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

 找回密码
 我要成为铁血侠客
搜索
楼主: 林风

魏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肃宗正光元年十一月辛未,西北赤气竟天畔,似火气。京师不见,凉州以闻。
三年九月甲辰夜,西北有赤气似火焰,东西一匹余。北镇反乱之征。
五年五月癸酉申时,北有赤气,东西竟天,如火焰。
庄帝永安三年十一月己丑,有赤气如雾,从显阳殿阶西南角斜属步廊,高一
丈许,连地如绛纱幔,自未至戌不灭。帝见而恶之,终有幽崩之祸。
孝静天平三年正月己亥戌时,东方有赤气,可三丈余,三食顷而灭。
青眚
庄帝永安三年六月甲子申时,辰地有青气,广四尺,东头缘山,西北引,至
天半止。西北戌地有黑赤黄云,如山峰,头有青气,广四尺许,东南引。至天半,
二气相接。东南气前散,西北气后灭。亦帝执崩之征也。
夜妖
班固说:夜妖者,云风并起而杳冥,故与常风同象也。温而风,则生螟螣之
孽。
世宗正始元年六月乙已,晦。
八月甲辰,昼晦。
人瑑
刘歆说:貌之不恭,是谓不肃。上嫚下暴,则阴气胜,水伤百谷,衣食不足,
奸宄并作,故其极恶也。一曰,民多被刑,貌丑恶也。班固以为六畜谓之祸,言
其著也;及人,谓之瑑瑑,病貌,言寝深也。
太宗永兴三年,民乌兰喉下生骨,状如羊角,长一尺余。
高祖太和十六年五月,尚书李冲奏:“定州中山郡毋极县民李班虎女献容以
去年九月二十日右手大拇指甲下生毛九茎,至十月二十日长一尺二寸。”
肃宗熙平二年十一月己未,并州表送祁县民韩僧真女令姬从母右肋而生。灵
太后令付掖庭。
正光元年五月戊戌,南兖州下蔡郡有大人迹,见行七步,迹长一尺八寸,广
七寸五分。
高祖延兴三年秋,秀容郡妇人一产四男,四产十六男。
庄帝永安三年十一月丁卯,京师民家妻产男,一头、二身、四手、四脚、三
耳。
太和十六年十一月乙亥,高祖与沙门道登幸侍中省。日入六鼓,见一鬼衣黄
褶裤,当户欲入。帝以为人,叱之而退。问诸左右,咸言不见,唯帝与道登见之。
显祖皇兴二年十月,豫州疫,民死十四五万。
世宗永平三年四月,平阳之禽昌、襄陵二县大疫,自正月至是月,死者二千
七百三十人。
金沴
太和十九年六月,徐州表言丈八铜像汗流于地。
永安、普泰、永熙中京师平等寺定光金像每流汗,国有事变,时咸畏异之。
永安三年二月,京师民家有二铜像,各长尺余,一颐下生白毫四,一颊傍生
黑毛一。
龙蛇之孽
《洪范论》曰:龙,鳞虫也,生于水。云亦水之象,阴气盛,故其象至也,
人君下悖人伦,上乱天道,必有篡杀之祸。
世祖神?三年三月,有白龙二见于京师家人井中。
真君六年二月丙辰,有白龙见于京师家人井中。龙,神物也,而屈于井中,
皆世祖暴崩之征也。
肃宗正光元年八月,有黑龙如狗,南走至宣阳门,跃而上,穿门楼下而出。
魏衰之征也。
庄帝永安二年,晋阳龙见于井中,久不去。庄帝暴崩晋阳之征也。
前废帝普泰元年四月甲寅,有龙迹自宣阳门西出,复入城。乙卯,群臣入贺,
帝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但当君臣上下,克己为治,未足恃此
为庆。”
马祸
《洪范论》曰:马者,兵象也,将有寇戎之事,故马为怪也。
肃宗熙平二年十一月辛未,恒州送马驹,肉尾长一尺,騣处不生毛。
正光元年九月,沃野镇官马为虫入耳,死者十四五。虫似螝,长五寸已下,
大如箸。
牛祸
《洪范论》:《易》曰“坤为牛”,坤,土也,土气乱则牛为怪,一曰牛祸。
其象,宗庙将灭。一曰,转输烦则牛生祸。
世宗景明二年五月,冀州上言长乐郡牛生犊,一头、二面、二口、三目、三
耳。
羊祸
《洪范论》曰:君不明,失政之所致。
高祖太和二十三年三月,肆州上言阳曲县羊生羔,一头,二身,一牝,一牡,
三耳,八足。寻高祖崩,六辅专事。
世宗正始元年七月,鄯善镇送羊羔,一头、两身、八脚。
二年正月,鄯善镇送八脚羊。
延昌四年五月,薄骨律镇上言:羊羔一头、六足、两尾。
豕祸
京房《传》曰:凡妖象其类足多者,所任邪也。京房《易》:妖曰豕生人头
豕身者,邑且乱亡。
高祖延兴元年九月,有司奏豫州刺史、临淮公王让表,有猪生子,一头、二
身、八足。
世宗景明四年九月,梁州上言,犬豕交。
正始四年八月,京师猪生子,一头、四耳、两身、八足。
延昌四年七月,徐州上言阳平戍猪生子,头面似人,顶有肉髻,体无毛。灵
太后、幼主倾覆之征也。
鸡祸
《洪范论》曰:京房《传》曰:鸡小畜,犹小臣也。角者,兵之象,在上,
君之威也。此小臣执事者将秉君之威以生乱,不治之害。
高祖太和元年夏五月,有司奏京师有雌鸡二,头上生冠如角,与众鸡异。是
时文明太后临朝,信用群小之征。
世宗正始元年四月,河南有鸡雏,四足四翼。语在《崔光传》。
八月,司州上言:河内民席众家鸡雏,近尾上复有一头,口目具。二头皆从
颈后各有二翼,二足旁行。是时世宗颇任群小,更有朋党,邪佞干政之验。
延昌四年十二月,洛州上言魏兴太守常矫家黄雌鸡,头上肉角大如枣,长寸
三分,角上生聚毛,长寸半。
肃宗正光元年正月,虎贲中郎将兰兜家鸡雄、雌二,各头上生两角,其毛杂
色,上耸过冠。时灵太后临朝专政。
羽虫之孽
《洪范论》曰:视不明,听不聪之罚也。
太宗泰常三年十一月,京师获白枭。
肃宗正光二年八月己卯,获秃鹙鸟于殿内。
孝昌二年四月,民有送死鸭雏,一头、两身、四足、四翅、两尾。
孝静天平二年三月,雄雉飞入尚书省,殿中获之。
蝗虫螟
《洪范论》曰:刑罚暴虐,取利于下;贪饕无厌,以兴师动众;取邑治城,
而失众心,则虫为害矣。
高祖太和五年七月,敦煌镇蝗,秋稼略尽。
六年七月,青、雍二州虸蚄害稼。
八月,徐、东徐、兖、济、平、豫、光七州,平原、枋头、广阿、临济四镇,
蝗害稼。
七年四月,相、豫二州蝗害稼。
八年三月,冀、州、相三州虸蚄害稼。
四月,济、光、幽、肆、雍、齐、平七州蝗。
六月乙已,相、齐、光、青四州虸蚄害稼。
十六年十月癸巳,枹罕镇蝗,害稼。
世宗景明元年五月,青、齐、徐、兖、光、南青六州虸蚄害稼。
四年三月壬午,河州大螟,二麦无遗。
五月,光州虸蚄害稼。
六月,河州大蝗。
七月,东莱郡虸蚄害稼。
正始元年六月,夏、司二州蝗害稼。
四年四月,青州步屈虫害枣花。
八月,泾州黄鼠、蝗虫、班虫,河州虸蚄、班虫,凉州、司州恒农郡蝗
虫并为灾。
永平元年六月己已,凉州蝗害稼。
五年五月,青州步屈虫害枣花。
七月,蝗虫,京师虸蚄。
八月,青、齐、光三州虸蚄害稼,三分食二。
肃宗熙平元年六月,青、齐、光、南青四州虸蚄害稼。
显祖天安元年六月,兖州有黑蚁与赤蚁交斗,长六十步,广四寸,赤蚁断头
而死。黑主北,赤主南。十一月,刘彧兖州刺史毕众敬遣使内属,诏镇南大将军
尉元纳之,大破贼将周凯等。
高祖太和十年七月,并州治中张万寿表:建兴濩泽县民贾日成以去四月中养
蚕,有丝网成幕,中有卷物似绢带,长四尺,广三寸,薄上复得黄茧二,状如履
形。
世宗正始二年三月,徐州蚕蛾吃人,尫残者一百一十余人,死者二十二人。
毛虫之孽
谓变常而为异也。
太祖登国中,河南有虎七,卧于河侧,三月乃去。后一年,蚍蜉、白鹿尽渡
河北。后一年,河水赤如血。此卫辰灭亡之应。及诛其族类,悉投之河中,其地
遂空。
孝静元象元年正月,有狼入城,至硖石,曹(疑)获之。
武定五年十二月,北城铜爵台上获豹一。
高祖太和元年五月辛亥,有狐魅截人发,时文,明太后临朝,行多不正之征
也。
肃宗熙平二年,自春,京师有狐魅截人发,人相惊恐。六月壬辰,灵太后召
诸截发者,使崇训卫尉刘腾鞭之于千秋门外,事同太和也。
《瑞图》:外镇王公、刺史、二千石、令长酷暴百姓,人民怨嗟,则白鼠至。
太宗永兴三年二月,京师民赵温家有白鼠,以献。
三年春,于北苑获白鼠一,寻死。割之,腹中有三子,尽白。
四年三月,上幸西宫,获白鼠一。
八月,御府民张安获白鼠一。
神瑞二年五月,帝猎于榼仑山,获白鼠一;平城获白鼠三。六月,平城获白
鼠二。
八月,豫章王夔获白鼠一。
泰常元年十一月,京师民获白<鼠虫>一以献。
二年六月,中山获白鼠二。
三年三月,京师获白鼠一。
十一月,京师获白鼠一。
世祖始光三年八月,相州魏郡获白鼠。
太延元年八月,雁门献白鼠。
高祖太和二十三年八月,京师获白鼠。
世宗景明四年五月,京师获白鼠。
正始元年六月,京师获白鼠。
肃宗熙平元年四月,肆州表送白鼠。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二下 志第十八

◎灵征八下
魏氏世居幽朔,至献帝世,有神人言应南迁,于是传位于子圣武帝,命令南
徙,山谷阻绝,仍欲止焉。复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积年乃
出。始居匈奴之故地。
高祖延兴元年十一月,肆州秀容民获麟以献。王者不刳胎剖卵则至。
世祖神?三年七月,冀州献白龟。王者不私人以官,尊耆任旧,无偏党之应。
高祖兴安二年六月,营州送大龟。
高祖延兴元年十二月,徐州竹邑戍士邢德于彭城南一百二十里,得蓍一株,
四十九枝,下掘得大龟献之。诏曰:“龟蓍与经文相合,所谓灵物也。德可赐爵
五等。”
三年六月,京师获大龟。
肃宗神龟元年二月,获龟于九龙殿灵芝池,大赦改元。
孝静武定三年十月,有司奏南兖州陈留郡民贾兴达于家庭得毛龟一。
天平四年八月,有巨象至于南兖州,砀郡民陈天爱以告,送京师,大赦改年。
王者自养有节则至。
高祖太和二年十一月,徐州献黑狐。周成王时,治致太平而黑狐见。
三年五月,获白狐王者仁智则至。
六月,抚冥获白狐以献。
八年六月,徐州获黑狐以献。
十年三月,冀州获九尾狐以献。王者六合一统则见。周文王时,东夷归之。
曰,王者不倾于色则至德至,鸟兽亦至。
十一年十一月,冀州获九尾狐以献。
二十三年正月,司州、河州各献白狐狸。
十九年六月,司州平阳郡获白狐以献。
世宗景明三年二月,河州献白狐。
永平三年十月,白狐见于汲郡。
延昌四年四月,兖州献白狐。
九月,相州献白狐。
闰月,汾州献白狐二。
肃宗正光二年三月,南青州献白狐二。
三年六月,平阳郡献白狐。
八月,光州献九尾狐。
四年五月,平阳郡献白狐。
孝静天平四年四月,西兖州献白狐;七月,光州献九尾狐。
元象元年四月,光州献九尾狐。
二年二月,光州献九尾狐。
兴和三年五月,司州献九尾狐。
十二月,魏郡献白狐。
四年四月,瀛州献白狐二。
武定元年七月,幽州获白狐,以献上。
三年七月,瀛州献白狐,二牡一牝。
九月,西兖州献白狐。
太和二年十一月辛未,泰州献五色狗。
三年三月,齐州献五色狗,其五色如画。
太祖天兴四年五月,魏郡斥丘县获白鹿。王者惠及下则至。
太宗永兴四年九月,建兴郡献白鹿。
世祖神?元年二月,定州获白?,白?鹿又见于乐陵,因以改元。
三年二月,白鹿见于代郡倒刺山。
太延四年十二月,相州献白鹿。
真君八年五月,洛州送白鹿。
高宗太安二年十月,白鹿见于京师西苑。
高祖承明元年六月,秦州献白鹿。
太和元年正月,白鹿见于秦州。
三月,白鹿见于青州。
四年正月,南豫州献白鹿。
十九年七月,司州获白鹿、麑以献。
二十年六月,司州献白鹿。
世宗景明元年四月,荆州献白鹿。
永平四年八月,平州献白鹿。
延昌二年五月,齐州献白鹿。
四年六月,司州献白鹿。
肃宗熙平元年五月,济州献白鹿。
二年五月,司州献白鹿。
神龟二年六月,徐州献白鹿。
孝静元象元年六月,齐献武王获白鹿以献。
武定元年六月,兖州献白鹿。
太祖登国六年十二月,上猎,亲获鹿一角。召问群臣,皆曰:“鹿当二角,
今一,是诸国将并之应也。”
高祖太和三年三月,肆州献一角鹿。
神龟元年七月,徐州献一角鹿。
世宗正始二年九月,后军将军尔朱新兴献一角兽。天下平一则至。
肃宗熙平元年十一月,肆州献一角兽。
神龟二年九月,徐州献一角兽。
高宗太安三年三月,有白狼一,见于太平郡。议者曰:“古今瑞应多矣,然
白狼见于成汤之世,故殷道用兴,太平嘉名也。又先帝本封之国而白狼见焉,无
穷之征也。周宣王得之而犬戎服。
太宗永兴四年十二月,章安子封懿献白獐。王者刑罚理则至。
高祖太和二年十二月,怀州献白獐。
三年五月,白獐见于豫州。
二十三年正月,华州献白獐。
肃宗熙平二年三月,徐州献白獐。
神龟二年七月,徐州献白獐。
孝静武定七年七月,瀛州献白獐。
高祖太和七年六月,青州献三足乌。王者慈孝天地则至。
十三年十一月,荥阳献三足乌。
十四年六月,怀州献三足乌。
十五年闰月,济州献三足乌。
十七年五月,冀州献三足乌。
二十年六月,豫州献三足乌。
二十三年六月,冀州献三足乌。
世宗景明元年五月,徐州献三足乌。
三年二月,豫州献三足乌。
四年六月,幽州献四足乌。
正始元年二月,冀州献三足乌。
五月,幽州献三足乌。
是月,相州献三足乌。
六月,定州献三足乌。
二年五月,肆州献三足乌。
三年三月,豫州献三足乌。
是月,豫州又献三足乌。
永平元年四月,豫州献三足乌。
延昌三年二月,冀州献三足乌。
肃宗熙平元年四月,汲郡献三足乌。
二年四月,东郡献三足乌。
是月,豫州献三足乌。南兖州又献三足乌。
神龟元年八月,雍州献三足乌。
二年五月,颍川郡献三足乌。
正光元年四月,济州献三足乌。
是月,济州又献三足乌。
二年闰月,东郡献三足乌。
三年五月,东郡献三足乌。颍川郡许昌献三足乌。肆州献三足乌。
六月,冀州献三足乌。
四年六月,瀛州献三足乌。
出帝太昌元年五月,齐献武王获三足乌以献。
孝静元象二年四月,京师获三足乌。
武定三年五月,瀛州献三足乌。
四年四月,颍州献三足乌。
五月,颍州又献三足乌。
高祖太和二年七月,白乌见于凉州。王者宗庙肃敬则至。
九月,白乌见于京师。
三年五月,白乌见于豫州。
九月,白乌见于秦州。
十七年六月,兖州献白乌。
二十三年十二月,司州献白乌。
世宗正始二年五月,司州献白乌。
三年九月,颍川君献白乌。
四年七月,颍川又献白乌。
永平元年四月,颍川献白乌。
延昌二年八月,平阳郡献白乌。
三年六月,冀州献白乌。
肃宗正光元年十月,幽州献白乌。
孝静天平二年七月,齐献武王获白乌以献。
元象元年五月,冀州获白乌。
二年八月,徐州表:“济阴郡厅事前槐树,乌巢于上,乌母死,有鹊衔食哺
乌儿,不失其时,并皆长大。”赏太守帛十匹。
兴和四年四月,魏郡贵乡县获白乌雏。
五月,京师获白乌。是月,阳夏郡献白乌。
七月,北豫州献白乌。
十月,瀛州献白乌。
武定元年六月,东郡民献白乌。
三年五月,北豫州献白乌。
是月,广宗郡献白乌。颍州又献白乌。
六月,沧州献白乌。
四年四月,梁州献白乌。
五月,济州献白乌。
八月,阳夏郡献白乌。
高祖太和二年二月,凉州献赤乌。周武王时衔麦至而克殷。
肃宗熙平元年二月,赤乌见肆州秀容郡。
神龟元年四月,赤乌见并州之晋阳县。
世宗景明二年十二月,南青州献苍乌。君修行孝慈,万姓不好杀生则至。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始二年五月,雍州献苍乌。
六月,雍州又献苍乌。
永平二年四月,河内献苍乌。
肃宗熙平元年六月,冀州献苍乌。
前废帝普泰元年五月,河内献苍乌。
孝静兴和四年五月,济州献苍乌。
七月,瀛州又献苍乌。
武定元年四月,兖州献苍乌。
五月,济州又献苍乌。
二年五月,京师获苍乌。
三年六月,京师获苍乌。
十月,光州献苍乌。
高祖延兴二年四月,幽州献白鹊。
四年九月,白鹊见于中山。
承明元年八月,定、冀二州俱献白鹊。
十一月,定州又献白鹊。
太和二年十一月,洛州献白鹊。
肃宗熙平元年正月,定州献白鹊。
正光四年正月,京师获白鹊。
孝静兴平二年五月,京师获白鹊。
武定二年七月,林虑献白鹊。
三年六月,京师获白鹊。
世祖太平真君二年七月,天有黄光洞照。议者佥谓荣光也。
高宗兴光元年二月,有云五色。所谓景云,太平之应也。
景明二年六月,有云五色,见于申酉之间。
出帝太昌元年六月,日初出,有大黄气成抱。
世祖始光四年六月,甘露降于太学。王者德至,天和气盛则降。又王者敬老,
则柏受甘露。王者尊贤爱老,不失细微,则竹苇受。
神?元年二月,甘露降于范阳郡。
二年四月,甘露降于邺。
六月,甘露降于平城宫。
三年三月,甘露降于邺。
四年五月,甘露降于河西。
太平真君元年四月,甘露降于平原郡。
高宗太安二年七月,甘露降于常山郡。
和平二年七月,甘露降于京师。
世宗景明三年八月,甘露降于青州新城县。
永平元年十月,甘露降于青州益都县。
延昌二年九月,甘露降于齐州清河郡。
三年十月,齐州上言甘露降。
四年七月,甘露降于京师。
肃宗正光三年十月,甘露降华林园柏树。
四年八月,甘露降显美县。
孝静元象二年三月,甘露降于京师。
武定五年十月,甘露降齐文襄王第门柳树。
六年三月,甘露降于京师。
四月,太山郡上言甘露降。
太祖天兴二年七月,获嘉禾于平城县,异茎同颖。
八月,广宁送嘉禾一茎十一穗;平城南十里郊嘉禾一茎九穗,告于宗庙。
太宗永兴二年十月,嘉禾生于清河郡。
太常三年八月,嘉禾生于勃海郡东光县。
世祖神?二年七月,嘉禾生于魏郡安阳县,三本同颖。
高祖承明元年八月,齐州献嘉禾。
太和三年九月,齐州献嘉禾。
五年八月,常山献嘉禾。
七年八月,定州献嘉禾。
世宗景明元年七月,齐州献嘉禾。
三年七月,齐州献嘉禾。
四年八月,冀州献嘉禾。
正始元年八月,济州献嘉禾。
二年六月,齐州献嘉禾。七月,鲁阳郡献嘉禾。八月,司州献嘉禾。
三年七月,冀州献嘉禾。
永平三年八月,荥阳献嘉禾。
肃宗熙平二年八月,幽州献嘉禾,三本同穗。
正光二年七月,朔州献嘉禾。
三年八月,肆州献嘉禾,一根生六穗。
孝静天平三年七月,魏郡献嘉禾。
四年八月,并州献嘉禾。
是月,京师又获嘉禾。虞曹郎中司马仲璨又献嘉禾,一茎五穗。
元象元年八月,东雍州献嘉禾。
兴和三年八月,南青州献嘉禾。
四年八月,京师再获嘉禾。
武定二年八月,京师获嘉禾。
三年八月,并州献嘉禾。
高祖太和三年十月,徐州献嘉瓠,一蒂两实。
太祖天兴二年七月,并州献白兔一,王者敬耆老则见。
三年五月,车驾车巡,幸广宁,有白兔见于乘舆前,获之。
四年正月,并州献白兔。
太宗永兴三年,上猎于西山,获白兔。
八月,京师获白兔。
泰常元年十一月,定州安平县献白兔。
二年六月,京师获白兔。
三年六月,顿丘郡获白兔。
世祖始光三年五月,洛州献黑兔。
神?元年九月,章武郡献白兔。
四年二月,渤海郡献白兔。
真君七年二月,青州献白兔二。
高宗和平三年十月,云中获白兔。
四年闰月,邺县获白兔。
高祖延兴五年四月,白兔见于代郡。
承明元年八月,白兔见于云中。
太和元年六月,雍州周城县献白兔。
三年三月,吐京镇献白兔。
八年六月,徐州献白兔。
十八年十月,瀛州献白兔。
二十年七月,汲郡献黑兔。
七月,京师获白兔。
二十三年,获黑兔。
世宗景明元年十一月,河州献白兔。
三年四月,颍川郡献白兔。
八月,河内郡献白兔。
四年六月,河内郡南白兔。
七月,夏州献黑兔。
正始元年三月,河南郡献黑色。
四月,鲁阳郡献白兔。
二年八月,东郡献白兔。
九月,河内郡献黑兔。
是月,肆州献白兔,东郡又献白兔。
三年七月,薄骨律镇献白兔。
九月,肆州献白兔。
四年四月,河内郡献白兔。
永平元年四月,济州献白兔。
五月,河内献黑兔。
十月,乐安郡获白兔。
二年二月,相州献白兔。
延昌三年七月,豫州献白兔。
四年三月,河南献白兔。
八月,河南又献白兔。
九月,河内又献白兔。
肃宗熙平二年四月,豫州献白兔。
五月,东郡献白兔。
六月,京师获白兔。
十一月,鄯善镇献白兔。
神龟元年六月,京师获黑兔。
二年八月,正平郡献白兔。
九月,正平郡又献白兔。
十月,京师获黑兔。
正光元年正月,徐州献白兔。
五月,冀州献白兔。
三年五月,徐州献白兔二。
是月,冀州献白兔。
孝静天平二年八月,光州献白兔。
四年十月,光州献白兔。
元象元年五月,徐州获白兔。
六月,齐献武王获白兔以献。
是月,濮阳郡献白兔。
兴和二年四月,徐州献白兔。
六月,京师获白兔。
四年正月,光州献白兔。
武定元年三月,瀛州献白兔。
(阙字)月,汲郡献白兔。
六年十一月,武平镇献白兔。
太祖天兴五年八月,上曜军览谷,见白燕一。
太宗永兴三年六月,京师获白燕。
四年闰月,京师又获白燕。
泰常二年六月,京师获白燕。
高祖太和二年三月,白燕见于并州。
八年四月,白燕集于京师。
是月,代郡获白燕。
二十三年八月,荆州献白燕。
闰月,正平郡献白燕。
世宗景明三年六月,泾州献白燕。
肃宗熙平元年七月,京师获白燕。
孝静元象元年八月,西中府献白燕。
兴和二年三月,京师获白燕。
武定三年六月,北豫州献白燕。
太宗泰常八年五月,雁门献白雀。王者爵禄均则白雀至。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祖神?元年九月,沧水郡献白雀。
十月,魏都献白雀。
真君八年五月,雁门郡献白雀。
高祖延兴二年二月,白雀见于扶风郡。
三年五月,白雀见于代郡。
四年正月,青州献白雀。
太和三年五月,白雀见于豫州。
十三年正月,清河武城县献白雀。
世宗景明三年六月,荥阳郡献白雀。
十月,薄骨律镇献白雀。
四年三月,敦煌镇献白雀。
五月,京师获白雀。
六月,恒农郡献白雀。
七月,京师获白雀。
正始二年七月,薄骨律镇献白雀。
三年四月,获白雀于京师。
十月,河州献白雀。
十二月,雍州献白雀。
四年二月,豫州献白雀。
永平三年七月,京师获白雀。
延昌三年七月,河南郡获白雀。
十一月,秦州献白雀。
四年五月,荥阳献白雀。
八月,秦州献白雀。
是月,青州献白雀。
是月,恒州献白雀。
是月,洛阳获白雀。
十一月,荆州献白雀。
肃宗熙平元年四月,京师再获白雀。
七月,宫中获白雀。
二年四月,华州献白雀。
六月,相州献白雀。
是月,薄骨律镇献白雀。
七月,京师获白雀。
八月,薄骨律镇又献白雀。
是月,京师获白雀。
十一月,京师获白雀。
神龟元年五月京师获白雀。
六月京师获白雀二。
八月薄骨律镇献白雀。
三年五月徐州献白雀。
是月,京师获白雀。
三年七月,京师又获白雀。
正光元年六月,京师获白雀。
二年六月,光州献白雀。
三年四月,京师获白雀。
六月,荥阳郡献白雀。
八月,济州献白雀。
是月,光州献白雀。
九月,白雀见舍人省。
四年六月,京师获白雀。
七月,京师获白雀。
出帝太昌元年四月,京师获白雀。
孝静天平二年五月,北豫州献白雀。
三年七月,京师获白雀。
四年七月,兖州献白雀。
元象元年五月,京师获白雀。
六月,京师获白雀。
七月,肆州献白雀。
是月,齐献武王获白雀。
二年五月,京师获白雀。
六月,齐文襄王获白雀以献。
是月,南兖州获白雀。
七月,京师获白雀。
兴和二年四月,京师获白雀。
闰月,京师获白雀。
六月,光州献白雀。
七月,京师获白雀。
三年五月,京师获白雀。
四年正月,京师获白雀。
六月,京师获白雀。
七月,京师获白雀。
武定元年六月,京师获白雀。
七月,京师获白雀。
三年五月,梁州获白雀。
七月,京师获白雀。
十月,兖州获白雀。
四年六月,京师获白雀。
六年六月,京师获白雀。
世宗景明三年三月,济州献赤雀。周文王时衔书至。
四年五月,获赤雀于京师。
永平元年四月,京师获赤雀。
肃宗孝昌三年四月,河南获赤雀以献。
高宗和平四年三月,冀州献白鸠。殷汤时至。王者养耆老,遵道德,不以新
失旧则至。
高祖承明元年十一月,冀州献白鸠。
太和二十三年七月,瀛州献白鸠。
八月,荥阳郡献白鸠。
世宗景明三年七月,泾州献白鸠。
正始元年十月,京师获白鸠。
是月,建兴郡献白鸠。
二年四月,并州献白鸠。
七月,冀州献白鸠三。
三年七月,夏州献白鸠。
永平元年六月,洛州献白鸠。
肃宗熙平二年九月,汲郡献白鸠。
太祖天兴四年春,新兴太守上言:“晋昌民贾相,昔年二十二,为雁门郡吏,
入句注西陉,见一老父,谓相曰:‘自今以后四十二年当有圣人出于北方。时当
大乐,子孙永长,吾不及见之。’言终而过。相顾视之,父老化为石人。相今七
十。下检石人见存。至帝破慕容宝之岁,四十二年。”
真君五年二月,张掖郡上言:“往曹氏之世,丘池县大柳谷山石表龙马之形,
石马脊文曰‘大讨曹’,而晋氏代魏。今石文记国家祖宗讳,著受命之符。”乃
遣使图写其文。大石有五,皆青质白章,间成文字。其二石记张、吕之前,已然
之效。其三石记国家祖宗以至于今。其文记昭成皇帝讳“继世四六,天法平,天
下大安”,凡十四字;次记太祖道武皇帝讳“应王,载记千岁”,凡七字;次记
太宗明元皇帝讳“长子二百二十年”,凡八字;次记“太平天王继世主治”,凡
八字;次记皇太子讳“昌封太山”,凡五字。初上封太平王,天文图录又授“太
平真君”之号,与石文相应。太宗名讳之后,有一人象,携一小儿。见者皆曰:
“上爱皇孙,提携卧起,不离左右,此即上象灵契,真天授也。”于是卫大将军、
乐安王范,辅国大将军、建宁王崇,征西大将军、常山王素,征南大将军、恒农
王奚斤上奏曰:“臣闻帝王之兴,必有受命之符,故能经纬三才,维建皇极,三
五之盛,莫不同之。伏羲有河图、八卦,夏禹有洛书、九畴,至乃神功播于往古,
圣迹显于来世。伏惟陛下德合乾坤,明并日月,固天纵圣,应运挺生,上灵垂顾,
征善备集。是以始光元年经天师奉天文图录,授‘太平真君’之号。陛下深执虚
冲,历年乃受。精诚感于灵物,信惠协于天人,用能威加四海,泽流宇内,溥天
率土,无思不服。今张掖郡列言:丘池县大柳谷山大石有青质白章,间成文字,
记国家祖宗之讳,著受命历数之符。王公已下,群司百辟,睹此图文,莫不感动,
佥曰:自古以来,祯祥之验,未有今日之焕炳也。斯乃上灵降命,国家无穷之征
也。臣等幸遭盛化,沐浴光宠,无以对扬天休,增广天地,谨与群臣参议,宜以
石文之征,宣告四海,令方外僣窃知天命有归。”制曰:“此天地况施,乃先祖
父之遗征,岂朕一人所能独致。可如所奏。”

[发帖际遇]: 林风请陈园园签名,被胡逸之发现,引为知己,增加声望7.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和元年冬十月,南部尚书安定侯邓宗庆奏:“乡郡民李飞、太原民王显前
列称:诣京南山采药,到游越谷南岭下,见清碧石柱数百枚。被诏案检,称所见
青碧柱,长者一匹,相接而上,或方一尺二寸,或方一尺,方楞悉就。其数既多,
不可具数,请付作曹采用。”奏可。时人神异之。
显祖皇兴三年六月,尉元表:“臣于彭城遣别将以八月至睢口邀贼将陈显达,
有战士于营外五里刍牧,见一白头翁,乘白马,将军,呼之语,称:‘至十八日
辰必来到此,语汝将军,领众从东北临入,我当驱贼令走。申时,贼必大破,宿
豫、淮阳皆克无疑。我当与汝国家淮畔为断,下邳城我当驱出,不劳兵力。’后
十日,此人复于彭城南戏马台东二里见白头翁,亦乘白马,从东北来,呼此人谓
曰:‘我与东海、四渎、太山、北岳神共行淮北,助汝二将荡除已定。汝上下喜
不?’因忽然不见。”诏元于老人前后见所,为坛表记之。
肃宗孝昌二年十月,扬州刺史李宪表云:“门下督周伏兴以去七月患假还家,
至十一日夜梦渡肥水,行至草堂寺南,遥见七人,一人乘马著朱衣,笼冠,六人
从后。兴路左而立,至便再拜。问兴何人。兴对曰:‘李公门下督,暂使硖石。’
其人语兴:‘君可回,我是孝文皇帝中书舍人,遣语李宪,勿忧贼堰,此月破矣。’
兴行两步,录兴姓字,令兴速白。兴寤,晓遂还城,具言梦状。七月二十七日,
堰破。”
世祖延和三年三月,乐安王范获玉玺一,文曰“皇帝玺”以献。
太延元年,自三月不雨至六月,使有司遍请群神,数日,大雨。是日,有妇
人持一玉印至潞县侯孙家卖之。孙家得印,奇之,求访妇人,莫知所在。其文曰:
“旱疫平。”寇天师曰:《龙文纽书》云,此神中三字印也。”
高宗和平三年四月,河内人张超于坏楼所城北故佛图处获玉印以献。印方二
寸,其文曰:“富乐日昌,永保无疆,福禄日臻,长享万年。”玉色光润,模制
精巧,百僚咸曰:“神明所授,非人为也。”诏天下大酺三日。
高祖承明元年八月,上谷郡民献玉印,上有蛟龙文。
太和元年三月,武川镇献玉印,青质素文,其文曰“太昌”。
六月,雍州献玉印。
是月,长安镇献玉印一,上有龟纽,下有文字,色甚鲜白,有殊常玉。
三年七月,定州钜鹿民献玉印一方,七分,上有文字。
世宗永平元年四月,瀛州民获玉璧、玉印各一以献。
肃宗熙平二年十一月,京师仍获玉玺二。
孝静兴和三年二月,东郡白马县民献玉印一。
太宗永兴三年十二月,北塞候人获玉板二以献。王者慈仁则见。
孝静天平二年二月,员外散骑常侍穆礼得玉板一,广三寸,长尺五寸,头有
两孔以献。
高祖承明元年九月,京兆民献青玉璧一双,文色炳焕。王者贤良美德则至。
肃宗正光三年六月,并州静林寺僧在阳邑城西橡谷掘药,得玉璧五,珪十,
印一,玉柱一,玉盖一,并以献。
高祖太和五年六月,上邽镇将上言:“于镇城西二百五十里射猎,于营南千
水中得玉车钏三枚,二青一赤,制状甚精。”
孝静兴和四年七月,邺县民献白玉一璞。
肃宗熙平二年正月,金出岐州横水县赤粟谷。
太祖天兴三年四月,有木连理,生于代郡天门关之路左。王者德泽纯洽,八
方为一则生。
八月,渤海上言修县、东光县木连理各一。
十二月,豫州上言木连理生于河内之沁县。
四年春,河内郡木连理二。
八月,魏郡上言内黄县木连理。
太宗泰常元年十月,范阳郡上言木连理。
十一月,常山郡上言木连理。
三年正月,渤海上言东光县木连理。
八月,广宁郡上言木连理。
世祖神?四年九月,荥阳郡上言木连理。
延和二年三月,楼烦南山木连理。
三年九月,上谷郡上言木连理。
太延元年二月,魏郡上言木连理。
五年二月,辽西上言木连理。
高祖延兴元年十一月,秘书令杨崇奏,钟律郎李生于京师见长生连理树。
承明元年九月,并州上言木连理,相去一丈二尺,中有五枝相连。
太和元年三月,冀州上言木连理。
十七年六月,京师木连理。
十八年十月,河南上言巩县木连理。
二十三年十月,并州上言百节连理生县瓮山。济州上言木连理。
十二月,瀛州上言木连理。
世宗景明二年正月,瀛州上言平舒县木连理。
三年正月,颍川郡上言木连理。
二月,平阳郡上言襄陵县木连理。
四月,荆州上言南阳宛县木连理。
六月,徐州上言东海木连理。
十月,秦州上言南稻、新兴二县木连理各一。
四年二月,赵平郡上言鹑觚县木连理。
二月,齐郡上言临淄县木连理。
四月,汾州上言五城郡木连理。
五月,青州上言莒县木连理。
六月,恒农卢氏县木连理。
是月,徐州上言梁郡下邑县木连理。
九月,秦州上言当亭四县界各木连理。
正始元年五月,司州上言荥阳京县木连理。
六月,京师西苑木连理。
七月,河东郡上言闻喜县木连理。
八月,河南郡上言,慈水滨木连理。
十月,恒农郡上言崤县木连理。
十二月,凉州上言石城县木连理。
二年正月,汾州上言平昌县木连理。
二月,司州上言崤县木连理。
九月,司州上言颍川阳翟县木连理。
三年六月,汾州上言永安县木连理。
是月,京师木连理。
七月,颍川阳翟县上言木连理。
是月,建德郡上言石城县木连理。
永平元年四月,司州上言颍川郡木连理。
二年四月,司州上言恒农北陕县木连理。
三年十一月,夏州上言横风山木连理。
延昌二年正月,徐州上言建陵戍木连理。
三年正月,司州上言轵县木连理。
四年三月,冀州上言信都县木连理。
六月,京师木连理。
九月,雍州上言酃县木连理。
肃宗熙平元年正月,光州上言曲城县木连理。
二年十一月,京师木连理。
十二月,敦煌镇上言晋昌戍木连理。
神龟元年正月,汾州上言永安县木连理。
三月,沧州上言饶安县木连理。
八月,燕州上言上谷郡木连理。
九月,秦州上言陇西之武阳山木连理。
二年六月,夏州上言山鹿县木连理。
正光元年五月,并州上言上党东山谷中木连理。
十一月,齐州上言济南郡灵寿山木连理。
二年六月,齐州上言魏郡逢陵县木连理。
二年二月,凉州上言榆中县木连理。
三月,青州上言平昌郡木连理。
八月,徐州上言龙亢戍东木连理二。
四年二月,扬州上言汝阴县木连理。
八月,凉州上言显美县木连理。
孝昌元年十月,魏郡元城县木连理。
孝静天平二年四月,临水郡木连理。
七月,魏郡木连理。
三年五月,司州上言清河郡木连理。
四年六月,广平郡上言木连理。
八月,并州上言木连理。
元象元年二月,洛州上言木连理。
五月,林虑县上言木连理。
八月,上党郡上言木连理。
兴和元年九月,有司奏西山采材司马张神和上言司空谷木连理。
二年四月,光州上言卢乡县木连理。
武定元年闰月,西兖州上言济阴郡木连理。
九月,齐献武王上言并州木连理。
三年九月,瀛州上言,河间郡木连理。
五年十一月,汾州上言木连理。
六年五月,晋州上言木连理。
八年四月,青州上言齐郡木连理。
世宗景明三年七月,鲁阳献乌芝。王者慈仁则生,食之令人度世。
太祖天兴二年七月,并州献白雉。周成王时越裳氏来献。
四年正月,上党郡献白雉。
二月,并州献白雉。
五月,河内郡献白雉。
太宗神瑞二年十一月,右民尚书周几获白雉一于博陵安平以献。
泰常三年正月,渤海郡高城县献白雉。
三月,渤海郡南皮县献白雉二。
十一月,中山行唐县献白雉。
四年正月,新兴郡献白雉。十二月又献白雉二。
五年二月,白雉见于河内郡。
世祖神?元年二月,相州献白雉。
二年二月,上党郡献白雉。
高祖延兴二年正月,青州献白雉。
五年正月,白雉见于上谷郡。
太和元年二月,秦州献白雉。
三月,白雉见于秦州。
十一月,白雉见于安定郡。
二年十一月,徐州献白雉。
三年正月,统万镇献白雉。
四年正月,南豫州献白雉。
六年三月,豫州献白雉。
八年六月,齐州清河郡献白雉。
十七年正月,幽州献白雉。
四月,瀛州献白雉。
二十年三月,兖州献白雉。
世宗景明三年正月,徐州献白雉。
二月,冀州献白雉。
正始三年三月,齐州献白雉。
十月,青州献白雉。
四年十一月,秦州献白雉。
永平二年四月,河内郡献白雉。
六月,河南献白雉。
十二月,豫州献白雉。
延昌四年二月,冀州献白雉。
是月,京师获白雉。
闰月,岐州献白雉。
十二月,幽州献白雉。
肃宗熙平元年二月,相州献白雉。
三月,肆州献白雉。
二年三月,徐州献白雉。
神龟元年三月,颍川郡献白雉。
二年正月,豫州献白雉。
正光三年二月,夏州献白雉。
四年三月,光州献白雉。
孝静天平三年正月,青州献白雉。
四年二月,青州献白雉。
十二月,梁州献白雉。
元象二年正月,魏郡繁阳县献白雉。
武定元年正月,广宗郡献白雉。
是月,兖州献白雉。
四年三月,青州献白雉。
太宗泰常七年九月,温泉出于涿鹿,人有风寒之疾,入者多愈。
高祖太和八年正月,上谷郡惠化寺醴泉涌。醴泉,水之精也。味甘美,王者
修治则出。
兴和元年冬,西兖州济阴郡宛句县濮水南岸,有泉涌出,色清味甘,饮者愈
疾,四远奔凑。齐献武王令于泉所营立庐舍。尚书奏赏刺史粟千石,太守粟五百
石,县令粟二百石,以旌善政所感;先列言者依第出身。诏可。
高宗太和二年九月,鼎出于洛州滍水,送于京师。王者不极滋味,则神鼎
出也。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十九

◎官氏九
百姓不能以自治,故立君以司牧;元首不可以独断,乃命臣以佐之。然则安
海内,正国家,非一人之力也。书契已外,其事蔑闻,至于羲、轩、昊、顼之间,
龙、火、鸟、人之职,颇可知矣。唐虞六十,夏商倍之,周过三百,是为大备。
而秦、汉、魏、晋代有加减,罢置盛衰,随时适务。且国异政,家殊俗,设官命
职,何常之有。帝王为治,礼乐不相沿;海内作家,物色非一用。其由来尚矣。
魏氏世君玄朔,远统(阙)臣,掌事立司,各有号秩。及交好南夏,颇亦改
创。昭成之即王位,已命燕凤为右长史,许谦为郎中令矣。余官杂号,多同于晋
朝。建国二年,初置左右近侍之职,无常员,或至百数,侍直禁中,传宣诏命。
皆取诸部大人及豪族良家子弟仪貌端严,机辩才干者应选。又置内侍长四人,主
顾问,拾遗应对,若今之侍中、散骑常侍也。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
各以多少称酋、庶长,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时帝弟孤监北部,
子实君监南部,分民而治,若古之二伯焉。
太祖登国元年,因而不改,南北犹置大人,对治二部。是年置都统长,又置
幢将及外朝大人官。其都统长领殿内之兵,直王宫;幢将员六人,主三郎卫士直
宿禁中者自侍中巳下中散已上皆统之,外朝大人无常员,主受诏命外使,出入禁
中,国有大丧大礼皆与参知,随所典焉。
皇始元年,始建曹省,备置百官,封拜五等,外职则刺史、太守、令长巳下
有未备者,随而置之。
天兴元年十一月,诏吏部郎邓渊典官制,立爵品。
十二月,置八部大夫、散骑常侍、待诏管官。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面
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待诏侍直左右,出入王命。
二年三月,分尚书三十六曹及诸外署,凡置三百六十曹,令大夫主之。大夫
各有属官,其有文簿,当曹敷奏,欲以省弹驳之烦。初令《五经》诸书各置博士,
国子学生员三十人。
三年十月,置受恩、蒙养、长德、训士四官。受恩职比特进,无常员,有人
则置,亲贵器望者为之。蒙养职比光禄大夫,无常员,取勤旧休闲者。长德职比
中散大夫,无常员。训士职比谏议大夫,规讽时政,匡刺非违。又置仙人博士官,
典煮炼百药。
四年七月,罢匈奴中郎将官,令诸部护军皆属大将军府。
九月,罢外兰台御史,总属内省。
十二月,复尚书三十六曹,曹置代人令史一人,译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
天赐元年八月,初置六谒官,准古六卿,其秩五品。属官有大夫,秩六品。
大夫属官有元士,秩七品。元士属官有署令长,秩八品。令长属官有署丞,秩九
品。
九月,减五等之爵,始分为四,曰王、公、侯、子,除伯、男二号。皇子及
异姓元功上勋者封王,宗室及始蕃王皆降为公,诸公降为侯,侯、子亦以此为差。
于是封王者十人,公者二十二人,侯者七十九人,子者一百三人。王封大郡,公
封小郡,侯封大县,子封小县。王第一品,公第二品,侯第三品,子第四品。又
制散官五等:五品散官比三都尉,六品散官比议郎,七品散官比太中、中散、谏
议三大夫,八品散官比郎中,九品散官比舍人。文官五品已下,才能秀异者总比
之造士,亦有五等。武官五品已下堪任将帅者,亦有五等。若百官有阙者,则于
中擢以补之。
初,帝欲法古纯质,每于制定官号,多不依周汉旧名,或取诸身,或取诸物,
或以民事,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凫鸭,取飞之迅疾;以伺察者为候
官,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望。自余之官,义皆类此,咸有比氵兄。又制诸州各
署都尉以领兵。
十一月,以八国姓族难分,故国立大师、小师,令辩其宗党,品举人才。自
八国以外,郡各自立师,职分如八国,比今之中正也。宗室立宗师,亦如州郡八
国之仪。
十二月,诏始赐王、公、侯、子国臣吏,大郡王二百人,次郡王、上郡公百
人,次郡公五十人,侯二十五人,子十二人,皆立典师,职比家丞,总统群隶。
二年二月,复罢尚书三十六曹,别置武归、修勤二职。武归比郎中,修勤比
令史,分主省务。
二年正月,置内官员二十人,比侍中、常侍,迭直左右。
又制诸州置三刺史,刺史用品第六者,宗室一人,异姓二人,比古之上中下
三大夫也。郡置三太守,用七品者,县置三令长,八品者。刺史、令长各之州县,
以太守上有刺史,下有令长,虽置而未临民。自前功臣为州者征还京师,以爵归
第,置散骑郎、猎郎、诸省令史、省事、典签等。
四年五月,增置侍官,侍直左右,出内诏命,取八国良家,代郡、上谷、广
宁、雁门四郡民中年长有器望者充之。
永兴元年十一月,置骐驎官四十人,宿直殿省,比常侍、侍郎。
神瑞元年春,置八大人官,大人下置三属官,总理万机,故世号八公云。
泰常二年夏,置六部大人官,有天部,地部,东、西、南、北部,皆以诸公
为之。大人置三属官。
始光元年正月,置右民尚书。
神?元年三月,置左右仆射、左右丞、诸曹尚书十余人,各居别寺。
七月,诏诸征镇大将依品开府,以置佐吏。
延和元年三月,改代尹为万年尹,代令为万年令。后复。
真君五年正月,侍中、中书监、宜都王穆寿,司徒、东郡公崔浩,侍中、广
平公张黎辅政,置通事四人。又选诸曹良吏,给事东宫。
正平元年七月,以诸曹吏多,减其员。
兴安二年正月,置驾部尚书、右士尚书。
太安三年五月,以诸部护军各为太守。
延兴二年五月,诏曰:“非功无以受爵,非能无以受禄,凡出外迁者皆引此
奏闻,求乞假品。在职有效,听下附正,若无殊称,随而削之。旧制诸镇将、刺
史假五等爵,及有所贡献而得假爵者,皆不得世袭。”
四年二月,置外牧官。
五年九月,置监御曹。
太和二年五月,减置候职四百人,司察非违。
四年,省二部内部幢将。
十一年八月,置散官员一百人,朝请员二百人。
十五年七月,置司仪官。
十二月,置侍中、黄门各四人,又置散骑常侍、侍郎,员各四人;通直散骑
常侍、侍郎,员外散骑常侍、侍郎,各六人。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
牧、太乐、虞曹、宫舆、覆育少卿官。又置光爵、骁游、五校、中大夫、散员士
官。又置侍官一百二十人。改立诸局监羽林、虎贲。
旧制,诸以勋赐官爵者子孙世袭军号。十六年,改降五等,始革之,止袭爵
而已。
旧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城隍、仓库皆镇将主之,
但不治。故为重于刺史。(疑)
自太祖至高祖初,其内外百官屡有减置,或事出当时,不为常目,如万骑、
飞鸿、常忠、直意将军之徒是也。旧令亡失,无所依据。太和中高祖诏群僚议定
百官,著于令,今列于左,勋品、流外位卑而不载矣。
太师 太尉 仪同三司
太保 司徒 都督中外诸军事
太傅 司空 特进
右三师 右三公
大司马 诸开府
大将军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二将军加大者位在,三司上。)
卫将军(加大者,次仪同三司。)
右三将军
右第一品上 右第一品中 右第一品下
太子太师 四征(加大者,次卫将军。) 四镇(加大者,次尚书令。)
太子太傅 左右光禄大夫 吏部尚书
太子太保 尚书左仆射 太常
右东宫三师 尚书右仆射 光禄勋
尚书令 中书监 卫尉
都督府州诸军事 右三卿
中军将军
镇军将军
抚军将军
右三将军(加大者,秩次四征下。)
金紫光禄大夫
右从第一品上 右从第一品中 右从第一品下
太子少师 列曹尚书 四安(加大者,秩次三少下。)
太子少傅 中书令 凡将军(三品已下、五品已上加大者。)
太子少保 领军 太子左右詹事
右东宫三少 护军(二职若侍臣带者加中。) 散骑常侍
中侍中 司州刺史
都督三州诸军事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
右六卿
领军将军
护军将军(二将军与领护不并置。)
右第二品上 右第二品中 右第二品下
前、后、左、右将军 秘书监 武卫将军
四平(加大者,秩次护军下) 光禄大夫(银青者) 都督一州诸军事
大长秋卿 将作大匠
左卫将军 右卫将军
右从第二品上 右从第二品中 右从第二品下
附马 给事黄门侍郎 通直散骑常侍
诸王师 太子中庶子 城门校尉
太子左右卫率 南、北、东、西中郎将 羽林中郎将
御史中尉 护凶奴、羌、戎、夷、蛮、越中郎将 太中大夫
中常侍 护羌、戎、夷、蛮、越校尉
征虏将军
辅国将军
龙骧将军
司卫监
中尹
少卿
光爵
代尹
右第三品上 右第三品中 右第三品下
员外散骑常侍 中给事 镇远将军
骁骑将军 射声校尉 安远将军
太子家令 越骑校尉 建远将军
太子率更令 屯骑校尉 建中将军
太子仆 步兵校尉 建节将军
太子庶子 长水校尉 立义将军
给事中 监军 立忠将军
前、后、左、右军将军 立节将军
中大夫 恢武将军
秘书令 勇武将军
给事 曜武将军
昭武将军
显武将军
直阁将军
右从第三品上 右从第三品中 右从第三品下
国子祭酒 公府司马 谏议大夫
下大夫 尚书右丞 秘书丞
公府长史 司马别驾 建武将军
尚书左丞 太子中舍人 振武将军
太子三校 中黄门令 奋武将军
散骑侍郎 令 扬武将军
中书侍郎 内署令 广武将军
中谒者大夫 都水使者 广威将军
中散大夫 符节令
中坚将军 通直散骑常侍
中垒将军 建威将军
宁朔将军 振威将军
扬威将军 奋威将军
右第四品上 右第四品中 右第四品下
元士 诸开府司马 诸王友
公府谘议参军 司州功曹都官 员外散骑侍郎
诸开府长史 五局司直 太子门大夫
尚书吏部郎中 司败 协律中郎
太子洗马 诸局校尉 戟楯虎贲将军
武骑侍郎 符玺郎中 募员虎贲将军
奏车都尉 高车虎贲将军
驸马都尉 左右积弩射将军
骑都尉 强弩将军
羽林中郎
中散庶长
谒者仆射
羽林郎将
高车羽林郎将
冗从仆射
右从第四品上 右从第四品中 右从第四品下
中军、镇军、抚军长史 中书议郎 皇宗博士
鹰扬将军 诸开府从事中郎 归义侯
折冲将军 公府正参军 率义侯
宁远将军 公府主簿 顺义侯
扬烈将军 延尉正、监、评 朝服侯
诸开府谘议参军 太子舍人 太常丞
秘书著作郎 司州主簿
治书侍御史 中黄门
中谒者仆射 轻车将军
中黄门冗从仆射 威远将军
侍御中散 虎威将军
中军、镇军、抚军司马 中散
公府从事中郎 殿中将军
尚书郎中 散臣监
伏波将军 太子仓令
陵江将军
平漠将军
太子食官令
太子中盾

[发帖际遇]: 林风遭太岳四侠打劫,落荒而逃中丢失银两3.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右第五品上 右第五品中 右第五品下
秘书郎 太子厩长 附义中郎将
国子博士 诸局监 归义中郎将
太学祭酒 尚书郎 率义中郎将
秘书著作佐郎 侍御史 顺义中郎将
武士将军 殿中御史 戟楯虎贲司马
虎贲司马 京邑市令 募员虎贲司马
虎贲郎将 典牧都尉 高车虎贲司马
方舞郎庶长 水衡都尉 戟楯虎贲将
宿卫军将 司盐都尉 募员虎贲将
掖庭监 司竹都尉 高车虎贲将
典客监 崇虚都尉 尝药监
典仪监 列卿丞 中谒者
协律郎 詹事丞 宫门司马
太祝令 代尹丞 宗圣士
小黄门 诸开府正参军
谒者 诸门府主簿
员外将军 辨章郎
散员大夫 太宰令
太乐祭酒 廪牺令
门下录事 殿中监
奉乘郎 翼驭郎
羽林郎 高车羽林郎
瞻人郎
方者郎
右从第五品上 右从第五品中 右从第五品下
公府行参军 太学博士 散骑
宣威将军 太史博士 奉朝请
明威将军 律博士 武烈将军
襄武将军 礼官博士 武毅将军
厉威将军 公府记室督 武奋将军
公府掾属 威烈将军 太乐博士
中军、抚军、镇军正参军 威冠将军 河堤谒者
主书郎 威虏将军
詹事五官 威戎将军
门下主书舍人 威武将军
门下通事舍人
司州司事
司州从事
代郡功曹主簿
右第六品上 右第六品中 右第六品下
诸开府行参军 监淮海津都尉 戟楯虎贲
散员士 诸局中校尉 募员虎贲
中书舍人 方舞郎 高车虎贲
领、护二卫主簿 诸宫门仆 治礼郎
主事郎 诸开府记室督 狱丞
詹事主簿 司马督
集书舍人 千人督
中军、镇、抚行参军 校尉
领、护功曹掾
领、护五官
散臣中校
宿卫统
太子常从虎贲督
侍干
寺人
暗人
掌玺郎
太子守舍人
掌服郎
掌筵郎
虎贲郎
诸开府掾属
集书校书郎
秘书校书郎
秘书钟律郎
右从第六品上 右从第六品中 右从第六品下
公府舍人 国子学生 秘书舍人
太子主书舍人 讨寇将军 符史郎
太子主衣舍人 讨虏将军 荡寇将军
都令史 讨难将军 荡虏将军
主书令史 讨夷将军 荡难将军
门下令史 荡逆将军
太子左、右卫率主簿 太庙门仆
司事郎
司州录事
代郡通事
御属
绥远将军
绥虏将军
绥边将军
右第七品上 右第七品中 右第七品下
诸门府舍人 祝史 诸局督事
秘书令史 太常齐郎 狱掾
主书令史 王家尉 太学典录
集书令史 公主家令 太史博士
起居注令史 太卜博士
直事郎 太医博士
司州本曹 太常日者
散臣督事 扶令
宿卫幢将 太乐典录
右从第七品上 右从第七品中 右从第七品下
公府令史 太学助教 厉武将军
太子典书令史 扫寇将军 厉锋将军
太子典衣令史 扫虏将军 虎牙将军
司事令史 扫难将军 虎奋将军
诸局通事 扫逆将军
殄寇将军
殄虏将军
殄难将军
殄夷将军
右第八品上 右第八品中 右第八品下
直事令史 尚书算生 诸寺算生
宿卫军司马 典客舍人 诸局书令史
诸局省事 符券吏 虎贲军书令史
尚书记室令史 公府閤下令史 乘传使者
右从第八品上 右从第八品中 右从第八品下
诸开府令史 祀官齐郎 白衣臣
宿卫军吏 典客参军
诸局书吏 太医、太史助教
书干
主书干
典书干
广野将军
横野将军
偏将军
裨将军
右第九品上 右第九品中 右第九品下
统史 主驿博士 八书吏
中校尉 王家吏
右从第九品上 右从第九品中 右从第九品下
太和十八年十二月,降车、骠将军,侍中,黄门秩,依魏晋旧事。
十九年八月,初置直齐、御仗左右武官。
二十三年,高祖复次职令,及帝崩,世宗初班行之,以为永制。
太师 太傅 太保
右三师上公

大司马 大将军
右二大
太尉 司徒 司空
开国郡公
右第一品
仪同三司 开国县公 都督中外诸军事 诸开府 散公
右从第一品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特进 尚书令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二将军加大者,位在都督中外之下。) 卫将军(加大者,位在太子太师
之上。) 四征将军(加大者,位次卫大将军。) 诸将军加大者 左右光禄大
夫 开国县侯
右第二品
尚书仆射(若并置左右,则左居其上,右居其下。) 中书监 司州牧 四
镇将军(加大者,次卫将军。)
中军将军 镇军将军 抚军将军
右三将军
金紫光禄大夫 散侯
右从第二品
吏部尚书 四安将军 中领军 中护军(二军加将军,则去中,位次抚军。)
太常 光禄 卫尉
右三卿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中书令 太子詹事 侍中 列曹尚书 四
平将军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太府
右六卿
河南尹 上州刺史 秘书监 诸王师 左右卫将军 前、左、右、后将军
光禄大夫(银青者。) 开国县伯
右第三品
散骑常侍 四方郎将 护匈奴、羌、戎、夷、蛮、越中郎将 国子祭酒 御
史中尉 大长秋卿 将作大匠 征虏将军 二大、二公长史(若司徒置二长史,
左在散骑常侍下,右在中庶子下。) 太子左右卫率 武卫将军 冠军将军 护
羌、戎、夷、蛮、越校尉 太中大夫 辅国将军 中州刺史 龙骧将军 散伯
右从第三品
二大、二公司马
太常 光禄 卫尉
右三少卿
尚书吏部郎中 给事黄门待郎 太子中庶子 司空、皇子长史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太府
右六少卿
中常侍 中尹 城门校尉 司空、皇子司马 从第一品将军 开府长史 骁
骑将军 游击将军
以前上阶
镇远将军 安远将军 平远将军 建义将军 建忠将军 建节将军 立义将
军 立忠将军 立节将军 恢武将军 勇武将军 曜武将军 昭武将军 显武将
军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司马 通直散骑常侍 司徒谘议参军事 中散大夫 下州
刺史 上郡太守、内史、相 开国县子
右第四品
中坚将军 中垒将军 尚书左丞 二大、二公谘议参军事 司州别驾从事史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长史 太子家令 太子率更令 太子仆 中令侍郎 太子
庶子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司马 前、左、右、后军将军
以前上阶
宁朔将军 建威将军 振威将军 奋威将军 扬威将军 广威将军 谏议大
夫 尚书右丞 司空、皇子谘议参军事 司州治中从事史 左、右中郎将 建武
将军 振武将军 奋武将军 扬武将军 广武将军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谘议参军
事 散子
右从第四品
宁远将军 鹰扬将军 折冲将军 扬烈将军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长史
二大、二公从事中郎 秘书丞 皇子友 国子博士 散骑侍郎 太子中舍人 员
外散骑常侍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司马
以前上阶
射声校尉 越骑校尉 屯骑校尉 步军校尉 长水校尉 司空、皇子之开府
从事中郎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谘议参军事 开府从事中郎 中郡太守、内史、
相 开国县男
右第五品
伏波将军 陵江将军 平汉将军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长史 二大、二公掾
属 著作郎 通直散骑常侍 太子洗马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谘议参军事 第
三品将军、三蕃王司马 奉车都尉
以前上阶

[发帖际遇]: 林风买通太监进宫偷葵花,转手挣到银两8.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子屯骑校尉 太子步兵校尉 太子翌军校尉 都水使者 司空、皇子之开
府掾属 领、护长史 司马 归义侯 率义侯 顺义侯 朝服侯 轻车将军 威
远将军 开府掾属 虎威将军 洛阳令 中给事中 散男
右从第五品
宣威将军 明威将军 从第三品将军长史 二大、二公主簿 二大、二公录
事 皇子郎中令 司空主簿 司空、皇子录事参军事 从第三品将军司马 第三
品将军、三蕃王谘议参军事 二大、二公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
皇子文学 治书侍御史 谒者仆射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录事参军 司空、皇子
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 皇子功曹史
以前上阶
河南郡丞 虎贲中郎将 羽林监 冗从仆射 附马都尉 廷尉正、监、评
尚书郎中 中书舍人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功曹、记室、仓曹、户曹、中兵参军事,
功曹史 下郡太守、内史、相 上县令、相
右第六品
襄威将军 厉威将军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录事参军 二大、二公列曹参军
事 给事中 太子门大夫 皇子大农 骑都尉 符玺郎
以前上阶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录事参军 皇子主簿 司空、皇子列曹参军事 第二
品将军、始蕃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功曹史 从第一品将军
开府主簿、列曹参军事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功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
参军事,功曹史 太子舍人 三卿丞
右从第六品
威烈将军 威寇将军 威虏将军 威戎将军 威武将军 四品正从将军长史
司马 二大、二公祭酒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录事参军 司空皇子之开府祭酒 武
烈将军 武毅将军 武奋将军 王、公国郎中令 积弩将军 积射将军 员外散
骑侍郎 皇子中尉 二大、二公参军事 二大、二公列曹行参军 开府祭酒
以前上阶
司空、皇子参军事 司空、皇子列曹行参军 从第三品将军录事参军 第二
品将军、始蕃王主簿、列曹参军事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列曹行参军 第三品将军、
三蕃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参军,功曹史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主
簿、列曹参军事 二卫司马 讨寇将军 讨虏将军 讨难将军 讨夷将军 从第
三品将军功曹、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 詹事丞 列卿丞 秘书郎中 著作佐
郎 中县令、相
右第七品
荡寇将军 荡虏将军 荡难将军 荡逆将军 五品正从将军长史、司马 强
弩将军 二大、二公行参军 司空、皇子行参军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列曹行参
军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主簿、列曹参军事 第一品将军开府行参军 王、公国
大农
以前上阶
太学博士 皇子常侍 太常博士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参军事 从第二品
将军、二蕃王列曹行参军 从第三品将军主簿、列曹参军事 四品正从将军录事、
功曹、户曹、仓曹、中兵参军事 司州主簿 奉朝请 国子助教
右从第七品
殄寇将军 殄虏将军 殄难将军 殄夷将军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行参军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参军事 第三品将军、三蕃王列曹行参军 四品正从将军主
簿、列曹参军事 侯、伯国郎中令 司州西曹书佐 殿中将军 皇子侍郎 大长
秋丞
以前上阶
侍御史 协律郎 辨章郎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行参军 从第三品将军参
军事 从第三品将军列曹行参军 五品正从将军录事、功曹、户曹、仓曹、中兵
参军事 王、公国中尉 司州祭酒从事 下县令、相
右第八品
扫寇将军 扫虏将军 扫难将军 扫逆将军 司州议曹从事史 二大、二公
长兼行参军 公车令 符节令 诸署令千(石已上者。) 中黄门令 门下录事
尚书都令史 主书令史 殿中侍御史 中谒者仆射 中黄门冗从仆射
以前上阶
宫门仆射 侯、伯国大农 司空、皇子长兼行参军 二大、二公长兼行参军
皇子上、中、下将军 皇子中大夫 二率丞 四品正从将军列曹行参军 王、
公国常侍 厉武将军 厉锋将军 虎牙将军 虎奋将军 五品正从将军主簿、列
曹行参军 司州文学 从第一品将军、开府长兼行参军 员外将军
右从第八品
旷野将军 横野将军 子、男国郎中令 太祝令 诸署令(六百石已上者)
中黄门 公主家令 皇子典书令 四门小学博士 律博士 校书郎 二大、二
公参军督护 检校御史
以前上阶
王、公国侍郎 侯、伯国中尉 谒者 太子三卿丞 五品正从将军列曹行参
军 司空、皇子参军督护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长兼行参军 从第一品将军、开
府参军督护 殿中司马督
右第九品
偏将军 裨将军 太子厩长 监淮海津都尉 诸局都尉 皇子典祠令 皇子
学官令 皇子典卫令 王公国上中下将军 王公国中大夫 诸署令(不满六百石
者。)
以前上阶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参军督护 从第二品将军、二蕃王长兼行参军 太常、
光禄、卫尉、领、护詹事功曹、五官 治礼郎 子、男国大农 小黄门 员外司
马督
右从第九品
前世职次皆无从品,魏氏始置之,亦一代之别制也。
正始元年十一月,罢郡中正。
四年九月诏曰:“五校昔统营,位次于列卿,奉车都尉禁侍美官,显加通贵。
世移时变,遂为冗职。既典名犹昔,宜有定员,并殿中二司马亦须有常数。今五
校可各二十人,奉车都尉二十人,骑都尉六十人,殿中司马二百人,员外司马三
百人。”
永平元年十二月,尚书令高肇,尚书仆射、清河王怿等奏置小学博士员三千
人。
二年正月,尚书令高肇奏,都水台请依旧二使者,参军事、谒者并录事、令
史亦随事更立。韶曰:“使者置二,可如所奏。其下属司,唯须充事耳,亦何劳
多也。参军、录事并更置一,谒者加二,令史依旧。”肇又奏诸州谘议、记室、
户曹、刑狱、田曹、水曹、集曹、士曹参军悉并省之。
四年七月,诏改宗子羽林为宗士,其本秩付尚书计其资集,叙从七已下、从
八已上官。
正光元年七月,置左、右卫将军各二人。
十二月,罢诸州中正,郡县定姓族,后复。
孝昌二年十月,诏宗士、庶子二官各增二百人。置望士队四百人,取肺府之
族有武艺者。
孝庄初,以尔朱荣有扶翼之功,拜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又拜大丞相、
天柱大将军,增佐吏。又以太尉、上党王天穆为太宰,增佐吏。
永安二年,各诏复置司直十人,视五品,隶廷尉,复治御史检劾事。
普泰初,以尔朱世隆为仪同三司,位次上公。又侍中、黄门、武卫将军,并
增置六人。
永安已后,远近多事,置京畿大都督,复立州都督,俱总军人。
天平四年夏,罢六州都督,悉隶京畿,其京畿大都督仍不改焉。立府置佐。
旧制:有大将军,不置太尉;有丞相,不置司徒。自正光已后,天下多事,
勋贤并轨,乃俱置之。
武定二年十一月,有司奏:“齐献武王勋高德重,礼绝群辟。昔霍光陵邑亦
置长、丞主陵,今请置长一人,丞一人,录事一人,户曹史一人,禁备史一人,
侍一人,皆降帝陵官品一等。其侍依旧。”诏“可”。
七年三月,诏左右光禄大夫各置二人,金紫光禄大夫置四人,光禄大夫置四
人,太中、中散各置六人。五月,又诏以四中郎将,世宗永平中权隶领军,今还
属护军。
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则以家与谥,官有世功,
则有宦族,邑亦如之。姓则表其所由生,氏则记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于或
自所居,或以国号,或用官爵,或用事物,虽缘时不同,俱其义矣。魏氏本居朔
壤,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长勺、尾氏、终葵之属也。初,安帝
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
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
灭,间有之矣,今举其可知者。
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
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
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
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
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七族之兴,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
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非十族不得与也。
高祖革之,各以职司从事。
神元皇帝时,余部诸姓内入者。
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
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
贺赖氏,后改为贺氏。
独孤氏,后改为刘氏。
贺楼氏,后改为楼氏。
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
是连氏,后改为连氏。
仆兰氏,后改为仆氏。
若干氏,后改为苟氏。
拔列氏,后改为梁氏。
拨略氏,后改变为略氏。
若口引氏,后改为寇氏。
叱罗氏,后改为罗氏。
普陋茹氏,后改为茹氏。
贺葛氏,后改为葛氏。
是贲氏,后改为封氏。
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
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
阿鹿桓氏,后改为鹿氏。
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
薄奚氏,后改为薄氏。
乌丸氏,后改为桓氏。
素和氏,后改为和氏。
吐谷浑氏,依旧吐谷浑氏。
胡古口引氏,后改为侯氏。
贺若氏,依旧贺若氏。
谷浑氏,后改为浑氏。
匹娄氏,后改为娄氏。
俟力伐氏,后改为鲍氏。
吐伏卢氏,后改为卢氏。
牒云氏,后改为云氏。
是云氏,后改为是氏。
叱利氏,后改为利氏。
副吕氏,后改为副氏。
那氏,依旧那氏。
如罗氏,后改为如氏。
乞扶氏,后改为扶氏。
阿单氏,后改为单氏。
俟几氏,后改为几氏。
贺儿氏,后改为儿氏。
吐奚氏,后改为古氏。
出连氏,后改为毕氏。
庾氏,依旧庾氏。
贺拔氏,后改为何氏。
叱吕氏,后改为吕氏。
莫那娄氏,后改为莫氏。
奚斗卢氏,后改为索卢氏。
莫芦氏,后改为芦氏。
出大汗氏,后改为韩氏。
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
扈地于氏,后改为扈氏。
莫舆氏,后改为舆氏。
纥干氏,后改为干氏。
俟伏斤氏,后改为伏氏。
是楼氏,后改为高氏。
尸突氏,后改为屈氏。
沓卢氏,后改为沓氏。
嗢石兰氏,后改为石氏。
解枇氏,后改为解氏。
奇斤氏,后改为奇氏。
须卜氏,后改为卜氏。
丘林氏,后改为林氏。
大莫干氏,后改为郃氏。
尔绵氏,后改为绵氏。
盖楼氏,后改为盖氏。
素黎氏,后改为黎氏。
渴单氏,后改为单氏。
壹斗眷氏,后改为明氏。
叱门氏,后改为门氏。
宿六斤氏,后改为宿氏。
馥邗氏,后改为邗氏。
土难氏,后改为山氏。
屋引氏,后改为房氏。
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
乙弗氏,后改为乙氏。
东方宇文、慕容氏,即宣帝时东部,此二部最为强盛,别自有传。
南方有茂眷氏,后改为茂氏。
宥连氏,后改为云氏。
次南有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
侯莫陈氏,后改为陈氏。
库狄氏,后改为狄氏。
太洛稽氏,后改为稽氏。
柯拔氏,后改为柯氏。
西方尉迟氏,后改为尉氏。
步鹿根氏,后改为步氏。
破多罗氏,后改为潘氏。
叱干氏,后改为薛氏。
俟奴氏,后改为俟氏。
辗迟氏,后改为展氏。
费连氏,后改为费氏。
其连氏,后改为綦氏。
去斤氏,后改为艾氏。
渴侯氏,后改为缑氏。
叱卢氏,后改为祝氏。
和稽氏,后改为缓氏。
冤赖氏,后改为就氏。
嗢盆氏,后改为温氏。
达勃氏,后改为褒氏。
独孤浑氏,后改为杜氏。
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而尉迟已下不及贺兰诸部氏。
北方贺兰,后改为贺氏。
郁都甄氏,后改为甄氏。
纥奚氏,后改为嵇氏。
越勒氏,后改为越氏。
叱奴氏,后改为狼氏。
渴烛浑氏,后改为味氏。
库褥官氏,后改为库氏。
乌洛兰氏,后为兰氏。
一那蒌氏,后改为蒌氏。
羽弗氏,后改为羽氏。
凡此四方诸部,岁时朝贡,登国初,太祖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
太和十九年,诏曰:“代人请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混然未分。故官
达者位极公卿,其功衰之亲,仍居猥任。比欲制定姓族,事多未就,且宜甄擢,
随时渐铨。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
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自此以外,应
班士流者,寻续别敕。原出朔土,旧为部落大人,而自皇始已来,有三世官在给
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职
官三世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而中间不降官绪,亦为姓。诸部落大人之后,而皇
始已来官不及前列,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
族。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有令已上,外为副将、子都、太守,品登侯
已上者,亦为族。凡此姓族之支亲,与其身有緦麻服已内,微有一二世官者,虽
不全充美例,亦入姓族;五世已外,则各自计之,不蒙宗人之荫也。虽緦麻而三
世官不至姓班,有族官则入族官,无族官则不入姓族之例也。凡此定姓族者,皆
具列由来,直拟姓族以呈闻,朕当决姓族之首末。其此诸状,皆须问宗族,列疑
明同,然后勾其旧籍,审其官宦,有实则奏,不得轻信其言,虚长侥伪。不实者,
诉人皆加‘传旨问而诈不以实’之坐,选官依‘职事答问不以实’之条。令司空
公穆亮、领军将军元俨、中护军广阳王嘉、尚书陆琇等详定北人姓,务今平均。
随所了者,三月一列簿帐,送门下以闻。”于是升降区别矣。
世宗世,代人犹以姓族辞讼,又使尚书于忠、尚书元匡、侍中穆绍、尚书元
长等量定之。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一十四 志第二十

◎释老十
大人有作,司牧生民,结绳以往,书契所绝,故靡得而知焉。自羲轩已还,
至于三代,其神言秘策,蕴图纬之文,范世率民,垂坟典之迹。秦肆其毒,灭于
灰烬;汉采遗籍,复若丘山。司马迁区别异同,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六家之义。刘歆著《七略》,班固志《艺文》,释氏之学,所未曾纪。案汉武元
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
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
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
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
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
信了也。后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
帝遣郎中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
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
释迦立像。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愔之还
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摩腾、法兰咸卒于此寺。
浮屠正号曰佛陀,佛陀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
则谓净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
有过去、当今、未来,历三世,识神常不灭。凡为善恶,必有报应。渐积胜业,
陶冶粗鄙,经无数形,藻练神明,乃致无生而得佛道。其间阶次心行,等级非一,
皆缘浅以至深,藉微而为著。率在于积仁顺,蠲嗜欲,习虚静而成通照也。故其
始修心则依佛、法、僧,谓之三归,若君子之三畏也。又有五戒,去杀、盗、淫、
妄言、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云奉持之,则生天人胜
处,亏犯则坠鬼畜诸苦。又善恶生处,凡有六道焉。
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遵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
净,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曰桑门,亦声相近,总谓之僧,皆胡言也。僧,
译为和命众,桑门为息心,比丘为行乞。俗人之信凭道法者,男曰优婆塞,女曰
优婆夷。其为沙门者,初修十诫,曰沙弥,而终于二百五十,则具足成大僧。妇
入道者曰比丘尼。其诫至于五百,皆以(阙)为本,随事增数,在于防心、摄身、
正口。心去贪、忿、痴,身除杀、淫、盗,口断妄、杂、诸非正言,总谓之十善
道。能具此,谓之三业清净。凡人修行粗为极。云可以达恶善报,渐阶圣迹。初
阶圣者,有三种人,共根业太差,谓之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大乘。取其可乘
运以至道为名。此三人恶迹已尽,但修心荡累,济物进德。初根人为小乘,行四
谛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修六度。虽阶三乘,而要
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长远,乃可登佛境矣。
所谓佛者,本号释迦文者,译言能仁,谓德充道备,堪济万物也。释迦前有
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文言将来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释
迦即天竺迦维卫国王之子。天竺其总称,迦维别名也。初,释迦于四月八日夜,
从母右胁而生。既生,姿相超异者三十二种。天降嘉瑞以应之,亦三十二。其《
本起经》说之备矣。释加生时,当周庄王九年。《春秋鲁庄公》七年夏四月,恒
星不见,夜明。是也。至魏武定八年,凡一千二百三十七年云。释迦年三十成佛,
导化群生,四十九载,乃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而入般槃涅。涅
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
诸佛法身有二种义,一者真实,二者权应。真实身,谓至极之体,妙绝拘累,
不得以方处期,不可以形量限,有感斯应,体常湛然。权应身者,谓和光六道,
同尘万类,生灭随时,修短应物,形由感生,体非实有。权形虽谢,真体不迁,
但时无妙感,故莫得常见耳。明佛生非实生,灭非实灭也。佛既谢世,香木焚尸。
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
弟子收奉,置之宝瓶,竭香花,致敬慕,建宫宇,谓为“塔”。塔亦胡言,犹宗
庙也,故世称塔庙。于后百年,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于诸鬼神,造八万
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阳、彭城、姑臧、临淄皆有阿育王寺,盖
成其遗迹焉。释迦虽般涅槃,而留影迹爪齿于天竺,于今犹在。中土来往,并称
见之。
初,释迦所说教法,既涅槃后,有声闻弟子大迦叶、阿难等五百人,撰集著
录。阿难亲承嘱授,多闻总持,盖能综核深致,无所漏失。乃缀文字,撰载三藏
十二部经,如九流之异统,其大归终以三乘为本。后数百年,有罗汉、菩萨相继
著论,赞明经义,以破外道,《摩诃衍大、小阿毗昙》,《中论》,《十二门论》,
《百法论》,《成实论》等是也。皆傍诸藏部大义,假立外问,而以内法释之。
汉章帝时,楚王英喜为浮屠斋戒,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以赎
愆。诏报曰:“楚王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
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因以班示诸国。桓帝时,襄楷言佛陀、黄
老道以谏,欲令好生恶杀,少嗜欲,去奢泰,尚无为。魏明帝曾欲坏宫西佛图。
外国沙门乃金盘盛水,置于殿前,以佛舍利投之于水,乃有五色光起,于是帝叹
曰:“自非灵异,安得尔乎?”遂徙于道(阙),为作周阁百间。佛图故处,凿
为濛汜池,种芙蓉于中。后有天竺沙门昙柯迦罗入洛,宣译诫律,中国诫律之始
也。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
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
图”。晋世,洛中佛图有四十二所矣。汉世沙门,皆衣赤布,后乃易以杂色。
晋元康中,有胡沙门支恭明译佛经《维摩》、《法华》、三《本起》等。微
言隐义,未之能究。后有沙门常山卫道安性聪敏,日诵经万余言,研求幽旨。慨
无师匠,独坐静室十二年,覃思构精,神悟妙赜,以前所出经,多有舛驳,乃正
其乖谬。石勒时,有天竺沙门浮图澄,少于乌苌国就罗汉入道,刘曜时到襄国。
后为石勒所宗信,号为大和尚,军国规谟颇访之,所言多验。道安曾至邺候澄,
澄见而异之。澄卒后,中国纷乱,道安乃率门徒,南游新野。欲令玄宗在所流布,
分遣弟子,各趣诸方。法汰诣扬州,法和入蜀,道安与慧远之襄阳。道安后入苻
坚,坚素钦德问,既见,宗以师礼。时西域有胡沙门鸠摩罗什,思通法门,道安
思与讲释,每劝坚致罗什。什亦承安令问,谓之东方圣人,或时遥拜致敬。道安
卒后二十余载而罗什至长安,恨不及安,以为深慨。道安所正经义,与罗什译出,
符会如一,初无乖舛。于是法旨大著中原。
魏先建国于玄朔,风俗淳一,无为以自守,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
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及神元与魏、晋通聘,文帝又在洛阳,昭成又
至襄国,乃备究南夏佛法之事。太祖平中山,经略燕赵,所迳郡国佛寺,见诸沙
门、道士,皆致精敬,禁军旅无有所犯。帝好黄老,颇览佛经。但天下初定,戎
车屡动,庶事草创,未建图宇,招延僧众也。然时时旁求。先是,有沙门僧朗,
与其徒隐于泰山之琨<王而>谷。帝遣使致书,以缯、素、旃罽、银钵为礼。今犹号
曰朗公谷焉。天兴元年,下诏曰:“夫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功,冥及存
没,神踪遗轨,信可依凭。其敕有司,于京城建饰容范,修整宫舍,令信向之徒,
有所居止。”是岁,始作五级佛图、耆阇崛山及须弥山殿,加以缋饰。别构讲堂、
禅堂及沙门座,莫不严具焉。太宗践位,遵太祖之业,亦好黄老,又崇佛法,京
邑四方,建立图像,仍令沙门敷导民俗。
初,皇始中,赵郡有沙门法果,诫行精至,开演法籍。太祖闻其名,诏以礼
征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绾摄僧徒。每与帝言,多所惬允,供施甚厚。至太宗,
弥加崇敬,永兴中,前后授以辅国、宜城子、忠信侯、安成公之号,皆固辞。帝
常亲幸其居,以门小狭,不容舆辇,更广大之。年八十余,泰常中卒。未殡,帝
三临其丧,追赠老寿将军、越胡灵公。初,法果每言,太祖明叡好道,即是当今
如来,沙门宜应尽礼,遂常致拜。谓人曰:“能鸿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
是礼佛耳。”法果四十,始为沙门。有子曰猛,诏令袭果所加爵。帝后幸广宗,
有沙门昙证,年且百岁。邀见于路,奉致果物。帝敬其年老志力不衰,亦加以老
寿将军号。
是时,鸠摩罗什为姚兴所敬,于长安草堂寺集义学八百人,重译经本。罗什
聪辩有渊思,达东西方言。时沙门道彤、僧略、道恒、道衤剽、僧肇、昙影等,
与罗什共相提挈,发明幽致。诸深大经论十有余部,更定章句,辞义通明,至今
沙门共所祖习。道彤等皆识学洽通,僧肇尤为其最。罗付之撰译,僧肇常执笔,
定诸辞义,注《维摩经》,又著数论,皆有妙旨,学者宗之。
又沙门法显,慨律藏不具,自长安游天竺。历三十余国,随有经律之处,学
其书语,译而写之。十年,乃于南海师子国,随商人泛舟东下。昼夜昏迷,将二
百日。乃至青州长广郡不其劳山,南下乃出海焉。是岁,神瑞二年也。法显所迳
诸国,传记之,今行于世。其所得律,通译未能尽正。至江南,更与天竺禅师跋
陀罗辩定之,谓之《僧祇律》,大备于前,为今沙门所持受。先是,有沙门法领,
从扬州入西域,得《华严经》本。定律后数年,跋陀罗共沙门法业重加译撰,宣
行于时。
世祖初即位,亦遵太祖、太宗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其谈论。于四月八日,
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
先是,沮渠蒙逊在凉州,亦好佛法。有罽宾沙门昙摩谶,习诸经论。于姑臧,
与沙门智嵩等,译《涅槃》诸经十余部。又晓术数、禁咒,历言他国安危,多所
中验。蒙逊每以国事谘之。神?中,帝命蒙逊送谶诣京师,惜而不遣。既而,惧
魏威责,遂使人杀谶。谶死之日,谓门徒曰:“今时将有客来,可早食以待之。”
食讫而走使至。时人谓之知命。智嵩亦爽悟,笃志经籍。后乃以新出经论,于凉
土教授。辩论幽旨,著《涅槃义记》。戒行峻整,门人齐肃。知凉州将有兵役,
与门徒数人,欲往胡地。道路饥馑,绝粮积日,弟子求得禽兽肉,请嵩强食。嵩
以戒自誓,遂饿死于酒泉之西山。弟子积薪焚其尸,骸骨灰烬,唯舌独全,色状
不变。时人以为诵说功报。凉州自张轨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
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太延中,凉州平,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
俱东,象教弥增矣。寻以沙门众多,诏罢年五十已下者。
世祖初平赫连昌,得沙门惠始,姓张。家本清河,闻罗什出新经,遂诣长安
见之,观习经典。坐禅于白渠北,昼则孰城听讲,夕则还处静坐。三辅有识多宗
之。刘裕灭姚泓,留子义真镇长安,义真及僚佐皆敬重焉。义真之去长安也,赫
连屈丐追败之,道俗少长咸见坑戮。惠始身被白刃,而体不伤。众大怪异,言于
屈丐。屈丐大怒,召惠始于前,以所持宝剑击之,又不能害,乃惧而谢罪。统万
平,惠始到京都,多所训导,时人莫测其迹。世祖甚重之,每加礼敬。始自习禅,
至于没世,称五十余年,未尝寝卧。或时跣行,虽履泥尘,初不污足,色愈鲜白,
世号之曰白脚师。太延中,临终于八角寺,齐洁端坐,僧徒满侧,凝泊而绝。停
尸十余日,坐既不改,容色如一,举世神异之。遂瘗寺内。至真君六年,制城内
不得留瘗,乃葬于南郊之外。始死十年矣,开殡俨然,初不倾坏。送葬者六千余
人,莫不感恸。中书监高允为其传,颂其德迹。惠始冢上,立石精舍,图其形像。
经毁法时,犹自全立。
世祖即位,富于春秋。既而锐志武功,每以平定祸乱为先。虽归宗佛法,敬
重沙门,而未存览经教,深求缘报之意。及得寇谦之道,帝以清净无为,有仙化
之证,遂信行其术。时司徒崔浩,博学多闻,帝每访以大事。浩奉谦之道,尤不
信佛,与帝言,数加非毁,常谓虚诞,为世费害。帝以其辩博,颇信之。会盖吴
反杏城,关中骚动,帝乃西伐,至于长安。先是,长安沙门种麦寺内,御驺牧马
于麦中,帝入观马。沙门饮从官酒,从官入其便室,见大有弓矢矛盾,出以奏闻。
帝怒曰:“此非沙门所用,当与盖吴通谋,规害人耳!”命有司案诛一寺,阅其
财产,大得酿酒具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寄藏物,盖以万计。又为屈室,与贵室女私
行淫乱。帝既忿沙门非法,浩时从行,因进其说。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敕
留台下四方,令一依长安行事。又诏曰:“彼沙门者,假西戎虚诞,妄生妖孽,
非所以一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自王公已下,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
得隐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门。”
时恭宗为太子监国,素敬佛道。频上表,陈刑杀沙门之滥,又非图像之罪。
今罢其道,杜诸寺门,世不修奉,土木丹青,自然毁灭。如是再三,不许。乃下
诏曰:“昔后汉荒君,信惑邪伪,妄假睡梦,事胡妖鬼,以乱天常,自古九州之
中无此也。夸诞大言,不本人情。叔季之世暗君乱主,莫不眩焉。由是政教不行,
礼义大坏,鬼道炽盛,视王者之法,蔑如也。自此以来,代经乱祸,天罚亟行,
生民死尽,五服之内,鞠为丘墟,千里萧条,不见人迹,皆由于此。朕承天绪,
属当穷运之弊,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其一切荡除胡神,灭其踪迹,庶无谢
于风氏矣。自今以后,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虽言胡神,问
今胡人,共云无有。皆是前世汉人无赖子弟刘元真、吕伯强之徒,乞胡之诞言,
用老庄之虚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实。至使王法废而不行,盖大奸之魁也。有非
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有司宣告征镇诸军、刺
史,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是岁,真君七
年三月也。恭宗言虽不用,然犹缓宣诏书,远近皆豫闻知,得各为计。四方沙门,
多亡匿获免,在京邑者,亦蒙全济。金银宝像及诸经论,大得秘藏。而土木宫塔,
声教所及,莫不毕毁矣。
始谦之与浩同从车驾,苦与浩净,浩不肯,谓浩曰:“卿今促年受戮,灭门
户矣。”后四年,浩诛,备五刑,时年七十。浩既诛死,帝颇悔之。业已行,难
中修复。恭宗潜欲兴之,未敢言也。佛沦废终帝世,积七八年。然禁稍宽弛,笃
信之家,得密奉事,沙门专至者,犹窃法服诵习焉。唯不得显行于京都矣。
先是,沙门昙曜有操尚,又为恭宗所知礼。佛法之灭,沙门多以余能自效,
还欲求见。曜誓欲守死,恭宗亲加劝喻,至于再三,不得已,乃止。密持法服器
物,不暂离身,闻者叹重之。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宗践极,下诏曰:“夫为帝王者,必祗奉明灵,显彰仁道,其能惠著生民,
济益群品者,虽在古昔,犹序其风烈。是以《春秋》嘉崇明之礼,祭典载功施之
族。况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等生死者叹其达观,览文义者贵其妙明,
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开演正觉。故前代已来,莫不崇尚,
亦我国家常所尊事也。世祖太武皇帝,开广边荒,德泽遐及。沙门道士善行纯诚,
惠始之伦,无远不至,风义相感,往往如林。夫山海之深,怪物多有,奸淫之徒,
得容假托,讲寺之中,致有凶党。是以先朝因其瑕衅,戮其有罪。有司失旨,一
切禁断。景穆皇帝每为慨然,值军国多事,未遑修复。朕承洪绪,君临万邦,思
述先志,以隆斯道。今制诸州郡县,于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任其财用,
不制会限。其好乐道法,欲为沙门,不问长幼,出于良家,性行素笃,无诸嫌秽,
乡里所明者,听其出家。率大州五十,小州四十人,其郡遥远台者十人。各当局
分,皆足以化恶就善,播扬道教也。”天下承风,朝不及夕,往时所毁图寺,仍
还修矣。佛像经论,皆复得显。
京师沙门师贤,本罽宾国王种人,少入道,东游凉城,凉平赴京。罢佛法时,
师贤假为医术还俗,而守道不改。于修复日,即反沙门,其同辈五人。帝乃亲为
下发。师贤仍为道人统。是年,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颜上足下,各
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论者以为纯诚所感。兴光元年秋,敕有司于五缎大
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万五千斤。
太安初,有师子国胡沙门邪奢遗多、浮陀难提等五人,奉佛像三,到京都。皆云,
备历西域诸国,见佛影迹及肉髻,外国诸王相承,咸遣工匠,摹写其容,莫能及
难提所造者,去十余步,视之炳然,转近转微。又沙勒胡沙门,赴京师致佛钵并
画像迹。
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以复佛法之明年,自中山
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
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
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昙曜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谷六十斛入
僧曹者,即为“僧祇户,粟为“僧祇粟”,至于俭岁,赈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
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高宗并许之。于是僧祇
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矣。昙曜又兴天竺沙门常那邪舍等,译出新经十四部。
又有沙门道进、僧超、法存等,并有名于时,演唱诸异。
显祖即位,敦信尤深,览诸经论,好老庄。每引诸沙门及能谈玄之士,与论
理要。初,高宗太安末,刘骏于丹阳中兴寺设斋。有一沙门,容止独秀,举众往
目,皆莫识焉。沙门惠璩起问之,答名惠明。又问所住,答云,从天安寺来。语
讫,忽然不见。骏君臣以为灵感,改中兴为天安寺。是后七年而帝践祚,号天安
元年。是年,刘彧徐州刺史薛安都始以城地来降。明年,尽有淮北之地。其岁,
高祖诞载。于时起永宁寺,构七级佛图,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
又于天宫寺,造释迦立像。高四十三尺,用赤金十万斤,黄金六百斤。皇兴中,
又构三级石佛图。榱栋楣楹,上下重结,大小皆石,高十丈。镇固巧密,为京华
壮观。
高祖践位,显祖移御北苑崇光宫,览习玄籍。建鹿野佛图于苑中之西山,去
崇光右十里,岩房禅堂,禅僧居其中焉。
延兴二年夏四月,诏曰:“比丘不在寺舍,游涉村落,交通奸猾,经历年岁。
令民间五五相保,不得容止。无籍之僧,精加隐括,有者送付州镇,其在畿郡,
送付本曹。若为三宝巡民教化者,在外赍州镇维那文移,在台者赍都维那等印牒,
然后听行。违者加罪。”又诏曰:“内外之人,兴建福业,造立图寺,高敞显博,
亦足以辉隆至教矣。然无知之徒,各相高尚,贫富相竞,费竭财产,务存高广,
伤杀昆虫含生之类。苟能精致,累土聚沙,福钟不朽。欲建为福之因,未知伤生
之业。朕为民父母,慈养是务。自今一切断之。”又诏曰:“夫信诚则应远,行
笃则感深,历观先世灵瑞,乃有禽兽易色,草木移性。济州东平郡,灵像发辉,
变成金铜之色。殊常之事,绝于往古;熙隆妙法,理在当今。有司与沙门统昙曜
令州送像达都,使道俗咸睹实相之容,普告天下,皆使闻知。”
三年十二月,显祖因田鹰获鸳鸯一,其偶悲鸣,上下不去。帝乃惕然,问左
右曰:“此飞鸣者,为雌为雄?左右对曰:“臣以为雌。”帝曰:“何以知?”
对曰:“阳性刚,阴性柔,以刚柔推之,必是雌矣。”帝乃慨然而叹曰:“虽人
鸟事别,至于资识性情,竟何异哉!”于是下诏,禁断鸷鸟,不得畜焉。
承明元年八月,高祖于永宁寺,设太法供,度良家男女为僧尼者百有余人,
帝为剃发,施以僧服,令修道戒,资福于显祖。是月,又诏起建明寺。太和元年
二月,幸永宁寺设斋,赦死罪囚。三月,又幸永宁寺设会,行道听讲,命中、秘
二省与僧徒讨论佛义,施僧衣服、宝器有差。又于方山太祖营垒之处,建思远寺。
自正光至此,京城内寺新旧且百所,僧尼二千余人,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
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四年春,诏以鹰师为报德寺。九年秋,有司奏,上
谷郡比丘尼惠香,在北山松树下死。尸形不坏。尔来三年,士女观者有千百。于
时人皆异之。十年冬,有司又奏:“前被敕以勒籍之初,愚民侥幸,假称入道,
以避输课,其无籍僧尼罢遣还俗。重被旨,所检僧尼,寺主、维那当寺隐审。其
有道行精勤者,听仍在道;为行凡粗者,有籍无籍,悉罢归齐民。今依旨简遣,
其诸州还俗者,僧尼合一千三百二十七人。”奏可。十六年诏:“四月八日、七
月十五日,听大州度一百人为僧尼,中州五十人,下州二十人,以为常准,著于
令。”十七年,诏立《僧制》四十七条。十九年四月,帝幸徐州白塔寺。顾谓诸
王及侍官曰:“此寺近有名僧嵩法师,受《成实论》于罗什,在此流通。后授渊
法师,渊法师授登、纪二法师。朕每玩《成实论》,可以释人深情故至此寺焉。”
时沙门道登,雅有义业,为高祖眷赏,恒侍讲论。曾于禁内与帝夜谈,同见一鬼。
二十年卒,高祖甚悼惜之,诏施帛一千匹。又设一切僧斋,并命京城七日行道。
又诏:“朕师登法师奄至徂背,痛怛摧恸,不能已已。比药治慎丧,未容即赴,
便准师义,哭诸门外。”绩素之。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
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二十一年五月,诏曰:“罗什
法师可谓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今常住寺,犹有遗地,钦悦修踪,情深遐远,
可于旧堂所,为建三级浮图。又见逼昏虐,为道殄躯,既暂同俗礼,应有子胤,
可推访以闻,当加叙接。”
先是,立监福曹,又改为昭玄,备有官属,以断僧务。高祖时,沙门道顺、
惠觉、僧意、惠纪、僧范、道弁、惠度、智诞、僧显、僧义、僧利,并以义行知
重。
世宗即位,永平元年秋,诏曰:缁素既殊,法律亦异。故道教彰于互显,禁
劝各有所宜。自今已后,众僧犯杀人已上罪者,仍依俗断,余悉付昭玄,以内律
僧制之。二年冬,沙门统惠深上言:“僧尼浩旷,清浊混流,不遵禁典,精粗莫
别。辄与经律法师群议立制:诸州、镇、郡维那、上坐、寺主,各令戒律自修,
咸依内禁,若不解律者,退其本次。又,出家之人,不应犯法,积八不净物。然
经律所制,通塞有方。依律,车牛淫人,不净之物,不得为己私畜。唯有老病年
六十以上者,限听一乘。又,比来僧尼,或因三宝,出贷私财。缘州外。又,出
家舍著,本无凶仪,不应废道从俗。其父母三师,远闻凶问,听哭三日。若在见
前,限以七日。或有不安寺舍,游止民间,乱道生过,皆由此等。若有犯者,脱
服还民。其有造寺者,限僧五十以上,启闻听造。若有辄营置者,处以违敕之罪,
其寺僧众摈出外州。
僧尼之法,不得为俗人所使。若有犯者,还配本属。其外国僧尼来归化者,
求精检有德行合三藏者听住,若无德行,遣还本国,若其不去,依此僧制治罪。”
诏从之。
先是,于恒农荆山造珉玉丈六像一。三年冬,迎置于洛滨之报德寺,世宗躬
观致敬。
四年夏,诏曰:“僧祇之粟,本期济施,俭年出贷,丰则收入。山林僧尼,
随以给施;民有窘弊,亦即赈之。但主司冒利,规取赢息,及其征责,不计水旱,
或偿利过本,或翻改券契,侵蠹贫下,莫知纪极。细民嗟毒,岁月滋深。非所以
矜此穷乏,宗尚慈拯之本意也。自今已后,不得传委维那、都尉,可令刺史共加
监括。尚书检诸有僧祇谷之处,州别列其元数,出入赢息,赈给多少,并贷偿岁
月,见在未收,上台录记。若收利过本,及翻改初券,依律免之,忽复征责。或
有私债,转施偿僧,即以丐民,不听收检。后有出贷,先尽贫穷,征债之科,一
准旧格。富有之家,不听辄贷。脱仍冒滥,依法治罪。”
又尚书令高肇奏言:“谨案:故沙门统昙曜,昔于承明元年,奏凉州军户赵
苟子等二百家为僧祇户,立课积粟,拟济饥年,不限道俗,皆以拯施。又依内律,
僧祇户不得别属一寺。而都维那僧暹、僧频等,进违成旨,退乖内法,肆意任情,
奏求逼召,致使吁嗟之怨,盈于行道,弃子伤生,自缢溺死,五十余人。岂是仰
赞圣明慈育之意,深失陛下归依之心。遂令此等,行号巷哭,叫诉无所,至乃白
羽贯耳,列讼宫阙。悠悠之人,尚为哀痛,况慈悲之士,而可安之。请听苟子等
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其暹等违旨背律,谬奏
之愆,请付昭玄,依僧律推处。”诏曰:“暹等特可原之,余如奏。”
世宗笃好佛理,每年常于禁中,亲讲经论,广集名僧,标明义旨。沙门条录,
为《内起居》焉。上既崇之,下弥企尚。至延昌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积有一万
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侣逾众。
熙平元年,诏遣沙门惠生使西域,采诸经律。正光三年冬,还京师。所得经
论一百七十部,行于世。
二年春,灵太后令曰:“年常度僧,依限大州应百人者,州郡于前十日解送
三百人,其中州二百人,小州一百人。州统、维那与官及精练简取充数。若无精
行,不得滥采。若取非人,刺史为首,以违旨论,太守、县令、纲僚节级连坐,
统及维那移五百里外异州为僧。自今奴婢悉不听出家,诸王及亲贵,亦不得辄启
请。有犯者,以违旨论。其僧尼辄度他人奴婢者,亦移五百里外为僧。僧尼多养
亲识及他人奴婢子,年大私度为弟子,自今断之。有犯还俗,被养者归本等。寺
主听容一人,出寺五百里,二人千里。私度之僧,皆由三长罪不及已,容多隐滥。
自今有一人私度,皆以违旨论。邻长为首,里、党各相降一等。县满十五人,郡
满三十人,州镇满三十人,免官,僚吏节级连坐。私度之身,配当州下役。”时
法禁宽褫,不能改肃也。
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
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初建之始,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至正始二年中,始出
斩山二十三丈。至大长秋卿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功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去地
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永平中,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
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已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肃宗熙平中,于
城内太社西,起永宁寺。灵太后亲率百僚,表基立刹。佛图九层,高四十余丈,
其诸费用,不可胜计。景明寺佛图,亦其亚也。至于官私寺塔,其数甚众。
神龟元年冬,司空公、尚书令、任城王澄奏曰:
仰惟高祖,定鼎嵩瀍,卜世悠远。虑括终台,制洽天人,造物开符,垂之万
叶。故都城制云,城内唯拟一永宁寺地,郭内唯拟尼寺一所,余悉城郭之外。欲
令永遵此制,无敢逾矩。逮景明之初,微有犯禁。故世宗仰修先志,爰发明旨,
城内不造立浮图、僧尼寺舍,亦欲绝其杀觊。文武二帝,岂不爱尚佛法,盖以道
俗殊归,理无相乱故也。但俗眩虚声,僧贪厚润,虽有显禁,犹自冒营。至正始
三年,沙门统惠深有违景明之禁,便云:“营就之寺,不忍移毁,求自今已后,
更不听立。”先旨含宽,抑典从请。前班之诏,仍卷不行,后来私谒,弥以奔竞。
永平二年,深等复立条制,启云“自今已后,欲造寺者,限僧五十已上,闻彻听
造。若有辄营置者,依俗违敕之罪,其寺僧众,摈出外州。”尔来十年,私营转
盛,罪摈之事,寂尔无闻。岂非朝格虽明,恃福共毁,僧制徒立,顾利莫从者也。
不俗不道,务为损法,人而无厌,其可极乎!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学迹冲妙,非浮识所辩;玄门旷寂,岂短辞能究。然净居尘外,道家所先,
功缘冥深,匪尚华遁。苟能诚信,童子聚沙,可迈于道场;纯陀俭设,足荐于双
树。何必纵其盗窃,资营寺观。此乃民之多幸,非国之福也。然比日私造,动盈
百数。或乘请公地,辄树私福;或启得造寺,限外广制。如此欺罔,非可稍计。
臣以才劣,诚忝工务,奉遵成规,裁量是总。所以披寻旧旨,研究图格,辄遣府
司马陆昶、属崔孝芬,都城之中及郭邑之内检括寺舍,数乘五百,空地表刹,未
立塔宇,不在其数。民不畏法,乃至于斯!自迁都已来,年逾二纪,寺夺民居,
三分且一。高祖立制,非徒欲使缁素殊途,抑亦防微深虑。世宗述之,亦不锢禁
营福,当在杜塞未萌。今之僧寺,无处不有。或比满城邑之中,或连溢屠沽之肆,
或三五少僧,共为一寺。梵唱屠音,连檐接响,像塔缠于腥臊,性灵没于嗜欲,
真伪混居,往来纷杂。下司因习而莫非,僧曹对制而不问。其于污染真行,尘秽
练僧,薰莸同器,不亦甚欤!往在北代,有法秀之谋;近日冀州,遭大乘之变。
皆初假神教,以惑众心,终设奸诳,用逞私悖。太和之制,因法秀而杜远;景明
之禁,虑大乘之将乱。始知祖宗睿圣,防遏处深。履霜坚冰,不可不慎。
昔如来阐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恋著城邑。岂湫隘是经行所宜,浮諠
必栖禅之宅,当由利引其心,莫能自止。处者既失其真,造者或损其福,乃释氏
之糟糠,法中之社鼠,内戒所不容,王典所应弃矣。非但京邑如此,天下州、镇
僧寺亦然。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有伤慈矜,用长嗟苦。且人心不同,善恶亦异。
或有栖心真趣,道业清远者;或外假法服,内怀悖德者。如此之徒,宜辨泾渭。
若雷同一贯,何以劝善。然睹法赞善,凡人所知;矫俗避嫌,物情同趣。臣独何
为,孤议独发。诚以国典一废,追理至难,法网暂失,条纲将乱。是以冒陈愚见,
两愿其益。
臣闻设令在于必行,立罚贵能肃物。令而不行,不如无令。罚不能肃,孰与
亡罚。顷明诏屡下,而造者更滋,严限骤施,而违犯不息者,岂不以假福托善,
幸罪不加。人殉其私,吏难苟劾。前制无追往之辜,后旨开自今之恕,悠悠世情,
遂忽成法。今宜加以严科,特设重禁,纠其来违,惩其往失。脱不峻检,方垂容
借,恐今旨虽明,复如往日。又旨令所断,标榜礼拜之处,悉听不禁。愚以为,
树榜无常,礼处难验,欲云有造,立榜证公,须营之辞,指言尝礼。如此则徒有
禁名,实通造路。且徙御已后,断诏四行,而私造之徒,不惧制旨。岂是百官有
司,怠于奉法?将由网漏禁宽,容托有他故耳。如臣愚意,都城之中,虽有标榜,
营造粗功,事可改立者,请依先制。在于郭外,任择所便。其地若买得,券证分
明者,听其转之。若官地盗作,即令还官。若灵像既成,不可移撤,请依今敕,
如旧不禁,悉令坊内行止,不听毁坊开门,以妨里内通巷。若被旨者,不在断限。
郭内准此商量。其庙像严立,而逼近屠沽,请断旁屠杀,以洁灵居。虽有僧数,
而事在可移者,今就闲敞,以避隘陋。如今年正月赦后造者,求依僧制,案法科
治。若僧不满五十者,共相通容,小就大寺,必令充限。其地卖还,一如上式。
自今外州,若欲造寺,僧满五十已上,先令本州表列,昭玄量审,奏听乃立。若
有违犯,悉依前科。州郡已下,容而不禁,罪同违旨。庶仰遵先皇不朽之业,俯
奉今旨慈悲之令,则绳墨可全,圣道不坠矣。
奏可。未几,天下丧乱,加以河阴之酷,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
尼,京邑第舍,略为寺矣。前日禁令,不复行焉。
元象元年秋,诏曰:“梵境幽玄,义归清旷,伽蓝净土,理绝嚣尘。前朝城
内,先有禁断,自聿来迁邺,率由旧章。而百辟士民,届都之始,城外新城,并
皆给宅。旧城中暂时普借,更拟后须,非为永久。如闻诸人,多以二处得地,或
舍旧城所借之宅,擅立为寺。知非己有,假此一名。终恐因习滋甚,有亏恒式。
宜付有司,精加隐括。且城中旧寺及宅,并有定帐,其新立之徒,悉从毁废。”
冬,又诏:“天下牧守令长,悉不听造寺。若有违者,不问财之所出,并计所营
功庸,悉以枉法论。”兴和二年春,诏以邺城旧宫为天平寺。
世宗以来至武定末,沙门知名者,有惠猛、惠辨、惠深、僧暹、道钦、僧献、
道晞、僧深、惠光、惠显、法营、道长,并见重于当世。
自魏有天下,至于禅让,佛经流通,大集中国,凡有四百一十五部,合一千
九百一十九卷。正光已后,天下多虞,工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
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尼大
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流弊不归,一至于此,识者所以叹息也。
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
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授
轩辕于峨嵋,教帝哨喾于牧德,大禹闻长生之诀,尹喜受道德之旨。至于丹书紫
字,升玄飞步之经;玉石金光,妙有灵洞之说。如此之文,不可胜纪。其为教也,
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所以
秦皇、汉武,甘心不息。灵帝置华盖于灌龙,设坛场而为礼。及张陵受道于鹄鸣,
因传天宫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齐祠跪拜,各成法道。有三元九
府、百二十官,一切诸神,咸所统摄。又称劫数,颇类佛经。其延康、龙汉、赤
明、开皇之属,皆其名也。及其劫终,称天地俱坏。其书多有禁秘,非其徒也,
不得辄观。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
称消灾灭祸。故好异者往往而尊事之。
初文帝入宾于晋,从者务勿尘,姿神奇伟,登仙于伊阙之山寺。识者咸云魏
祚之将大。太祖好老子之言,诵咏不倦。天兴中,仪曹郎董谧因献服食仙经数十
篇。于是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封西山以供其薪蒸。令死罪者试服之,
非其本心,多死无验。太祖犹将修焉。太医周澹,苦其煎采之役,欲废其事。乃
阴令妻货仙人博士张曜妾,得曜隐罪。曜惧死,因请辟谷。太祖许之,给曜资用,
为造静堂于苑中,给洒扫民二家。而炼药之官,仍为不息。久之,太祖意少懈,
乃止。
世祖时,道士寇谦之,字辅真,南雍州刺史赞之弟,自云寇恂之十三世孙。
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幽诚上达,有仙
人成公兴,不知何许人,至谦之从母家佣赁。谦之尝觐其姨,见兴形貌甚强,力
作不倦,请回赁兴代己使役。乃将还,令其开舍南辣田。谦之树下坐算,兴垦一
发致勤,时来看算。谦之谓曰:“汝但力作,何为看此?”二三日后,复来看之,
如此不已。后谦之算七曜,有所不了,惘然自失。兴谓谦之曰:“先生何为不怿?
”谦之曰:“我学算累年,而近算《周髀》不合,以此自愧。且非汝所知,何劳
问也。”兴曰:“先生试随兴语布之。”俄然便决。谦之叹伏,不测兴之浅深,
请师事之。兴固辞不肯,但求谦之为弟子。未几,谓谦之曰:“先生有意学道,
岂能与兴隐遁?”谦之欣然从之。兴乃令谦之洁斋三日,共入华山。令谦之居一
石室,自出采药,还与谦之食药,不复饥。乃将谦之入嵩山。有三重石室,令谦
之住第二重。历年,兴谓谦之曰:“兴出后,当有人将药来。得但食之,莫为疑
怪。”寻有人将药而至,皆是毒虫臭恶之物,谦之大惧出走。兴还问状,谦之具
对,兴叹息曰:“先生未便得仙,政可为帝王师耳。”兴事谦之七年,而谓之曰:
“兴不得久留,明日中应去。兴亡后,先生幸为沐浴,自当有人见迎。”兴乃入
第三重石室而卒。谦之躬自沐浴。明日中,有叩石室者,谦之出视,见两童子,
一持法服,一持钵及锡杖。谦之引入,至兴尸所,兴欻然而起,著衣持钵、执杖
而去。先是,有京兆灞城人王胡儿,其叔父亡,颇有灵异。曾将胡儿至嵩高别岭,
同行观望,见金室玉堂,有一馆尤珍丽,空而无人,题曰“成公兴之馆”。胡儿
怪而问之,其叔父曰“此是仙人成公兴馆,坐失火烧七间屋,被谪为寇谦之作弟
子七年。”始知谦之精诚远通,兴乃仙者谪满而去。
谦之守志嵩岳,精专不懈,以神瑞二年十月乙卯,忽遇大神,乘云驾龙,导
从百灵,仙人玉女,左右侍卫,集止山顶,称太上老君。谓谦之曰:“往辛亥年,
嵩岳镇灵集仙宫主,表天曹,称自天师张陵去世已来,地上旷诚,修善之人,无
所师授。嵩岳道士上谷寇谦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才任轨范,首处师位,吾
故来观汝,授汝天师之位,赐汝《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号曰‘并进’。
言:“吾此经诫,自天地开辟已来,不传于世,今运数应出。汝宣吾《新科》,
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
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使王九疑人长客之等十二人,授谦之服气
导引口诀之法。遂得辟谷,气盛体轻,颜色殊丽。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
泰常八年十月戊戌,有牧土上师李谱文来临嵩岳,云:老君之玄孙,昔居代
郡桑乾,以汉武之世得道,为牧土宫主,领治三十六土人鬼之政。地方十八万里
有奇,盖历术一章之数也。其中为方万里者有三百六十方。遣弟子宣教,云嵩岳
所统广汉平土方万里,以授谦之。作诰曰:“吾处天宫,敷演真法,处汝道年二
十二岁,除十年为竟蒙,其余十二年,教化虽无大功,且有百授之劳。今赐汝迁
入内宫,太真太宝九州真师、治鬼师、治民师、继天师四录。修勤不懈,依劳复
迁。赐汝《天中三真太文录》,劾召百神,以授弟子。《文录》有五等,一曰阴
阳太官,二曰正府真官,三曰正房真官,四曰宿宫散官,五曰并进录主。坛位、
礼拜、衣冠仪式各有差品。凡六十余卷,号曰《录图真经》。付汝奉持,辅佐北
方泰平真君,出天宫静轮之法。能兴造克就,则起真仙矣。又地上生民,末劫垂
及,其中行教甚难。但令男女立坛宇,朝夕礼拜,若家有严君,功及上世。其中
能修身练药,学长生之术,即为真君种民。”药别授方,销练金丹、云英、八石、
玉浆之法,皆有决要。上师李君手笔有数篇,其余,皆正真书曹赵道复所书。古
文鸟迹,篆隶杂体,辞义约辩,婉而成章。大自与世礼相准,择贤推德,信者为
先,勤者次之。又言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最高者无
极至尊,次曰大至真尊,次天复地载阴阳真尊。次洪正真尊,洪赵名道隐,以殷
时得道,牧土之师也。牧土之来,赤松、王乔之伦,及韩终、张安世、刘根、张
陵,近世仙者,并为翼从。牧土命谦之为子,与群仙结为徒友。幽冥之事,世所
不了,谦之具问,一一告焉。《经》云:佛者,昔于西胡得道,在四十二天,为
延真宫主。勇猛苦教,故其弟子皆髡形染衣,断绝人道,诸天衣服悉然。
始光初,奉其书而献之,世祖乃令谦之止于张曜之所,供其食物。时朝野闻
之,若存若亡,未全信也。崔浩独异其言,因师事之,受其法术。于是上疏,赞
明其事曰:“臣闻圣王受命,则有天应。而《河图》、《洛书》,皆寄言于虫兽
之文。未若今日人神接对,手笔粲然,辞旨深妙,自古无比。昔汉高虽复英圣,
四皓犹或耻之,不为屈节。今清德隐仙,不召自至。斯诚陛下侔踪轩黄,应天之
符也,岂可以世俗常谈,而忽上灵之命。臣窃惧之。”世祖欣然,乃使谒者奉玉
帛牲牢,祭嵩岳,迎致其余弟子在山中者。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
道业大行。浩事天师,拜礼甚谨。人或讥之。浩闻之曰:“昔张释之为王生结
衤蔑”吾虽才非贤哲,今奏天师,足以不愧于古人矣。”及嵩高道士四十余人至,
遂起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
齐肃祈请,六时礼拜,月设厨会数千人。
世祖将讨赫连昌,太尉长孙嵩难之,世祖乃问幽征于谦之。谦之对曰:“必
克。陛下神武应期,天经下治,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真
君三年,谦之奏曰:“今陛下以真君御世,建静轮天宫之法,开古以来,未之有
也。应登受符书,以彰圣德。”世祖从之。于是亲至道坛,受符录。备法驾,旗
帜尽青,以从道家之色也。自后诸帝,每即位皆如之。恭宗见谦之奏造静轮宫,
必令其高不闻鸡鸣狗吠之声,欲上与天神交接,功役万计,经年不成。乃言于世
祖曰:“人天道殊,卑高定分。今谦之欲要以无成之期,说以不然之事,财力费
损,百姓疲劳,无乃不可乎?必如其言,未若因东山万仞之上,为功差易。”世
祖深然恭宗之言,但以崔浩赞成,难违其意,沉吟者久之,乃曰:“吾亦知其无
成,事既尔,何惜五三百功。”
九年,谦之卒,葬以道士之礼。先于未亡,谓诸弟子曰:“及谦之在,汝曹
可求迁录。吾去之后,天宫真难就。”复遇设会之日,更布二席于上师坐前。弟
子问其故,谦之曰:“仙官来。”是夜卒。前一日,忽言“吾气息不接,腹中大
痛”,而行止如常,至明旦便终。须臾,口中气状若烟云,上出窗中,至天半乃
消。尸体引长,弟子量之,八尺三寸。三日已后,稍缩,至敛量之,长六寸。于
是诸弟子以为尸解变化而去,不死也。
时有京兆人韦文秀,隐于嵩高,征诣京师。世祖曾问方士金丹事,多曰可成。
文秀对曰:“神道幽昧,变化难测,可以暗遇,难以预期。臣昔者受教于先师,
曾闻其事,未之为也。”世祖以文秀关右豪族,风操温雅,言对有方,遣与尚书
崔赜诣王屋山合丹,竟不能就。时方士至者前后数人。河东祁纤,好相人。世祖
贤之,拜纤上大夫。颍阳绛略、闻喜吴劭,道引养气,积年百余岁,神气不衰。
恒农阎平仙,博览百家之言,然不能达其意,辞占应对,义旨可听。世祖欲授之
官,终辞不受。扶风鲁祈,遭赫连屈孑暴虐,避地寒山,教授弟子数百人,好方
术,少嗜欲。河东罗崇之,常饵松脂,不食五谷,自称受道于中条山。世祖令崇
还乡里,立坛祈请。崇云:“条山有穴,与昆仑、蓬莱相属。入穴中得见仙人,
与之往来。”诏令河东郡给所须。崇入穴,行百余步,遂穷。后召至,有司以崇
诬罔不道,奏治之。世祖曰“崇修道之人,岂至欺妄以诈于世,或传闻不审,而
至于此。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治之,是伤朕待贤之意。”遂赦之。
又有东莱人王道翼,少有绝俗之志,隐韩信山,四十余年,断粟食麦,通达经章,
书符录。常隐居深山,不交世务,年六十余。显祖闻而召焉。青州刺史韩颓遣使
就山征之,翼乃赴都。显祖以其仍守本操,遂令僧曹给衣食,以终其身。
太和十五年秋,诏曰:“夫至道无形,虚寂为主。自有汉以后,置立坛祠,
先朝以其至顺可归,用立寺宇。昔京城之内,居舍尚希。今者里宅栉比,人神猥
凑,非所以祗崇至法,清敬神道。可移于都南桑乾之阴,岳山之阳,永置其所。
给户五十,以供斋祀之用,仍名为崇虚寺。可召诸州隐士,员满九十人。”
迁洛移邺,踵如故事。其道坛在南郊,方二步,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
月十五日,坛主、道士、高人一百六人,以行拜祠之礼。诸道士罕能精至,又无
才术可高。武定六年,有司执奏罢之。其有道术,如河东张远游、河间赵静通等,
齐文襄王别置馆京师而礼接焉。

[发帖际遇]: 林风帮周威信押镖,结果:偷得鸳鸯刀,转手卖得银两34。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

◎前上十志启
臣收等启:昔子长命世伟才,孟坚冠时特秀,宪章前哲,裁勒坟史,纪传之
间,申以书志,绪言余迹,可得而闻。叔峻删缉后刘,绍统削撰季汉,十志实范
迁、固,表盖阙焉。曹氏一代之籍,了无具体;典午络世之笔,罕云周洽。假复
事播,四夷盗听,间有小道俗言,要奇好异,考之雅旧,咸乖实录。自永嘉丧圮,
中原淆然,偏伪小书,殆无可取。魏有天下,跨踪前载,顺末克让,善始令终。
陛下极圣穷神,奉天屈己,顾眄百王,指掌万世,深存有魏抚运之业,永念神州
人伦之绪。臣等肃奉明诏,刊著魏籍,编纪次传,备闻天旨。窃谓志之为用,网
罗遗逸,载纪不可,附传非宜。理切必在甄明,事重尤应标著,搜猎上下,总括
代终,置之众篇之后,一统天人之迹,偏心末识,辄在于此。是以晚始撰录,弥
历炎凉,采旧增新,今乃断笔。时移世易,理不刻船,登阁含毫,论叙殊致。河
沟往时之切,释志当今之重,艺文前志可寻,官氏魏代之急,去彼取此,敢率愚
心。谨成十志二十卷,请续于传末前前例目,合一百三十一卷。臣等妨官秉笔,
迄无可采,尘黩旒冕,堕深冰谷。谨启。
十一月,持节、都督梁州诸军事、骠骑将军、梁州刺史、前著作郎、富平县
开国子臣魏收启。
◎旧本魏书目录叙
《魏书》,十二纪、九十二列传、十志,凡一百一十四篇,旧分为一百三十
卷,北齐尚书右仆射魏收撰。
初,魏史官邓渊、崔浩、高允皆作编年书,遗落时事,三不存一。太和中,
李彪、崔光始分纪、传、表、志之目。宣武时,邢峦撰《高祖起居注》,崔鸿、
王遵业补续,下逮明帝。其后,温子升作《庄帝纪》三卷,济阴王晖业撰《辨宗
室录》三十卷。魏末山伟以代人诌附元天穆、尔朱世隆,与綦隽更主国书,二十
余年,事迹荡然,万不记一。
北齐文宣天保二年,诏魏收修魏史。博访百家谱状,搜采遗轶,包举一代始
终,颇为详悉。收所取史官,本欲才不逮己,故房延祐、辛元植、眭仲让、(校
注:原作(睦仲),据《北齐书》改。说见《北齐书》卷三十七、卷四十五校记。)
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皆不工纂述,其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论、前后
二表、一启,咸出于收。五年,表上之。悉焚崔、李旧书。收党齐毁魏,褒贬肆
情,时论以为不平。文宣命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诉讼者百余人评论。收始亦辩
答,后不能抗。范阳卢斐、顿丘李庶、太原王松年,并坐谤史,受鞭配甲坊,有
致死者。众口沸腾,号为《秽史》。时仆射杨愔、高德正用事,收皆为其家作传,
二人深党助之,抑塞诉辞,不复重论,亦未颁行。孝昭皇建中,命收更加审核。
收请写二本,一送并省,一付邺下,欲传录者,听之。群臣竞攻其失。武成复敕
收更易刊正。收既以魏史招众怨咎,齐亡之岁,盗发其冢,弃骨于外。
隋文帝以收书不实,平绘《中兴书》叙事不伦,命魏澹、颜之推、辛德源更
撰《魏书》九十二卷,以西魏为正,东魏为伪,义例简要,大矫收、绘之失,文
帝善之。炀帝以澹书犹未尽善,更敕杨素及潘徽、褚亮、欧阳询别修《魏书》。
未成而素卒。唐高祖武德五年,诏侍中陈叔达等十七人分撰后魏、北齐、周、隋、
梁、陈六代史,历年不成。太宗初,从秘书奏,罢修《魏书》,止撰五代史。高
宗时,魏澹孙同州刺史克己续十志十五卷,魏之本系附焉。《唐书艺文志》又有
张大素《后魏书》一百卷、裴安时《元魏书》三十卷,今皆不传。称魏史者,惟
以魏收书为主焉。
孔子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三代文章,莫盛于周。东周、秦、汉
虽战争丧乱,前古遗风余烈,流而未绝。贤君忠臣蹈道之徒,功业行谊,彰灼显
布。高才秀士,词章论议,谏诤辩说,嘉谋奇策,皆可以惊听动俗,为后世轻范。
而左丘明、司马迁、班固,以良史之才,博学善叙事,不虚美隐恶,故传之简牍,
千余年而不磨灭。东汉、魏、晋,去圣人稍远,史官才益浅薄。永兴失政,戎狄
乱华,先王之泽扫地尽矣。
拓跋氏乘后燕之衰,蚕食并、冀,暴师喋血三十余年,而中国略定。其始也,
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爵而无禄,故吏多
贪墨;刑法峻急,故人相残贼;不贵礼义,故士无风节;货赂大行,故俗尚倾夺。
迁洛之后,稍用夏礼。宣武柔弱,孝明冲幼,政刑弛缓,风俗媮恶,上下相蒙,
纪纲大坏。母后乱于内,群盗挠其外,祸始于六镇,衅成于尔朱,国分为二而亡
矣。虽享国百余年,典章制度,内外风俗,大抵与刘、石、慕容、苻、姚略同。
道武、太武暴戾甚于聪、虎。孝文之强,不及苻坚。其文章儒学之流,既无足纪
述,谋臣辩士将帅功名,又不可希望前世。而修史者言词质俚,取舍失衷,其文
不直,其事不核,终篇累卷,皆官爵州郡名号,杂以冗委琐曲之事,览之厌而遗
忘,学者陋而不习,故数百年间,其书亡逸不完者,无虑三十卷。今各疏于逐篇
之末。然上继魏、晋,下传周、齐、隋、唐,百六十年废兴大略,不可阙也。臣
攽、臣恕、臣焘、臣祖禹,谨叙目录,昧死上。
【武侠.中国】铁血丹心论坛(大武侠):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武侠文化,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全球最大的武侠社区。
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金庸群侠传MOD游戏交流论坛,各种经典武侠游戏等你来玩,各种开源制作工具等你来实现你的游戏开发之梦。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铁血丹心

GMT+8, 2025-1-27 1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