
衣,服常服。皇帝诣慈宁殿贺,如宫中仪,次宰臣率百僚拜表称贺。
三十二年六月,诏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集议以闻。左仆射陈康伯等
言:“五帝之寿,惟尧最高,百王之圣,惟尧独冠。今兹高世之举,视尧有光,
恭请上太上皇帝尊号曰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曰寿圣太上皇后。”诏
恭依,仍令礼部、太常讨论礼仪以闻。左仆射陈康伯撰太上皇帝册文,兼礼仪使、
参政汪澈书册文并篆宝,知枢密院叶义问撰太上皇后册文,同知枢密院事黄祖舜
书册文。
八月十四日,奉上册宝。是日,陪位文武百僚、太傅以下行事官,并朝服入
诣大庆殿下立班。皇帝自内服履袍入御幄,服通天冠、绛纱袍出至大庆殿,诣册
宝褥位前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讫,皇帝行发册宝授太傅之礼如仪。礼毕,皇帝还
幄,服履袍还内,文武百僚退。
仪仗鼓吹,(备而不作。)护卫册宝,太傅以下行事官导从册宝至德寿宫。
皇帝自祥曦殿服履袍乘辇,至德寿宫大次降辇,陪位文武官入殿庭立班定,太傅
以下行事官从册宝入殿,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升殿,诣西向褥位立,太上皇帝
自宫服履袍即坐,皇帝北向四拜起居讫,次太傅以下皆四拜起居。
次行奉册之礼,中书令、参知政事史浩读册,摄侍中叶义问读宝,读讫,退
复位。皇帝再拜称贺曰:“皇帝臣某稽首言:伏惟光尧寿圣太上皇帝陛下册宝告
成,鸿名肇正,与天同寿,率土均欢。”皇帝再拜,次侍中承旨宣答曰:“皇帝
孝通天地,礼备古今,勉受鸿名,良深感慰。”皇帝再拜讫,西向立,次太傅以
下再拜称贺致词曰:“摄太傅、尚书左仆射臣康伯等稽首言:伏惟光尧寿圣太上
皇帝陛下肃临宝位,诞受丕称,独推天父之尊,普慰帝臣之愿。”奏讫,再拜舞
蹈。次侍中承旨宣答曰:“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圣旨:倦勤滋久,佚老是图,勉受
嘉名,但增感慰。”又再拜舞蹈。次太上皇帝降坐入宫,皇帝后从寿圣太上皇后
册宝入宫。
皇帝诣太上皇后坐前北向立,太上皇后升坐,皇帝四拜起居,行奉上册宝之
礼,读册官陈子常读册,读宝官梁康民读宝,读讫复位,皇帝再拜称贺致词曰:
“皇帝臣某稽首言:伏惟寿圣太上皇后殿下德茂坤元,礼崇大号,宝书翕受,欢
抃无疆。”皇帝再拜,次宣答官承旨宣答曰:“寿圣太上皇后教旨:皇帝祲容载
蒇,显号来膺,诚孝通天,但深感惕。”皇帝再拜讫,太上皇后降坐入宫。次太
傅以下文武百僚就德寿殿下拜笺称贺以俟,皇帝服履袍乘辇还内。十六日,宰臣
率文武百僚诣文德殿拜表称贺。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六十四

◎礼十四(嘉礼二)
○册立皇后仪 册命皇太子仪 册皇太子 妃仪 公主受封仪 册命亲王大臣仪
册立皇后。建隆元年,立琅邪郡夫人王氏为皇后,命所司择日备礼册命。自
后,凡制书云册命者,多不行册礼。后妃皆写册命告身,以金花龙凤罗纸、金涂
褾袋,有司进入,学士院草制,宣于正殿。近臣、牧守、宗室皆修贡礼,群臣
拜表称贺,又诣内东门奉笺贺皇后。
真宗册德妃刘氏为皇后,不欲令藩臣贡贺,不降制于外廷,止命学士草词付
中书。
仁宗册皇后曹氏,其册制如皇太子,玉用珉玉五十简,匣依册之长短;宝用
金,方一寸五分,高一寸,其文曰“皇后之宝”,盘螭纽,绶并缘册宝法物约旧
制为之,匣、盝并朱漆金涂银装。其礼与《通礼》异,不立仗,不设县。
前一日,守宫设次于朝堂,设册宝使、副次于东门外,命妇次于受册宝殿门
外,设皇后受册宝位于殿庭阶下北向。奉礼设册宝使位于内东门外,副使、内侍
位于其南,差退,东向北上,册宝案位于使前南向,又设内给事位于北厢南向。
其日,百官常服早入次,礼直官、通事舍人先引中书令、侍中、门下侍郎、
中书侍郎及奉册宝官,执事人绛衣介帻,诣垂拱殿门就次,以俟册降。礼直官、
通事舍人分引宰臣、枢密、册宝使副、百官诣文德殿立班,东西相向。内侍二员
自内承旨降皇后册宝出垂拱殿,奉册宝官俱搢笏率执事人,礼直官导中书侍郎押
册,中书令后从,门下侍郎押宝,侍中后从,由东上阁门出,至文德殿庭权置。
礼直官、通事舍人引使、副就位,次引侍中于使前,西向称“有制”,典仪
曰“再拜”,赞者承传,使、副、在位官皆再拜,宣曰:“赠尚书令、冀王曹彬
孙女册为皇后,命公等持节展礼。”使、副再拜,侍中还位,门下侍郎帅主节者
诣使东北,主节以节授门下侍郎,门下侍郎执节授册使,册使跪受,兴,付主节,
幡随节立于使左。次引中书令、侍中诣册宝东北,西向立,中书侍郎引册案立于
中书令右,中书令取册授册宝使,使跪受,兴,置于案,中书令、中书侍郎退复
班。门下侍郎引宝案于侍中之右,取宝授册宝使如上仪,退复位,典仪赞拜讫,
礼直官、通事舍人引使、副押册宝,持节者前导,奉册宝官奉舁,援卫如式,以
次出朝堂门,诣内东门附内臣入进。
内臣引内外命妇入就位,内侍诣阁请皇后服祎衣。册宝至,使、副俱东向内
给事前,北内跪称:“册宝使李迪、副使王随奉制授皇后册宝。”俯伏,兴,退
复位。内给事入诣受册宝殿门皇后前跪奏讫,内侍进诣使前,西面跪受册宝,以
授内谒者监,使退复位。内谒者监、主当内臣持册宝入内东门,内侍从之,以次
入诣殿庭。内侍赞引皇后降立庭中北向位,内侍跪取册,次内侍跪取宝,兴,立
皇后右少前,西向,内侍二员进立皇后左少前东向,内侍称“有制”,内侍赞皇
后再拜,内侍奉册进授皇后,皇后受以授内侍,次内侍奉宝亦然。复赞再拜讫,
导皇后升坐,内臣引内外命妇称贺如常仪。礼毕,内侍导皇后降坐还阁,内外命
妇班退。皇后易常服,谢皇帝、皇太后,用常礼。百官诣东上阁门表贺。
元祐五年八月,太皇太后诏:以皇帝纳后,令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两省与
太常礼官检详古今六礼沿革,参考《通礼》典故,具为成式。群臣又议勘昏,御
史中丞郑雍等请不用阴阳之说,吕大防亦言不可,太后纳之。
六年八月,三省、枢密院言:“六礼,命使纳采、问名、纳吉、纳成、告期,
差执政官摄太尉充使,侍从官或判宗正官摄宗正卿充副使。以旧尚书省权为皇后
行第。纳采、问名同日,次日纳吉、纳成、告期,。纳成用谷圭为贽,不用雁。
‘请期’依《开宝礼》改为‘告期’,‘亲迎’为‘命使奉迎’。纳采前,择日
告天地、宗庙。皇帝临轩发册,同日,先遣册礼使、副,次遣奉迎使,令文武百
官诣行第班迎。”又言:“据《开元礼》,纳采、问名合用一使,纳吉、纳成各
别日遣使。今未委三礼共遣一使,或各遣使。又合依发册例立仗。”诏:“各遣
使,文德殿发制依发册立仗。”
七年正月,诏尚书左丞苏颂撰册文并书。学士院上六礼辞语,其纳采制文略
曰:“太皇太后曰:“咨某官封姓名,浑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
地、宗庙、社稷。谋于公卿,咸以为宜。率由旧典,今遣使持节太尉某、宗正卿
某以礼纳采。”其答文曰:“太皇太后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臣之女未闲
教训,衣履若而人。钦承旧章,肃奉典制。某官封粪土臣姓某稽首再拜承制诏。”
问名制曰:“两仪合德,万物之统,以听内治,必咨令族。重宣旧典,今遣使持
节某官以礼问名。”答曰:“使者重宣中制,问臣名族。臣女,夫妇所生,先臣
故某官之遗微孙,先臣故某官之遗曾孙,先臣故某官之遗孙,先臣故某官之外孙
女,年若干。钦承旧章,肃奉典制。”纳吉制曰:“人谋龟筮,同符元吉,恭顺
典礼,今使某官以礼纳吉。”答曰:“使者重宣中制,臣陋族卑鄙,忧惧不堪。
钦承旧章,肃奉典制。”纳成制曰:“咨某官某之女,孝友恭俭,实维母仪,宜
奉宗庙,永承天祚。以黝纁、谷圭、六马以章典礼,今使某官以礼纳成。”答曰:
“使者重宣中制,降婚卑陋,崇以上公,宠以丰礼,备物典策。钦承旧章,肃奉
典制。”告期制曰:“谋于公卿,大筮元龟,罔有不臧,吉日惟某月、某甲子可
迎。率遵典礼,今遣某官以礼告期。”答曰:“使者重宣中制,以某月、某甲子
吉日告期。臣钦承旧章,肃奉典制。”奉迎制曰:“礼之大体,钦顺重正,其期
维吉,典图是若,今遣某官以礼奉迎。”答曰:“使者重宣中制,今日吉辰,备
礼以迎。蝼蚁之族,猥承大礼,忧惧战悸。钦率旧章,肃奉典制。”余如式。
三月,礼部、太常寺上纳后仪注:
发六礼制书。太皇太后御崇庆殿,内外命妇立班行礼毕,内给事出殿门,置
六礼制书案上,出内东门。礼直官、通事舍人引由宣祐门至文德殿后门入,权置
案于东上阁门。
命使纳采、问名。文德殿,宰臣、亲王、执政官、宗室、百僚、大小使臣易
朝服,乐备而不作。班定,内给事奉制书案置横街北稍东,西向北上,礼直官、
通事舍人引门下、中书侍郎,次引使、副就横街南承制位,北向东上,内给事诣
使者东,北面称“太皇太后有制”,典仪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宣制曰:
“皇帝纳后,命公等持节行礼。”典仪曰“再拜”,使、副皆再拜。授制书讫,
典仪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使、副从制案
出,载于油络网犊车,出宣德门,鼓吹备而不作。至皇后行第大门外,令史二人
对奉制案立,主人立大门内,傧者立主人之左,北面,进受命,出曰:“敢请事。”
使者曰:“某奉制纳采。”傧者入告,主人曰:“臣某之女若而人,既蒙制访,
臣某不敢辞。”傧者出告,入引主人出大门外,再拜。使者先入,使者曰:“太
皇太后制。”主人再拜。宣制书毕,主人再拜受讫,主人进表讫,再拜,使者出。
问名同上仪。使者曰:“将加卜筮,奉制问名。”主人曰:“臣某之女若而人,
既蒙制命,臣某不敢辞。”
命使纳吉、纳成、告期并同命使纳采、问名仪。纳吉,使者曰:“加请卜筮,
占曰从制,使某纳吉。”主人曰:“臣某之女若而人,龟筮云吉,臣预有焉。臣
某谨奉典制。”告期,使者曰:“某奉制告期。”主人曰:“臣某谨奉典制。”
以上纳吉、纳成、告期。请见、授制、接表并如纳采仪。
临轩命使册后及奉迎于文德殿。百官朝服,皇帝常服乘辇至殿后阁,侍中奏
中严外办,乃服通天冠、绛纱袍,乘辇出自西房,降辇即御坐。两省官及待制、
权侍郎、观察使以上,分东西入殿门,各就位,东西相向立。奉宝置御坐前,奉
宣后册由东上阁门出,至文德殿庭横行,典仪曰“拜”,在位官皆再拜。使、副
受册,宣制曰:“册某氏为皇后,命公等持节展礼。”典仪曰“拜”,使、副再
拜受册宝讫,典仪赞百官再拜。宣制曰:“太皇太后制:命公等持节奉迎皇后。”
典仪赞使、副再拜受节,又赞百官再拜。侍中奏礼毕解严,百官再拜出,皇帝常
服还内。册宝至皇后行第,如纳采仪。使者曰:“某奉制授皇后备物典册。”皇
后受册宝,内外命妇序立如仪,主人以书奉使者。
奉迎。百官常服班宣德门外行第,傧者请,使者曰:“某奉制以礼奉迎。”
傧者入告,主人曰:“臣某谨奉典制。”傧者出告,入引主人出大门外再拜。使
者先入,曰“有制”,主人再拜,使者宣制毕,主人再拜受制,答表又再拜。姆
导皇后,尚宅前引,升堂出立房外,典仪赞使、副再拜。使者曰:“今月吉日,
某等承制以礼奉迎。”内侍受以入,使、副退,主人以书授使者,奉于司言,受
以奏闻。皇后降立堂下再拜讫,升堂,主人升自东阶,西向曰:“戒之戒之,夙
夜无违命!”主人退,母进西阶上东向,施衿、结帨曰:“勉之戒之,夙夜无违
命!”皇后升舆至中门,升车出大门,使、副及群臣前引。将至宣德门,百官、
宗室班迎,再拜讫,分班。皇后入门,鸣钟鼓,班迎官退,乃降车入,次升舆入
端礼门、文德殿、东上阁门,出文德殿后门,入至内东门内降舆,司舆前导,诣
福宁殿门大次以俟。晡后,皇后车入宣德门,侍中版奏请中严,内侍转奏,皇帝
服通天冠、绛纱袍,御福宁殿,尚宫引皇后出次,诣殿庭之东,西向立。尚仪跪
奏外办,请皇帝降坐礼迎,尚宫前引,诣庭中之西,东面揖皇后以入,导升西阶
入室,各就榻前立。尚食跪奏具,皇帝揖皇后皆坐,尚食进馔,食三饭,尚食进
酒,受爵饮,尚食以馔从;再饮如初,三饮用卺如再饮。尚仪跪奏礼毕,俱兴,
尚宫请皇帝御常服,尚寝请皇后释礼服入幄。次日,以礼朝见太皇太后、皇太后,
参皇太妃,如宫中之仪。
诏从之。
四月,太皇太后手书曰:“皇帝年长,中宫未建,历选诸臣之家,以故侍卫
亲军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孙女为皇后。”制诏:“六礼,尚书左仆射兼门下
侍郎吕大防摄太尉,充奉迎使,同知枢密院事韩忠彦摄司徒副之;尚书左丞苏颂
摄太尉,充发册使,签书枢密院事王岩叟摄司徒副之;尚书左丞苏辙摄太尉,充
告期使,皇叔祖、同知大宗正事宗景摄大宗正卿副之;皇伯祖、判大宗正事、高
密郡王宗晟摄太尉,充纳成使,翰林学士范百禄摄宗正卿副之;吏部尚书王存摄
太尉,充纳吉使,权户部尚书刘奉世摄宗正卿副之;翰林学士梁焘摄太尉,充纳
采、问名使,御史中丞郑雍摄宗正卿副之。”
五月甲午,行纳采、问名礼。丁酉,行纳吉、纳成、告期礼。戊戌,帝御文
德殿发册及命使奉迎皇后。己亥,百官表贺于东上阁门,次诣内东门贺太皇太后,
又上笺贺皇后,上笺贺皇太妃。皇后择日诣景灵宫行庙见礼。
大观四年,册贵妃郑氏为皇后,议礼局重定仪注:临轩册使,皇帝御文德殿,
服通天冠、绛纱袍,百官朝服,陈黄麾细仗,依古用宫架。册使出殿门,依近仪
不乘辂。权以穆清殿为受册殿。其日,皇后服祎衣,其奉册宝授皇后,皆用内侍。
受册讫,皇后上表谢皇帝,内外命妇立班称贺,群臣入殿贺皇帝,于内东门上笺
贺皇后。其上礼仪注,乞依进马条令施行;其会群臣,及皇后会外命妇仪注,并
依《开元》、《开宝礼》。受册之殿陈宫架,用女工,升降行止并以乐节,而别
定乐名、乐章。
皇后上表乞免受册排黄麾仗及乘重翟车、陈小驾卤簿等,而于延福宫受册。
其朝谒景灵宫,亦止依近例云。
绍兴十三年闰四月十七日,册贵妃吴氏为皇后。前期,于文德殿内设东西房、
东西阁,凡香案、宫架、册宝幄次、举麾位、押案位、权置册宝褥位、受制承制
宣制位、奉节位、赞者位、奉册宝位、举册举宝官位及文武百僚、应行事官、执
事官位,皆仪鸾司、太常典仪分设之,以俟临轩发册。
其日质明,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出西阁,协律郎举麾奏《乾安》之乐,皇
帝降辇即御坐,乐止,册使、副以下应在位官皆再拜。侍中宣制曰:“册贵妃吴
氏为皇后,命公等持节展礼。”册使、副再拜,参知政事以节授册使,册使跪受,
以授掌节者。中书令以册授册使,侍中以宝授副使,并权置于案,册使、副以下
应在位官皆再拜。册使押册,副使押宝,持节者前导,《正安》之乐作,出文德
殿门,乐止,至穆清殿门外幄次,权置以俟。
皇后首饰、祎衣出阁,协律郎举麾,《坤安》之乐作,皇后至殿上中间南向
立定,乐止。册使、副就内给事前东向跪称:“册使副姓某奉制授皇后备礼典册。”
内给事入诣皇后前,北向奏讫,册使举册授内侍,内侍转授内谒者监;副使举宝
授内侍,内侍转授内谒者监;掌节者以节授掌节内侍,内侍持节前导,册宝并案
进行入诣殿庭。册宝初入门,《宜安》之乐作,至位,乐止。皇后降自东阶,至
庭中北向位,初行,《承安》之乐作,至位,乐止。皇后再拜,举册官搢笏跪举
册,读册官搢笏跪宣册,内谒者监奉册进授皇后,皇后受以授司言,又奉宝进授
皇后,皇后受以授司宝。司言、司宝置册宝于案,举册宝官并举案官俱搢笏举册
宝并案兴,诣东阶之东,西向位置定。皇后初受册宝,《成安》之乐作,受讫,
乐止。皇后再拜,礼毕。
册皇太子。至道元年八月壬辰,诏立皇太子,命有司草其册礼,以翰林学士
宋白为册皇太子礼仪使。有司言:“前代太子无执圭之文,请如王公之制执桓圭,
余如旧制。”
九月丁卯,太宗御朝元殿,陈列如元会仪,帝衮冕,设黄麾仗及宫县之乐于
庭,百官就位。太子常服乘马,就朝元门外幄次,易远游冠、朱明衣,所司赞引
三师、三少导从至殿庭位,再拜起居毕,分班立。
太常博士引摄中书令就西阶解剑、履,升殿诣御坐前,俯伏,兴,奏宣制,
降就剑、履位,由东阶至太子位东,南向称“有制”,太子再拜。中书侍郎引册
案就太子东,中书令北面跪读册毕,太子再拜受册,以授右庶子;门下侍郎进宝
授中书令,中书令授太子,太子以授左庶子,各置于案。由黄道出,太子随案南
行,乐奏《正安》之曲,至殿门,乐止,太尉升殿称贺,侍中宣制,答如仪。
皇太子易服乘马还宫,百官赐食于朝堂。中书、门下、枢密院、师、保而下
诣太子参贺,皆序立于宫门之外。庶子版奏外备,内臣褰帘,太子常服出次坐,
中书、门下、文武百官、枢密、师、保、宾客而下再拜,并答拜;四品以下官参
贺,升坐受之。越三日,具卤簿,谒太庙,常服乘马,出东华门升辂,仪仗内行
事官乘车者,并服礼衣,余皆袴褶乘马导从。
有司言:“唐礼,宫臣参贺皆舞蹈,开元始罢之。故事,百官及东宫接见只
呼皇太子,上笺启称皇太子殿下,百官称名,宫官称臣;常行用左春坊印,宫中
行令。又按唐制,凡东宫处分论事之书,太子并画令,左、右庶子以下署名姓,
宣奉行书按画日;其与亲友、师傅,不用此制。今请如开元之制,宫臣止称臣,
不行舞蹈之礼。今皇太子兼判开封府,其所上表状即署太子之位,其当申中书、
枢密院状,祗判官等署,余断案及处分公事并画诺。”诏惟改‘诺’为‘准’,
余并从之。其朝皇后仪,止用宫中常礼。时真宗以寿王为皇太子,兼判开封,请
见僚属,称名而免称臣。
神宗未及受册礼而即位,乃以册宝送天章阁,遂为故事。
绍兴三十二年五月,诏曰:“朕以不德,躬履艰难三十有六年,忧劳万机,
宵旰靡怠。属时多故,未能雍容释负,退养寿康,今边鄙粗宁,可遂如志。皇子
毓德允成,神器有讬,朕心庶几可立为皇太子,仍改名,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未及行礼,六月十一日内禅。
乾道元年八月十日,制立皇子邓王愭为皇太子。十月,诏以知枢密院洪适
为礼仪使,撰册文,签书枢密院事叶颙书册,工部侍郎王弗篆宝。
十六日,皇帝御大庆殿行册礼,皇太子服远游冠、朱明衣,执桓圭。前期,
习仪礼官及有司并先一日入宿卫,展宫架乐,设太子次、册宝幄次、百官次,又
设皇太子受册位、典宝褥位,应行礼等皆有位,列黄麾半仗于殿门内外。质明,
百官就次,皇太子常服诣幕次,符宝郎陈八宝于御位之左右,有司奉册宝至幄次,
百官朝服入班殿庭。
有司自幄次奉册宝至褥位,参知政事、中书令导从,退各就位,侍中升殿俟
宣制,皇太子易服执圭俟于殿门外。乐正撞黄钟之钟,《乾安》之乐作,皇帝即
御坐,殿上侍臣起居,乐止。行礼官赞引皇太子入就殿庭,东宫官从,初入殿门,
《明安》之乐作,乐止,皇太子起居,次百官起居,各拜舞如仪。
皇太子诣受册位,侍中前承旨,降阶宣制曰:“册邓王愭为皇太子。”皇
太子拜舞如仪,侍中升殿复位。中书令诣读册位,捧册官奉册至,中书令跪读毕,
兴,皇太子再拜,有司奉册至皇太子位,中书令跪以册授皇太子,皇太子跪受,
以授右庶子,置于案;次侍中以宝授皇太子,皇太子跪受,以授左庶子,如上仪。
皇太子再拜。中书舍人押册、中允押宝以出,次皇太子出,如来仪。初行乐作,
出殿门乐止。次百官称贺,乐正撞蕤宾之钟,《乾安》之乐作,皇帝降坐,乐止,
放仗,在位官再拜以出。
礼毕,百官易常服,赴内东门司拜笺贺皇后,次赴德寿宫拜表笺贺,诸路监
司、守臣等并奉表称贺。明日,车驾诣德寿宫谢。又明日,上御紫宸殿,引皇太
子称谢,还东宫,百官赴东宫参贺。
皇太子择日先朝谒景灵宫,次日朝谒太庙、别庙,又择日诣德寿宫称谢。先
是,礼官言:“皇太子朝谒景灵宫无所服典故,乞止用常服。次朝谒太庙、别庙,
当衮冕,乘金辂,设仗。”从之。皇太子言:“乘辂、设仗,虽有至道、天禧故
事,非臣子所安。”诏免。
册皇太子妃。政和五年三月,诏选皇太子妃。六年六月,诏选少傅、恩平郡
王朱伯材女为皇太子妃,令所司备礼册命。庚辰,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文德
殿发册。先是,议礼局上《五礼新仪》:“皇太子纳妃,乘金辂亲迎。”皇太子
三奏辞乘辂及临轩册命,诏免乘辂,而发册如礼焉。
公主受封,降制有册命之文,多不行礼,惟以纶告进内。至嘉祐二年,封福
康公主为兖国公主,始备礼册命。
前一日,百官班文德殿,内降册印,宣制,册案、援卫一如册皇后仪。有司
先设册使等幕次于内东门外,命妇次于公主本位门之外,公主受册印位于本位庭
阶下北向,册使位于内东门、副使及内给事于其南差退并东向,设册印案位于册
使前南向,内给事位于册使北南向。
自文德殿奉册印将至内东门,内给事诣本位,请公主服首饰、褕翟。册印至
内东门外褥位置讫,内臣引内命妇入就位,礼直官引册使、副等俱就东向位,内
给事就南向位。
通事舍人、博士引册使就内给事前东向,躬称“册使某、副使某奉制授公主
册印”,退复位,内给事入诣所设受册印位公主前,言讫退。内给事进诣册使前
西向,册使跪以册印授内给事,内给事跪授内谒者,内谒者及主当内臣等持入内
东门,内给事从入诣本位,赞公主降诣庭中北向立,跪取册,兴,立公主右少前
西向。又内给事立公主左少前东向,称“有制”,赞者曰“拜”,公主再拜,右
给事奉册跪授之,公主受以授左给事,右给事又奉印授公主,如上仪。赞者曰
“拜”,公主再拜毕,引公主升位。次内臣行内命妇贺毕,遂引公主谢皇帝、皇
后,一如内中之仪。群臣进名贺。其册印如贵妃,有匣,文曰“兖国公主之印”。
遂为定制。
神宗进封邠国大长公主、鲁国公主皆请免册礼,止进告入内云。
册命亲王大臣之制,具《开宝通礼》,虽制书有备礼册命之文,多上表辞免,
而未尝行。每命亲王、宰臣、使相、枢密使、西京留守、节度使,并翰林草制,
夜中进入,翼日自内置于箱,黄门二人舁之,立御坐东。内朝退,乃奉箱出殿门
外,宣付阁门,降置于案,俟文德殿立班,阁门使引制案置于庭,宣付中书、门
下,宰相跪受,复位,以授通事舍人,赴宣制位唱名讫,奉诣宰相,宰相受之,
付所司。
若立后妃,封亲王、公主,即先称有制,百官再拜,宣制讫,复再拜舞蹈称
贺。若宰相加恩制书,即宣付通事舍人,引宰相于宣制石东,北向再拜立,听讫,
拜舞复位。若百官受制,即自班中引出听麻,文班于宣制石东,武班于西,并如
宰相仪,听讫,出赴朝堂。其罢相者,即引出赴朝堂金吾仗舍。
诸王、宰相朝谢,前一日,内降官告,从内出东上阁门外宣词以赐,授节者,
仍交旌节。授者俯伏,执旌节交于颈上者三。参知政事、宣徽使、枢密使、大两
省、两制、秘书监、上将军、观祭使以上授官告敕牒者,皆拜敕舞蹈,若止授敕
或宣头者止再拜,余官悉不拜敕、不舞蹈,惟御史大夫、中丞拜授东上阁门使,
又引至殿门外中笼门再拜。
亲王、节度、使相官告,并载以彩舆迎归第。亲王舆中,设银师子香合,辇
官十二人,并幞头、绯绣宽衣;旌节各二,马四,犦槊官十六人,执旌节拢马
对引,由乾元门西偏门出至门外;马技骑士五十人,枪牌步兵六十人,教坊乐工
六十五人,及百戏、蹴鞠、斗鸡、角抵次第迎引,左右军巡使具军容前导至本宫。
使相舆中用银香炉,辇官十二人,金鹅帽、锦络缝紫絁宽衣;旌节各一,马二,
犦槊官八人,马技骑士二十人,枪牌步兵二十四人,军巡使不前导,余如亲王
制。有故则罢。
凡谏、舍、刺史以上在外任加恩者,悉令其亲属乘传赍诏,就以告牒赐之。
政和礼局上册命亲王、大臣仪,迄不果行。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二 志第六十五

◎礼十五(嘉礼三)
○圣节 诸庆节
圣节。建隆元年,群臣请以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正月十七日,于大相国寺
建道场以祝寿,至日,上寿退,百僚诣寺行香。寻诏:“今后长春节及诸庆节,
常参官、致仕官、僧道、百姓等毋得进奉。”
太宗以十月七日为乾明节,复改为寿宁节。
真宗以十二月二日为承天节。其仪:帝御长春殿,诸王上寿,次枢密使副、
宣徽、三司使,次使相,次管军节度使、两使留后、观察使,次节度使至观察使,
次皇亲任观察使以下,各上寿,仍以金酒器、银香合、马、袖表为献。既毕,咸
赴崇德殿叙班,宰相率百官上寿,赐酒三行,皆用教坊乐,赐衣一袭,文武群臣、
方镇州军皆有贡礼。前一月,百官、内职、牧伯各就佛寺修斋祝寿,罢日以香赐
之,仍各设会,赐上尊酒及诸果,百官兼赐教坊乐。
景德二年,始令枢密三司使副、学士复赴百官斋会,少卿、监、刺史以上及
近职一子赐恩,僧道则赐紫衣、师号,禁屠,辍刑。
仁宗以四月十四日为乾元节,正月八日皇太后为长宁节。诏定长宁节上寿仪:
太后垂帘崇政殿,百官及契丹使班庭下,宰臣以下进奉上寿,阁门使于殿上帘外
立侍,百官再拜,宰臣升殿,跪进酒帘外,内臣跪承以入。宰臣奏曰:“长宁节,
臣等不胜欢抃,谨上千万岁寿。”复降,再拜,三称万岁。内臣承旨宣曰:“得
公等寿酒,与公等同喜。”咸再拜。宰臣升殿,内侍出帘外跪授虚盏,宰臣跪受,
降,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内侍承旨宣群臣升殿,再拜,升,陈进奉物当殿庭,
通事舍人称“宰臣以下进奉”,客省使殿上喝“进奉出”。内谒者监进第二盏,
赐酒三行,侍中奏礼毕,皆再拜舞蹈。太后还内,百官诣内东门拜表称贺。其外
命妇旧入内者即入内上寿,不入内者进表。内侍引内命妇上寿,次引外命妇,如
百官仪。次日大宴。
英宗以正月三日为寿圣节。礼官奏:“故事,圣节上寿,亲王、枢密于长春
殿,宰臣、百官于崇德殿,天圣谅沍皆于崇政殿。”于是紫宸上寿,群臣升殿间,
饮献一觞而退。又一日,赐宴于锡庆院。
神宗以熙宁元年四月十日为同天节,以宅忧罢上寿,惟拜表称贺。明年,亲
王、枢密使、管军、驸马、诸司使副诣垂拱殿,宰臣、百官、大国使诣紫宸殿上
寿,命坐,赐酒三行,不举乐。明年,以大旱,罢同天节上寿,群臣赴东上阁门
表贺。
中书门下言:“同天节上寿班,自今枢密使副、宣徽、三司使、殿前马步军
副都指挥使以上共作一班,进酒一盏;亲王、宗室、使相至观察、驸马、管军观
察使以上,皆赴紫宸殿,依本班序立上寿,更不赴垂拱殿。”盖以管军观察使以
上及亲王、驸马并于垂拱殿以官序高下各班进酒毕而日晏,外朝有班者仍诣紫宸
殿,议者以为近渎,改焉。而诏袒免以上宗妇听班贺于禁中。
哲宗即位,诏以太皇太后七月十六日为坤成节。宰臣请以十二月八日为兴龙
节。哲宗本七日生,以避僖祖忌,故后一日。
徽宗以十月十日为天宁节,定上寿仪:皇帝御垂拱殿,群臣通班起居毕,分
班,从义郎以下医官、待诏等先退。知引进司官一员读奏目,知东上阁门官一员
奏进寿酒,由东阶升,舍人通教坊使以下赞再拜,奏圣躬万福,又再拜,复位。
次看盏人稍前,舍人赞再拜,上殿祗候,分东西两阶立,侯进酒升殿。次舍人引
亲王入殿庭,北向立,赞再拜,班首奏万福。舍人引进奉西入,列于亲王后,酒
器檐床置马前,揖天武躬奏万福,进奉马先出。内侍进御茶床,殿中监酹酒讫,
知东上阁门官殿上躬奏:“亲王某以下进寿酒。”舍人揖亲王以下躬赞再拜,乃
引亲王二员升殿,知东上阁门官引诣御坐前,舍人东阶下西向立,(后准此。)
尚酝典御奉盘、盏授班首,搢笏受盘、盏,西向立,奉御启盏,亲王一员搢笏注
酒,班首奉诣御坐东进讫,少退,虚跪,兴,以盘授典御,退,阁门引降阶。舍
人引当殿北向立,东上,赞拜,兴,搢笏跪奉表,舍人接表,一员在东,余诣亲
王西,置表笏上,授引进。知引进司官殿上读奏目,退,亲王以下俯伏,兴,躬,
舍人赞再拜,引班首升东阶,余殿下分立。阁门引诣御坐东,北向搢笏,尚酝典
御如前奉盘立,乐作,皇帝饮讫,受盏,复位,再拜如上仪。知引进司官诣折槛
东,西向宣曰“进奉收”。赞拜,舞蹈,又再拜,西出。亲王以下赴紫宸殿立班。
引进官宣“进奉出”,天武奉进奉以出。阁门复立殿上,教坊使赞送御酒,又再
拜,教坊致语讫,赞再拜,退。次枢密官上寿,次管军观察以上上寿、进奉并如
仪。内侍举御茶床,舍人赞教坊使以下谢祗应,再拜讫,阁门侧奏无公事。
皇帝赴紫宸殿后阁受群臣上寿。质明,三公以下百僚并于殿门外就次,东上
阁门、御史台、太常寺分引入诣殿庭东西立。阁门附内侍进班齐牌,皇帝出阁,
禁卫诸班亲从迎驾,自赞常起居。皇帝升坐,鸣鞭,礼直官、通事舍人引三公至
执政官,御史台、东上阁门分引百官,并横行北向立,典仪赞再拜舞蹈,班首奏
万福,又再拜讫,分东西立。礼直官引殿中监、少监升东阶,诣酒尊所稍西,南
向西上立,舍人揖教坊使以下通班大起居,次看盏人谢升殿,赞再拜。内侍进御
茶床,殿侍酹酒讫,礼直官、通事舍人分引三公至执政官,御史台、东上阁门分
引百僚,并横行北向立,典仪赞再拜,赞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礼直官、通事
舍人引上公升东阶,东上阁门官接引升殿,授盏、启盏如上仪。上公诣御坐,俯
伏跪奏:“文武百僚、上公具官臣某等稽首言:天宁令节,臣等不胜大庆,谨上
千万岁寿。”俯伏,兴,退,降阶,舍人接引复位,典仪赞再拜讫,礼直官引知
枢密院官诣御坐前承旨,退诣折槛稍东,西向宣曰:“得公等寿酒,与公等内外
同庆。”典仪赞拜如仪,百官分东西立。礼直官、通事舍人引上公升东阶,东上
阁门官接引诣御坐东,搢笏,殿中监授盘,上公奉进御坐东,北向,乐作,皇帝
饮讫,阁门引接盏,典仪赞拜如上仪。宗室遥郡以下先退。礼直官引枢密院官诣
御坐前承旨,退诣折槛稍东,宣曰:“宣群臣升殿。”典仪赞拜讫,礼直官、通
事舍人分引三公以下升东阶,亲王、使相以下升西阶;御史台、东上阁门分引秘
书监以下升两朵殿,并东西廊席后立。尚酝典御以盏授殿中监,奉御启盏,殿中
监西向立,殿中少监以酒注于盏,(第二、第三准此。)奉诣御坐前,躬进讫,
少退,奉盘西向立。乐作,皇帝饮讫,殿中监接盏退,授奉御,出笏复位。通事
舍人分引殿上官横行北向,舍人赞再拜,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皆再拜。
舍人赞就坐,各立席后,复赞就坐,群官皆坐。酒初行,先宰臣,次百官,皆作
乐。尚食典御、奉御进食,太官设群官食,皇帝再举酒,群官兴,立席后,乐作,
饮讫,舍人赞就坐,再行群官酒,皇帝三举酒,并如第二之仪。酒三行,舍人曰
“可起”,群官兴,立席后。若宣示盏,即随东上阁门官以下揖,称“宣示盏”,
躬,赞就坐。若宣劝,即立席后,躬,饮讫,赞再拜。内侍举御茶床,礼直官引
左辅诣御坐前北向俯伏跪奏:“左辅具官臣某言礼毕。”俯伏,兴,退,复位。
礼直官、通事舍人分引三公以下文武百僚降阶横行北向立,枢密院官在亲王后。
典仪赞再拜,皆舞蹈再拜退。
靖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太宰徐处仁等表请为乾龙节。至日,皇帝帅百官诣龙
德宫上寿毕,即本宫赐侍从官以上宴。
建炎元年五月,宰臣等上言,请以五月二十一日为天申节。诏曰:“朕承祖
宗遗泽,获托士民之上,求所以扶危持颠之道,未知攸济。念二圣銮舆在远,万
民失业,将士暴露,夙夜痛悼,寝食几废,况以眇躬之故,闻乐饮酒,以自为乐
乎?非惟深拂朕志,实增感于朕心。所有将来天申节百官上寿常礼,可令寝罢。”
至是止就佛寺启散祝寿道场,诣阁门或后殿拜表称贺。
绍兴十三年二月,臣僚奏:“臣闻孝理天下者,帝王之盛德,归美报上者,
臣子之至诚。是皆因性自然,发于观感,必各尽其至,然后为称。恭惟陛下抚艰
难之运,忧勤在御,兢兢业业,图济中兴,孝德通于神明,皇天为之悔祸,长乐
还阙,适当诞节之前,陛下以天下养,获伸宫闱上寿之仪,臣民得于观听,天下
无不欣庆,所以崇大养而成孝理之功者,既以尽善尽美矣。陛下诞圣佳辰,乃臣
子所愿奉觞上寿,以尽归美之意,其可不举而行之乎?臣愚,欲望将来天申节许
令有司举行旧典,至日,百官得以奉万年之觞,仰祝圣寿,天下幸甚。”太常、
礼部讨论:每遇圣节,枢密院以下先诣垂拱殿上寿毕,宰臣率百僚于紫宸殿上寿。
前一月,分日启建道场,至前一日,枢密院官满散依例作斋筵。至日,三省官上
寿立班讫,次赴满散作斋筵。后二日,大宴于集英殿。时命御史台、太常寺修立
仪注。
孝宗隆兴元年,太上皇帝天申节,皇帝及宰臣、文武百僚诣德寿宫上寿。是
日,以钦宗大祥,前一日,皇帝起居如宫中仪,百僚拜表称贺。
乾道八年,立皇太子,皇帝率皇太子及文武百僚诣德寿宫上寿。前期,仪鸾
司陈设德寿宫殿门之内外,设御坐于殿上当中南向,设大次于德寿宫门内南向,
小次于殿东廊西向,设皇帝褥位二:一于御坐东南,西向;一于御坐之南,北向。
尚酝设御酒尊、酒器于御坐之东,有司又设御茶床于御坐之西,俱稍北。其日,
文武百僚内不系从驾者,并先赴德寿宫门外以俟迎驾起居。质明,皇帝服靴袍出
即御坐,从驾臣僚、禁卫起居如常仪。皇帝降坐,乘辇将至德寿宫,文武百僚迎
驾再拜起居讫,前导官、太常卿、阁门官、太常博士、礼直官先入,诣大次前分
左右立定。皇帝降辇入次,御史台、阁门、太常寺分引皇太子并文武百僚入诣殿
廷,东西相向立定,前导官导皇帝入小次,帘降。皇太子并文武百僚并横行北向
立。太上皇帝出宫升御坐,鸣鞭,小次帘卷。前导官导皇帝升殿东阶,诣殿折槛
前北向褥位,再拜,躬奏圣躬万福,再拜,皇帝诣太上皇帝御坐之东褥位西向立,
前导官于殿上随地之宜立。次舍人揖皇太子并文武百僚躬,典仪曰“再拜”,赞
者承传,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皇太子不离位,奏圣躬万福,各再
拜,直身,分东西相向立。礼直官引奉盘盏官、受盘盏官、承旨宣答官、奏礼毕
官、殿中监、少监升殿。内侍进御茶床,尚酝典御以盘盏、酒注授殿中监、少监,
次礼直官引奉盘盏官诣酒尊所北向,殿中监启盏,殿中少监注酒,奉盘盏官奉酒
诣皇帝前北向,礼直官引受盘盏官诣太上皇帝御坐前,西向立,皇太子并文武百
僚横行北向立。奉盘盏官躬进皇帝,皇帝奉酒,前导官导皇帝诣太上皇帝御坐前
躬进讫,少后,以盘授受盘盏官。前导官导皇帝诣太上御坐前褥位北向俯伏跪,
殿下皇太子并百僚皆躬身。皇帝奏:“臣某谨率文武百僚稽首言:天申令节,臣
某与百僚等不胜大庆,谨上千万岁寿。”奏讫,伏,兴,再拜,在位官皆再拜。
承旨宣答官宣曰:“得皇帝寿酒,与皇帝并百僚内外同庆。”皇帝再拜,在位官
皆再拜讫,分东西相向立。皇帝诣御坐东,西向立,奉盘盏官以盘北向恭进,皇
帝奉盘,乐作,俟太上皇帝饮酒,皇帝躬接盏讫,皇帝少后,以盘盏授受盘盏官,
以授殿中监,各复位立。皇太子并文武百僚横行北向,皇帝诣褥位北向再拜,在
位官皆再拜。皇帝诣太上御坐东褥位西向立,皇太子、文武百僚再拜,搢笏舞蹈,
又再拜讫,内侍举茶床,奏礼毕官北向俯伏跪奏:“具官臣某言礼毕。”在位官
再拜。太上皇帝驾兴,皇帝从入,文武百僚以次退。
淳熙二年十一月,诏:“太上皇帝圣寿无疆,新岁七十,以十一日冬至加上
尊号册宝,十二月十七日立春行庆寿礼。”是日早,文武百僚并簪花赴文德殿立
班,听宣庆寿赦。宣赦讫,从驾至德寿宫行庆寿礼,致词曰:“皇帝臣某言:天
祐君亲,锡兹难老,维春之吉,年德加新。臣某与群臣等不胜大庆,谨上千万岁
寿。”余与前上寿仪注同。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文
武百僚文德殿拜表称贺。
十年十二月,以太上皇后新年七十,诏以立春日行庆贺之礼。十三年春正月
朔,以太上皇帝圣寿八十,帝率群臣诣德寿宫行礼,其仪注、恩赦并如淳熙二年
典故。
孝宗以十月二十二日为会庆节,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宁宗以十月十九
日为天祐节、寻改为瑞庆节,理宗以正月五日为天基节,度宗以四月九日为乾会
节,瀛国公以九月二十八日为天瑞节。其上寿称贺之礼,大略皆如天申节仪。
诸庆节,古无是也,真宗以后始有之。大中祥符元年,诏以正月三日天书降
日为天庆节,休假五日,两京诸路州、府、军、监前七日建道场设醮,断屠宰;
节日,士庶特令宴乐,京师然灯。又以六月六日为天贶节,京师断屠宰,百官行
香上清宫。又以七月一日圣祖降日为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降延恩殿日为降圣节,
休假、宴乐并如天庆节。中书、亲王、节度、枢密、三司以下至驸马都尉,诣长
春殿进金缕延寿带、金丝续命缕,上保生寿酒。改御崇德殿,赐百官饮,如圣节
仪。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金涂银结续命缕、绯彩罗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
百官,节日戴以入。礼毕,宴百官于锡庆院。天禧初,诏以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一
日天书再降内中功德阁为天祯节,一如天贶节。寻以仁宗嫌名,改为天祺节。
政和三年十一月五日,以修祀事,天真示见,诏为天应节。又以五月十二日
祭方丘日为宁贶节,既又以二月十五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降圣日为真元节,八月
九日青华帝君生辰为元成节,正月四日有太祖神御之州府宫殿行香为开基节,十
月二十五日为天符节,皆如天庆节,著为令。
高宗建炎元年十一月五日,诏:“政和以来添置诸节,除开基节外,余并依
祖宗法。”

[发帖际遇]: 林风在老顽童处骗取《养蜂秘法》,翻印成《如何饲养文化型蜜蜂》出版后获利银两26.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六十六

◎礼十六(嘉礼四)
○宴飨 游观 赐酺
宴飨之设,所以训恭俭、示惠慈也。宋制,尝以春秋之季仲及圣节、郊祀、
籍田礼毕,巡幸还京,凡国有大庆皆大宴,遇大灾、大札则罢。天圣后,大宴率
于集英殿,次宴紫宸殿,小宴垂拱殿,若特旨则不拘常制。凡大宴,有司预于殿
庭设山楼排场,为群仙队仗、六番进贡、九龙五凤之状,司天鸡唱楼于其侧。殿
上陈锦绣帷帟,垂香球,设银香兽前槛内,藉以文茵,设御茶床、酒器于殿东北
楹,群臣盏斝于殿下幕屋。设宰相、使相、枢密使、知枢密院、参知政事、枢密
副使、同知枢密院、宣徽使、三师、三公、仆射、尚书丞郎、学士、直学士、御
史大夫、中丞、三司使、给、谏、舍人、节度使、两使留后、观察、团练使、待
制、宗室、遥郡团练使、刺史、上将军、统军、军厢指挥使坐于殿上,文武四品
以上、知杂御史、郎中、郎将、禁军都虞候坐于朵殿,自余升朝官、诸军副都头
以上、诸蕃进奉使、诸道进奉军将以上分于两庑。宰臣、使相坐以绣墩;(曲宴
行幸用杌子。)参知政事以下用二蒲墩,加罽兟;(曲宴,枢密使、副并同。)
军都指挥使以上用一蒲墩;自朵殿而下皆绯缘毡条席。殿上器用金,余以银。其
日,枢密使以下先起居讫,当侍立者升殿。宰相率百官入,宣徽、阁门通唱,致
辞讫,宰相升殿进酒,各就坐,酒九行。每上举酒,群臣立侍,次宰相、次百官
举酒;或传旨命酹,即搢笏起饮,再拜。(曲宴多令不拜。)或上寿朝会,止令
满酌,不劝。中饮更衣,赐花有差。宴讫,蹈舞拜谢而退。
建隆元年,大宴于广德殿,酒九行而罢。乾德元年十一月,南郊礼成,大宴
广德殿,谓之饮福。是后三年,开宝三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并设秋宴
于大明殿,以长春节在二月故也。太平兴国之后,止设春宴,在大明者十一,在
含光者六。宴日,亲王、枢密使副、宣徽、三司使、驸马都尉皆侍立,军校自龙
武四厢都指挥使以上立于庭。其宴契丹使亦于崇德殿,但近臣及刺史、郎中而上
预焉。
淳化四年正月,以南郊礼成,大宴含光殿,直史馆陈靖上言:“古之飨宴者,
所以省祸福而观威仪也。故宴以礼成,宾以贤序,《风》、《雅》之作,兹为盛
焉。伏见近年内殿赐宴,群臣当坐于朵殿、两廊者,拜舞方毕,趋驰就席,品列
之序,纠纷无别。及至尊举爵,群臣起立,先后不整,俯仰失节。欲望自今令有
司预依品位告谕,其有逾越班次、拜起失节、喧哗过甚者,并令纠举。又惟饫赐
之典,以宠武夫,大烹之余,故为盛馔。计一饭所费,可数人之属厌,而将校辈
或至终宴之时,尚有欲炙之色,盖执事者失于察视,不及洁丰而使然也。伏望并
申严制。”至道元年三月,御史中丞李昌龄亦言:“广宴之设,以均饫赐,得齿
高会,宜乎尽礼。而有位之士,鲜克致恭,当纠其不恪。又供事禁庭,当定员数,
籍姓名以谨其出入。酒肴之司,或亏精洁,望分命中使巡察。”并从之。
咸平三年二月,大宴含光殿,自是始备设春秋大宴。五年,御史台言:“大
宴,起居舍人、司谏、正言、三院使、御史并坐于殿廊,望自今移升朵殿,自余
依旧。”十二月,诏凡内宴,宗正卿令升殿坐,班次依合班仪。翰林学士梁颢请
以春秋大宴、小宴、赏花、行幸次为四图,颁下阁门遵守。从之。
景德二年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
等威,用符纪律。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稍历岁时,渐成懈慢。特申明
制,以儆具僚。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
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内
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阁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
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司勘断讫奏。仍令阁门、宣徽使互相察举,
敢蔽匿者纠之。”
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诏宣徽院、御史台、阁门、殿前马步军司,凡内宴臣
僚、军员并祗候使臣等,并以前后仪制晓谕,务令遵禀,违者密具名闻。其军员
有因酒言词失次及醉仆者,即先扶出,或遣殿前司量添巡检军士护送归营。又诏
臣僚有托故请假不赴宴者,御史台纠奏。天禧四年,直集贤院祖士衡言:“大宴
将更衣,群臣下殿,然后更衣,更衣后再坐,则群臣班于殿庭,候上升坐,起居
谢赐花,再拜升殿。”
仁宗天圣三年,监察御史朱谏言:“伏见大宴,宗室先退,允为得礼。尚有
文武臣僚父子、兄弟者,皆预再坐,欲望自今内宴,百官有父子、兄弟、叔侄同
赴,再坐时卑者先退。”庆历七年,御史言:“凡预大宴并御筵,其所赐花,并
须载归私第,不得更令仆从持戴,违者纠举。”
熙宁二年正月,阁门言:“准诏裁定集英殿宴入殿人数:中书二十二人,枢
密院三十人,宣徽院八人,亲王八人,昭德军节度使、兼侍中曹佾三人,皇亲使
相三人,皇亲正刺史已上至节度使并驸马都尉各一人,翰林司一百七十八人,御
厨六百人,仪鸾司一百五十人,祗候库二十人,内衣物库七人,新衣库七人,内
弓箭库三人,钤辖教坊所三人,钟鼓楼一十六人,御药院八人,内物料库九人,
法酒库一十六人,内酒坊八人,入内内侍省前后行、亲事官共五人,皇城司职员
手分二人,御史台知班一十一人,洒扫亲从官人员已下一百人,两廊觑步亲从官
四十二人,提举司勾押官手分三人,提举火烛巡检人员一十人,快行亲从官一十
一人,支散两省花后苑造作所工匠等四人,客省承授行首八人,四方馆职掌二人,
阁门承受行首已下一十八人。”是岁十一月,以皇子生,宴集英殿。
七年九月,诏:“自今大宴,亲王、皇亲使相、枢密使副使、宣徽使、驸马
都尉并于殿门外幕次就赐酒食。”旧制,会食集英西廊之庑下,喧卑为甚,权发
遣宣徽院吴充奏其事,故有是命。
元丰七年三月,大宴集英殿,命皇子延安郡王侍立。宰相王珪等率百官廷贺。
诏曰:“皇家庆事,与卿等同之。”珪等再拜称谢。久之,王乃退。时王未出阁,
帝特令侍宴,以见群臣。九年,阁门言:“大宴不用两军妓女,只用教坊小儿之
舞。”王拱辰请以女童代之。元祐八年,诏罢独看。故事,大宴前一日,御殿阅
百戏,谓之独看。修国史范祖禹言:“是日进《神宗纪》草,陛下览先帝史册甫
毕,即观百戏,理似未安,故请罢之。”
元祐二年九月,经筵讲《论语》彻章,赐宰臣、执政、经筵官宴于东宫,帝
亲书唐人诗分赐之。三年六月,罢春宴。八月,罢秋宴,以魏王出殡,翰林学士
苏轼不进教坊致语故也。是后以时雨未足,集英殿试举人,尚书省火,禁中祈禳,
邠国公主未菆,皆罢宴。凡大宴有故而罢,赐赐预宴官酒馔于阁门朝堂,升殿官
虽假故不从游宴,亦遣中使就第赐焉。亲王、中书、枢密、宣徽、三司使副、学
士、步军都虞候以上、三师、三公、东宫三师三公以下、曾任中书门下致仕者,
亦同。
凡外国使预宴者,祥符中宴崇德殿,夏使于西廊南赴坐,交使以次歇空,进
奉、押衙次交州,契丹舍利、从人则于东廊南赴坐。四年,又升甘州、交州于朵
殿,夏州押衙于东廊南头歇空坐。七年,龟兹进奉人使歇空坐于契丹舍利之下。
其后又令龟兹使副于西廊南赴坐,进奉、押衙重行于后,瓜州、沙州使、副亦于
西廊之南赴坐,其余大略以是为准。
大观三年,议礼局上集英殿春秋大宴仪:
其日,预宴文武百僚诣殿庭,东西相向立。皇帝出御需云殿,阁门、内侍、
管军等起居。皇帝降坐,御集英殿,鸣鞭,殿中监已下通班起居。殿中监、少监
升殿,通唤阁门官升殿。摄左右军巡使靴笏起居讫,系鞋执杖侍立,余非应奉官
分出。次钟鼓楼节级就位,四拜起居。
次舍人通唤讫,分引群官横行北向,东上阁门官赞大起居,班首出班俯伏,
跪,致辞讫,俯伏,兴,复位。群官再拜舞蹈,又再拜,赞各就坐,再拜,舍人
分引升殿,席前相向立,朵殿、两庑官立于席后。有辽使则舍人引大辽舍利西入
大起居,赞各就坐,赞再拜,赞就坐,引升西廊。次舍人传事引从人分入,四拜
起居,谢坐,并同舍利仪。教坊使以下通班大起居,看盏人谢,升殿再拜。内侍
进御茶床,殿侍酹酒讫,次赞天武门外祗候。东上阁门官诣御坐,奏班首姓名以
下进酒。
舍人分引殿上臣僚横行北向,赞再拜。舍人引班首稍前,东上阁门官接引诣
御坐,东北向,搢笏,殿中监奉盘盏授班首,少监启盏,以酒注之。班首奉诣御
前进讫,少退,虚跪,兴,以盘授殿中监,出笏,东上阁门官引退,舍人接引复
位,赞再拜。舍人引班首稍前,殿上臣僚席前相向立,东上阁门官接引诣御坐,
东北向,搢笏,殿中监授盘,奉诣御前,西向立,乐作,皇帝饮讫。舍人分引殿
上臣僚横行北向,东上阁门引班首接盏,退,虚跪,兴,授盏殿中监,出笏,引
退,舍人接引复位,赞再拜,赞各赐酒,群臣再拜,赞各就坐,群官皆立席后,
复赞就坐。
酒初行,群官搢笏受酒,先宰相,次百官,皆作乐。皇帝再举酒,(并殿中
监、少监进。)群臣俱立席后,乐作,饮讫,赞各就坐。复行群臣酒,饮讫。皇
帝三举酒,皆如第一之仪。尚食典奉御进食,太官设群臣食,乐作。赐祗应臣僚
酒食,赞谢拜讫,复位。皇帝四举酒,(并典御进酒。)乐工致语,群官皆立席
后,致语讫,赞百官再拜,就坐,乐作。皇帝五举酒,乐工奏乐,庭下舞队致词,
乐作,舞队出。
东上阁门奏再坐时刻。俟放队讫,内侍举御茶床,皇帝降坐,鸣鞭,群臣退。
赐花,再坐。前二刻,御史台、东上阁门催班,群官戴花北向立,内侍进班齐牌,
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又再拜就坐。内侍进御茶床,皇帝举酒,殿上奏
乐,庭下作乐。皇帝再举酒,殿上奏乐,庭下舞队前致语,乐作,出。皇帝三举
酒、四举酒皆如上仪。若宣示盏,即随所向,阁门官以下揖称宣示盏,躬赞就坐。
若宣劝,即立席后躬饮讫,赞再拜。内侍举御茶床,舍人引班首以下降阶再拜舞
蹈,又再拜讫,分班出。阁门官侧奏无公事,皇帝降坐,鸣鞭。
集英殿饮福大宴仪。初,大礼毕,皇帝逐顿饮福,余酒封进入内。宴日降出,
酒既三行,泛赐预坐臣僚饮福酒各一盏,群臣饮讫,宣劝,各兴,立席后,赞再
拜谢讫,复坐饮,并如春秋大宴之仪。
绍兴十三年三月三日,诏宴殿陈设止用绯、黄二色,不用文绣,令有司遵守,
更不制造。五月,阁门修立集英殿大宴仪注。
乾道八月十二月,诏今后前宰相到阙,如遇赴宴赐茶,其合会墩杌,非特旨,
并依官品。又行门、禁卫诸色祗应人,依绍兴例,并赐绢花。自是惟正旦、生辰、
郊祀及金使见辞各有宴,然大宴视东京时则亦简矣。
曲宴。凡幸苑囿、池御,观稼、畋猎,所至设宴,惟从官预,谓之曲宴。或
宴大辽使、副于紫宸殿,则近臣及刺史、正郎、都虞候以上预。暮春后苑赏花、
钓鱼,则三馆、秘阁皆预。
太祖建隆元年七月,亲征泽、潞,宴从臣于河阳行宫,又宴韩令坤已下于礼
贤讲武殿,赐袭衣、器币、鞍马,以赏泽、潞之功也。四年四月,宴从臣于玉津
园。乾德三年七月六日,诏皇弟开封尹、宰相、枢密使、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泛
舟后苑新池,张乐宴饮,极欢而罢。是岁重阳,宴近臣于长春殿。
太宗太平兴国九年三月十五日,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帝曰:“春气暄
和,万物畅茂,四方无事。朕以天下之乐为乐,宜令侍从词臣各赋诗。”帝习射
于水心殿。雍熙二年四月二日,诏辅臣、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尚书省四
品两省五品以上、三馆学士宴于后苑,赏花、钓鱼,张乐赐饮,命群臣赋诗习射。
赏花曲宴自此始。三年十二月一日,大雨雪,帝喜,御玉华殿,召宰臣及近臣谓
曰:“春夏以来,未尝饮酒,今得此嘉雪,思与卿等同醉。”又出御制《雪诗》,
令侍臣属和。后凡曲宴不尽载。
真宗咸平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宴群臣于崇德殿,不作乐。二年八月七日,再
宴,用乐。三年二月晦,赏花,宴于后苑,帝作《中春赏花钓鱼诗》,儒臣皆赋,
遂射于水殿,尽欢而罢。自是遂为定制。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御龙图阁曲宴,诏
近臣观太宗草、行、飞白、篆、籀、八分书及画。景德二年十二月五日,宴尚书
省五品、诸军都指挥使以上、契丹使于崇德殿,不举乐,以明德太后丧制故也。
时契丹初来贺承天节,择膳夫五人赍本国异味,就尚食局造食,诏赐膳夫衣服、
银带、器帛。大中祥符六年七月二十九日,诏辅臣观粟于后苑御山子,观御制文
阁御书及《嘉禾图》,赐饮。是日,皇子从游。天禧四年七月十一日,诏近臣及
寇准、冯拯观内苑谷,遂宴于玉宸殿。十月二十九日,诏皇太子、宗室、近臣、
诸帅赴玉宸殿翠芳亭观稻,赐宴,仍以稻分赐之。
仁宗天圣二年,既禫除,百官五表请听乐,而秋燕用乐之半。诏辅臣曰:
“昨日宴宫中,朕数四上勉皇太后听乐。”王钦若以闻太后,太后曰:“自先帝
弃天下,吾终身不欲听乐。皇帝再三为请,其可重违乎!”明年上元节,乃朝谒
景灵上清宫、启圣院、相国寺,还御正阳门,宴从官,观灯。次日,太后召命妇
临观。及春秋大宴,岁为常。夏,观南御庄刈麦,秋,瑞圣园刈谷,并宴从官,
或射,不为常。皇祐五年,后苑宝政殿刈麦,谓辅臣曰:“朕新作此殿,不欲植
花,岁以种麦,庶知穑事不易也。”自是幸观谷、麦,惟就后苑,春夏赏花、钓
鱼则岁为之。嘉祐七上十二月,特召两府、近臣、三司副使、台谏官、皇子、宗
室、驸马都尉,管军臣僚至龙图、天章阁,观三圣御书,及宝文阁为飞白分赐,
下逮馆阁官,制《观书诗》,赐韩琦以下和进,遂宴群玉殿,传诏学士王珪撰诗
序,刊石于阁。数日,再会天章阁,观三朝瑞物,复宴群玉殿,酒行,上曰:
“天下久无事,今日之乐,与卿等共之,宜尽醉,勿复辞。”因召韩琦至御榻前,
别赐一大卮。出禁中名花,金盘贮香药,令各持归,莫不沾醉,至暮而罢。
熙宁元年四月,御史中丞滕甫言:“臣闻君命召,不俟驾,此臣子所以恭其
上也。今赐宴而有托词不至者,甚非恭上之节也。请自今宴设,群臣非大故与实
有疾病,无得托词,仍令御史台察举。”二年八月,《实录》书成,皆宴垂拱殿。
十月,修定阁门仪制所言:“垂拱殿曲宴,当直翰林学士与观文、资政、龙图、
宝文、枢密、直龙图、天章、宝文阁直学士并赴坐,而翰林学士兼他职者不预,
考之官制,似未齐一。请自今曲宴,翰林学士与杂学士并赴。”从之。元丰五年
七月,以《两朝国史》书成,宴于垂拱殿。十一月,宴景灵宫祠官于紫宸殿。
元祐二年九月,经筵讲《论语》彻章,赐宰臣、执政、经筵官宴于东宫,帝
亲书唐人诗赐之。绍圣三年十一月,以进《神宗皇帝实录》毕,曲宴,宰臣、执
政、文臣试侍郎、武臣观察使以上并修图史官赴坐。元符元年五月,诏受宝毕,
宴于紫宸殿,宰臣以下,文臣职事官、六曹员外郎、监察御史以上,武臣郎将、
诸军副指挥使以上预坐。
政和二年三月,上巳御筵,诏令移用他日,以国有故,宰臣请罢宴故也。大
观三年,议礼局上垂拱殿曲宴仪:
皇帝视事毕,东上阁门进呈坐图,舍人奏阁门无公事,皇帝降坐,鸣鞭,入
殿后阁。
诸司排设备,东上阁门附内侍奏班齐,皇帝出阁升坐,鸣鞭。三公、直学士
以上、亲王、使相至观察使以上,分东西入,诣殿庭,横行北向立定。班首奏圣
躬万福,舍人赞各就坐,再拜讫,分引诣东西阶升殿,席前相向立。次教坊使以
下常起居,次看盏人谢,升殿,次内侍进御茶床,殿侍酹酒讫,阁门诣御坐,躬
奏班首姓名以下进酒。舍人分引殿上臣僚,横行北向,赞再拜。班首奉酒躬进,
乐作,皇帝饮讫。舍人赞各赐酒,群官俱再拜。赞各就坐,群官皆立席后,复赞
就坐。
酒初行,先宰相,次百官,皆作乐。(后准此。)尚食兴,奉御进食,太官
令设群官食。酒五行,若宣示盏,即随所向,阁门揖称宣示盏,躬,赞就坐。若
宣劝,即立席后躬饮,赞再拜。内侍举御茶床,舍人引班首以下降阶横行,北向
再拜,分班出。皇帝降坐。
止巳、重阳赐宴仪:
其日,预宴官以下并赴宴所就次,诸司排设备,预宴官以下诣庭中望阙位立。
次中使诣班首之左,稍前立,中使宣曰“有敕”,在位官皆再拜讫。中使宣曰
“赐卿等御筵”,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中使退,预宴官分东西升
阶就坐。
酒行,乐作。食讫、食毕,乐止。酒五行,预宴官并兴就次,赐花有差。少
顷,戴花毕,与宴官诣望阙位立,谢花,再拜讫,复升就坐。酒行,乐作。饮讫、
食毕,乐止。酒四行而退。
游观。天子岁时游豫,则上元幸集禧观、相国寺,御宣德门观灯;首夏幸金
明池观水嬉,琼林苑宴射;大祀礼成,则幸太一宫、集禧观、相国寺恭谢,或诣
诸寺观焚香,或至近郊阅武、观稼,其事盖不一焉。
太祖建隆元年四月,幸玉津园。是后凡十三临幸。九月,幸宜春苑。是后观
习水战者二十有八,幸大相国寺、封禅寺者各五,龙兴寺及皇弟开封尹园各三,
幸太清观、建隆观者再,崇夏寺、广化寺、等觉寺者各一,观水硙者八,阅炮车、
观水柜、观稼、幸飞龙院、幸开封府、幸都亭驿、幸礼贤院、幸茶库染院、幸河
仓、幸金凤园,皆一再至焉。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二月,幸新凿池,赐役卒钱布有差,六月,幸飞龙院。是
后凡四幸。三年四月,观刈麦。九年正月六日,幸景龙门外水硙,帝临水而坐,
召从臣观之,因谓曰:“此水出于山源,清澄甘洁。近河之地,水味皆甘,岂河
润所及乎?”宋琪等曰:“亦犹人性善恶,染习致然。”帝曰:“卿言是也。”
四月,幸金明池习水战,帝御水殿,召近臣观之,谓宰相曰:“水战,南方之事
也。今其地已定,不复施用,时习之,示不忘战耳。”因幸讲武台,阅诸军都试,
军中之绝技者递加赐赉。遂登琼林苑楼,陈百戏,掷金钱,令乐人争之,极欢而
罢。五月二日,出南薰门观稼,召从臣列坐田中,令民刈麦,咸赐以钱帛。回幸
玉津园观渔,张乐、习射,既宴而归。明年五月,幸城南观麦,赐田夫布帛有差。
雍熙四年四月,幸金明池观水嬉,赐从官饮。帝曰:“雨霁天凉,中外无事,宜
勿惜醉。”因登苑中楼,尽欢而罢。淳化三年三月,幸金明池,命为竞渡之戏,
掷银瓯于波间,令人泅波取之。因御船奏教坊乐,岸上都人纵观者万计。帝顾视
高年皓首者,就赐白金器皿。九月,幸潜龙园,驻辇池东岸,临水谓近臣曰:
“朕不至此已十年,昔尹京日,无事常痛饮池上,今池边之木已成林矣。”因顾
教坊使郭守忠等数人曰:“汝等前日以乐童从我,今亦皓首,光阴迅速如此。”
嗟叹久之。帝亲引满举白,群臣尽醉。
真宗咸平元年八月,幸诸王宫。二年九月,幸开宝寺、福圣院。是后,二寺
临幸者凡十有四。三年五月,幸金明池观水戏,扬旗鸣鼓,分左右翼,植木系彩,
以为标识,方舟疾进,先至者赐之。移幸琼林苑,登露台,钧容直奏乐,台下百
戏竞集,从臣皆醉。自是凡四临幸。九月,幸大相国寺。是后再幸者九。幸上清
宫者十有二,幸玉津园者十,幸太一宫、玉清昭应宫各六,余不尽载。大中祥符
八年正月十九日,中书门下上言:“伏睹今月十四日,皇帝诣诸宫寺焚香,总三
十余处,过百拜以上。臣等侍从,倍增忧灼,昨崇政殿已面奏陈。臣闻尊事万灵,
固先精意;登用百礼,乃贵时中。在经久之从宜,必裁正而惟允。伏望特命攸司,
载详定式。自今车驾幸诸宫、观、寺、院,正殿再拜;及诸殿,令群臣以下分拜。
庶垂亿载,允叶通规。”乃诏礼仪院详定差减焉。
仁宗景祐三年,诏阁门详定车驾幸宫、观、寺、院支赐茶绢等第。
哲宗绍圣四年三月八日,诏自今遇车驾出新城,令殿前马、步军司取旨,权
差马、步军赴新城外四面巡检下祗应,每壁马军二百人,步军三百人,并于城外
巡警。
三元观灯,本起于方外之说。自唐以后,常于正月望夜,开坊市门然灯。宋
因之,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张灯,大内正门结彩为山楼影灯,起露台,教坊陈
百戏。天子先幸寺观行香,遂御楼,或御东华门及东西角楼,饮从臣。四夷蕃客
各依本国歌舞列于楼下。东华、左右掖门、东西角楼、城门大道、大宫观寺院,
悉起山棚,张乐陈灯,皇城雉堞亦遍设之。其夕,开旧城门达旦,纵士民观。后
增至十七、十八夜。
太祖建隆二年上元节,御明德门楼观灯,召宰相、枢密、宣徽、三司使、端
明、翰林、枢密直学士、两省五品以上官、见任前任节度观察使饮宴,江南、吴
越朝贡使预焉。四夷蕃客列坐楼下,赐酒食劳之,夜分而罢。三年正月十三夜然
灯,罢内前排场戏乐,以昭宪皇太后丧制故也。
太平兴国二年七月中元节,御东角楼观灯,赐从官宴饮。五年十月下元节,
依中元例,张灯三夜。雍熙五年上元节,不观灯,躬耕籍田故也。后凡遇用兵及
灾变、诸臣之丧,皆罢。
真宗景德元年正月十四日,赐大食、三佛齐、蒲端诸国进奉使缗钱,令观灯
宴饮。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诏天庆节听京城然灯一昼夜。六年四月十
六日,先天降圣节亦如之。天圣二年六月,罢降圣节然灯。
政和三年正月,诏放灯五日。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诏景龙门预为元夕之具,
实欲观民风、察时态、黼饰太平、增光乐国,非徒以游豫为事。特赐公、师、宰
执以下宴,及御制诗四韵赐太师蔡京。六年正月七日,御笔:“今岁闰余候晚,
犹未春和。晷短气寒,于宴集无舒缓之乐。景灵宫朝献,移十四日东宫、十五日
西宫,毕,诣上清储祥宫烧香。十六日诣醴泉观等处烧香。上元节移于闰正月十
四日为始。”宣和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赐太师蔡京以下应两府赴睿谟殿宴,景
龙门观灯。续有旨,宣太傅王黼赴宴。七年正月十八日,宴辅臣,观灯。
赐酺。自秦始。秦法,三人以上会饮则罚金,故因事赐酺,吏民会饮,过则
禁之。唐尝一再举行。
太宗雍熙元年十二月,诏曰:“王者赐酺推思,与众共乐,所以表升平之盛
事,契亿兆之欢心。累朝以来,此事久废,盖逢多故,莫举旧章。今四海混同,
万民康泰,严禋始毕,庆泽均行。宜令士庶之情,共庆休明之运,可赐酺三日。”
二十一日,御丹凤楼观酺,召侍臣赐饮。自楼前至朱雀门张乐,作山车、旱船,
往来御道。又集开封府诸县及诸军乐人列于御街,音乐杂发,观者溢道,纵士庶
游观,迁市肆百货于道之左右。召畿甸耆老列坐楼下,赐之酒食。明日,赐群臣
宴于尚书省,仍作诗以赐。明日,又宴群臣,献歌、诗、赋、颂者数十人。
真宗景德三年九月,诏许群臣、士庶选胜宴乐,御史台、皇城司毋得纠察。
四年二月甲申,上御五凤楼观酺,宗室、近臣侍坐。楼前露台奏教坊乐,召父老
五百人列坐,赐饮于楼下。后二日,上复御楼,赐宗室、文武百官宴于都亭驿,
赐诸班、诸军将校羊酒。大中祥符元年正月,诏应致仕官并令赴都亭驿酺宴,御
楼日合预坐者亦听。又诏朝臣已辞、未见,并听赴会。凡酺,命内诸司使三人主
其事,于乾元楼前露台上设教坊乐。又骈系方车四十乘,上起彩楼者二,分载钧
容直、开封府乐。复为棚车二十四,每十二乘为之,皆驾以牛,被之锦绣,萦以
彩纼,分载诸军、京畿伎乐,又于中衢编木为栏处之。徙坊市邸肆对列御道,
百货骈布,竞以彩幄镂版为饰。上御乾元门,召京邑父老分番列坐楼下,传旨问
安否,赐以衣服、茶帛。若五日,则第一日近臣侍坐,特召丞、郎、给、谏,上
举觞,教坊乐作,二大车自升平桥而北,又有旱船四挟之以进,輣车由东西街
交骛,并往复日再焉。东距望春门,西连阊阖门,百戏竞作,歌吹腾沸。宗室亲
王、近列牧伯洎旧臣、宗室官,为设彩棚于左右廊庑。士庶纵观,车骑填溢,欢
呼震动。第二日宴群臣百官于都亭驿、宗室于亲王宫。第三日宴宗室内职于都亭
驿、近臣于宰相第。第四日宴百官于都亭驿、宗室于外苑。第五日复宴宗室内职
于都亭驿、近臣于外苑。上多作诗,赐令属和,及别为劝酒诗。禁军将校日会于
殿前马、步军之廨。
是岁,东封泰山,所过州府,上御子城门楼,设山车、彩船载乐,从臣侍坐,
本州父老、进奉使、蕃客悉预。兖州驻跸,仍赐群臣会于延寿寺。所在改赐门名,
兖州曰“回銮覃庆”,郓州曰“升中延福”,濮州曰“告成延庆”。澶州以行宫
迫隘,当衢结彩为殿,名曰“延禧”。幸汾阴、亳州,皆如东封路。河中府门名
曰“诏毕宣恩”,陕州曰“霈泽惠民”,郑州曰“回銮庆赐”。西京将议改五凤
楼名,上曰:“此太祖所建,因瑞应,不可更也。”华阴就行宫宴父老,赐驿亭
名曰“宣泽”。至郑州,以太宗忌日甫过,罢会,赐与如例。亳州曰“奉元均庆”,
南京曰“重熙颁庆”。
天禧五年,以畿县追集、老人疲劳之故,止召两赤县、坊县父老预会,其不
预名亦听,给以赐物。天下赐酺,各令州、府会官属父老,边州或遣中使就赐。
又诏开封府:“赐酺日,罪人酗酒而不伤人者,咸释之。再犯,论如法。”后赐
酺皆准此。宋之繁庶,于斯为盛,后遂为定制云。

[发帖际遇]: 林风在华山山谷捡到被令狐冲打落的宝剑,送回给宁女侠,宁女侠感谢万分,送你银两30.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十四 志第六十七

◎礼十七(嘉礼五)
○巡幸 养老 视学 赐进士宴 幸秘书省 进书仪 大射仪 乡饮酒礼
巡幸之制,唐《开元礼》有告至、肆觐、考制度之仪,《开宝通礼》因之。
太祖幸西京,所过赐夏、秋田租之半。真宗朝诸陵及举大礼,途中皆服折上
巾、窄袍,出京、过京城,服靴袍、具鸾驾。群臣公服系鞋,供奉班及内朝官前
导。凡从官并日赴行宫,合班起居,晚朝视事,群臣不赴。中顿侍食,百官就宿
顿迎驾讫,先发,或道途隘远,则免迎驾。将进发,近臣、诸军赐装钱。出京,
留司马、步诸军夹道左右,至新城门外奉辞,留守辞于门内,百官、父老辞于苑
前,召留守等赐饮苑中。州县长吏、留司官待于境。所过赐巡警兵、守津梁行邮
治道卒时服钱履,父老绫袍、茶帛,途中赐卫士缗钱。所幸寺、观,赐道、释茶
帛,或加紫衣、师号。吏民有以饔饩、酒果、方物献者,计值答之。命官籍所过
系囚、逋负者,日引对,多原释。仍采访民间疾苦,振恤鳏、寡、孤、独。车服、
度量、权衡有不如法,则举仪制禁之。有奇材、异德及政事尤异者,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为乡里所称者,其不守廉隅、昧于正理者,并条析以闻。官吏知民间
疾苦者,亦许录奏。所过州、府,结彩为楼,陈音乐百戏。道、释以威仪奉迎者,
悉有赐。东京留守遣官表请还京,优诏答之。驾还京,大陈兵卫以入。
凡行幸,太祖、太宗不常其数。自咸平中,车驾每出,金吾将军帅士二百人,
执楇周绕,谓之禁围,春、夏绯衣,秋、冬紫衣。郊祀、省方并增二百,服锦
袄,出京师则加执剑。亲王、中书、枢密、宣徽行围内,余官围外。大礼备仪卫,
则有司先布土为黄道,自宫至祀所,左右设香台、画瓮、青绳阑干。(巡省在途
则不设。)凡巡省,翰林进号传诗付枢密院,每夕摘字,令卫士相应为识。东京
旧城城门、西京皇城司并契勘,内外城、宫庙门并勘箭,出入皆然。入藩镇外城、
子城门亦勘箭。朝陵定扈从官人数,入柏城者,仆射以上三人,丞、郎以上二人,
余各一人。东封,定仗内导驾官从人数,亲王、中书、枢密、宣徽、三司使四人,
学士、尚书丞郎、节度使三人,大两省、大卿监、三司副使、枢密承旨、客省阁
门使副、金吾大将军押仗鸣珂、内殿崇班以上二人,余各一人。命诸司巡察之。
自后举大礼,皆循此制。
建炎元年七月,诏曰:“祖宗都汴,垂二百年。比年以来,图虑弗臧,祸生
所忽。肆朕纂承,顾瞻宫室,何以为怀?是用权时之宜,法古巡狩,驻跸近甸,
号召军马。朕将亲督六师,以援京城及河北、河东诸路,与之决战。归宅故都,
迎还二圣,以称朕夙夜忧勤之意。”十月一日,车驾登舟,巡幸淮甸,宰执、侍
从、百司、三卫、禁旅五军将佐扈卫以行,驻跸扬州。
三年,幸杭州,自杭州幸江宁府,寻幸浙西,自浙西幸浙东。乃下诏曰:
“国家遭金人侵逼,无岁无兵。朕纂承以来,深轸念虑,谓父兄在难,而吾民未
抚,不欲使之陷于锋镝。故包羞忍耻,为退避之谋,冀其逞志而归,稍得休息。
自南京移淮甸,自淮甸移建康而会稽,播迁之远,极于海隅。卑词厚礼,使介相
望。以至愿去尊称,甘心贬屈,请用正朔,比于藩臣,遣使哀祈,无不曲尽。假
使金石无情,亦当少动。累年卑屈,卒未见从。生民嗷嗷,何时宁息?今诸路之
兵聚于江、浙之间,朕不惮亲行,据其要害。如金人尚容朕为汝兵民之主,则朕
于事大之礼,敢有不恭!或必用兵窥我行在,倾我宗社,涂炭生灵,竭取东西金
帛、子女,则朕亦何爱一身,不临行阵,以践前言,以保群生。朕已取十一月二
十五日移跸,前去浙西,为迎敌计。惟我将士人民,念国家涵养之恩,二圣拘縻
之辱,悼杀戮焚残之祸。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奋励而前,
以存家国!”乃诏御前应奉官司自合扈从外,内太常寺据实用人数扈从,余接续
起发。四年正月,次台州。二月,次温州。三月,幸浙西。
绍兴元年,诏移跸临安府。六年,诏周视军师,车驾进发,遣官奏告天地、
社稷、宗庙。自临安幸平江,寻幸建康。八年二月,还临安。三十一年九月,诏:
“金人背盟失信,今率精兵百万,躬行天讨,用十二月十日车驾进发,应行宫临
安府文武百僚城北奉辞。”其日,应文武百僚先诣城北幕次,俟车驾御舟将至,
御史台、阁门、太常寺分引文武百僚立班定,两拜讫,俟御舟过,班退。三十二
年正月,诏:“视师江上,北骑遁去,两淮无警,已委重臣统护诸将经画进讨。
今暂还临安,毕恭文祔庙之礼。宜令有司增修建康百官吏舍、诸军营砦,以备往
来巡幸,可择日进发。”车驾还宫。
养老于太学,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乘金辂,至太学酌献文宣王。三祭酒,
再拜,归御幄。比车驾初出,量时刻,遣使迎三老、五更于其第。三老、五更俱
服朝服,乘安车,导从至太学就次;国老、庶老,有司预戒之,各服朝服,集于
其次。大乐正帅工人、二舞入,立于庭。东上阁门、御史台、太常寺、客省、四
方馆自下分引百官、宗室、客使、学生等,以次入就位,如视学班。太常博士赞
三老、五更俱出次,引国老、庶老立于后,重行异位。
礼直官、通事舍人引左辅奏请中严,少顷,又奏外办,皇帝出大次,侍卫如
常仪。大乐正令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协律郎跪,俯伏,举麾兴,宫架《乾
安》之乐作,皇帝即御坐,乐止。典仪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三老、五更
杖而入,各左右二人夹扶,太常博士前引,史臣执笔以从。三老、五更入门,宫
架《和安》之乐作,至宫架北,北向立,以东为上。奉礼郎引群老随入,位于其
后,乐止。博士揖进,三老在前,五更在后,仍杖夹扶,宫架《和安》之乐作,
至西阶下,乐止。博士揖三老、五更自西阶升堂,国老、庶老立堂下。三老、五
更当御坐揖,群老亦揖,皇帝为兴。次奉礼郎揖国老升堂,博士引三老、五更,
奉礼郎引国老以下,各于席后立。典仪赞各就坐,赞者承传,宫架《尊安》之乐
作,三老、五更就坐。三公授几、九卿正履讫,殿中监、尚食奉御进珍羞及黍稷
等,先诣御坐前进呈,遂设于三老前,乐止。尚食奉御诣三老坐前,执酱而馈讫。
尚酝奉御诣酒尊所,取爵酌酒,奉御执爵,奉于三老。次太官、良酝令以次进珍
羞酒食于五更、群老之前,皆食。大乐正引工人升,登歌奏《惠安》之乐,三终。
史臣既录三老所论善言、善行,宫架作《申安》之乐。《宪言成福》之舞毕,文
舞退,作《受成告功》之舞,毕,三老以下降筵,博士引三老、五更于堂下,当
御坐前,奉礼郎引群老复位,俱揖,皇帝为兴。三老、五更降阶至堂下,宫架《
和安》之乐作,出门,乐止。礼直官、通事舍人引左辅前奏礼毕,退,复位。兴
仪赞拜讫,皇帝降坐,太常卿导还大次,百僚以次退,车驾还宫。三老、五更升
安车,导从还,翼日诣阙表谢。
视学。哲宗始视学,遂幸国子监,诣至圣文宣王殿行释奠礼,一献再拜。御
敦化堂,召从官赐坐,礼部、太常寺、本监官承事郎以上侍立,承务郎以下、三
学生坐于东西庑,侍讲吴安诗执经,祭酒丰稷讲《尚书》无逸终篇,复命宰臣以
下至三学生坐,赐茶,丰稷赐三品服,本监官、学官等赐帛有差。遂幸昭烈武成
王庙,酌献肃揖。
徽宗幸太学,遂幸辟雍,奠献如上仪。诏司业吴絪等转官改秩,循资赐章服,
文武学生授官,免省试、文解,赐帛有差。所司预设次于敦化堂后,又于堂上稍
北当中两间设次,南向设御坐。又设从官及讲筵讲书、执经官并太学官坐御坐之
南,东西重行异位。太学生坐于两庑,相向并北上。宰臣以下从官之次,设于中
门外。
皇帝酌献文宣王毕,幸太学,降辇入次,帘垂更衣。礼直官、通事舍人引讲
官与侍立官入就堂下,皆系鞋。讲书、执经官、学生各立堂下,东西相向。俟报
班齐,皇帝升坐,班首奏万福,在位者皆应喏讫,阁门使承旨临阶宣升堂,通事
舍人喝拜,应在位者再拜讫,分左右升堂,各就位少立。起居郎、舍人分左右侍
立。礼直官、通事舍人引讲书及执经官就北向位,班首奏万福,阁门使宣升堂,
舍人喝再拜讫,分东西升堂,立于御坐左右。讲书官在西,东向;执经官在东,
西向;学生就北向位。舍人喝拜,在位者皆再拜,立于东西两庑。内侍进书案,
以经授执经官,稍前,进于案上。舍人喝拜就坐,宰臣以下并堂上坐,如阁门所
进坐位图。讲书毕,通事舍人曰“可起”,群臣皆起,降阶立。执经官降,讲书
官于御坐前致辞讫,亦降。舍人喝拜,如有宣答,即再喝拜。阁门宣坐赐茶,舍
人喝拜讫,宰臣以下升堂,各立于位后,学生各就北向位。舍人喝拜,在位者俱
拜讫,各分东西庑,以北为上下。舍人喝就坐,上下皆就坐。赐茶毕,礼直官、
通事舍人引堂上官降阶就位,舍人喝拜,在位者俱拜讫,礼直官引之以次出。学
生就位,舍人喝拜,学生俱再拜,退。
绍兴十三年七月,国学大成殿告成,奉安庙像。明年二月,国子司业高闳请
幸学,上从之。诏略曰:“偃革息民,恢儒建学。声明丕阐,轮奂一新。请既方
坚,理宜从欲。将款谒于先圣,仍备举于旧章。”三月,上服靴袍,乘辇入监,
止辇于大成殿门外。入幄,群臣列班于庭。帝出幄,升东阶,跪上香,执爵三祭
酒,再拜,群臣皆再拜,上降入幄。分奠从祀如常仪。尚舍先设次于崇化堂之后,
及堂上之中南向设御坐。阁门设群臣班于堂下,如月朔视朝之仪。宰辅、从臣次
于中门之外。上乘辇幸太学,降辇于堂,入次更衣。讲官入就堂下讲位,北向;
执经官、学生皆立于堂下,东西相向。帝出次,升御坐,群臣起居如仪。乃命三
公、宰辅以下升堂,皆就位,左右史侍立。讲书及执经官北面起居再拜,皆命之
升立于御坐左右。学生北面再拜,分立两庑北上。内侍进书案牙签,以经授执经
官,赐三公、宰辅以下坐。讲毕,群臣皆起,降阶,东西相向立。执经官降,讲
官进前致词,乃降,北面再拜,左右史降。乃赐茶,三公以下北面再拜,升,各
立于位后。学生北面再拜,分两庑立,上下就坐。赐茶毕,三公以下降阶,学生
自两庑降阶,北面再拜,群臣以次出。上降坐还次,乘辇还宫。时命礼部侍郎秦
熺执经、司业高闳讲《易》之《泰》,遂幸养正、持志二斋,赐闳三品服,学
官迁秩,诸生授官免举,赐帛有差。
上既奠拜,注视貌象,翼翼钦慕,览唐明皇及太祖、真宗、徽宗所制赞文,
命有司悉取从祀诸赞,皆录以进。帝遂作先圣及七十二子赞,冠以序文,亲洒翰
墨,以方载之,五月丙辰,登之彩殿,备仪卫作乐,命监学之臣,自行宫北门迎
置学宫,揭之大成殿上及二庑。序曰:“朕自睦邻息兵,首开学校。教养多士,
以遂忠良。继幸太学,延见诸生。济济在庭,意甚嘉之。因作《文宣王赞》。机
政余闲,历取颜回而下七十二人,亦为制赞。用广列圣崇儒右文之声,复知‘师
弟子间缨弁森森、覃精绎思’之训,其于世道人心庶几焉。”二十六年十二月,
言者谓:“陛下崇儒重道,制为赞辞,刻宸翰于琬琰,光昭往古。寰宇儒绅,敦
不顾瞻《云汉》之章?请奉石刻于国子监,以碑本遍赐郡学。”从之。
淳熙四年,孝宗幸太学,如绍兴之仪。命礼部侍郎李焘执经、祭酒林光朝讲
《大学》。寻幸武学,如太学之仪。帝肃揖武成王,不拜。嘉泰三年正月,宁宗
幸太学,如淳熙之仪。淳祐元年正月,理宗幸太学,宗、武两学官属、生员并赴
太学陪位,候车驾至学,诣先圣文宣王位,三上香,执爵三祭酒,俯伏,兴,再
拜,在位官皆再拜。皇帝至崇化堂,宰臣、使相、执政并起居。执经官由东阶、
讲官由西阶并升堂,于御前分东西相向立。次引国子监三学学官、学生一班北面
再拜,赞各就坐,赐茶。俟讲书毕,起,立班再拜。礼成,执经官、讲书官、国
子监三学官、生员各推恩转官有差。咸淳三年正月戊辰,度宗幸太学祗谒,礼部
尚书陈宗礼执经,国子祭酒雷宜中讲《中庸》,余并如仪。
赐贡士宴,名曰“闻喜宴”。《政和新仪》:押宴官以下及释褐贡士班首初
入门,《正安》之乐作,至庭中望阙位立,乐止。预宴官就位,再拜讫。押宴官
西向立,中使宣曰“有敕”,在位者皆再拜讫。中使宣曰“赐卿等闻喜宴”,在
位者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次引押宴官稍前谢坐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若赐敕书,即引贡士班首稍前,中使宣曰“有敕”,贡士再拜。中使宣曰“赐卿
等敕书”,班首稍前,搢笏,跪,中使授敕书讫,少退,班首以敕书加笏上,俯
伏,兴,归位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凡预宴官分东西升阶就坐,贡士以齿。酒初
行,《宾兴贤能》之乐作,饮讫、食毕,乐止。酒再行,《于乐辟雍》之乐作。
酒三行,《乐育人材》之乐作。酒四行,《乐且有仪》之乐作。酒五行,《正安》
之乐作。再坐,酒行、乐作,节次如上仪。皆饮讫、食毕,乐止。押宴官以下俱
兴,就次,赐花有差。少顷,戴花毕,次引押宴官以下并释褐贡士诣庭中望阙位
立,谢花再拜,复升就坐,酒行、乐作,饮讫、食毕,乐止。酒四行讫,退。次
日,预宴官及释褐贡士入谢如常仪。
宁宗庆元五年五月,赐新及第进士曾从龙以下闻喜宴于礼部贡院,上赐七言
四韵诗,秘书监杨王休以下继和以进,自后每举并如之。
幸秘书省。绍兴十四年七月,新建秘书省成,秘书少监游操等援宣和故事,
请车驾临幸,诏从之。二十七日,幸秘书省,至右文殿降辇,颁手诏曰:“盖闻
周建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汉选诸儒,定九流、《七略》之奏。文德之盛,
后世推焉。仰惟祖宗建开册府,凡累朝名世之士,由是以兴,而一代致治之原,
盖出于此。朕嘉兴与学士大夫共宏斯道,乃一新史观,新御榜题,肆从望幸之忱,
以示右文之意。呜呼!士习为空言,而不为有用之学久矣。尔其勉修术业,益励
猷为,一德一心,以共赴亨嘉之会,用丕承我祖宗之大训,顾不善欤!”遂陈累
朝御书、御制、晋唐书画、三代古器,次宣皇太子、宰臣以下观讫,退。遂赐宴
于右文殿,酒五行,群臣再拜退。车驾还内,赐少监游操三品服、御书扇,余官
笔墨,馆阁官各转一官。淳熙五年九月十三日,孝宗幸秘书省,如绍兴十四年之
仪,帝赋诗,群臣皆属和。
进书仪。绍兴二十年五月八日,进呈《中兴圣统》,太常博士丁屡明言:
“乞比附进呈玉牒行礼。”二十四年,进呈《徽宗御集》,礼部言:“昨绍兴十
年,徽宗御制,拟以‘敷文’名阁,今乞权安奉于天章阁,续俟崇建。”二十六
年十月,进呈《太后回銮事实》。二十七年三月,宰臣沈该言:“玉牒所官陈康
伯等先次编修太祖皇帝玉牒,自诞圣至即位,自建隆元年至开宝九年,通修一十
七年开基玉牒,旧制以梅红罗面签金字,今欲题曰《皇宋太祖皇帝玉牒》。又编
修今上皇帝玉牒,自诞圣之后圣德祥瑞、建大元帅府事迹,至即帝位二十余年,
又自即位后编修至绍兴二年,通修二十六年中兴玉牒,今欲题曰《皇宋今上皇帝
玉牒》。宣祖、太祖、太宗、魏王下各宗《仙源类谱》、五世昭穆,今已修写进
本,乞择日进呈。”诏从其请。
前期,仪鸾司、临安府于玉牒殿上南向,设权安奉玉牒、类谱并《中兴圣统》
幄次;又至玉牒所向外,设骑从官及文武百官等侍班幕次;又于景灵宫内外,设
骑从官幕次。进呈前一日,俟朝退,玉牒所提领官、都大提举、诸司官、承受官、
玉牒所官等赴本所幕次宿卫。俟仪仗乐人等排立,御史台、阁门、太常寺分引玉
牒所官诣玉牒殿下,北向立。礼直官引提领官诣玉牒殿下,北向立。礼直官揖、
躬、拜,提领官拜,在位官皆再拜讫。次引提领官诣香案前,搢笏,三上香,执
笏退,复位,皆再拜讫,班退,归幕次宿卫。仪仗乐人作乐,昼夜更互排立。
其日五更,御史台、阁门、太常寺分引提领官、宰执、使相、侍从、台谏、
两省官、知阁、礼官、南班宗室诣玉牒殿,北向立。礼直官揖、躬、拜,提领官
拜,在位官皆再拜讫。次引提领官诣玉牒、类谱香案前,搢笏,三上香,执笏,
退,复位。礼直官引提领官诣幄前,西向立。次骑从官分左右乘马,俟玉牒所率
辇官奉擎玉牒、类谱,腰舆进行,乐人作乐,仪卫、仪仗迎引。次引提领官、宰
执、使相、侍从、台谏、两省官、知阁、礼官、南班宗室骑从,至和宁门下马,
执笏步从玉牒、类谱至垂拱殿门外幄次,步从官权归幕次,乐止。仪卫、乐人等
并于幄次前排立,俟进呈玉牒、类谱,并如阁门仪讫。
俟玉牒、类谱出殿门,御史台、阁门、太常寺分引提领官、宰执、使相、侍
从、台谏、两省官、知阁、礼官、南班宗室分左右执笏步从,仪卫乐人前引,迎
奉出皇城北宫门,步从等官上马骑从,至和宁门外。前引将至玉牒所,御史台、
阁门、太常寺分引文武百官于玉牒所门内殿门外立班,内文臣厘务通直郎以上及
承务郎见任寺监主簿执事官以上,武臣修武郎以上,迎拜讫。如值雨,地下沾湿,
迎拜官吏不迎拜。骑从官至玉牒所,并下马执笏步从,诣玉牒殿下,分东西相向
立。礼直官引提领官诣玉牒、类谱幄前,西向立定。
俟玉牒所率辇官奉擎玉牒、类谱入幄,仪仗、仪卫、辇官、乐人更互排立。
提领官、宰执、使相、侍从、台谏、两省官、知阁、礼官、南班宗室及玉牒所官、
分官赴景灵宫,迎奉《皇帝中兴圣统》赴玉牒殿,同时安奉。
俟安奉时将至,设香案毕,次御史台、阁门、太常寺分引文武百官诣玉牒殿
下,并北向立班定。礼直官引提领官诣幄前西立,俟日官报时及。次玉牒所安奉
玉牒、类谱讫。次引提领官复位,北向立定。礼直官揖、躬、拜,提领官拜,在
位官皆再拜讫。礼直官引提领官诣香案前,搢笏,三上香,执笏退,复位立定,
在位皆再拜讫,退。仪卫、乐人等以次退。自是,凡进书并仿此,惟进太上皇圣
政,则有诣德寿宫之仪。
淳祐五年二月十二日,进孝宗、光宗两朝御集、《宁宗实录》及《理宗玉牒
日历》。其日,皇帝御垂拱殿,提举官、礼仪使、宗室、使相、宰执以下,赴实
录院、右文殿、玉牒所、经武阁并行烧香礼毕,奉迎诸书至和宁门,步导至垂拱
殿,以俟班齐,各随腰舆入殿下,东西向立。
皇帝服靴袍出宫,殿下鸣鞭,禁卫、诸班直、亲从等并入内省执骨朵使臣,
国史实录院、日历所、编修经武要略所、玉牒所点检文字以下并腰舆下人,并迎
驾,自赞常起居。(内擎腰舆人不拜,止应喏。)皇帝即御坐。先知阁门官以下,
各班起居如常仪。
次入内官下殿,各取合进呈书匣升殿,于殿上东壁各置案上,以南为上。知
阁门官二员,自御坐前导皇帝起诣三朝诸书香案前褥位,东向立。阁门提点奏请
上香,三上香讫,又奏请皇帝再拜讫,知阁门官前导皇帝复归御坐。知阁门官归
东朵殿上侍立,仪銮司彻香案、拜褥,降东朵殿。
次舍人请国史实录院以下提举官、礼仪使、宰执并进读官升殿,于御坐东面
西立。(国史实录院、国史日历所、编修经武要略所、玉牒所官,殿下依旧立。)
俟入内官进御案,《孝宗御集》提举官并进读御集官稍前立,分进读御集官于御
前过,西壁面东立。御集提举诸司官于《孝宗御集》匣前,搢笏、启封、开钥讫,
出笏,归侍立位。御集承受官搢笏,于御集匣内取册,转授提举官搢笏接讫,承
受出笏,提举官奉册置御案上,出笏。皇帝起前立,提举诸司官、承受官分东西
相向立,并搢笏揭册讫,各出笏。进读御集官搢笏稍前,取篦子指读,)逐版揭
册指读,并如上仪。俟进读毕,皇帝复坐,进读御集官置篦子于御案上,出笏,
却于御前东壁面西立以俟。提举官搢笏、收册,复授承受官搢笏接讫,提举官出
笏,稍后立。)承受官奉册入匣讫,出笏,提举诸司官搢笏、锁匣讫,出笏,归
侍立位。次读《光宗御集》、《宁宗实录》、《光宗经武要略》,并同上仪。
次玉牒提举官并进读玉牒官稍前立,分进读玉牒官于御前过,西壁面东立。
玉牒提举诸司官于玉牒匣前搢笏、启封钥讫,出笏,归侍立位。玉牒承受官搢笏
取册,授提举官置御案上,进读亦如前仪,读毕锁匣,出笏,归侍立位。次日历
提举官并进读日历官启封钥,进读亦同。
俱毕,入内官彻案,)承受官奉册入匣讫,出笏,提举诸司官搢笏、钥匣讫,
出笏,归侍立位。仪鸾司彻卓子,降东朵殿。奉书匣下殿,各置腰舆上。国史实
录院、日历所、编修经武要略所、玉牒所提举官,礼仪使,宰执并降东阶下殿,
东壁面西立。舍人引各官及礼仪使一班当殿面北立定,引各直身出班、敛身称谢
讫,归位立,揖,躬身赞拜,两拜讫。赞各祗候直身立宣答,御药下殿宣答,提
举官、礼仪使并敛身听宣答讫,)御药升殿。揖,躬身赞拜,两拜讫。赞各祗候
直身立,舍人引赴东壁面西立。
次引国史实录院、日历所、编修经武要略所、玉牒所官一班首直身出班、敛
身称谢讫,归位立,揖,躬身赞拜,两拜讫,赞各祗候直身立。如传旨谢恩,知
阁门官承旨讫,于折槛东面西立,传与舍人承旨讫,再揖,躬身赞谢恩拜,两拜
讫,赞各祗候直身立。)不该赐茶官先退。
次引国史实录院、日历所、编修经武要略所、玉牒所提举诸司官并承受官以
下一班当殿面北立定,揖,躬身赞谢恩拜,两拜讫,赞各祗候直身立,各归位立。
次引国史实录院、日历所、编修经武要略所、玉牒所点检文字以下一班当殿
面北立定,揖,躬身,赞谢恩拜,两拜讫,赞各祗候直身立,各归位立。传旨宣
坐赐茶讫,舍人奏阁门无公事,皇帝起还宫,百官导送,奏安两朝《御集》、《
实录》于天章阁,《经武要略》于经武阁、《玉牒》于玉牒所、《日历》于秘阁
如仪。
大谢之礼,废于五季,太宗始命有司草定仪注。其群臣朝谒如元会。酒三行,
有司言“请赐王、公以下射”,侍中称制可。皇帝改服武弁,布七埒于殿下,王、
公以次射,开乐县东西厢,设熊虎等侯。陈赏物于东阶,以赉能者;设丰爵于西
阶,以罚否者。并图其冠冕、仪式、表著、埻埒之位以进。帝览而嘉之,谓宰
臣曰:“俟弭兵,当与卿等行之。”
凡游幸池苑,或命宗室、武臣射,每帝射中的,从官再拜奉觞、贡马为贺。
预射官中者,帝为之解,赐袭衣、金带、散马,不解则不赐。苑中皆有射棚、画
晕的。射则用招箭班三十人,服绯紫绣衣、帕首,分立左右,以唱中否。节序赐
宴,则宗室、禁军大校、牧伯、诸司使副皆令习射,遂为定制。外国使入朝,亦
令帅臣伴,赐射于园苑。
政和宴射仪:皇帝御射殿,侍宴官公服、系鞋,射官窄衣,奏圣躬万福,再
拜升殿。酒三行,引射官降,皆执弓矢,谢恩再拜,三公以下在右,射官在左,
不射者依坐次分立。
皇帝初射中,舍人赞拜,凡左右祗应臣僚,除内侍外,并阶上下再拜。行门、
禁卫、诸班、亲从、诸司祗应人并自赞再拜。招箭班殿上躬奏讫,跪进碗。射官
先传弓箭与殿侍,侧立。内侍接碗讫,就拜,起,降阶再拜。有司进御茶床,天
武引进奉马列射垛前,员僚奏圣躬万福,东上阁门官诣御前,躬奏班首姓名以下
进酒。班首以下横行立,赞再拜,班首奉酒进,乐作,饮毕,殿上臣僚再拜。舍
人赞各赐酒,群官俱再拜,赞各就坐,群官皆立席后,引进司官临阶,宣进奉出,
天武奉马出,乐合,复赞就坐,饮讫,揖,兴,诸司收坐物等。射官左侧临阶,
取弓箭侍立。皇帝再射中的或双中,如上仪。)进酒临时取旨,得旨进酒,更不
进奉中扁碗。及解中,更不贺、不进酒。
臣僚射中,引降阶再拜讫,殿下侧立。御箭解中,招箭班进碗,如上仪。舍
人再引射,中官当殿揖,躬宣“有敕,赐窄衣、金带”。跪受,箱过再拜,过殿
侧服所赐讫,再引当殿再拜,更不谢。)如宣再射,或更赐箭令射,如未退,即
就位再拜。如再射中,御箭再解中,赐鞍辔马如上仪。臣僚射中,御箭不解,引
降阶再拜,立。招箭班殿上躬奏讫,下殿,舍人宣“有敕,赐银碗”。跪受执碗
并箭,就拜,起,再拜。如合赐散马,即同宣赐,宣“有敕,赐银碗,兼赐散马
若干匹”。射讫,进御茶床,诸司复陈坐物等,群官各立席后,赞就坐,群官俱
坐。酒五行,宣示盏、宣劝如仪,皆作乐。宴毕,内侍举御茶床,三公以下降阶
再拜,退。
乾道二年二月四日,车驾幸玉津园,皇帝射讫,次命皇太子,次庆王,次恭
王,次管军臣僚等射,如是者三。每射四发,帝前后四中的。
淳熙元年九月,车驾幸玉津园,命从驾文武官行宴射之礼,皇太子、宰执以
下,酒三行,乐作。皇帝临轩,有司进弓矢。皇帝中的,皇太子进酒,率宰执以
下再拜称贺。宣皇太子射,射中,赐。宣预射臣僚射,使相郑藻、起居舍人王卿
月、环卫官萧夺里懒射中,各赐袭衣、金带。
乡饮之礼有三:《周礼》,乡大夫,三年大比,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
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宾之,一也;党正,国索鬼神而祭祀,则礼属民而饮
酒于序,以正齿位,二也;州长,春秋习射于序,先行乡饮礼,三也。后世腊蜡
百神、春秋习射、序宾饮酒之仪,不行于郡国,唯贡士日设鹿鸣宴,犹古者宾兴
贤能,行乡饮之遗礼也。然古礼俯僎介,与今之礼不同。器以尊俎,与今之器
不同。宾坐于西北,介坐于西南,主人坐东南,僎坐东北,与今之位不同。主
人献宾,宾酢主人,主人酬宾,次主人献介,介酢主人,次主人献众宾,与今之
仪不同。今制,州、军贡士之月,以礼饮酒,且以知州、军事为主人,学事司所
在,以提举学事为主人,其次本州官入行,上舍生当贡者,与州之群老为众宾,
亦古者序宾、养老之意也。是月也,会凡学之士及武士习射,亦古者习射于序之
意也。
唐贞观所颁礼,惟明州独存,淳化中会例行之。政和礼局定饮酒祭降之节,
与举酒作乐器用之属,并参用辟雍宴贡士仪,其有古乐处,令用古乐。既又以河
北转运判官张孝纯之言:“《周官》以六艺教士,必射而后行。古者诸侯贡士,
天子试诸射宫,请诏诸路州郡,每岁宴贡士于学,因讲射礼。”于是礼官参定射
仪:乡饮酒前一日,本州于射亭东西序,量地之宜,设提举学事诸监司、知州、
通判、州学教授、应赴乡饮酒官贡士幕次,本州兵马教谕备弓矢应用物,设乐。
其日初筵,提举学事、知州军、通判帅应赴乡饮酒官贡士诣射亭,执弓矢,揖人
射,乘矢若中,则守帖者举获唱获,执算者以算投壶毕,多算胜少算。射毕,赞
者赞揖,酬酢如仪毕,揖退饮,如乡饮酒。
绍兴七年,郡守仇悆置田以供费。十三年,比部郎中林保乞修定乡饮仪制,
遍下郡国,于是国子祭酒高闳草具其仪上之,僎介之位,皆与古制不合,诸儒
莫解其指意。
庆元中,朱熹以《仪礼》改定,知学者皆尊用之,主宾、僎介之位,始有
定说。其主,则州以守、县以令,位于东南;宾,以里居年高及致仕者,位俯亻
巽,则州以倅、县以丞或簿,位东北;介,以次长,位西南。三宾,以宾之次者;
司正,以众所推服者;相及赞,以士之熟于礼仪者。其日质明,主人率宾以下,
先释菜于先圣先师,退各就次,以俟肃宾。介与众宾既入,主人序宾祭酒,再拜,
诣罍洗洗觯,至酒尊所酌实觯,授执事者,至宾席前跪以献宾,宾酬主人,主人
酬介,介酬众宾,宾主以下各就席坐讫。酒再行,次沃洗,赞者请司正扬觯致辞,
司正复位,主人以下复坐。主人兴,复至阼俯僎从宾介复至西阶下立,三宾至
西阶立,并南向。主人拜,宾介以下再拜。宾介与众宾先自西趋出,主人少立,
自东出。宾以下立于庠门外之右,东乡;主人立于门外之左,西乡。僎从主人
再拜,宾介以下皆再拜,退。

[发帖际遇]: 林风参与红花会陈家洛的计划:叛变勾结清廷,得到赏赐银两40.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五 志第六十八

◎礼十八(嘉礼六)
○皇太子冠礼皇子附 公主笄礼 公主下降仪宗室附 亲王纳妃 品官婚礼
士庶人婚礼
皇太子冠仪,尝行于大中祥符之八年。徽宗亲制《冠礼沿革》十一卷,命仪
礼局仿以编次。
其仪:前期奏告天地、宗庙、神稷、诸陵、宫观。殿中监帅尚舍张设垂拱、
文德殿门之内,设香案殿下螭陛间,又为房于东朵殿。大晟展宫架乐于横街南,
太常设太子冠席东阶上、东宫官位于后,设褥位,陈服于席南,东领北上。远游
冠簪导、衮冕簪导同箱,在服南。设罍洗阼阶东,罍在洗东,篚在洗西,实巾一,
加勺幂。光禄设醴席西阶上,南面,实侧尊在席南。又设馔于席,加幂。执事者
并公服,立罍洗酒馔之所。九旒冕、远游冠、折上巾各一匴,奉礼郎三人
执以侍于东阶之东、西北上。设典仪位于宫架东北,赞者二人在南,西向。
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太子诣朵殿东房。皇帝乘辇,驻垂拱殿,百
官起居如月朔视朝仪。左辅版奏中严,内外符宝郎奉宝先出;左辅奏外办,皇帝
服通天冠、绛纱袍诣文德殿,帘卷。大乐正令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殿上鸣
鞭,皇帝出西阁乘辇,协律郎俯伏,跪,举麾,兴,工鼓柷,奏《乾安》之乐,
殿上扇合。礼直官、太常博士引礼仪使导皇帝出,降辇即坐,帘卷扇开,鞭鸣乐
止,炉烟升。符宝郎奉宝陈于御坐左右,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掌冠、
赞冠者入门,《肃安》之乐作,至位,乐止。典仪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左辅诣御坐前,承制降东阶,诣掌冠者前西向称有制,典仪赞在位官再拜讫,宣
制曰:“皇太子冠,命卿等行礼。”掌冠、赞冠者再拜讫,文臣侍从官、宗室、
武臣节度使以上升殿,东西立,应行礼官诣东阶下立。
东宫官入,诣太子东房,次礼直官等引太子,内侍二人夹侍,东宫官后从,
《钦安》之乐作,即席西向坐,乐止。引掌冠、赞冠者以次诣罍洗,乐作,搢笏,
盥帨讫,出笏,升,乐止。执折上巾者升,掌冠者降一等受之,右执项,左执前,
进皇太子席前,北向立,祝曰:“咨尔元子,肇冠于阼。筮日择宾,德成礼具。
于万斯年,承天之祜。”乃跪冠,《顺安》之乐作,掌冠者兴,)席南北面立,
(后准此。)赞冠者进席前,北面跪正冠,兴,立于掌冠者之后。太子兴,内侍
跪进服,服讫,乐止。
掌冠者揖太子复坐,礼直官等引掌冠者降诣罍洗,如上仪。赞冠者进席前,
北向跪,脱折上巾置于匴,兴,内侍跪受,兴,置于席。执远游冠者升,掌
冠者降二等受之,右执项,左执前,进太子席前,北向立,祝曰:“爰即令辰,
申加元服。崇学以让,三善皆得。副予一人,受天百福。”乃跪冠,《懿安》之
乐作,掌冠者兴。赞冠者进,跪簪结纮,兴。太子兴,内侍跪进服,服讫,乐止。
掌冠者揖太子复坐,掌冠者降诣罍洗,及赞冠者跪,脱远游冠,并如上仪。
执衮冕者升,掌冠者降三等受之,右执项,左执前,进太子席前,北向立,祝曰:
“三加弥尊,国本以正。无疆惟休,有室大竞。懋昭厥德,保兹永命。”乃跪冠,
《成安》之乐作。掌冠者兴。赞冠者如上仪,跪簪结纮。内侍进服,服讫,乐止。
礼直官等引太子降自东阶,乐作,由西阶升,即醴席南向坐,乐止。又引掌冠者
诣罍洗,乐作,盥帨讫,升西阶,乐止。赞冠者跪取爵,内侍注酒,掌冠者受爵,
跪进太子席前,北向立,祝曰:“旨酒嘉荐,有飶其香。拜受祭之,以定尔祥。
令德寿岂,日进无疆。”太子搢圭,跪受爵,《正安》之乐作,饮讫,奠爵执圭。
太官令设馔席前,太子搢圭,食讫,乐止,执圭兴,太官令彻馔、爵。
礼直官等引自西阶诣东房,易朝服,降立横街,南北向,东宫官复位,西向。
(太子初行,乐作,至位,乐止。)礼直官等引掌冠、赞冠者诣前,西向,掌冠
者少进,字之曰:“始生而名,为实之宾。既冠而字,以益厥文。永受保之,承
天之庆。奉敕字某。”太常博士请再拜,太子再拜讫,搢笏,舞蹈,再拜,奏圣
躬万福,又再拜。左辅承旨,降自东阶,诣太子前,西向,宣曰“有敕”,太子
再拜,宣敕曰:“事亲以孝,接下以仁。远佞近义,禄贤使能。古训是式,大猷
是经。”宣讫,太子再拜讫,礼直官等引太子前,俯伏,跪,奏称:“臣虽不敏,
敢不祗奉!”奏讫,兴,复位,再拜讫,引出殿门,乐作,出门,乐止。侍立官
并降复位,典仪曰“拜”,赞者承传,在位者皆再拜。礼仪使奏礼毕,鸣鞭。大
乐正令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乾安》之乐作,皇帝降坐,左辅奏解严,放
仗,在位官皆再拜,退。
太子入内,朝见皇后,如宫中仪。乃择日谒太庙、别庙,宿斋于本宫。质明,
服远游冠、朱明衣,乘金辂。至庙,改服衮冕,执圭行礼,群臣称贺,皇帝赐酒
三行。
皇子冠,前期择日奏告景灵宫,太常设皇子冠席文德殿东阶上,稍北东向,
设褥席,陈服于席南,东领北上。九旒冕服、七梁进贤冠服、折上巾公服、七梁
冠簪导、九旒冕簪导同箱,在服南。设罍洗、酒馔、旒冕、冠、巾及执事者,并
如皇太子仪。
其日质明,皇帝通天冠、绛纱袍,御文德殿。皇子自东房出,内侍二人夹侍,
王府官从,《恭安》之乐作,即席南向坐,乐止。掌冠者进折上巾,北向跪冠,
《修安》之乐作;赞冠者进,北面跪正冠,皇子兴,内侍跪进服讫,乐止。掌冠
者揖皇子复坐,以爵跪进,祝曰:“酒醴和旨,笾豆静嘉。授尔元服,兄弟具来。
永言保之,降福孔皆。”皇子搢笏,跪受爵,《翼安》之乐作,饮讫,太官令进
馔讫。再加七梁冠,《进安》之乐作。掌冠者进爵,祝曰:“宾赞既戒,肴核惟
旅。申加厥服,礼仪有序。允观尔成,承天之祜。”皇子跪受爵,《辅安》之乐
作,太官奉馔。三加九旒冕,《广安》之乐作。掌冠者进爵,祝曰:“旨酒嘉栗,
甘荐令芳。三加尔服,眉寿无疆。永承天休,俾炽而昌。”皇子跪受爵,《贤安》
之乐作,太官奉馔,馔彻。
皇子降,易朝服,立横阶南,北向位,掌冠者字之曰:“岁日云吉,威仪孔
时。昭告厥字,君子攸宜。顺尔成德,永受保之。奉敕字某。”皇子再拜舞蹈,
又再拜,奏圣躬万福,又再拜。左辅宣敕,戒曰:“好礼乐善,服儒讲艺。蕃我
王室,友于兄弟。不溢不骄,惟以守之。”皇子再拜,进前俯伏,跪称:“臣虽
不敏,敢不祗奉!”俯伏,兴,复位,再拜,出。殿上侍立官并降,复位,再拜,
放仗。明日,百僚诣东上阁门贺。
公主笄礼。年十五,虽未议下嫁,亦笄。笄之日,设香案于殿庭;设冠席于
东房外,坐东向西;设醴席于西阶上,坐西向东;设席位于冠席南,西向。其裙
背、大袖长裙、褕翟之衣,各设于椸,陈下庭;冠笄、冠朵、九翚四凤冠,各
置于盘,蒙以帕。首饰随之,陈于服椸之南,执事者三人掌之。栉总置于东房。
内执事宫嫔盛服旁立,俟乐作,奏请皇帝升御坐,乐止。
提举官奏曰:“公主行笄礼。”乐作,赞者引公主入东房。次行尊者为之总
髻毕,出,即席西向坐。次引掌冠者东房,西向立,执事奉冠笄以进,掌冠者进
前一步受之,进公主席前,北向立,乐止,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
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绵鸿,以介景福。”祝毕,乐作,东向冠之,冠毕,席南
北向立;赞冠者为之正冠,施首饰毕,揖公主适房,乐止。执事者奉裙背入,服
毕,乐作,公主就醴席,掌冠者揖公主坐。赞冠者执酒器,执事者酌酒,授于掌
冠者执酒,北向立,乐止,祝曰:“酒醴和旨,笾豆静嘉。受尔元服,兄弟具来。
与国同休,降福孔皆。”祝毕,乐作,进酒,公主饮毕,赞冠者受酒器,执事者
奉馔,食讫,彻馔。
复引公主至冠席坐,乐止。赞冠者至席前,赞冠者脱冠置于盘,执事者彻去,
乐作。执事者奉冠以进,掌冠者进前二步受之,进公主席前,北向立,乐止,祝
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饰以威仪,淑谨尔德。眉寿永年,享受遐福。”祝
毕,乐作,东向冠之,冠毕,席南北向立。赞冠者为之正冠,施首饰毕,揖公主
适房,乐止。执事奉大袖长裙入,服毕,乐作。公主至醴席,掌冠者揖公主坐。
赞冠者执酒器,执事者酌酒,授于掌冠者执酒,北向立,乐止,祝曰:“宾赞既
戒,肴核惟旅。申加尔服,礼仪有序。允观尔成,永天之祜。”祝毕,乐作,进
酒,公主饮毕,赞冠者受酒器,执事者奉馔食讫,彻馔。
复引公主至冠席坐,乐作。赞冠者至席前,赞冠者脱冠置于盘,执事者彻去,
乐作。执事奉九翚四凤冠以进,掌冠者进前三步受之,进公主席前,向北而立,
乐止,祝曰:“以岁之吉,以月之令,三加尔服,保兹永命。以终厥德,受天之
庆。”祝毕,乐作,东向冠之,冠毕,席南北向立。赞冠者为之正冠、施首饰毕,
揖公主适房,乐止。执事者奉褕翟之衣入,服毕,乐作,公主至醴席,掌冠者揖
公主坐。赞冠者执酒器,执事者酌酒,授于掌冠者执酒,北向立,乐止,祝曰:
“旨酒嘉荐,有飶其香。咸加尔服,眉寿无疆。永承天休,俾炽而昌。”祝毕,
乐作,进酒,公主饮毕,赞冠者受酒器。执事者奉馔,食讫,彻馔。
复引公主至席位立,乐止,掌冠者诣前相对,致辞曰:“岁日具吉,威仪孔
时。昭告厥字,令德攸宜。表尔淑美,永保受之。可字曰某。”辞讫,乐作,掌
冠者退。引公主至君父之前,乐止,再拜起居,谢恩再拜。少俟,提举进御坐前
承旨讫,公主再拜。提举乃宣训辞曰:“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
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宣讫,公主再拜,前奏
曰:“儿虽不敏,敢不祗承!”归位再拜,见后母之礼如之。
礼毕,公主复坐,皇后称贺,次妃嫔称贺,次掌冠、赞冠者谢恩,次提举众
内臣称贺,其余班次称贺,并依常式。礼毕,乐作;驾兴,乐止。
公主下降。初被选尚者即拜驸马都尉,赐玉带、袭衣、银鞍勒马、采罗百匹,
谓之系亲。又赐办财银万两,进财之数,倍于亲王聘礼。出降,赐甲第。余如诸
王夫人之制。掌扇加四,引障花、烛笼各加十,皆行舅姑之礼。诸亲递加赐赉。
其县主系亲以金带,赐办财银五千两,纳财赐赉,大率三分减其二。宗室女特封
郡君者,又差降焉。
嘉祐初,礼官言:“礼阁新仪,公主出降前一日,行五礼。古者,结婚始用
行人,告以夫家采择之意,谓之纳采。问女之名,归卜夫庙,吉,以告女家,谓
之问名、纳吉。今选尚一出朝廷,不待纳采。公主封爵已行诞告,不待问名。若
纳成则既有进财,请期则有司择日。宜稍依五礼之名,存其物数,俾知婚姻之事
重、而夫妇之际严如此,亦不忘古礼之义也。”时兖国公主下嫁李玮,诏赐出降
日,令夫家主婚者具合用雁、币、玉、马等物,陈于内东门外,以授内谒者,进
入内侍掌事者受,唯马不入。
神宗即位,诏以“昔侍先帝,恭闻德音,以旧制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者,辄
皆升行,以避舅姑之尊。岂可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幼之序。宜诏有司革之,以
厉风俗。”于是著为令。仍命陈国长公主行舅姑之礼,驸马都尉王师约更不升行。
公主见舅姑行礼自此始。旧例,长公主凡有表章不称妾,礼院议谓:“男子、妇
人,凡于所尊称臣若妾,义实相对。今宗室伯叔近臣悉皆称臣,即公主理宜称妾。
况家人之礼,难施于朝廷。请自大长公主而下,凡上笺表,各据国封称妾。”从
王师约之请也。
康国公主下降,太常寺言:“按令,公主出降,申中书省,请皇后帅宫闱掌
事人送至第外,命妇从,今请如令。”诏:“出降日,婉仪帅宫闱掌事者送至第
外,命妇免从。”
徽宗改公主为姬,下诏曰:“在熙宁初,有诏厘改公主、郡主、县主名称,
当时群臣不克奉承。近命有司稽考前世,周称‘王姬’,见于《诗·雅》。‘姬’
虽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其
称大长者,为大长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国号,内两国者以四字。”
其出降日,婿家具五礼,修表如上仪。太史局择日告庙。
亲迎。前一日,所司于内东门外量地之宜,西向设婿次。其日,婿父醮子如
上仪。乃命之曰:“往迎肃雍,以昭惠宗祏。”子再拜,曰:“祗率严命!”
又再拜,降,出乘马,至东华门内下马,礼直官引就次。有司陈帝姬卤簿、仪仗
于内东门外,候将升厌翟车,引婿出次于内东门外,躬身西向。掌事者执雁,内
谒者奉雁以进,俟帝姬升车,婿再拜,先还第。
同牢。其日初昏,掌事者设巾、洗各二于东阶东南,一于室北。水在洗东,
尊于室中,实四爵、两卺于篚。婿至本第,下马以俟。帝姬至,降车,赞者引婿
揖之以入,及寝门又揖,导之升阶,入室盥洗。掌事者布对位,又揖帝姬,皆即
坐受盏三饮,俱兴,再拜,赞者彻酒。
见舅姑。夙兴,帝姬著花钗、服褕翟以俟见。赞者设舅姑位于堂上,舅位于
东,姑位于西,各服其服就位。女相者引帝姬升自西阶,诣舅位前再拜,赞者以
枣栗授帝姬奉置舅位前,舅即坐,赞者进彻以东,帝姬退,复位,又再拜。女相
者引诣姑位前再拜,赞者以腶修授帝姬奉置姑位前,姑即坐,赞者亦彻以东,
帝姬退,复位,又再拜。次醴妇、盥馈、飨妇如仪。
诸王纳妃。宋朝之制,诸王聘礼,赐女家白金万两。敲门,(即古之纳采。)
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壶、彩四十匹。定礼,羊、酒、彩各加十,茗百斤,头
{须巾}巾段、绫、绢三十匹,黄金钗钏四双,条脱一副,真珠虎珀璎珞、真珠翠
毛玉钗朵各二副,销金生色衣各一袭,金涂银合二,锦绣绫罗三百匹,果盘、花
粉、花幂、眠羊卧鹿花饼、银胜、小色金银钱等物。纳财,用金器百两、彩千
匹、钱五十万、锦绮、绫、罗、绢各三百匹,销金绣画衣十袭,真珠翠毛玉钗朵
各三副,函书一架缠束帛,押马函马二十匹,羊五十口,酒五十壶,系羊酒红绢
百匹,花粉、花幂、果盘、银胜、罗胜等物。亲迎,用涂金银装肩舆一,行障、
坐障各一,方团掌扇四,引障花十树,生色烛笼十,高髻钗插并童子八人骑分左
右导扇舆。其宗室子聘礼,赐女家白金五千两。其敲门、定礼、纳财、亲迎礼皆
减半,远属族卑者又减之。
政和三年四月,议礼局上皇子纳夫人仪:
采择。使者曰:“奉制,某王之俪,属子懿淑。谨之重之,使某行采择之礼。”
傧者入告,主人曰:“臣某之子颛愚,不足以备采择,恭承制命,臣某不敢辞。”
问名。使者曰:“某王之俪,采择既谐。将加官占,奉制问名。”傧者入告,
主人曰:“制以臣某之子,可以奉侍某王,臣某不敢辞。”
告吉。使者曰:“官占既吉,奉制以告。”傧者入告,主人曰:“臣某之子,
愚弗克堪。占贶之吉,臣与有幸。臣某谨奉典制。”
告成。使者曰:“官占云吉,嘉偶既定,制使某以仪物告成。”傧者入告,
主人曰:“奉制赐臣以重礼,臣某谨奉典制。”
告期。使者曰:“涓辰之良,某月某日吉,制使某告期。”傧者入告,主人
曰:“臣某谨奉典制。”
前期,太史局择日,奏告景灵宫。
赐告。前一日,主人设使者次,如常仪,(使者以内侍为之。)又设告箱之
次于中门外,北向,随阙所向,设香案于寝庭。其日大昕,使者公服至,主人出
迎于大门外,北向再拜,使者不答拜。谒者引使者入门而左,主人入门而右,举
告箱者同入。主人立香案左,使者在右,举告箱者以告置于香案。女相者引夫人
出,面阙立,使者称有制,女相者赞再拜,使者曰:“赐某国夫人告。”又赞再
拜,退,使者出。
皇帝醮戒于所御之殿,皇子乘象辂亲迎。同牢、夫人朝见、盥馈、皇帝皇后
飨夫人如仪。
其诸王以下:
纳采。宾曰:“某官以伉俪之重,施于某王,(某官谓主人,某王谓婿。)
某王率循彝典,以某将事,敢请纳采。”(某王谓婿父,某谓宾。)傧者入告,
主人曰:“某之子弗闲于姆训,维是腶修、枣栗之馈,未知所以告虔也。某听
命于庙,敢不拜嘉。”
问名。宾曰:“合二姓之好,必稽诸龟筮,敢请问名。”傧者入告,主人曰:
“某王恭谨,重正昏礼,将以加诸卜,某敢不以告。”
纳吉。宾曰:“某王承嘉命,稽诸卜筮,龟筮协从,使某以告。”傧者入告,
主人曰:“某王不忘寒素,欲施德于某未教之女,而卜以吉告,其曷敢辞。”
纳成。宾曰:“某官以伉俪之重,施于某王,某王,(上谓婿,下谓婿父。)
率循彝典,有不腆之币,以某将事,敢请纳成。”傧者入告,主人曰:“某王顺
彝典,申之以备物,某敢不重拜嘉。”
请期。宾曰:“某王谨重嘉礼,将卜诸近日,使某请期。”傧者入告,主人
再辞。傧者出告,宾曰:“某既不获受命于某官,某王得吉卜曰某日,敢不以告。”
傧者入告,主人曰:“谨奉命以从。”
亲迎。前一日,主人设宾次,(宾谓婿。)如常仪。其日大昕,婿之父服其
服,告于祢庙,(无庙者设神位于厅东,不应设位者不设。)子将行,父醮之于
厅事。赞者设父位中间,南向,设子位父位之西,近南,东向。父即坐,子公服
升自西阶,进立位前。赞者注酒于盏,西向授子,子再拜,跪受,赞者又设馔父
位前,子举酒兴,即坐饮食讫,降,再拜,进立于父位前。命之曰:“躬迎嘉偶,
厘尔内治。”子再拜,曰:“敢不奉命。”又再拜,降出,诣女家。主人服其服,
告于祢庙,如请期之仪。宾将至,主人设神位于寝户外之西,设醴女位于户内,
南向,具酒馔。宾至,赞者引就次,女盛服于房中,就位南向立,姆位于右,从
者陪其后。父公服升自东阶,立于寝户外之东,西向。内赞者设酒馔,女就位坐,
饮食讫,降,再拜,内赞者彻酒馔。主人降立东阶东南,西面,赞者引宾出次,
立于门西,东面,傧者进受命,出请事,宾曰:“某受命于父,以兹嘉礼,躬听
成命。”傧者入告,主人曰:“某固愿从命。”傧者出告讫,入引主人迎宾大门
外之东,西面揖宾,宾报揖。主人入门而右,宾入门而左,执雁者从入,陈雁于
庭,三分庭,一在南,北向。主人升立于东阶上,西面;宾升西阶进,当寝户前,
北面再拜,降出,主人不降送。宾初入门,母出,立于寝户外之西,南面,宾拜
讫,姆引女出于母左,父命之曰:“往之汝家,以顺为正,无忘肃恭!”母戒之
曰:“必恭必戒,无违舅姑之命!”庶母申之曰:“尔诚听于训言,毋作父母羞!”
女出门,婿先还第。
其同牢、庙见、见舅姑诸礼,皆如仪。
凡宗室婚姻,治平中,宗正司言:“宗室女舅姑、夫族未立仪制,皆当创法。”
诏:“婿家有二世食禄,即许娶宗室女,未仕者与判、司、簿、尉,已任者随资
序推恩。即婿别祖、女别房,旧为婚姻而于今卑尊不顺者,皆许。婿之三代、乡
贯、生月、人材书札,止令婚主问验,以告宗正寺、大宗正司,寺、司详视,如
条保明。所进财皆赐婿家,令止于本宫纳财,媒妁、使令之非理求匄,许告。宗
室女事舅姑及见夫之族亲,皆如臣庶之家。”其后又令宗室女再嫁者,祖、父有
二代任殿直若州县官已上,即许为婚姻。
熙宁十年,又诏:“应袒免以上亲不得与杂类之家婚嫁,谓舅尝为仆、姑尝
为娼者。若父母系化外及见居沿边两属之人,其子孙亦不许为婚。緦麻以上亲不
得与诸司胥吏出职、纳粟得官及进纳伎术、工商、杂类、恶逆之家子孙通婚。
(后又禁刑徒人子孙为婚。)应婚嫁者委主婚宗室,择三代有任州县官或殿直以
上者,列姓名、家世、州里、岁数奏上,宗正司验实召保,付内侍省宣系,听期
而行。嫁女则令其婿召保。其冒妄成婚者,以违制论。主婚宗室与媒保同坐,不
以赦降,自首者减罪,告者有赏。非袒免亲者依庶姓法。宗室离婚,委宗正司审
察,若于律有可出之实或不相安,方听。若无故捃拾者,劾奏。如许听离,追完
赐予物,给还嫁资。再娶者不给赐。非袒免以上亲与夫听离,再嫁者委宗正司审
核。其恩泽已追夺而乞与后夫者,降一等。”寻诏:“宗女毋得与尝娶人结婚,
再适者不用此法。”
品官婚礼。纳采、问名、纳吉、纳成、请期、亲迎、同牢、庙见、见舅姑、
姑醴妇、盥馈、飨妇、送者,并如诸王以下婚。四品以下不用盥馈、飨妇礼。
士庶人婚礼。并问名于纳采,并请期于纳成。其无雁奠者,三舍生听用羊,
庶人听以雉及鸡鹜代。其辞称“吾子”。
亲迎。质明,掌事者设祢位厅事东间,南向。婿之父服其服,北面再拜,祝
曰:“某子某,年若干,礼宜有室,聘某氏第几女,以某日亲迎,敢告。”子将
行,父坐厅事,南向,子服其服,(三舍生及品官子孙假九品服,余并皂衫衣、
折上巾。)立父位西,少南,东向。赞者注酒于盏授子,子再拜,跪受,赞者又
以馔设位前,子举酒兴,即坐饮食讫,降,再拜,进立父位前,命之曰:“厘尔
内治,往求尔匹。”子再拜,曰:“敢不奉命。”又再拜,降出。
初婚,掌事者设酒馔室中,置二盏于盘,婿服其服如前服,至女家,赞者引
就次,掌事者设祢位,主人受礼,如请期之仪。(主人谓女父。)女盛服立房中,
父升阶立房外之东,西向。(非南向者,各随其所向。父立于门外之左,余放此。)
赞者注酒于盏授女,女再拜受盏;赞者又以馔设于位前,女即坐饮食讫,降,再
拜。父降立东阶下,宾出次,(宾谓婿。)主人迎于门,揖宾入,宾报揖,从入。
主人升东阶,西面;宾升西阶,进当房户前,北面。掌事者陈雁于阶,宾曰:
“某受命于父,以兹嘉礼,躬听成命。”主人曰:“某固愿从命。”宾再拜,降
出,主人不降送。初,女出,父戒之曰:“往之汝家,无忘肃恭!”母戒之曰:
“夙夜以思,无有违命!”诸母申之曰:“无违尔父母之训!”女出,婿先还,
俟于门外。妇至,赞者引就北面立,婿南面,揖以入,至于室。掌事者设对位室
中,婿妇皆即坐,赞者注酒于盏授婿及妇,婿及妇受盏饮讫。遂设馔,再饮、三
饮,并如上仪。婿及妇皆兴,再拜,赞者彻酒馔。
见祖祢、见舅姑、醴妇、飨送者,如仪。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六 志第六十九

◎礼十九(宾礼一)
○大朝会仪 常朝仪
《周官》:司仪掌九仪宾客摈相,诏王南乡以朝诸侯。“大行人掌大宾之礼、
大客之仪,以亲诸侯”。盖君臣之际体统虽严,然而接以仁义,摄以威仪,实有
宾主之道焉。是以《小雅·鹿鸣》燕其臣下,皆以嘉宾称之。宋之朝仪,政和详
定五礼,列为宾礼。今修《宋史》,存其旧云。
大朝会。宋承前代之制,以元日、五月朔、冬至行大朝会之礼。太祖建隆二
年正月朔,始受朝贺于崇元殿,服衮冕,设宫县、仗卫如仪。仗退,群臣诣皇太
后宫门奉贺。帝常服御广德殿,群臣上寿,用教坊乐。五月朔,受朝贺于崇元殿,
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宫县、仪仗如元会仪。乾德三年冬至,受朝贺于文明殿,
四年于朝元殿,贺毕,常服御大明殿,群臣上寿,始用雅乐登歌、二舞,群臣酒
五行罢。
太宗淳化三年正月朔,命有司约《开元礼》定上寿仪,皆以法服行礼,设宫
县、万舞,酒三行罢。
真宗咸平三年五月朔,雨,命放仗,百官常服,起居于长春殿,退诣正衙,
立班宣制。
仁宗天圣四年十二月,诏明年正月朔先率百官赴会庆殿,上皇太后寿,酒毕,
乃受朝天安殿,仍令太常礼院修定仪制。
五年正月朔,晓漏未尽三刻,宰臣、百官与辽使、诸军将校,并常服班会庆
殿。内侍请皇太后出殿后幄,鸣鞭,升坐;又诣殿后皇帝幄,引皇帝出。帝服靴
袍,于帘内北向褥位再拜,跪称:“臣某言:元正启祚,万物惟新。伏惟尊号皇
太后陛下,膺时纳祐,与天同休。”内常侍承旨答曰:“履新之祐,与皇帝同之。”
帝再拜,诣皇太后御坐稍东。内给事酌酒授内谒者监进,帝跪进讫,以盘兴,内
谒者监承接之,帝却就褥位,跪奏曰:“臣某稽首言:元正令节,不胜大庆,谨
上千万岁寿。”再拜,内常侍宣答曰:“恭举皇帝寿酒。”帝再拜,执盘侍立,
教坊乐止,皇帝受虚盏还幄。通事舍人引百官横行,典仪赞再拜、舞蹈、起居。
太尉升自西阶,称贺帘外,降,还位,皆再拜、舞蹈。侍中承旨曰:“有制。”
皆再拜,宣曰:“履新之吉,与公等同之。”皆再拜、舞蹈。阁门使帘外奏:
“宰臣某以下进寿酒。”皆再拜。太尉升自东阶,翰林使酌御酒盏授太尉,执盏
盘跪进帘外,内谒者监跪接以进,太尉跪奏曰:“元正令节,臣等不胜庆抃,谨
上千万岁寿。”降,还位,皆再拜。宣徽使承旨曰:“举公等觞。”皆再拜。太
尉升,立帘外,乐止。内谒者监出帘授虚盏。太尉降阶,横行,皆再拜、舞蹈。
宣徽使承旨宣群臣升殿,再拜,升,及东西厢坐,酒三行,侍中奏礼毕,退。枢
密使以下迎乘舆于长春殿,起居称贺。百官就朝堂易朝服,班天安殿朝贺,帝服
衮冕受朝。礼官、通事舍人引中书令、门下侍郎各于案取所奏文,诣褥位,脱剑
舄,以次升,分东西立。诸方镇表、祥瑞案先置门外,左右令史绛衣对举,给事
中押祥瑞、中书侍郎押表案入,分诣东、西阶下对立。既贺,更服通天冠、绛纱
袍,称觞上寿,止举四爵。乘舆还内,恭谢太后如常礼。
神宗元丰元年,诏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宋敏求等详定正殿御殿仪注,敏
求遂上《朝会仪》二篇、《令式》四十篇,诏颁行之。其制:
元正、冬至大朝会,有司设御坐大庆殿,东西房于御坐之左右少北,东西阁
于殿后,百官、宗室、客使次于朝堂之内外。五辂先陈于庭,兵部设黄麾仗于殿
之内外。大乐令展宫架之乐于横街南。鼓吹令分置十二案于宫架外。协律郎二人,
一位殿上西阶之前楹,一位宫架西北,俱东向。陈舆辇、御马于龙墀,伞扇于沙
墀,贡物于宫架南(冬至不设贡物),余则列大庆门外。陈布将士于街。左、右
金吾六军诸卫勒所部,列黄麾大仗于门及殿庭。百僚、客使等俱入朝。文武常参
官朝服,陪位官公服,近仗就陈于阁外。大乐令、乐工、协律郎入就位。中书侍
郎以诸方镇表案、给事中以祥瑞俟于大庆门外之左右(冬至不设给事中位、祥瑞
案)。诸侍卫官各服其器服。
辇出,至西阁降辇,符宝郎奉宝诣阁门奉迎,百官、客使、陪位官俱入就位。
侍中版奏中严,又奏外办。殿上鸣鞭,宫县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内侍承旨
索扇,扇合,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出,协律郎举麾奏《乾安》乐,鼓吹振
作。帝出自西房,降舆即坐,扇开,殿下鸣鞭。协律郎偃麾乐止,炉烟升。符宝
郎奉宝置御坐前,中书侍郎、给事中押表案、祥瑞案入,诣东西阶下对立,百官、
宗室及辽使班分东西,以次入,《正安》乐作,就位。乐止,押乐官归本班,起
居毕,复案位。三师、亲王以下及御史台、外正任、辽使俱就北向位。典仪赞拜,
在位者皆再拜,起居讫,太尉将升,中书令、门下侍郎俱降至西阶下立(凡太尉
行则乐作,至位乐止)。太尉诣西阶下,解剑脱舄升殿。中书令、门下侍郎各于
案取所奏之文诣褥位,解剑脱舄以次升,分东西立以俟。太尉诣御坐前,北向跪
奏:“文武百寮、太尉具官臣某等言: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冬至易为“晷运推
移,日南长至”)。伏惟皇帝陛下应乾纳祐,与天同休。”俯伏,兴,降阶,佩
剑纳舄(余官准此)。还位,在位官俱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再拜。侍中进当
御坐前承旨,退临阶,西向,称制宣答曰:“履新之庆(冬至易曰“履长之庆”),
与公等同之。”赞者曰“拜”,舞蹈,三称万岁。横行官分班立。中书令、门下
侍郎升诣御坐前,各奏诸方镇表及祥瑞讫,户部尚书就承制位俯伏跪奏诸州贡物,
请付所司。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物如之。司天监奏云物祥瑞,请付史馆,皆如上仪。
侍中进当御坐前奏礼毕,殿上承旨索扇,殿下鸣鞭,官县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
应,协律郎举麾,宫县奏《乾安》乐,鼓吹振作,帝降坐,御舆入自东房,扇开,
偃麾乐止。侍中奏解严,百官退还次。客使、陪位官并退。
有司设食案,大乐令设登歌殿上,二舞入,立于架南。预坐当升殿者位御坐
之前,文武相向,异位重行,以北为上,非升殿者位于东西廊下。尚食奉御设寿
尊于殿东楹少南,设坫于尊南,加爵一。有司设上下群臣酒尊于殿下东西厢。侍
卫官及执事者各立其位,仗卫仍立俟,上寿百官立班如朝贺仪。
侍中版奏中严、外办,闻鸣鞭,索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出东房,
乐作。帝即坐,扇开,乐止。赞拜毕,光禄卿诣横街南,跪奏:“具官臣某言,
请允群臣上寿。”兴,侍中承旨称“制可”,少退。舍人曰“拜”,光禄卿再拜
讫,复位。三师以下就位,赞者曰“拜”,在位者皆拜舞,三称万岁。太尉升殿,
诣寿尊所,北向,尚食奉御酌御酒一爵授太尉,搢笏执爵诣前跪进,帝执爵,太
尉出笏,俯伏,兴,少退,跪奏:“文武百寮、太尉具官臣某等稽首言:元正首
祚,臣等不胜大庆,谨上千万寿。”俯伏,兴,降,复位。赞者曰“拜”在位者
皆再拜,三称万岁,侍中承旨退,西向宣曰:“举公等觞。”赞者曰“拜”,在
位者皆再拜,三称万岁,北向,班分东西序立。太尉自东阶侍立。帝举第一爵,
《和安》乐作,饮毕,乐止。太尉受虚爵复于坫,降阶。三师以下再拜、舞蹈,
称万岁如上仪。
侍中进奏:“侍中具官臣某言,请延公王等升殿。”俯伏,兴,降,复位,
侍中承旨退,称“有制”,赞者曰“拜”,在位者皆再拜。宣曰:“延公王等升
殿。”赞者曰“拜”,在位者皆再拜。公王等诣东西阶,升立于席后。尚食奉御
进酒,殿中监省酒以进。帝举第二爵,登歌作《甘露》之曲。饮讫,殿中监受爵,
乐止。群臣升殿,就横行位。舍人曰:“各赐酒。”赞者曰“拜”,群官皆再拜,
三称万岁。舍人曰:“就坐。”太官令行酒,群官搢笏受酒,宫县作《正安》之
乐,文舞入,立宫架北。觞行一周。凡行酒讫,并太官令奏巡周,乐止。尚食进
食升阶,以次置御坐前。又设群官食,讫,太官令奏食遍。太乐丞引《盛德升闻》
之舞入,作三变,止,出。殿中监进第三爵,群官立席后,登歌作《瑞木成文》
之曲。饮讫,乐止。殿中丞受虚爵,舍人曰:“就坐。”群官皆坐。又行酒、作
乐、进食,如上仪。太乐丞引《天下大定》之舞,作三变,止,出。殿中监进第
四爵,登歌奏《嘉禾》之曲,如第三爵。太官令行酒又一周,乐止,舍人曰:
“可起。”百寮皆立席后,侍中进御坐前跪奏,礼毕,俯伏,兴,与群官俱降阶
复位,赞者曰:“拜。”皆再拜、舞蹈,三称万岁,起,分班立。殿上索扇,扇
合,殿下鸣鞭,太乐令撞蕤宾之钟,左右钟皆应。协律郎俯伏,举麾。太乐令令
奏《乾安》之乐,鼓吹振作。帝降坐御舆入自东房,扇开,乐止。侍中奏解严,
所司承旨放仗。百寮再拜,相次退。
旧制,朝贺、上寿,帝执镇圭,至是始罢不用。
元祐八年,太常博士陈祥道言:“贵人贱马,古今所同。故觐礼马在庭,而
侯氏升堂致命。聘礼马在庭,而宾升堂私觌。今元会仪,御马立于龙墀之上,而
特进以下立于庭,是不称尊贤才、体群臣之意。请改仪注以御马在庭,于义为允。”
旧制,五月朔受朝,熙宁二年诏罢之。元符元年四月,得传国受命宝,礼官
言:“五月朔于故事当大朝会,乞就是日行受宝之礼,依上尊号宝册仪。”前一
日,帝斋于殿内,翼日,服通天冠、绛纱袍,御大庆殿,降坐受宝,群臣上寿称
贺。其后,徽宗以元日受八宝及定命宝、冬至日受元圭,皆于大庆殿行朝贺礼。
《新仪》成,改《元丰仪》太尉为上公,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太乐
令为大晟府,《盛德升闻》为《天下化成》之舞,《天下大定》为《四夷来王》
之舞,及增刑部尚书奏“天下断绝,请付史馆”,余并如旧仪。凡遇国恤则废,
若无事不视朝,则下敕云:“不御殿。”群臣进表称贺于阁门。
绍兴十二年十月,臣僚言:“窃以元正一岁之首,冬至一阳之复,圣人重之,
制为朝贺之礼焉。自上世以来,未之有改也。汉高祖以五年即位,而七年受朝于
长乐宫。我太祖皇帝以建隆元年即位,受朝于崇元殿。主上临御十有六年,正、
至朝贺,初未尝讲,艰难之际宜不遑暇。兹者太母还宫,国家大庆,四方来贺,
亶惟其时。欲望自今元正、冬至举行朝贺之礼,以明天子之尊,庶几旧典不至废
坠。”礼部太常寺考定朝会之礼,依国故事,设黄麾、大仗、车辂、法物、乐舞
等,百寮服朝服,再拜上寿,宣王公升殿,间饮三周。诏:“自来年举行。”十
一月,权礼部侍郎王赏等言:“朝会之制,正旦、冬至及大庆受朝受贺,系御大
庆殿。其文德、紫宸、垂拱殿礼制各有不同,月朔视朝则御文德殿,谓之前殿正
衙,仍设黄麾半仗;紫宸、垂拱皆系侧殿,不设仪仗。元正在近,大庆殿之礼事
务至多,乞候来年冬至别行取旨。”诏从之。
明年,阁门言:“依汴京故事,遇行大礼,则冬至及次年正旦朝会皆罢。”
十四年九月,有司言:“明年正旦朝会,请权以文德殿为大庆殿,合设黄麾
大仗五千二十七人,欲权减三分之一;合设八宝于御坐之东西,及登歌、宫架、
乐舞、诸州诸蕃贡物。行在致仕官、诸路贡士举首,并令立班。”诏从之。十五
年正旦,御大庆殿受朝,文武百官朝贺如仪。
常朝之仪。唐以宣政为前殿,谓之正衙,即古之内朝也。以紫宸为便殿,谓
之入阁,即古之燕朝也。而外又有含元殿,含元非正、至大朝会不御。正衙则日
见,群臣百官皆在,谓之常参,其后此礼渐废。后唐明宗始诏群臣每五日一随宰
相入见,谓之起居,宋因其制。皇帝日御垂拱殿。文武官日赴文德殿正衙曰常参,
宰相一人押班。其朝朔望亦于此殿。五日起居则于崇德殿或长春殿,中书、门下
为班首。长春即垂拱也。至元丰中官制行,始诏侍从官而上日朝垂拱,谓之常参
官。百司朝官以上,每五日一朝紫宸,为六参官。在京朝官以上,朔望一朝紫宸,
为朔参官、望参官,遂为定制。
正衙常参。国朝之制:两省、台官、文武百官每日赴文德殿立班,宰臣一员
押班。常朝官有诏旨免常朝,及勾当更番宿者不赴。遇假并三日以上,即横行参
假。宰相、参知政事及免常朝者悉集(事务急速,赴横行不及者,牒报台。如遇
亲王、使相过正衙,则取别旨)。群官见、谢、辞者,皆赴正衙。其日,文武班
尚书、上将军以下,并先叙立于殿门之外,东西相向(文班一品、二品不叙立)。
正衙见、谢、辞官立于大班之南,右巡使立正衙位南,北向。台官大夫、中丞、
三院御史各就揖,班位再揖(三院不全即不揖)。揖讫,台官与左巡使先入,各
就位(左右巡使立钟鼓楼下,左巡使奏武班,右巡使奏文班。如只巡使一员,即
就入班南立,单奏。如俱阙,即于台官或员外郎以下差摄)。次两班及右巡使入,
次见、谢、辞官入,次两省官入(两省官自殿西偏门入,于右勤政门北偏门立,
候文武班将至,循午阶就位),次文班一品、二品入。次宰臣出东上阁门,就位,
通事舍人一员立于阁门外,北向,四色官立其后。舍人通承旨奉敕不坐,四色官
应喏急趋至放班位宣敕,在位官皆再拜而退。其应横行者班定,通事舍人揖群官
转班北向,舍人揖再拜复位,如常朝之仪(两省官幕次旧在中书门外,近制就使
权就朝堂门南上将军幕次)。凡见、谢、辞官(新受、加恩、出使到阙者),宰
臣、亲王、使相(俟班定,引赞引出东上阁门,至押班位,西向立定,先赴午阶
南中书门下正衙位再拜,却还押班位)、枢密使、副使、知院、同知院、签书院
事、参知政事、宣徽使、宗室节度使以下至刺史将军(俟班定,四方馆吏引出东
上阁门,至殿庭,由东黄道赴正衙位,北向,以西为首,将军以东为首。正衙毕,
宰臣、枢密出西便门,亲王宗室入东上阁门),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
观文殿学士、三司使、翰林资政侍讲、侍读学士、直学士、知制诰、待制(直学
士以上集丞郎幕次,待制集上将军幕次。俟班定,四方馆吏引入殿西便门赴班,
于大夫、中丞前出),门下,中书侍郎至正言(四方馆吏引先集勤政门北,俟班
定,于一品、二品官未就位前先就位,放班讫,由西偏门出),御史大夫至御史
(序班如常朝),三师、三公、仆射,东宫三师、三少(班入殿门,朝堂吏引入
殿东便门赴班,于两省、台官前出),尚书丞郎、左右金吾上将军至将军(序班
如堂朝),节度使至刺史、军职四厢都指挥使以上,三司副使、文班京朝官、武
官郎将以上,分司官、枢密都承旨、诸使副、医官带正员官者(并文东武西相向,
重行序立,余如常朝),其权三司使、开封府,吏部铨、秘书监、修撰、直馆阁
校理检讨、三司判官、主判官、开封府判官、推官、宫僚、内职、军校领郡者,
内客省使至通事舍人,节度行军司马至团练副使,幕职上佐州县官,诸司勒留官
新受者,京朝官改赐章服者,致仕、责授、降授、并谢(行军副使仍辞)。京朝
官、贡举发解毕者亦见(准仪制,知贡举官合谢辞。近岁皆即时锁宿,故谢辞皆
停)。
垂拱殿起居,则内侍省都知、押班,率内供奉官以下并寄班等先起居;次客
省、阁门使以下(呈进目者),次三班使臣(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等
子弟充供奉官、侍禁、殿直,有旨令内朝起居者),次内殿当直诸班(殿前指挥
使、左右班都虞候以下、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金枪班等),次长入
祗候、东西班殿侍,次御前忠佐,次殿前都指挥使率军校至副指挥使,次驸马都
尉(任刺史以上者缀本班),次诸王府僚,次殿前诸军使、都头,次皇亲将军以
下至殿直,次行门指挥使率行门起居(以上并内侍赞喝)。如传宣前殿不坐,即
宰相、枢密使、文明殿学士、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中书舍人、三司副使、
知起居注、皇城内监库藏朝官、诸司使副、内殿崇班、供奉官、侍禁、殿直、翰
林医官、待诏等同班入;次亲王、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率军校至副都指挥使,
次使相,次节度使,次统军,次两使留后、观察使,次团练、防御使、刺史,次
侍卫马步军使、都头,起居毕,见、谢班入。如御崇德殿(即紫宸殿也)。即枢
密使以下先就班,候升坐(诸司使副以下至殿直,分东西对立,余皆北面。长春
殿皆北面),宰相、参知政事最后入(以上并阁门赞喝)。日止再拜,朔望及三
日假,枢密使以下皆舞蹈。早朝,则宰相、枢密、宣徽使起居毕,升殿问圣体。
宰相奏事,枢密、宣徽使退候。宰相对毕,枢密使复入奏事。次三司、开封府、
审刑院及群臣以次登殿(大两省以上领务京师有公事,许即时请对。自余受使出
入要切者,欲回奏事,则听先进取旨)。其见、谢、辞官,以次入于庭。凡见者
先之,谢次之,辞又次之(出使闲慢或未升朝官,或止拜于门外,自秘书监、上
将军、观察使、内客省使以上得拜殿门阶上,及升殿止拜御坐前,余皆庭中班次)
。惟宰相、亲王、使相赴崇德殿,即宣徽使通唤,余皆侧立候通,再拜舞蹈;致
辞,即不舞蹈;见,即将相升殿问圣体。其赐分物酒食及收进奉物,皆舞蹈称谢
(凡收进奉物皆入谢)。幕职、州县官谢、辞,即判铨官引对,兼于殿门外宣辞
戒励。凡国有大庆瑞及出师胜捷,枢密使率内职军校入贺致辞,阁门使宣答;宰
相致辞,宣徽使宣答。如赐酒,即预坐官后入,作乐送酒,如曲宴之仪。晚朝则
宰相、枢密、翰林学士当直者,洎近侍执事之臣皆赴。
乾德六年九月,始以旬假日御讲武殿(又名崇政),近臣但赴早参(宰相以
下靴笏,诸司使以下系带)。其节假及大祀,并令如式。
开宝九年四月,诏旬休日不视事。及太宗即位,复如旧视朝。退进食讫,则
易服,御崇政殿。先群臣告谢,次军头引见司奏事于殿下,次三班、审官院、流
内铨、刑部及诸司引见官吏。如假日起居辞见毕,即移御坐,临轩视事。既退,
复有奏事,或阅器物之式者,谓之后殿再坐。
淳化三年,令有司申举十五条:常参文武官或有朝堂行私礼,跪拜,待漏行
立失序,谈笑喧哗,入正衙门执笏不端,行立迟缓,至班列行立不正,趋拜失仪,
言语微喧,穿班仗,出阁门不即就班,无故离位,廊下食、行坐失仪,入朝及退
朝不从正衙门出入,非公事入中书。犯者夺奉一月;有司振举,拒不伏者,录奏
贬降。
景德二年,光禄寺丞钱易言:“窃睹文德殿常朝班不及三四十人,盖以凡掌
职务止赴五日起居,颇违旧章。望令并赴朝参。”乃诏应三馆、秘书阁、尚书省
二十四司、诸司寺监朝臣内殿起居外,并赴文德殿常参。其审刑院、大理寺、台
直官、开封府判官推官司录两县令、司天监、翰林天文、监仓场库务等仍免。
大中祥符二年,御史知杂赵湘言:“伏见常参官每日趋朝,多不整肃。旧制,
并早赴待漏院,候开内门齐入。伏缘每日迨辰以朝,以故后时方入。又风雨寒暑,
即多称疾,宜令知班驱使官视其入晚者申奏。疾者遣医亲视。”
天禧四年十月,中书、门下言:“唐朝故事:五日一开延英,只日视事,双
日不坐。方今中外晏宁,政刑清简,望准旧事,三日、五日一临轩听政,只日视
事,双日不坐。至于刑章、钱谷事务,遣差臣僚,除急切大事须面对外,余并令
中书、枢密院附奏。”诏礼仪院详定,双日前后殿不坐,只日视事;或于长春殿,
或于承明殿,应内殿起居群臣并依常日起居;余如中书、门下之议。俄又请只日
承明殿常朝,依假日便服视事,不鸣鞭。诏可。
康定初,诏中书、枢密、三司,大节、大忌给假一日,小节、旬休并后殿奏
事,前后毋得过五班,余听后殿对,御厨给食。假日,崇政殿辰漏,上入内进食,
俟再坐复对。
神宗即位,御史中丞王陶以《皇祐编敕》宰臣押班仪制移中书,谓“天子新
即位,大臣不应隳废朝仪”,不报。旧制:祖宗以来,日御垂拱殿,待制、诸司
使以上俱赴,而百官班文德殿,曰常朝;五日皆入,曰起居。平时,宰相垂拱殿
奏事毕,赴文德殿押班,或日昃未退,则阁门传宣放班,多不复赴。王陶以韩琦、
曾公亮违故事不押班为不恭,劾之。琦、公亮上表待罪,且言:“唐及五代《会
要》,月九开延英,则余日宰相当押正衙班。及延英对日,未御内殿前,传宣放
班,则宰相不押正衙班明矣。自祖宗继日临朝,宰相奏事。至祥符初,始诏循故
事,押文德班。以妨职浸废,乃至今日。请下太常礼院详定。”陶坐绌。司马光
代为中丞,请令宰相遵国朝旧制押班,不须详定。寻诏:“宰相春分辰初、秋分
辰正,垂拱殿未退,听勿赴文德殿,令御史台放班。”光又言:“垂拱奏事毕,
春分以后鲜有不过辰初,秋分以后鲜有不过辰正,然则自今宰臣常不至文德殿押
班。请春分辰正、秋分巳初,奏事未毕,即如今诏,庶几此礼不至遂废。”乃诏
春秋分率以辰正。
熙宁六年正月,西上阁门副使张诚一言:“垂拱殿常朝,先内侍唱内侍都知
以下至宿卫行门计一十八班起居,后通事舍人引宰执、枢密使以下大班入,次亲
王,次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以下,次皇亲使相以下十班入,方引见、谢、辞。或遇
百官起居日,自行门后,通事舍人引枢密以下,次亲王、使相以下至刺史十班入,
方奏两巡使起居。立定,方引两省官入,次阁门引宰臣以下大班入。起居毕,候
百官出绝,两省班出,次两巡使出,中书、枢密方奏事,已是日高。况大班本不
分别丞郎、给谏、台省及常参官,今独使相以下曲为分别,虚占时刻。请遇垂拱
殿百官起居日,将亲王以下十班合为四班,亲王为一班,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为
一班,皇亲使相以下至刺史重行异位为两班,可减六班,如垂拱殿常朝不系百官
起居,或紫宸殿百官起居,其亲王、使相以下班,并依旧仪序入起居。”从之。
九月,引进使李端悫言:“近朔望御文德殿视朝,祁寒盛暑数烦清跸,而紫宸之
朝岁中罕御。请朔日御文德,既望坐紫宸,庶几正衙、内殿朝仪并举。”从之。
元丰八年二月,诏诸三省、御史台、寺监长贰、开封府推判官六参,职事官、
赤县丞以上、寄禄升朝官在京厘务者望参,不厘务者朔参。
哲宗元祐四年十月,以户部尚书吕公孺言,诏朔参官兼赴望参,望参官兼赴
六参。五年,诏权侍郎并日参。
绍圣四年十月,御史台言:“外任官到阙朝见讫,并令赴朔、望参。”寻又
言:“元丰官制,朝参班序有日参、六参、望参、朔参,已著为令。元祐中,改
朔参兼赴望参,望参兼赴六参,有失先朝分别等差之意。止依元丰仪令。”从之。
政和详定《五礼新仪》,有《文德殿月朔视朝仪》、《紫宸殿望参仪》、
《垂拱殿四参仪》、《紫宸殿日参仪》、《垂拱殿日参仪》、《崇政殿再坐仪》、
《崇政殿假日起居仪》,其文不载。中兴仍旧制。
乾道二年九月,阁门奏:垂拱殿四参(四参官谓宰执、侍从、武臣正任、文
臣卿监员郎监察御史已上),皇帝坐,先读奏目。知阁以下,次御带、环卫官以
下,次忠佐、殿前都指挥使以下,次殿前司员僚,次皇太子,次行门已上,逐班
并常起居。次枢密、学士、待制、枢密都承旨以下,知阁并祗应武功大夫以下,
通班常起居。次亲王,次马步军都指挥使,次使相,次马步军员僚已上,逐班并
常起居。次殿中侍御史入侧宣大起居讫,归侍立位。次宰执以下,并两省官、文
武百官入,相向立定,通班面北立,大起居讫(凡常起居两拜,大起居七拜),
三省升殿侍立。次两省官出,次殿中侍御史对揖出,三省、枢密院奏事,次引见、
谢、辞,次引臣僚奏事讫,皇帝起。诏:“今后遇四参日,分起居班次,可移殿
中侍史及宰执以下百官班,令次枢密以下班起居。却令亲王并殿前都指挥使以下
殿前司员僚,逐班于宰执以下班后起居,余并从之。”
淳熙七年九月,诏:“自今垂拱殿日参,宰臣特免宣名。”
嘉定十二年正月,臣僚奏:“窃见皇帝御正殿,或御后殿,固可间举,四参
官亦有定日。近者每日改常朝为后殿,四参之礼亦多不讲,正殿、后殿、四参间
免。陛下临朝之日固未尝辍,而外廷不知圣意,或谓姑从简便,非所以肃百执事
也。常朝之礼止于从臣,后殿之仪从臣不与,四参止及卿郎,而乃累月仅或一举。
咫尺天威,疏简至此,非所以尊君上而励百辟也。伏愿陛下严常朝、后殿、四参
之礼,起群下肃谨之心,彰明时厉精之治,岂不伟哉。”从之。
初,群臣见、辞、谢皆赴正衙。淳化二年,知杂御史张郁言:“正衙之设谓
之外朝,凡群臣辞、见及谢,先诣正衙,见讫,御史台具官位姓名以报,阁门方
许入对,此国家旧制也。自乾德后,始诏先赴中谢,后诣正衙。而文武官中谢后,
次日并赴正衙,内诸司遥领刺史、阁门通事舍人以上新授者亦赴正衙辞谢,出使
急速免衙辞者亦具状报台,违者罚奉一月。其内诸司职官并将校至刺史以上新授
者,欲望同百官例,赴正衙谢。”从之。元丰既定朝参之制,侍御史知杂事满中
行上言:“文德正衙之制,尚存常朝之虚名,袭横行之谬例,有司失于申请,未
能厘正。两省、台官、文武百官赴文德殿,东西相向对立,宰臣一员押班,闻传
不坐,则再拜而退,谓之常朝。遇休假并三日以上,应内殿起居官毕集,谓之横
行。自宰臣、亲王以下应见、谢、辞者,皆先赴文德殿,谓之过正衙。然在京厘
务之官例以别敕免参,宰臣押班近年已罢,而武班诸衙本朝又不常置。故今之赴
常朝者,独御史台官与审官、待次阶官而已。今垂拱内殿宰臣以下既已日参,而
文德常朝仍复不废,舛谬倒置,莫此为甚。至于横行参假,与夫见、谢、辞官先
过正衙,虽沿唐之故事,然必俟天子御殿之日行之可也。”诏下详定官制所。言:
“今天子日听政于垂拱,以接执政官及内朝之臣,而更于别殿宣敕不坐,实为因
习之误。兼有执事升朝官五日一赴起居,而未有执事者反谓之参,疏数之节尤为
未当。又辞、见、谢,自已入见天子,则前殿正衙对拜为虚文。其连遇朝假,则
百官司赴大起居,不当复有横行参假。宜如中行言。”于是常朝、正衙、横行之
仪俱罢。

[发帖际遇]: 林风冒充青木堂主向反清份子征收活动经费,结果:骗得银两11.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七 志第七十

◎礼二十(宾礼二)
○入阁仪 明堂听政仪肆赦仪附 皇太后垂帘仪 皇太子正至受贺仪 皇太
子与百官师保相见仪
入阁仪。唐制:天子日御正衙以见群臣,必立仗。朔望荐食陵寝,不能临前
殿,则御便殿,乃自正衙唤仗由宣政两门而入,是谓东、西上阁门,群臣俟于正
衙者因随以入,故谓之入阁。五代以来,正衙既废,而入阁亦希阔不讲,宋复行
之。
建隆元年八月朔,太祖常服御崇元殿,设仗卫,文武百官入阁,始置待制、
候对官,乃以工部尚书窦仪待制,太常卿边光范候对。仗退,赐食廊下。
乾德四年四月朔,常服通天冠、绛纱袍,御崇元殿视朝,设金吾仗卫,群臣
入阁。
太宗淳化二年十一月,诏以十二月朔御文德殿入阁,令史馆修撰杨徽之、张
洎定为新仪。前一日,有司供帐于文德殿(宋初曰文明)。是日既明,先列文武
官于殿庭之东西,百官、军校、行军副使等序班于正衙门外屏南阶下;次御史中
丞、三院御史序立,中丞独穿金吾班过揖两班,一揖归本位;次监察御史两员监
阁,于正衙门外屏北阶上北面立;次中书、门下、文明翰林枢密直学士、两省官
分班立;次司天奏辰刻;次阁门版奏班齐。皇帝服靴袍乘辇,至长春殿驻辇,枢
密使以下奏谒,前导至文德殿。殿上承旨索扇,卷帘。皇帝升位,扇却,仪鸾使
焚香;次文武官等拜;次司天鸡唱;次阁门勘契;次阁门使承旨呼四色官唤仗,
南班有辞谢者再拜先退,中书、门下班对揖,序立正衙门外屏北阶上;次翰林学
士、两省官、中丞、侍御史序立;次金吾将军押细仗入正衙门后,横行拜讫,分
行上黄道,仗随入,金吾将军至龙墀分班揖讫,序立;次吏部、兵部侍郎执文武
班簿入,对揖立;次中书、门下、学士、两省、御史台官入,北面拜讫,上黄道,
将至午阶,<廉攴>靴急趋赴丹墀,弹奏御史至吏部侍郎南便落黄道,急趋就位;
起居郎、舍人至兵部、吏部侍郎后,急趋而进,飞至香案前,皆揖讫序立;次金
吾大将军先对揖并鞠躬,<廉攴>靴行至折方石位又对揖,北行至奏事石位鞠躬,
一员奏军国内外平安,倒行就位;次引文武班就位,揖讫,鞠躬,<廉攴>靴急趋
入沙墀;次引侍从班横行,宰相祝月起居毕,分班序立;文武两班出,序立于衙
门外。刑法、待制官赴监奏位,中书、门下夹香案侍立,两省、御史台官、学士、
兵部吏部侍郎、金吾将军、监阁御史并相次出,就衙门外立(惟学士立门侧北候
宰相)。中书、门下诣香案前奏曰:“中书公事,臣等已具奏闻。”讫,乃退,
揖殿出。次刑法官、待制官各奏事,并宣徽使答讫,乃出就班。次弹奏官、左右
史出。阁内失仪者,弹纠如式。弹奏官失仪,起居郎纠之;起居郎失仪,阁门使
纠之;阁门使失仪,宣徽使纠之。凡出者皆<廉攴>靴急趋揖殿。次中书、门下、
学士就位,阁门使宣放仗,再拜,赐廊下食,又再拜。次阁门使奏阁内无事,文
武官出,殿上索扇,垂帘,辇还宫。其赐廊下食,自左右勤政门北东西两廊,文
东武西,以北为上立定;中丞至本位,面南一揖,乃就坐食;至台吏,赞乃搢笏
食,食讫复赞,食毕而罢。五月朔,命有司增黄麾仗三百五十人,令文武官随中
书、门下横行起居,徙翰林学士位于参知政事后,与节度使分东西揖殿出。真宗
凡三行之,景德以后,其礼不行。仁宗从知制诰李淑议,仍读时令,诏礼官详定
仪注,以言者谓未合典礼而罢。
熙宁三年,知制诰宋敏求等言:“奉诏重修定阁门仪制内文德殿殿入阁仪,
按今文德殿,唐宣政殿也;紫宸殿,唐紫宸殿也。然祖宗视朝,皆尝御文德入阁。
唐制,常设仗卫于宣政殿,或遇上坐紫宸,即唤仗入阁。如此,则当御紫宸殿入
阁,方合旧典。”翰林学士王珪等议:“按入阁者,乃唐旧日紫宸殿受常朝之仪
也。唐紫宸与今同,宣政殿即今文德殿。唐制,天子坐朝,必立仗于正衙。若止
御紫宸,即唤正衙仗自宣政殿东西阁门入,故为入阁。五代以来遂废正衙立仗之
制。今阁门所载入阁仪者,止是唐常朝之仪,非盛礼也。”自是入阁之礼遂罢。
敏求又言:“本朝惟入阁乃御文德殿视朝,今既不用入阁仪,即文德遂阙视
朝之礼。请下两制及太常礼院,约唐制御宣政殿,裁定朔望御文德殿仪,以备正
衙视朝之制。”学士韩维等以《入阁图》增损裁定上仪曰:
朔日不值假,前五日,阁门移诸司排办,前一日,有司供帐文德殿。其日,
金吾将军常服押本卫仗,判殿中省官押细仗,先入殿庭,东西对列;文武官东西
序立;诸军将校分入,北向立;朝堂引赞官引弹奏御史二员入殿门踏道,当下殿
北向立;次催文武班分入,并东西相向立;诸军将校即于殿庭北向立班。皇帝服
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
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诸司使以下,退排立。帝辇至文德殿后,阁门奏班齐,帝出,殿上索扇,升榻,
鸣鞭;扇开,卷帘,仪鸾使焚香,喝文武官就位,四拜起居;鸡人唱时;舍人于
弹奏御史班前西向喝大起居。御史由文武班后至对立位,次引左右金吾将军合班
于宣制石南大起居,班首出班躬奏军国内外平安,归位再拜,各归东西押仗位。
通喝舍人于宣制石南北向对立。舍人退于西阶,次揖宰臣、亲王以下,躬奏文武
百僚、宰臣某姓名以下起居,分引宰臣以下横行,诸军将校仍旧立。阁门使喝大
起居,舍人引宰臣至仪石北,俯伏跪致词祝月讫,其词云:“文武百僚、宰臣全
衔臣某姓名等言:孟春之吉,伏惟皇帝陛下膺受时祉,与天无穷,臣等无任欢呼
抃蹈之至。”归位五拜。阁门使揖中书由东阶升殿,枢密使带平章事以上由西阶
升殿侍立;给事中一员归左省位立;转对官立于给事中之南(如罢转对官,每遇
御史台前期牒请。文官二员并依转对官例,先于阁门投进奏状);吏部侍郎及刑
法官立于转对官南;兵部侍郎于右省班南,与吏部侍郎东西相向立,搢笏,各出
班籍置笏上(吏部、兵部侍郎以知审官东、西院官充,刑法官以知审刑、大理寺
官充);亲王、使相以下分班出;引转对官于宣制石南,宣徽使殿上承旨宣答如
仪;次吏部、兵部侍郎及刑法官对揖出;次弹奏御史无弹奏对揖出(如有弹奏,
并如仪)。引给事中至宣制石南揖,躬奏殿中无事;喝祗候,揖,西出;次引修
起居注官,次引排立供奉官以下各合班于宣制石南躬;喝祗候揖,分班出;喝天
武官等门外祗候,出。索扇,垂帘,皇帝降坐,鸣鞭;舍人当殿承旨放仗,四色
官<廉攴>靴急趋至宣制石南,称奉敕放仗。金吾将军并判殿中省官对拜,讫,随
仗出,亲王、使相、节度使至刺史、学士、台省官、诸军将校等并序班朝堂,谢
赐茶酒。帝复御垂拱殿,中书、枢密及请对官奏事;不引见谢、辞班。后殿坐,
临时取旨。其日遇有德音、制书、御札,仍候退御垂拱殿坐,制箱出外。应正衙
见、谢、辞文武臣僚,并依御史台仪制唤班,依序分入于文武班后,以北为首,
分东西相向,重行异位,依见、辞、谢班序位。余押班臣僚于班稍前押班,候刑
法官对揖出,分引近前揖躬。舍人当殿宣班,引转对班见、谢、辞,并如紫宸仪。
枢密使不带平章事、参知政事至同签书枢密院事、宣徽使并立于宣制石南稍北,
宰臣、亲王、枢密使带平章事、使相系押班者,立于仪石南,余官并立于宣制石
南,如合通唤,阁门使引并如仪。赞喝讫,系中书、枢密并揖升殿辞谢,揖,西
出,其合问圣体者,并如仪;余官分班出(弹奏御史候见、谢、辞班绝,对揖出。
其朝见,如谢都城门外御筵,及召赴阙谢茶药抚问之类,不可合班者,各依别班
中谢对。赐酒食等并门赐。其系正衙见门谢辞,亦门外唱放)。
应正衙见、谢、辞臣僚,前一日于阁门投诣正衙榜子,阁门上奏目;又投正
衙状于御史台、四方馆。应朔日或得旨罢文德殿视朝,止御紫宸殿起居,其已上
奏目。正衙见、谢、辞班并放免,依官品随赴紫宸殿引,或值改,依常朝文德殿,
自有百官班日,并如旧仪。应外国蕃客见、辞,候唤班先引赴殿庭东,依本国职
次重行异位立,候见、辞、谢班绝,西向躬。舍人当殿通班转于宣制石南,北向
立,赞喝如仪,西出。其酒食分物并门赐,如有进奉,候弹奏御史出,进奉入
(唯御马及担床自殿西偏门入,东偏门出。其进奉出入,文武官起居,舍人通某
国进奉,宣徽使喝进奉出,节次如紫宸仪)。候进奉出,给事中奏殿中无事,出。
其后殿再坐,合引出者,从别仪。
其日,赐茶酒,宰臣、枢密于阁子,亲王于本厅,使相、宣徽使、两省官、
待制、三司副使、文武百官、皇亲使相以下至率府副率,及四厢都指挥使以下至
副都头,并于朝堂(如朝堂位次不足,即于朝堂门外设次)。管军节度使至四厢
都指挥使、节度使、两使留后至刺史,并于客省厅。
诏从所定。
徽宗初建明堂,礼制局列上七议:
一曰:古者朔必告庙,示不敢专。请视朝听朔必先奏告,以见继述之意。
二曰:古者天子负扆南向以朝诸侯,听朔则各随其方。请自今御明堂正南向
之位,布政则随月而御堂,其闰月则居门焉。
三曰:《礼记·月令》,天子居青阳、总章,每月异礼。请稽《月令》十二
堂之制,修定时令,使有司奉而行之。
四曰:《月令》以季秋之月为来岁受朔之日。请以每岁十月于明堂受新历,
退而颁之郡国。
五曰:古者天子负扆,公、侯、伯、子、男、蛮夷戎狄四塞之国各以内外尊
卑为位。请自今元正、冬至及大朝会并御明堂,辽使依宾礼,蕃国各随其方,立
于四门之外。
六曰:古者以明堂为布政之宫,自今若有御札、手诏并请先于明堂宣示,然
后榜之朝堂,颁之天下。
七曰:赦书、德音,旧制宣于文德殿,自今非御楼肆赦,并于明堂宣读。
政和七年九月一日,诏颁朔、布政自十月为始。是月一日,上御明堂平朔左
个,颁天运、政治及八年戊戍岁运、历数于天下。自是每月朔御明堂布是月之政。
先是,群臣五上表请负扆听朝,诏弗允,至是复再请,始从之。十一月一日上御
明堂,南面以朝百辟,退坐于平朔颁政。其礼:百官常服立明堂下,乘舆自内殿
出,负坐斧扆明堂。大晟乐作,百官朝于堂下,大臣升阶进呈所颁布时令,左右
丞一员跪请付外施行,宰相承制可之,左右丞乃下授颁政官,颁政官受而读之讫,
出,阁门奏礼毕。帝降坐,百官乃退。自是以为常。其岁运、历数、天运、政治
之辞,文多不载。是后则各随岁月星历气运推移沿改,而易其辞焉。
初,尚书左丞薛昂条具崇宁以来绍述熙、丰政事,各条其节目,系之月令,
颁于明堂。寻诏:“颁月之朔,使民知寒暑燥湿之化,而万里之远,虽驿置日行
五百里,已不及时。其千里外当前期十日进呈取旨,颁布诸州长吏封掌,俟月朔
宣读之。”
宣和元年,蔡京言:“周观治象于正月之始和,以十二月颁告朔于邦国,皆
不在十月。后世以十月者,祖秦朔故也。秦以十月为岁首,故月令以孟冬颁来岁
之朔,今不当用。请以季冬颁岁运于天下。”诏自今以正月旦进呈宣读。四年二
月,太常王黼编类《明堂颁朔布政诏书》、《条例》、《气令应验》,凡六十三
册,上之。靖康元年,诏罢颁朔布政。
御楼肆赦。每郊祀前一日,有司设百官、亲王、蕃国诸州朝贡使、僧道、耆
老位宣德门外,太常设宫县、钲鼓。其日,刑部录诸囚以俟。驾还至宣德门内幄
次,改常服,群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通事舍
人引群臣横行再拜讫,复位。侍臣宣曰“承旨”,舍人诣楼前,侍臣宣敕立金鸡。
舍人退诣班南,宣付所司讫,太常击鼓集囚。少府监立鸡竿于楼东南隅,竿末伎
人四面缘绳争上,取鸡口所衔绛幡,获者即与之。楼上以朱丝绳贯木鹤,仙人乘
之,奉制书循绳而下,至地,以画台承鹤,有司取制书置案上。阁门使承旨引案
宣付中书、门下,转授通事舍人,北面宣云“有制”,百官再拜。宣赦讫,还授
中书、门下,付刑部侍郎承旨放囚,百官称贺。阁门使进诣前,承旨宣答讫,百
官又再拜、舞蹈,退。若德音、赦书自内出者,并如文德殿宣制之仪。其降御札,
亦阁门使跪授殿门外置箱中,百官班定,阁门授宰臣读讫,传告,百僚皆拜舞称
万岁。真宗宣制,有司请用仪仗四千人,自承天殿设细仗导卫,近臣起居讫,则
分左右前导之。
皇太后临朝听政。乾兴元年,真宗崩,遗旨以皇帝尚幼,军国事兼权取皇太
后处分。宰相率百官称贺,复前奉慰,又慰皇太后于帘前。有司详定仪式:内东
门拜表,合差入内都知一员跪授传进;皇太后所降批答,首书“览表具之”,末
云“所请宜许”或“不许”。初,丁谓定皇太后称“予”,中书与礼院参议,每
下制令称“予”,便殿处分称“吾”。皇太后诏:“止称‘吾’,与皇帝并御承
明殿垂帘决事。”百官表贺。
英宗即位,辅臣请与皇太后权同听政。礼院议:自四月内东门小殿垂帘,两
府合班起居,以次奏事,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时帝以疾权居柔仪殿东阁西室,
太后垂帘处分称“吾”,唯两府日入候问圣体,因奏政事,退诣小殿帘外,覆奏
太后。帝疾间,御前后殿听政,两府退朝,犹于小殿覆奏。
哲宗即位,太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按仪注:未释服以前,遇只日
皇帝御迎阳门,日参官并赴起居,依例奏事。每五日,遇只日于迎阳门垂帘,皇
帝坐于帘内之北,宰执奏事则权屏去左右侍卫;事有机速,许非时请对,及赐宣
召,亦许升殿。礼部、御史台、阁门奏讨论御殿及垂帘仪制,每朔、望、六参,
皇帝御前殿,百官起居,三省、枢密院奏事,应见、谢、辞班退,各令诣内东门
进榜子。皇帝只日御延和殿垂帘,日参官起居太皇太后,移班少西起居皇帝,并
再拜。三省、枢密院奏事,三日以上四拜,不舞蹈,候祔庙毕,起居如常仪。帘
前通事以内侍,殿下以阁门。吏部磨勘奏举人,垂帘日引。应见、谢、辞臣僚遇
朔、望参日不坐,并先诣殿门,次内东门,应抬赐者并门赐之。于是帝御迎阳门
幄殿,同太皇太后垂帘,宰臣、亲王以下合班起居。常制分班十六,至是合班,
以阁门奏请故也。礼官请如有祥瑞、边捷,宰臣以下紫宸殿称贺皇帝毕,赴内东
门贺太皇太后。从之。
徽宗即位,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聚议:故事,嘉祐末,英宗请慈
圣同听政,五月同御内东门小殿垂帘,至七月十三日英宗间日御前后殿,辅臣奏
事,退诣内东门帘前覆奏。又故事,唯慈圣不立生辰节名,不遣使契丹;若天圣、
元丰则御殿垂帘,立生辰节名,遣使与契丹往还及避家讳等。曾布曰:“今上长
君,岂可垂帘听政?请如嘉祐故事。”蔡卞曰:“天圣、元丰与今日皆遗制处分,
非嘉祐比。”布曰:“今日之事,虽载遗制,实出自德音,又皆长君,正与嘉祐
事相似。”有旨:依嘉祐、治平故事。布语同列曰:“奏事先太后,次覆奏皇帝,
如今日所得旨。”遂为定式矣。寻以哲宗灵驾发引,太后手书罢同听断焉。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群臣贺仪。《政和新仪》:前一日,有司于东门外量地
之宜,设三公以下文武群官等次如常仪;典仪设皇太子答拜褥位于阶下,南向,
又设文武群官版位于门之外。其日,礼直官、舍人先引三公以下文武群臣以次入,
就位立定。礼直官、舍人引左庶子诣皇太子前,跪请内严;少顷,又言外备。内
侍褰帘,皇太子常服出次,左右侍卫如常仪。皇太子降阶诣南向褥位,典仪曰
“再拜”,赞者承传曰“再拜”,三公以下皆再拜,皇太子答拜。班首少前称贺
云:“元正首祚(冬至云“天正长至”),景福维新。伏惟皇太子殿下,与时同
休。”贺讫,少退,复位。左庶子前,承命诣群臣前答云:“元正首祚(冬至云
“天正长至”),与公等均庆。”典仪曰“再拜”,班首以下皆再拜,皇太子答
拜。讫,礼直官、通事舍人引三公以下文武百官以次出,内侍引皇太子升阶,还
次,降帘,侍卫如常仪。
少顷,礼直官、舍人引知枢密院官以下入,就位立定,内侍引皇太子降阶,
诣南向褥位,枢密以下参贺如上仪。讫,退。次引师、傅、保、宾客以下入,就
位,参贺如上仪。师、傅、保以下以次出。
内侍引皇太子升坐,礼直官引文武宫官入,就位,重行北向立,典仪曰“再
拜”,在位官皆再拜。左庶子少前,跪言:“具官某言:元正首祚(冬至云“天
正长至”),伏惟皇太子殿下,与时同休。”俯伏,兴,复位。典仪曰“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分东西序立。左庶子少前,跪言礼毕。左右近侍降帘,皇太子降
坐,宫官退,左右侍卫以次出。
皇太子与百官相见。至道元年,有司言:“百官见皇太子,自两省五品、尚
书省御史台四品、诸司三品以上皆答拜,余悉受拜。宫官自左右庶子以下,悉用
参见之仪。其宴会位在王公上。”
与师、傅、保相见。《政和新仪》:前一日,所司设师、傅、保以下次与宫
门外道,西南向;设轩架之乐于殿庭,近南,北向。其日质明,诸卫率各勒所部
屯门列仗,典谒设皇太子位于殿东阶下西向,设师、傅、保位,于殿西阶之西,
三少位于傅、保之南稍却,俱东向北上。师、傅、保以下俱朝服至宫门,通事舍
人引就次,左庶子请内严。通事舍人引师、傅、保立于正殿门之西,三少在其南
稍却,俱东向北上。左庶子言外备,诸侍奉之官各服其器服,俱诣阁奉迎。皇太
子朝服以出,左右侍卫如常仪,轩架作《翼安》之乐,至东阶下西向立,乐止。
通事舍人引师、傅、保及三少入,就位,轩架作《正安》之乐,至位乐止。皇太
子再拜,师、傅、保以下答拜(若三少特见,则三少先拜)。通事舍人引师、傅、
保以下出,轩架《正安之乐》作,出门,乐止。左庶子前跪称:“左庶子某言,
礼毕。”皇太子入,左右侍卫及乐作如来仪。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八 志第七十一

◎礼二十一(宾礼三)
○朝仪班序 百官转对 百官相见仪制
朝仪班序。太祖建隆三年三月,有司上合班仪:太师,太傅,太保,太尉,
司徒,司空,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少
傅、少保,三京牧,大都督,大都护,御史大夫,六尚书,常侍,门下、中书侍
郎,太子宾客,太常、宗正卿,御史中丞,左右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
左、右丞,诸行侍郎,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
国子祭酒,殿中、少府、将作监,前任节度使,开封、河南、太原尹,太子詹事,
诸王傅,司天监,五府尹,国公,郡公,中都督,上都护,下都督,太子左右庶
子,五大都督府长史,中都护,下都护,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光禄等七
寺少卿,司业,三少监,三少尹,少詹事,左右谕德、家令、率更令、仆,诸王
府长史、司马,司天少监,起居舍人,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拾遗,
监察御史,郎中、员外郎,太常博士,五府少尹,五大都督府司马,通事舍人,
国子博士,五经博士,都水使者,四赤令,太常、宗正、秘书丞,著作郎,殿中
丞,尚食、尚药、尚舍、尚乘、尚辇奉御,大理正,太子中允、赞善、中舍、洗
马,诸王友、谘议参军,司天五官正。凡杂坐者,以此为准。诏曰:“尚书中台,
万事之本,而班位率次两省官;节度使出总方面,古诸侯也,又其检校兼守官多
至师傅三公,而位居九寺卿监之下,甚无谓也。其给事、谏议、舍人宜降于六曹
侍郎之下,补阙次郎中,拾遗、监察次员外郎,节度使升于六曹侍郎之上、中书
侍郎之下,余悉如故。”
乾德元年闰十二月,诏:“自今一品致仕官曾带平章事者,朝会宜缀中书门
下班。”二年二月,诏重定内外官仪制。有司请令上将军在中书侍郎之下,大将
军在少卿监之下,诸卫率、副率在东宫五品之下,内客省使视太卿,客省使视太
监,引进使视庶子,判四方馆事视少卿,阁门使视少监,诸司使视郎中,客省引
进、阁门副使视员外郎,诸司副使视太常博士,通事舍人从本品,供奉官视诸卫
率,殿直视副率,枢密承旨视四品朝官,兼南班官诸司使者从本品,副承旨视寺
监丞,诸房副承旨视南省都事。凡视朝官者本品下,视京官在其上。
开宝六年九月,诏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此先王所以睦九族而和万邦
也。晋王亲贤莫二,位望俱崇,方资夹辅之功,俾先三事之列,宜位宰相上。”
九年十一月,诏齐王廷美、武功郡王德昭位在宰相上。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有司上酺宴班位。驸马都尉、宫僚、员僚、皇亲大将军
已下,行门、宰臣、枢密使已下,颍王、皇亲郡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已下,皇
亲使相、皇亲节度使、皇亲观察留后已下,皇亲防御、团练、刺史三班合为一;
节度使、观察留后已下,防御、团练、刺史三班合为一,并重行异位。诏依所定。
既而武康军节度使李端愿言:“使相亦当合为一班,不当独行尊异。”诏令阁门
再定,而阁门引仪制及以前议为是。端愿复伸其议,自劾妄言。乃诏太常礼院与
御史台同详定。礼院言:“常朝起居班次,缘祖宗旧制,不宜并合。”从之。
四年闰三月,太常礼院、阁门言:“准诏同详定阁门使李端悫所奏阁门仪制,
宰臣与亲王立班坐位分左右各为班首,宰臣、枢密使带使相,或带郡王并使相作
一行,总为中书门下班。其亲王独行一班者,准封爵令。兄弟皇子皆封国,谓之
亲王,所以他官不可参缀。检会坐次图,直将宗室使相辄缀亲王,盖更张之时未
见亲王,遂致失于讲求。近见朝拜景灵宫,东阳郡王颢亦缀亲王班,窃恐未安。
今取到阁门仪制,其合班宰臣、使相在东,亲王在西,分班立。又祥符元年宴坐
次图,宰臣王旦与使相石保吉在东,宁王元偓、舒王元偁、广陵郡王元俨、节度
使惟吉在西,分班坐。其元俨、惟吉是郡王与节度使,许缀亲王班,窃虑当时出
自特旨。今来检寻元初文字不见,在先朝只依祥符元年宴坐次图子,亲王及带使
相郡王在西为一班。臣等参详,请依阁门仪制,亲王在西,独为一班,宗室郡王
带使相许缀亲王立班坐次,即系临时特旨。”从之。
熙宁二年四月,国信所言:“大辽贺同天节左番使耶律奭赴文德殿拜表,言
南使到北朝缀翰林学士班,今来却在节度使之下。馆伴者谕之,始就班。时下御
史台、阁门同详定,奏称人使不知本朝翰林学士班自在节度使之下,如遇合班即
节度使在翰林学士之西差前,别为一班立,俱不相压。欲且依久来仪制体例。”
诏依所定。是月,编修阁门仪制所言:“庆历中,改文明殿学士为观文殿学士,
又置大学士。按文明殿即今文德殿,乃正衙前殿也,后唐始置学士,序位枢密副
使之下,每遇紫宸殿坐朝,则升殿侍立。盖文德、紫宸通谓之前殿,故学士侍立
为宜。其观文殿深在禁中,乃与资政、端明殿相类,而资政、端明学士并不侍立。
窃详庆历所改职名,虽用旧之班著,而殿之次序与旧义理不同。其观文殿大学士
自今遇紫宸殿坐朝,请更不升殿侍立。”从之。
元祐元年五月,诏:“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已降旨令独班起居。自今
赴经筵、都堂同三省、枢密院奏事,并序位在宰臣之上。”
百官转对。自建隆诏内殿起居日,令百官以次转对,限以二人。其封章于阁
门通进,复鞠躬自奏,宣徽使承旨宣答,拜舞而出,著为阁门仪制。
淳化二年,诏:自今内殿起居日,复令常参官二人次对,阁门受其章。
大中祥符末,罢不复行。
景德三年,复诏:“群臣转对,其在外京官内殿崇班以上,候得替,先具民
间利害实封,于阁门上进,方得朝见。”
治平中,命御史台每遇起居日,令百官转对。御史台言:“旧制,起居日,
轮两省及文班秩高者二员转对。若两省宫有充学士、待制,则缀枢密班起居,内
朝臣僚不与。”寻诏遇转对日,增二员。
熙宁初,阁门言:“旧制,中书省、枢密院奏事退,再引三班,假日则两班,
或再御后殿引对,多及午刻,遇开经筵,即至申末,恐久劳圣躬。请遇经筵日,
自二府奏事外,止引一班,或有急奏及言事官请对即取旨,俟罢经筵日仍旧。”
又言:“假日御崇政殿,每遇辰时,则隔班过延和殿再引,不待进食,至巳刻隔
班取旨,尚许引对。请自今隔班过延和殿,俟已进食再引。遇寒暑、大风雨雪即
令次日引对。”诏:“自今授外任者许令转对讫朝辞。”监察御史里行张戩、程
颢言:“每欲奏事,必俟朝旨,或朝政有阙及闻外事而机速后时,则已无所及;
况往复俟报,必由中书,万一事干政府,则或致阻格。请依谏官例,牒阁门求对,
或有急奏,即许越次登对,庶几遇事入告,无忧失时。”又以编修阁门仪制所言,
三衙有急奏,许于后殿登对,若别有奏陈,则报阁门如常制,或假日御崇政殿,
则于已得旨对班后续引,且许两制以上同班奏事。
元丰中,诏:“尚书侍郎同郎官一员奏事,郎中、员外郎番次随之,不许独
留身。侍郎以下,亦不许独请奏事。其左右选非尚书通领者,听侍郎以上郎官自
随。秘书、殿中省、诸寺监长官视尚书,贰丞以下视侍郎。”又诏:“三省、枢
密院独班奏事日。无得过三班。若三省俱独班,则枢密院当请奏事。其见任官召
对讫,次日即朝辞回任听旨。”
元祐中,宰臣吕大防言:“昨垂帘听政,惟许台谏以二人同对,故不正之言
无得以入。今陛下初见群臣,请对者必众。既人人得进,则善恶相杂,故于采纳
尤难。”帝曰:“人君以纳谏为上,然邪正则不可不辨。”遂诏上殿班当直牒及
帅臣、国信使副,许依元丰八年以前仪制。
绍圣初,臣僚言:“文德殿视朝轮官转对,盖袭唐制,故祖宗以来,每遇转
对,侍从之臣亦皆与焉。元祐间因言者免侍从官转对,续诏职事官权侍郎以上并
免,自此转对止于卿、监、郎官而已。请自今视朝转对依元丰以前条制。”又诏:
“自今三省、枢密院进拟在京文臣开封府推判官、武臣横行使副、在外文臣诸路
监司藩郡知州、武臣知州军已上,取旨召对。”臣僚言:“每缘职事请对,待次
旬日,遇有急奏,深恐失事。请自今后许依六曹、开封例,先次挑班上殿,仍不
隔班。”又言:“诸路监司,朝廷所选,以推行法令,省问风俗,朝辞之日,当
令上殿。”六曹尚书如有职事奏陈,许独员上殿。其群臣请对,虽遇休假,特御
便殿听纳。既又诏:“应节镇郡守往令陛辞,归许登对,不特审观人材,亦所以
重外任也。可于监司不许免对条下,增入节镇郡守依此。”
重和元年,臣僚言:“比年以来,二三大臣奏对留身,谗疏善良,请求相继,
甚非至公之体。”诏:“自今惟蔡京五日一朝许留身,余非除拜、迁秩、因谢及
陈乞免罢,并不许独班奏事,令阁门报御史台弹劾。”又诏:“寺监职事上部,
部上省,故得上下维持,纲纪所出。今后虽系两制,职司寺监不许独对。”臣僚
言:“祖宗旧制,有五日一转对者,今惟月朔行之,有许朝官转对者,今惟待制
以上预焉。自明堂行视朔礼,岁不过一再,则是毕岁而论思者无几。请遇不视朔,
即令具章投进,以备览观。”又:“诸路监司未经上殿者,虽从外移,先赴阙引
对,方得之官。”并从其议。
百官相见仪制。乾德二年,诏曰:“国家职位肇分,轨仪有序,冀等威之斯
辨,在品式之惟明。矧著位之庶官及内司之诸使,以至轩墀引籍,州县命官,凡
进见于宰相,或参候于长吏,既为总摄,合异礼容,稽于旧仪,且无定法。或传
晋天福、周显德中,以廷臣、内职、宾从、将校,比其品数,著为纲条,载于刑
统,未为详悉。宜令尚书省集台省官、翰林、秘书、国子司业、太常博士等详定
内外群臣相见之仪。”
翰林学士承旨陶谷等奏:
两省官除授、假使出入,并参宰相,起居郎以下参同舍人。五品以上官,遇
于途,敛马侧立,须其过。常侍以下遇三公、三师、尚书令,引避;其值仆射,
敛马侧立。御史夫地、中丞皆分路行。起居郎以下避仆射,遇大夫,敛马侧立;
中丞,分路。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并参三师、三公、令、仆,郎中、员外兼参
左右丞、本行尚书、侍郎及本辖左右司郎中、员外。御史大夫以下参三师、三公、
尚书令,中丞兼参大夫,知杂事参中丞,三院御史兼参知杂及本院之长。大夫避
尚书令以上,遇仆射,敛马侧立而避。大夫遇尚书丞郎、两省官诸司三品以上、
金吾大将军、统军上将军,皆分路。余官遇中丞,悉引避。知杂兼避中丞,遇左
右丞敛马侧立,余皆分路。郎中及少卿监、大将军以下,皆避知杂。三院同行,
如知杂之例。少卿监并参本司长官,丞参少卿。诸司三品遇仆射于途,皆引避。
诸卫大将军参本卫上将军。东宫官参隔品。凡参者若遇于途,皆避。
公参之礼,列拜堂上,位高受参者答焉。四赤县令初见尹,趋庭,受拜后升
厅如客礼。内客省使谒宰相、枢密使以客礼,阁门使以上列拜,皆答,客省副使
至通事舍人、诸司使、枢密承旨不答焉。自枢密使副、宣徽使皆差降其礼,供奉
官、殿直、教坊使副、辞令官、伎术官并趋庭,倨受。诸司副使参大使,通事舍
人参阁门使,防御、团练、刺史谒本道节帅,节度、防御、团练副使谒本使,并
具军容趋庭,延以客礼。少尹、幕府于本院长官悉拜。防御、团练判官谒本道节
帅,并趋庭。上佐、州县官见宰相、枢密使及本属长官,并拜于庭(天长、雄武
等军使见宰相、枢密亦知之)。参本府宾幕官及曹掾,县簿、尉参令,皆拜。王
府官见亲王如宾职见使长,府县官兼三馆职者见大尹同。赤县令、六品以下未尝
参官,见宰相、枢密及本司长官,并拜阶上。流外见流内品官,并趋庭。
诸司非相统摄,皆称移牒。分路者不得笼街及占中道,依秩序以分左右。遇
于驿舍,非相统摄及名位县隔,先至者居之。台省官当通官呵止者,如旧式。文
武官不得假借呼称,以紊朝制。当避路者,若被宣召及有所捕逐,许横度焉。
又令:“诸司使、副使、通事舍人见宰相、枢密使,升阶、连姓通名展拜,
不答拜。其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宣徽使,以客礼展拜。”
太平兴国以后,又制京朝官知令录者,见本使州长吏以客礼,三司判官、推
官、主判官见本如郎中、员外见尚书丞郎之仪。
咸平中,又诏:开封府左右军巡使、京官知司录及诸曹参军到畿县见京尹,
并趋庭设拜。六年,命翰林学士梁颢等详定阁门仪制,成六卷,因上言:“三司
副使序班、朝服比品素无定列,至道中,筵会在知制诰后、郎中前。今请同诸司、
少卿监,班位在上。如官至给谏、卿监者,自如本品,朝会大宴随判使赴长春殿
起居引驾。其朝会引驾至前殿,与诸司使同退。”
大中祥符五年,复命翰林学士李宗谔等详定仪制:文武百官遇宰相、枢密使、
参知政事,并避。起居郎以下遇给、舍以上,敛马。御史大夫遇东宫三师、尚书
丞郎、两省侍郎,分路而行。中丞遇三师、三少、太常卿、金吾上将军,并分路
而行。知杂御史遇尚书侍郎、诸司三品、金吾大将军、统军、诸卫上将军,分路
而行。三院同行如知杂例,不同行,遇左右丞则避。尚书丞郎、郎中、员外遇三
师、三公、尚书令,则避。郎中、员外遇丞郎,则避。太常博士以下朝官遇本司
长官、三师、三公、仆射、尚书丞郎、大夫、中丞、知杂御史,并避,权知判者
不避,遇两省给舍以上,敛马。京官遇丞郎、给舍、大卿监、祭酒以上及本寺少
监卿、司业,并避。诸军卫大将军以下遇上将军、统军,亦避。詹事遇上台官,
如卿监之例。庶子、少詹事至太子仆遇东宫三师、三少,并避;遇上台官,如少
卿监例。中允以下遇东宫三师、三少,并避;遇宾客、詹事,敛马;遇上台官,
如太常博士例。应合避尚书者,并避三司使。其权知开封府如本官品避。其台省
官虽不合避,而职在统临者,并避。武班、内职并依此品。
大观二年,定王、嘉王府侍讲沈锡等奏:“二王出就外学,其初见及侍王礼
仪、讲说疏数之节,请如故事。”手诏:“按祥符故事,记室翊善见诸王,皆下
拜。真宗特以张士逊为王友,命王答拜,以示宾礼。今讲读辅翊之官,职在训道,
亦王友傅也,可如例,令王答拜。”群臣赴台参、谢、辞者(新授、加恩、出使
者),尚书侍郎则三院御史各一员、中丞、大夫皆对拜(三院仍班迎,不坐班即
不赴)。节度使、宾客、太常宗正卿则御史一员、中丞、大夫皆对拜。两使留后
至刺史、秘书监至五官正、上将军至郎将、四厢都指挥使及内职军校遥郡以上、
枢密都承旨及内职带正员官者、四赤县令、三京司录、节度行军至团练副使、幕
职官任宪衔者,皆御史一员对拜,中丞、大夫对揖(亦令揖讫进言,得参风宪,
再揖而退)。若曾任中书、门下及左右丞皆不赴。加阶勋、食邑、章服,馆阁三
司、开封府职事及内职转使额、军额,亦不赴台谢。仆射过正衙日,台官大夫以
下与百官,并诣幕次致贺(文官一品、二品曾任中书、枢密院者不赴)。大夫、
中丞则郎中、少卿监、大将军以下亦然(本官约止则不赴,仆射赴上都省者罢此
仪)。

[发帖际遇]: 林风跟踪成昆进入明教密道,结果:奋勇救小昭脱险,得到小昭感谢银两22.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九 志第七十二

◎礼二十二(宾礼四)
○录周后 录先圣后 群臣朝使宴饯 朝臣时节馈廪 外国君长来朝 契丹
夏国使副见辞仪高丽附 金国使副见辞仪 诸国朝贡
昔周灭殷,封微子为殷后,俾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宋以柴周
之后为二恪,又录孔子之后,亦先王崇德象贤之意也,故皆为宾礼。其余则有朝
使之宴饯、岁时之廪馈及外国之使聘、远方之朝贡,著其迓饯宴赉之式,登降揖
逊之仪,备一代之制焉。
太祖建隆元年正月四日,诏曰:“封二王之后,备三恪之宾,所以示子传孙,
兴灭继绝。夏、商之居杞、宋,周、隋之启介、酅,古先哲王,实用兹道。矧
予氵京德,历试前朝,虽周德下衰,勉从于禅让;而虞宾在位,岂忘于烝尝?其
封周帝为郑王,以奉同嗣,正朔服色,一如旧制。”又诏曰:“矧惟眇躬,逮事
周室。讴歌狱讼,虽归新造之邦;庙貌园陵,岂忘旧君之礼?其周朝嵩、庆二陵
及六庙,宜令有司以时差官朝拜祭飨,永为定式。仍命周宗正卿郭玘行礼。”乾
德六年八月,诏于周太祖、世宗陵寝侧各设庙宇塑像,命右赞善大夫王硕管勾修
盖。开宝六年三月,周郑王殂,诏辍朝十日。帝素服发哀于便殿。十月四日,葬
周恭帝于顺陵,诏特辍四日、五日朝参。
仁宗天圣六年,录故虢州防御使柴贵子肃为三班奉职。七年,录故太子少傅
柴守礼孙咏为三班奉职。其后,又录柴氏之后曰熙、曰愈、曰若拙、曰上善并为
三班奉职,曰余庆、曰诚为州长史、助教,曰贻廓等十一人复其身,仍各赐钱一
万。又录世宗曾孙揆、柔及贵曾孙日宣、守礼曾孙若讷皆为三班奉职。
嘉祐四年,著作郎何鬲言:“昔舜受尧、禹受舜之天下,而封丹朱、商均以
为国宾。周、汉以降,以及于唐,莫不崇奉先代,延及苗裔。本朝受周天下,而
近代之盛莫如唐,自梁以下,皆不足以崇袭。臣愿考求唐、周之裔,以备二王之
后,授以爵命,封县立庙,世世承袭,永为国宾。”事下太常议,曰:“古者立
二王后,不惟继绝,兼取其明德可法。五代草创,载祀不永,文章制度,一无可
考。上取唐室,世数已远,于经不合。惟周则我受禅之所自,义不可废。宜访求
子孙,如孔子后衍圣公,授一京官,爵以公号,使专奉庙飨,岁时存问,赐之粟
帛、牲器、祭服。每遇时祀,并从官给,其庙宇亦加严饰。如此,则上不失继绝
之义,度之于今,亦简而易行。”从之。四月,诏曰:“先王推绍天之序,尚尊
贤之义,褒其后嗣,宾以殊礼,岂非圣人稽古报功之大典哉?国家受命之元,继
周而王,虽民灵欣戴,历数允集,而虞宾将逊,德美丕显。顷者推命本始,褒及
支庶,每遇南郊,许奏白身一名充班行,恩则厚矣,而义未称。将上采姚、姒之
旧,略循周、汉之典,详其世嫡,优以公爵,异其仕进之路,申以土田之锡,俾
庙寝有奉,飨祀不辍,庶几乎《春秋》通三统、厚先代之制矣。宜令有司取柴氏
谱系,于诸房中推最长一人,令岁时亲奉周室祀事。如白身,即与京主簿,如为
班行者,即比类换文资,仍封崇义公,与河南府、郑州合入差遣,给公田十顷,
专管勾陵庙。应缘祭飨礼料所须,皆从官给。如至知州资序,即别与差遣,却取
以次近亲,令袭爵授官,永为定式。”八月,太常礼院定到内殿崇班、相州兵马
都监柴咏于柴氏诸族最长,诏换殿中丞,封崇义公,签书奉宁军节度判官事,以
奉周祀。又以六庙在西京,而岁时祭飨无器服之数,令有司以三品服一、四品服
二及所当用祭器给之。
熙宁四年,西京留司御史台司马光言:“崇义公柴咏祭祀不以仪式。周本郭
姓,世宗后侄,为郭氏后。今存周后,则宜封郭氏子孙以奉周祀。”帝阅奏,问
王安石,安石曰:“宋受天下于世宗,柴氏也。”帝曰:“为人后者为之子。”
安石曰:“为人后于异姓,非礼也。虽受天下于郭氏,岂可以天下之故而易其姓
氏所出?”帝然之。五年正月,柴咏致仕。咏长子早亡,嫡孙夷简当袭。太常礼
院言夷简有过,合以次子西头供奉官若讷承袭。诏以若讷为卫尉寺丞,袭封崇义
公,签书河南府判官厅公事。
政和八年,徽宗诏曰:“昔我艺祖受禅于周,嘉祐中择柴氏旁支一名封崇义
公。议者谓不当封周。然禅国者周,而三恪之封不及,礼盖未尽。除崇义公依旧
外,择柴氏最长见在者以其祖父为周恭帝后,以其孙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
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
绍兴五年,诏周世宗玄孙柴叔夏为右承奉郎,袭封崇义公,奉周后。二十六
年,叔夏升知州资序,别与差遣。以子国器袭封,令居衢州。朝廷有大礼,则入
侍祠如故事。其柴大有、柴安宅亦各补官。
淳祐九年,又以世宗八世孙柴彦颖特补承务郎,袭封崇义公。
时又求隋、唐及朱氏、李氏、石氏、刘氏、郭氏之后,及吴越、荆南、湖南、
蜀汉诸国之子孙,皆命以官,使守其祀。具见《本纪》、《世家》。
录先圣后,仁宗景祐二年,诏以孔子四十六世孙北海尉宗愿为国子监主簿,
袭封文宣公。皇祐三年七月,诏曰:“国朝以来,世以孔氏子孙知仙源县,使奉
承庙祀。近岁废而不行,非所以尊先圣也。宜以孔氏子孙知仙源县事。”
至和初,太常博士祖无择言:“按前史,孔子后袭封者,在汉、魏曰褒成、
褒尊、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隋并封邹国,
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而
加后嗣。”遂诏有司定封宗愿衍圣公,令世袭焉。
治平初,用京东提点王纲言,自今勿以孔氏子弟知仙源县,其袭封人如无亲
属在乡里,令常任近便官,不得去家庙。
熙宁中,以四十八代孙若蒙为沂州新泰县主簿,袭封。
元祐初,朝议大夫孔宗翰辞司农少卿,请依家世例知兖州以奉祀。又言:
“孔子后袭封疏爵,本为侍祠,今乃兼领他官,不在故郡。请自今袭封者无兼他
职,终身使在乡里。”朝议依所请,命官以司其用度,立学以训其子孙,袭封者
专主祠事,增赐田百顷,供祭祀之余许均赡族人。其差墓户并如旧法。赐书,置
教授一员,教谕其家子弟,乡邻或愿学者听。改衍圣公为奉圣公,及删定家祭冕
服等制度颁赐之。其后,通直郎孔宗寿等举若蒙弟若虚袭封,仍请自今众议择承
袭之人,不必子继,庶几留意祖庙,惇睦族人。
宣和三年,诏宣议郎孔端友袭封衍圣公,为通直郎、直秘阁,仍许就任关升,
以示崇奖。端友言:诏敕文宣王后与亲属一人判司簿尉,今孔若采当承继推恩。
诏补迪功郎。
高宗绍兴二年,以四十九代孙孔玠袭封衍圣公。其后,以搢、以文远、以万
春、以洙,终宋世,皆袭封主祀事。
群臣朝觐出使宴饯之仪。太祖、太宗朝,藩镇牧伯,沿五代旧制,入觐及被
召、使回,客省赍签赐酒食。节度使十日,留后七日,观察使五日。代还,节度
使五日,留后三日,观察一日,防御使、团练使、刺史并赐生料。节度使以私故
到阙下,及步军都虞候以上出使回者,亦赐酒食、熟羊。群臣出使回朝,见日,
面赐酒食,中书、枢密、宣徽使、使相并枢密使伴;三司使、学士、东宫三师、
仆射、御史大夫、节度使并宣徽使伴。两省五品以上、侍御史、中丞、三司副使、
东宫三少、尚书丞郎、卿监、上将军、留后、观察防御团练使、剌史、宣庆宣政
昭宣使并客省使伴;少卿监、大将军、诸司使以下任发运转运提点刑狱、知军州、
通判、都监、巡检回者即赐,并通事舍人伴;客省、引进、四方馆、阁门使并本
厅就食。群臣贺,赐衣;奉慰,并特赐茶酒,或赐食外任遣人进奉,亦赐酒食,
或生料。自十月一日后尽正月,每五日起居,百官皆赐茶酒,诸军分校三日一赐。
冬至、二社、重阳、寒食,枢密近臣、禁军大校或赐宴其第及府署中,率以为常。
大中祥符五年,诏自今两省五品、尚书省四品、诸司三品以上官,同列出使,
并许醵钱饯饮,仍休假一日。余官有亲属僚友出行,任以休务日饯送。故事,枢
密、节度使、使相还朝,咸赐宴于外苑。见辞日,长春殿赐酒五行,仍设食,当
直翰林龙图阁学士以上、皇亲、观察使预坐。八年四月,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王
能自镇定来朝,宴于长春殿。阁门言:“旧制,节度使掌兵,无此礼例。既赴坐,
则殿前马军都校当侍立,于品秩非便。”遂令皆预位。
中兴,仍旧制。凡宰相、枢密、执政、使相、节度、外国使见辞及来朝,皆
赐宴内殿或都亭驿,或赐茶酒,并如仪。
时节馈廪。大中祥符五年十一月,以宰相王旦生日,诏赐羊三十口、酒五十
壶、米面各二十斛,令诸司供帐,京府具衙前乐,许宴其亲友。旦遂会近列及丞
郎、给谏、修史属官。俄又赐枢密使副、参知政事羊三十口,酒三十壶、米面各
三十斛。其后,以废务非便,奏罢会,而赐如故。又制:仆射、御史大夫、中丞、
节度、留后、观察、内客省使、权知开封府,正、至、寒食,并客省赍签赐羊、
酒、米、面;立春赐春盘;寒食神餤、饧粥;端午粽子;伏日蜜沙冰;重阳糕,
并有酒;三伏日,又五日一赐冰。四厢及厢都指挥使,中书舍人,统军,防御、
团练使,刺史,客省使,枢密都承旨,知银台司、审刑院,三司勾院,诸司使,
禁军校、忠佐,海外诸蕃进奉领刺史以上,至寒食,并赐节料;立春,奉内朝者
皆赐幡胜。
元祐二年十一月冬至,诏赐御筵于吕公著私第,遣中使赐上尊酒、香药、果
实、缕金花等,以御饮器劝酒,遣教坊乐工,给内帑钱赐之。及暮赐烛,传宣令
继烛,皆异恩也。
绍兴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高宗赐宰臣秦桧诏曰:“省所奏辞免生日赐宴。
朕闻贤圣之兴必五百岁,君臣之遇盖亦千载。夫以不世之英,值难逢之会,则其
始生之日,可不为天下庆乎!式燕乐衎,所以示庆也。非乔岳之神无以生申、甫,
非宣王之能任贤无以致中兴。今日之事,不亦臣主俱荣哉?宜服异恩,毋守冲节。
所请宜不允。”
宋朝之制,凡外国使至,及其君长来朝,皆宴于内殿,近臣及刺史、正郎、
都虞候以上皆预。
太祖建隆元年八月三日,宴近臣于广政殿,江南、吴越朝贡使皆预。乾德三
年五月十六日,宴近臣及孟昶于大明殿。开宝四年五月七日,宴近臣及刘鋹于
崇德殿。十一月五日,江南李煜、吴越钱俶各遣子弟来朝,宴于崇德殿。八年三
月晦,宴契丹使于长春殿。
太平兴国二年二月十一日,宴两浙进奉使、契丹国信使及李煜、刘鋹、禁
军都指挥使以上于崇德殿,不举乐,酒七行而罢。契丹遣使贺登极也。五月十一
日,再宴契丹使于崇德殿,酒九行而罢,以其贡助山陵也。三年正月十六日,宴
刘鋹、李煜、契丹使、诸国蕃客于崇德殿,以契丹使来贺正故也。三月二十五
日,吴越钱俶来朝,宴于长春殿,亲王、宰相、节度使、刘鋹、李煜皆预。十
月十六日,宴宰相、亲王以下及契丹使、高丽使、诸州进奉使于崇德殿,以乾明
节罢大宴故也。是后,宴外国使为常。
其君长来朝,先遣使迎劳于候馆,使者朝服称制曰“奉制劳某主”,国主迎
于门外,与使者俱入升阶,使者执束帛,称有制,国主北面再拜稽首受币,又再
拜稽首,以土物傧,使者再拜受。国主送使者出,鸿胪引诣朝堂,所司奏闻,通
事舍人承敕宣劳,再拜就馆。翌日,遣使戒见日如仪。又次日,奉见于乾元殿,
设黄麾仗及宫县大乐。典仪设国主位于县南道西北向,又设其国诸官之位于其后。
所司迎引,国主服其国服,至明德门外,通事舍人引就位。侍中奏中严,皇帝服
通天冠、绛纱袍,出自西房,即御位。典仪赞拜,国主再拜稽首。侍中承制降劳,
皆再拜稽首,敕升坐,又再拜稽首,至坐,俯伏避席。侍中承制曰“无下拜”,
国主复位。次引其国诸官以次入,就位,再拜并如上仪。侍中又承制劳还馆,通
事舍人引国主降,复位,再拜稽首,出。其国诸官皆再拜,以次出。侍中奏礼毕,
皇帝降坐。其锡宴与受诸国使表及币皆有仪,具载《开宝通礼》。
契丹国使入聘见辞仪。自景德澶渊会盟之后,始有契丹国信使副元正、圣节
朝见。大中祥符九年,有司遂定仪注。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日,习仪于驿。见日,皇帝御崇德殿。宰臣、枢密使以下大班起居讫,
至员僚起居后,馆伴使副一班入就位,东面立。次接书匣阁门使升殿立。次通事
入,不通,喝拜,两拜,奏圣躬万福,又喝两拜,随呼万岁,喝祗候,赴东西接
引使副位。舍人引契丹使副自外捧书匣入,当殿前立。天武官抬礼物分东西向入,
列于殿下,以东为上。舍人喝天武官起居,两拜,随呼万岁,奏圣躬万福,喝各
祗候。阁门从东阶降,至契丹使位北。舍人揖使跪进书匣,阁门侧身搢笏、跪接,
舍人受之。契丹使立,阁门执笏捧书匣升殿,当御前进呈讫,授内侍都知,都知
拆书以授宰臣,宰臣、枢密进呈讫,遂抬礼物出。舍人与馆伴使副引契丹使副至
东阶下,阁门使下殿揖引同升,立御前。至国信大使传国主问圣体,通事传译,
舍人当御前鞠躬传奏讫,揖起北使。皇帝宣阁门回问国主,北使跪奏,舍人当御
前鞠躬奏讫,遂揖北使起,却引降阶至辞见位,面西揖躬。舍人当殿通北朝国信
使某官某祗候见,应喏绝,引当殿,喝拜,大起居(其拜舞并依本国礼),出班
谢面天颜,归位,喝拜舞蹈讫,又出班谢沿路驿馆御筵茶药及传宣抚问,复归位,
喝拜舞蹈讫,舍人宣有敕赐窄衣一对、金蹀躞子一、金涂银冠一、靴一两、衣著
三百匹、银二百两、鞍辔马一(每句应喏),跪受,起,拜舞蹈讫,喝祗候,应
喏西出(凡传语并奏圣躬万福、致辞,并通事传译,舍人当殿鞠躬奏闻,后同)。
次通北朝国信副使某官某祗候见,其拜舞、谢赐、致词并如上仪,西出(其敕赐
衣一对,金腰带一,幞头、靴、笏、衣着二百匹,银器一百两,鞍辔马一)。次
通事及舍人引舍利已下分班入,不通,便引合班,赞喝大起居,拜舞如仪。舍人
喝有敕赐衣服、束带、衣著、银器分物,应喏跪受,抬担床绝,起,舞蹈拜讫,
喝各祗候分班引出。次引差来通事以下从人分班入,不通,便引合班,喝两拜,
奏圣躬万福,又拜,随呼万岁,喝有敕各赐衣服、腰带、衣著、银器分物,应喏
跪受,起,喝两拜,随拜万岁,喝各祗候唱喏分班引出。次行门、殿直入,起居
讫,殿上侍立。文明殿枢密直学士、三司使、内客省使下殿。舍人合班奏报阁门
无事,唱喏讫,卷班西出。客省、阁门使以下东出,其排立,供奉官已下横行合
班。宣徽使殿上喝供奉官已下各祗候分班出,并如常仪。皇帝降坐还内。
宴日,契丹使副以下服所赐,承受引赴长春殿门外,并侍宴臣僚宰执、亲王、
枢密使以下祗候。俟长春殿诸司排当有备,阁门使附入内都知奏班齐,皇帝坐,
鸣鞭,宰臣、亲王以下并宰执分班,舍人引入。其契丹使副缀亲王班入。舍人通
某甲以下,唱喏,班首奏圣躬万福,喝各就坐、两拜,随呼万岁,喝就坐,分班
引上殿。或皇帝抚问契丹使副,舍人便引下殿,喝两拜,随拜万岁,喝各就坐。
次舍人、通事分引舍利以下东西分班,喝两拜,喝就坐,分引赴两廊下。次舍人
引差来通事、从人东西分班入,合班,喝两拜,随拜万岁,喝就坐,分引赴两廊。
次喝教坊已下两拜,班首奏圣躬万福,又喝拜,两拜,随拜万岁,喝各祗候。次
引看盏二人稍近前,喝拜,两拜,随拜万岁,喝上殿祗候,分东西上殿立。有司
进茶床,内侍酹酒,讫,阁门使殿上御前鞠躬奏某甲已下进酒,余如常仪。宴起,
宰臣已下降阶,舍人喝两拜,搢笏,舞蹈,喝各祗候,分班出。次舍利合班,喝
两拜,舞蹈,三拜,拜谢讫,喝各祗候分引出。次通事、从人合班,喝两拜,随
拜万岁,喝各祗候,分班引出。次喝教坊使已下两拜,随拜万岁,喝各祗候。如
传宣赐茶酒,又喝谢茶酒拜,两拜,随拜万岁,喝各祗候,出。阁门使殿上近前
侧奏无事,皇帝降坐,鸣鞭还内。
辞日,皇帝坐,内殿起居班欲绝,诸司排当有备,催合侍宴臣僚东西相向,
班立崇德殿庭。俟奏班齐,舍人喝拜,东西班殿侍两拜,奏圣躬万福,喝各祗候。
次舍人通馆伴使副某甲以下常起居,次通契丹使某甲常起居,次通副使某甲常起
居,俱引赴西面立。次通宰臣以下横行,通某甲以下,应喏,奏圣躬万福,喝各
就坐,应喏,两拜呼万岁,分升殿东西向立。次通事、舍人引契丹舍利以下,次
差来通事、从人俱分班入,当殿两拜,奏圣躬万福,喝各就坐,两拜,呼万岁,
分引赴两廊立。次通教坊使、看盏。及进茶床、酹酒并阁门奏进酒,并如长春宴
日之仪。酒五巡,起。宰臣以下降阶班立,两拜、搢笏、舞蹈,三拜,喝各祗候。
宰臣以下并三司使、文明殿学士、枢密直学士升殿侍立,其余臣僚并契丹使并出。
次引舍利及差来从人,俱两拜万岁讫,分班引出。如传宣赐茶酒,更喝谢拜如前
仪。已上班绝,舍人再引契丹使入,西面揖躬。舍人当殿通北朝国信使某祗候辞,
通讫,引当殿两拜,出班致辞,归位,又两拜讫,宣有敕赐,跪受拜舞讫,喝好
去,遂引出。次引副使致词、受赐、拜舞如前仪,亦出。次引舍利已下,次引差
来通事、从人,俱分班入,舍人喝有敕赐衣服、衣著、银器分物,各应喏跪受,
候抬担床绝,就拜,起,又两拜万岁,喝好去,分班引出。其使副各服所赐,再
引入,当殿两拜万岁讫,喝祗候,引升殿,当御前立。皇帝宣阁门使授旨传语国
主,舍人揖国信使跪,阁门使传旨通译讫,揖国信使起立,阁门使御前搢笏,于
内侍都知处奉授书匣,舍人揖国信使跪,阁门使跪分付讫,揖起下殿,西出。
政和详定五礼,有《紫宸殿大辽使朝见仪》、《紫宸殿正旦宴大辽使仪》、
《紫宸殿大辽使朝辞仪》、《崇政殿假日大辽使朝见仪》、《崇政殿假日大辽使
朝辞仪》。其紫宸殿赴宴,辽使副位御坐西,诸卫上将军之南。夏使副在东朵殿,
并西向北上。高丽、交阯使副在西朵殿,并东向北上,辽使舍利、从人各在其南。
夏使从人在东廊舍利之南,诸蕃使副首领、高丽交阯从人、溪峒衙内指挥使在西
廊舍利之南。又至各就位,有分引两廊班首诣御坐进酒,乐作,赞各赐酒,群官
俱再拜就坐。酒五行,皆作乐赐华,皇帝再坐,赴宴官行谢华之礼。
夏国进奉使见辞仪。夏国岁以正旦、圣节入贡。元丰八年,使来。诏夏国见
辞仪制依嘉祐八年,见于皇仪殿门外,朝辞诣垂拱殿。
政和新仪:夏使见日,俟见班绝、谢班前,使奉奉表,引入殿庭,副使随入,
西向立,舍人揖躬。舍人当殿躬奏夏国进奉使姓名以下祗候见,引当殿前跪进表
函,舍人受之,副入内侍省官进呈。使者起,归位,四拜起居。舍人宣有敕赐某
物,兼赐酒馔。跪受,箱过,俯伏兴,再拜。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次从人入,
不奏,即引当殿四拜起居。舍人宣赐分物,兼赐酒食。跪受,箱过,俯伏兴,再
拜。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辞日,引使副入殿庭,西向立,舍人揖躬。舍人当
殿躬奏夏国进奉使姓名以下祗候辞,引当殿四拜。宣赐某物酒馔,再拜如见仪。
凡蕃使见辞,同日者,先夏国,次高丽,次交阯,次海外蕃客,次诸蛮。
高丽进奉使见辞仪。见日,使捧表函,引入殿庭,副使随入,西向立,舍人
鞠躬,当殿前通高丽国进奉使姓名以下祗候见,引当殿,使稍前跪进表函,俯伏
兴讫,归位大起居。班首出班躬谢起居,归位,再拜,又出班谢面天颜、沿路馆
券、都城门外茶酒,归位,再拜,搢笏,舞蹈,俯伏兴,再拜。舍人宣有敕赐某
物兼赐酒食,搢笏,跪受,箱过,俯伏兴,再拜。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次押
物以下入,不通,即引当殿四拜起居。宣有敕赐某物兼赐酒食,跪受,箱过,俯
伏兴,再拜起居。舍人曰各祗候,揖西出。
辞日,引使副入殿庭,西向立,舍人揖躬。舍人当殿躬通高丽进奉使姓名以
下祗候辞,引当殿四拜起居。班首出、班致词,归位,再拜。舍人宣有敕赐某物
兼赐酒食,搢笏,跪受,箱过,俯伏兴,再拜。舍人曰好去,揖西出。次从人入
辞,如见。
政和元年,诏高丽在西北二国之间,自今可依熙宁十年指挥隶枢密院。明年
入贡,诏复用熙宁例,以文臣充接伴使副,仍往还许上殿。七年,赐以笾豆各十
二,簠簋各四,登一,鉶二,鼎二,罍洗一,尊二。铭曰:“惟尔令德孝恭,世
称东蕃,有来显相,予一人嘉之。用锡尔宝尊,以宁尔祖考。子子孙孙,其永保
之!”绍兴二年,高丽遣使副来贡,并赐酒食于同文馆。
金国聘使见辞仪。宣和元年,金使李善庆等来,遣直秘阁赵有开偕善庆等报
聘。已而金使复至,用新罗使人礼,引见宣政殿,徽宗临轩受使者书。自后屡遣
使来,帝待之甚厚,时引上殿奏事,赐予不赀,礼遇并用契丹故事。
绍兴三年十二月,宰臣进呈金使李永寿等正旦入见。故事,百官俱入。上曰:
“全盛之时,神京会同,朝廷之尊,百官之富,所以夸示。今暂驻于此。事从简
便。旧日礼数,岂可尽行?无庸俱入。”使人见辞,并赐食于殿门外。八年,金
国遣使副来,就驿议和。诏王伦就驿赐宴。十一年十一月,金国遣审议使来。入
见,时殿陛之仪议犹未决。议者谓“兵卫单弱,则非所以隆国体;欲设仗卫,恐
骇虏情。”乃设黄麾仗千五百人于殿廊,蔽以帟幕,班定彻帷。十二年,扈从徽
宗梓宫、皇太后使副来。十三年十一月,有司言:“贺正旦使初至,于盱眙军赐
宴。未审回程合与不合筵待?”诏内侍省差使臣二员沿路赐御筵,一员于平江府,
一员于镇江府,一员于盱眙军。寻诏:金国贺正旦人使到阙赴宴等坐次,令与宰
臣相对稍南。使副上下马于执政官上下马处。三节人从并于宫门外上下马。立班
则于西班,与宰臣相对立。仍权移西班使相在东壁宰臣之东。十四年正月一日,
宴金国人使于紫宸殿。文臣权侍郎已上、武臣刺史已上赴坐。自后正旦赐宴仿此。
五月,金国始遣贺天申节使来。有司言合照旧例:北使贺生辰圣节使副随宰臣紫
宸殿上寿,进寿酒毕,皇帝、宰臣以下同使副酒三行,教坊作乐,三节人从不赴。
既而三节人从有请,乞随班上寿,诏许之,仍赐酒食。遇贺正,人使朝辞在上辛
祠官致斋之内,仍用乐。二十九年,以皇太后崩,其贺正使副止就驿赐宴。见辞
日,赐茶酒,并不举乐。
大率北使至阙,先遣伴使赐御筵于班荆馆(在赤岸,去府五十里),酒七行。
翌日登舟,至北郭税亭,茶酒毕,上马入余杭门,至都亭驿,赐褥被、钅沙锣等。
明日,临安府书送酒食,阁门官入位,具朝见仪,投朝见榜子。又明日,入见。
伴使至南宫门外下马,北使至隔门内下马。皇帝御紫宸殿,六参官起居。北使见
毕,退赴客省茶酒,遂宴垂拱殿,酒五行,惟从官已上预坐。是日,赐茶器名果。
又明日,赐生饩。见之二日,与伴使偕往天竺烧香,上赐沉香、乳糖、斋筵、酒
果。次至冷泉亭、呼猿洞而归。翌日,赐内中酒果、风药、花饧,赴守岁夜筵,
酒五行,用傀儡。正月朔旦,朝贺礼毕,上遣大臣就驿赐御筵。中使传旨宣劝,
酒九行。三日,客省签赐酒食,内中赐酒果。遂赴浙江亭观潮,酒七行。四日,
赴玉津园燕射,命诸校善射者假管军观察使伴之,上赐弓矢。酒行乐作,伴射官
与大使并射弓,馆伴、副使并射弩。酒九行,退。五日,大宴集英殿,尚书郎、
监察御史已上皆预,学士撰致语。六日,朝辞退,赐袭衣、金带、大银器。临安
府书送赆仪。复遣执政官就驿赐宴。晚赴解换夜筵,伴使与北使皆亲劝酬,且以
衣物为侑。次日,加赐龙凤茶、金镀合。乘马出北阙门登舟,宿赤岸。又次日,
复遣近臣押赐御筵。
自到阙朝见、燕射、朝辞,共赐大使金千四百两,副使金八百八十两,衣各
三袭,金带各三条。都管上节各赐银四十两,中下节各三十两,衣一袭、涂金带
一条。使人到阙筵宴,凡用乐人三百人,百戏军七十人,筑球军三十二人,起立
球门行人三十二人,旗鼓四十人,并下临安府差;相扑一十五人,于御前等子内
差,并前期教习之。
诸国朝贡,其交州、宜州、黎州诸国见辞,并如上仪。惟迓劳宴赉之数,则
有杀焉。其授书皆令有司付之。又有西蕃唃氏、西南诸蕃占城、回鹘、大食、
于阗、三佛齐、邛部川蛮及溪峒之属,或比间数岁入贡。层檀、日本、大理、注
辇、蒲甘、龟兹、佛泥、拂菻、真腊、罗殿、渤泥、邈黎、阇婆、甘眉流诸国入
贡,或一再,或三四,不常至。注辇、三佛齐使者至,以真珠、龙脑、金莲花等
登陛跪散之,谓之“撒殿”。
元祐二年,知颍昌府韩缜言:“交阯小国,其使人将及境,臣尝近弼,难以
抗礼。按元丰中迓以兵官,饯以通判,使副诣府,其犒设令兵官主之。请如故事。
”仍诏所过郡,凡前宰相、执政官知判者亦如之。又诏立回赐于阗国信分物法。
岁遣贡使虽多,止一加赐。又命于阗国使以表章至,则间岁听一入贡,余令于熙、
秦州贸易。
礼部言:“元丰著令,西南五姓蕃,每五年许一贡。今西南蕃泰平军入贡,
期限未及。”诏特许之。学士院言:“诸蕃初入贡者,请令安抚、钤辖、转运等
司体问其国所在远近大小,与见今入贡何国为比,保明闻奏,庶待遇之礼不致失
当。”宣和诏蕃国入贡,令本路验实保明。如涉诈伪,以上书诈不实论。
建炎三年,占城国王遣使进贡,适遇大礼,遂加恩,特授检校少傅,加食邑。
自后明堂郊祀,并仿此。绍兴二年,占城国王遣使贡沉香、犀、象、玳瑁等,答
以绫锦银绢。
建炎四年,南平王薨,差广南西路转运副使尹东玽充吊祭使,赐绢布各五
百匹,羊、酒、寓钱、寓彩、寓金银等,就钦州授其国迎接人,制赠侍中,进封
南越王。封其子为交阯郡王,遇大礼,并加恩如占城国王。淳熙元年,赐“安南
国王”印,铜铸,涂以金。
绍兴七年,三佛齐国乞进章奏赴阙朝见,诏许之。令广东经略司斟量,只许
四十人到阙,进贡南珠、象齿、龙涎、珊瑚、琉璃、香药。诏补保顺慕化大将军、
三佛齐国王,给赐鞍马、衣带、银器。赐使人宴于怀远驿。淳熙五年,再入贡。
计其直二万五千缗,回赐绫锦罗绢等物、银二千五百两。
绍兴三十一年正月,安南献驯象。帝曰:“蛮夷贡方物乃其职,但朕不欲以
异兽劳远人。其令帅臣告谕,自今不必以驯象入贡。”三十二年,孝宗登极,诏
曰:“比年以来,累有外国入贡,太上皇帝冲谦弗受,况朕氵京菲,又何以堪!
自今诸国有欲朝贡者,令所在州军以理谕遣,毋得以闻。”淳祐三年,安南国主
陈日煚来贡,加赐功臣号。十一年,再来贡。景定三年六月,日煚上表贡献,乞
授其位于其子陈威晃。咸淳元年二月,加安南大国王陈日煚功臣,增“安善”二
字;安南国王陈威晃功臣,增“守义”二字,各赐金带、鞍马、衣服。二年,复
上表进贡礼物,赐金五百两,赐帛一百匹,降诏嘉奖。

[发帖际遇]: 林风偷得虚竹身上的美女图卷轴,卖给段誉,得银子银两19。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二十 志第七十三

◎礼二十三(宾礼五 附录)
○群臣上表仪 宰臣赴上仪 朝省集议班位 臣僚上马之制 臣僚呵引之制
群臣上表仪。《通礼》:守宫设次于朝堂,文东武西,相对为首设中书令位
于群臣之北。礼曹掾举表案入,引中书令出,就南面立。礼部郎中取表授中书令,
令即受表入奏。
其礼:凡正、至不受朝,及邦国大庆瑞、上尊号请举行大礼,宰相率文武群
臣暨诸军将校、蕃夷酋长、道释、耆老等诣东上阁门拜表,知表官跪授表于宰臣,
宰臣跪授于阁门使,乃由通进司奏御。凡有答诏,亦拜受于阁门,获可,奏者奉
表称贺。其正、至,枢密使率内班拜表长春殿门外,亦阁门使受之。
又西京留守拜表仪制:留司百官每五日一上表起居,质明,并集长寿寺立班,
置表于案,再拜以遣。其春、秋赐服及大庆瑞并如之。或令分司官赍诣行在,或
止驿付南京留司,约用此制。若巡幸,东京则留司百官亦五日一上表起居,并集
大相国寺。
其制:群臣诣阁拜奏者,首云文武百僚具官臣某等言;常奏御者,止云臣某
言,并称尊号,已有功臣爵邑者具之;状奏者,前后列衔,不称尊号,亦云功臣
爵邑。其外,又有书疏、奏札、榜子之类。
乾德二年,令有司详定表首。太常礼院言:“仆射南省官品第二,太子三师
官品第一,品位虽高,而南省上台为尊,合以仆射充首。若专以品秩为定,则诸
行侍郎品第四,列于诸司三品卿监之上,不可以品序为准。按唐贞元六年诏,每
有庆贺及诸臣上表,并合上公为首,如三公阙,以令、仆行之。中书、门下列贡
章表,则仆射是百僚师长,难同宫僚之例。”诏百官集议。翰林学士陶谷等曰:
“按唐制:上台、东宫并是廷臣,当时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为正宰相。贞观
末,带同中书门下三品者方为宰相。今仆射既非宰相,合在大子三师之下,理固
不疑。若以宫僚非廷臣,既宰相岂当兼领?今若先二品而后一品,升后列而退前
班,紊其等威,事恐非顺。请以太子三师为表首。”窦仪等曰:“东宫三师为表
首,论讨故典,实皆无据。左右仆射当为表首者,其事有六:按《六典》,尚书
为百官之本,今自一品至六品常参官,皆以尚书省官为首,则仆射合为表首,一
也。又唐制,上表无上公,即尚书令仆以下行之,其嗣王合随宗正,若有班位,
合依王品,则嗣王虽一品,不得为表首,二也。仆射位次三公,合为表首,三也。
况仆射为百僚师长,东宫三师非师长之任,四也。晋天福中诏,谢贺上表,上公
行之,如阙,即令仆射行之,五也。立制之班,卑者先入后出,尊者后入先出。
今东宫一品立定,仆射乃入,仆射既退,东宫一品乃出,且在两省之后,六也。”
诏从仪等议,以仆射为表首焉。
宰臣赴上仪。《开元礼》有任官初上相见之仪。宋制:凡牧守赴上,多仍州
府旧礼。台省之制,宰相、亲王、使相正衙谢讫,出文德殿便门至西廊,堂后官、
两省杂事迎参;至中书便门,两省官迎班;升都堂,与送上官对揖(见任侍中、
中书令、同平章事者),降阶,又与送上官对拜讫,分东、西升坐于床。两省杂
事读案,堂后官接案。搢笏顶笔判署,凡三道:一,司天监寿星见;二,开封府
嘉禾合穗;三,澶州黄河清。并判准,始谢送上官,讫,三司使、学士、两省官、
待制、三司副使升堂展贺。百官先班中书门外,上事官降阶,百官入,直省官通
班赞致贺,归后堂,与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宣徽使相见,会食讫,退。
建隆三年,中书、门下言:“准唐天成元年诏故事,藩镇带平章事,合于都
堂视事,刊石以记官族,输礼钱三千贯。近年颇隳曩制。自今藩镇带平章事者,
输礼钱五百千,刻石记岁月。其钱以给两省公用,望举行之。”诏自今宰相及枢
密使兼平章事、侍中、中书令者,输礼钱三百千,藩镇五百千,刻石以记如旧制。
增秩者不再输,旧相复入者输如其数。
乾德二年,置参知政事,就宣徽院赴上,而枢密使、副止上事于本厅。后以
曹彬兼侍中,为枢密使,特令赴中书上事。
大中祥符中,诏自今宰相官至仆射者,并于中书都堂赴上,不带平章事亦令
赴上。有司上仪注,宰相用常仪。仆射本省上日,郎中、员外班迎于都堂门内,
尚书丞、郎于东廊阶上稍近班迎揖,金吾将军升殿展拜贺,礼生赞引,主事读案。
见任中书枢密使相、前任中书门下并不赴,余如宰相之仪。上讫,与本省御史台
四品、两省五品、诸司三品以上会食。
右仆射王旦充玉清昭应宫使,有司按故事,宰相凡有吉庆,百官皆班贺。诏
以未葺攸司,其班贺权罢。旦赴上修宫所,特赐会,丞、郎、三司副使以上悉预。
自是宫观使副上日皆赐会作乐。
天禧初,太保、平章事王旦为太尉。国朝以来,三公不兼宰相,无赴上仪。
特诏有司详定,就尚书省赴上,百官班迎,宰相而下悉集。御史大夫、中丞、知
杂、三院御史皆僚属送上,判案三道。中丞以上,即京府尹、赤县令、诸曹、节
度、刺史、皇城、宫苑使悉集。翰林学士入院日赐设,惟学士、中书舍人赴坐。
又资政、侍读、侍讲、龙图阁学士、直学士兼秘书监并赴上。秘阁及两省五品以
上任三馆学士、判馆、修撰者,皆赐设焉。
朝省集议,前代不载其仪。宋初,刑政典礼之事当集议者,先下诏都省,省
吏以告当议之官,悉集都堂,设左、右丞于堂之东北,南向;御史中丞于堂之西
北,南向;尚书、侍郎于堂东厢,西向;两省侍郎、常侍、给事、谏舍于堂之西
厢,东向;知名表郎官于堂之东南,北向;监议御史于堂之西南,北向。又设左
右司郎中、员外于左、右丞之后,三院御史于中丞之后,郎中、员外于尚书、侍
郎之后,起居、司谏、正言于谏舍之后。如有仆射、御史大夫,即于左右丞,中
丞之前。如更有他官,即诸司三品于侍郎之南,东宫一品于尚书之前,武班二品
于谏舍之南,皆重行异位。卑者先就席。左、右丞升厅,省吏抗声揖群官就坐,
知名表郎官以所议事授所司奉诣左、右丞,左、右丞执卷读讫授中丞、中丞授于
尚书、侍郎,以次读讫,复授知名表郎官。将毕,左、右丞奉笔叩头揖群官,以
一副纸书所议事节署字于下,授四坐。监议御史命吏告云:“所见不同者请不署
字。”以官高者为表首。如止集本省官,坐如常仪,其知名表郎官、监议御史坐
仍北向。惟仆射以上得乘马至都堂,他官虽同平章,事亦止屏外。
明道二年,尚书议庄献、庄懿太后升祔,省官带内外制、兼三司副使承例移
文不赴。
监议御史段少连以为官带近职,一时之选,宜有建明,不当反自高异。乃奏
议事不集以违制论。从之。
集贤校理赵良规言:“国朝故事,令敕仪制,别有学士、知制诰、待制、三
司副使著位,视品与前朝异,固无在朝叙职、入省叙官之说。若全不论职,则后
行员外郎兼学士,在朝立丞、郎上,入省居比、驾下;知制诰、待制入朝与侍郎
同列,入省分厕散郎;员外郎任三司副使、郎中任判官,在三司为参佐,入本省
为正员。所以旧来议事,集尚书省官,带职者不赴。别诏三省悉集,则及大小两
省;内朝官悉集,则及学士、待制、三司副使;更集他官,则诸司三品、武官二
品,各次本司长官。故事,尚书省官带知制诰,中书省奏班簿,是于尚书省、御
史台了不著籍,故有绝曹之语。又凡定学士、舍人、两省著位,除先后入外,若
有升降,皆特禀朝旨,岂有在朝、入省迭为高下?”御史台、礼院详定,久不决。
判礼院冯元等曰:“会议之文,由来非一,或出朝廷别旨,或循官司旧规。
故集本省者,即南省官;集学士、两省、台官者,容有两制、给舍、中丞;集学
士、台省及诸司四品以上者,容有卿、监;集文武百官者,容有诸卫。盖谋事有
小大,集官有等差,率系诏文,乃该余职。少连以太常易名之细,考功覆议之常,
误谓群司普当会席,列为具奏,婴以严科,遂使绝曹清列,还入本行,分局常员,
略无异等。请臣僚拟谥,止集南省官属,或事缘体大,临时敕判,兼召三省、台、
寺,即依旧例。”御史台言:“今尚书省官任两制者,系台省之籍,无坐曹之实。
论职官之言,正为绝曹者设,岂可受禄则系官定奉,议事则绝曹为辞?况王旦、
王化基、赵安仁、晁迥、杜镐、杨亿皆尝预议于尚书省。故相李昉为主客郎中、
知制诰日,屡经都省议事。又议大事,仆射、御史大夫入省,唯仆射至厅下马,
于今行之,所以重本省也。故都堂会议,列状以品,就坐以官,忽此更张,恐非
通理。”
礼官吴育曰:“两奏各有未安。尚书省制度虽崇,亦天子之有司,在朝廷既
殊班列,入有司辄易尊卑,是以朝省为彼我、官职分二事也。两制近职,若有事
议而云绝班不赴,非所以求至当。且知制诰中书省奏班簿,是谓绝班。翰林学士
亦知制诰,不绝班簿。此因循之制,非确据也。纵绝班有例,而绝官无闻,一人
命书,三省连判,而都无所系,止为奉钱,岂命官之礼?今取典故中最明一事,
足以质定。祥符五年仆射上事仪:绝班之官,别头赞引,不与本省官同在迎班。
请凡会议,省官带近职者,别作一行而坐,自为序列,非以相压。若招两制、台
省、诸司、诸卫官毕集,则各从其类,自作一行,书议如其位次。”
诏尚书省议事,应带职官三司副使以上并不赴,如遇集议大事,令赴,别设
坐次。
是岁,紫宸、垂拱殿刊石为百官表位。三司使,内朝班学士右,独立石位;
门外,亦班其上。
熙宁二年,御史台、太常礼院详定臣僚御路上马之制:近上臣僚及北使到阙,
并于御路上行马。中书枢密院执政官、宣徽院、御史中丞、知杂御史、左右金吾、
摄事官清道者,导从呵止依旧式,其三司副使以上亦许出节。正任观察使以上与
合出节臣僚,并许自宣德门外至天汉桥北御路上行马,如从贺出入及宗室内庭诸
宫院车骑,并不在此限。
御史台又言:“旧制:百官台参、辞谢臣僚于朝堂,先赴三院御史幕次,又
赴中丞幕次,得以体按老疾。今止于御史厅一员对拜,不惟有失旧仪,兼恐不能
公共参验。请如旧制朝堂拜揖,遇放常朝,即诣御史台。”已而诏宰臣、亲王、
使相、两府、宣徽使,遇入枢密院门,许至从南第二门外上下马。又诏:宰臣上
马,枢密院次之,诸司又次之,左、右丞上下马处并同两省侍郎。
御史台言:“左丞蒲宗孟、右丞王安礼贺仆射上尚书省,于都堂下马。按左、
右丞上下马于本厅。请付有司推治。”安礼争论上前,以为今日置左、右丞为执
政官,不应有厚薄。左、右丞于都堂上下马自此始。
寻诏执政官退朝上马,宰臣于枢密院,余于隔门外。都堂聚议退,左丞于门
下侍郎厅,右丞于中书侍郎厅。品官诣尚书省上下马依杂压,大中大夫以上就第
一贮廊,监察御史以上就过道,诸六曹尚书、侍郎即大中大夫以上就本厅,监察
御史以上就客位,余并过道门外。
政和朝参臣僚上马次序:俟皇城门开,枢密入,次三省执政官,次一品二品
文臣觕、六曹侍郎、殿中监、开封尹、大司成、侍从官、两省,次百官,御史
台编栏以次入。
其宰相罢政,韩琦以司徒、节度判相州,曾公亮以司空、节度为集禧观使,
王安石以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曹佾以中书令、节度充景灵宫使,
韩绛以观文殿大学士、吏部侍郎知大名府,致仕太师文彦博来朝,其大朝会班位
仪物如之。吴育以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为西太一宫使,大朝会缀中书、门下
班而已。自是,旧相按例重轻以特旨行之。
治平四年,御史台言:“庆历中,有诏详定武臣出节呵引之制:节度使在尚
书下,三节。节度观察留后在诸行侍郎下,两节。观察使在中书舍人下,诸卫大
将军、防御,团练使在大卿监下,内客省使比诸司大卿,景福殿使比将作监,引
进使比庶子,在防御使上,以上各一节。诸州刺史、诸卫将军在少卿监下,宣庆、
四方馆使比少卿,宣政、昭宣、阁门使比司天监少监,诸卫将军上,皇城使以下
诸司使比郎中,客省、引进、阁门副使比员外郎,枢密都承旨在司天少监下、阁
门使上,副都承旨在阁门使下,枢密副承旨、诸房副承旨在诸司使下,以上并两
人呵引。当时已施行矣,而皇祐编敕删去此制,请复举行。”

[发帖际遇]: 林风完成赞美飞天神龙洪安通巨侠的对联一副,得到赏赐银两30。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二十一 志第七十四

◎礼二十四(军礼)
○祃祭 阅武 受降 献俘 田猎 打球 救日伐鼓
祃,师祭也,宜居军礼之首。讲武次之,受降、献俘又次之。田猎以下,亦
各以类附焉。
军前大旗曰牙,师出必祭,谓之祃。后魏出师,又建纛头旗上。太宗征河东,
出京前一日,遣右赞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祃牙;遣著作佐郎李
巨源即北郊望气坛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蜜饼、果,祭北方天王。
咸平中,诏太常礼院定祃仪。所司除地为坛,两壝绕以青绳,张幄帟,置军
牙、六纛位版。版方七寸,厚和三分。祭用刚日,具馔。牲用大牢,以羊豕代。
其币长一丈八尺,军牙以白,六纛以皂。都部署初献,副都部署亚献,部署三献,
皆戎服,清斋一宿。将校陪位。礼毕焚币,衅鼓以一牢。又择日祭马祖、马社。
阅武,仍前代制。太祖、太宗征伐四方,亲讲武事,故不尽用定仪,亦不常
其处。凿讲武池朱明门外以习水战。复筑讲武台城西杨村,秋九月大阅,与从臣
登台观焉。
真宗诏有司择地含辉门外之东武村为广场,冯高为台,台上设屋,构行宫。
其夜三鼓,殿前、侍卫马步诸军分出诸门。诘旦,帝乘马,从官并戎服,赐以窄
袍。至行宫,诸军阵台前,左右相向,步骑交属亘二十里,诸班卫士翼从于后。
有司奏成列,帝升台东向,御戎帐,召从臣坐观之。殿前都指挥使王超执五方旗
以节进退,又于两阵中起候台相望,使人执旗如台上之数以相应。初举黄旗,诸
军旅拜。举赤旗则骑进,举青旗则步进。每旗动则鼓駴士噪,声震百里外,皆
三挑乃退。次举白旗,诸军复再拜,呼万岁。有司奏阵坚而整,士勇而厉,欲再
举,诏止之,遂举黑旗以振旅。军于左者略右阵以还,由台前出西北隅;军于右
者略左阵以还,由台前出西南隅,并凯旋以退。乃召从臣宴,教坊奏乐。回御东
华门,阅诸军还营,钧容奏乐于楼下,复召从臣坐,赐饮。明日,又赐近臣饮于
中书,诸军将校饮于营中,内职饮于军器库,诸班卫士饮于殿门外。
神宗阅左藏库副使幵斌所教牌手于崇政殿,乃命殿前步军司择骁健者依法教
习。自是,营屯及更戍诸军、畿甸三路民兵皆随伎艺召见亲阅焉。凡阅试禁卫、
戍军、民兵,总率第其精觕,赐以金帛;而超等高者,至命为吏选官,其典领
者优加职秩。泾原经略蔡挺肄习诸将军马,点阅周悉,队伍有法,入为枢密副使,
因言于上而引试之。旧以七军营阵校试,而分数不齐,前后牴牾。命校试官采掇
定为八军法。及军法成,颁行诸路。既又定九军法,以一军营阵,即城南好草披
阅之,皆有赏赉。其按阅炮场连弩及便坐日阅召募新军时,令习战如故事。
建炎三年六月,高宗谕辅臣曰:“朕欲亲阅武。”宰臣吕颐浩曰:“方右武
之时,理当如此。祖宗时不忘武备,如凿金明池,益欲习水战。”张浚曰:“祖
宗每上巳游,必命卫士驰射,因而激赏,亦所以讲武也。”帝曰:“朕非久命诸
将各阅所部人马,当召卿等共观,足以知诸将能否。”后以巡幸,不果行。
绍兴五年正月,始御射殿,阅诸班直殿前司诸军指教使臣、亲从宿卫亲兵并
提辖部押亲兵使臣射射。共一千二百六十人,每六十人作一拨。遂诏户部支金千
两,付枢密院激赏库充犒用。三月,御射殿,阅等子赵青等五十人角力,转资,
支赐钱银有差。八月,御射殿,阅广东路经略司解发到韶州士庶子弟陈裕试神臂
弓,特补进武校尉,赐紫罗窄衫、银束带,差充本路经略司指使。十四年十一月,
阅殿前马步军将士艺精者,赏有差。自是,岁以冬月行之,号曰冬教。三十年十
月,御射殿,引三衙统制、同统制、统领、同统领入内射射,诏余合赴内殿教人,
依年例支降例物,令逐司自行按试等第给散(旧例,每岁引三衙官兵教。是日,
止引统制、统领,故有是诏)。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御射殿隔门特坐,引呈
新旧行门射射。
乾道二年十一月,幸候潮门外大教场,次幸白石教场。应从驾臣僚,自祥曦
殿并戎服起居,从驾往回。内管军、御带、环卫官从驾,宰执以下免从。就逐幕
次赐食,俟进晚膳毕,免奏万福,并免茶,从驾还内。二十四日,幸候潮门外大
教场,进早膳,次幸白石教场阅兵。三衙率将佐等导驾诣白石,皇帝登台,三衙
统制、统领官等起居毕,举黄旗,诸军皆三呼万岁拜讫,三衙管军奏报取旨,马
军上马打围教场。举白旗,三司马军首尾相接;举红旗,向台合围,听一金止。
军马各就围地,作圆形排立。射生官兵随鼓声出马射獐兔,一金止。叠金,射生
官兵各归阵队。举黄旗,射生官兵就御台下献所获。帝遂慰劳,赐赉诸将鞍马金
带,以及士卒。诸军欢腾,鼓舞就列。百姓观者如山。时久阴曀,暨帝出郊,云
雾解驳,风日开霁。帝遣谕主管殿前司王琪等曰:“前日之教,师律整严,人无
哗嚣,分合应度,朕甚悦之,皆卿等力也。”琪等曰:“此陛下神武之化,六军
恭谨所致。臣愿得以此为陛下剿绝奸宄。”
四年十月,殿前司言:“相视龙王堂北、江岸以东茅滩一带平地,可作教场。
已修筑将坛,将来三司马步军并各全装,披带衣甲,执色器械,至日,先赴教场
下方营排办,俟驾登台,听金鼓起居毕,依资次变阵教阅。所有圣驾出郊,除禁
卫外,欲于本司入阵马军内摘差护圣马军八百人骑、弓箭、器械,作十六队,于
仪卫前后引从,各分八队,队各五十人,往回沿路,各奏随军鼓笛大乐。及摘差
本司入教阵队内诸军步亲随一千人,并统领将官三员,至日,先赴将台下,各分
左右,于后壁周围留空地三十步,以容禁卫,外作三重环立。”十六日。车驾至
滩上。诸军人马,前一日于教场东列幕宿营。是日,三衙管军与各军统领将佐导
驾乘马至护圣步军大教场亭,更御甲胄至滩上。皇帝登台,三衙起居毕,权主管
殿前司王逵奏三司人马齐,举黄旗,诸军呼拜者三。逵奏请从头教。中军鸣角,
倒门角旗出营,马步军簇队成,收鼓讫。连三鼓,马军上马,步人撮起旗枪。四
鼓举白旗,中军鼓声旗应,变方阵为备敌之形。别高一鼓,步军四向作御敌之势,
且战且前,马军出陈作战斗之势。别高一鼓,各分归地分。五鼓举黄旗,变圆阵
为自环内固之形。如前节次讫。三鼓举赤旗,变锐阵,诸军相属,鱼贯斜列,前
利后张,为冲敌之形。亦依前节次讫。王逵奏人马教绝,取旨。举青旗,变放教
直阵,收鼓讫,一金止。重鼓三,马军下马,步人龊落旗枪,皆应规矩。帝大悦,
犒赏倍之。士卒欢呼谢恩如仪。鸣角声簇队讫,放教拽队。步人分东西引拽,马
军交头于御台下,随队呈试骁锐大刀武艺,继而进呈车炮、火炮、烟枪。及赭山
打围射生,马步军统制官萧鹧巴以所获獐鹿等就御台下进献,人马拽绝。皇帝复
御常服,乘马至车子院,宣唤殿前司拨发官马定远、侯彦昌各赐马一匹,彦昌仍
自准备将特升副将。进御酒,上谓王逵曰:“今日教阅,进止分合,军律整肃,
皆卿之力也。”逵奏:“陛下神武,四海共知。六师军容,孰敢不肃!”时赐酒
俱以十分,逵奏以军马事不敢饮,帝曰:“少饮之。”亲减大半。饮毕,谢恩退。
又宣问主管侍卫马军司李舜举:“今日按阅之兵,比向时所用之师何如?”舜举
奏曰:“今日所治之兵,皆陛下平时躬亲训练,抚以深恩,赐之重赏,忠勇百倍,
非昔日可比。”其仪:皇帝至祥曦殿,行门、禁卫等并戎服迎驾常起居。皇帝至,
知阁门官以下并戎服常起居,讫。皇帝乘马出,从驾官从驾至候潮门外大教场御
幄殿下马,入幄更衣讫,皇帝被金甲出幄,行门、禁卫等迎驾,奏万福。皇帝乘
马至教场台下马,升台入幄。从驾官宰执、亲王、使相、正任知阁、御带、环卫
官升台,于幄殿分东西相向立。管军并令全装衣甲带御器械执骨朵升台,于幄殿
指南面西立,俟入内官喝排立。皇帝出幄,行门、禁卫等迎驾,奏万福。皇帝出,
阁门分引殿前马步三司统制、统领官常起居讫。次三司将佐以下,听鼓声常起居。
次殿帅执骨朵赴御坐前,奏教直阵。俟教阅毕,再赴御坐前奏教圆阵。俟教阅毕,
再赴御坐前奏教锐阵。俟教阅毕,再赴御坐前奏教阅毕,归侍立。内侍传旨与殿
前太尉某,诸军谢恩承旨讫,转与拨发官引三司统制、统领、将佐再拜谢恩讫,
各归本军。皇帝起,入幄更衣讫,皇帝出幄。皇帝坐,舍人引宰执墪后立,
俟进御茶床。舍人赞就坐,宰执躬身应喏讫,直身立,就坐。进第一盏酒,起立
墪后,俟皇帝饮酒讫,舍人赞就坐,躬身应喏讫,直身立。俟宰执酒至,接
盏饮酒讫,盏付殿侍。次舍人赞食,并如仪。至第四盏,传旨宣劝讫,御药传旨
不拜,舍人承旨赞不拜,赞就坐。第五盏宣劝如第四盏仪。酒食毕,举御茶床。
舍人分引宰执于幄殿重行立,御药传旨不拜,舍人承旨讫,揖宰执躬身赞不拜,
各祗候直身立,降踏道归幕次。皇帝起,乘马至车子院下马。皇帝出幄,至车子
院门楼上,出赐亲王酒,再拜谢讫;次赐使相、正任并管军,知阁、御带、环卫
官酒讫;逐班再拜谢,讫,依旧相向立。次亲王执盏进皇帝酒,皇帝饮酒讫,一
班再拜谢,讫;俟皇帝观毕,起,降车子院门楼归幄。亲王以下退,皇帝乘马出
车子院门,行门、禁卫等迎驾,奏万福。皇帝乘马至候潮门外大教场,应从驾官
并戎服乘马从驾回。皇帝乘马入和宁门,至祥曦殿上下马还宫。余仿此。
淳熙四年十二月,大阅于茅滩。十年十一月,大阅于龙山。十六年十月,大
阅于城南大教场。并如上仪。庆元元年十月,以在谅闇,令宰执于大教场教阅。
二年十月,大阅于茅滩。嘉泰二年十二月,幸候潮门外教场大阅。端平二年四月
大阅,以时暑,不及行。
受降献俘。太祖平蜀,孟昶降,诏有司约前代仪制为受降礼。昶至前一日,
设御坐仗卫于崇元殿,如元会仪。至日,大陈马步诸军于天街左右,设昶及其官
属素案席褥于明德门外,表案于横街北。通事舍人引昶及其官属素服纱帽北向序
立。昶跪奉表授阁门使,复位待命。表至御前,侍臣读讫,阁门使承旨出。昶等
俯伏。通事舍人掖昶起,官属亦起,宣制释罪,昶等再拜呼万岁。衣库使导所赐
袭衣、冠带陈于前,昶等又再拜跪受,改服乘马,至升龙门下马,官属至启运门
下马,就次。帝常服升坐,百官先入起居,班立。阁门使引昶等入,舞蹈拜谢。
召昶升殿,阁门使引自东阶升,宣抚使承旨安抚之。昶至御坐前,躬承问讫,还
位,与官属舞蹈出。中书率百官称贺,遂宴近臣及昶于大明殿。
岭南平,刘鋹就擒,诏有司撰献俘礼。鋹至,上御明德门,列仗卫,诸
军、百官常服班楼前。别设献俘位于东西街之南,北向;其将校位于献俘位前,
北上西向。有司率武士系鋹等白练,露布前引。至太庙西南门,鋹等并下马,
入南神门,北向西上立,监将校官次南立。俟告礼毕,于西南门出,乘马押至太
社,如上仪。乃押至楼南御路之西,下马立俟。献俘将校,戎服带刀。摄侍中版
奏中严,百官班定;版奏外办,帝常服御坐。百官舞蹈起居毕,通事舍人引鋹
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
宣制仪。通事舍人跪受露布,转授中书,门下转授摄兵部尚书。次摄刑部尚书诣
楼前跪奏以所献俘付有司。上召鋹诘责,鋹伏地待罪。诏诛其臣龚澄枢等,
特释鋹缚与其弟保兴等罪,仍赐袭衣、冠带、靴笏、器币、鞍马,各服其服列
谢楼下。百官称贺毕,放仗如仪。
南唐平,帝御明德门,露布引李煜及其子弟官属素服待罪。初,有司请如献
刘鋹。帝以煜奉正朔,非若鋹拒命,寝露布弗宣,遣阁门使承制释之。
太宗征太原,刘继元降,帝幸城北,陈兵卫,张乐,宴从臣于城台。继元帅
官属素服台下。遣阁门使宣制释罪,召继元亲劳之。从臣诣行宫称贺。时以在军
中,故不备礼。继元至京师,诏告献太庙。前一日,所司陈设如常告庙仪。告日
黎明,博士引太尉就位,通事舍人引继元西阶下东向立,其官属重行立。赞者赞
太尉再拜讫,博士引就盥爵如常仪,诣东阶解剑脱舄,升第一室进奠,再拜,太
祝跪读祝文讫,又再拜。通事舍人引继元及官属诣室前西阶下北向立,舍人赞云:
“皇帝亲征,收复河东,伪主刘继元及伪命官见。”赞者曰再拜,拜讫退位。次
至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室,皆如第一室。博士引太尉降阶,佩剑纳履复位,
赞者曰再拜,太尉与继元等皆再拜,退。焚祝版于斋坊。继元既命以官,故不称
俘焉。
元符二年,西蕃王拢拶、邈川首领瞎征等降,诏具仪注。以受降日御宣德门,
设诸班直、上四军仗卫,诸军素服陈列。降者各服蕃服以见,审问讫,有旨放罪,
各等第赐首服袍带。百官称贺,而再御紫宸殿赐宴会。哲宗崩,枢密院留拢拶等
西京听旨。诏罢御楼立仗,但引见于后殿。拢拶一班,契丹公主一班,夏国、回
鹘公主次之,瞎征一班,边厮波结并族属次之。应族属首领各从其长,以次起居。
僧尼公主皆蕃服蕃拜。并赐冠服,谢讫,赐酒馔横门外。
政和初,议礼局上《受降仪》。皇帝乘舆升宣德门楼,降舆坐御幄,百官与
降王、蕃官各班楼下,如大礼肆赦仪。东上阁门以红绦袋班齐牌引升楼,楼上东
上阁门官附内侍承旨索扇,扇合,帝即御坐,帘卷。内侍又赞扇开,侍卫如常仪。
诸班亲从并里围降王人等迎驾,自赞常起居。次舍人赞执仪将士常起居。次管干
降王使臣并随行旧蕃官常起居。次礼直官、舍人引百官横行北向,赞者曰拜,在
位官皆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又再拜。班首奏圣躬万福,又再拜退,百官各就东
西位。舍人引降王服本国衣冠诣楼前北向,女妇少西立,僧又少西,尼立于后。
入内省官诣御坐前承旨,传楼上东上阁门官承旨录讫,以红条袋降制楼下,东上
阁门官承旨退。降王以下俯伏,东上阁门官至,令通事舍人掖之起,首领以下皆
起,鞠躬。阁门宣有敕,降王以下再拜,僧尼止躬呼万岁。阁门录敕旨付管干官,
降王等躬听诘问。如有复奏,阁门录讫,仍以红绦袋引升楼。如无复奏,入内省
官诣御坐承旨,传楼上阁门官称有敕放罪讫,舍人赞谢恩,降王以下再拜称万岁,
复序立。入内省官诣御坐承旨,传楼上阁门官称有敕各赐首服袍带。楼下阁门官
承旨引所赐檐床陈于西,舍人宣曰有敕,降王以下再拜鞠躬,舍人称各赐某物,
赐物毕,又再拜称万岁。若赐官、即赞谢再拜,并归次易所赐服。舍人先引降王
以下至授遥郡以上当楼前北向东上立,赞再拜,称万岁,又再拜;次赞服冠帔妇
女再拜。们尼别谢,引还。次赞楼上侍立官称贺再拜,礼直官,舍人分引百官横
行北向立,赞拜讫,班首少前,俯伏跪,称贺,其词中书随事撰述,贺讫,复位。
在位者又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又再拜。东上阁门官进诣楼前承旨,就班首宣曰
有制,赞者曰拜,在位官皆再拜,宣答,其词学士院随事撰述,又赞再拜,三称
万岁,又再拜。楼上枢密院前跪奏,称某官臣某言,礼毕,内侍索扇,扇合帘垂,
帝降坐。内侍赞扇开,所司承旨放仗,楼下鞭鸣,百官再拜退。
开禧三年三月,四川宣抚副使安丙函逆臣吴曦首并违制创造法物、所受金国
加封蜀王诏及金印来献。四月三日,礼部太常寺条具献馘典故,俟逆曦首函至日,
临安府差人防守,殿前司差甲士二百人同大理寺官监引赴都堂审验。奏献太庙、
别庙差近上宗室南班,奏献太社、太稷差侍从官。各前一日赴祠所致斋,至日行
奏献之礼,大理寺、殿前司计会行礼时刻,监引首函设置以俟。奏献礼毕,枭于
市三日,付大理寺藏于库。
端平元年,金亡。四月,京湖制置司以完颜守绪函骨来上,差官奏告宗庙社
稷如仪。
田猎。太祖建隆二年,始校猎于近郊。先出禁军为围场,五坊以鸷禽细犬从。
帝亲射走兔三,从官贡马称贺。其后多以秋冬或正月田于四郊,从官或赐窄袍暖
靴,亲王以下射中者赐以马。
太宗将北征,因阅武猎近郊,以多盗猎狐兔者,命禁之。有卫士夺人獐,当
死,帝曰:“若杀之,后世必谓我重兽而轻人。”特贳其罪。帝常以腊日校猎,
谕从臣曰:“腊日出狩,以顺时令,缓辔从禽,是非荒也。”回幸讲武台,张乐,
赐群臣饮。其后,猎西郊,亲射走兔五。诏以古者蒐狩,以所获之禽荐享宗庙,
而其礼久废,今可复之。遂为定式。帝雅不好弋猎,诏除有司行礼外,罢近甸游
畋,五坊所畜鹰犬并放之,诸州不得以鹰来献。已而定难军节度使赵保忠献鹘一,
号“海东青”,诏还赐之。腊日,但命诸王略畋近郊,而五坊之职废矣。
真宗复诏教骏所养鹰鹘量留十余,以备诸王从时展礼。禁围草地,许民耕牧。
至仁宗时,言者言校猎之制所以顺时令、调戎事,请修此礼。于是诏枢密院
奏定制度。猎日五鼓,帝御内东门,赐从官酒三行,奏钧容乐,幸琼林苑门,赐
从官食。遂猎于杨村,宴于幄殿,奏教坊乐。遣使以所获驰荐太庙。既而召父老
临问,赐以饮食茶绢,及五坊军士银绢有差。宰相贾昌朝等曰:“陛下暂幸近郊,
顺时田猎,取鲜杀而登庙俎,所以昭孝德也;即高原而阅军实,所以讲武事也;
问耆老而秩饫,所以养老也;劳田夫而赐惠,所以劝农也。乘舆一出,而四美皆
具。伏望宣付史馆。”从之。明年,复猎于城南东韩村。自玉津园去辇乘马,分
骑士数千为左右翼,节以鼓旗。合围场径十余里,部队相应。帝按辔中道,亲挟
弓矢,屡获禽焉。是时,道傍居人或畜狐兔凫雉驱场中。帝谓田猎以训武事,非
专所获也,悉纵之。免围内民田一岁租,仍召父老劳问。其后以谏者多,罢猎近
甸。自是,终靖康不复讲。
打球,本军中戏。太宗令有司详定其仪。三月,会鞠大明殿。有司除地,竖
木东西为球门,高丈余,首刻金龙,下施石莲华坐,加以采缋。左右分朋主之,
以承旨二人守门,卫士二人持小红旗唱筹,御龙官锦绣衣持哥舒棒,周卫球场。
殿阶下,东西建日月旗。教坊设龟兹部鼓乐于两廊,鼓各五。又于东西球门旗下
各设鼓五。阁门豫定分朋状取裁。亲王、近臣、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驸
马都尉、诸司使副使、供奉官、殿直悉预。其两朋官,宗室、节度以下服异色绣
衣,左朋黄衤兰;右朋紫衤兰打球供奉官左朋服紫绣,右朋服绯绣,乌皮靴,冠
以华插脚折上巾。天厩院供驯习马并鞍勒。帝乘马出,教坊大合《凉州曲》,诸
司使以下前导,从臣奉迎。既御殿,群臣谢,宣召以次上马,马皆结尾,分朋自
两厢入,序立于西厢。帝乘马当庭西南驻。内侍发金合,出朱漆球掷殿前。通事
舍人奏云:御朋打东门。帝击球,教坊作乐奏鼓。球既度,飐旗、呜钲、止鼓。
帝回马,从臣奉觞上寿,贡物以贺。赐酒,即列拜,饮毕上马。帝再击之,始命
诸王大臣驰马争击。旗下擂鼓。将及门,逐厢急鼓。球度,杀鼓三通。球门两旁
置绣旗二十四,而设虚架于殿东西阶下。每朋得筹,既插一旗架上以识之。帝得
筹,乐少止,从官呼万岁。群臣得筹则唱好,得筹者下马称谢。凡三筹毕,乃御
殿召从臣饮。又有步击者、乘驴骡击者,时令供奉者朋戏以为乐云。
救日伐鼓。建隆元年,司天监言日食五月朔,请掩藏戈兵铠胄。事下有司,
有司请皇帝避正殿,素服,百官各守本司,遣官用牲太社如故事。景德四年五月
朔,日食。上避正殿不视事。
至和元年四月朔,日食,既内降德音:改元,易服,避正殿,减膳。百官诣
东上阁门拜表请御正殿,复常膳。三表乃从。至日,遣官祀太社,而阴雨以雷,
至申,乃见食,九分之余。百官称贺。先是皇祐初,以日食三朝不受贺,百官拜
表。嘉祐四年,诏正旦日食毋拜表,自十二月二十一日不御前殿,减常膳,宴辽
使罢作乐。至日,仍遣官祀太社。百官三表,乃御正殿,复膳。六年六月朔日食,
诏礼官验详典故。皇帝素服,不御正殿,毋视事,百官废务守司。合朔前二日,
郊社令及门仆守四门,巡门监察鼓吹令率工人如方色执麾斿,分置四门屋下。龙
蛇鼓随设于左东门者立北塾南面,南门者立东塾西面,西门者立南塾北面,北门
者立西塾东面。队正一人执刀,率卫士五人执五兵之器,立鼓外。矛处东,戟处
南,斧钺在西,槊在北。郊社令立于坛,四隅萦朱丝绳三匝。又于北设黄麾,
龙蛇鼓一次之,弓一、矢四次之。诸兵鼓俱静立,俟司天监告日有变,工举麾,
乃伐鼓;祭告官行事,太祝读文,其词以责阴助阳之意。司天官称止,乃罢鼓。
如雾晦不见,即不伐鼓,自是,日有食之,皆如其制。
治平四年,诏:“古者日食,百司守职,盖所以祗天戒而备非常,今独阙之,
甚非王者小心寅畏之道。可令中书议举行。”熙宁六年四月朔,日食,诏易服、
避殿、减膳如故事。降天下死刑,释流以下罪。
政和上《合朔伐鼓仪》:有司陈设太社玉币笾豆如仪。社之四门,及坛下近
北,各置鼓一,并植麾斿,各依其方色。坛下立黄麾,麾杠十尺,斿八尺。祭告
日,于时前,太官令帅其属实馔具毕,光禄卿点视;次引监察御史、奉礼郎、太
祝、太官令先入就位,次引告官就位,皆再拜;次引御史、奉礼郎、太祝升,就
位。太官令就酌尊所,告官盥洗,诣太社三上香,奠币玉,再拜复位。少顷,引
告官再盥洗,执爵三祭酒,奠爵,俯伏兴,少立,引太祝诣神位前跪读祝文。告
官再拜退,伐鼓。其日时前,太史官一员立坛下视日。鼓吹令率工十人,如色服
分立鼓左右以俟。太史称日有变,工齐伐鼓。明复,太史称止,乃罢鼓。其日废
务,而百司各守其职如旧仪。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4-5-3 07: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